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职教奇葩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职教奇葩
记职教民办学校—达拉特技工学校
一、民办起步创一流
内蒙古达拉特技工学校的前身于2000年8月经伊克昭盟行署(鄂尔多斯市政府)批准成立。建校之初,由于底子薄,投入严重不足,办学困难重重。2001年8月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将达拉特技校作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以资产价值350万元进行了一次性有偿转制民营。时任校长的苏德华同志,这位黄河岸边上成长起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超越的办学思想,明晰的办学思路,一举竞拍成功,成为人口大旗达拉特旗民办教育第一人。至此,学校开始走上了自主办学、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策划学校的发展。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十二字办学方针,面向高校,面向市场,以稳健的步伐,一年一个台阶,连续多年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学校法人即校长苏德华同志是鄂尔多斯市人大代表,自治区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协作会会长。作为从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他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和满腔热情,始终秉持为民办学、造福桑梓的办学宗旨,精心谋划,果断决策,认真实施,创设了适合本校特色的“宽进、严育、优出”的基本管理模式。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十三年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成为了优者更优,差生转优的典范。
如今的达拉特技校已誉满北疆。2006年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对全区民办学校的评估中,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民办学校,成为自治区首批首位荣获此殊荣的民办学校;2007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
“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次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200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优秀学校”;2009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全市“民办优秀学校”。并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民办示范性学校”,并挂牌。2010年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法人苏德华校长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华全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杰出教育家。2010年9月12日学校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推进、教学改革与对口升学会议”。会上苏德华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经验。2010年9月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刊载报道了的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2010年10月《基础教育参考》的记者访谈了苏德华校长,以《以德立校 以技创业 面向高校 面向市场》为标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2011年4月14日中央党校“理论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源栏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经验。2011年6月25日学校组织学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开幕式进行了大型表演,得到了与会的自治区领导、市领导及各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11年9月学校被达拉特旗旗委、政府评为“先进教育集体”。2011年12月学校团委被中共达拉特旗团委评为“青年文明号”。2012年9月学校被鄂尔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教育集体”。2013年5月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7月学校里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经自治区人社厅复审,再次挂牌,并被确立为鄂尔多斯市高技能型
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8月学校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2014年5月达拉特技工学校凭借办学为民的宗旨、优异的教学业绩、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务实的育人纲要,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2001年转制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五栋小平房,教学班8个,学生500余人,教师职工46人。现在的达拉特技校有教学班63个,学生3318名,教职工288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民办十三年来,达拉特技校就人头经费一项自行支出累计达7000余万元,这意味着学校为政府节约资金7000余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亿多元,改扩建校园,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现在学校拥有:榕德科技教学楼、政德职业技能培训大楼、敬德餐饮中心大楼等建筑面积共计3万多平方米;塑胶运动场约11000平方米;可举办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的体育训练场馆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集会、演出、播影于一体的多功能报告大厅1500多平方米;学校有农牧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3500多亩;汽车维修城、摄影楼等实习实训场所及体艺活动等功能性房舍都有且设备配套齐全。学校各类设施完善,环境优雅。作为鄂尔多斯唯一的一所民办学校,在没有公用财政支持的前提下,承担起了达拉特旗36万人的职业教育的重担。
达拉特技校办学十三年来,坚持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并举,升学与就业并重,本着办出特色,创造品牌的想法,全力举办职业教育。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以音体美育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各专业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思路。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对学生进行艺体美教育。学校组建有男女蓝排球训练队、艺美训练班等,安排专业教练利用固定时间进行专门训练,无论平时还是休息日,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训练,辛勤的劳动,换来今天的骄人成绩。在自治区60年大庆学生美术作品比赛中,学生获金奖作品和铜奖作品多幅。2006年学生王智健参加第23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获得铜牌,成为鄂尔多斯该项获奖第一人。学生中长跑队取得全鄂尔多斯市马拉松赛第一名。2007年学生女子排球队打入全国第十六强。男子排球队参加鄂尔多斯市中学生排球赛,取得男子第一名。2008年在自治区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本校学生男子排球队获得全自治区第六名,并获得道德风尚奖。2008年全鄂尔多斯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青年组第一名。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消息传来,校长命令所有师生离开教学楼。学生在操场避险期间,就自发策划着为汶川的患难同胞捐款。5月14日第一笔捐款就到达了四川灾区。虽不足万元,但她是鄂尔多斯甚至是内蒙古自治区向灾区捐出的第一笔善款。他代表了孩子们的心,也说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到位。从建校起,一年一度的全校师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中华美文咏诵、英语语言艺术等活动坚持始终。
达拉特技校办学十三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累计输送学生近万名,其中有2000多名直接就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余考入了各级各类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三流的学生,用二流的教师,创造了一流的业绩。2008至2010年高考中,进入全自治区总分前十名的本校学生分别有4人、5人和5人。学校民办教育、职业教育走在了全自治区的前列。2011年学校高考捷报再传,本科率达到19.8%,其中600分以上同学16人,有7人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前十名的优异成绩。2012年高考再传佳绩——本科以上突破百人大关。2013年高考本科已突破200人。
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是与苏德华校长锐意改革,勇于实践,推陈出新,勇于创新分不开的。学校形成了一整套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
一个宗旨:办学为民
二个目标:第一、培养三种人:培养好人、培养自食其力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培养能养育子女、孝敬父母、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第二、三百工程:百分之百升学、百分之百持有职业技能资格证、百分之百就业。
三个理念:第一、潜能生,可塑之材
第二、“三我”促成长(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前程
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
第三、教育要坚持正人先正心,树人先树德。四项措施:第一做到:严三管、弃四闲(邪),争做文明中学生(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邪思、不看邪网书籍)。
第二创设:书香校园、传诵经典、才艺展示。
第三倡导:学会感恩、学会负责。
第四建立:学科考试成绩与思想品德考核有机结合。五个载体: 第一.责任教育系列活动:成人宣誓仪式、责任伴我行、清明感怀、恩情滋润我成长。
第二.奖励制度:奖德金、助学金、奖学金、进步奖。第三.课堂教育模式:引导学习,当堂训练。第四.“因材施教,助其成功”工程:研究需求,体验
成功。
第五.科学管理制度:教书育人责任制承包。
六字模式: 升学就业并重;职高艺体并举; 高等教育途径;较高层次就业。
二、创新模式促就业
达拉特技校本着对口升考高等教育为途径,以较高层次就业为目标。形成中等——大学——企业一条龙的办学机制,为学子创造了多种选择与成才的机会。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要选开专业,即满足家长意愿,又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开设建筑、机电、汽车维修等共18个专业,学制3年。每种专业均有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学校设有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依据职业标准对全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积极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及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在校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同时,学校申请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可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使之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能的能够基本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
从建校至今,先后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亿利PVC公司、神东煤矿、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富通汽车维修公司、达旗工艺美术商会、响沙酒店等学院、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联合办学的机制的建立,为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对口就业提供了方便,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先后为亿利PVC培养职工340多名,为响沙旅游公司培养输送员工200多人。现正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富士康科技集团)组织招聘技术工人200人。十三年实现学生直接就业1500多人,其中经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且取得中级 6
职业资格证书有1900多人。初级职业资格考核合格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2800多人。
三、以德立校促发展
达拉特技校按照“抓管理、办特色、保位次、增容量” 的指导思想。以“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原则。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把学生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狠抓明理、动情、感恩教育各环节,推进有效教育。学校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日有所获”,学校推出“传承经典,书韵飘香-《论语》诵读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主题为:感恩、诚信、责任。学校发出倡议:我们真诚地期待全校师生的支持和参与。文化传承的大业,炎黄子孙,我等学子,与有责焉!师生同读,不亦乐乎!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吟诵《论语》,让经典的书韵飘荡在美丽的校园,建设一个文化底蕴十足的学校。此项活动已坚持多年。以此为契机,贯彻落实“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争做文明中学生。
主要做法有:
一是诚敬、诚信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配合军训,采用“严管、宽容、结伴、高标准”的校本管理模式。学校提出“严三管,弃四闲”。“严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谈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养,使用文明语言,不随地吐痰;观看演出或集会时,不大声喧哗、哄台及打口哨;管住自己的手:上课注意听讲,勤于动手做笔记,不做小动作,杜绝小偷小摸行为,爱护公物,不乱扔废弃物;提高道德修养,有涵养,不出手打人,使其成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手;管住自己 7 的脚:行走、跑步,两人成排,三人成行;不践踏草坪,不攀爬阳台、栏杆、墙头、电杆;坐姿优雅,不翘二郎腿,不颤脚;不擅自出入校园,不乱串班级和宿舍,使其向着美好的未来,走人生正道;“弃四闲”即不说闲话:严谨求学,上课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闲话:不说与自已、集体、他人无益的话;不闲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不梦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培养恒心和毅力;不做闲事:端正学习态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事情要冷静分析,不冲动,不闹事;不看闲书:读有用之书,有益之书;不读无价值之书,不看宣传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书籍”。通过践行“严三管、弃四闲”,逐步培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三管”、“弃四闲”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先进案例二等奖。
二是成人、感恩教育。学校每年举行“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借以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学生说:“18岁,法律上成人的标志,从18岁开始我们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而是迈进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公民的行列,从此我们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利,同时我们也开始要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义无返顾地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借国家为职业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开展“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的主题作文活动。这种活动长期坚持,从不间断。
三是成才、创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诚敬、成人、诚信教育的 8
基础上,学校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成才、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三我”,即“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我的行为我负责”。学校邀请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到校讲座,讲旗情、讲市情、讲国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邀请企业界领导到校讲企业管理、发展前景。讲企业家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厂矿实地参观。情境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奋发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学校还为学生努力拓宽学习渠道,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选送学生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条件,为学生办理职业资格准入畅通渠道。总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出发,成才出发,发展出发,创造出发。
在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学校坚持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更加坚定地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应该是人地科学发展,而人的科学发展首先是培养有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的人,其次才是人的知识技能。由于学校始终把教师、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所以,教师与学生都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既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影响着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情操,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高尚的人。明确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的特点,使培养高尚的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教师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学生以争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全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将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四、社会公益显精神
达拉特技校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学校还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学校采取走出去,送教上门,到企业服务,请进来,员工登门求学,到校上课接受再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现有560名在籍而不在校的学生。他们就是过去没有完成中等学历教育的企业员工在学校实现中等学历教育,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了职业道德的再教育,在获得中等学历证书的同时还拿到了职业技能证书。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员工再发展。学校先后还为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培训职工600多人次,达旗工艺美术商会培训工作人员350多人次,为达旗响沙酒店、帅晨生态园、阳光奥斯特等酒店培训职工600多人次。
达拉特技校在努力办学的同时,时刻不忘社会公益事业,还积极支持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如2006年第二小学改扩建,学校无法解决全校近2000多名学生的食宿和上课问题,当时学校校长一筹莫展、教育局长也显力不从心。此时,学校毅然无偿提供一个年级的一年的食宿和上课条件。2009年第八中学改扩建,学校依然一如既往无偿支持,解决一个年级1200多名学生一年的食宿及上课问题。学校不仅支持公立学校建设,而且还为吉格斯太小学、马场壕小学等学校捐10万多元的图书。学校每年资助本校和本校上大学的贫困学生30人,约合人民币20万元,十几年累计300多万元。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先后救助白血病患者2人、尿毒症患者1人、孤儿3人,共计捐款30万元。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访贫问苦,2011年为昭君镇羊场村贫困户捐大米、猪肉价值5万多元。学校每年还发动全校师生为贫困学生、为灾区捐款,累计已达600多万元。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学校无偿进行了600人大型义演,得到 10
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如此类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对学校来说不胜枚举。与会的自治区领导、市领导及各级
达拉特技工学校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学校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战略,用实际行动,力求为全旗乃至全市的职业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作红烛为后辈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汗水铺就金光道,风雨不歇绘彩虹。现在,全体达拉特技校人正以“扬鞭奋进迎挑战”的姿态,奋力拼搏。朝着建设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教学一流的全国示范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而奋斗着。
2014年5月15日
第二篇:职教园地绽奇葩(职校教育宣传材料)
职教园地绽奇葩
——记腾飞的金湖职教中心
一、学校概况
江苏省金湖职教中心目前是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星火科技培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2004年被教育部重新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实践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高中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校”。
职教中心被誉为“苏北职教园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二、对口单招,圆学子高校深造梦
1999年至2004年共有827名学生在金湖职教中心完成了升学梦,有221名同学读了本科,进入东大、苏大、南农大、南艺等名校深造,开拓了人生之路。其中徐彬彬为1999年江苏省对口高考状元,被苏州大学录取;高朝中为2000年淮安市对口高考状元,被东南大学录取;陈祺为2002年淮安市对口高考状元;2003年,黄爱东、华庆平、王静分获淮安市机械、计算机、财会专业总分第一;2004年柏创基、纪新星分获淮安市机械、财会专业单科及总分第一,蒯玉仙语文单科淮安市第一。
学校为做大、做强“对口高考这一品牌,设立了对口高考预备班、加强班,从一年级新生严格抓起。
三、技能训练,培养专业性人才
1、抓典型、树标兵,激发职中生走就业成才之路
职教中心从本校职中毕业生中捕捉鲜活材料,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在9月、11月分别邀请了在通过对口高考升入江南大学曾荣获“正昌”、“唐星海”、“荣智权”等奖学金的2004届本科毕业生、现在日本任职的沈忱同学和由学校输出就业的原97微机班学生、现任镇江润福记大酒店总经理凌俊同学来校作成才事迹报告会,并去镇江、苏州、上海等地,对陈国生、陈凤明等十多名优秀毕业进行了实地采访。把采访材料进行整理汇编成“优秀毕业生风采录”,并通过《实习简报》和“实训与就业”画廊向全校师生分期作出宣传。这些图文并茂的真实资料在全校学生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力,激发了广大学生立志成才热情。
2、抓训练、严要求,切实提高职中生专业水平
职教中心坚持积极开展技能活动,不断规范学生实习、实践课程和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双证”考核制度。一是定期举办同轨专业的“技能比武”。二是轮派实习指导教师下厂进行技能训练。三是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04年职教中心先后组织了12个班级553人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对车工、钳工和服装等专业共351人进行了等级工考试。经县劳动局考工认定318人获初级工等级证书,初级工合格率达90%,其中29人获得中级工证书。
3、抓素质、促就业,搞好职中生的就业安排
学校根据新课程理念,组织各个教研组及部分教师,围绕学校办学实情、学生求学实际和市场就业需求,在一年级非加强班中尝试“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通过削减文化课,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礼仪常识等课程,增加技能训练与实践的课时,调整现行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组织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把短期培训与定期返校学习结合起来,确立“多种证书+学分=毕业文凭”的新教学管理模式,促进了职校生的快速成长。
同时,职教中心加强了与社会经济行业的联系,一方面把眼睛盯牢苏南地区,一方面把脚插入本县及周边市、县,避开中介,排除干扰,主动创造条件,将就业安置的目标放在名声大、形象好、信誉高、有发展前景、用工规范的各知名企业上,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实习就业基地。
四、职业培训、构建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职教中心一直把农村劳动力、下岗职工培训转移作为一项大事抓紧抓实,一是面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开展培训,就业安置农村劳动力。二是面向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需要开展培训,培养合格的企业技术人才。岗前培训,学校以新上岗人员为对象,以基本生产技能、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内容;专业技能培训,以在岗、转岗、下岗人员为对象,以提高技能等级为内容。同时对企业人员进行机械、电子、服装等主要专业工种的培训。三是面向劳务输出需要开展培训。职教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开展各类培训,培训内容除专业技能外,增加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外出打工者的综合素质。
五、抢抓机遇,走上飞速发展之路
金湖职教中心现以劳务输出、对口高考为龙头,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了“出口活、进口活”的良好态势。金湖职教中心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职教之路上飞速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金湖职教中心作为我县职教的龙头老大,正以火热的热情、百倍的信心走上腾飞之路。
第三篇:创新发展开奇葩-濉溪职教中心发展侧记
创新发展开奇葩
濉溪职教中心是皖北职教战线上的一朵耀眼的奇葩,是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6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100平方米,实习实训基地18000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48人,在校生3300多人。成立26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大力支持下,我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抢抓机遇,始终秉承“学实用职术,找理想职业”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以质求生存,以量谋发展”的管理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为重点,积极构建职业学校实施综合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共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万余人,荣获县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46项。
一、扎实有效,领导班子硬作风
“向管理要质量”,这是濉溪职教人的共识。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规范学校的制度管理、建设上来。学校抓住全体教职员工人心思变、人心思治、人心思进的要求,在管理上摆脱低层次的“人治”。学校确立按章办事、依法治校的思路,从学校制度建设到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一整套综合和分工细致的科学管理方案,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和竞争激励机制。学校从校领导到教职工、从教学到生活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都有规章的约束,并做到有章必依,违规必究。学校管理呈现出事事有制度、样样有人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在管理中的良好局面。学校管理秉持“人本理念”,从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着手,积极构建和谐奋进向上的校园氛围。政治上,确立师生是学校主人的地位;业务上、为教师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生活上,用感情温暖人心,用活动联络人心,用事业激励人心,把关心教师身心状况和事业发展作为激发教师内驱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举措。
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会、行政会等来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学校对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住房、基建、财务等焦点、热点问题向教职工公布,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现在,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拼博,敬业奉献,全校上下呈现出人心顺、人气旺、人情浓的和谐局面。
为使学校稳步、持续、健康发展,董辉校长同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外出参观学习,汲名校办学之魂、取名家教育之华,成自己独特之法,以缜密超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建设。
二、教育教学,深入改革促发展
近年来,濉溪职教中心创新教育理念,规范教学管理,主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断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办学层次多样:有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有校企联合办学、校校联合办学;成立校企联谊会,教学中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坚持走产教结合之路,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育人功能。在专业设置上,学校紧跟时代节拍,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方向,灵活设置专业,使学校专业发展充满活力。专业设置始终保持8个稳定专业:汽修、计算机、数控等。在教学上,学校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在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了部分专业课程综合化。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开设选修课,开展各种培训班,使学生跨专业选修,拓宽就业面;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整合;突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根据学生状况,采用实用性较强的校本自编教材,并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优化流程,注重实践环节,把课堂设计到车间。
由于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清晰,教育教学措施得力,学校形成了学风盛、校风正、声誉隆的良好办学局面,实现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的目标。
学校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定期召开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进行政治学习,不断强化教师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我校先后组织教研组长、各专业组长及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家著名职业院校学习,数次邀请蒋乃平、龚双江等国家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座,教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公开课、教学竞赛、常规检查、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学校发展需要有名师。我校一直重视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根据教育局教师培训工作安排,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组织6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和1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执教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在已进行探索与实验性改革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任课教师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授课进程及内容。
(2)、坚持不打招呼听课及教学纪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坚持晚自习辅导到位及签到制度和校级领导值班制度,强化晚自习管理力度。
(4)、做好学生成绩的考核和记载工作,继续执行《学生成绩评价方案》加强对教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处理。
(5)、根据教学的督促、检查情况,结合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反馈,采取不同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建设,实施教学计划、教材、具体内容的“三统一”。“三统一”以技能培养模式为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具体内容要以精简实用原则。其次,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并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大专业教学实践力度,把课堂教学搬进实践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能力。
教务处殚精竭虑、多方筹措资金,为广大教师争取培训经费,并根据实际编写校本教材32种,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明显提升,成功立项省级精品课程两项:《汽修电器基础》、《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安徽省教育规划省级课题一项:《关于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研究》。多位教师在省内成为某专业的领军人物,徐峰主任成为汽修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周文娟主任等4人荣获安徽省中职学校“教坛新星”称号、市级教学能手12人。两年来,教师有52教育论文,发表在有关报刊、杂志或获奖。在2012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位列全省同学校前茅。
三、健全机制,德育工作结硕果
濉溪职教中心紧扣《大纲》要求,结合社会实际和各自专业内容,注重实践,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探索出亮点纷呈、形式各异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如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建立德育电子档案,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工学结合教育,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县职教中心树立 “全员德育”理念,开展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形成了“党员联系班级”、“成长困难生”跟踪教育、特困生帮扶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活动化等德育工作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将之作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德育的重要载体,予以全面推进。学校出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在校内张贴“二十四孝”故事,组织学生观看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长期关爱贫困学生,为残疾学生建立特殊档案,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既注重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又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建有极具现代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如生态园、天象亭、文化墙等,另建有展示学生成长及收获的学生作品展室,学校还在教学楼、实训楼、信息楼、教室内张挂著名科学家、学者、现代技术工人模范画像以及治学做人名言警句,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也提高学生素质;学校都成立还成立了形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学习活动兴趣小组,并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设有礼仪队、书画社、心香文学社、篮球协会、排球协会、学生艺术团、舞蹈队、棋类协会、手工编制小组、语文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义工”小分队等20多个学生社团,不定期举办社团文化节、才艺大赛、法制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校内巡回辩论赛、自我形象设计大赛、小型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定期(每两周一次)外出参加义务劳动,服务社区,回报社会;每年开展演讲比赛、“红五月”艺术节、寝室文化节、“一二.九”大合唱、各项技能大赛、应急逃生演练、防火演练、法制报告会、师生田径运会、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并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网络、值周班手抄报、宣传标语、黑板报、班级墙报等多种渠道将人文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纳入教育轨道,编印有《濉溪职教》、《心香》等刊物,制定有《学生道德礼仪规范》、《学生自救自护安全手册》、《学生德育学分管理条例》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学们参与社团活动,真正实现了“第一课堂增智、第二课堂长艺”的育人目标;学校每月评出“月度优秀个人、月度文明班级、月度文明宿舍”,学期末除“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优秀团干、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得者”等奖项外还设有“最佳才艺奖、最负责任奖、最自信奖、对班级最大贡献奖、热爱集体奖”等单独奖项,让更多的学生找回自信,快乐成长,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和家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完善人格。近年来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职业指导资格培训,使每所学校有专兼职 “心理健康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使学生在掌握过硬技能的同时,具备完善的职业人格,推出了 “成长困难生”跟踪教育方案,大力推行养成教育;建立“学生德育电子档案、班主任家访联络、师生谈心、单亲留守学生帮扶方案”等德育制度;定期(每年五月上旬)举办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家庭学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大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实施“成长困难生”法。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培训等形式,组织班主任学习新时期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班主任的思想脉搏及工作实践注入新鲜血液,使班主任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使我们的班风、学风大有好转。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
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定期对学生干部培训,每周一次学生会干部碰头会坚持不断,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培训有重点、有内容,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的学生会干部在各种重大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始终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注重对学生中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做好了对个别学生的家访工作。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对学生值周工作的指导。
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消防、交通、禁毒等系列的安全教育。通过完善工作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层层负责,提高防火、用电及交通、饮食安全教育的实效。通过普及学生自救自护常识,“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校园预防”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法制教育讲座、观看法制教育片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自觉加强拒绝毒品的意识。
四、后勤管理,优质服务暖人心
后勤工作本着以“服务教育、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工作目标,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处。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行精细化管理,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财产管理办法、物品设备的申购、报批、采购等制度。及时做好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全力做好教育教学用品设备的及时采购供应,及时做好校舍修缮及水电照明线路设备的检修。在食堂管理上,不断完善食堂管理制度,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食堂卫生管理标准认真去做,真正做到饭菜质量好,价格合理。
五、校际交流,先进经验助腾飞
1、省内外学校学习
我们先后组织专业组长、学科带头人赴北京旅游学校、绍兴职教中心、盐城职业学校、宁波职教中心、马鞍山职教中心、安徽汽车工业学校、宁国职教中心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学习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开阔了思路,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办学能力。
2、与名校结对活动
在教育厅的帮助下,我校与安徽省经济技术学校结对,开展教育教学帮扶活动,安徽经济技术学校校长王刘旺、副校长甘光升等领导多次来我校指导工作,传经送宝,对我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积极帮助我们规划农产品加工专业实训室建设,并主动为我校培训该专业师资。最近两年,我校先后派26名教师赴该校学习培训。
通过校际交流,我校汲取外地大量的先进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有力促进我校地快速发展。
六、广开渠道,充分就业铸品牌
为保障学生充分优质就业,濉溪职教中心及时了解、做好市场信息和企业的需求,找准企业与学校的最佳契合点,保障了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多年来,学校先后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合肥等地的奇瑞集团、海尔工业园、上海达丰电子、苏州佳能、苏州华硕、合肥美菱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部分专业实现了订单培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学校还根据濉溪县的地方特点,拓宽思路,为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近年来,学校开办了10多个工种的农民工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SYB创业培训及再就业培训、村干部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等。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中、初级技术人才,同时也树立了濉溪职教的品牌形象。
近年来,濉溪职教中心全体教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实现了“化蛹为蝶”的美丽嬗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无论是凝眸历史,还是翘首未来,我们都感到肩上沉沉的重担。我们将以今年8月份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终期验收工作为动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努力开创学校新的发展局面,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贵州高原上的文化地基
贵州高原上的文化地基
---百年老校龙家小学考察报告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句话是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相应国家“西部计划”号召的宣传语,也正是这句话,让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来到这片志愿服务的热土,书写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我和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其他五名成员也有幸加入了这个群体。
2015年8月14日,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支教团从遥远的吉林省千里迢迢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龙家小学。从我决定加入支教事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解这所屹立于贵州高原上的百年老校,通过上一届支教的前辈们的口中多多少少得知了学校的大概情况,同时也经常可以在各种报道上看到这所百年老校那高大庄严的校门。但是当自己真正站在门前仰望的“龙家小学”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这百年文化的厚重。
进入校园后,映入眼帘的是“热烈欢迎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来我校实践”,那一刻感动与亲切完全取代了旅程的疲惫,一切奔波也都有了意义,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这一年的肩负的责任,坚定了要在这里奉献自己的信念。
2015年8月18日,入驻龙家小学几天后,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正式的了解这所百年老校。随着校长的脚步,听着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学校的目标。现将考察结果与心得汇报如下: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余庆县龙家小学是贵州高原上的一所乡村百年老校。由当时贡生、有名的诗人李光斗先生创办于1911年春。龙家小学位于贵州高原东南面,乌江北岸。距离县城有70到80公里,距离湄潭县仅需半小时路程。百年风雨兼程、师生志同道合,现有教师37名,有高级教师21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5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7名,其中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有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的教师,有全国劳动模范,有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的教师、香港柏宁顿第三届亚洲(中国)“孺子牛”金球奖荣获者,受国家表彰的师生5人次,受省市表彰的师生39余人次,学生近700人,校园占地面积20亩。建设乡村生命校园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带着理想从这里出发”是学校的校训。
几乎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文化的印记和值得回忆的故事。
“建设乡村生命校园历程碑记”、“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陈至立副委员长致龙家小学师生的勉励信纪念碑”、“高山与大海对话纪念碑”、“草原英雄小姐妹纪念树”,包括吉林农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去年植树节时一同种下的“青春生命纪念树”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这座百年老校的过往留在了校园内,也正是这些纪念装点了这个并不大的校园,使得这所学校更加鲜活、更具魅力。
学校的陈列室则带给了我们足够的震撼。一张1953年学校教师的合影、一本解放前的教材、几张陈旧的板凳…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了学校的沧桑与变化,从无到有、从草屋到楼房、照片从黄色到彩色!这所学校经历着洗礼,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龙家学子。
2.创新的理念,引人深思的信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所的学校也要由自己的理念支撑。教师,第一做学生的朋友,第二做学生的先生。这是在教学楼前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这句话也高度概括了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师生关系的理念,也是现有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视,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并无执教经历的“讲台新人”这一年来的一个准则。
我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不见得每个人的潜能都能被开发出来。作为教师,我们就要用灵活的方法,先进的理念来引导每一个学生。同时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争取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这一周时间的了解,我发现龙家小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它十足的底蕴带给人们的不光是叹服,还有震撼。我想这所学校也就是龙家的一张名片。都说小学是每一位学子的基础,那么我想这所学校就是龙家镇文化的地基!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我幸运来到了龙家小学进行这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如果说刚刚结束的大学四年是收获,那么接下来这一年的意义就是奉献!在龙家小学就像是一把接力的火炬,传递的是爱心,是责任,是一代又一代吉农支教者不会熄灭的热情和面对挑战的信心。我们将会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感染孩子们,把爱挥洒在龙家的每一寸土地上!
第五篇:高原上的绿色使者(修改稿)
高原上的绿色使者
——准格尔园林绿化工作纪实
[太空地球,中国北部] [黄土高原,城池簇绿] [准格尔城,地理坐标] [三区绿景,绿化使者]
在生命旅居的这个星球上,绿色的大陆是人类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绿色的森林是祖先栖息的家园。
准格尔,诗一般沧桑的岁月,画一样沧海的变迁,亿万年间,天地轮回,绿色的森林演变成黑色的乌金,使这里成为中华崛起的动力,经济发展的能源。当煤河像血液一样输入现代工业的肌体时,文明便发出了“保护生态,保护绿色”的呼唤,我们便成了高原上第一代的绿色使者。[出标题——]
高原上的绿色使者
——准格尔园林绿化工作纪实
[三区城标,绿色拥簇] [街道花园,绿树成荫] [工业煤矿,绿野一片]
仲夏季节,游览闻名遐迩的准格尔,你就会被这里的一片绿色所吸引;
漫步其间,领略塞外煤都的准格尔,你就会被这里的绿色使者所感动。
绿树拥抱着城池,花朵装扮着街道,清流环绕其间,缤纷弥漫天宇。绿色文明与工业文明同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成了这座新兴煤城的时代进行曲。
[园林局景,工作规划] [三区绿化,特色显示]
准格尔旗环卫园林局1999年成立,在编职工38人,绿化环卫工人1000余人。主要负责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的市政园林绿化和清洁卫生工作。重点是实施园林绿地、行道植树、游园景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和养护;负责七个公园、两个广场的管理和维护。在园林建设上,本土文化特色的内涵挖掘和现代园林设计的大胆借鉴,为准格尔旗“绿化精品”工程建设推出了一批品味高、韵味足、底蕴深的公共游
园、绿化广场和街头绿地,带动了城市绿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档次。
[春夏秋冬,扫街护树] [雨雪风霜,剪花修苗] [彩虹映花,霜落红叶] [幸福情侣,嬉笑儿童]
清晨,人们梦呓呢喃,我们走出家门; 入夜,已是万家灯火,我们仍在忙碌。
十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城市绿化美化的总体部署,足迹走遍了大街小巷,心血撒在了每一寸土地,祝福给予了千万百姓„„(排比形容,不要说具体数字,)
[薛家湾镇,绿化规划] [绿化工程,实施场景] [整体面貌,巡视展现]
薛家湾镇作为旗政府所在地,经过五年的建设,47000多株特色树种傲指蓝天,4万多平米花卉争奇斗艳;6座公园镶嵌城池;街道绿化带郁郁葱葱;水上公园五彩缤纷,景观河畔景色迷人,高速路下绿草茵茵,市民走出家门,就会融入一片绿色。位于薛家湾中心区的友谊公园和座落在南岸的南山公园,气势磅礴,集山水一体,融自然天成,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市民休闲的天堂。让你在徜徉山水之际,尽情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大路新区,绿化规划] [绿化工程,实施场景] [整体面貌,巡视展现]
大路新区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树成林、花成片,四季有绿、三季花开”的设计思路,园林绿化从2006年前的荒漠上开始,历经5年建设,打造成了“放眼望去,满目皆绿”的视觉成就。现在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绿化、美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市政区、工业园区与郊区融为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沙圪堵镇,绿化规划] [绿化工程,实施场景] [整体面貌,巡视展现]
沙圪堵镇按照“突出特色、增加绿量、提升档次”的设计思路,以“大园林”的理念把自然特色和城镇精神融入其中;把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结合在一起;把展现风貌和提升品位共同追求;把景观树种和乡土树种设置配植,达到层次、空间、季相、景观和谐一致的多彩效果。到目前,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26%,人均绿地面积9平方米。
[绿化工人,霞光剪影] [绿化队伍,整齐雄壮] [表彰大会,劳动模范]
星月伴随着汗水,耕耘播种了收获。如果说这里出现了矿产资源的奇迹,经济腾飞的奇迹,我们骄傲的告诉你,还有绿化生态的奇迹。今日的准格尔园林绿化人正满怀激情,苦干争先,把创建山川秀美的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一个绿色环保、自然和谐、人居适宜的绿色准格尔,正在迎接它美好的明天。
[绿野葱笼,大地缤纷] [城市繁荣,鲜花遍地] [鸟瞰大地,景色无限]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是世界的原色。丧失了绿色,就丧失了一切。绿化是生态的旗帜,绿化是发展的理念。丧失了绿化,就丧失了未来。有了绿色的未来,才有我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实际数字1300余字,按每分钟180字播音约7分钟,按每分钟240字播音约5分钟)
(每个区的绿化布局、经费投资、绿化项目可随场景配字说明,以节省时间,避免和解说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