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简介--2011年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是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公办二本学院,其学院性质与校内其他学院完全一致。学院设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专业学位点,招收研究生、本科生、专升本学生。其中“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学制四年,为国家统招计划性质,在本科第二批次录取,下设“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创意”、“软件测试”、“多媒体应用与开发”、“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商务软件应用与开发”、“嵌入式技术”等七大培养方向。该专业已连续获批省校两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本科生在学完所需课程,达到培养要求毕业时,统一颁发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院现有在校生近2000余人。
学院现拥有6000多平米的专用教学、实验和办公场所,教学硬件条件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学院现已建成24间软件工作室,专用于三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为期一年的软件项目开发。每间工作室拥有20座以上机位,可同时容纳500名学生进入软件工作室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接受“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学院建设有100座全液晶显示屏的高档通用机房,全天候免费向全院学生开放,专门用于本院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自主研发。学院电脑机位数累计逾800座。
学院建有高性能软件研发室、高性能软件测评室、高性能网络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学生科技活动中心、研究生专用机房、图书资料室等一系列教学科研设施,成为了融教学、科研、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学体系。
软件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后1人,博士4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骨干教师3人,全部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备“能教学、能科研、能开发”的“三能”要求。
截止到2010年,学院已有200余篇文章被EI、SCI、ISTP三大检索机构索引;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连年翻番;获教改课题、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合计41项,先后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学院还长期与国内多家知名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挂牌,建立了产、学、研和实训、实习基地。长年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软件专家来院兼职并举办各种前沿技术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学院现已建成一支专业精湛、结构科学、层次合理的学术科研梯队。学院办学成效显著,办学成绩骄人。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省级课外科技竞赛奖项300余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2010年获“泛珠江三角洲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 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全国赛区银牌、铜牌各一枚;2010年获国家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决赛全国三等奖。以上成绩都为我省在同类赛事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学院连续6年以绝对优势获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软件作品赛第一名。学院学生累计开发各类应用软件项目800余项,除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四年级在IT企业兼职兼薪。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约1000人,其中有30人通过系统分析师(可享受副高职称待遇)考试。2010年下半年,我院一次性有14人通过系统分析师考试,该数是全省通过总人数的一半,是全省所有其他高校通过总人数的两倍。学院多名本科生在全国二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名研究生在国家一流期刊发表论文。
学院先后荣获“全省党建创新三等奖”、“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三等奖”“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等多项荣誉,今年又被学校推荐报
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院学生就业渠道广,可从事软件研发、软件维护、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网站建设、计算机技术支持与咨询等多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多年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高薪化、沿海化的发展趋势,学院已成为我省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第二篇:软件学院简介
依能软件学院简介
依能软件学院由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领袖企业,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过去几年,我们的大批年轻技术专家并肩于行业知名专家同台授课,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培训讲坛,受到大家的普遍好评,软件学院应大家要求而正式成立。
依能软件学院主要面向职业院校和大专毕业生,为职业院校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培训,为大专、本科毕业生及在职人员提供信息技术职业技能深造的学习实践平台。
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咨询培训服务立足于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着眼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而提供的专项咨询培训服务,旨在帮助学校规划并设计合理的数字校园硬件及软件基础设施方案 ;帮助学校建设专业教学所需的数字化资源;帮助学校将数字校园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真正用起来,以信息化应用推动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与效率的提升;为学校培训信息化管理干部及教学骨干教师;为学校培养数字校园建设与维护的管理人才和IT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缜密的课程体系、创新的教学方法、全程案例式讲解,让学员参与真实项目实战,帮助有志于IT行业的学员掌握学校普遍欠缺的IT领域最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具备岗位技能,为专业软件公司、媒体技术公司输送专业技能熟练、职业素养优秀的IT技术人才。
诚挚邀请您来,如果您曾经参与过依能技术专家出席授课的培训或会议,欢迎您再次体验我们全新的系统培训!
第三篇: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一、培养目标:以“基础教学提高思维水平、专业教学提升科研素养、实验教学提升应
用能力、实训教学提升系统观念、外语教学提升沟通”为核心理念来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态度、厚实的基础知识、持久的学习能力、山色的合作精神、清晰的系统思维、丰富的技术手、敏捷的应变能力和与时俱的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信息产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专业方向和授予学位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专业方向: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数学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正在推行有自主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已得到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有关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目前,基于该教学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一等奖。学院有两种办学形式,一种是对统招的四年制本科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本部学习三年,在专业实习,即1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软件学院集江农业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办学经验、软件企业高层次人才多、研究与开发项目多、软件开发能力强等优势圩一体,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创建了高等院校与科研成院所(软件企业)共同合作,联合培养优秀软件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是江西省唯一与科研院所、软件企业合作办学的学校。
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根据“3+1”和“1+1”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两支教学队伍,一支是学校本身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教授4人,兼职教授4人,荣誉教授(院士)1人;副教授18人,讲师12人,具有学位教师5人,硕士学位22人;
中科院、软件企业共有工程师(含工程师)16人。
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立足专业,彭励创新,设立了“E01软件信息惭愧“蓝点工作室”“软件开发小组”创办了“E01软件信息报”。开展了“暑期专业实训”软件创新设计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科技活动月月评”等一系列实践创新能力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几年来,在学院的培养与支持下,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第四学年在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期间,基地聘请具有软件开发经验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对学生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强化训练,实训教学内容都是主流技术或新技术,全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打造就业直通车,实现就业“两高”
1有与人才市场零距离的专业实训基地
软件学院在北京中关村和上海沛东软件园两个IT产业发达地区建立软件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含高工)为学生授课;有较多的软件开发项目给学生做案例教学及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训练;有及时反映人才市场用人需求的信息以指导毕业生就业。软件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采取多渠道、灵活的就业服务机制推荐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专业实训,对专业技术掌握较好的毕业生能顺利地通过IT公司的面试,到该公司进行岗位实习(试就业),毕业后留下就业;以不能顺利通过面试的毕业生,实训基地根据毕业生个人存在的不足,再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然后再推荐。因此,实训基地本着培训、推荐、再培训、再推荐的做法,使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实习岗位,从而实现理想的就业。
2.就业工作实现“两高”
高就业率:2005、2006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2007届没有毕业生,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其中有52%的毕业生留在北京地区的中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
高质量就业: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在北京中大型企业和科研所式作,如北京IBM、北京中软、方正国际、北京东方信软、软通动力、榕基软件、联想利泰、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科院中科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起薪均较高。
第四篇: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情况简介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情况简介 吉林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吉林大学计算机学科实力雄厚、办学条件优越,在全国被批准的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吉林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位居前列。
代表性人才如下:
卢琦:美国计算机高级科学家,获美国总统特别奖;
李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李光烨:美国SGI公司高级研究员;
宫雷光:美国IBM公司系统工程部高级研究员;
徐鹰: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郑斯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学科教授;
周正芳: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数学教授;
包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数学教授;
徐迎庆:微软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部门主任;
刘卓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王勇峰: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五篇:吉林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于2001年12月联合批准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11月,通过了教育部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中期评估,2006年5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
学院面向21世纪,培养热爱祖国、具有民族振兴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富创新、善合作、外语水平高、身体健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型、高素质和高层次的软件人才。
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学院坚持依托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和数学学院办学,共享两个学院的学科等相关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和特色;面向社会需求,改革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加强数学基础、软件工程、外语和双语教学以及与国外大学合作,聘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和著名软件公司的软件专家和管理专家授课,采用国内最新优秀教材和国外最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强化英语教学,二分之一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强化在软件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加强符合国际规范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过程质量控制和软件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教学。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国内外实际工程背景的精干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70人;拥有一流的现代化办学条件,建成了面积为10948㎡的优质的教学实验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先进,环境和谐优雅。学院建有校内外产学研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践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到目前为止,软件学院已累计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2876名、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518名,已毕业本科生1748名、研究生340名。有3人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人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有6人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区” 银奖和铜奖;有3人获得国家级英语竞赛特等奖。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历届毕业生均有很高的就业率。
展望未来,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将继续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阔视野、挖掘内外潜力、发挥优势和特色,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使吉林大学软件学院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注意事项
一、培养方式与学制
1、培养方式为脱产学习。
2、学制:二年,特殊情况可延长一年。
二、毕业和学位授予
按照国家学位办关于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及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吉林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三、学费
软件学院研究生暂不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学费标准不变。学费共计32000元,分两年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