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于6月6日至7月28日对我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次检查,在各县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2个检查组,分别下到xx区、xx华侨经济开发区、xx县进行重点抽查。在重点抽查之前,检查组还专门听取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实施保护法的情况汇报。检查期间,检查组认真听取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保护法的情况汇报,并与县区有关部门领导、归侨侨眷干部职工、归侨侨眷代表座谈。此外,检查组还深入基层,分别走访了xx区华侨中学、xx华侨经济开发区淀粉厂、四塘农业分公司、xx县壬庄乡帮亮村难民新村、田七场等。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还向县区人民政府反馈检查情况。这次检查,在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检查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检查中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保护法的主要成效
检查组认为,我市在贯彻执行保护法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数做到了认识到位,各涉侨部门和单位、侨务工作者都能做到依法护侨、为侨服务,并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归侨、侨眷以及所在单位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侨心稳定。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工作基础扎实,有特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侨力资源得到开发,侨界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侨界力量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引资引智和扩大对外开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法在我市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保护法宣传得到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涉侨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保护法的宣传、学习。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座谈讨论、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学习保护法。市外侨办等市级五侨部门为做好新修改的保护法的宣传、学习,联合召开了学习座谈会。按照工作职责,有关部门不仅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开展保护法宣传,还印制各种保护法知识读本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上下结合、广泛深入的宣传、学习,保护法的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树立,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归侨侨眷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保护法的贯彻纳入了各级行政、司法部门的业务范围,有效地保证了保护法的落实
各级政府把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作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以侨引侨、以侨引外”,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政府把侨务部门贯彻涉侨法律、法规,落实侨务政策和为归侨、侨眷服务的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侨务部门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市级五侨联谊会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动员各方齐抓侨务工作的良好局面。市、县区两级法院、检察院在审理涉侨案件中注意了侨情特点,实行涉侨案件领导负责制,指定专人优先办理。各级侨联组织依法代表侨界利益,积极维护侨界合法权利,在侨界的威信不断提高。
(三)加大了维权力度,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我市现有归侨xx人,侨眷xx人。重点分布在xx等县,除部份在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外,大部份分布在农村。保护法颁布后,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使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1、归侨侨眷在政治上依法享有参政议政的平等权利。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中,注意培养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交往、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文化素质高的归侨侨眷作为参政议政对象,并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把政绩突出、协调能力较强的归侨侨眷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部门的领导。据统计,目前,我市归侨参政人数有13人,其中: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0人。侨眷参政人数有45人,其中: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24人。其中xx区的廖国琴、黎志英、张意山、xx县的黄意德、黄玉梯、黄丽圆、韦启东、xx县的廖观生、徐远祥、xx县的周应城、xx县的梁美丽等归侨人员和 田林县的钟诚、李丽明、石明、雷俊杰、农彩桂、李金凤、xx区的温秀云、陈金元、xx县的郑香琴、xx县的周德刚、刘守勉等侨眷,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学习,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为当地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归侨侨眷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实现。一是在安置就业上得到实现。如属原xx市(现xx区)的归侨安置点华侨建材厂,1978年安置越南归侨200多人,现还有103人。2000年,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拆迁该厂生产区,政府对该厂归侨侨眷职工的安置工作非常重视,抽调有关部门组成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一名市政府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根据该厂职工要求一次性安置的意愿,决定把该厂生产区土地转让费650万元及地面资产的处置费(扣除该厂的债务后)全部用于安置职工。生活区的土地,也按划拨土地留给该厂职工使用。此外,领导小组还依照保护法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职工养老保险等工作,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二是在子女入学上得到实现。几年来,我市各级侨务部门每年出具的“三侨生”证明都达80人以上。在办理过程中,既按有关规定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又让应该享受“三侨生”待遇的考生顺利报考。三是在困难救济上得到实现。我市按有关规定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归侨侨眷有467人,现已享受456人,未享受的11人正在上报当地政府审批。此外,我市各级政府在每年春节期间还拨出一定的资金慰问归侨侨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四是在离退休干部职工生活待遇上得到实现。我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保证归侨侨眷离退休干部职工退休金的发放。对困难企业的离退休归侨侨眷职工,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3、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合法财产。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坚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十六字方针指导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按有关规定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如,2000年,xx华侨农场13户归侨职工的住房,因受四塘镇建设农贸市场挖土方的影响,致使地基下沉,造成危房,危及归侨侨眷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xx区侨办将情况反映到政府后,引起了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领导率侨办和有关部门到现场召开办公会议,协商解决办法,并根据保护法有关条款规定,给予13户归侨侨眷危房拆建补偿费,维护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4、归侨侨眷出入境受法律保护。我市公安部门对于归侨侨眷出入境,都按规定给予办理有关手续。对因私申请出境的,按期限办理手续。对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给予优先办理手续。归侨侨眷职工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入探亲的待遇。对经批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其退休金、养老金、退职金照发,其它合法权益受保护。对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经商的,其所在单位及有关部门都给予提供便利,归侨侨眷普遍感到满意。
4、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工作得到妥善解决。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受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案件224件,其中:已解决188件,正在解决20件,未解决16 件。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家庭生活、子女就业、子女上学、减免税费、缺电缺水、建沼气池、责任田纠纷、经济纠纷、房产纠纷等。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对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十分重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如:xx县归侨退休干部麦新中在xx病重,三年的医药费无法拿回xx报销,xx年2月,xx县侨办接到来信反映后,亲自到县医保中心协调,使4000多元的医药费得到报销。同时,麦新中还反映,1994年以来,没有享受到保护法规定的“归侨干部退休后享受100%工资”的待遇,县侨办找出有关政策和有效证件到人事局协调,经过对照政策后,人事局立即给麦新中享受100%的工资待遇,并补发从1994年至xx年2月的工资1万多元,使他很满意。
(四)xx华侨经济开发区改革成就显著,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xx华侨经济开发区(原xx华侨农场),总人口xx人,其中归难侨xx人。几年来,xx华侨经济开发区本着“立足农业,狠抓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的,全力推进经济发展。从1999年到2001年三年间,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001年首次出现了盈利,结束了建场几十年来年年亏损的局面。近两年来,又抓住撤地设市的机遇,精心组织搞好侨区的规划建设,改善本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商与他们合作。特别是与香港一家饲料厂合作生产电性淀粉,投入500万元,年生产600吨,年盈利达6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华侨企业的经济发展。在职能机构分离中,根据自治区桂政发[2000]42号文件精神,在xx年7月成功剥离36名教职工及两所学校归地方管理,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活力。另外,积极推进侨居工程,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目前,已完成260套侨居住宅,大大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
(五)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发展非公有制,拓宽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再就业门路
发展非公经济是归侨侨眷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根据归侨侨眷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归侨侨眷发展非公经济,并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我市归侨侨眷非公有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如xx区目前有归侨侨眷个体工商户89户,注册资金50多万元,安排就业140人,其中归侨侨眷116人,占就业人数的80%。归侨侨眷非公经济的发展,既改善了归侨侨眷的生活,又为活跃和繁荣我市经济,促进再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还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为他们献计献策,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发展路子。据统计,我市共有归侨侨眷在职职工3648人,其中下岗、待岗、失业人员285人,占在职职工人数7.8%。通过引导、鼓励和扶持,目前已有263人实现再就业,占下岗职工的92%。
(六)华侨华人投资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项目不断增加
由于我市认真实施保护法,依法保护华侨华人兴办公益事业的权益,因此,华侨华人回我市投资和捐助兴办公益事业项目不断增多。据统计,几年来,华侨华人回我市投资和捐助兴办公益事业共有6人,投资和捐助资金共10709.44万元。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市在贯彻实施保护法中,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但与新阶段、新形势、新侨情,特别用“xx”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需要引起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要加强侨情调研工作
近年来,我市侨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检查中发现我市还未建立侨情数据库,有的涉侨部门未能全面掌握侨情资料。为此,检查组建议有关涉侨部门,特别是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组织人员摸清侨情,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归侨、侨眷,海外同胞及社团,新移民、新华侨、留学人员、学成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贸、文教等各行各业的侨界重点人士等新侨情,并通过调查、统计、建档,设立动态管理的新侨情数据库,以更好更准确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深入贯彻侨法,进一步做好引资引智工作,促进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力度
我市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保护法的力度还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保护法的学习程度也不够,特别是一些与侨务工作有关的行政机关、司法部门对保护法还比较陌生,部分归侨侨眷法律意识淡薄,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寻求保护法法律的保护。为此,检查组建议市政府将保护法的学习列入今后普法和公务员培训内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归侨侨眷和侨商投资者、侨企负责人都知法、懂法,依法维权、依法办事。让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了解和掌握保护法,自觉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利益,并带动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三)要树立大侨务观念,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给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检查组也感到,我市目前引资引智成效与丰富的侨情资源还不完全相称,投资环境的改善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部分侨企业反映,来xx投资成本较高,办事程序仍然较繁琐,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得到有效整治,市场运行机制和法制保障仍不尽人意,市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仍存在不便民的地方。对此,检查组认为:为加大我市引资引智工作力度,市政府要结合我市侨情实际,创新思路,寻求新突破,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在工作内容上,要从原来注重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更多地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转变。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挖掘侨资源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海外联谊工作要转变联系方式,从过去的发展亲情、乡情为主,转变为以经济、科技、文化联系为主。通过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的实质性交流合作,增强侨务工作生命力。要利用侨务工作对外联系和海外侨胞了解国际市场等优势,为我市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要在注重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做好招商、亲商、安商、扶商工作,依法维护侨资企业权益,为其排忧解难,使其进得来,留得住,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
2、在工作重点对象上,要逐步从国内向国外侨务工作转变。侨务工作的基础在国内,主体在国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侨情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目前已增加了新移民,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分布更加广泛,教育程度更高,能力更强,内部结构更加优化,华人社会的经济、科技实力更加强大,不少侨胞已经融入住在国的主流社会。因此,侨务工作者要关心和支持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鼓励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保护他们在国内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加强同海外侨界社团和侨领的联系,灵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在各级政府领导率团出访或有关单位组团赴国外进行交流考察时,每到一处,都尽可能拜访当地侨界社团和侨领,并与他们建立密切往来关系。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邀请海外侨界社团、侨领、各界知名人士来我市参加大型招商会等活动,巩固老朋友,发展新朋友。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华侨新生代工作,促进引资引智。要结合我市实际,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制定和实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他们来我市创业。要进一步健全招聘使用制度,改善管理和配套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努力解决他们在创业之初资金紧缺、知识产权、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3、在工作方式上,要从一般的海外联谊活动向为侨办实事、办好事方面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履行职能,强化为侨服务意识,在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的同时,努力解决侨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热情为侨办实事、办好事。首先,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联系,深入了解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所思、所需、所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赢得和凝聚侨心;其次,要切实为侨办实事、办好事,为侨胞谋利益。要坚持把监督行政执法、办理涉侨案件、受理侨信访工作作为为侨办实事、好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在侨务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上,要根据新形势、新侨情,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促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有关涉侨案件及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依法维护侨的合法权益。
(四)要建立联动机制,齐心协力做好侨务工作
做好依法护侨工作,涉侨部门责无旁贷,但侨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靠涉侨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创建上下联动、内外联动、横向联动新机制,构建全市侨务工作大网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侨务工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检查组认为:一是要坚持“五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完善合作互动机制,为“五侨”单位共同维护侨益构筑互动合作平台,延伸侨务工作链,使“五侨”单位在维护侨益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二是要与市县人大、政府侨务部门联动,充分挖掘侨资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要与海外侨界联动,深化与海外侨界社团、科技界、工商界、文化界以及新华侨华人、留学生的联系,扩大交流面,培植新资源,促进引资引智;四是要与侨资企业联动,主动建立密切联系侨资企业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侨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五)要进一步加强涉侨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侨务工作是我们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市12个县区中侨务工作发展不平衡,少数县区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安排、明确职责等方面的工作尚未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侨务工作的开展。为此,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要从侨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依照国家侨法规定和中国侨联章程要求,进一步理顺侨务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并培训侨务干部队伍,做到工作有领导分管、事情有专人负责、经费有专项保障,为我市侨务机构发挥职能作用,侨务干部积极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
(相关资料: 法律9篇 行政法规3篇 部门规章2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1篇 地方法规111篇 裁判文书6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3篇 实务指南 修订沿革3篇 立法背景3篇 实务指南1篇 英文译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篇)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2篇 裁判文书1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2篇)
第三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7篇)
第五条 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
第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第七条 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八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第九条 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条 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相关资料: 实务指南)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相关资料: 法律1篇 修订沿革)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篇)
第十五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有权接受境外亲友的遗赠或者赠与。(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2篇 修订沿革)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九条 国家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归侨、侨眷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境探亲的待遇。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的,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给予保护。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国务院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三十条 本法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于6月6日至7月28日对我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这次检查,在各县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2个检查组,分别下到xx区、xx华侨经济开发区、xx县进行重点抽查。在重点抽查之前,检查组还专门听取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实施保护法的情况汇报。检查期间,检查组认真听取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保护法的情况汇报,并与县区有关部门领导、归侨侨眷干部职工、归侨侨眷代表座谈。此外,检查组还深入基层,分别走访了xx区华侨中学、xx华侨经济开发区淀粉厂、四塘农业分公司、xx县壬庄乡帮亮村难民新村、田七场等。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还向县区人民政府反馈检查情况。这次检查,在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检查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检查中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保护法的主要成效
(一)保护法宣传得到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涉侨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保护法的宣传、学习。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座谈讨论、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学习保护法。市外侨办等市级五侨部门为做好新修改的保护法的宣传、学习,联合召开了学习座谈会。按照工作职责,有关部门不仅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开展保护法宣传,还印制各种保护法知识读本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上下结合、广泛深入的宣传、学习,保护法的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树立,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归侨侨眷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保护法的贯彻纳入了各级行政、司法部门的业务范围,有效地保证了保护法的落实 各级政府把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作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以侨引侨、以侨引外”,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具体工作中,各级政府把侨务部门贯彻涉侨法律、法规,落实侨务政策和为归侨、侨眷服务的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侨务部门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市级五侨联谊会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动员各方齐抓侨务工作的良好局面。市、县区两级法院、检察院在审理涉侨案件中注意了侨情特点,实行涉侨案件领导负责制,指定专人优先办理。各级侨联组织依法代表侨界利益,积极维护侨界合法权利,在侨界的威信不断提高。
(三)加大了维权力度,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我市现有归侨xx人,侨眷xx人。重点分布在xx等县,除部份在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外,大部份分布在农村。保护法颁布后,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使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1、归侨侨眷在政治上依法享有参政议政的平等权利。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中,注意培养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交往、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文化素质高的归侨侨眷作为参政议政对象,并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把政绩突出、协调能力较强的归侨侨眷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部门的领导。据统计,目前,我市归侨参政人数有13人,其中: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0人。侨眷参政人数有45人,其中: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24人。其中xx区的廖国琴、黎志英、张意山、xx县的黄意德、黄玉梯、黄丽圆、韦启东、xx县的廖观生、徐远祥、xx县的周应城、xx县的梁美丽等归侨人员和 田林县的钟诚、李丽明、石明、雷俊杰、农彩桂、李金凤、xx区的温秀云、陈金元、xx县的郑香琴、xx县的周德刚、刘守勉等侨眷,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学习,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为当地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归侨侨眷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实现。一是在安置就业上得到实现。如属原xx市(现xx区)的归侨安置点华侨建材厂,1978年安置越南归侨200多人,现还有103人。2000年,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拆迁该厂生产区,政府对该厂归侨侨眷职工的安置工作非常重视,抽调有关部门组成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一名市政府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根据该厂职工要求一次性安置的意愿,决定把该厂生产区土地转让费650万元及地面资产的处置费(扣除该厂的债务后)全部用于安置职工。生活区的土地,也按划拨土地留给该厂职工使用。此外,领导小组还依照保护法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职工养老保险等工作,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二是在子女入学上得到实现。几年来,我市各级侨务部门每年出具的“三侨生”证明都达80人以上。在办理过程中,既按有关规定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又让应该享受“三侨生”待遇的考生顺利报考。三是在困难救济上得到实现。我市按有关规定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归侨侨眷有467人,现已享受456人,未享受的11人正在上报当地政府审批。此外,我市各级政府在每年春节期间还拨出一定的资金慰问归侨侨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四是在离退休干部职工生活待遇上得到实现。我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保证归侨侨眷离退休干部职工退休金的发放。对困难企业的离退休归侨侨眷职工,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3、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合法财产。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坚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十六字方针指导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按有关规定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如,2000年,xx华侨农场13户归侨职工的住房,因受四塘镇建设农贸市场挖土方的影响,致使地基下沉,造成危房,危及归侨侨眷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xx区侨办将情况反映到政府后,引起了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领导率侨办和有关部门到现场召开办公会议,协商解决办法,并根据保护法有关条款规定,给予13户归侨侨眷危房拆建补偿费,维护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4、归侨侨眷出入境受法律保护。我市公安部门对于归侨侨眷出入境,都按规定给予办理有关手续。对因私申请出境的,按期限办理手续。对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给予优先办理手续。归侨侨眷职工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入探亲的待遇。对经批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其退休金、养老金、退职金照发,其它合法权益受保护。对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经商的,其所在单位及有关部门都给予提供便利,归侨侨眷普遍感到满意。
4、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工作得到妥善解决。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受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案件224件,其中:已解决188件,正在解决20件,未解决16 件。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家庭生活、子女就业、子女上学、减免税费、缺电缺水、建沼气池、责任田纠纷、经济纠纷、房产纠纷等。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对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十分重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如:xx县归侨退休干部麦新中在xx病重,三年的医药费无法拿回xx报销,xx年2月,xx县侨办接到来信反映后,亲自到县医保中心协调,使4000多元的医药费得到报销。同时,麦新中还反映,1994年以来,没有享受到保护法规定的“归侨干部退休后享受100%工资”的待遇,县侨办找出有关政策和有效证件到人事局协调,经过对照政策后,人事局立即给麦新中享受100%的工资待遇,并补发从1994年至xx年2月的工资1万多元,使他很满意。
(四)xx华侨经济开发区改革成就显著,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xx华侨经济开发区(原xx华侨农场),总人口xx人,其中归难侨xx人。几年来,xx华侨经济开发区本着“立足农业,狠抓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的,全力推进经济发展。从1999年到2001年三年间,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001年首次出现了盈利,结束了建场几十年来年年亏损的局面。近两年来,又抓住撤地设市的机遇,精心组织搞好侨区的规划建设,改善本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商与他们合作。特别是与香港一家饲料厂合作生产电性淀粉,投入500万元,年生产600吨,年盈利达6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华侨企业的经济发展。在职能机构分离中,根据自治区桂政发[2000]42号文件精神,在xx年7月成功剥离36名教职工及两所学校归地方管理,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活力。另外,积极推进侨居工程,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目前,已完成260套侨居住宅,大大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
(五)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发展非公有制,拓宽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再就业门路
发展非公经济是归侨侨眷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根据归侨侨眷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归侨侨眷发展非公经济,并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我市归侨侨眷非公有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如xx区目前有归侨侨眷个体工商户89户,注册资金50多万元,安排就业140人,其中归侨侨眷116人,占就业人数的80%。归侨侨眷非公经济的发展,既改善了归侨侨眷的生活,又为活跃和繁荣我市经济,促进再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我市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还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为他们献计献策,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发展路子。据统计,我市共有归侨侨眷在职职工3648人,其中下岗、待岗、失业人员285人,占在职职工人数7.8%。通过引导、鼓励和扶持,目前已有263人实现再就业,占下岗职工的92%。
(六)华侨华人投资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项目不断增加
由于我市认真实施保护法,依法保护华侨华人兴办公益事业的权益,因此,华侨华人回我市投资和捐助兴办公益事业项目不断增多。据统计,几年来,华侨华人回我市投资和捐助兴办公益事业共有6人,投资和捐助资金共10709.44万元。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市在贯彻实施保护法中,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但与新阶段、新形势、新侨情,特别用“xx”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需要引起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要加强侨情调研工作
近年来,我市侨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检查中发现我市还未建立侨情数据库,有的涉侨部门未能全面掌握侨情资料。为此,检查组建议有关涉侨部门,特别是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组织人员摸清侨情,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归侨、侨眷,海外同胞及社团,新移民、新华侨、留学人员、学成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贸、文教等各行各业的侨界重点人士等新侨情,并通过调查、统计、建档,设立动态管理的新侨情数据库,以更好更准确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深入贯彻侨法,进一步做好引资引智工作,促进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力度
我市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保护法的力度还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保护法的学习程度也不够,特别是一些与侨务工作有关的行政机关、司法部门对保护法还比较陌生,部分归侨侨眷法律意识淡薄,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寻求保护法法律的保护。为此,检查组建议市政府将保护法的学习列入今后普法和公务员培训内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归侨侨眷和侨商投资者、侨企负责人都知法、懂法,依法维权、依法办事。让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了解和掌握保护法,自觉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利益,并带动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三)要树立大侨务观念,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2、在工作重点对象上,要逐步从国内向国外侨务工作转变。侨务工作的基础在国内,主体在国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侨情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目前已增加了新移民,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分布更加广泛,教育程度更高,能力更强,内部结构更加优化,华人社会的经济、科技实力更加强大,不少侨胞已经融入住在国的主流社会。因此,侨务工作者要关心和支持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鼓励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保护他们在国内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加强同海外侨界社团和侨领的联系,灵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在各级政府领导率团出访或有关单位组团赴国外进行交流考察时,每到一处,都尽可能拜访当地侨界社团和侨领,并与他们建立密切往来关系。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邀请海外侨界社团、侨领、各界知名人士来我市参加大型招商会等活动,巩固老朋友,发展新朋友。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华侨新生代工作,促进引资引智。要结合我市实际,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制定和实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他们来我市创业。要进一步健全招聘使用制度,改善管理和配套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努力解决他们在创业之初资金紧缺、知识产权、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3、在工作方式上,要从一般的海外联谊活动向为侨办实事、办好事方面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履行职能,强化为侨服务意识,在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的同时,努力解决侨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热情为侨办实事、办好事。首先,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联系,深入了解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所思、所需、所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赢得和凝聚侨心;其次,要切实为侨办实事、办好事,为侨胞谋利益。要坚持把监督行政执法、办理涉侨案件、受理侨信访工作作为为侨办实事、好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在侨务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上,要根据新形势、新侨情,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促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有关涉侨案件及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依法维护侨的合法权益。
(四)要建立联动机制,齐心协力做好侨务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强涉侨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侨务工作是我们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市12个县区中侨务工作发展不平衡,少数县区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安排、明确职责等方面的工作尚未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侨务工作的开展。为此,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要从侨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依照国家侨法规定和中国侨联章程要求,进一步理顺侨务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并培训侨务干部队伍,做到工作有领导分管、事情有专人负责、经费有专项保障,为我市侨务机构发挥职能作用,侨务干部积极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四篇: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发布单位】82301
【发布文号】省人大常委会第61号 【发布日期】2002-01-21 【生效日期】1993-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1993年9月25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1月21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云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本办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法定扶养手续或者五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归侨的身份,不因其回国年龄的大小和何时回国而改变。华侨、归侨已死亡的,其亲属的侨眷身份不变。依法与华侨、归侨解除婚姻关系或者扶养关系的,其侨眷身份自行丧失。
第三条 第三条 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根据其所在工作单位、街道办事处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审核认定;必要时可以通过我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归国华侨联合会提供协助。
同华侨、归侨有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其侨眷身份可以由公证机关出具公证后,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核认定。
第四条 第四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待归侨、侨眷应当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归侨、侨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给予归侨、侨眷适当照顾。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关心扶助所在单位或者辖区内的归侨、侨眷,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五条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侨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工作。
县级以上侨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侨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侨务部门做好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各级归国华侨联合会是团结、联系归侨、侨眷的人民团体,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第七条 第七条 归侨、侨眷合法的社会活动和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及其财产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有权参加适合自身特点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可以经同级归国华侨联合会批准成为其团体会员。
第八条 第八条 本省省级和归侨、侨眷较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侨眷代表和归侨侨眷委员。
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依法参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归侨、侨眷代表和同级政治协商会议归侨、侨眷委员的名额协商与人选推荐。
第九条 第九条 到本省定居的华侨,可以在其原籍、直系亲属所在地或者购建住宅地安置。
凡到本省工作的华侨科技、管理等专业人员和海外学成人员,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来去自由的原则,及时受理、审批和安置,并为其配偶、子女的就业、教育提供相关服务和便利。
出境定居不满一年经批准复归的归侨、侨眷职工,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安排工作;原工作单位因撤销、破产等原因安排工作确有困难的,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优先推荐就业。
第十条 第十条 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权益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职工及其所在单位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按规定为归侨、侨眷职工提供社会保险待遇。
对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在农村、农场、林场符合条件的贫困归侨、侨眷的脱贫纳入扶贫开发规划,给予优先扶持。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华侨农场、林场是国家安置归侨的生产生活基地,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华侨农场、林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山林、矿山、水面、设施及其他自然资源,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对华侨农场、林场的专项扶持资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华侨农场、林场有权拒绝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收费、摊派、检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采取下列扶持措施:
(一)华侨农场、林场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属地管理,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管理和服务;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华侨农场、林场等企业及其兴办的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开发资源等生产经营纳税有困难的,可以提出申请,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给予一定期限的减税或者免税照顾;其生产经营需要信贷的,金融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三)华侨农场、林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教育、卫生规划,设置学校和医疗机构,为华侨农场、林场职工及其配偶、子女就学、就医提供方便。
(四)安置在农场、林场的归侨及配偶、子女,在招干、招工、招生时应当按照当地城镇非农业人口对待。因工作调动、参加工作或者升学而迁离农场、林场时,应当按照城镇居民户口办理迁移手续。
(五)安置在农场、林场的归侨,其在农村的配偶可以到农场、林场落户,户籍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审批。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归侨、侨眷依法兴办各类企业、事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归侨、侨眷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者社会公益事业,应当给予支持;对学成回国的归侨、侨眷兴办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归侨、侨眷及其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经批准利用侨资在省内兴办的企业、事业,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确认,可以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华侨投资待遇。
前款所称的侨资,是指侨汇、外币存款、投资外币本息和国外亲属或者社团赠送的款物。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赠与的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加工、维修的生产工具,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及其社会团体引荐境外亲友、社团、企业捐赠本省公益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鼓励和表彰。
归侨、侨眷及其社会团体在省内兴办公益事业接受捐赠的款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侵占、挪用。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对其私有房屋享有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
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租赁代管,应当签订和履行合法的合同。
依法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拆迁单位应当于拆迁前,根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准决定及时通知被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同等条件下,给予被拆迁人适当照顾。被拆迁人应当配合支持。具体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侨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各级各类学校,给予加分照顾。具体办法由省教育部门会同省侨务部门制定。
报考高等学校未被录取而本人愿意继续报考升学的,可以留原校继续学习一年,其学习费用按照应届学生标准收取。
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科技奖的侨眷,其子女报考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其父母一方长期在边疆工作的,可以要求到内地城镇择业,有关部门应当提供相关服务和便利。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归侨、侨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优先推荐归侨、侨眷就业。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招考录用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归侨、侨眷。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侨汇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冒领、克扣、摊派、滞付、非法冻结和没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解付外币现钞或者兑换成人民币。
归侨、侨眷使用 建设住宅的,其用地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归侨、侨眷有权继承或者接受境外亲友的遗产、遗赠、赠与,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为其办理手续。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依照国家规定申请出境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审批并正式通知申请人。申请人认为不批准其出境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和答复。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有权出境探望父母,可以在父母死亡后出境探望兄弟姐妹,其探亲假期、工资、旅费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归侨、侨眷出境探望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亲友,所在单位应当给予国家规定期限的事假。
华侨回我省探亲,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一年一次五天的陪同假,假期间工资照发。
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其所在单位不得作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规定。
非国有企业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参照本条各款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出境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和各项补贴与原所在单位离休、退休、退职职工同等待遇,并可以兑换成外币携带或者汇出境外。
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按照本人意愿,将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的全部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
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在原单位已购买的住房,其房屋产权归购买者所有;要求购买全部产权的,与本单位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后又返回,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在退回离职金后,其出境前和复职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归侨职工退休时,男职工工龄满三十年,女职工工龄满二十五年的,退休金与原工资的差额,由所在单位补足。
在企业工作的归侨职工退休时,退休金的发放办法,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归侨、侨眷中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的,其所在单位、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在办理手续期间,不得强令其辞职、退职或者退学: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国留学,自获准离境之日起,在职职工可保留公职一年,在校学生可保留学籍一年。
归侨、侨眷自费出国留学的,免交培养费和免除服务期。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华侨、归侨祖墓给予保护。非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迁移。盗掘和毁坏华侨、归侨祖墓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惩处。
华侨修复祖墓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侨务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有权向侨务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受理机关对归侨、侨眷的申诉、控告,应当依法处理并及时答复当事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犯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的;
(二)侵占或者损坏归侨、侨眷私有房屋和其他私有财产的;
(三)侵占或者损坏归侨、侨眷社会团体合法财产的;
(四)侵害华侨农场、林场合法权益的;
(五)侵害归侨、侨眷兴办的企业、事业合法权益的;
(六)侵占、冒领、克扣、摊派、滞付、非法冻结和没收侨汇的;
(七)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的;
(八)侵害归侨、侨眷其他合法权益的。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及外籍华人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
(1994年1月29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11月2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归侨、侨眷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审核认定。
第三条 华侨、归侨去世后或者华侨身份改变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不变。依法与华侨、归侨或者其子女解除婚姻关系,或者与华侨、归侨解除扶养关系的,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丧失。
同华侨、归侨有5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经公证机关出具扶养公证,应当认定其侨眷身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工作,并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各级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利益,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其他社会团体,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依法拥有的财产,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其所从事的正当活动,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予以支持。
第六条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履行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义务。
第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的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和侨眷代表。
第八条 经批准来我省定居的华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妥善安置。来我省农村定居的华侨需要建房的,优先解决宅基地。
第九条 鼓励归侨、侨眷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对引进有贡献的归侨、侨眷,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公益事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再就业优先扶持和帮助,并给予指导。对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进行就业前职业培训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经费补助。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有关社会救助政策规定,对生活困难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归侨、侨眷,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散居在农村的贫困归侨、侨眷应纳入当地扶贫开发计划统筹安排,优先安排扶贫资金、扶贫项目。
第十四条 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占、冒领、克扣、摊派、强行借贷或者非法冻结、没收。
第十五条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团体捐赠的国家准予进口的物资直接用于公益事业的,依法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待遇。
归侨、侨眷及其在境外的亲友兴办公益事业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挪用所捐赠的财物,不得随意更改兴办项目的用途。
第十六条 华侨、归侨、侨眷在我省私有房屋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享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依法征用、拆迁华侨、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
华侨、归侨、侨眷出境定居前所购买的房屋,出境定居后仍享有房产所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房屋需出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归侨、侨眷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安排。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继承、接受境外亲友的遗产、遗赠或者赠与以及处分境外财产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手续。
归侨、侨眷将其在境外的财产转入国内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与国(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和干涉,不得非法开拆或扣压其往来邮件。
第十九条 归侨、归侨子女和华侨在省内的子女以及侨眷报考非义务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予以照顾。
华侨子女就读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视同当地居民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国学习,按照国家规定由省有关部门审核办理。
在校学生获准自费出国留学的,保留学籍1年。自费留学的归侨、侨眷职工在获准离境后,可保留其公职2年。学成回国的,按照同等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审批。归侨、侨眷的国(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因其他特殊情况急需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后及时审批。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探望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归侨职工在父母死亡后出境探望兄弟姐妹,其探亲待遇,按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办理,所在单位不得因此而损害其合法权益。
归侨、侨眷的境外亲属来我省探亲时,被探望的归侨、侨眷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一定的陪同时间,并提供方便。
第二十三条 公务员和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归侨、侨眷在职职工经批准出境定居的,应及时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一次性离职费。出境定居后又回国来本省定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就业的,其出境前和就业后的工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其他在职职工经批准出境定居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出境定居后又回国来本省定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就业的,重新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前后合并计算,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离退休、退职归侨、侨眷出境定居的,有关养老金发放、回国就医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以及其他事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归侨、侨眷职工可委托其国内亲友代办以上事宜,但应当每年向有关部门提交生存证明。
第二十五条 归侨、侨眷的宗教信仰受法律保护,其宗教事务按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归侨、侨眷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犯者的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归侨、侨眷权益的,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对归侨、侨眷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我省的眷属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