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作业读书笔记
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不朽的马克思主义
姓名: 李佳芮
学院: 会计学院 学号:日期:2012.09.0
5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这也是马克思不朽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词:不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解放,社会主义 正文:
当今,世界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形势波谲云诡,一些人落伍了,一些人叛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革命群众、革命志士更加坚定、更加团结,他们没有迷失方向。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如同林中的响箭、破晓前的号角,暴风雨中的惊雷,响彻云霄。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现象是,近年来,在西方世界,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被评为民意测验中得票最高的世界名人。上世纪和本世纪交替时,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西方的一些大学中,许多人选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了对这个理论浓厚的兴趣;一些学校、地方以马克思的名字冠名,被引为荣耀。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不渝地成为西方进步知识分子、进步群众分析资本主义,并与之进行斗争的最锐利的武器。
当着全球化进入高潮之际,人们突然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很多预言,都在一一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是“不朽的”真理。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考察与分析社会经济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揭示和研究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贡献。他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最精辟的表述。二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揭露了被掩盖着的资本主义进行剥削的秘密,即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和掠夺。对于这两个贡献,恩格斯认为哪怕马克思只作出其中的一个贡献,就“已经是幸福的了”。为什么称作幸福?我自己的咀嚼和体会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是无情的,也是至为深刻的。无论资本主义世界的御用学者怎样费尽心力为资本主义涂脂抹粉、乔装打扮,给资本主义披上一件件美丽的衣衫,而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如同一面照妖镜,使资本主义的丑恶剥削无所遁其原形。它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提高了人们的阶级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增强了为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同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不懈斗争的决心和信心。这对于千百万无产者来说,应该是,当然是至为幸福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给了一切争取自身解放的人们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那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广大无产阶级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造世界。我们大家迄今无时无刻不在受用着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使我们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中国人民从对自己的近百年近代史的学习中得到了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绝不是像某些西方头面人物所说的那样,已经到达“历史的终结”。
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伟人,千年伟人,马克思主义永不朽!
参考文献: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5期《中华魂》
《千年伟人马克思》
《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
第二篇:马克思读书笔记
唯物史观读书笔记
法英1012张淑娴20100301592
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待文 1
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
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要产生上层建筑,目的就是要上层建筑为自己服务。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如果弄得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启示: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夸大其作用。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相应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2、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2)时势造英雄。
以上两点表明历史人物的产生、活动,活动结果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历史 人物必有其历史特征和历史局限性。
3.不能忽视普通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1.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在评价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第三篇:马克思读书笔记
读《共产党宣言》笔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叙述的“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科学结论的基本原理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的原理;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
二、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裂”的思想。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所有制”,不是指一般的所有制,而是指靠剥削别人劳动的所得的私人所有制;二是同“传统的观念”决裂,这里是指同那些与靠剥削别人劳动所得的私人所有制相适应的腐朽观点。
三、关于“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命题的理解。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换言之,共产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极少数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的障碍。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坚持共产党的性质、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1、《党章》规定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一是具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三是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必须要“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和培育这些理想和信念。
2、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合理的竞争必须在健康有序的秩序中进行。首先,共产党员必须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具备高强的本领比思想更为重要。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等、靠、要资源的情况,变成为寻找和争取资源,因此竞争是必然的。其次,共产党员必须要遵纪守法,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廉正,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它不能参杂人为的因素,如果说用政府的政策杠杆来调节也必须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否则要受到惩罚。最后,共产党员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工作方法上,组织结构上结合研究所实际不断创新实践,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实处。
第四篇:马克思作业
马克思主义中的建设美好家园
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中国,是我在心中许下的承诺。但是创造幸福中国是要有几个根本的条件:一是要做好自己,学雷锋,做好事。二是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需要优化。三是不仅让自己变得好,更要让身边的人也变得好。建设美好家园,离不开我们的行动。我们要乐于助人。见到有困难的人,我们不应该主动帮助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像那些不退缩,直往向前的英雄一样奋进。我想只有我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能更好的建设家园。同时我们也要有不屈向上的精神,这样美好的家园就会指日可待了。
建设美好家园,要看身边的环境。以前村庄里有一些人家总是把垃圾丢在河里,清澈的河水失去了鱼儿的作伴,它生病了。浑浊了,同时发出刺鼻的味道。那时我们不论怎么劝,他们 丢在河里,还能丢在哪里?现在好了。新农村建设了,低矮的瓦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楼。一排排,一户户整齐的住着。楼前有自家的小园子,愿意种上菜就种菜,愿意种上花就种花。那葱绿的开满鲜花的园子让人看着都自乐。那污浊的小河似乎也在恢复中,因为现在人们知道垃圾还有它自己的家——垃圾池!这样美丽的家园让人看着越来越舒心
徐州原本是个北方缺水城市。人们记忆中只有云龙湖是夏天能游泳的去处。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重要位置,超前谋划推进老工业基地绿色振兴,强力实施“显
山露水”、“进军荒山”“蓝天碧水”、“精品园林”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把原来废弃荒芜的煤矿塌陷地,打造成一望无际的潘安湖、碧波荡漾的九里湖,把原来只能称之为小水潭的无名湖打造成移步换景的大龙湖、典雅精致的金龙湖。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整治采煤塌陷地9万多亩,功能区三类以上水体占比达76%,生态指标成为徐州全面小康建设最过硬的指标。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确保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此基础上接续奋斗,建成国家生态市,努力把徐州建设成经济发达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都市风貌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楚韵汉风与南秀北雄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要求更大力度建设美丽徐州,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徐州的新名片。
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未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成为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理念
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有汉文化的徐州,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湖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资源稀缺、水土流失、食品不安全、环境污染,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降低人们的幸福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是顺民心合民意之举。湖北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要将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作为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让人民群众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牺牲生态换发展,无异于竭泽而渔,后续发展将难以为继。生态立省,在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水是湖北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未来发展留下更多生态资产、绿色财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建设作保证。应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全面清理和修订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应成为全社会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的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让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选择,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
打造美好家园,建设美丽徐州,关键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美好家园建设离不开你我他的自觉担负与实际行动,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美丽徐州建设的推动者和行动者,让生态文明意识根植社会、深入人心,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水更清、天更蓝、花更艳。
第五篇:马克思作业
论文题目:《 》观后感
5.0
一、论文题目:《》观后感
二、论文撰写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阐述你观看纪录片《 》后的收获、感受。要求文章言之成理,观点正确,逻辑清晰,体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哲学智慧。•
2、用A4的打印纸,正反两面写,必须手写,打印者没有成绩。纸的上下边距各留3厘米,左右
留2厘米,便于统一装订存档。
3、字数在1200以上。
4、系、专业、姓名、学号写在标题的下面。
5、交作业时间在第17周,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后,再交给老师。
6、不遵照上述要求者,此次成绩为零分
课程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5.0
第一、每个“课程学习小组”在小组成员充分酝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本组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某个与课程相关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并将课题题目报与老师协商确认。
第二、围绕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收集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充分讨论交流、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形成一份较为详细的较高质量的课题讨论提纲或者讨论记录(类似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第三、课题研究成果或小组学习心得汇报。老师根据各小组提交的课题讨论提纲、综合给课程学习小组一个分数。
小组自主学习题目
1、对世界各国成立孔子学院的理性思考
12、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冲突的文化根源
2、提高劳动收入是解决内需不足的关键
13、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的哲学思考
3、人类应该和自然界和解
14、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4、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15、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不在教练
5、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6、打破垄断主要靠市场调节还是行政干预
6、青少年犯罪相关分析(现状、原因与对策)
17、现代社会健康与财富孰轻孰重
7、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融入社会?
18、如何看待网络红人
8、如何看待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
19、如何看待重庆的打黑与唱红歌
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20、安乐死是否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房信贷政策?
2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9、网络淡化还是密切人际关系
22、当今网络与道德
10、恐怖主义是否会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23、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作用
11、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24、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调查与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结构
10.0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卷面为100分,题型为客观题60分,材料分析题40分。客观题分别为:20个单选(20分)、10个多选(20分)、辨析题10个20分(只判断对错)。材料分析题四个,每个10分,第一、二、三、四五章各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