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学校级立项建设重点学科年度建设自查报告(范文)
《公共管理学》校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年度自查报告
(初步提纲)
(2010.7-2011.7)
一、学科年度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一)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二)一级学科建设方面
(三)学科队伍建设方面
(四)科学研究方面
(五)学术交流方面
(六)学科平台建设方面
(七)人才培养方面
二、学科年度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在建设期内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二)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
(二)学科建设未来发展的设想
第二篇: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学考试重点
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学的特质(特点)
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1、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在任职时就已宣誓要护宪和行宪,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职。
2、人民受托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委托,在治理过程中扮演正当与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于强烈短视的压力,应考虑长远的全民利益。
3、贤明少数的角色。公共管理者要扮演贤明的少数,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的多数或有权的少数。
4、平衡论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必须对外在环境有回应或反应,也就是要以维护公共利益及宪政运作为职业。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提出合理的说明并尽量将人民纳入自己的治理过程,以增加民选领导、民意代表、所有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者。
总之,公共管理者在民主治理中应扮演重要的、有价值的、正当的角色,而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管理者。
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重中之重)
第一节 公共部门的性质与需要 为什么需要公共部门
1、市场机制导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要求是以竞争因素与产品市场的条件为依据,要获取这些条件,就需要政府的调节及其它措施。
2、在那由于成本降低而使得竞争变得无效的地方,也需要政府调节。
3、没有政府所提供的法律结构的保护与执行,则市场活动所需要的契约安排和交易就会无法存在。
4、某些具有生产特点或消费特点的货物,即使排除了竞争上的原因,也无法通过市场得到供应,需要政府来解决。
5、因市场体制与通过财产继承权转移而导致的收入和财富分配,须进行社会价值的调节。
6、市场机制,未必带来高就业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和社会期望的经济增长,需要公共政
策。
7、从公共和私人的观点看,估价将来消费所需的贴现率是不可能的。马斯格雷夫的观点为公共部门的经济存在提供了好的注解。第二节 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概括起来,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1、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以消费者的偏好为依据的,对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无法进行资源的分配。这种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与服务即是公共物品。
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竞争存在与不存在垄断的现象。所以就需要政府针对因垄断或其它竞争性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竞争的不完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
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市场经济也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障碍。生产者的生产活动或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导致市场不足或过剩。对此,政府有必要发挥作用。
4、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市场从来就含有不稳定性。它的发展始终是以周期性的增长形势进行的。对此,市场自身无法实现自动的调节,而需要政府来发挥作用。
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以市场机制为前提的收入分配,是由市场上的力量关系、个人能力、继承财产的多少、利用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以及在社会上的灵活性等方面决定的。因此便产生了各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无论是从社会公正、社会稳定,还是从经济效率来看,均是不理想的。而需要政府进行无损于资源最优分配和经济效率的收入再分配。总之,市场的作用是自发的和滞后的,它是以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前提的,这就需要市场之外的主体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自身的不足,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概括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或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政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基本必需的制规则以及框架。它们包括:界定和保护产权、契约的执行、法律和秩序的维持等。没有游戏规范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不可能的。
2、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私人部门很少去提供,对此,政府必须介入。
3、公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这公有资源与我们的生活甚至与生命息息相关,但纯粹的市场调节将使得共有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公有的悲剧,需要政府通过管制措施来加以保护。
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在于解决或消弭社会中的各种冲突,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力或者对垄断者实施管制,以保证市场有效性所需的竞争。
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
7、宏观经济的稳定。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干预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在我们看来,上述七个方面的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称其为基本职能是指这些职能是普遍的,甚至是跨时空的。当然政府职能的范围、政府作用的强度、为实现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公共政策和治理供给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第四节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一)治理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当地政府的治理工具有哪些呢?政策工具包括: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与服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提供;契约外包;经营特许权;补助或补贴;抵用券;市场运作;志愿服务;自我协助;政府贩售等。学者林德和彼得斯认为,政府治理工具是多元性导向行为等四种。这四种行为可由同一领导者依情景的。主要有: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规定;的不同而选择采行,而对于情景因素的考虑,只要有税收;劝诫;权威;契约等。三类:
1、部署的特性。包括部署本身的能力、需要和第五节 政府失灵 动机等。
2、工作环境的特性。包括部署的工作和工作所谓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团体等。
3、组织因素。包括对部署工作的约束程度、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紧急情况、稳定的情景等。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所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一般说出的领导行为较具弹性,依情景因素的不同而选择适来,政府失灵的类型和原因在于以下当的行为,各种领导行为在不同情景下考虑不同的选几个方面: 择。
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过高。政府活预算: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政动缺乏价格的指引,这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产它的成本决裂,这种决裂意味着资源浪费的可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能性大为增加。实际上,政府活动的一个趋势就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是明显的多余成本。计划,也即经过政治程序所为之的国家
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由于理性选资源配置。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阿克西罗德认为,政府预算的功能在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等因素,使于: 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
1、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符合有效来的资源配置。配置;
3、内部性问题。公共组织为了进行起内部的管理,2、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 需要发展它们的标准或规则,这些标准或规则即
3、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内部性,即用来评估机构的运行和机关人员的行稳定经济发展; 为。正如外部性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样,内
4、促使政府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部性也同样影响着政府 运用责任;
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政府是唯一拥有合法暴力
5、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 的机构,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垄断者,垄断同样在6、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 政府部门造成了低效率。
7、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
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正。由政府活动产生的分配
8、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政府机关使其计划实施不公平,通常不是集中在收入或财富上,而是集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中在权利或特权上。由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公共预算的原则 涉及到价值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而这种再分配都德国学者纽·马科思认为公共预算包括八点原则:公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开、明确、事前决定、严密、限定、单
一、完全和不
6、寻租。寻租是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相属等。美国前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所倡议的新预算原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则有以下八项:计划原则、责任原则、根据报告原则、润的活动。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具备适当权力原则、多元预算手续原则、自由裁量原费。则、预算时间弹性原则、预算机关关联原则等。
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政府预算制度及其评估 的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导致
1、单式预算: 政府的无效率。特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8、所有制残缺。“国家干预是造成产权残缺的根缺点:科目不分类无法提供政务活动记录.。成本无源,管制导致所有权的残缺,所有者的残缺程度法核算。经常帐目与资本账目无法区分,无法提供政与管制的程度呈正比。府经济扩张依据。预算平衡无法应付经济不稳定。第六节 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2、复式预算
(一)市场的自由化、促进化和活泼化 重点考量因素:
1、国内局势
2、全球化影响及政府 战略性选择。
(二)诱导机制与政策 特征:明确资本形成来源以及公共资本动向。经常与诱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手段:1供给面的赋税手资本预算分开,可考核支出,剩余资本用于投资。不段 2需求面的赋税手段 3供给面的补助手段 4受狭义预算平衡影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可联系短需求面的补助手段 期与长期计划。
(三)政府管制:缺点: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无法平衡社会价值投资。
(四)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 公债会过度膨胀。无法在公共工程举债中实现公平负政府以非市场供给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担。1政府直接供给 2政府间接供给
3、绩效预算制度
(五)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机制与政策 特征:注重最后产出而非投入。强调计划产出与投入权变领导理论 关系。计划全面,可考察全部效果与成本。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缺点:缺乏政治回应性。若缺乏成本会计制度而无法有: 采行。无形成本与抽象成本难以衡量。单年计算无法
(一)艾凡雪维奇的情景因素说。艾凡雪维奇等保持目标连贯性。实际成本不易确定,尤其是间接成人在其所著的《组织行为与绩效》一书中,认为本。预算高层做决定,容易形成集权与中央政府。目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标与量化方法极易遭遇政治对抗,使立法部门以及利项因素,1、管理者的特性。主要包括:人格特质、益集团间难以调和。目标导向的预算设计会面对国际需要与动机、过去的经验与强化。
2、部署特性。国内动态问题而难以评估。主要包括:人格特质、需要与动机、过去的经验
4、设计计划预算 与强化。
3、团体特性。主要包括:团体发展、团特征:运作化观点分析计划目标。分一年或数年政策体结构、团体工作等。
4、组织因素。主要包括:计划总成本。对达成目标方式加以对比考核成本。比权力基础、规则与政策、专业主义、时间。艾氏较方式分析计划成本与效益的系统方法。的理论是人们意识到,领导行为最重要之处就在5、零基预算 于适应情景,配合情景因素以发挥领导效能。特征:不受往年预算约束,由零开始。决策包的多种
(二)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权变领导理论首对比利于删除效益较低的预算方案。具备长远目标语先由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菲德勒提出。这一理整体资源合理配置的优点,决策包由基层完成利于民论的基础是认为领导者对其所领导的群体应对领主精。导者本身的需要结构,以及在特定情景下的控制缺点: 会计人员工作量加重。难以数量化衡量收益。及影响程度而权变。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删除旧计划或裁减人员会造成人员困扰。影响领导形态的情景因素主要有:
1、职位权力。指职位本身所具有的权力。
2、工作结构。指群体 工作任务的例行性程度即可预测性。
3、领导者与部属关系。领导者与部属相处及部署对领导者信 任与忠诚的程度。这一理论对于部署生产力的提高及员工满足感的增进,具有相当价值。
(三)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佛洛姆的期望理论引申而来。豪斯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影响部署的偏好与预期,假若领导者能够增进部署对达成目标的偏好,以及祛除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的各种障碍,并增进预期达成的几率,将会是部署更努力工作,并使部署有较高的满足感。目标途径理论认为领导行为有工具行为、支持行为、参与行为和成就
第三篇:兰州工业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兰州工业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重要基地。学科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师资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的特色和整体水平,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根据《兰州工业学院学科建设规划》,依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级重点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的二级学科设置,每2年申报评选一次。对学校急需统筹布局的特色重点学科可随时申报。
第二章 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任务 第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重点学科建设应瞄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以“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培育特色,形成优势”为指导思想,按照需要与可能相 结合的原则,选择基础较好、建设方向明确、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第四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
重点学科建设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与需求统一布局,应符合甘肃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体现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特色,其建设原则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绩效优先、滚动资助的原则。
第五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1.凝炼学科方向。从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凝炼研究方向,巩固与提高原有学科优势,进一步形成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特色和优势。
2.学科团队建设。培育造就若干名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
3.大力培育标志性学科成果。要积极研究和解决甘肃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争取新的突破,在1–2个建设期内下大力气培育形成标志性学科成果。
4.学科基地建设。要集中有限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基地。
5.学科环境建设。加强学科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勇于开拓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为促进本学科发展作贡献。6.相关支撑学科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要带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重点学科的支撑学科的建设,逐步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
第三章 重点学科申报、遴选条件
第六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遴选条件
1.有2-3个相对稳定、相互关联、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其中至少一个研究方向有相应科研成果支撑,并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
2.拥有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或省内有名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有一支结构合理、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目前正承担多项科研课题,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3.承担过国家或省级科研、教改项目;或近五年获得过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励;或近五年取得多项专利,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近五年科研、教改项目经费总额工科不低于50万元,文(理)科不低于10万元;或近五年发表高水平(学校相关文件奖励的论文)学术论文10篇以上。
4.承担有本科专业教学任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成效显著,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较高。5.具有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6.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第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及评定:采取学科所在单位申报、科技处审核、学科答辩、学术委员会或学科群专家组评审推荐、学校批准的程序进行遴选。鼓励跨单位配置优质资源,组成强势学科,所组成的学科应依托其中一个主要单位进行建设。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建立量化、操作性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客观的评审。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八条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制,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学科带头人(或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学科建设目标,认真研究制订建设规划,与学校签订《兰州工业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九条 科技处为学校重点学科管理的职能部门,按相关规定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第十条 学科带头人应带领学科团队按计划完成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为本学科的发展努力工作,使学科研究方向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第十一条 立项建设的学科要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应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年 终进行总结;编制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等;组织本学科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进行学科建设相关的检查、评估等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第十二条 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所在院(部)要做好所在院(部)学科发展的规划,组织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检查学科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协调本单位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协助学校按时组织对重点学科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将材料报学校备案。各重点学科所在单位的领导要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十三条 学校积极为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长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科研及教学研究工作;对各重点建设学科在出国人员选派、职称评聘、教师培养、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购置等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第十四条 学校建立重点学科检查、评估制度,对重点学科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汰”。学校每年定期对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按照重点学科评估标准(参见《兰州工业学院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考核指标体系》,以下同)进行考核,由各学科递交相关成果材料,科技处组织专家进行测评。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学科限期整改。对成绩突出的学科给予奖励和支持,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行指导整改,对不达标或建设不见成效的学科不再列 为学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第十五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验收:重点学科建设三年期满后,由学校组织对其进行验收,根据重点学科评估标准要求,采取学科自查和专家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和档案、听取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合格的校级重点学科、可继续申报下一轮校级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学科。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学科,取消申报下一周期建设的资格。
第五章 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第十六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主要由学校拨出专款扶持。学校根据学科遴选时签订的资助额度及各类重点学科建设的考核结果下达次建设经费。各重点学科应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经费支持,积极申请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项目。
第十七条 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必须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依照国家、地方政府、学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及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学校财务的相关规定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条件的改善、学科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和资助本学科有特色、上水平、有创新的前沿研究等开支。支出范围包括重点学科建设领域相关的设备购置和文献资料、学科人才与学术交 流、学术成果出版(转化)资助及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等日常费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由学校从校级重点学科中择优申报,其管理办法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河南大学关于印发《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河南大学文件
校发〔2006〕284号
河
南
大
学
关于印发《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办法(修订)》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因工作需要,学校对《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四日
—1— 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修 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设置与建设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战略性措施,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并为其它学科建设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有利于提高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地;有利于更好地为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提供后备力量。为规范和加强校级重点学科的管理,促进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设置原则与建设周期
第二条 校级重点学科设置的原则为:
1.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所规定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分设);
2.已经形成优秀学术群体并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3.国家与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
4.设置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中应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或一级学科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二级学科,应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5.有校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基地、中心)或实验室作为支撑;
—2— 6.已被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的,不再设置为校级重点学科。原定的校级重点学科不能完成建设任务的,不再设置为校级重点学科。
第三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三年。各校级重点学科都要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国家和河南省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基础,制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建设目标、主要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环境和基础条件、经费使用、预期成效等方面。
第三章 建设目标
第四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使校级重点学科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标准。具体目标是:
1.结合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形成若干个有影响的优势学科群体,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使校级重点学科达到一级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要求。
2.结合专业建设、硕士点与博士点培育、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究基地建设,瞄准国内、国际学科前沿,承担高层次研究项目,创造出具有规模效应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形成学科特色,使校级重点学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
第四章 管理方式
第五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遵循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实现目标的原则,实行学校、学院、学科点三级目标管理体
—3— 制和第一学术带头人负责制。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有关副校长和研究生院、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设备实验管理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校级重点学科总体发展的规划、校级重点学科政策和规章;筹集建设经费;统一组织校级重点学科的评审、布局、资金投入与评估,并通过政策引导、检查评估和拨款相结合的机制进行动态管理。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是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管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目标确立、计划执行、资源配置等日常工作,并对校级重点学科定期进行检查,协调解决各学科在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
第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所在学院应建立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院长主管此项工作,具体负责组织本学院有关专家填写拟申报校级重点学科的材料和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责任书,帮助制订三年建设规划,监督实施建设规划,组织检查,上报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接受学校评估验收。
第八条 第一学术带头人要与学校签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正确估量本学科的发展潜力,广泛吸收学科成员参与制定和实施本学科具有效力和效益的整体规划;要组织指导并审查各研究方向制定的研究计划和各成员制定的个人研究计划,检查、评估各方向与成员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要组织指导本学科成员申报项目、发表成果、申报奖励(专 —4— 利),开展学术交流;要管好、用好本学科建设经费,确保本学科能够取得良好的整体工作绩效。
第五章 评 选
第九条 校级重点学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学术梯队,其中,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含副教授)的教师不少于总人数的一半,学科带头人应具有正教授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职称,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2.申报一级学科应有四个或四个以上明确的、有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申报二级学科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明确的、有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相关稳定研究方向取得比较突出研究成果,取得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奖励,每个稳定研究方向须有一名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负责人;
3.有承担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已经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着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且有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
4.承担有本科专业或研究生专业教学任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较高,取得有校级以上(含校级)优秀教学成果;
5.具有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第十条 申报程序与评选方法:
—5— 1.根据上述第九条,各学院评选出本院拟申报的学科。拟申报的一级学科数量不限,拟申报的二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内不超过2个;
2.各申报学科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申请表》,于规定时间内将申请表一式两份报至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逾期不再受理;
3.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组对各学院申报的学科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并将符合条件的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评审;
4.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组将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结果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并公布。
第六章 建设任务
第十一条 各校级重点学科要切实妥善处理好新老学术带头人的交替,大力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通过在职、委培、定向等方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建设一支学风端正,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第十二条 各校级重点学科要在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和科技开发等方面起示范作用,突出学科特点和研究优势,努力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开展研究。建设期内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申报和承担一定数量的高层次科研项目,并保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2.公开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专著,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
—6— 3.获得若干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奖; 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
5.针对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状况每年面向全院师生定期作学术报告,以保持和追踪本学科的前沿;
6.根据自身实际,争取承担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任务,切实帮助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十三条 在建设期内,各校级重点学科要切实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一定数量的教学改革成果,定期向全院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教学观摩和教学评估活动。
第十四条 在建设期内,各重点学科所需要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要有显著增加。
第七章 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五条 学校每年为校级重点学科拨一定的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挪作他用。经费主要用于:
1.重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的购置; 2.信息网络的建立和运行; 3.重要学术交流活动;
4.重要学术论文发表和学术著作的出版;
5.重点学科建设检查、评估、验收及其日常办公费用。
—7— 第十六条 各学科负责人应于每学年年初提出经费使用计划,经学院领导组负责人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备案,建设经费开支须经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审批。
第八章 评估验收
第十七条 学校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领导组依照每个学科点签订的建设目标责任书,每年定期对各校级重点学科点的建设管理绩效进行检查评估。
第十八条 各校级重点学科点定期对目标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并接受学校的评估。
第十九条 评估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第二十条 评估成绩不合格的,限期半年整改,重新接受评估,重新评估仍不合格的,撤销其校级重点学科资格。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河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校发〔2002〕20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组负责解释。
主题词:学科建设
管理
办法
通知
河南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12月4日印发
—8—
第五篇:黎明《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重点
看到好些11年考研的同学在求助公共管理学的重点、学习方法,想到了我一年前准备时的盲目状态,作为有幸考上武大政管院的一员,我愿意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同考研的同学们交流分享一下。本人公共管理学128分,不是很好,大家看看就好,我还有很多盲点没有扫到,赞同的可以借鉴一下。
要说公共管理学的重点,个人认为不是一两句就说的全的,要具体我估计得打上上万字,楼主尽力而为吧,一点点贴上来~
言归正传,开始吧。
第一章 绪论 ——非常重要
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入门必修。通常每年都会考不少绪论的东西。
1、首先你得熟知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内涵等基本知识,这是整个学科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
2、然后本章有许多重要的辨析题,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比如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私部门管理),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行政学,公共物品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管理,P途径与B途径
3、本章往年也考过大题,所以不排除会有再考的可能。经过本人对前几年真题的分析,一般前两年考过的大题不会再考,但过三五年还可能会重复的考下,所以超过两年没考的大题大家必须要好好重视下,另外,可能会出大题但从未考过的内容大家更要好好重视。比如绪论就曾考过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这一考题,但从未考过公共管理学的中国的社会发展,这题非常重要,本人认为非常可能会考到。还有一点:现代社会变迁如何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也是从来未考过,所以大可能从这点出题。
上篇 公共管理学基础——每年过半考题都会从上篇下手,重要性自不当说。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非常重要
1、熟记几个重要概念。霍桑试验、经济人、X理论、Y理论(陈振明版也较详细介绍)、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虚拟企业、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等。
2、公共选择理论:十分重要的内容,常会出简答或分析题。应该说公共选择理论不管从整体还是具体的某点来说都可以出非常具体的题来考你,所以要十分透彻地理解它。这里啰嗦一点,我一条一条来说。(1)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有哪些(2)什么是政府失败,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失败,这里经常会更细化深入地出题,比如问你(3)什么是公共决策失败,导致公共决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政府机构为什么出现低效率常态,(5)什么原因导致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6)寻租的后果影响。这个部分陈振明版也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看,答题时综合观点。
(个人觉得陈版的公共选择、政府失败论讲的也还不错,回答时可以加以综合一下)
第二节 一般
主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历程,了解熟悉就好
关注一下本节的最后一点,即公共管理时期(80年至今)这小部分,涉及到一个辨析题——公共管理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归纳一下。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这节内容往年曾出过不少题,非常重要
1、关于新公共管理的代表国家的实践模式、共同特点、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等内容要熟记。
2、如何评析新公共管理。这点非常重要,常出大题,其时代特征、解题特色、理论困难及受到的批评这些点都要很细化地把握。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组织
1、组织、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性质、结构要掌握
2、涉及到几个辨析题:组织与公共组织、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组织的横向与纵向结构
3、可能的名词解释: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1、政府的概念与类型要掌握,其各类型的定义要熟记、还要知道其典型的代表国家。
2、非盈利组织这里结合下篇综合学习
3、非盈利组织的作用,这里很少考,觉得还挺重要的第三节 个人
1、辨析题:领导与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领导者与管理者
2、社会公众如何影响公共管理,这里很少考,可以关注下
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非常重要
1、科层制的特征、评述、内在缺陷等相关内容要熟记
2、公共组织的变革方面的内容也是常考大题,其变革的主要动因、目标、主要内容都要好好背诵,书上都很详细,我不啰嗦了
第四章 公共管理职能 这章每个内容都很重要哦
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1、其职能的内涵,什么是程序性职能,什么是任务性职能
2、任务性职能中的各项职能都要具体掌握,往年出过很具象的考题
3、辨析:政府的职能与职权、程序性职能与任务性职能
第二节 历史演变
一般掌握,最后一点-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及基本方向常出简答,重视一下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 重要
这节讲的比较详细,每点掌握好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五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 一般重要
这章内容比较繁复,一般考得没其他章节多,主要把本章开头的学习要点和最后的复习思考题认真做下就问题不大
另外,这章最容易出辨析题,如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的两种执行途径、权利与领导、激励与控制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绩效 很重要
第一节 公关部门的绩效管理
1、什么是绩效、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作用要掌握,常考,非常重要
2、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指标有哪些,偶尔会考,尽量掌握吧,当然越细越好
3、影响公关部门绩效的因素有哪些,公关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困难是什么,如何改进公共部门的绩效。这里常考分析等大题,很重要哦。另外,这里也提到了一重要的概念,即学习型组织,可与第二章结合起来学习
第二节 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
1、首先,当然要掌握好目标管理的含义
2、目标管理的过程、实施这两部分把握就好,其管理的前提好好记忆一下
3、目标管理的优缺点有哪些,目前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大题,要好好理解记忆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以我的分析,这一章不是前些年考查的重点,但今年,也就是楼主考试的这一年恰恰出到这一章挺细的一个点,由于我的忽视导致这一题答得很不好,失分很严重,望大家吸取下我的教训,多多重视下往年的非重点内容。言归正传,继续讲重
点啦~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责任
1、公共权力的内涵及特性要牢牢掌握,常出简答题
2、什么是公共责任,其性质有哪些,怎样落实公共责任
3、辨析:责任与公共责任
第二节 公共权力的监控 这节讲得比较多和杂,尽量细化地掌握
1、知道公共权力监控的涵义
2、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必要性这一点挺重要,好好背一下
3、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有哪些,比较各不同的监控方式(辨析题)
4、公共权力监控的方法,这里重点掌握预算与审计、质询两种方法
5:辨析:质询与询问
6、公共权力监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这是常出的分析题,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下篇一般考查大题居多,每年考题都会出几题,然后会考几个概念题,所以总体宏观的把握比较重要。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重要
第一节 政府的性质与作用
1、什么是政府,政府的职能与职权有哪些
2、辨析:政府的职能与职权,常考
3、政府职能的有效性,即政府职能的限度。这点要给予重视,可能会从分析题的角度出题,捞分这些题可就是关键啊,哈哈,题外话。要知道职能的限度的含义,为什么政府职能是有限的,如何克服等等,总之全面理解掌握。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辨析:政府与市场(答题模式,首先各自的概念,然后两者的区别、两者的联系,这是惯用模式哈)
2、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问 理解就好
3、如何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 重要,书中很详细,常考大题,好好掌握
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好好分析往年试题其实可以发现,这节内容几乎没考过,究其原因,可能是政企关系历来都是较为敏感且复杂的话题,所以很少涉及吧。不过一些基本的概念、辨析还是要好好掌握的。
1、辨析:政府与企业 基本,熟记
2、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几种主要的模式 重要,曾考过
3、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的措施。这个内容很老了,把握就好,不是重点。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
政社的联系,政社关系中的问题,如何改善政社关系。这些都是出题重点。好好记忆,不容马虎。
第五节 政府再造 重点
1、政府再造的含义、背景、特征的内容要好好掌握
2、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背景、特征,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都是重点,好好看书记忆,不容忽视。
3、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 以往从未考过,重点、重点关注!
第九章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整章都是重点,反复的考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概述
1、非营利组织的涵义,发展的原因
2、辨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于局限
1、其社会、政治、转型时期的独特功能等熟练掌握,不详述,看书去~
2、局限性 不详述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与管理
重点掌握其运行机制,其他熟悉就好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发展现状是重点
第五节 发展趋势
1、西方国家的趋势
2、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3、怎样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第十章 公共物品管理 重点,反复考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
1、公共物品的涵义、特性、类型
2、辨析: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3、为什么私部门供给无效率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及供给方式
1、供给特点
2、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没考过,重点关注!为什么官僚供给会出现低效率,与私部
门供给对的区别,如何克服等等,要全面把握
3、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没考过,重点关注!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如何实现
5、什么是林达尔均衡,如何实现
6、名词解释&辨析:混合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品、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以及对这些物
品都是如何供给的7、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 很少考,重视
第三节 公共物品管理中的政府行为
1、政府如何供给,供给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适合什么类型的公共物品,为什么政
府供给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等等,好好理解背诵
2、怎样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 作为大题掌握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
1、概念:战略、战略管理
2、几个重要的辨析:战略与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与非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产生的背景 重要
3、战略管理的类型 知道就好
第二节
1、概念:战略规划
2、SWOT分析 非常重要,牢记
3、如何进行战略实施 重点
第三节 问题与改进 非常重要,大题掌握 书中已详细,不罗嗦,看书才是取胜之道~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
1、企业型政府的涵义 重点记忆
2、企业型政府的原则 有点多,最好都记全
3、什么是政府再造的”5C"策略
4、企业型政府的局限,问题,如何改进,其借鉴意义等,全面重点掌握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1、民营化的涵义、原因、优点、目标等完整记忆
2、民营化的几个类型是什么,各个类型的含义是什么,又包括哪些内容
3、民营化的过程及管理 不重要
4、民营化的局限性,如何评价。重点
5、BOT模式,重点记忆
6、BOT对我国的启示 重点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1、公共管理中的顾客涵义是什么,内涵有哪些
2、顾客导向的积极意义 有点多,至少能说出一半
3、如何贯彻顾客导向,顾客导向存在的问题 重点,不多说
总的来说下半部分相对简单,掌握时还是主要大局性的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准确了,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这一定程度是在考验大家的记忆功力和耐力,哈哈,我当时记的时候还真是花了大力气,想想真不容易啊。
终于一口气发完了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只要楼主知道的一定会悉心解答~
另外,还有一本陈振明的书,有部分内容没有交叉,还是得掌握一下,以防遗漏。有空我会把另外一本书的重点内容贴出来,大家好好复习,认真看书才能取得好成绩,幻想走捷径是不切实际的,机会公平,一起加油~
楼主注:
公共管理学这门课可以拿指定的教材结合05年后的真题复习就没问题了,之前的不用管它,放心不会考之前的哈~
请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考研大纲,至于考什么我也不大清楚,大纲出来之前还是按照往年的复习着,如有变动再做微调也来得及,不慌哈,按部就班的复习方法对大多数人还是适用的。
好好复习,祝你如愿哦,我九月才将入学武大,希望来年咱校园相见哈。
两本课本+一套往年真题,That's all~
感觉只要看透课本了答题应该不是好难,答案都在课本里~
怎么说呢,这要看你如何安排和学习、记忆的能力了。曾请教过前几届考最高分130多的学长,他是10月份才开始看书复习,照样考得很不错。我是9月份一开学就投入了深入学习阶段,说实话之前几个月和你现在的心情很类似,看书很草抓不到重点,但是时间一到,你
逼得自己看进去了进入了状态效率自然就高了。
书当然是背得滚瓜烂熟最好哦~复习的方法很重要,每个人当然都不同。
记得我第一遍熟悉了整本书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看得很快,关了书感觉跟没看一样,脑中一空白大片;第二遍进入了艰难漫长的深入攻克阶段,把每章每节每个点都抓得很细很透地学习思考理解了一遍,经过这遍学习,我基本知道了什么是公共管理,但对此还是缺乏十分深入细致的了解,也未有进入记忆阶段;第三遍就开始记忆了,把每个点都认真地背好,之后结合真题和课后习题检验学习和记忆成果,查漏补缺,我的记忆力不太好,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一般经过这个阶段后对这门课应该说是会得到质的飞跃吧,如果还停留在模糊地状态,那么就证明前几段的学习没有到位;最后还根据自己的效果在复习了两三遍吧,之后的这几遍应该来说就比较轻松了,基本是巩固的阶段。依我看,这本书至少得翻五遍以上才算学到位了吧。学习是枯燥的过程,坚定意志克服它,武大的路就向你敞开了。加油~问答题一定好好看,前期阶段不用动笔啊,看了题目脑子里能知道怎么答,能清晰的复述出书的相关内容就行,到最后一两个月的时候可以适当练练笔。关于真题,我是买到就看了,可以通过研究真题分析考试模式什么的,文科类的真题其实不用像理工的那样非得到时间了做测试。倒可以学习一个阶段后拿出一年的真题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当你看着真题的时候
感觉95%的题都能比较完整的复述出的时候就差不多了吧
另外,真题的题量其实很大的,别看起来只有10几题,但要完整答出来少说也要2万字吧,多的有答3万的,可见内容之多。我说的意思是要答全才可以得高分。
把想到的扯了些,还有一些关于答题模式、技巧什么的我等段时间跟大家交流交流,大家先
好好复习基础,打好记忆理解这一关吧~~
等你把整本书背得差不多了就真的明了了,还是时间、过程问题。现在看到第三遍很不错了,我在你这个时候也差不多这样的进度。好好背就在九月开始吧,是说真的要字字斟酌的理解记忆哦。章前学习重点和课后习题当然非常重要,看真题就知道考得很多就是这些了
大概每年会重复往年的30-50分左右吧,所以还是不能偷懒哦,但是一般大题很少重复,前
两题比较可能。还是少钻牛角尖儿的好哈,踏实复习准没错,加油,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