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

时间:2019-05-13 11:4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

第一篇: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

施办法》的情况报告

(2008年8月14日在州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州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树培

一、基本侨情

2007年,我州进行了侨情普查。全州外事侨务系统经过认真细致的普查,请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州委统战部、州侨联、州统计局等部门联席会议审核,报州统计局依法批准。我州共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23457人,港澳同胞1603人,归国华侨1968人,侨眷及港澳侨眷30159人。侨居世界五大洲33个国家,其中以老挝、美国、泰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居多。

红河县迤萨镇是云南3大侨乡之一,全县共有华侨华人10016人,侨眷及港澳眷属9540人,居全州之首。依次是个旧、河口、开远、蒙自、建水、金平等县市。

二、全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等各项涉侨法律法规,我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宣传活动。全州各级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在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中,主动与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州法制办、州司法局联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了宣传。主要做了五件事:一是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适时刊登和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国务院、云南省的《实施办法》;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宣传周活动。累计向州级国家机关、驻州中央和省属企事业单位、州内各人民团体、广大归侨侨眷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涉侨法律法规文本及涉侨知识问答31000多册(份);三是邀请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政协民宗委、侨联、致公党、统战部等涉侨单位,联合举行各种形式的归侨侨眷座谈会、茶话会,组织归侨侨眷及有关涉侨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宣讲。近三年中,我州各级外事侨务部门共举行中小型茶话会及座谈会42次,出席座谈会的归侨侨眷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累计1347人次,外事侨务部门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走访有关涉侨单位82次;四是以侨乡文化活动为平台,以大型宣传活动为契机,扩大宣传普及力度。五是在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红河、河口两个县城社区居委会设立侨法宣传角,摆放涉侨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及侨务工作联系卡,使宣传普及依法护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2.建立健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保障机制。我州各级人民政府普遍建立了由同级外侨办、侨联、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政协民宗委、致公党组成的“五侨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处理全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了由同级人民政府23个涉侨部门组成的侨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就贯彻执行相关条款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会商,及时补充完善我州依法护侨以及给予归侨侨眷适当照顾方面的具体办法措施,及时处理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重要信访事项等。

3.认真组织开展全州侨情普查工作。为了明晰全州侨务工作对象基本情况,州政府同意州外侨办于2006年5月成立全州侨情普查领导小组,确定侨情普查范围、对象及普查区域划分。经过艰苦细致的普查工作,于2007年6月以州外侨办文件发出《关于启用全州侨情普查新数据的通知》,向社会公布了我州最新侨情情况。

4.认真及时处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三年来,我州各级外侨办累计接待和受理归侨侨眷来信234件,接待来访1056人次,处理各项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及给予归侨侨眷适当照顾事宜681件,办结681件,办结率100%。2007年,州外侨办被州人民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5.深入基层开展执法调研,及时应对贯彻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条文已经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不相一致,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探寻新形势下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最佳途径,我州各级外事侨务部门在继续做好现行涉侨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工作的同时,与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州侨联一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执法调研。并向省侨办、上级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关国有企业归侨侨眷职工下岗、失业、退养、提前退休方面的情况;散居农村归侨扶贫情况;归侨贫困户居住危旧房情况;退休归侨职工补足退休金与原工资差额过程中存在的反差;华侨在国内国外子女继承侨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基层侨务工作机构、外侨干部队伍现状调查等报告,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上级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6.多渠道开展对外联络及招商引资工作。长期以来,我州各级外事侨务部门重视海外侨力资源优势开发工作,积极协助州经合办、商务局、旅游局等部门,把我州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信息传递到海外,并运用港洽会、昆交会、旅交会、东盟华商投资中国西部项目洽谈会等平台,把红河州旅居海外侨商及他们的朋友请进来,参与项目协作、交流、考察、洽谈,促进了我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现有外商投资企业101个,实际利用外资8560万美元。其中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投资企业86个,投资额5160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水电、矿产、通信、建材、包装、食品、生物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充分发挥了州外侨办牵线搭桥的作用。

7.鼓励和引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关心支持我州“侨爱工程”、“侨心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在鼓励和引导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助我州的希望工程、复明工程、残疾人事业、社会公益性事业方面,我州各级外事侨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坚持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无偿捐赠项目不得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得附带任何宗教色彩、应当符合国家法律倡导的方向、有利于改善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原则,努力拓宽对外宣传联络渠道,积极引进捐赠,广泛联络和引导关心中国西部贫困山区扶贫济困事业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外国朋友,自愿捐款捐物帮助我州改善贫困山区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三年来,我州邀请和接待前来我州进行投资、捐资、合作项目考察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及慈善机构负责人61批257人,安排项目考察洽谈83次,直接引进和组织实施华侨华人捐赠项目183个,用于我州“侨爱工程”(侨办系统引进捐赠项目的总称)“侨心工程”(侨联系统引进捐赠项目的总称)捐款折合2186万元人民币。在我州各贫困山区新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56幢,援建州内各市县麻风病院病人住房、道路、供电及人畜饮水设施31项,救助我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特困学生1922名,引进捐款为贫困山区各族群众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00多例,引进捐款为全州187名住院残疾麻风病患者提供了每月每人50元定期生活救助。

三、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大,面还不够宽。我州开展涉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面,仅限于侨界人士和党政机关涉侨单位,社会各方面了解和掌握涉侨法律法规的人不多。

2.随着体制的深化改革,原有的照顾政策难以继续贯彻执行。譬如云南省《实施办法》中,关于退休归侨职工由所在单位补足退休金与原工资差额政策,自去年我省行政机关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后,取消原有各项补贴,其中包括取消了退休归侨职工退休金与原工资的差额补贴;再如“三侨生”升学加分照顾政策,近几年执行起来也很困难。其原因在于我州实行新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后,州内各高级中学、初中学校招生除了按户籍分片招生之外,对未达到择优录取分数线的择校生一律实行收费,原先给“三侨生”加10分的优待政策基本终止。

3.基层外事侨务工作机构不健全。我州大部分县市外事侨务工作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人员编制少、业务经费少、外侨干部变换频繁,是长期困扰贯彻执行涉侨法律法规和侨务政策以及开发海外侨力资源的老问题。在全州13个县市中,除河口、金平、绿春、屏边是独立设置的外事侨务办外,其它多是政府办的一个科,甚至是指定一个人代管。弥勒、蒙自的侨务办至今还设在民政局。

四、今后工作意见

1.不断提高全州各级人民政府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侨务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仅看到做好侨务工作对于树立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意义,更要看到做好侨务工作对于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

2.进一步加强宣传及贯彻执行力度。尤其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普及办法。譬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列入五五普法内容,选择恰当时机举行侨法知识竞赛,在新闻媒体上灵活多样地进行宣传等。努力提高全州各族人民依法护侨意识,为全州开发利用海外侨力资源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加强全州外事侨务工作机构和侨务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加大对侨务工作的经费投入。在可能的条件下给各级外事侨务部门增加编制,进一步明确职能,适当为各级外侨办引资引智增加部分前期经费投入。

4.努力发挥我州海外侨务工作优势,不断提高我州外事侨务部门招商引资,引进华侨华人捐赠的水平。全州各级外侨办今后开展海外联络工作将着力抓住三个重点。一是以侨情普查为契机,以侨联侨、以侨引侨,把我州的工作空间拓展到三千万华侨华人世界中去;二是海外联络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州招商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打开红河产品国际市场出谋划策和搭建桥梁;三是积极发挥各级外事侨务部门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发扬爱国爱乡光荣传统,关心和支持我州贫困山区扶贫开发计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善我州贫困山区教育、卫生和公益事业条件提供必要帮助。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

(相关资料: 法律9篇 行政法规3篇 部门规章2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1篇 地方法规111篇 裁判文书6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3篇 实务指南 修订沿革3篇 立法背景3篇 实务指南1篇 英文译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篇)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2篇 裁判文书1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2篇)

第三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7篇)

第五条 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

第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第七条 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八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第九条 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条 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相关资料: 实务指南)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相关资料: 法律1篇 修订沿革)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篇)

第十五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有权接受境外亲友的遗赠或者赠与。(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2篇 修订沿革)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十九条 国家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归侨、侨眷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境探亲的待遇。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的,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给予保护。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国务院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第三十条 本法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河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16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12-19 【生效日期】1993-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

(1992年12月19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本办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归侨、侨眷身份由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行政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

第三条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归侨、侨眷工作的职能部门,对《保护法》和本办法负有贯彻实施和督促检查的职责。

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归侨、侨眷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

第五条 第五条 华侨经批准来本省定居的,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并予以关心和扶助。

华侨科技人员及其他专门人才来本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应当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安置、录用。

第六条 第六条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应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侨眷代表。

第七条 第七条 归国华侨联合会依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归侨、侨眷可以依法组织其他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活动。

归侨、侨眷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以及依照其章程所进行的合法活动,受法律保护;依法拥有的会所及其他财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害。

第八条 第八条 归侨、侨眷可以依法以各种形式投资兴办工商企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归侨、侨眷利用自身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利用侨资、侨汇或集资兴办企业的所有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以侨资、侨汇在本省境内投资举办拥有全部资本的企业、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合作经营的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享有相应的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第九条 第九条 归侨、侨眷在省内兴办公益事业,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团体捐赠的国家准予进口的物资直接用于公益事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归侨、侨眷及其在境外的亲友兴办公益事业的意愿,应得到尊重,所捐赠的财物不得挪用,兴办项目的用途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条 第十条 归侨、侨眷接受境外亲友或团体赠与的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加工、维修的小型生产工具,以及优良种苗、种畜、种禽、种蛋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享受关税的优惠待遇。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归侨、侨眷投资开发荒山、荒地、滩涂或者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生产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在税收、收费、信贷上给予照顾,其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

国家和地方建设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征用或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补偿和优先安置。

除国家和地方建设外,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办企业等需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其房屋价格应按照当地同类商品房的价格予以补偿或双方协议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租用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双方应依法建立租赁关系,履行租赁合同,有关部门应予保护。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当地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对经获准回本省农村定居的华侨需要建房的,应按照规定,及时解决宅基地;已在本省农村居住的归侨、侨眷需要建房的,优先解决宅基地。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侨汇是归侨、侨眷的合法收入,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并依法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银行对侨汇应及时解付,不得扣压、截留或挪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归侨、侨眷摊派、强行借贷,不得非法冻结或没收。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归侨、侨眷继承、接受境外亲友的遗产、遗赠或者赠与以及处分境外财产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办理手续。

归侨、侨眷将其在境外的财产调入国内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其财产转换成外汇调入国内的,依法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考生报考义务教育后的各类学校,给予以下照顾:

(一)报考全日制大专院校、电大、业大、函大、职大、夜大、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的增加十分;

(二)报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增加二十分。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就业,给予以下照顾:

(一)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服从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根据自愿在分配地区上予以照顾;

(二)参加各类就业考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侨眷,其子女升学、就业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国家或有关单位派出公费留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对归侨、侨眷予以优先安排。

归侨、侨眷及侨眷子女(均含配偶)申请自费出国学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优先审批。对其中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归侨、侨眷及侨眷子女(均含配偶)自费出国学习,学成回国要求国家安排工作的,按公派留学生对待,并按双向选择的原则,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可回原单位工作,也可以自行联系工作。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在国外兼职。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正常联系和往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和干涉。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开折、毁弃、隐匿、盗窃归侨、侨眷的邮件。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应当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国家机关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其假期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安排,其工资、福利待遇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参照国家和省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出境探亲待遇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归侨、侨眷及侨眷子女因私申请出境,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及时提出意见。公机关应在法定时限内优先办理,并将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及时通知申请人。

归侨、侨眷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申请急需出境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在规定的时限内缩短时间、优先审批。优先审批的具体办法由省公安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各单位不得作出损害其权益的规定。所在单位不得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令其提前办理停职、停薪、退职、免职、退学、停学或腾退住房等;不得自行规定收取保证金、抵押金等。归侨、侨眷获准出境探亲,在批准假期内,其户口、职务及住房均应保留。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后又回国来本省定居,并要求安排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安排工作的,退回离职金后,其出境前和安排工作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获准出境或出境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凭本人有效的生存证明,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和各项补贴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发给,并可按有关规定兑换成外汇携带或汇出境外。

离休、退休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后,允许与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继续租用原居住的公房。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职工已购买的房屋,其所有权归购房者所有。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归侨、侨眷的境外亲属来本省探亲的,所在单位应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期限的赔同假,并提供方便。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对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扶持其脱贫致富。无劳动能力又无人扶养且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由当地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按有关规定给予救济和照顾。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归侨、侨眷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关主管部门在接到归侨、侨眷的申诉后,应在法定的时限内作出答复。未规定时限的,应于三十日内作出答复。人民法院对归侨、侨眷提起诉讼的案件,应及时受理。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保护法》和本办法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其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侵害、限期改正,或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害的,责令侵害人赔偿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送达当事人的同时,应告知同级人民政府侨务行政部门。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港澳同胞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侨务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有关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有关释义

一“华侨”的定义: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定居”的含义:

1、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国连续居留丙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2、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被视为定居:①出国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②因公务出国人员(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

二、“外籍华人”定义:外籍华人是指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

三、“归侨“的定义: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四、“侨眷”的定义:侨眷是指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我省《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同华侨、归侨有连续5年以上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其侨眷身份经县以上公证机关出具抚养证后审核确认。港澳同胞、外籍华人在本省的眷属,视同侨眷。

五、“华资企业”的定义:华资企业是指华侨、华人在国内投资的企业或其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中的投资额不低于25%的企业。

六、“侨属企业”的定义:侨属企业是指侨眷投资兴办的企业。

第五篇: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解读

关于《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解读

一、关于修订《上海市实施办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现行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上海市实施办法》)于1992年11月27日由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并根据1999年7月12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实施办法〉的决定》进行修正。

《上海市实施办法》修正颁布后施行至今已逾1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内外侨情的变化,涉侨政策的调整,《上海市实施办法》许多条款的内容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需求已不相适应,开展对《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已显得十分必要。

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侨务工作方针政策,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依法行政的需要。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积极性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凝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体现了党和国家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方针 和指导思想,是侨务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国内侨务工作以归侨侨眷为主要工作对象,依法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动员他们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积极发挥与海外有广泛联系的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始终是侨务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是中央对侨务工作在新时期国家发展大局中所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侨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侨务工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侨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不断加强侨务法制建设。加强本市侨益保护立法,必将对侨务工作的依法行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是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上海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的繁重任务,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我们集聚广大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完善相关侨务法规及配套政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吸引海外 侨胞人才回国、为国服务的法制环境。

三是应对侨情新变化和归侨侨眷利益新诉求,保护其合法侨益的需要。1999年修订的《上海市实施办法》至今已逾10年,社情、侨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归侨、侨眷包括来本市创业发展的海外侨胞的权益保护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归侨侨眷的结构从以老侨为主转为以新侨为主,本市68万上海籍海外侨胞和73万归侨侨眷中(2004年侨情调查数据,近年来又有较大增长),约70%是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新华侨华人和他们的眷属,全市15000多名归侨中属新归侨的有12000多名,占80%以上。

五、六十年代回来的老归侨中“三多一高”困难群体增大(独居老人多、收入偏低多、患病老人多,医疗支出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回归的新归侨,其权益保护内容与老归侨有很大不同,最突出的是如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随着上海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大量华侨华人来本市创业发展、居住生活,其在创业资金、知识产权、社会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权益需求日趋突出。为此,有必要通过《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修订,为维护广大归侨、侨眷和在本市创业发展的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四是与上位法保持一致,不断推进本市侨务法制建设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 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在国家的“保护法”和“实施办法”修订后,相继修订颁布了本省市的“实施办法”。对照上位法,1999年修正的《上海市实施办法》的许多内容与现行的政策法规和归侨侨眷的利益诉求显得脱节过时。为加强和完善本市侨务法制建设,有必要通过《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修订,使《上海市实施办法》的内容与上位法相衔接,落实并细化上位法的精神和内容。

二、关于《上海市实施办法》调研起草过程

2008年,市政府侨办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修订《上海市实施办法》的立法计划项目申报,被批准列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8——2012年)》。在市政府侨办开展修法立法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由市人大侨民宗委牵头,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政府侨办、市政府法制办和市立法研究所联合组成课题组,就《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修订,进一步开展深入调研,并委托华东政法大学进行了相关的法理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和“修订草案”。2010年,市人大侨民宗委和市政府侨办将《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初稿,广泛征求本市各区县人大侨民宗委、区县政府侨办、区县政府法制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广泛听取侨界人大代表和归侨侨眷的意见。经对各部门、各 单位以及归侨侨眷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对各地区的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对相关省市侨益立法经验进行了分析借鉴,对修订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

三、关于修订《上海市实施办法》的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侨务政策和国家的涉侨法律法规,围绕本市发展大局,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十六字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新时期侨务工作宗旨,进一步将保护归侨侨眷的职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细化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救助归侨侨眷困难群体、引进海外人才、鼓励创业和公益捐赠等方面权益保护制度。通过修法,进一步激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引导他们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关于修订《上海市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职责

依据上位法,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有保护归侨侨眷的法定职责。归侨、侨眷的权益涉及政治、经济、财产、教育、劳动、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来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为此,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使侨务法制建设的成果最终惠及于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

一是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依据上位法并结合上海实际,《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新增第四条,从四个层面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第四条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市和区、县政府侨办是本行政区域内侨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工作,并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工作人员做好本辖区内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工作。

二是将服务政府的理念落实在法规中。《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新增第五条第二款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归侨侨眷的特点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新增的第十四条规定,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侨办应当根据归侨、侨眷及其境外亲友投资兴办的企业的需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在政 策、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协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三是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开展华文教育工作。从做好侨务工作战略要求和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开展华文教育工作。《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新增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本市侨务、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并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和鼓励学校、社区等利用各种资源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便利。”

(二)进一步明确侨联组织在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工作中法律地位和职责,保护归侨、侨眷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根据上位法精神,《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对原条款作了完善,在第十条对本市各级侨联组织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作了规定:“本市各级侨联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反映归侨、侨眷的合理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同时,在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归侨、侨眷作为中国公民,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结社自由的政治权利,其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受法律保护。

(三)重点突出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人才智力和资金的优势,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中蕴藏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积极引导他们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推进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是侨务工作服务大局的重点工作。借鉴兄弟省市的修法经验,《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重点修改了有关重视海外人才资源和鼓励创业创新的内容。新增第十五条的三款内容,对发挥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的人才智力资源作用以及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作出规定,要求本市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发挥归侨、侨眷以及华侨、外籍华人的人才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在本市创业发展,或者以其他方式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要求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本市工作的华侨以及其他境外学有所长人员,在创业扶持、配偶就业、子女就读等方面提供便利。

此外,根据上位法精神,《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还就鼓励归侨、侨眷及其境外亲友在本市兴办公益事业以及捐赠权益、捐赠表彰等原条款内容进行了修改,使内容与现行政策法规相衔接。

(四)针对解决归侨侨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原条款进行完善修改

一是重点突出对归侨侨眷中的困难群体进行救助。在第十一条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归侨、侨眷,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中对经市政府侨办和民政部门审核 认定的无业早期归侨,还应当给予适当补助。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应当给予救济。”

二是落实“三侨生”和华侨子女在本市就读方面的权益。根据上位法精神,《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在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就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国家举办的非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给予适当照顾作了规定;根据上位法精神,新增的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对华侨子女来本市就读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华侨学生就读本市普通高校分别作出“应当视同本地居民子女办理入学手续”和“按本地学生收费标准收取学费”的规定。

三是关注新归侨权益保护。由于近年来华侨回国来本市定居人数快速增长,新归侨对于参加社会保险和促进自身事业发展的呼声很高,其权益保护内容与老侨有很大不同。根据这一特点,《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在第十二条第一、第二款规定: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归侨、侨眷,可以享受相应的的社会保险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确保离休、退休的归侨、侨眷的养老金和早期归侨退休生活津贴按时足额发放。新增的第十五条第二款对新归侨在本市工作参加本专业职称资格评定的问题作出规定,提出归侨在境外的本专业工作年限和成果,可以作为职称资格评定的依据。四是进一步完善优化原有条款内容。如,特别关注到侨界反映突出的侨房落实政策后代为经租的房产问题,在第十七条规定,对归侨、侨眷落实私房政策后代为经租的房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在第十八条对征收或者拆迁归侨、侨眷在本市的私房,租赁公房等做出规定:“征收或者拆迁归侨、侨眷在本市的私有房屋或者承租的公有居住房屋,征收人或者拆迁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征收和拆迁规定,告知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安臵。并规定征收或者拆迁归侨、侨眷企业的合法经营场所,征收人或者拆迁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安臵,企业需要继续经营的,应当提供帮助。

出境定居待遇问题是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热点问题。《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新增第二十七条规定:“不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归侨、侨眷职工获准出境定居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离职费;已经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尊重其个人意愿,终止或者中止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前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离职费。归侨、侨眷获准出境定居,出境前依法参加本市补 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五)落实华侨在本市期间的权益保护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数量众多的海外侨胞将上海作为事业发展的首选地,通过投资、开展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在上海创业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做好他们的工作已成为近年来上海侨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华侨在国内的权益保护应是法中之意。“保护法”、“实施办法”就华侨回国定居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也作了明确规定。针对本市侨情变化的新特点,在本次修法过程中,对落实在本市创业发展、工作的华侨合法权益保护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次修改在落实华侨在本市期间的权益保护上作了积极的探索,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华侨来沪创业、工作的相关内容写入了《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

依据上位法精神,借鉴福建、北京等兄弟省(市)实施办法修改中的经验,本次修法在落实华侨在本市期间的合法权益白虎上作了积极的探索,并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在重视人才资源优势方面,把对象扩展至华侨。新增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区县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期间在本市的华侨可以依法参加选举。”新增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在本市就业的华侨,其社会保险的登记、缴费、申领、终止、支付、清算等,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这将国家和本市新近出台的关于华侨在国内(本市)就业期间的社会保险权益的有关政策上升到法规层面,为来本市创业发展的华侨参加和享受国内社会保险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新增的第十五条第一款和第三款就重视发挥归侨、侨眷、华侨以及其他境外学有所长人员的人才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在本市创业发展提供服务方面,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六)新增了法律援助的条款

依据上位法精神,《上海市实施办法(修订草案)》第三十二条规定:“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有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本市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各级侨联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下载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的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