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1844手稿读书笔记
《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
魏振凯21225096机械设计研究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主要分析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产品的异化,生产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对此的方法论解读上,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偏向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一是偏向于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还有一种认为它是前两者的复杂结合体。而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理论时,其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又体现得尤其明显。下面就我自身的阅读和理解为基础,来阐述一下对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面对着的情况是“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的东西同他相对立”,即工人生产的产品的异化特征。他从国民经济学的话语系统中提出这一问题,同时又提出了疑问和批判,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做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为了解释劳动和资本是如何分离的,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阐释了为何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却越贫穷。从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角度来看,工人生产的财富是和自身的价值成反比的,所谓“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而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其本质的挖掘,即可得出劳动产品异化的结论。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现实化在工人这里表现为了非现实化,成为了一种异己的产物,同劳动本身相对立,而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了对象的丧失,以及劳动生产者被这对象所奴役。马克思的论述出发点是与异化相对应的统一和本质存在状态,他认为工人的劳动成果应该是与它们的生产者相统一,属于它们的制造者的,而非论述中所提到的与生产者处于异化状态下的分离与对抗情势。“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马克思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对于工人的这种劳动和收获不平等的状态给予了同情,并以宗教的影响为类比来描述这种状态,“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类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马克思批评国民经济学家的论述逻辑,“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的起源,也就是说,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事实。”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将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颠倒了,将需要论证的结果假定为了前提,因此他从事实出发,从他所认为的正确逻辑中来分析现状并进行对未来情况的推测,以弄清“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接下来,马克思探讨了工人生产过程的异化,如他所说,“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国民经济学虽然阐释了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方面,即他们所创造的产品越是丰富、有价值、完美,工人本身就会变得越贫穷、低贱和畸形,同时在创造更新文明的过程中,工人会越来越野蛮、无力和愚钝,但是,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并没有触及到劳动本质的异化,而是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关系被定义为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它所对应的是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马克思在前文中论述了工人所生产的产品同制造者之间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基础上,他推导出生产本身就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认为“在劳动对象中的异化不过总结了劳动本身的异化、外化”,因为“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生产的产品像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对立呢?”在对劳动外化的表现方面阐述上,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认为工人们“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过度地否定了工人在劳动中的自我价值实现,并且将比较对象建立在了一个不是基于现实,而是理想化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这是劳动的异化性质,从自愿转而为被迫和强制。此种理论成长于人本主义的框架下,然而缺乏历史实践证明,在进行异化的界定以及人本复归的道路上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然后,马克思提到了人的类本质存在,以及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存在物”,这是马克思吸取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所得到的结论。对此,马克思认为“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认为异化活动由于使自然界和人本身,人的活动机能和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所以类也同人相异化了,而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类生活和个人相异化,另一方面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认定为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并以之为理想的生产状态,因此将社会矛盾归结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丧失和复归过程,这也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活的手段”,因此,人的类本质在这样的偏离中丧失了原本的自由自主活动的意义,“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而人类社会以来的所有阶段的生产方式都在此异化劳动的范畴中,马克思所认可的无异化的劳动形式只存在于意识中的真空环境,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存在历史。
最后,马克思就个人的异化扩展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中。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它们不属于生产者工人,而它们的拥有者便是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另一对象。“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工人的劳动生产出生产者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分离,同样地生产出不生产者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这是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上,对于已有社会关系的分析和阐释,即“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而“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所以“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但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起源,一方面又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发展的。
青年马克思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的时候,较多地受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影响,因此在分析社会经济状况的时候更多地从人性角度出发,不是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人性复归的思考模式来看待社会的矛盾和形态。在假定一个虚无的完美劳动环境前提下,以它为基准来衡量现实社会中人与产品、与劳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脱离现实,陷入抽象与主观之中。
第二篇:马克思1844手稿的辨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辩证法思想探究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的几个文本之一。从内容上看,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从形式上看三者具有明显的承接辩证关系。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否定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不多的几个重要文本之一。本文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手稿》中相互联系着的三类辩证法思想,即马克思对实践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的基本问题规定与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手稿》中蕴含的实践辩证法思想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否定了精神的神秘性、万能性和辩证法的不彻底性。《手稿》中马克思说:“但是,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可见,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是对历史活动所做的抽象的表达,其关键就是把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主体理解为神、绝对精神、哲学精神、宇宙精神、自我意识,把人理解为人的抽象。“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这是“神秘莫测的”,是自我意识“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二)在实践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肯定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都汇集到人的实践活动上,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辩证运动的一切要素来。《手稿》中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辩证法的批判继承与唯物主义颠倒。接着,马克思就“在异化这个规定之内”,“通过异化的方式”考察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并对他的“有关自身的否定的积极意义”作了总结说明,即“把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非对象化和非现实化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化。简单地说,他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性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在这里,经过马克思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立场的改写,黑格尔意识发展的辩证法变成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
(三)提出实践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鲜明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上述观点清楚地表明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劳动实践主体即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人来自自然界,生活于自然界,是现实的、感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存在物。同时,马克思还指出:
“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也就是说,人不仅仅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人的特性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有创造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正如同其他自然存在物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一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人类的历史也是以自然史为前提的,历史本身就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一个现实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能动与受动的结合,才有了人的实践并产生了人及其周围世界的辩证运动。世界发展的秘密就在人与自然基于实践的这种辩证运动之中。
二、《手稿》中蕴含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对于马克思来说,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在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上,也是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否定性构成事物发展的统一链条。人的事件本身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否定,这种否定性正是来自外部世界与人的不协调上。人全部历史都是否定自然和社会现存状况的历史,也都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异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过程,一方面,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人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达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手稿》中,马克思划分了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正体现了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对它的否定,人与社会正是在“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辩证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异化正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否定阶段,它也是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定被发展所代替。马克思曾经指出: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的基础上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力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人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的发展采取了异化这种特殊的否定性形式。异化作为发展的必经环节,是人的发展的一种否定性形式。异化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终将被扬弃,在发展过程中为新的更高级的阶段与形式所取代,以达到下一个“否定之否定”。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自然环境一起发展的。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人依靠自然界存在。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一种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如果没有借以进行劳动的对象,劳动便不能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一种较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劳动者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没有自然给人类提供的材料、资料,人的劳动不能存在,人本身也不能存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其一马克思先说人的劳动不存在,其二说人本身的不存在是在“狭隘”意义上的。可见人的劳动的存在大于人本身的存在,人的劳动存在重于人本身的存在;而且就自然意义人本身的生存资料来看,自然提供的实现,即生存资料的实现必须以人类劳动为先决条件。这说明,任何意义上的人对自然或自然对人,人既有受动也有能动,他必然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需要。对人来说,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对自然界来说,自然界也离不开人。“人(和动物一样)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人靠自然界来
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这段论述里面暗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人的万能并不能超越自然,虽说是它“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因为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人的万能”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因为这种分离其实就等于“自然界同自身分离”。所以说,“人的万能”只是自然过程的成果或现象,不是自然过程的最终目的,更不是什么超自然,虽然看上去它有许多极似超自然的特点。因而如果说自然有需要的话,那么人及其万能就是一个,而且我们看到人及其万能作为自然的需要也是十分自然的,以至于它们都不像是自然的需要。
三、《手稿》中蕴含的革命辩证法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在逻辑上必然引申为革命辩证法。“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个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劳动的异化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点。一方面,谋生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工人的需要、工人的劳动使命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工人的使命决定于一种异己的、强制的社会需要,工人的劳动只有手段的意义,即谋取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购买产品的人自己不生产,只是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换取别人生产的东西。这是一个“无人”的社会,按照非人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只是作为工人和资本家而存在,而工人和资本家都受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支配,都受交换的中介即货币的支配。在这个社会中,人的本质被否定了:人的产品统治着人,而非表现了人,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本质的社会关系被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物化关系所取代。然而,整个问题的辩证之处就在于,这个社会不但使异化达到了顶点,而且还准备了消除异化的条件——无产阶级因为深刻体会到自身的非人性的状态,必将起而消灭私有财产制度。“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经包含问题的解决。”不过,所有的共产主义理论都声称要废除私有财产。粗陋的共产主义要求私有财产的普遍化,而政治的共产主义则要求废除国家。但在马克思看来,前者不过是某种忌妒心之下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而后者则是还未完成的:“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因为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那么,什么是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呢?马克思说:“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这是马克思着眼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而对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给出的规定。私有财产包含了人的全部异化,但又以异化的形式实现着人的需要、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普遍性。正是因为私有财产不但构成了对人的活动的否定,而且还与人的自我实现密切相关,所以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才会“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共产主义作为人对自己本质的重新占有、作为对异化这个否定的再否定就这样闭合了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的圆圈。
四、《手稿》中蕴含各类辩证法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手稿》写作过程就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它是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清理与超越,在“肯定一否定”与“否定一肯定”之间的矛盾思维中完成。其中蕴含的各类辩证法思想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实践辩证法思想是否定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思想的基础。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与合理内核的肯定、继承,继而从实践主客体辩证关系出发,为自己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准确定位。而批判与肯定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扬弃,透射了否定辩证法与革命辩证法的真谛。否定辩证法思想是实践辩证法和革命辩证法思想的中介,只有在实践的前提下,通过对异化与发展、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否定辩证思想的考察,才能体现辩证法革命的属性,并指明了消融否定辩证法的矛盾途径即为通过革命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革命辩证法思想是实践辩证法和否定辩证法的体现与手段,实践与否定的过程也是一种革命的过程,通过革命可以实现更好的实践与否定。
第三篇:马克思读书笔记
唯物史观读书笔记
法英1012张淑娴20100301592
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待文 1
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
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要产生上层建筑,目的就是要上层建筑为自己服务。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如果弄得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启示: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夸大其作用。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相应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2、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2)时势造英雄。
以上两点表明历史人物的产生、活动,活动结果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历史 人物必有其历史特征和历史局限性。
3.不能忽视普通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1.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在评价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篇:马克思读书笔记
读《共产党宣言》笔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叙述的“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科学结论的基本原理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的原理;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
二、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裂”的思想。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所有制”,不是指一般的所有制,而是指靠剥削别人劳动的所得的私人所有制;二是同“传统的观念”决裂,这里是指同那些与靠剥削别人劳动所得的私人所有制相适应的腐朽观点。
三、关于“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命题的理解。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换言之,共产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极少数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的障碍。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坚持共产党的性质、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1、《党章》规定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一是具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三是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必须要“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和培育这些理想和信念。
2、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合理的竞争必须在健康有序的秩序中进行。首先,共产党员必须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具备高强的本领比思想更为重要。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等、靠、要资源的情况,变成为寻找和争取资源,因此竞争是必然的。其次,共产党员必须要遵纪守法,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廉正,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它不能参杂人为的因素,如果说用政府的政策杠杆来调节也必须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否则要受到惩罚。最后,共产党员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工作方法上,组织结构上结合研究所实际不断创新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实处。
第五篇:1844年经济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也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第一手稿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主要从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三个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等,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
在第一手稿工资部分里,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这实际上从表面上从表面上揭露了工人与资本的外在的那种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 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从而可以看出劳动者与产品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
在“工资”部分里,他说“,当市场价格向自然价格靠近时,工人无条件地要遭到最大的损失。正是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
于其它方面的这种能力,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这句话道出工人对资本家存在一种依赖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当资本家由于制造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这句话在揭示来了社会现实,也凸显了“异化劳动”这一经济学现象。在第一手稿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
综上,第一首稿马克思从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揭示了工人是如何降低为最贱的商品的: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結果是资本在少数人少中积累起來,也就是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他靠地租生活的人之間,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別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沒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第二手稿主要从另一角度论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及的内容,即将视角放在了资本家与劳动的关系上——私有财产关系。在这部分里,资本家在逐步把工人的普遍劳动视为财富的普遍本质。
他指出“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 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对立以及各自同自身对立。这就像马克思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倒数第三段写道:“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现实的、实践的关系,以及它同产品的关系(作为一种情意状态),在与他相对立的非劳动者那里表现为理论的关系。”
第三手稿马克思要论述的自然是自我异化的扬弃之路。“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即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这里他研究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并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他指出“私有财产的主题本质,作为自为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介绍了私有财产与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明确提“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却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这句话指出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对象”的前提下,两种制度同时引起的不同结果。
在这章节中,马克思还对“共产主义”做了明确的阐释,“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这篇著作,可以帮我们了解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从现代化的思想角度来看,《手稿》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它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分析了人的在资本主义进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至少在理论上有效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