第一篇:运用网上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探索
运用网上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探索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德育方法、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社会发展至今天,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必将引起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不仅走近平民百姓,同时也闯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学生的求知、成长的兴奋点被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认识了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了许多不相识的朋友,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无办法。因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青年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目前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利用校园网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探讨的课题。
现行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主要问题是未能遵循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进行。比如:德育工作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德育活动“拒之门外”。于是“接受”层次上的德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德育内容空泛,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在德育活动中,共性教育强,个性教育少,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而且学生不管理解与否,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压抑了个性发展,因此,很难使学生作出反应。
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不同步,现代信息少,与学生的思想状态不吻合。“学校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因此不能将社会的需要化成自身修养的动力。
要消除这种种弊端,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就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
上德育阵地。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
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
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
古堡巨变:进入这个栏目,就可以领略到座落在黑龙南大门——双城的美丽、神奇,可以看到未来双城的发展、壮大,置身其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并会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
理论学习:进入这个栏目,就可以阅读马列主义精典著作,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看到名人名家的精辟论述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模拟实验: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活动者在不同道德观念支配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如“毒品的危害”、“竞争与合作”、“知法守法”、“道德警戒线”等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去感受某种做人的道理,把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结合了起来。还有网上党校、世界之窗、知识竞赛、时事追踪、自我测试等栏目。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就可以直接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直接学习有关党的基础知识,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把枯躁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感性知识。克服了理论学习的僵化状态,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变为主动地要求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净化了心灵,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自我测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控,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班级网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在校园网上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各班级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地设置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目标、学习园地、知识窗、团员之友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而且通过班级网页评比,又能增强竞争意识。在制作中不断地扬长避短,使内容更丰富、页面更新颖,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
三、建立个人网页,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可以设立德育档案、学习体会、生活信条、理想风帆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使网页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网页内容更加丰富,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开发网上论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剖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可以对学校工作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
在闲暇时,学生也可以进入聊天室,海阔天空,谈未来、谈理想、谈人生、谈社会,广结朋
友,广纳善言,在消谴娱乐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五、利用E-mail作学生的思想工作。
开设心理咨询信箱,运用E-ma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理话,容易沟通。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设立校长信箱,学生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直接与校长交谈,这样既缩短了校长与学生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尽快地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网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同时也克服了知德分离、智德分离的弊端。
这种德育工作形式,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变成了精彩的画面,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教育,并对教育内容作出反应。
网上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从纯粹的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研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德育工作的快乐。他们在创造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感到德育是一种享受,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赌为导,利用网络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我衷心希望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
第二篇: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王芬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9
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网络技术也正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特别是今天校园学生。随着我校校园网络的建成和因特网的连接,加上社会、家庭上网速度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冒出,使得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网络时代确实已经来到,而且学生对网络有特别的青睐,他们用上网来取代了原来大多数的课余活动,况且网络资源特别丰富,其共享性为人们迅速地获取信息,特别为青少年网上的学习提供了方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教育的基础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挥育人的优势,进行德育教育,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运用网络深化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从国家诞生以来,爱国就成为社会对个体的“天然”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主旋律,是常抓不懈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儿童做到知国,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才能使学生兴爱国之情,立爱国之志。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达到刻骨铭心,深深的爱国之情。网络的迅速发展,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网络资源特别丰富,为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提供了方便。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利用网络查找近代历史上我国屡遭挨打的屈辱历史和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烧光、杀戮、残害的情景,使学生不应忘记过去的历史,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唤起爱国之志。接着结合网络资源再观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一派欣欣向荣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爱国的热情。还可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当前全国上下为召开奥运会而紧张的工作着,举办奥运会是振兴中华的大好时机,支持奥运,为奥运增光添彩,正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可让学生上网观看当时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申办成功时人们激动、欢呼的场面,以及从网上搜集关于奥运会的报道、奥运会的会徽、奥运场馆的建设等等,通过这些资料的搜集,然后让学生在网上发表“我为奥运添光彩”的作文,设计奥运会的吉祥物等。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由此深化学生爱国品德,养成良好的爱国行为。
二、运用网络进行集体主义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爱国主义教育一样,集体主义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运用网络可教育学生从小处做起,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如: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鲜感很强。他们都想在新的集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种心理状态为我们向新生进行热爱学校和热爱集体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可利用网络提供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姓名、性格、特长、爱好、理想等,让同学之间有个初步的了解、印象。然后向新生展示本校的网络,看看学校的校史、校园环境、学校现代化的建设、学校取得的荣誉、师资情况、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情况及向新生介绍本校的规章制度、培养目标和评选优秀集体、优秀学生的条件等等。通过网上介绍,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喜爱,对班级的热爱,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了热爱集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运用网络加强学科学、爱科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邓小平指出:“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教育改革这一世界性的潮流中,科技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使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竞争中的强者,必须教育学生从小具有学科学、爱科学良好品德。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发挥网络技术育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如:让学生从网上阅读科普知识,看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的发明创作,观看科学幻想画、青少年的发明创作;然后让学生从校园网上了解我校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吸尘板擦、多功能肥皂、多功能笤帚----)和获奖情况,观看我校学生航模表演、四驱车表演,当看到一架架小飞机在校园空中飞舞着,听到一阵阵欢声、掌声,表达着学生们对科技探索的信心。由此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加强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种下了科技创作的幼苗,达到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德育目的。
四、运用网络激发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德育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如此古老、优美的大好河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网络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色彩等有机组合,我们可以运用网络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网上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美,了解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美丽山川、雄伟建筑。如:从网络中可以看到反映我国大自然优美的图片、中外有名的旅游胜地(长城、故宫、桂林、黄山---)等等,学生看到这色彩鲜明的画面,听着生动优美的解说词,个个会身临其境,陶醉其间,将会感受到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壮观,激发热爱之情。这时网上的画面一转,再看看祖国大好河山被人为污染、破坏的景象,如树林乱砍乱伐,沙漠扩大化,黄沙飞舞、河水浑浊不堪----此情此景,会使学生发出一阵阵惋惜之情,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了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通过网络再现社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爱祖国大好河山,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行为品德习惯,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这个大资源库,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筛选、下载相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能动能静的学习情景。变“被动--说教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德育教育,为“主动—网络式”的五爱德育教育,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1、转变观念,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要想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老的德育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德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德育本身的科技含量正在不断增加,德育工作要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手段就必须要认真学习信息网络技术,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化德育工作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开始全面渗透到这个德育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中,学校德育工作在这个德育系统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德育渗透,都需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于这些技术的掌握情况,将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综合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培养一支觉悟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德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发挥网络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
2、加强网络管理,建立良好的网络新秩序
在建立网上德育阵地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网络的制度法规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正确使用网络、规范上网行为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学校内部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网上信息进行技术跟踪,即使应对网上的一些信息进行教育,采取必要手段,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预警。同时培养专门人员,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并能够在聊天室、BBS等地方引领网络探讨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理智的行为,并保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只有在这样的网络秩序下,学生才真正能够受教育、长知识、开眼界。
3、为我所用,积极开辟网上德育新阵地
我们不能把网络看作洪水猛兽,也不能坐视不管。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因时趋势,积极开辟网上德育新阵地。创建有影响力的网站,开展理论和形式政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同时要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创新性融于网中,采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在网上树新风、立正气,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他们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整体与人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开展“两课”教学,加强网上形式与政策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课堂延伸到网上,打造教育教学的网上平台;以红色网站为平台,建立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网上学习园地等,开设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等,积极在网上弘扬主旋律;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开展荣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电子布告系统建立讨论区或者聊天室,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校领导班子与学生工作干部电子信箱,开展在线交流,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化解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建立班级、社团主页,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集体的管理之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面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我们必须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去审慎应对。中央领导同志也谈到:要紧密结合社会精神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和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接受挑战,努力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①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1.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②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还深刻、尖锐地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纵观历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之情。对此,我们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基地,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觉悟与学术本领、红与专、德与才结合起来。
2.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将会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有少数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势在必行。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制定了《职业学生守则》、《职业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度,开展了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态度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实践研究证明: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中心,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共同理想和信念,就能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爱国热情。
二、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
邓小平同志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⑤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⑥思想政治工作能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献身精神,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主动性。作为一个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以外,还必须有政治素质高的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⑦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揭示了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我们的做法是:⑴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源泉。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地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⑴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⑵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⑶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三、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对此,多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体有以下认识:
1.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2.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是我校各科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我在上97级机修钳工专业班、98级模具设计专业班的政治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播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以及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等内容的录像,收到了良好效果。电教手段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了爱国主义的热情,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⑧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2.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第一,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我校采取了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我校的“财会专业学生珠算比赛”和“97级钳工学生技能操作竞赛”,吸引了很多家长。通过比较,家长们找到了差距,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成立了义务服务队为杨园镇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服务。学校开展了爱国奉献希望工程活动,发动师生为贫困灾区捐款捐物。去年九月,师生踊跃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祖国、为四化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现有学生944人,其中外来民工子弟292人,体育中学学生210人。生源复杂,质量差异很大,学生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差异等都比较大,学校德育工作难度也较大。自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太仓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以后,我们抓住契机,认真观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现将我校德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完善制度,深化德育常规
(1)抓制度建设,规范育人工作。德育工作如果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工作缺少制度依据,便会造成随意性大,操作困难等不利因素。随着依法治校工作不断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德育工作规范化、法制化,避免德育教育随意性。我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对学生正面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根据有关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富有学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其中有主要针对体育中学的训练、学习、住宿管理制度、针对外来班级的“班级之星”考核办法等,涉及学生的管理制度有二十多个,使育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抓队伍建设,育人工作全员化。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各部门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育人体系。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校着力建设了一支较为过硬的班主任队伍,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以“教育思想正、敬业精神强、教学水平高、师表形象好”为标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等综合素质一流的名优教师队伍,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部分德育常规工作由学生会具体负责,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维护校园良好育人环境。
二、创新载体,优化德育环境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优化育人氛围。我校注重校园建设凸显人文精神,在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的同时,提高人文程度。自2005年3月搬迁进新学校后,学校育人环境不断优化,绿化及校园文化布置合理,正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书香校园,努力使学校一草一木、一点一景均能教育人、启迪人、培养人,发挥陶冶情操、激发美感的作用。主动加强与当地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共同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清除学校周边有不良影响的活动摊点,整治学校附近网吧、娱乐场所,及时查处学校周围拦劫学生、干扰学校教育的事件和案件,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在以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校育人环境大为改观,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氛围。
(2)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德育作用。目前,学校已建成太仓市检察院、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培训中心、太仓市盛达羊毛衫厂三个学校教育基地。同时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密切了与太仓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劳动基地、图博中心、太仓市看守所等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的联系。德育教育基地的建立与实践,密切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化了学生对劳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3)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拓宽德育教育领地。我校申报的苏州市级课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已进入中期阶段,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发挥了很大作用。学校德育网站留言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讲真话,反映真实思想的平台。紧密了家校联系,有些家长通过网络向学校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与建议,使学校德育管理有了新思路、新方法,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我校与苏州网上家长学校联手开通“家校路路通”工程,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产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把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以短信形式发送给家长,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4)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创出德育新颖性。我校为学生成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作用,除搞好各种传统活动外,还推陈出新,开设一系列兴趣小组,增加德育途径。如举办读书活动、科技活动、演讲赛、英语角、书画展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保证活动覆盖面,开创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活动。
(5)注重家长学校建设,着力提升家长素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的责任,社会的义务。我们认为:“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未成年人的问题,主要是成年人的问题”。要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首先要教育好家长,使家长跟上时代发展,树立新的人才观、亲子观、教育观、评价观,提升家长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对待和教育子女。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召开各年级家长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传授家教经验和亲子沟通技巧。增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本学期按照教育局要求又聘请了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为我校师德师风监督员,督查我校各项常规工作。
三、充实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1)树立榜样,突出正面教育。我校制定了外来班级“班级之星”评比制度。每周一次评比,在学校集体班会课上进行广播表扬。每月的“班级之星”,在全校外来班级大会上,由学校领导给予物质奖励。学期的“班级之星”相当于”三好生”,由学校颁发证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这些措施都在制度上予以保障,行动中予以落实。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品学兼优的学生或进步较大的学生现身说法,用学生身边事例教育其他学生,用榜样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2)加强法制教育,从严从实做好宣传工作。每学期我校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给一些问题学生建立档案,教师一对一帮助。坚持正面教育,预防为主原则,激励引导这部分学生积极进取。每两周组织一次活动,内容有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案件聚焦、法制讲座、还有本校违纪事件分析,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化学生。
(3)人文关怀,资助贫困学生。每年3月“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月中的捐款,主要用于新太仓人子女的补助。校团委对全校贫困学生进行排摸,确定补助学生名单,每月定期在他们一卡通中充入一定金额,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同时积极为外来学生争取政府、企事业单位、私企老板,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德育水平。本学期已开展“友谊篮球赛”、英语口语演讲比赛、电子小报制作比赛、组织观看<<神六发射>>等等活动,学校先期投资6000元,正在组建圆号乐队,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自重、自爱,找回了自信。为加强对新太仓人子女的管理,专门任命一名教师协助政教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还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制活动计划,不折不扣落实完成。
经过我校师生共同努力,德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主管德育工作的朱燕红校长获2004太仓市“十佳杰出青年”称号;学校被命名为苏州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金俊英老师作为全市十名优秀班主任之一在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接受市政府表彰,新区中学和体育中学均被确认为2004太仓市“安全文明学校”;初一(3)班获太仓市先进班级;8人次获太仓市三好生、1人次获苏州市三好生,1人次获太仓市优秀小公民称号;2005年在太仓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我校自创节目获中学组一等奖、舞蹈获中学组二等奖、新区中学获“优秀组织奖”;2005太仓市中小学校歌比赛中我校校歌获二等奖;2005年体育中学在首届暑期苏州市青少年优秀作品网络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同时,良好的德育氛围为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05年我校初三毕业生中考成绩列全市第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高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第四篇: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老师应该如何运用相应的方法,才能更响利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春雷教育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正面教育,寓教于乐。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纯的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太理解那些道理,另一方面是讲多了他们会感到厌烦,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到讲故事,肯定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即孩子的好奇心理,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懂得道理。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
二、联系实际,寓教于实践活动中。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可以结合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道理,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们明白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
三、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因为,表扬是为了让学生们都向那位受到表扬的同学学习,也是寓批评于表扬中,达到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效果。
四、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小学生模仿性很强,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老师就要带头礼貌用语;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老师就要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更多相关文档请到春雷教育网:http:///63/02/
第五篇: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鲁
勋
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育人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如何去育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运用文明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平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所留下的良好形象,如:看道操场上的塑料袋、食品袋、碎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为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天热时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是问一声冷不冷。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品德熏陶。
(二)、用爱心进行爱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让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在教师面前体现出父爱和母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是聪明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家庭困难的、父母离异的、孤儿、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爱。我是在德育处工作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班主任送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学习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因人制宜。在他们面前处处体现出母爱和父爱。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新学期开始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起点,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始,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受,加之内心潜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和鼓励他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倍增学生的进取心。因此,我们德育处十分注意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早会。在这个早会上,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激起同学们的自信心,然后定出新学期德育教育的计划,有针对性对各班制定出新学期的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新的目标,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努力,在哪一方面争当小标兵,怎样为班级争光。学生确立目标之后,注意给予热情的鼓励,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信任以及美好的愿望,为学生增添动力,把新学期的第一个早会上成点燃学生新希望的思想动员课。
(二)、在学生获得成功时,抓住时机进行鼓励
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驱动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有目的的活动。活动的结果又能反过来作用于行为的动机。学生获得了成功,如果又及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则会以更大的热情去夺取下一个胜利。就拿夺取流动红旗来说吧,我们德育处对全校各班天天检查周周评比,并在每周一的早会上为获得流动红旗班授予流动红旗。每周夺得了流动红旗的班,学生的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回到教室后,班主任又利用晨会时间对同学们大加鼓励,说:“这是咱们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咱们新学期新目标的第一个达标,我们来了一个开门红。我相信下个星期流动红旗一定还会挂在咱们的教室里!”学生个个摩拳擦掌,充满信心。在我们学校形成了在上课、下课、做操、放学站队时都非常遵守纪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各班都憋着劲儿想争夺流动红旗。形成了良性循环后,多次获得流动红旗的班。对班集体是这样,对于个人更是如此。学生取得好成绩或有所突破时,迫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肯定。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取得成功的经验,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或奖励,不但能激发获得成功学生的进取热情,强化其学习活动动机,对其他同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六年一班的鲁玉芳是班里众所周知的后进生,可她在运动会上,她得了第一名。同学们为她鼓掌,她自己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班主任有一次把她叫到跟前,问她:“得了第一名,心情怎么样?”“高兴!”她脱口而出。“这个第一名得得容易吗?”“不容易!”她咬着下嘴唇说。这时班主任要适时地引导她干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不容易,学习也是这样。可是只要努力了,你就会取得进步,跑步能拿第一名,学习只要肯努力,同样会取得好成绩。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是一个好样的!从这以后,鲁玉芳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时听讲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作业本交得也及时了,是这一次的成功,这一次的教育鼓励,使她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三)、抓住典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小学生是最善于模仿的。如:在课堂上,谁做得好,班主任就应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其他学生立刻就像他学习,争着做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又如:五年二班的丁太龙拾到了一元钱,主动交到了德育处。我们德育处利用早会对他进行了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做拾金不昧的好儿童,从那以后全校的每一位同学拾到东西都能主动交给德育处或班主任。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德育处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时机效应”。
三、优化思品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
(一)、少灌输,多体验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个环节设计,唯有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历经心灵碰撞,获得真情体验,才能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浸润,情感得到升华;做人的真谛才能悠然心会、澄明敞亮、深深悟得;道德的法则也才能会在孩子们的内心牢牢地筑起。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未成曲调先有情”,如:在教学《瞧,我们这一家》时,以自己小时候的全家福为引子,让学生猜照片上的人物,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的兴趣也很浓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而其中稚嫩的童言,让大家开心不已。紧接着我真挚、深情地讲述家人关爱自己的一件小事,这样带情的开场白,这样煽情的课伊始,一下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中间,把他们吸引到本课的话题中,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充满真情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增强体验,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为引发学生热爱家人的真情实感,德育处布置各班让学生们写感恩卡,读感恩卡,在倾听同伴们发自内心的真情诉说后,孩子们体验到了源自心灵深处的巨大冲击——对亲人爱的奔涌。我还穿插了一首歌曲《让爱住我家》,通过这首歌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境,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歌曲播放完毕,那短短的几秒钟的留白,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可是不正如古人说的吗?“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室的角角落落都溢满了情,每个人心灵深处都为之震撼。我为防止“课内激情课后抛”的现象,趁着学生回报亲恩的情绪高涨,顺势进行了课外活动延伸,要求学生人人做一些使父母满意的事。结果,有的学生父母生病,他就会关心、照顾父母,给父母倒水、拿药;有的学生父母工作忙,她就洗衣服﹑收拾屋子。
二、少教条,多内省
品德课堂教学不是造就学生的思想,不是拷贝学生的思想,而是引导学生从课堂中汲取营养,吸收养分,从而不断感悟,不断内省,收获属于自己的思想成果。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时时刻刻牵绊着父母的心,父母的情,可是在这一切,尤其当今的独生子女,她们都是熟视无睹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父母的一个拥抱,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罗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对自己的照顾。为学生准备了一段动画,之后引导学生们在内心中不断的反省,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事呢?有首诗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臻于完美”。同样,教育也需要水样的艺术。
以上是我们德育处对学生德育德教育的几点看法和体会,在教育工作中,单一的方法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指导德育德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目的。而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德育处还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总结好的经验,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推一个新台阶。
朝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