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微课课后作业
学完《小学(初中)数学“教与学”微课展播》这门课,你对微课教学有什么看法?如何把微课教学与您的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一、对微课的看法:
看完《小学(初中)数学“教与学”微课展播》的视频,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所谓“5分钟学习,300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
在教学中,微课程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二、微课教学与常规教学结合:
1.切入课题要迅速。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教师语言要得体。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4.课堂板书要简约。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5.课后小结要快捷。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课改方案
小学数学课课改方案
通过深入学习新课标、县教学工作会精神、东华小学课堂改革教学实施方案,以及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刻感受到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理念陈旧,新理念、新教法学习不够。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不能用新理念统揽自己的教学,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研教法、改教法不够。只是一味的停留在熟练教材的基础上,凭经验死教书,教死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单一,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下。
三、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够。忽视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重教轻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习惯和学法的培养,不能应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先进方法进行施教。
四、课堂结构不够合理,课上给学生不能留出充足的练习时间,师生角色定位失调,一讲到底的满堂吼、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促优拔尖、分层教学落实不。课上只照顾到极个别的学困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导致优生学习兴趣不浓,中下学生进步不大的不良局面。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力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为此我特制定以下课改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基点,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华亭县课堂教学改革导向、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不断优化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全面落实县局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路,形成 “30+10”的课堂结构模式,全面落实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不留夹生饭,做到“堂堂清”。
三、进一步学习先进教法,全力实施尝试教学法。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为契机,通过学习理解,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知识,在不同课型中,大胆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学生先尝试,检测、试误,教师引导、点拨、释疑师生相互质疑、共同小结的教学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进一步深钻教材,学生,大力实施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名优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促优拔尖,分类推进工作,抓好学困生的转化与尖子生的培养,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全面进步,共同提高。
总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教师的角色,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更新课堂结构是新一轮课改的基本要求,自己将在不断学习反思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微课程作业
通过学习本次课程,使我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程有效地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时,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断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二是微课程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程学习的硬件设施等;三是目前国内微课程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部分在课上部分学生未把握好的重、难点习题、知识点等,就可以在课下制作相关的微课程视频或PPT,把它们放在班级公共邮箱内,由学生自己自学复习,不仅容易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数量增多之后,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根据问题类型将微课程进行归类总结,由学生课下反思复习,更容易发现学习数学的规律。既有利于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看下表:
季节 春 夏 秋 冬 人数 17 12 3 6(1)本班一共有()人,喜欢()季节的人数最多。
(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季节。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 苹果 橘子 梨 西瓜 草莓 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第2课时 一、口算。
5×8= 6×4= 7×7= 9×5= 2×3= 9×2= 8×9= 7×8= 5×5= 4×3= 5+8= 6×6= 3×7= 4×8= 9×3= 1×2= 9×9= 6×8= 8×0= 4×7= 二、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 看电视 看书 运动 旅游 其他业余活动 人数 18 10 8 6 2(1)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试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20 15 12 14 15 20 25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四、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蔬菜种类 胡萝卜 西红柿 茄子 白菜 人数 10 15 5 ?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一)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
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2、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1)()(2)()(3)()3、根据要求圈一圈。
(1)把所有 平均分成5份(2)把所有 平均分成2份 4、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把()个梨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2)把()个 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第2课时平均分(二)1、圈一圈,填一填。
(1)有()个 苹果,每()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共需要()个盘子。
(2)每只小猴吃5个,能够分给()只小猴。
(3)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动动小手画一画。
(1)每只小熊分到5个,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几只小熊?能分给几只小熊就画几个△。
(2)每2只 和1朵花交朋友,这些 共可以和几朵 交朋友?请你画出来。
(3)需要几个鸽房就画几个○。
3、有12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平均分成4组,每组()个小朋友。
(2)每4个小朋友一组,可以分成()组。
第3课时 除法(一)1、填一填。
(1)写出下列运算符号的名称。
+ - × ÷()()()()(2)12÷4=3读作:()。
(3)18÷6=3读作:()。
(4)16除以4等于4写作:()。
(5)15÷5=3表示把15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动动小脑瓜,一起做一做。
(1)一共有()枝。
(2)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4=()(3)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4)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5)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3、看图写除法算式。
(1)(2)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瓶插几朵?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解决问题。
(1)每条小船上有3个人,4条船上一共有()人。
(2)如果这些人坐2条小船,平均每条船上有()人。
第4课时 除法(二)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15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个,列式为()。其中15叫(),3叫(),()叫商。
(2)15个,每5个一份,能分成()份。
2、快来帮我找朋友。
24÷4=6 16÷4=4 10÷5=2 被除数 除数 商 3、圈一圈,填一填,做一做。
列式为:
被除数()除数()商()4、看图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
(1)(2)5、我能写出除法算式。
(1)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2)12枝铅笔,每3枝一份,分成了4份。
(3)除数是8,被除数是16,商是2。
第5课时 第1~4课时的综合练习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4×()=12()×6=12 5×()=15()×4=24()×7=21 4 ×()=32 2、试一试,我能行。
3×5=15 读作:
15÷3=5 读作:
2乘6等于12 写作:
12除以2等于6 写作:
3、看图写算式。
△△△△△△()×()=()△△△△△△()×()=()△△△△△△()÷()=()△△△△△△()÷()=()△△△△△△ 4、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算式20÷4=5读作()。
A.20除4等于5 B.20除以4等于5 C.20除以4等5(2)把6个□平均分成3份,正确的分法是()。
5、看图写乘法和除法算式 ①妈妈带了12元钱,可以买几听饮料?()÷()=()②买2盒饼干需要多少钱?()×()=()③小红拿了10元钱,能买几枝雪糕?()÷()=()(2)每只兔子平均分到多少根 ?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1、填一填。
()四十二 二()得九 二()得六()八得八 二()得四 二()十二 一()得三()五得五 2、快来帮我找朋友。
12÷4 12÷2 12÷3 12÷4 1÷1 2 1 5 3 4 6 2÷1 3÷3 6÷3 3÷1 6÷2 9÷3 3、我能填得又快又准。
1÷1=()→一一得()2÷1=()2÷2=()3÷1=()3÷3=()4÷2=()→ 5÷1=()5÷5=()6÷2=()6÷3=()4、看图列式计算。
(1)(2)÷ = ÷ = 口诀:
口诀:
5、解决问题。
(1)每件衣服上缝3个,这些 能缝几个衣服?(2)把这些 平均缝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缝几个 ? 第2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1、把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 三()十八 五()三十 二()十八 二()十六 五()二十五()六十四 四()二十 2、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3、快来和我打朋友。
4×6 四五二十 6×4 24÷6 四六二十四 25÷5 20÷4 五五二十五 3×6 18÷6 三六十八 5×5 4、看谁算得快。
5、我是看图列式计算小专家。
(1)(2)× = × = × = × = ÷ = ÷ = ÷ = ÷ = 第3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20个同学做手工艺品,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
(2)1只猴子能吃6个桃子,30个桃子够分给()只猴子。
(3)大象一次可以运3根木头,15根木头需要运()次。
2、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平均每只信鸽送6封信,4只信鸽可以送()封信。
A.4×6=24 B.24÷6=4 C.24÷4=6(2)有30棵柳树,平均栽成5行。与30÷5=6相对应的问题是()。
A.平均栽成几行? B.有多少棵柳树? C.每行有几棵? 3、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1)平均每个蘑茹屋里住几只小兔子?如果每6只住一个蘑菇屋,需要几个蘑菇屋?(2)妈妈带了36元钱,能买几件 ? 4、游乐场。
(1)30个人坐转椅,每人坐一次,几次能坐完?(2)30个人坐摩天轮,每人坐一次,几次能坐完? 第4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四)1、看图根据问题列式计算。
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如果每4个长方形组成1个图形,可以组成几个图形? 2、在 里填上“+-×÷”号。4=4 25 5=20 3 3=1 18 3=6 2 2=4 16 6=10 12 2=6 12 10=2 24 4=6 3、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3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5倍。把这些水果平均每6筐装一辆车,需要几辆车?(2)学校一共有30本书,平均分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几本? 4、文化用品商店。
(1)8元可以买2个,20元可以买几个 ?(2)2个 价钱是 6倍,多少钱?(3)的价钱是 的几倍? 第三单元《图形运动一》 第1课时 对称 一、我会判断。(是对称的画“○”,不是的画“△”)()()()()()()()()二、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条()条()条()条()条()条()条()条 三、神奇的对称世界。
1.我能把这些数字分分类。
1 2 3 4 5 6 7 8 9 0 这些数字中,对称的有: 不对称的有: 2.我能把这些字母分分类。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这些字母中,对称的有: 不对称的有: 四、我能按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五、我能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第2、3课时平移和旋转 1、找朋友,连连看。绿 2、平移现象画“○”,旋转现象画“△”。
()()()()()()3、根据图形填一填。
原图形向上平移了()个格;
原图形向下平移了()个格;
原图形向左平移了()个格;
原图形向右平移了()个格;
4、根据要求画一画。
(1)画出向上平移4个格的图形,标上①。
(2)画出向下平移5个格的图形,标上②。
(3)画出向左平移5个格的图形,标上③。
(4)画出向右平移4个格的图形,标上④。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1、我能快速写出得数。
7×8= 8×9= 9×6= 56÷7= 72÷8= 54÷9= 56÷8= 72÷9= 54÷6= 4×7= 5×8= 9×4= 2、根据口诀写出除法算式。
七八()()七四十二 六()五十四 八九()七九()3、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被除数是64,除数是8,商是多少?(2)把72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 4、看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1)(2)每只小兔子能分到几个 ? 5、图书角一共48本书,图书角二有56本书。
第2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4=36 32÷()=8 7×()=63 5×()=40()÷8=9 63÷()=7 5×()=45()×8=56 2、填空并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4×8=()32÷4=()63÷7=()63÷9=()42÷6=()42÷7=()72÷9=()8×9=()3、连连线,找朋友。
四九三十六 27÷9 3×9 八九七十二 9×4 36÷4 五七三十五 36÷5 5×7 三九二十七 72÷8 8×9 4、小动物排队。
(1)把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把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解决生活问题。
(1)明明用36元可以买几枝钢笔?(2)买5个文具盒的钱买4本笔记本,够吗?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一)1、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法计算。
A.乘 B.除 C.加 D.减(2)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法计算。
A.乘 B.除 C.加 D.减(3)35是7的()倍。
A.5 B.7 C.35 D.28 2、动动小手填一填。
(1)○○○ △△△△△△△△△△△△ ○有()个,△有()个。△是○的()倍。
(2)有()朵,有()朵。
是 的()倍。
3、看图列式计算。
(1)(2)的朵数是 的几倍? 4、(1)一共有多少人?(2)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第4课时 解决问题(二)1、我能算得又快又准。
64÷8÷2= 4×7÷7= 32÷8×3= 45÷9×6= 6×6÷4= 48÷8÷3= 2、动动小手填一填。
3、得数大的重,请你来画跷跷板。
42÷7×2 16÷4+6 7×8-12 6×9+3 8÷2+9 9÷3×8 5×6+6 36÷9×6 4、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4个9相加的和除以6的商是多少?(2)54除以9的商乘以7的积是多少? 5、看图列式计算。
(1)把这些 平均分给两只小兔子,每只小兔子 分得几个 ?(2)① 8个转笔刀的钱可以买几枝钢笔? ②明明为班级同学买文具盒花了30元钱,他买了几个文具盒?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同级运算 1、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48-8+17= 15÷3×5= 2、给下列式题补充“+”、“-”、“×”或“÷”,使它成为同级运算的算式。
16÷2 4 52+11 20 24 3 2 3、下面是一道同级运算式题:40 5 4=()问:要想让()里结果最大,里该填哪些符号?这时()结果是多少? 要想让()里结果最小呢? ②如果结果等于31,该填什么运算符号?要想等于50呢? 40 5 4=31 40 5 4=50 第2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120-96÷8= 48÷4-10= 342-54÷9= 25-64÷4= 80+12×5= 486-484÷4= 2.火眼金睛辩对错:
4.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五.巧妙设计,激趣检测:
.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说一说每一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0+30)×8 240÷(4×2)200÷(80÷40)24×(34-28)2.算一算,比一比。
120-50×2(120-50)×2 96÷2+4 96÷(2+4)3.计算下面各题。
(60+180)÷4 360-(68-12)36×(56-52)(85-40)÷5 4.四年级一班有43人,二班有41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7人,这些同学一次乘船要多少条船? 5.(1)动物园成人票每张8元,儿童票每张4元。李老师带100元钱,买点心用去20元,剩下的可以买多少张儿童票?(2)张老师带女儿去动物园,买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张老师付出20元,能找回多少元?(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第4课时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1、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 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2、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3、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4、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5、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 6、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7、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8、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9、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第5课时 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 一、口 算(1)15×3=(2)42÷7=(3)9×5=(4)28÷4=(5)12×3=(6)35÷7(7)19×2=(8)18×3=(9)21+32=(10)19+17=(11)28+9=(12)36+5=(13)28+3=(14)16+30=(15)28-6=(16)13×3+20=(17)45÷9+37=(18)100-9×3=(19)80+5×4=(20)30-36÷4= 二、计算(1)9×8+12(2)20+24×2(3)72÷8+30(4)56-8×3(5)21+6×3(6)15-4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8+16÷8 改正(2)40-15×2 改正 =24÷8 =25×2 =3 =50 四、脱式计算(1)63-40+25(2)35+4×8(3)27+81÷9(4)6×8-24(5)36÷6×4(6)49÷7+63 五、应用题(1)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 一、巧手补天窗。
1.30÷7=□……□,商是(),余数是()。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
3.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余数可能是()。
4.43÷5=()……()36÷()=4……3()÷6=8……4 5.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最大是()。如果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二、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63 50>6×()7×()<58 9×()<55 28>3×()6×()<34 三、数学门诊。
1.37÷5=7……2 ()2.一个数除以7,余数是8。()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可能是一位数。()四、我会算。
35÷7= 65÷9= 56÷8= 52÷6= 30÷4= 30÷6= 42÷5= 16÷3=28÷7= 五、分一分。
余数是1 余数是2 余数是3 六、体验数学。
1.每个文具盒8元钱,张老师拿6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这样的文具盒?还剩多少元钱? 2.手工小组做红花,每张纸能做8朵红花,要做45朵红花至少需要多少张纸? 3.有21个圆环,每4个拼成如下图所示的图案,可以拼成多少个这样的图案?还剩几个圆环?(2)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一、看图填空。
1.如果每4个篮球装一小箱,可以装()小箱,还剩()个。
2.如果每5个篮球装一小箱,可以装()小箱,还剩()个。
3.如果每6个篮球装一小箱,可以装()小箱,还剩()个。
二、神机妙算。
35÷5=24÷7= 45÷8= 52÷8=16÷3= 27÷6= 36÷7=43÷5= 49÷5= 三、数学门诊(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四、体验数学。
1.三年一班有35本故事书,平均分给8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2.34块月饼。
3.一本故事书共65页,王莉每天看9页,她一星期能看完吗? 4.星期天,有30名同学要去公园划船,每条船只限坐4人,他们要租几条船才能一起游玩? 5.智慧宫殿 1.算式()÷()=()……4,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2.一串彩灯是按1红2黄3蓝的顺序排列的,第22个是什么颜色?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3)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4)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百位是第()位,千位是第()位。
2、看图写数。
(1)写作:
读作:
(2)写作:
读作:
3、填一填。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4、动动小手画一画。
1000 263 406 900 5、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最大的三位数是()。
A.1000 B.999 C.100 D.199(2)最小的四位数是()。
A.1000 B.9999 C.9000 D.1111(3)由4个百,2个十组成的数是()。
A.240 B.420 C.402 D.204 6、按规律填数。
(1),500,700,900。
(2)802,798,794,790。
(3)950,,800,700。
第2课时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比999小1的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
(2)466这个数读作(),百位上的4表示(),十位上的6表示(),个位上的6表示()。
(3)百位的5表示的数比十位 5表示的数()。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比850少60的数是750。()(2)三位数比两位数大。()(3)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差1。()(4)十位的6和百位的6表示的数是一样的。()3、看图写数,再比较大小。
4、按要求排列。
(1)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09 9 90 900(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78 873 738 387 837 783 5、按照数的组成填一填。
436=()+()+()609=()+()777=()+()+()6、根据给出的条件填价格。
电视机的价格最贵。电风扇价格比书桌贵。请将936、300、241三个数填入()中。
第3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万位在第()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那么这个数是()位数。
(3)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2、动动小手画一画。
6704 2486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3080读作()。
A.三千八十 B.三千零八十 C.三千八十(2)由4个千,8个十组成的数是()。
A.4080 B.4800 C.4008(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则这个数是()位数。
A.三 B.二 C.四 4、看图写数,再填一填。
(1)写作:
读作:
这个数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
(2)写作:
读作:
这个数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
5、动动小手连一连。
2019 二千零九 2009 二千零九十 2090 二千零一十九 9021 九千零二十一 6、按规律填数。
(1)5000 1000(2)10000 9990 9970(3)4337 4347 4357(4)5900 5600 第4课时 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比9999大1的数是(),比9999小1的数是()。
(2)5827,这个数是()位数,最高位是()位,5表示(),8表示()。这个数读作()。
(3)4400,这个数千位上的4表示(),百位上的4表示()。
2、按数的组成填数。
9486=()+()+()+()5004=()+()+()+()4200=()+()+()+()8084=()+()+()+()3、动动小手连一连。
下面各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 5428 5个一 6542 5个十 3251 5个百 4005 5个千 4、把下列家电的价格按顺序排列。
元< 元< 元< 元 5、按要求写数。
(1)写出4个比5200大的四位数。
(2)写出4个比8100大的四位数。
6、森林中的动物们开会了!1420只 1530只 1600只 1090只 小兔 把小动物的名字填入表格中。
第5课时 整百、整千加减法 1、比一比,谁跑得快。
600+700 1100-800 8000-3000 ↓ ↓ ↓ 1200-900 6000-1000 1200-800 ↓ ↓ ↓ 500+500 900+1100 900+800 ↓ ↓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1个千加2个千是4000。()(2)4600里面有46个千()(3)900+600等于15个百,是1500。()(4)3600再加上40是4000。()3、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两个加数都是5000,和是多少?(2)减数是900,被减数是9900,差是多少? 4、看图列式计算。
700个 900个 600个(1)比 少多少个?(2)和 一共有多少个? 5、(1)照相机和电视机一共有多少元?(2)电视机比照相机贵多少元?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第1课时 克和千克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3()500()2()150()2()1()30()25()2()2、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8千克=()克 5000克=()千克 1000克=()千克 300克+700克=()千克 3、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2)爸爸的体重是80克。()(3)2千克铁比2000克棉花重。()(4)小刚的身高是120克。()(5)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6、一列货车,其中一节车厢装的煤大约重6000()。
A.克 B.千克 C.米 7、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作单位。
A.克或千克 B.米或厘米 C.元或角 8、一桶色拉油重4千克,5桶色拉油重()。
A.9千克 B.2千克 C.20千克 6、按顺序排一排。
(1)9千克 90克 990克 28克 > > >(2)7千克 7000千克 700克 70千克 > > > 6、动动小手连一连。
100克 50千克 8克 150克 1千克 28千克 400克 3千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推理》 1.游戏──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红色的是(),绿色的是(),黄色的是()。
2.连一连。
3.小兰、小亮、小林三人踢毽子,分别踢了12下、8下、9下,他们各踢了多少下? 4.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 5.二(1)班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朗诵比赛。王晨、李响、程琳取得了前三名。王晨说:“我不是第一名。” 李响说:“我不是第二名,又没有程琳成绩好。” 他们各得了第几名? 6.李老师、张老师和杨老师比身高。
李老师说:“我比杨老师高。” 杨老师说:“我比张老师矮。” 张老师说:“李老师比我矮。” 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 老师、家长朋友们:
需要更多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教案、课件等学习资料请关注以下公众号。资料多多,等您来免费下载。
跟我学写话(写事)跟我学写话(写动物)跟我学写话(写人)跟我学写话(写景)跟我学写话(写物品)跟我学写话(想象类)
第五篇:数学作业
周末数学卷子讲解
做数学题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思路,所以该作业的讲解我就只说思路了。
—题记
一,求角
6.首先,让你求角c,那么你就应立即反映出要用到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太过于简单,一般不会应用),而关于角c的余弦定
理等于…..(这里就不说了,平方不会打)从3sinA=5sinb,你
就应该立刻反应出3a=5b,这样,各个边的等量关系就全部出来
了,到最后就可以消掉求出cos值
9.看到a,b,c3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又是一次余
弦定理的运用。分子的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可以化成-ab,与分母的2ab化成负二分之一,就是120度啦。
11.还是求角c,必须要向余弦定理方面去想。再看看那个关于
cos的式子,cosb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想法,恩,必须要把cosb
化成cos(π-a-c),也就是-cos(a+c)这样化简下去,就只剩下2sinasinc=1了,而a=2c根据刚才我们所说的,就可以化成sina=2sinc,这样两个方程一联立,就可以解出来c了不是么。
★从以上题目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规律:让求一个角,那么你必须首先想到使用余弦定理来求,从题目中可以知道的条件中,左右两边都有sin形式的式子,可以换成其对边。
万物总有特殊的,例如第七题则不同,他让你求的是角b,却不能用余弦定理,原因是:没有平方,则正弦定理便失效了于是,我们只能看前面那个关系式,边,角必须统一。角化边自然是不可能,因为右面没有sin的形式,所以,只能边化角,化成:sinasinbcosc+sincsinbcosa=二分之一sinb,左右的sinb约了以后变成了:sinacosc+sinccosa=二分之一,也就是sin(a+c)=二分之一,a+c=150°或30°,角b就是150°,30°,因为是锐角三角形,所以说角b是30°。
★有时候用余弦定理行不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或者式子,灵活运用和角公式,合一公式等等,以及sinb=sin(π-a-c)。
13(1)求角a就是利用了这个方法和思路,题目中的式子2asinb=根号3b就可以化成2sinasinb=根号3sinb,左右化简就成了2sina=根号3,sina=二分之根三,再根据是锐角三角形,就迎刃而解了。
变式练习14(1),16,17,18(1)(这些题目不在一一详解。。)
提示:16题计算量较大,注意!17题(2)问可能较难,慎做!
二,求面积
★要算面积,则必须记住以下三个公式:S=二分之一acsinb=二分之一absinc=二分之一bcsina。从公式中不难看出,要求两个边相乘的形式和一个角的sin值,而在余弦定理中,恰恰就有两边相乘的形式,所以,做这种类型的问题,向两个公式上去想。13(2)首相根据余弦定理cosa=…..,(b+c)的平方-2bc=c的平方+b的平方将其等量代换,能算出bc的值,角a在(1)中求出是60°,运用公式S=二分之一bcsina即可。
三,求边
1★知道二边和一角求另一边
2★知道面积求边
1:余弦定理的运用,公式(自己发明)cos已知的角=…….例题14(2)因为第一问求出cosa,那就直接用公式cosa=….直接算出。
2:利用面积公式:S=二分之一acsinb=二分之一absinc=二分之一bcsina。求出另外两个边的相乘的形式(方便运用余弦定理),在运用余弦定理。
例题18(2)面积是根号3,那么ac=4,再用余弦定理b的平方=…….即可算出。(切记:a的平方+c的平方=(a+c)的平方-2ac哦!)
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昨天的事,我对不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