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北京、天津、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 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已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进行调研,揭示了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现状和开放形式及管理模式,探索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政策、法规制度和管理体制,总结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中的有益做法和基本经验,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临体育场地严重缺乏的困难,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更是如此。1995年国家体委下发《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后,各地公共体育场馆普遍开放,群众锻炼场地缺乏的问题得到缓解,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1995年进行的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各种体育场馆总数的67%在学校。为充分利用现有学校体育场地资源,解决体育活动场地不足问题,本课题组对北京、天津、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我国大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各种形式及管理模式,探索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是指:学校体育场地在保证学校完成正常体育课教学和活动的前提下,在课外或节假日,以有偿或无偿的形式,向参加体育锻炼的本校、外校学生以及周围社区群众开放,提供活动场地。
我国还未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实施过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此前也无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也是为了总结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中的有益做法和基本经验,为学校体育场地进一步开放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对象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京、津、沪3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基本情况与分析
2.1.1 学校现有体育场地情况
表1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
所有场地全部开放
部分场地开放
网球场
乒乓球馆室
室外乒乓球台
400 m标准田径场
羽毛球场
300 m田径场
其它
200 m田径场
标准足球场
小足球场
体育馆
健身房
标准池游泳馆
小游泳馆
露天标准游泳池
露天小游泳池
篮球场
排球场
325159
560
4196
197
287361
56.728.452.4
60.8
71.4
83.3
47.2
84.5
78.4
70.5
81.4
64.5
46.2
66.7
88.9
63.6
81.3
66.9
1770
186
55.729.6
58.3
67.4
54.2
75.8
0
72.7
71.1
81.2
78.6
48.3
76.9
59.7
44330
0
0
58.722.7
66.7
81.1
33.3
0
91.9
71.4
88.2
66.7
0
0
92.2
73.9
1040
0
116
57.828.9
33.3
60.4
19.5
88.9
33.3
90.9
82.4
66.7
79.1
0
0
55.6
84.1
72.9
2.1.3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启止时间分析
从调查的573所大中小学分析,学校体育场地最早开放的是1958年5月北京的一所中学;大学最早开放的学校是1970年;小学是1961年,上海是1969年,天津是1979年。
表2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对象情况
对本校学生开放
对社会开放
对周边晨晚练群众开放
对共建单位办运动会开放
对附近学校办运动会开放
对街道组织的体育活动开放
对学生和家长共同活动开放
对体育组织进行的训练开放
对本校的体育培训班开放
没有限制谁进来活动都可以
由承包人根据承包合同经营
其它
163 81940
0
346118
116
220
156
760
表3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收费情况
对所有锻练的人都收费
设周、月、季、年卡
实行会员制
办培训班收费
对单位运动会收场租费
对集体包场收费
对本校学生优惠、免费
对学生家长优惠、免费
对晨晚练群众优惠、免费
由承包人收费
不收费
其它
4611
318
850
510
288
0
34191
2533
0
8156
0
20
表4 京、津、沪体育场地开放创收情况
n
校年均创收(万元)(毛创收)x
标准差s
最少最多总体
北京
天津
上海
无创收
大学
中学
小学
32119
32814
3.27.21
1.0
51.56
8.56
1.88
0.91
5.087.05
0.58
1.46
7.35
2.41
0.82
0.100.3
0.2
0.10
0.50
0.40
0.1
203.01
3.01
2.2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形式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学校室内外体育场地开放的形式
2.2.1.1 开放时间
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时间主要是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其次是早晚时间。从分类调查中分析,各类学校的趋势与总体一致,只是大学室外运动场早晚开放的比例较高。上海市室外运动场早晚开放的学校比例高于北京、天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京、津、沪3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对象还是本校学生,其次是对有组织的运动会,体育活动,有组织的训练开放。而敞开校门,面向整个社会各种人的自由开放占极少一部分(室内6%、室外7%),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形式占的比重更少仅为1%,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还不能真正向社会开放,涉及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一事物,还处于一种观望的阶段,对开放不太反对,但也不支持,主要担心:开放给校园环境带来影响,对学生教育不利;开放后,场地设施损坏较快,维修资金不好解决;增加老师负担;教学设施,不应对社会开放等。
所以,现在的开放只是一定意义上的学校内部开放为主,面向社会组织的借用或租用为辅的一种开放形式,学校体育场地要真正全面向社会开放还有待于进一步从观念上重新认识,从管理上要进一步规范,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解决好开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表5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经费使用情况
(万元)
年总计平均数最少最多体育场地维修
购置体育器材
用于学校体育竞赛
用于学校代表队训练
体育优胜奖励
体育教师补贴
场地管理劳务费
补助学校经费
其它
485438
370
0.640.54
0.39
0.44
0.20
0.73
1.78
2.5
30.7232.4
21.06
16.7
23.6
26.28
23.14
17.57
0
0.620.56
0.29
0.84
0.17
1.15
2.11
3.17
0
0.010.04
0.03
0.01
0.01
0.01
0.05
0.10
0
3315
0.5
0
表6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存在的问题
567
学校的体育场地受到损坏
学校的体育器材,教学的设备受到损坏
社会上的人进入学校会给学生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学校不是经营单位,在场地开放的管理上力不从心
参加锻练的人多,秩序乱安全无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没有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收支不平衡,难以持续下去
其它
142119
428
52125
0.4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力度稍高于天津、上海;大学对社会开放力度高于中小学,大学体育场地“由承包人经营开放”的比例相对也较高。
2.3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管理方式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管理办法
调查结果是:目前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所开放的75%室内和77%室外场馆都制定了管理办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管理办法。现有这些管理办法主要是学校自己制定的(室内场馆66%、室外场67%)。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管理还处于一种自发的低水平、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各校各行其事,缺乏统一、规范管理,难于使学校体育场地管理上水平、上层次,也缺乏政府、法规的支持与保护。国外的成功经验证明,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应该是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学校行为相结合,互助互利,最终是为实现国家利益。
2.3.2 具体管理者情况
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管理者,主要还是体育老师,占39%(室内)和46%(室外),其次是其它老师和行政干部。主要是兼职管理,个别的是专职承包管理,占3%(室内)、1%(室外)。到底应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形式,还需进一步研究。人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问题。
2.4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收费、创收及经费使用
2.4.1 收费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基本上处于对个人锻练者不收费或优惠的状况,即使收费也是很低廉的。收费的主要对象是有组织的培训、运动会包场,由单位或集体支付费用。能否面向社会、集体和个人锻练者全面实行合理收费和部分场地开放不收费相结合是学校体育场地能否长期向社会开放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体育场地长久、全面向社会开放,更需要社区政府、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在经费上给予扶持,共尽义务,共同受益。但有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赚钱,而是社会资源共享。
2.4.2 创收情况
在调查中,这项内容填写的学校较少。说明真正依靠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的学校很少。还有些学校说不清楚,有的学校不愿意填写。对现填写的学校分析,校年均创收3.2万元,而且呈偏态,偏向低值,绝大多数学校收入很少,相对来讲,北京因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抓得较早,北京市体委学校体育处多次下发通知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较好。校年均创收7.21万元,高出天津和上海6万余元。大学因场地多,场地质量好,学生人数多等原因创收好于中学,小学,校年均创收8.56万元,高出中小学7万余元。要真正使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深入社区得到充分利用,要做好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维护、建设工作。
2.5 京、津、沪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论
3.1 京、津、沪现有学校体育场地仍以小型化、中低水平为主,标准化的较高水平场地较少,现有场地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群众体育对场地的需求。
3.2 京、津、沪现有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学校中,大部分能够做到全部开放。游泳馆、游泳池开放比例最高;健身房、羽毛球场、网球场开放比例较低。大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相对好一些。
3.3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较大规模的开放是90年代以后,特别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开放时间主要是以双休日和寒暑假,其次是早晚时间。开放的对象以本校学生为主,向社会开放主要是对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放。我国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只是一定意义上的学校内部开放为主,面向社会组织的借用或租用为辅的一种开放形式。
3.4 目前京、津、沪体育场地开放学校75%以上都制定了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主要由学校自己制定,管理者主要是体育老师兼职管理。学校场地开放管理还处于初级水平,缺乏统一、规范管理,也缺乏政府、法规的支持与保护。
3.5 京、津、沪3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基本上处于对个人锻练者不收费或优惠的状况。收费的主要对象是由单位或集体支付的费用。真正依靠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的学校很少。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收经费主要用于体育发展上,投入“场地管理劳务费”的学校并不太多,说明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基本还处于一种一般性的管理和放任自流的状况。
3.6 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场地、器材的损坏问题;对学生教育的影响问题和管理问题。在目前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大部分教师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持一种积极的或愿意尝试的态度。
3.7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利大于弊,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可行的。参考文献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4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1997:1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4年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总结
学校运动场地开放情况工作总结
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办学规模中等的小学。学校作为运动场地开放的学校,三年多来,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田径跑道、沙坑、篮球场、排球场、气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单杆等均免费向社会开放,赢得了社区及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现将我校校园开放的落实情况做简单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开放落实。
校园开放作为区的实事工程,学校非常重视,召开了“校园开放”的专项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做好学校场地开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对于开放时间、开放场地、管理人员均作了细致安排;针对学校的财产安全、健身人员运动安全、体育设施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外来人员的接待与管理、与社区和近邻的联系等工作,做了重点讨论。
开放校园之前,学校还自查了校园内安全设施的情况,及时维修和增添,为开放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每天早上6:00—7:00,下午17:30—19:00,双休日8:00—17:00,学校校园均向社区开放,让周边群众每天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场地资源,安全、有序地开展健身活动。
二、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共享。
学校为规范管理,每一个进入校园健身的群众均需实名登记,进出入时间也由门卫做好相应记录。
节假日期间,除了附近居民外,许多学生也成为了活动的常客。为了更好地做好场地开放工作,学校尽量替来健身活动的人员着想,制定便民措施。如将场地开放时间在学校公布,方便健身人员选择安排。
特别是每年暑假,学校每天均有居民来校进行健身活动,整个暑假便要接待一千多人次。每学期,社区的许多活动均在学校举行篮球比赛,学校还提供音响、灯光、话筒等设备。自运动场地开放以来,学校共接待健身活动的居民已近万人次。
学校开放工作得到了社区及周边居民的肯定,他们一致希望学校能长年坚持下去。
三、提出建议。
1、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设施的投入及维修维护,以确保可持续性的发展。
2、制定统一的法律文书(锻炼者职责权利义务)。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把场地开放工作坚持下去,进一步完善开放工作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用好场地,把校园开放工作搞得更好,让社区和周边群众更加满意。
四、存在的问题
1、有个别素质较差的社区及周边居民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破坏,影响活动的开展。
2、年龄不同的人群活动在一起可能造成矛盾和伤害,以及因设施、场地问题时造成伤害事故我们学校承担不起这一责任。我们担心因此带来麻烦不断。
第三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总结
八角小学校运动场地开放情况工作总结
八角小目前占地面积达2504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0124平方米,是八角镇内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学校作为运动场地开放的学校,两年来,学校的体育场地及多功能厅等设施均向社会开放,赢得了社区及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现将我校校园开放的落实情况做简单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开放落实。
校园开放作为市府的实事工程,学校非常重视,召开了“校园开放”的专项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做好学校场地开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对于开放时间、开放场地、管理人员均作了细致安排;针对学校的财产安全、健身人员运动安全、体育设施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外来人员的接待与管理、与社区和近邻的联系等工作,做了重点讨论。
开放校园之前,学校还自查了校园内安全设施的情况,及时维修和增添,为开放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做好实事。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主任、德育教导等参与,组成了场地开放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制订了《校园场地开放制度》。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场地开放的总体协调与安全工作,总务主任负责开放的具体安排以及体育设施、场地的维护和管理,德育教导负责学生假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这样对场地开放活动的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细化,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合作,保证了学校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天早上7:00—8:00,下午16:00—18:00,双休日8:00—17:00,学校校园均向社区开放,让周边群众每天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场地资源,安全、有序地开展健身活动。
三、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共享。
学校为规范管理,每一个进入校园健身的群众均需实名登记,进出入时间也由门卫做好相应记录。
节假日期间,除了附近居民外,许多学生也成为了活动的常客。我校的足球场地标准,人工草皮因为经常养护而舒适安全,常常会吸引足球爱好者相约而至,进行足球比赛。
为了更好地做好场地开放工作,学校尽量替来健身活动的人员着想,制定便民措施。如将场地开放时间在学校网站公布,方便健身人员选择安排。
特别是每年暑假,学校每天均有居民来校进行健身活动,整个暑假便要接待两千多人次。每学期,社区的许多活动均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学校还提供空调、音响、灯光、话筒等设备。自运动场地开放以来,学校共接待健身活动的居民已近万人次。
学校开放工作得到了社区及周边居民的肯定,他们一致希望学校能长年坚持下去。
学校正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校的场地变得热闹起来了。
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把场地开放工作坚持下去,进一步完善开放工作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用好场地,把校园开放工作搞得更好,让社区和周边群众更加满意。
***小学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无锡市、新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指导意见》,我校认真执行文件精神,落实组织保障,确保了2010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执行精神
接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后,我校立即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并将体育设施开放设想报街道文卫办、**实验小学。经实事求是分析后,决定向社区开放操场,主要包括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区、活动区等。
二、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信息办主任为组员。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负责,每个开放时间段确保有一名小组成员和一名值日教师到位巡查;每天做好体育设施开放台账,开放时间结束后,立即将器材归位,保证不影响学生上课和活动;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上月的体育设施开放工作进行总结,将意见和建议提请会议讨论。
三、措施到位
1.学校将体育设施开放工作通过公告栏、放心平台等渠道告知居民及家长,让广大市民知晓开放时间、开放场所,以及申办锻炼证的流程等等。
2.学校按照开放制度及时为每位申请市民办理锻炼证,将锻炼须知详细告知,保证锻炼者一人一证、持证锻炼。
3.凡遇学校有重大活动或设施修缮、场地维修等情况时,提前2天予以公告,以免锻炼者徒劳往返。
4.锻炼时间段内,巡查人员坚持到位,为锻炼者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服务。
5.选择经常参与锻炼且品行高尚者为志愿者,共同参与锻炼人员的管理及设施设备的保护。
四、开放情况
一年来,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来校锻炼者累计达2000余人。锻炼者自身素养总体较好,加上学校的组织保障及各项措施的到位,学校基本未出现人为损坏活动场地、活动设施的情况。学校也注重平常检查,对活动区、篮球场等活动频繁的区域进行常规维护,如单双杠的加固、篮球架的防锈等,保证了开放工作的安全进行。除此之外,在星期
六、星期天的开放时间段内,学校接受厂矿企业、民间团体的预约锻炼工作,并及时做好协调,保证活动区域人员不集聚,避免产生活动区域虚置的情况,让所有要求锻炼者有地方锻炼,安全地锻炼。这一年中,****运动队来足球场活动12次,每次20人左右,合计240人次左右;**电子有限公司来篮球场锻炼2次,每次20人,合计40人次;应广大锻炼者的要求,学校在开放范围外,在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必须一名成员到位的前提下,还开放了乒乓室,参加活动人数达200余人次;开放了学校的风雨操场,让广大羽毛球爱好者练习羽毛球,参加活动人数达400余人次。
第四篇:社区、学校体育资源共享体育场地开放协议书
体育场地开放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响应体育强区创建号召,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促进学校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经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学校职责:
1.建立由学校、社区(村委会)、派出所三方面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处理开放活动中有关问题。
2.对开放的设施落实专人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严格门卫制度及职责;门卫值班或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巡视,做好活动人员的登记工作,记录会员参加活动情况,记全“开放日志”。
3.建立会员卡等准入制度,参加活动人员在开放时间内凭会员卡或其他准入证参加有关活动,不得从事任何违纪违法活动,否则取消会员资格,情节严重者交有关部门处理。及时处理在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加强日常巡视。
4.为方便社区(村)居民和中小学学生进入开放地活动,要在单位门口明显位置悬挂“学校运动场地开放告示”,明示出入手续和相关权利、义务及有关收费标准。
5.加强日常检查管理,对易损的器械或易形成人身伤害的运动项目,及时维护、维修和劝阻,避免事故的发生。
6.做好运动场地开放定点学校会员的“意外伤害责任险”相关工作,保障进校参与活动会员的基本权益。社区职责
1.社区(村)主要负责人参与三方管理协调小组,将共同商定后的“学校运动场地开放告示”、活动场所出入手续办理及相关权利、义务张贴于显眼的公共场所和宣传栏内,晓示社区居民(村民)。
2.张贴《 区学校运动场地开放会员卡办理需知》(附件2),让社区(村)居(村)民了解会员权利和义务,对要求领卡的社区(村)居(村)民,凭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在所在地社区(村)登记,填写《 区学校运动场地开放会员卡办理申请表》(附件3)后,由社区(村)审核资格后统一到区教育局勤管办(人民路大樟树旁)办理会员卡(区内通用,免费办卡,成本押金10元/卡,退卡同时退款),居(村)民凭会员卡可在开放时间到定点学校参加有关活动。
3.教育会员注意运动安全,不搞危险性活动;遵守开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活动场所的设备设施,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带有果壳的食物和宠物进入活动场所,不在活动场内大声喧哗,保持活动场所的文明、整洁和开放活动的和谐、有序和安全。
4.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参与学校开放的管理工作。鼓励有体育特长的人才,义务为广大市民服务,参加社区(村)各项志愿者活动,担任兼职辅导员,为社区(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第五篇: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模版)
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 “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车限行的新规定,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社会对公车改革的思考。北京机动车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如果把这一限行措施推广到全国所有公务车,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 “如果真要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还要付出很大的监管成本;真正要执行好,工作量很大。”“公车限行可能只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倡议,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而向公共部门发出的呼吁,并不是有约束性的制度;如果真要落实,会面临很多困难。
专家认为,要真正落实公车限行,除要区分公车、私车牌照等措施外,政府还必须控制公车总量,防止各部门通过增加车辆来规避限行规定。公车改革被屡屡提起,但一直是个有相当大难度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车改探索,模式不一,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公车货币化,二是公车集中管理,三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
(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北京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
(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1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