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妈妈的成长历程
一个妈妈的成长历程
我家孩子的学校有个习惯,每学期学生的家长都要写一篇家教随笔,开始我觉得是给家长增加了麻烦,很不愿意写,今年班主任老师改了个方式,让所有家长轮着写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家长们可以定期轮看,于是这个“传说” 中的家教随笔传到了我手中,我逐一阅读了里面每个家长的作品,老师在每篇上都发表了评论,在随笔中,许多家长都谈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说的头头是道,尤其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有很多家长都很注意对孩子道德观和性格的培养,认为做人是根本,家长们对孩子的付出真是令人感动。其实说到孩子,作为一个母亲的我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她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惊喜,带给我的思考,带给我的困扰,是无法用一篇两篇的随笔可以告诉大家的,而且不光我如此,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今天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妈妈的成长历程。
我家小雨是个早产的孩子,为什么早产呢?是因为我工作太累,一直没有好好休息,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个要强的人,因此,孩子早产了,而且一生下来体弱多病,她小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没少折腾医院,几乎每月都要去“报到”,含辛茹苦这个词,我在那时算是深刻的体验了一把,有些经历甚至被孩子当做素材写到了作文里,终于一天一天的把她带大,身体也强壮了起来,虽然还是瘦弱,但至少不用总跑医院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开始对她有了期望,我的孩子要性格温柔,要善良懂事,要有艺术细胞,要会说几门外语,要学习优秀,以后要
出国留学……等等,于是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开始了,我不会的她要会,我会的她要更好,舞蹈、声乐、英语、钢琴、画画、儿童音乐剧……孩子被我弄的很疲惫,我也很疲惫,我相信一定曾有家长和我一样走进了误区,虽然在我的坚持和苦口婆心下,孩子也在坚持,但我知道她累,我的孩子呀!她真的是很乖很懂事的,我有时问她累吗?她说不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4年,可我发现孩子的欢笑少了,和同龄孩子不会沟通,也不会他们玩的游戏,你就是把她撒出去她都不知道玩什么的时候,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错了,真的是大错特错了,于是我马上取消了她大部分的兴趣班,只保留了她自己选择的最喜欢的舞蹈,我和孩子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其实我一直很想诚心诚意给我的孩子道歉,都是我的固执剥夺了她童年的快乐,好在我醒悟的还不算太晚。
孩子上学了,我的要强心又开始作祟,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超过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重视,后来我发现孩子学习成绩考的好坏,并不真正代表她学习的好坏,一时的成绩也不代表孩子的付出与否,而且我的观点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她学会了报喜不报忧,不只是学习,她连学校发生的事也不和我说,有些我是从老师那儿知道的,发现了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后,我与孩子平心静气的坐下来正视我们的问题,我检讨了我对她的态度,并告诉她以后我会更注意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而不仅仅是成绩,我还告诉她我会是她这一生最好的朋友,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帮助她,我的低姿态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从那以后,我也照着我承诺过的去做了,孩子不仅敢把不好的成绩第一时间告诉
我,和我一起分析,还把在学校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回来和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这个妈妈已经越来越像她的朋友了。
除了我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挫折外,其实也有很多好的方面,比如,我的孩子很善良,很懂事,很有同情心,她待人真心实意,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而且她认为对的事情就会坚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一次,我和她走在马路上,有个人乱扔了烟头,而且没有熄灭,我家小雨挣脱开我的手,冲过去踩灭了,还捡起来仍进就近的垃圾桶,许多路人都看见了,指指点点的弄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却还兴高采烈的跑过来,一脸的骄傲说:“妈妈,我做的对吧!”。说实在的,孩子们身上具备的好品质,有些是连我们这些大人都不及的。
有时在孩子面前我也会示弱,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烦恼的时候,也有劳累的时候,也有生病的时候,也有需要她来照顾和安慰的时候,她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电视上看到有些像我家小雨一样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了,那完全是环境所迫,我就是要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她长大。
孩子在一天天的成长,我也在慢慢学着做妈妈,我深刻的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非常独立的个体,因此与之适合的教育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为什么孩子长大后,有的成为了科学家,有的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也有的沦为罪犯,我想他们的父母曾经也对自己的孩子是报有期望的,我的经历告诉了每位家长都要在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教育方法,这当中家长们自然会有走错路,走弯路的时候,但只要及早发现,及早纠正,我相信都可以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二篇:一个Java技术人员的成长历程
一个Java技术人员的成长历程.这位牛人23岁毕业,做了两年嵌入式C编程,25岁时,突然对Java的优雅设计情有独钟,而正好这时,公司有个Java项目,Java技术之旅开始了。
1、最开始三个月,开始接触Java,比如接口、继承、封装等,买了本《Think in Java》天天啃,并且同时做项目实践。猛学了三个月后,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熟悉了,原来脚本式思维和对象思维确实有差别。
2、三个月后,开始啃《Core Java》,《Effective Java》,对Java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调的概念也有了,逐渐接触到更高的层次,面向对象设计OOD,这时又看了一本书《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感觉设计模式特别有趣。再写代码,已经不是面向实现编程,而是面向设计编程。感觉写Java代码太简单了。
因为每天还有Java的Web项目开发,逐渐了解了WebWork等Web框架的使用。
3、六个月过去了,Java瘾越来越大,逐渐开始往更高层次攀登,这时,又看到两本书《企业应用架构模式》、《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已经开始从设计往面向对象分析OOA、架构攀登了。
因为大半年的Java企业开发,Hibernate已经比较熟悉了,了解Hibernate背后的持久化技术、Spring背后的IoC容器、组装技术原理。
4、一年后,他逐渐脱离了Java语言,开始看这类书《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卷1》。这个阶段持续了一年,并且对以前的学过的设计模式,如命令模式、观察家模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因为两年的企业应用开发,他已经熟悉了Java EE的十来种规范,对Web容器和Servlet规范的关系有很深的理解,对JDBC规范和数据库驱动程序的关系也很了解。
他正在经历Java开发的快速上升期,对应于曲线的一年时间点。
5、两年后,他突然发现,他学的很多东西都没用,都是纸上谈兵,比如,在自己的企业应用开发中,Command模式、Template从来没有用过。
他还发现,本来100行写的一个功能,花了1000行,就是为了所谓的设计优雅性:可扩展。而实际上,还没有等到扩展,该系统就已经废掉了。
他发现原来设计模式主要用在系统框架开发,而不是应用开发,一般开发人员不用,只需要理解。
他还发现,他认真学过的JMS、JCA、JTA、EJB像是从来没有用过。突然他想通了,JMS、JTA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处理遗留系统。
当他开始对自己两年学到的知识进行反省、批驳时,他已经有了技术辨别能力,知道技术推广也不是那么纯洁,也有商业炒作。
知道Java虽然是Sun公司发明的,但Sun公司没有赚到钱,IBM却赚得盆满钵满,最后Sun公司竟然卖给了技术商人Ellison所创立的Oracle了,Java之父James Gosling也混得并不好,从Sun公司到Oracle,最后还不欢离开了。
这时候,他已经不限于Java了,开始了解C#,Ruby,发现Java可能并不太适合互联网开
发,PHP可能更适合,ROR开发更快但需要在牛人的手里。两年后的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真正驾驭Java,他已经不再限于Java,而是企业应用。
这个时候,技术提升的速度越来越慢了(曲线的三年分界点),因为不知道还可以学习什么新技术。因为他发现,原来这些东西,最深层次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概念:消息系统、异步通讯、事件机制等等....6、三年过去后,他已经不再限于企业应用,而是解决方案,技术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恐怕不是技术,而是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成熟度;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不是处理好了技术,而是处理好了几位企业高官的利益。
这时候,对IT行业新闻,逐渐有判断力和免疫力。
他突然发现,技术的力量很有限,商业才是最大的驱动力量。而此时,他已经不再钻研技术细节,比如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如果他在一个技术研发型公司,比如普元,可能还会深入挖掘技术。如果他在东软这类行业应用开发企业,这类企业的口号是Beyond Technology,这时候他再执迷于技术而轻业务,恐怕不太受欢迎。
这个时候,技术的提升,就会进入一个平台期,也就是曲线的水平部分。再平稳发展,技术大牛就开始炼成了。
第三篇:年轻妈妈的成长历程1
年轻妈妈的成长历程1
2009-09-02 11:06
宝宝两岁多了,一路走来,当妈妈的我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不能说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我在不断的努力,全身心投入。
我是一个没有规划,心不细的人,有了宝宝我还是这样,显
然孩子会受罪。
一岁半时我们带她去爬狼牙山,在山脚我们决定由我老公带她坐缆车上去,而我为了让老公抱着她更加安全,把她的水杯,老公的钱包都拿了过来。一个小时后老公就到了山顶,我们爬了连一半都没有。她渴了,可水在我这,钱也在我这,我的心急了,拼命往山上赶。看到山顶的父女两,我后悔万分,我的她看到了
希望,不知是我还是水壶。
以后再出门,水壶一定要跟在她的身边,想到她的需要。
第四篇: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2012-11-25 23:04:57)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原文地址: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作者:启良春华
在新浪微博里看到的: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作者贾铭,估计也就是假名的意思,谁都不愿意把童年所受到的伤害暴露给大家看,无法愈合的伤口想一次就痛一次。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总结中国的某些家长式教育方式的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害,让人唏嘘,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父母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朗,成长在文革时朗,又经历了上山下乡。他们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幼小的我只能无助的看看这一切。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母离婚我跟谁。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作业或者看电视。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并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白解开了外公的九连环。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扬,但我最渴望的,却始终是家人的赘赏。但母亲认为我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从来都不会看。并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式,当别人在她面前夸奖我时,她就不断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别人说:“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母亲的这种方式,让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白己价值的判断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上。如果别人批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他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总想看如果失败,别人会怎么看我。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直都在为别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三、不要打骂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因为忘记写作业,被打得一个星期不能坐椅子;因为不小心把馒头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还有无数句“没用的东西!蠢玩意儿!死不死啊你!”记得当时我很消沉,在母亲心里,难道我真的不如一个馒头重要吗?
有一次我偷拿了家里的钱,我妈愤怒极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后就把我往厨房里拖。我挣扎看,哭看求饶,但没有用,很决手就被按在了菜饭上。菜刀剁下来的那个瞬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绝望的心清。虽然是剁在了旁边,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声,不再有任何表清。随后我被扔在厨房里呆坐在地上。
当时的父母基本都会打骂孩子,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那时候楼前的一户人家,把12岁的儿子衣服扒光,从家里踢了出来,就那么撂在马路边。男孩不断的嚎哭,我透过窗户惊恐地看着这一幕。这时我妈说:“看到没有,下次你不听话,也这么对你。”该句话彻底的击碎了我的心,我是个女孩啊,难道就这么没有尊严?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长,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为了儿女愿意牺牲白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爱,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母亲从小一直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因为我才导致她这么不幸。她经常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妈妈去世后,她把想对妈妈说的话贴在风筝上,说风筝可以飞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妈妈。母亲边看边哭。我问她为什么流泪,她却忽然咆哮起来 “要是我死了,你就不会来看我!”当时的我不知道白己又做错什么了,非常惶恐,以为是自己惹妈妈生气了。
长大后的我,依然分不清个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别人心情不好,我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总认为和自己有关,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如果看到别人摆脸色,我会把他的负面情绪全部接收过来,然后搞得自己也无比郁闷。
五、让孩子永远信任你
小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母亲坐大巴去秦皇岛。大概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停一次给乘客解手。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强,到了四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又想上厕所了。因为从小受母亲打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帮我。强忍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对她说了,果然换来的是“就你名堂多!谁让你刚才喝豆浆了?活该,忍着!”
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用哭闹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挨打。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心里说 “尿裤子就尿裤子吧,受不了了。”我不记得小时候尿裤子后母亲是否打骂过我,但潜意识里就是控制着自己不能尿,不能尿。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记不住事情,就可以随意对他。孩子记不住事清,但是记得住感觉。我不敢告诉我妈,不敢请求司机,不敢尿裤子,这大概都是幼时的心理阴影导致的。
后来终于忍到了目的地,我连滚带爬地冲进车站厕所,却无论怎么努力,都已经尿不出来了。不知道有几人有过这种体会。我跪在地上用头撞墙,无声的哭着,却不敢惊动等在门外的母亲。
长大后,我遇到任何事清,不论我处境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对我妈说。哪怕是大一时医院给我下的病危通知,我都直接撕了。我不想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弯里倾诉的孩子。而我遇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却无人可说,我只能自己硬扛,直至内伤。
六、不要把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母亲经常对我发牢骚,说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每次和父亲吵架都要对我控诉。一件事情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说,过去十年的事清依旧天天挂在嘴上。这些负面情绪让我背负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亲情,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我觉得我一定会重蹈她的覆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活着?
小时候的我经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轻轻一跳,大概就不会有烦脑了吧。即便是现在,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我都会有往下跳的想法。只不过是现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让理性主导我的思想。
七、不要吝啬夸奖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击教育”,也就是无论我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他们也都是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不值一提”。时间长了,我就真的学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在网上发了个长贴,有位网友回复说:“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标点符号使用得非常规范,没有错别字,并且每个自然段之间都会空格,这么长的帖子看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感谢楼主为读者考虑。”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我忽然发现我是多么渴望被人称赞。
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强心理,能够让孩子奋发向上。不可能的!不断的打击只会给孩子造成伴随终生的低价值感,让孩子在自卑、自贱中痛苦的挣扎。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夸奖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清,都会让孩子铭记在心。
八、家庭教育中父亲不能缺席
父亲有着传统大男子思想,认为做家务、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总是高兴起来就像逗宠物一样逗我,玩不高兴了就当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除了和母亲吵架以外,父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记忆。我不否认父亲很爱我,但我感觉不到。再加上母亲不断的在我面前控诉父亲,所以我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正式离婚。后来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并又生了个女儿。这几年,他一直在对我说他当初多么无奈,其实他有多么爱我。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不知道是不能原谅他的再婚再育,还是不能原谅他对我成长的不作为。
九、成绩不是一切,能力更重要
自小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于是我很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公费研究生。可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懂。我不会为人处事,不会交际应酬,不会团队合作。读书时成绩好的优越感,一下子全被踩在脚下。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我总是躲在厕所里哭。我有太多太多的不适应,太多太多的不明白。后来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十、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从小我就必须按照她的意志来生活。我穿什么衣服鞋子、买什么东西、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嫁什么人,都是她决定的。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胆小、毫无主见的性格。
上大学之前,母亲一直控制看我的生活。考上大学后,因为大一时生了一场病,母亲以此为理由来陪读,又延续了七年她对我的控制。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母亲以当初把房子买了给我治病,现在无家可归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奇观,带看妈妈上班的人。
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拒绝母亲,因为在她的教养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义。我仿佛是跟她共生的,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沿有自己的边界。
在她的强力包办下,我没有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工作后,又是在她的包办下,我嫁给了现在的老公。结婚头几年,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离婚。我恨母亲毁了我的一生,我恨为什么她的行为,要让我用一生的幸福与安宁来偿还。
其实,如果我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童,也许我说的这些回忆她一件都不会记得。但正是这些不被记得的细节,在不断的伤害着我,计我痛苦不堪。
后记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我学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随看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白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孩子真的是上天派来治愈我们的天使,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再次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儿子出生后我读了很多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接纳、关于界限的书藉,明白了很多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的问颗。
我开始明白母亲一直在侵犯着我的生活,越过界限控制着我。我开始懂得母亲的情绪和生活是她自己的,我的生活是我的,我可以做主。我逐渐自信起来,开始有了白己的主张和判断力。
在育儿的路上,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不会因为儿子打碎花瓶、扯下窗帘而训斤甚至打骂他,在我心里,儿子远比那些物品重要。我和儿子一起在地上爬,一起捡石头,一起在纸上涂鸦,一起互相泼水,每天都拥抱他、亲吻他,耐心的对他、尊重他。儿子在自己玩的时候,经常会突然跑过来给我一个拥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有这么一个全心全意爱我、信任我的小人儿,我怎么能不努力成长,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
我关注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微博,每天看他们解答一些令家长头疼的幼儿行为,同时也准备着,如果我的儿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解决。但是,不知道是我的运气比较好,还是我的正面关注起了作用,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让我头疼的问颗,或者是也许出现了,但我没把它当成问颗。
我小心的呵护着这个上天给我的恩赐,同时感觉到白己内心的伤痕在慢慢平复。更加神奇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融治,他更加尊重我,我也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委屈伤心。我俩一起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家里每天都有笑声。
对于母亲,我托人给她介绍了个老伴儿,人很好,我很放心。虽然我无力改变母亲的心态,但我还是一有机会就开导她。她也会经常来我家小住,但我会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让她影响到我和儿子。
最后,我再次说明,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控诉什么。我的母亲应该代表着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他们都曾是一个受伤的小人儿,只是他们不曾意识到,于是又把伤害一代一代往下延续。
我依然有着很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阴影,这些缺陷和阴影可能会伴随我一生。但我会尽力来自我修复,快乐生活。同时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回顾反省我们的成长经历,在阻断原生家庭的伤害往下延续的同时,弥合自己内心的伤痕,幸福快乐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五篇:成长历程
观《成长教育》有感
人不能苦一辈子,但需要苦一阵子,不想苦一阵子的人也许会苦一辈子,人生亦是如此,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很多苦难与烦恼,有些人坦然面对,奋力拼搏,最终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敢面对,总想为成功找捷径,不想付出,就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往往都一败涂地,就算找到捷径,却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本片的主人公亦是如此,在捷径面前抵不住诱惑,总想着走捷径,到最后来,只是被捷径的假象所蒙骗,错过了重要的考试,也令她的老师和校长伤心。而他的父母,也是被捷径面前的金龟婿所迷惑,不加劝阻女儿,导致最后的悲剧。
在历史的长河里,又有几人能通过捷径而有所成就,这些走捷径的人,又有几人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成长之路是蜿蜒的,成长之路是崎岖的,成长之路是坎坷的.漫漫人生路,只有夹带着坚强,手持坚定信念, 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由于生命里程中有困境,我们变得更坚强;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我们走得更坚实。
成长道路上没用捷径,当你走过一个困境后,回首一望,就会发现你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一定要说出成长道路上的“捷径”,那就是---勇于面对困境,将成长中的困境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
倘若,在成长的道路上真有捷径,也许会有许多人选择去走,因为这个捷径会让自己很快就站在成功的边缘,从而节省了中间许多的环节,何乐而不为呢?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个靠着捷径就迎来的成功,或许根本就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因为你没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你不曾体会这条通往成功路上旅途的风景,由此,你也不会懂得珍惜这份成功的来之不易。只有脚踏实地的走过来,你才会发现这个旅途的艰辛,等你靠着自己的努力迎接到成功的时候,在回首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你会发现原来人生会是如此的精彩!!
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才是真正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