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时间:2019-05-12 19:2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第一篇: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小城之春》

《中国经典电影解读》博雅课期末论文

商学院 09级金融7班 汪亚菲

学号:15090220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朱洁

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小城之春》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它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作品被誉为“中国电影界一致公认的经典性作品”。香港电影评论界将其推选为“有史以来中国最佳电影”,连著名导演张艺谋称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电影就是《小城之春》。

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一个南方小城里。又一个春天到来了,乡绅戴礼言和他的一家--太太周玉纹、妹妹戴秀,还有仆人老黄过着一如平常的日子。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重病缠身,丧失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妹妹戴秀倒是开朗活泼,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面对着家宅破败的局面,太太玉纹与丈夫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

这种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了。他是礼言分别8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当年他们的感情很好,却被玉纹的母亲拆散了。然而造化弄人,现在玉纹的母亲死了,但她却又有了丈夫。

章志忱住在戴家,为礼言看病。他的到来让玉纹已如止水的心泛起了巨大的波澜,两个人常常背着礼言约会,谈起往日的岁月都唏嘘不已,志忱对玉纹已成他人之妻的现状无可奈何。他们的感情受着“礼义”和“忠信”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礼言的妹妹戴秀喜欢上了志忱,礼言和玉纹谈起了这件事,想让玉纹给妹妹说媒,而自己去跟志忱说,但是玉纹从心底反对此事,拒绝了他的要求。在和志忱谈话时,玉纹向他透露了这件事,志忱也拒绝了。

这天正是戴秀的生日,几个人摆宴庆祝,心情烦闷的志忱和玉纹都喝醉了。礼言通过他们两人的举止,对他们的特殊关系猜到了几分。过后,他经过左思右想,觉得不应该拖累妻子一辈子,于是决定成全他们两个,而自己吞了安眠药想自尽。经过抢救,礼言重新活了过来。通过这次波折,玉纹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影片结尾,在一个春日的早晨,玉纹、礼言,还有妹妹戴秀在城头上为志忱送行,目送他走向向外面的世界。

此部影片人物不多,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情节简单,讲了一个故事,但却在多种层面上有不同的意味,用一个私人化的故事却在影像中处处浸含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境,家国之思无可逃避,是一部风格化比较强的影片。

首先,这部影片反映了抗战后人民对民主,自由,平静的新生活的向往。1948年,中国的封建思想的枷锁已经解开,人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沉浸在欢腾之中,但以后该何去何从呢?“小城”是封闭,破败的,“春”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人们正处在这样迷茫的状态之中,渴求一种新生活的诞生。在片中,由于善良,每个人都未成全对方而退让,但其中也有道德与情欲的挣扎。影片触碰到了复杂的人性分析,有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有对当代人民思想的启迪。志忱和玉纹相爱,但他们总是顾忌礼言的想法,因此二人总是若即若离。礼言知道他们相爱,便决定用自杀的方法成全他们。妹妹原本喜欢志忱,但当她知道嫂嫂和志忱的感情后非但不怪罪嫂嫂,反而十分理解,并决定不再对志忱抱有幻想。时代变了,当曾经相爱的两个人

重逢时,一切也回不到从前。纵使玉纹和志忱爱得轰轰烈烈,也必须各奔东西,但他们的分离不是遗憾,而是给与了每个人新生。此片通过夫妻、情人、朋友、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与矛盾冲突,极富于民族文化个性地揭示了中国人的情感与道德风貌。更加可贵的是,在情感与理义的矛盾冲突上,艺术家分寸得当地把握住了高尚的道德意识与伦理的界线,体现出了一种完美的人格和真挚的人性,让当时的人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一份平静,恬淡,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其次,影片“意在言外”的含蓄表达极富有东方气息。从景到人都含着一股朦胧的情意。影片在苏州拍摄。为了突出气氛和主题,影片更多展现的是残垣断壁,小河流水。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着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同时,《小城之春》重在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从挣扎到升华,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法,使影片更耐人寻味。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了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如影片一开始,玉纹沿着城墙走,城墙的破败和玉纹内心的空虚相呼应,再到志忱的到来,她主动给他送兰花,送水,约会,这里写出了玉纹内心的激动,这一份自小就在她心中燃烧着的爱。

此部影片作为一部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并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引用张艺谋导演的一句话:“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一大堆,不能一一列举,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

第二篇:情书,永不凋谢的百合花

给你的情人写一封情书,让爱情升华成最美的烟火!

作者:★痞子★(sslll168@sina.com)

与婧儿的相识是个美丽的神话。她在神话中扮演着美丽的公主,我就是她身边的那只青蛙。虚拟的网络拉近了我与婧儿的距离。网上的我是痞子的化身,她是痞子身边轻轻舞着的蝶,是那万花丛中的百合。

说是与婧儿相识,但我们都未曾谋面,只是在电话的两头静静地听对方的声音。我知道她很特别,她没有尘世中妖艳少女的高傲,有的只是一颗真诚跳动的心。她的故事很感人,情感上受到的挫折很深。有时我会默默地为她鸣不平,怪老天为什么折磨一个老实人。我总认为,老实人应该得到最好的爱的。我身体里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液在沸腾,我曾自私地相过要给她最真的爱。可是我犹豫了,是啊,我是痞子,痞子有爱吗?

婧儿是个善良的女孩,尽管她以前的男朋友负了她,她依旧保持着对他的那份关心,我曾经问过她,这是何必呢,她说:“无论如何,他是第一个令她感动的人”我知道,那份爱对她是刻骨铭心的。我不知道岁月这把刀能否刮去刻在她骨头上的字,那用血些写的字。看着她在被感情伤害,我心里觉得难受。这种感觉超出了同情。我诧异地问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我死了的心又活了过来,难道痞子还有爱?

婧儿很聪明,她爱写诗,而且写的很好。她曾经送给我一首:“放飞洋洋洒洒思绪/拾起遍地透明心情/星星不会因为等不到天明/而闭上深情闪烁眼睛/我也不会因没有风的声音/而收起窗前的紫色风铃”她常用诗表达出她受伤的心,她执着的爱。而我也被她一次次地打动了。一向小心谨慎地我却敞开心扉让她轻而易举地在我心中扎了根。

我一直认为我很坚强,在我人生地字典里从没有流泪地解释。痞子毕竟诗痞子,对感情没有太多地感觉。知道有一天,我发现了我地懦弱。那是在9月27日,在她生日地前一天,就在那一天,她真的飞了,永远飞走了。为了救那个喝醉了的负心汉而葬身车轮下,那天我第一次拥抱她,贴着她的脸,也是最后一次。“也许只有一次才能永久吧”我很恨,很自己明明心里爱的人是她却不说出来,恨自己为什么不陪着她,恨撞死的为什么不是我自己,一切的悔恨充斥着我,我像是突然变得一无所有,因为我心中的扬儿飞走了,那百合花也谢了。

我呆呆的在马路边坐到深夜,直到十二点钟声敲响之时,送给她的生日卡从我手中滑落:

“展翅飞向无边星际/寻觅人间至真真情/冬青不会因为压身的大雪/而减弱来春翠绿活力/我也不会因没有花的芳香/而忘记刻骨的香水百合……”


第三篇:永不凋谢的玫瑰演讲稿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赵小亭》。

这些天,赵小亭姐姐的故事一直深深吸引感动着我。小亭姐姐是一位像天使一样美丽善良的大学生。2010年7月12日,为响应学校号召,武汉大学学生赵小亭和18名同学来到贵州省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支教。7月21日下午5点左右,小亭姐姐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村庄做社会调查。途中,不幸被突然从山上滚下的巨石击中,小亭姐姐当场遇难,年仅21岁。

我问妈妈,什么是支教?妈妈说,支教就是支援教育。在中国,还有很多偏僻边远地区的孩子得不到先进的教育,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落后的地方还在落后,贫穷的人们更加贫穷。小亭姐姐和她的同学们就是利用暑假去山区义务为孩子们上课,教一些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才有可能改变贫困的生活。

马场河中心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小亭姐姐发现这里的孩子不仅存在学习上的困难,更面临生活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障碍。因此,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她尽量多地和孩子们亲近,交流,让孩子们在关爱理解中感受平等,树立信心。上课时,她是严肃谨慎认真的赵老师,课下,小亭姐姐和孩子们玩耍嬉笑,亲密无间。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了赵老师,更喜欢上她的课,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上课时也不再捣乱。

小亭姐姐说:“我们要努力成为帮助山村孩子重树生活信心,点亮未来希望之灯的那个引路人,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影响这些孩子。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支教老师走后,孩子们的心中才能依然充满希望。”是的,润物细无声,小亭姐姐是位称职的老师,是我心中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可是突如其来的劫难让如花的生命成为千古绝唱;赵老师瘦弱的身躯永远消逝在这片山水深处;坎坷崎岖的山路上留下她匆忙跋涉的足迹;大山里的孩子,永远铭记赵老师笑吟吟的美丽容颜;20岁的生命抒写的是奉献和永恒!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我无法想象赵老师和她的同学们面对的经受的艰难困苦。那里没有食堂宿舍卫生间,更不要说空调了。白天上课的教室,到了晚上,几张课桌一拼,教室便成了宿舍,不但要忍受闷热还有蚊虫的叮咬。炎炎烈日下,要走十几分钟山路到农户家吃饭。没有自来水,就用水管接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到厕所里洗澡,而有时连水都接不到。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赵老师经常为同学们打气:“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好好教孩子们,让他们看到走出大山的希望。虽然这里艰苦一点,但是有城市里看不到的秀美风景和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大家加油!”这是怎样的豁达乐观啊!小亭姐姐家里有舒适的床铺,有她久未见面的挚爱她的父母亲人,但她首先想到的是她是班干部,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所以她和同学们毅然踏上这段征程,接受生活的磨练,苦难的洗礼。他们都是中国新时代最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生如夏花之灿烂,小亭姐姐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热情开朗,聪明勤奋,她刻苦上进,多才多艺,乐于助人,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楷模。

死如秋叶之静美。小亭姐姐走了,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言语,她留给世人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公民,履行各项法规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而柔性的义务,则超越了法规的范畴,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闪烁着道义的光芒,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觉悟,更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深深的热爱。

我也是一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我知道生活需要更多像小亭姐姐这样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人。我现在还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我知道小亭姐姐很了不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等我学有所成之后,到社会需要我的地方去,哪怕艰难困苦也毫不退缩。因为小亭姐姐的灵魂与我同在!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奇葩说影评

奇葩说影评

你对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印象是什么?粗制滥造抑或哗众取宠?你所能想象的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最大尺度是什么?三俗以下,R级未达?就在去年11月29日,一个号称“史上最大尺度”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横空出世,以破竹之势刷新了几乎所有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认知。这个节目有着一个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的名字――“奇葩说”,单从名字上,就少不得要让人浮想联翩:奇葩?说什么?

2014年是业内公认的综艺节目的爆发年,其数量之多、投入之大、竞争之激烈胜过以往任何一年。在喧闹了一年的亲子、户外、唱歌、跳舞、厨艺、竞技等节目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的是国内综艺节目的跟风扎堆及同质化倾向,倘若再稍加追本溯源一下,便可见当中佼佼者多是“舶来品”,纯“Made in China”的则乏善可陈。就是在这个时候,《奇葩说》以一个“网络自制”的身份,出人意表地一举打破了国内综艺节目的这种现状。顾名思义,《奇葩说》里来的不仅都是“奇葩”,并且个个口齿伶俐能说善道。没有外景也没有炫酷舞台,没有苦情也没有煽情元素,只是在一个演播厅里,几个来自五湖四海而彼时并无藉藉之名的选手唇枪舌剑一番,竟也能吸引来一拨又一拨关注。作为一档创新型的主打“说话”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自开播以来,是经由网友的口碑传播而促使点击量迅速攀升的,最终,第一季以超过2亿的播放量收官,#奇葩说#阅读量突破10亿,讨论量超32万,微博粉丝高达54万,微信粉丝达14万……就这样,《奇葩说》成了网络上人人都在“说”的热门综艺节目。

面对《奇葩说》的成功,尤其是在台湾联合新闻网发表了题为《台湾综艺穷到只剩下“康熙来了”?》的评论文章之后,有媒体直言,《奇葩说》在制作水准上已超越台湾金牌综艺《康熙来了》。拿《奇葩说》和《康熙来了》作比,算得上空穴来风,并非没有道理――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便是蔡康永的加盟。众所周知,《康熙来了》称得上是最为广泛地被两岸观众熟知的节目,年头长且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无出其右。作为《康熙来了》铁打的主持人,蔡康永一直以来却只活跃在台湾综艺圈,而《奇葩说》则成了他在内地的“处女秀”,很难不引人侧目。其次,同样是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其实并没有锁定要传递任何明确讯息,而《奇葩说》却总是针对议题个性而独特地表述出观点――有数据显示,87%的年轻用户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奇葩说》的月度总有效播放时长达740.75万小时,观众黏度高于其他网络综艺――即便是一度辉煌的《康熙来了》。

反响如此不凡。那么问题仍旧在这儿:《奇葩说》奇葩在哪儿?《奇葩说》到底在说什么?

奇葩节目: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时不时就会在节目里“严肃”地强调一下:“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既然是辩论,就少不了有辩题和正反两方。《奇葩说》的节目模式也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每期设一个辩题,由蔡康永和高晓松两位导师各带领一方进行辩论,最后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然而与传统辩论赛不同的是,《奇葩说》的最大的规则却是“随意”,观众投票的准则就是“看心情”――选手不用靠抽签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心理倾向进行选边站队;在辩论过程中,无所谓一、二、三、四辩的设置,选手想说就说,说不好自会被人驳倒,即所谓“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在节目现场,有100位“高情商、高智商”(马东语)的大众评审可以通过身边的“葩葩钮”选择支持正反方,而他们的选择可以随时因为场上选手、导师的表现乃至心情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果往往捉摸不定。

看得出,《奇葩说》本意并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学院派辩论节目,它的定位应该是一档用辩论来包装的谈话类综艺节目。在这个全民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奇葩说》不得不用出位 的妆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40岁以上的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奇葩说》开宗明义地亮出其年轻属性。当形形色色的“奇葩”选手在场上进行“撕X大战”时,这样一个严肃到任性的节目也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自由:你可以晒奇葩,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甚至可以现场表白,但如果你不够聪明不够善辩不够有趣,结果只能是淘汰。因此,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节目唯一的控制力只在于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马东表示,“《奇葩说》最具创新价值的一点是它传达了在网络上播出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网络节目来说,网友想要的是真正融入节目中,而不是割裂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除去看似喧哗的形式,每个选手的观点都代表着一份真实,这种真实并不是带着功利性地博人眼球(当然节目形式是要博眼球的),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照,这往往是其他综艺节目没有办法正视的。而每场辩论之后,高晓松和蔡康永那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总结陈词,配以马东的推波助澜,往往是把人领向了更高处。或许可以这么说,《奇葩说》是一档用娱乐包装现实、用“笑果”表现严肃的综艺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首推官方“弹幕”,观众可以把评论和观点即时发送到屏幕上。如此即时互动,显然是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难以实现的。对观众而言,在这一场场骂战中收获的有欢乐,有头脑风暴,有年轻一代勇于表达自我的新态度,更有对自我价值观念的审视。

奇葩话题:“瞎奇葩说”?

用高晓松的话说,这档节目的精髓就是“瞎奇葩说”。马东在《奇葩说》第一期开场就向导师和时任“女神”嘉宾的“Hold住”姐抛出一个话题:“如果有天早晨起床发现你和伴侣互换了身体你会做什么?”高晓松讪笑着说“勾引我”,蔡康永淡定地说“报告主持人我和我伴侣身体是一样的”,“Hold住”姐则说出了“打飞机”这种最终被消音的词汇。如此尺度也算大到难得了。

涉及辩论环节,“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催婚是变态还是爱”“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老板是傻叉,该不该告诉他”,这一类舆论关注度高又十分接地气儿的社会话题通常并不会为常规辩论赛所用,但却是《奇葩说》精心筛选出来的。

据了解,节目组在网上找出的最热话题就多达800个,这些话题在2000多名内部员工中进行投票,同时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投票,票数呈现压倒性的问题是肯定不会入选的,因为没有争论的必要,而有争议性的话题再由两个专门做辩论的老师从是否可辩的角度做筛选。至于“独生子女要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有些残酷的社会话题却容易被“毙掉”,因为要尽量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种太抽象的哲学话题,或者比较敏感的政治经济类话题,也都不会被考虑。《奇葩说》更倾向于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是你会在茶水间、微信群里跟同事朋友热烈吐槽的,让你有极强的“融入感”,促使你从单向的旁观者变成了互动的参与者――“看脸有罪吗”“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等多个话题以总数超过130万的提及量位列微博话题榜前茅,搜索量超过55万;在《奇葩说》主页发起的话题墙上,针对“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话题,有18000多人支持没有爱了要离婚,14000多人坚持不要离。

奇葩导师:马晓康?

从《奇葩说》的第一次发布会开始,马东、高晓松、蔡康永这三位最会说话的“侃爷”就穿上了极具特色的苏格兰裙装。熟悉综艺节目的人,也许已经对蔡康永在节目中特立独行的怪异打扮习以为常,肩上立只鸟或身上挂奶瓶都是一种标志,但相对保守的马东和高晓松以这一身打扮亮相,确实要亮瞎不少网友的眼睛。对此,马东的解释是:“既然要给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做一档节目,我们就必须换一个他们年纪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虽然他们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应该首先放弃自己本身固有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做对。节目组要求现场的色彩、调性都要做得„炸‟一些、夸张一些,至少不能做得四平八稳。”

在节目里,作为主持人的马东负责控制大局、插科打诨,以及“软硬”兼施地念广告,蔡康永和高晓松则各自选择支持一个论点,带领一队――这样的组合,被节目组命名为“马晓康”(每个人的名字里各取一字而成)。至于“马晓康”的特点,用蔡康永的话来形容就是,马东很从容,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声之中就刺出一剑;高晓松的招式大开大阖、刚猛有力;而他自己则是“在夹缝中找生路”。

告别央视后转战爱奇艺的马东,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马东承继了他父亲的好口才,甚至有青胜于蓝的趋势,主持起节目来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反应敏捷,亦庄亦谐,尤其擅长“补刀”,在两方辩论中,他以主持人的“中立”立场,完美地起到了两边“捣乱”的作用。早在《晓说》中,高晓松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渊博学识和幽默风趣,此次到了《奇葩说》,也算是发挥了他一向的学贯中西与不俗的艺术修养,虽然长相经常被“黑”和“自黑”,但似乎因此愈发衬托出他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博征广引的辩论特长。有着“最会说话的人”的美誉的蔡康永与高晓松的风格截然不同,擅长用谦逊态度包装犀利问题,他“讲话是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地就打动了你”(马东语),每次他对辩论做总结陈词的时候,全场开始安静下来细细聆听,有些像深夜情感类的访谈节目,慢条斯理却深入人心。一个以“说学逗唱”的技巧推波助澜、掌控全场,一个以深入浅出的博学征服观众,一个因说话之道而备受推崇,这三个“高规格”的组合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和谐,是整个节目的点睛之笔,堪称业界良心。

奇葩选手:谁最奇葩?

《奇葩说》最大的看点当然还是在那些“奇葩”的选手和他们所说的内容。节目里的奇葩选手来自五湖四海七十二行,里面有段子高手,有逻辑高手,有鸡汤高手,有打脸高手,还有讲故事高手。从《奇葩说》的初选环节就可以看出,这些高手大多都是节目组亲自找来的。

正因为《奇葩说》是一个需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笑果”呈现出来的节目,所以它需要的选手,既要会说话,更要会说笑话,即所谓“奇葩”。然而说话并不像唱歌跳舞,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水平高低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寻找“奇葩”的阶段,《奇葩说》的制作团队一开始是不得其门的。通过不断梳理,制作团队最终找到5个最有可能输出“会说话的人”的渠道:即辩论圈(多次参加辩论赛的马薇薇和校辩论队辩手王梅、包江浩、姜思达等都属此类)、课堂(如艾力等在新东方任教的老师)、综艺节目(如《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参加过《顶级厨师》等综艺节目的范恬恬)、熟人圈(肖骁就是专门负责选手的导演的大学同学),以及盛产“侃爷”的出租车司机(在初选环节被淘汰)。

能够进入辩论环节的选手有18名,当中关注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也正是最后的四强――“金句女王”马薇薇、“蛇精男”肖骁、“萌神”颜如晶、麻辣御姐范恬恬。

在“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话题中,马薇薇一席“男人希望你赚钱养家,还敢希望你貌美如花,意味着你要干两份工作,领的是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的言论一炮打响技惊四座,之后一路舌灿莲花金句频出,如“人家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天生容易遇渣男,是彼此价值观不吻合,互相碾压,把对方都碾成了„渣‟”(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最终问鼎《奇葩说》“头牌”。其实,马薇薇最应当称道的并不在于她屡曝金句,而在于她不仅观点犀利,还能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其讲给观众听。可以说在众多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既能适应辩论的节奏也能适应综艺环境的两栖选手。

肖骁大概是《奇葩说》里最具观赏性的一位“奇葩”。他的大白话和白眼、自恋和自黑,甚至偶尔被涮的可男可女的性别属性都成了节目的一大特色,他网罗了一众粉丝,也一度是网络关注度最高的选手。肖骁的辩论很有气势――“该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家就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我都这么娘了,都不愿意AA,你一大老爷们你说AA?!”(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虽然逻辑不强,但总能凭着压人的气势一 路昂头前进。

范恬恬之所以“麻辣”,不只因为她嗓门大嘴皮子利索,更因为她能用令人震撼的发言煽动大家的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你妈逼你吃饭叫爱,你妈逼你吃屎才叫变态”(话题:催婚是变态还是爱)、“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话题: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范恬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不管什么话题,她都可以找到切入口,但一个以煽动观众情绪为长的辩手,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是在演讲。从这点上来讲,她和肖骁一样属于综艺咖。

颜如晶是公认的辩论学院派中的萌神,如果说在花团锦簇的“奇葩”中求生存的同时,还有谁能保留专业辩论队的气质,那非她莫属。颜如晶通常能找到比较刁钻的辩论角度,并且拥有超强的推理演绎能力,虽然阅历和知识储备有限,但她懂得比喻的精髓,总是能够用最简单、最契合自身特点的事去阐述论点,比如她自称吃货,便每每用“吃”作比,讨巧又讨喜。再加上胖乎乎的她自带呆萌属性,一旦离开辩论就轻度自闭,基本丧失了说的能力,人畜无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全场唯一一朵全程无差评的“白莲花”。

马薇薇曾总结说:“《奇葩说》避免了现有综艺节目过分注重搞笑效果,缺乏观点的短板,又改良了辩论赛过于高冷的缺陷。”如此看来,“奇葩”选手的多样性正是《奇葩说》节目组的聪慧之处。

去年贺岁档,真人秀节目井喷式爆发,《奇葩说》剑走偏锋,选择了“说话”这一方向。在这个娱乐泛滥的年代,真正可以兼顾娱乐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屈指可数,而综艺节目不应该只是搞笑,它同时应该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奇葩说》这档面向年轻人群的节目便是如此,它在娱乐的形式下向越来越多的人们传递着正能量!

“娱乐什么没有可耻,我们应该做一些娱乐的事情,但是做娱乐时,要有一颗对文化认识的心。”

――题记

爱奇艺在2014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推出了筹备半年之久的语言类选秀节目――《奇葩说》。同样是做语言类节目,网络媒体与传统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上大相径庭,在更自由、更开放的形式下,属于网络平台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应运而生。《奇葩说》以“硬班底,软配比;标签化,神演绎;热话题,„奇葩‟句”的三大特色迅速席卷互联网空间,成为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奇葩说》的辩题有些奇葩

“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话题往往是最先被“毙掉”的,《奇葩说》选题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是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给受众一种不做作的感觉,能让人在游戏和争论中折射出价值选择。

初期,节目组准备了800个话题,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接受投票,并且在全公司内部进行投票。2015年伊始,两期《奇葩说》的辩题分别是“催婚是爱还是变态”“异性闺蜜到底是不是谎言”,之前节目组还讨论过“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等话题。

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看来,《奇葩说》辩题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游戏和不确定性,“它是一种思维体操和口腔体操而已,不需要多敏感,敏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节操碎了一地”的节目组从来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可以表白,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可以自己尽情演绎。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对前路上可能遇见的奇葩、现场辩论的言论,节目都将给予最大的自由度,唯一的控制力就在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

《奇葩说》的后期剪辑参考了美国、日本、韩国、港台等很多综艺节目的剪辑方法,与以往剪辑“不过是动剪子”不同的是,《奇葩说》剪辑要在语调上做蒙太奇组接。“给你看到 另外一种场景和另外一种美感,这个也是互联网独有的东西。”马东说,“这就是这一代人的成长,他们的世界里面视频逻辑产生了变化,我们的世界里面没有这个东西。”

人人都可成奇葩

《奇葩说》是一群奇葩在说话吗?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珍贵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众的事物;又喻为与众不同的人。

“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人最大的价值是与众不同。”在马东看来,《奇葩说》是要用“奇葩”这个词去框定和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人。这些选手将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融于辩论中,用不一样的语态和形式展现自我,或是慷慨激昂或是低调理性,让观众在笑声中自省,并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主持人出身的马东两年前正式离开央视加盟门户视频网站爱奇艺公司,此前他主持过《有话好说》

《挑战主持人》《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他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

高晓松和蔡康永两位评委也属于“非常出众的

人”。像蔡康永常年做《康熙来了》这档节目,许多年轻人是看着《康熙来了》长大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接受了动情、关怀、与人为善这些概念,这就是蔡康永的力量。在节目中经常会看到高晓松的博学多才,而蔡康永讲话偏向润物细无声,默默地打动观众,一个强势的高晓松和一个包容性强的蔡康永形成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这个微博、微信、弹幕三管齐下的年轻态节目中,90后团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15年的第一期《奇葩说》结尾部分,90后导演组向大家表达了新年祝愿。他们用滤镜模糊了镜头,观众只能在屏幕中看着隐约的人形轮廓,听到这群年轻人幽默诙谐的齐声祝愿:“史上颜值最高导演组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节目中,这种90后的独特诙谐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镜头的蒙太奇组接还是字幕组的段子手功力都令人拍案叫绝。观众会经常性地在字幕中看到“怪我咯”“一百块都不给我”等时下90后喜爱的“段子”。

为了这些“意外之喜”,60后的马东与他的90后团队会不断地沟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60后的马东有着年轻人无法媲美的阅历和智慧,90后团队最大的助益来源于他们的思维宽度以及富有创意的想法。这支队伍会有争执的时候,每当此时,马东会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说“这个我不同意,我是老板,你要听我的”,90后的孩子们会回答说“没关系,我是90后,反正你会死的”。在这个“辩论是手段,本质是说话”的节目中,90后的语态得到了彻底解放,并得到鼓励和理解,人们开始试着平视和适应90后的说话风格。

正如马东所说,团队的孩子们说“你会死的”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尊重自己,“这是90后一种语态,从前我们说„傻X‟这个词,有某种脏话的意义,但在90后的人群当中它是另外一个词,只是一个特定词汇。”词汇在人们的话语当中存活着,若干年后依旧存活着就会进字典,没有人会追究它的来源。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娱乐泛滥的年代,真正可以兼顾娱乐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屈指可数,而综艺节目不应该只是搞笑,它同时应该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奇葩说》这档面向年轻人群的节目更是如此。在娱乐节目的形式下,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正越来越多的向受众传递着正能量。如近期“要不要牺牲贾玲救大家”的话题中,奇葩辩手们一改往日的“口无遮拦”,而是字斟句酌地陈述观点,因为这个辩题背后是对人性的争论,一个错误的观点也许会影响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节目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蔡康永第一次倒戈反水改变立场,他坚持“传递的价值观是远远高于辩题之上的”。作为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选择打破传统,马东表示这一期没有人将被淘汰,表达了节目维护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如今,大部分真人秀节目是在商业逻辑下运行的,增强吸引力、提高收视率,赢得更多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是其最终目的,往往难以同时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除了找准娱乐性之外,能够沉淀文化,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用年轻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传达正确的价值主张,这和“正襟危坐”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电视节目殊途同归,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差异。

曾经有人质疑《奇葩说》娱乐意味会不会太浓,马东解释道:“文化是流动的,道德观念是变化的。就像三十年前穿牛仔裤的人被视为流氓,现在牛仔裤却是时尚的标签。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娱乐是所有人先天的追求,文化是一个结果。„娱乐消费‟的高级阶段是沉淀出了文化产品。”

“娱乐什么没有可耻,我们应该做一些娱乐的事情,但是做娱乐时,要有一颗对文化的认识的心。”《奇葩说》正找准娱乐性之外,更传递着这一代年轻人的语言方式、内心世界和价值主张,让年轻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加精准的见解和把握,在别人的辩论中找到自己的维度。

第五篇:关于爱的演讲稿: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乌克兰的校园里长了一枝很大的玫瑰,同学们每天都来开心的欣赏。惊艳于这美丽而又硕大的玫瑰。谁都不舍得去摘,小心呵护着

一天早晨,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突然,她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在越过花圃的围栏尽力去摘那朵令人吃惊的玫瑰花。这时,苏霍姆林斯基立即叫住了小女孩,小女孩脸上露出惊恐的面色。这位校长看到小女孩的样子以后,不不仅没有严厉的呵斥,反而弯下腰,和颜悦色的问这个小女孩:“孩子,这么美丽的花朵,你一摘下来就会很快的枯萎的,你喜欢美丽的东西,就要懂得去好好的保护,更不能让我们喜欢的东西受到一点伤害。”

“校长大人,:我把这里有特大的玫瑰花的事情告诉了病重的奶奶,但奶奶就是不相信,所以我急得没有办法,想摘下来送给她看。不过你放心,奶奶看过以后我一定把花送回来,还有许多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要看的!”

小女孩的一番回答大大出乎校长的意料之外,这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子为了给病中的奶奶一个希望,不惜去“借”这玫瑰,他的内心深深的颤动了,他不仅没有批评这个小女孩,马上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励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孩子。这三朵花都不要你还了,我代表学校奖励给你。”

小女孩高兴的捧着这三朵花,激动的连跳了几下。

“这下我奶奶高兴了!我可以把花一直放在她的床边了!”这声音一直飘荡在这位校长的耳鼓中……

这个真实的故事结局似乎出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是小女孩的天真成就了一个非常智慧的校长,还是一个校长成就了一个小女孩天真美丽的梦。是一个永远无法考证的话题。但有一点是那样的清晰。是“爱”铺就了花径,是爱弥漫了校园。

爱是桥梁,架起了师生情感沟通的绿色通道;爱是明灯,烛照了人生百态世相,荡涤横流物欲肆虐的心灵;爱是一部白库全书,诠释教师职业生涯的光辉。

让我们从遥远的乌克兰爱的回忆中回到身边的现实。作为一名非常年轻的教师,最近一直沉浸在李吉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潜心研究、献身教育的光辉事迹中,心灵除了震颤以外。觉得他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这就是爱。爱教育,爱同事,爱学生。师德有固定的标准,有详细的条框,但爱却无欲无私无利。正应验了中国的古话:“大爱无疆:大爱无言。”

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爱的哲学就是把整个心灵献身所从事的职业中去。教学是职业,是我们谋生的手段,但教学又不是职业,是教会人用爱去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有人把教师比作是春蚕,吐丝结茧。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教师形象的写照;有人把教师比作蜜蜂,为人类酿造甜蜜,采得百花成甘澧。但我却要说。教师既不是春蚕也不是蜜蜂。因为春蚕吐丝和蜜蜂酿蜜纯属昆虫的生理现象。而教师这个行当是爱的宣传者,爱的播撒者。他来自教育者本身心灵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要用一颗博爱之心传道授业解惑。

我认为只有明白了我们的个人行为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而是感知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明确了这份良知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感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乐业,爱岗爱生。我们才不会埋怨学生的无知和不懂事,因为他们无知不懂事,通过你的历练他们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唯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验到“待到山花烂漫时,你在丛中笑”的幸福感。

爱无形,但爱心铸就的灯塔会指引我们人生前行的方向;爱无重,但当我们被周围的爱和被爱充溢时候,我们会感知到人生无限的美好;爱无声,但举手投足间,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它不是一条条枯燥的说教,他不是声嘶力竭的呼号,他不是由埋怨抱怨构建的心灵城堡,它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用我们一生的精力履行的神圣诺言!

下载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评--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不妥协影评

    纵古观今,除了最原始的母系氏族以外,女权简直是不堪一击。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说:“男女平等。”可生活周围的种种却告诉我们,它的实质,说透亮了,依旧是“男权”。在这样的环境下,女......

    诚信,永不凋谢的心灵之花

    诚信,永不凋谢的心灵之花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朗诵的是《诚信,永不凋谢的心灵之花》 男: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硕果; 女:......

    心中有朵永不凋谢的玫瑰(精选)

    心中有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张黎辉 今年的暑假,我终于有时间可以读书了,于是便认真阅读了吴非写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作为......

    青春励志演讲稿:青春,永不凋谢的季节

    各位老师,评委,同学:大家好,今天有幸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的演讲题目是《青春,永不凋谢的季节》“人不是点缀太平的,而是工作的。正因为有了荆棘,才需要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巴......

    民族团结之花永不凋谢演讲稿 2

    民族团结之花永不凋谢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之花永不凋谢》。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

    三年级语文《永不凋谢的玫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进行人性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苏霍姆林斯基看见小姑娘摘花的行为,为什么没有批评她,反而奖励她......

    我心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演讲稿: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心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演讲稿:永不凋谢的玫瑰 我心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演讲稿:永不凋谢的玫瑰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赵小亭》。 这些天,赵小亭姐姐的故......

    感人的1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永不凋谢的玫瑰

    感人的1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永不凋谢的玫瑰 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