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时间:2019-05-12 19:3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第一篇:“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点明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决定》关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部署,最大亮点就是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土地权能,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权能和地位,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从《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深化改革征地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了政府的行政力量对城乡土地配置的干预,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留足空间,完整地赋予并充分保障理应属于农民的土地支配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其实,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过,但实践探索大多从根源上回避了“应不应该征收”的问题。缩小征地范围,就是既要分清“哪些该征哪些不该征”,又要回答“不该征但又必须用的该怎么办”。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在所难免,在符合规划条件的前提下,除了公益用地走征收程序之外,非公益用地一律交给市场来解决。而我国的土地征收,没有公益与非公益、营利与非营利之分,一切均由政府的行政意志决定,这正是征地制度弊端日益凸显的根源。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层面看,征地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缩减政府强制征收土地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允许退出征地范围的非农建设用地通过入市流转实现农民完整的土地权益。

换个角度看,“缩小征地范围”同样意味着依然存在“非征不可”的土地,即国家公益用地,此时的改革重点就在于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就该体现在“买卖”双方定价而非政府单方定价,赋予农民根据土地改变用途后的市场价值进行谈判商定价格的权利;政府的调控与监管则应体现在通过完善征地审批、实施、补偿、安置、争议调处与裁决等程序,落实并强化农民对土地征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申诉权与收益权,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有效弥补市场定价“一锤子买卖”的缺陷。

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涉及重大利益格局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正是因为如此,征地制度改革圆满完成“还权赋能”的使命,还有赖于与相关领域的改革一起同步研究、系统设计、协调推进。对此,《决定》作出了统筹安排,给我们提供了深化改革的契机,也增强了我们“敢于啃硬骨头”的信心。

第二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经营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一项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农村建设促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几年努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要在充分借鉴成功地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2007年全省林改试点工作开始后,我市把榆阳区作为试点县,按照“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和“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总体要求,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市林改工作开了个好头。2009年6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9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市林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项原则,把握三个关系,抓好四个环节,建立五项制度”: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围绕明晰产权这一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分林到户”,就是要依法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坚持两项原则,就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办事”两项重要原则。把握三个关系,就是要处理好林改工作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放活经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抓好四个环节,就是要抓好制定承包方案、勘界发证、签订合同、落实承包责任四个环节。建立五项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情的林业支持保护制度、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权流转制度和林业服务保障制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林业部门的精心组织实施下,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主体改革基本完成。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10年已通过省级验收,共涉及12县区、176个乡镇、188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143.05万亩。截至目前已发放林权证463127万本,发证面积3111.33万亩,占应发证面积的99%。共发生林权纠纷5426起,涉及面积345.44万亩,已调处5373起,面积328.02万亩,调处率99%。二是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各县区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全市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协会3个,林业专业合作社35个,涉及农户数1526户,面积约3万亩。全市现有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35910户,人均林下经济收入750元。三是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全面落实。2009年、2010年国家下达我市国家集体森林补偿金5707.09万元,目前已大部分兑现到位;2011年下达我市国家集体森林补偿金7975.87万元,地方集体森林补偿金4621.58万元,各县区正在积极制订方案,组织发放中。

福建永安市、陕西太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

福建永安市:永安市基本完成林权发换证工作后,立即围绕林改后产权流通、林业经营、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林区社会保障等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配套改革思路,全面铺开八项深化林改综合配套工作:

一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针对部分林农联户经营的情况,划小经营单位,细化产权到户;引导联户经营的林农实行股份制经营,或以折价入股方式加入股份制

林场。提倡推广现货流转、限量交易、限期流转等模式,实现均山、均权、均利目标,严防林农“失山失林”。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和群众来信来访受理的处理力度,促进了林区社会稳定。

二是健全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各类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240个,经营总面积75.3万亩。完成了西洋、贡川等乡镇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工作,并严格按编制方案进行林木采伐管理,规范了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从木材采伐指标、林权证抵押贷款、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对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倾斜扶持,促其加快实现规模经营。

三是规范林地使用费收取管理。全市建制村全部建立了林地使用费收取台帐,并制定了《村民公约》,对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标准、收取方式、征收主体、使用范围和监督办法予以明确。以村为单位加强对林地使用费的审议监督,对林地使用费的分配方案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确保林地使用费重点用于解决农村低保、合作医疗、教育等问题。四是完善林业保护体系建设。引导林农或森林经营单位按照自愿结合的方式组建了群众性护林联防协会,实行群防群治。全面启动永安市森林资源远程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强化科技护林。增设森林公安行政执法中队,负责查处生态公益林、区域结合部等重点治安区域和重点部位的林业行政案件。启动桉树冻害险、生态公益林防火、防盗险的前期工作,增设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是创新生态林保护管理机制。根据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对境内生态公益林进行分区分类,并及时进行调整。探索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护新路子,允许林农进行适度的更新采伐、抚育间伐、林下栽种经济树种等经营活动,使经营者在其林地划为生态公益林后经济上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征水电附加费、林木采伐森林生态补偿费和自来水附加费。设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专管。六是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模式。以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单位,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实现保护、培育、发展与合理采伐利用的科学统一。结合制定和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选择西洋、贡川等四个试点乡镇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永安市对已完成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单位试行新的采伐管理模式。

七是拓展林业要素市场交易平台。规范林业要素市场交易,做实现有功能,确保各项交易有序进行。完善平台基础建设,通过注入英文域名与中文域名,实现林业要素市场信息与因特网中林业专业网站的链接;将林业要素市场网络延伸到周边县、市、区,形成林业要素市场与周边县、市、区信息同步、网络共享。引进广东心缘家具有限公司建设以家具为主的木材林产品交易市场。同时,在泉三高速公路北互通口附近,规划建设规模大、品位高、功能全,集仓储、展销为一体的永安竹笋仓储交易市场。

八是增强机制创新与产业发展活力。创新林业工作机制,成立永安市林竹产业发展局,归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职能科室的职能,新增生物制药等职能,以更好协调指导全市林业产业和生物药业的发展,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加强乡镇林业站综合能力建设,完善乡镇林业站的基础设施配备,延伸数字林业工程。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围绕永安林竹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的以杉木集成材为主要产品的福建博林木业有限公司已试生产运行,新签约了铁皮石斛栽培基地、香兰素、葛根种植基地与深加工等一批新项目,为林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陕西太白县:2007年太白县被确定为陕西省10个全省林改试点县之一,率先在全省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县上按照林改政策精神,重新勘界确权,规范程序,灵活形式,均山到

户。同时,注重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成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专业技术服务队,县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2000万元贴息贷款,全面推行“三包六到户”

(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产业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包抓帮扶到户、示范引导到户、增收体现到户)举措到户工作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林下种养殖等林特产业。

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出台了集体林权抵押登记、林权流转管理、林权抵押贷款等一整套政策文件,规范集体林地流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工作程序,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流转。同时,在商品林面积较大的村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为拓展群众融资空间和集约发展林业产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发挥林地资源最大效益。目前,太白县以家庭承包经营、“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权”、公开协商、留作集体统一经营的形式承包林地9404户,承包面积148.64万亩。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年净增2488元。其中,来自林特产业的收入达到1133元,比十年前净增1018元。通过协商方式流转林地6139亩,用于开发生态休闲产业。近年来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1万亩,成活率达到85%,保存率达到93%,林木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了89.5%。通过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群众家家都尽责任,人人都成了护林员,把林地当田种,提高了山林管护质量,保护了森林资源。

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剩余林(股)权证发放和配套改革工作难度大。我市地处能源富集区,土地增值速度快、价值高,造成林地权属纠纷较多,纠纷调处难度特别大,许多已进入司法程序调解。二是群众积极性不高。集体林地林分质量低、宜林地条件差,利用价值不大,部分群众对承包经营山地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由于机构不健全,影响林权管理和后续产业开发。我市现有林改机构大多数是临时机构,目前市林改科(副科级)设在市种苗站加挂榆林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中心牌子,各县区编办均未批准成立正式的林改管理机构,制约了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四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困难重重。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对林地的管护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地理、气候、林分质量等原因,对造林、防治病虫害、森林防火、后续产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五是林改经费短缺。尤其是南部六县由于财政十分困难,除了省上下拔的经费外,基本没有额外的经费用于林改。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要按照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进一步加快剩余林(股)权发证进度。对按集体股份合作经营的,积极督促指导村、组给每户农民发放股权证,并由股东会议选举产生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定股份合作制经营管理章程。同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严格按照操作办法,对所有林改工作的档案进一步清理,并完善管理制度,推行集中保管、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的办法,确保档案的安全。

二是加大对南六县林改经费支持力度。建议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南六县林改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推进南六县林权制度改革。

三是搭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设立“榆林市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该中心承担全市林权登记管理和动态管理,发布林权流转交易、林权证抵押、市场价格等相关信息并提供相关服务;负责林权纠纷的调处和仲裁;负责全市林权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广大林农和业主规范林权流转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努力拓宽林业资源进入

市场的途径。

四是深化林业执法改革,成立“榆林市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市县林业局下属的森林公安、基层林业站、森防站等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划入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变过去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现现象,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全市生态的安全。

五是规范林权流转交易和林权抵押贷款行为,成立“榆林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新生事物。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都要经过资产评估,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估报告。随着我市林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和林业工作的发展,拟成立榆林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承担森林资源资产调查、核查及评估工作;承担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勘验工作;承担造林、抚育、林木采伐作业设计编制工作;承担森林火灾损失调查与评估工作;担林业建设工程项目评估、质量监理等方面工作。

六是构建银林合作平台,组建“榆林市林业担保公司”。组建林业担保公司,积极构建银林合作平台,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拓宽林业融资渠道,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者担保难、贷款难的局面。

七是大力推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走专业合作之路,扶持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同时,发展林业专业协会,充分发挥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行业自律等作用,为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八是积极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探索采伐限额指标分配的改革,确保林木采伐指标得到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序分配;改进采伐管理模式,区别对待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的林木采伐,探索商品林放活,公益林管住管严的采伐监管模式;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积极施行林业站一站式许可,中心集中办理便民办事程序。

撰稿: 李剑

第三篇:《赋能》心得体会

《赋能》心得体会

近日,专门学习了有美国学者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等人所联合撰写的《赋能》这本书,实际上,这本书自己也听说过,但是却没有真正的用心去读过。同时,很多的企业家或者是公司高层管理者都把这本书看的很重,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面对诸多挑战的问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方法论的东西。其实,从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可见一斑,也就是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曾经号召所有的华为员工认真去学习这本书,可见,这本书对于一个公司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就更加明白了这本书的重要性,其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曾担任联合参谋部主任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坦吐姆•科林斯则是剑桥大学教授,是马歇尔奖学金学者,在剑桥大学任教。戴维•西尔弗曼、克里斯•富塞尔,曾经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军官。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甚至是生命来书写了这本书。

《赋能》这本书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十二章的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应对不确定性,具体包括不确定性已经显现等四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化繁为简,具体包括建立互信和目标共享的团队等两章内容;第三部分是信息共享,具体包括打造体系思维等三章内容;第四部分是赋能,具体包括像园丁一样去领导等两章内容;第五部分是走在时代前面,也就是第十二章,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组织架构。通过对这本书的全

面学习,自己主要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合理看待自身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关于面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所能听到的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扬长避短,而这句话的前提就是你的长处是永恒的,换句话说就是你的长处永远都是长处。可是,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长处与短处也要辩证的看待,切不可将长处简单的归为永恒的,因为有时候我们的长处恰恰在别人眼中就是短板和不足。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凭借着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和规范严谨的军事纪律迅速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成功的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面对没有萨达姆军队的恐怖主义的袭击却使得美军陷入泥潭无法自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美国军队的所谓的巨大优势在以灵活性和随机性为主的恐怖主义袭击面前变得毫无优势可言,相反,已经成为制约美国军队打击恐怖袭击的最大短板,美国军队所谓的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了他们对恐怖主义的打击。从这个事例就给我们深深的上了一课,所谓的优势不是一层不变的,要学会根据对手的变化或是时代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最大限度的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做好优势和不足的转换,合理看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切不可简单的拿自己所谓的优势去和对方盲目的对比,否则,失败的一定的是自己。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是一样,要根据工作形式和工作性质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充实自己,坚持学习要有针对性,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岗位和不同形势的需要。

二、同事之间要相互信任,打造团结团队

对于美国海豹突击队我们都不陌生,其超强的战斗力和小组配合能力使得他们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战斗力超强的战士。从美国的影片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美国的军队和文化,表面上看似都是在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实际上,最终的胜利依靠的全都是团队的力量,绝不是某一个英雄所能单独完成的。实际上,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不仅要在一起工作,一起训练,一起战斗,一起训练,甚至是一起生活,从而被人们称之为泳伴,这种长期的磨合所追求的就是一种相互的信任与默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任务来临时能够自由的在相互信任的一种状态下去解决战斗。具体到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在单位,我们需要各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扎实努力做好自的本职工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与同事之间搞好团结,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积极营造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在相互信任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对单位的贡献。

三、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赋能

所谓赋能,简单来讲就是赋予能力,促进能力提升,实现能力的完美展现,这也是这本书的中心主旨,通过能力的提升,通过能力的充分发挥来实现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成功应对。通过阅读,对于赋能的认识,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就是针对自身而言的,针对自身的赋能就是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对不足加以改造,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第二层的含义就是在一个公司的各个层级中,在不同的管理团队中,上一层级的人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赋予下一层级的人以更多的能力,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知人善任,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尽可能的将每个员工的优势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将产生的不足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总之,在学习过《赋能》这本书之后,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够更为全面和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问题。不论是做具体的业务工作,还是做管理工作,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都离不开《赋能》这本书中所反应的种种问题,今后,我将加强学习,提升本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将自有的优势予以做大程度的发挥,在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赋能》读书笔记

《赋能》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不确定性已经显现

我们必须按照极端透明的信息分享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享意识”)重新搭建我们的部队,并且进行决策权力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赋能”)。我们消除了障碍——各单位间的隔绝壁垒和我们等级制度的天花板——而这些障碍曾经使我们效率颇高。

第二章 还原论的时代与全新的时代

泰勒的系统意味着,在经过研究、评估和标准化后,这些罢工工人的工作已经被分解成可以被任何人执行的简单步骤。他能够找到愿意合作的新工人,而他高效的系统也大大增加了产量,他能够给予新工人的工资也提升了。泰勒不再害怕工人的辞职,他设定一个工人经过一天努力的工作应该达到的速度,达不到这个速度的人,都会被解雇。

通过制定极为精确的操作指南和几张图表,泰勒就不会再担心失去拥有几十年经验的、工资高昂的熟练工,代之以那些对于顶层设计流程没有丝毫质疑的年轻劳动者。

第三章 从复杂到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和“复杂”是两回事。复杂的事物或许有多个部分,这些部分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彼此连接、彼此相依:一个齿轮转动了,其他齿轮也会转动,以此类推。复杂装置的运行,比如内燃机的运行,或许令人困惑,但它们最终可以被分解成许多有内在联系的部件。最终,当设备的一个部分被激活或者改变时,你能够比较确定地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错综复杂”是在多个元素间的互动剧烈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万物的关联性使得病毒和银行倒闭的影响能够扩散,就这样,事物迅速变得无法预测。

我们已经走向“错综复杂”的“多对多”环境,而我们设计的仍然是日益“复杂”的解决方式:天才的管理者制定出精细的操作条例以及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试图覆盖所有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基本理念在于他们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窥知其全貌,这种理念至今未曾消散。

第四章 建立有效组织

“韧性思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并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来处理错综复杂局面所带来的新挑战。在一个“韧性十足”的体系里,管理者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不曾预料到的威胁,他们不会试图建立坚强的、专门化的防御力量,而是建立一些体系来抗击打,甚至试图从击打中获利。“韧性体系”能够应对未曾预料到的威胁,如果有必要,它还会在遭到无情的击打后恢复如初。投资家兼作家纳齐姆·塔利布也提及了一个类似的概念——“反脆弱体系”。他认为,“脆弱体系”一旦遇到冲击就会毁坏;“坚强体系”能够在冲击下平安度过;而“反脆弱体系”如同免疫系统,能够从冲击中获益。

我们固然需要敏捷性,但同时也需要与效率相伴相生的规模优势。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保持传统力量的同时,获得那种调整适应能力。这将是困难的,因为提升效率的行动往往会直接限制调整适应能力。

第五章 建立互信和目标共享的团队

类似于海豹突击队以及机组人员这样的团队,都是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运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据客观条件精准地调整反应是很关键的,比单个领导者预测、监督和控制的能力更为重要。这样一来,团队成员在行动时不能仅仅依赖于命令,整个团队工作是一个重新评估、协调和调整的过程。所有参与者都不停地向队友发出信息,并且接收队友发来的信息,这些参与者必须互相理解彼此的行动和目的。

应付错综复杂局面的团队成员必须全面了解团队境况和总体目标。只有当所有的成员都理解任务的目标以及战略背景时,大家才能够对正在产生的风险做出评估,并且明白该如何与队友进行互动。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源的多少,而是整合资源的方式——用互信和目标将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并行计算、“联合认知”以及团队的一致性都是在朝同一个目标行进:建立一张网络,使你能够解决规模更为庞大、更加错综复杂的问题。创建和维系一支团队必须两手抓:管理的“看得见的手”和自发的“看不见的手”;前者将所有的因素捏合在一起,后者则指导着团队的工作。海豹突击队基本水下爆破训练的课程,就是用来锻造自发智慧的,这样即便在没有计划或者出现计划外的情况时,团队依然能够正确地做事。

应对当今世界,大家的战术反应是寻求更为强大的调整适应能力,而小型互助团队相比于自上而下的统治性机构,更具备这种能力。

第六章 突破“深井”,建立关系

为了打破这个瓶颈,我们必须对导致这种瓶颈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文化开刀。用团队架构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组织,寻找横向联系上的薄弱点,而不是让上级制订新的计划,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瓶颈在组织内所有的团队之间比比皆是,这被称为“断点”。

我们必须想办法,在我们整个组织内部,建立起交错混乱的连接通道,而这种连接通道在我们的小团队内部已经有效地建立起来了。

小团队的架构之所以能够在局部见效,因为它比较小——在一个小团队内,成员彼此熟悉,并且共同度过成百上千个小时;而在大型组织内,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会互不认识。事实上,小团队身上的一些特性,一方面使小团队自身能够变得强悍,另一方面却使小团队的类型无法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见效。

我们不需要每一个特遣部队的成员去认识整个部队中的其他每一个成员,只需要每一个人去了解其他团队中的某个人,这样当他们想到驻扎在隔壁的部队时,或者想到那些在华盛顿特区工作的情报人员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竞争对手的可恶形象,而是一张友善的面容。我们不需要每个人去跟进所有正在实时进行的军事行动,这是不可能的,就好像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与7000个人保持终身的友谊;我们需要让一支团队能够在一个各因素互赖性很高的环境中行动,从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动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这样,这支团队就会清楚与自己合作的其他团队工作的难处和重要性,这有利于这支团队去达成战略上的成功,而非战术上的成功。

第七章 打造体系思维

在信息无法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指挥控制式上层结构统领下层的敏捷团队,就会产生这样的困扰。

大部分组织更关心的是如何最好地控制信息,而不是如何最好地分享信息。

第八章 培养共享意识

我们所需要的物理空间无须去契合有序的、如同机械一般的文书工作流水线,我们需要的物理空间能够契合敏捷的、网络状的思维汇集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的建筑物不是为了分隔,而是为了融合。

“敞开式”办公室,工程师可以到这种办公室中取走资料,并且在开放式空间的任何一个地方落座,这样就使每个工程师有更多机会与团队其他成员“偶遇”

要想获得意识共享的效果,就要最大限度地在我们特遣部队内部,以及和友军之间提升透明度。这里的“透明度”和商业世界里经常使用到的“透明度”一词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后者往往是指个人品质的正直;我们所需要的“透明度”是指组织内每个团队都能毫无障碍地随时知道组织其他部分的情况。

我们还是在试图构建一种分享的文化:特遣部队中任何一名成员,与我们相关的任何一支兄弟部队,都可以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安全地介入我们的作战情报简报,并且通过戴在头上的受话器倾听简报内容。

随着特遣部队在全球的活动范围扩张,我们将越来越多的人整合进我们的网络。每周开6天会,而且从来没有取消过一次会议。每次我们都是在东部标准时间早上9点通过视频电话举行会议,这时位于华盛顿的部门正好开始上班,便于它们参会,而我们也希望将这些部门更紧密地整合进我们的行动中。而在伊拉克,会议开始的时间是当地下午4点,我们的行动人员在将近中午时起床,训练、准备、参加完作战情报简报会议后就可以为夜袭做好准备,夜袭行动会从黄昏持续到破晓。这些人和部门形成了一个“协调同步的圈子”,我们将之称为“作战节奏”,它从作战情报简报中获取给养,而作战情报简报会将信息和背景材料输送到整个特遣部队中。

就像古老的谚语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正在将这种力量抛向空中,让它随风传播。我们的想法是,信息分享得越广泛,其价值就越高,其所能激发出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目前信息分享的程度,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信息泄露。即便会导致,这种信息分享所能带来的利益,也要超过潜在的代价。与曼宁和斯诺登之流所带来的损害相比,“9·11”事件后在美国情报圈子里分享信息的做法拯救了许多生命的好处显然要大得多。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坏事一登上报纸头条就开始扭曲我们的判断了。

第九章 击败“囚徒困境”

我们最具争议的行动莫过于“嵌入计划”,这是一种交换制度,大约在2003年后半年开始施行。根据这种制度,我们会从一支团队中抽取一个人分配到另一支团队里工作6个月,比如,把一名陆军特种部队的作战人员调到海豹突击队中工作6个月,或者把一群分析师调入海豹突击队工作6个月。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让我们的行动作战人员从其他团队的角度来看一下整场战争,同时他也可以与其他团队的人建立起私人关系,这样一来各团队之间的关系就十分融洽了,而这种融洽以前只会出现在一支团队内部。

虽然这是一个带有强迫性的命令,可一旦指令下达,精锐部队还是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最优秀的作战人员和军官送出去。这些被送出去的人代表的是各自的组织,因此团体荣誉感让这些团队要把本团队内的精英输送出去,而这些团队本身就已经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楷模了。

在提名一些关键位置的关键联络官时,我们遵循两个标准:第一,如果这个人从你的团队中离去让你觉得无所谓,那么肯定要换一个人;第二,如果这个人半夜两点打电话给你,你却认不出他的声音来,那么肯定要换一个人。

整体系统的理解和牢固的互相联系是两块基石,正是这两块基石合在一起,才让我们具备了共享意识。这两块基石与MECE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秉持的是还原论的教条,但在新的环境里、在应对新的威胁时,这两块基石见效了。

他看到公司内部有太多小型会议,以至让公司四分五裂,于是他把这些会议统统取消,代之以每周一次的公司级会议——“业务计划复核”。他不允许单独讨论,不允许对公司内部其他同事保密,不允许使用黑莓手机,也不允许开玩笑贬低公司内的其他人。

新的架构就是共享意识,它包含了两个因素。首先,极端的、分享性的透明度,也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体系管理”,我们也在作战情报简报论坛和物理办公空间布置中模拟过这种做法。这种做法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意识到整体的情况,就如同我们在小团队中已经看到的一些特质,包括了解背景信息和追求共同目标。其次,在各个团队之间建立强关联——我们通过“嵌入计划”和“联络官计划”做到了这一点。

第十章 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赋能

在日常情况下,我的批准并不能带来巨大的价值,因此我更改了流程。我告诉整个司令部里的所有人,在做出类似空袭这样的决策时,我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然后告诉他们可以按照我的思维过程做出决定。任何人做出决定,我都是最终的负责人。在更多的情况下,我的手下所得出的结论与我一致,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团队就获得了“自行其是”的授权。

作为领导者,我发现自己最能起到作用的时候,并不是去一个一个地做出行动决策,而是监控各种流程。从情报行动流程到资源分配流程,我通过监控这些流程,来避免“深井”弊端或者官僚主义损害我们的敏捷性。第十一章 像园丁一样去领导

我采用了一个被我称为“大声想出来”的做法。在做这件事时,我会对我所听到的事情做一个概括,描述一下我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并且大概说一下当碰到这些事情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这种做法会让整个指挥部追随我的逻辑轨迹,理解我是怎样想的,在合适时,他们还可以修正我的思维轨迹。在我做了这些事情后,为了能够顺利实施赋能,我经常会问手下,怎样的行动才是合适的,并且让他们告诉我他们打算怎样做。

第十二章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组织架构

第五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范文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

****镇位于****市****区中 部,总面积平方公里,辖 个村,万人,是。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部署,立足****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 月,同志视察了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现将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

****镇林业产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滩区,以生态公益林和丰产林为主,全镇林业用地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 万亩,用材林 亩,路林 多公里、万余株。年开始,我镇就在全区率先进行了路林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以拍卖、承包等为主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林地产权制度改革,从而放开了林地使用权,激活了林业生产经营机制,调动了群众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彻底转变了“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极大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经验和做法在全区得到推广。文件颁布实施后,根据省、市、区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按照“抓林改,做产业”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工作中主要做到了: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林权改革工作开始后,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全镇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迅速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由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设臵了林改办,抽调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精干力量专门从事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同时将林改工作做为全镇重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另外,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详实的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通过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复。镇里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层层发动,分别签订林改工作责任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安排部署林改工作。

(二)宣传发动,培训骨干。为使林权制度改革深入人心,我们通过广播、标语,发放宣传册、明白纸和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加大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意义的宣传,特别是对 等试点村的典型做法进行重点宣传推广,使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实行集体林权改革,不仅能调动群众种好树、管好树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镇林改办组织 次培训班,对直接参与和指导林改的镇、村人员进行以操作规程、方式方法为主的业务培训,共培训 余人次,发放明白纸 多份,确保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摸清底数,明确任务。由 等部门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镇 个村的林木资源进行了逐村排查,在基础材料上报过程中实行“三级审核制”,严把三关:一是严把村级摸底统计关。村工作小组进行集体林业资源的统计,填写《集体林地(木)调查摸底情况统计表》;二是严把包村干部初审关。包村机关干部对所包村林木和林地的数量、四至界限、株数和造林等,逐村逐户核实,明晰权属;三是严把登记上报复核关。镇林改办对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场审验,检查村上报的登记表是否准确一致,审验合格后整理归档,并进行林权登记公示。最终确定有林改任务 个村 涉及宗地数 宗,面积 亩,其中生态公益林 宗,面积 亩;用材林 宗,面积 亩;路林 宗,株,公里。

(四)强化监督,稳妥推进。为扎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林改任务,我们建立了三项工作制度。一是统计制度。我们统一制订下发《 》,明确各办事处每月 日前上报工作进度,以便林改 办及时掌握工作状况。二是监督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积极稳妥,确保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由镇 等部门组成的林权制度改革监督检查小组,对不严格按程序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同时,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的监督作用,扩大群众参与认知度。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妥善调处林改工作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三是考核制度。制订下发了《 》,在全镇的整体工作结束后,镇里成立林改考核组进驻各村,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基层,对林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有利促进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档案,严格发证。一是严格规范林权制度改革档案资料管理,做到了资料齐全,有据可查。二是制定方案、规范程序、规范各种表格、规范林权勘验等制度,做到了登记内容统一、操作程序统一、业务标准统一。三是制定了林改档案管理办法。将林改资料的归档范围、内容、方法和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明确专门档案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切实抓好林权证发证工作。我们采取以 为单位,逐村逐组开展林权证发证工作。共发放林权证 份,涉及 宗,面积 亩,占应发证的 %。

二、林改工作的主要成效

我镇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林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

(一)稳定了林木权属,增强了群众发展林业的信心。通过改革,实现了“种者有其林,谁造谁有权”的改革目标,明晰了产权,颁发(换)了林权证,落实了经营主体,让林农吃了“定心丸”,增强了他们管好自家林,大力发展林业奔小康的信心。我镇林业生产逐渐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良性发展局面。目前,全村人均树木 亩,路林人均 棵树,全村收入每年达到 万元,人均 元。

(二)提高了林农护林防火的主动性,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通过改革,广大群众在取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也落实了管护责任,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改革以后,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明时雨 显高涨,基本做到了“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近年来我镇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连续 获得“ ”和“ ”荣誉称号。

总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我们坚决落实好,并且在下一步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将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稳定和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效益共赢,为实现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下载“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还权赋能”深化征地制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圆满完成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同志们:刚才,××书记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全县集体......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从20xx年开始,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的集体林权制度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历时5年,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实现还山......

    行政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

    行政村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 行政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镇林改办的统一指导下,在村干部和群众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林权......

    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闽委发[......

    三权分离支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大全]

    "三权分离"支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两权分离”制度安排,需要适应时代变迁要求,而“三权分离”为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讲话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圆满完成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同志们:刚才,××书记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全县集体林......

    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讲话稿

    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讲话稿同志们:为传达贯彻全县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落实2010年XX镇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及措施,更好地促进XX镇林业平稳较快发......

    某某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是×××县林改试点乡之一,从4月20日林改工作启动 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市县林改办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县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