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国家(样例5)

时间:2019-05-12 02:5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与国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与国家》。

第一篇:家庭与国家

家庭与国家

匆忙写下这个题目,只是为了表达长久以来思考的一个结果。下面的语句也许混乱,但本是写给自己看的,倒也无所谓了。

这个题目本来想写成父母与政府,但怕里面有政府二字太敏感,所以换一个,但本意如此。

越来越认同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如果把这句话推论一下,就不难得出: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专制的家庭造就了专制的国家,同时,专制的国家又依赖于专制的家庭,于是又会努力宣传,以便维系家庭的专制从而维系专制的国家。这是封建的皇权体制所必须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在那个时候是必然会被皇族所宣传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推翻了皇权体制,但新文化运动等民国对民众的启蒙运动却没有完成,有战争的原因、经济的原因、国土的原因、统治者的原因、也有民众的底子差的原因,几千年的东西想通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来改变,太困难,何况还是在战争环境中。而新中国的成立,让民国时期的一切努力成果又回到了起点,另一种皇权体制重新确立,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整个世界的皇权体制的复辟。这里的皇权一词用的可能有些武断,其本质是指一种同“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相反的东西,正如弗洛姆所说,我们的人性中本有逃避自由、希望奴役之倾向,故其世界性的复辟也并非是令人多么惊讶的事情。如果把逃避自由、希望奴役之倾向称为人性的恶,那么在因这些恶的人性而建立的政权面临危机的时候,人性中的善便会马上跳出来进行表演:五四运动,四五事件,刘思事件等等,但因缺乏善的基础而马上被恶所压制。

在这种皇权体制实在无法维系下去的时候,DXP同志对其进行了部分改良,适当地放出了部分自由,但这仅仅是缓和了矛盾,暂时稳固了统治而已,因为对民众的启蒙从来不曾进行,而对民众的愚化却时时在加强。

忘记了谁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要想知道一个国家的未来,看看这个国家的母亲就知道了。母亲和父亲造就了孩子,一代代的孩子造就了国家。而政府只是千千万万的个中国家庭的显性化身,真正的支撑力量就是背后的千万家庭。确切地说,政府之于人民,尤如家长之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中国最广大的家庭在农村,就算是在农村的我的80后的那些同学们,出于各种原因,依然有很多是坚持养儿防老、光宗耀祖这一观念的。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工具,养育他们是为了给自己带来金钱、名声,正如ZG政府认为老百姓的功能一样,本是带来金钱和名声的工具而已。

所以,就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抱怨政府无异于抱怨自己或者抱怨自己的父母。甚至就某些方面而言,政府比很多父母做的还要好一些。

所以,改变政府,先从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观念做起,从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做起。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家长不变、家庭不变、百姓不变、你我不变,换N个政党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忽忽悠悠,恶之轮回。

引用《遥远的救世主》里边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把几千年传统文化积累的弊端,全部推给一个成立只有几十年的政党!”再说明白一点:正是我们中的大多数的沉默、纵容、怯懦、无知、冲动、短视造就了恶的果,那么这个恶果就应该自己品尝。只有等到那一天,在那一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其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恶,我们才会真正由兽进化为人,这个国度才会开始步入文明。如前所述,这个进化可以从家庭开始,也必须从家庭开始。

顺便说一句,对我们人性中的恶剖析最准确、认识最广泛的,莫过鲁迅了。但似乎鲁迅很少论及解决问题之出路,恰逢此时,鲁迅从教材中大撤退,但因对撤换内容不甚了解,也不知此事是喜还是悲。

恰如文艺复兴让欧洲从中世纪步入现代文明,我们也需要这样一场文艺运动。这场文艺运动的目标,恕我愚钝,尽管努力地想显示出我比欧洲人高明的地方,但经过长久的思索分析之后,我还是认同那八个字: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我们有过,但前面的都失败了,现在也许正在进行的是另外一场,它依托于互联网和市场经济。

看到现在很多人骂政府,如果上面的结论正确的话,那骂政府其实骂的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那可能包括你自己;如果骂政府是幻想换一个相对仁爱的政府的话,那么极端一点说,可能正是这个幻想造就了你骂的这个政府。

PS:

之后看到陈志武的观点“经济因素(市场经济及金融制度等)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感觉是非常有道理的。

他说:在我看来,当父母不再把孩子当作他们的养老保障、当作他们的投资载体时,他们没有必要担心“天啊,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就不听话,他将来怎么会孝顺?我在他身上的投资怎么会有回报?”于是,他们也就没必要处处打骂孩子、压制阉割小孩的个性,迫使孩子时时听话。这些父母为自己买好保险品、退休品、养老基金等等,此后,从经济上,他们就没有依靠儿女的必要。这样,跟孩子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感情交流上,希望跟儿女在情感上靠得很近。但,他们意识到,如果你希望孩子在情感上和你靠得很近,你就不能逼迫他们“不管有理无理,都得听话”,而是更倾向于平等谈话。

孝顺似乎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感情问题。如上面所说,养儿防老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之后才是观念问题,观念的改变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和社会福利来解决养老问题。至少从这个意义上,DXP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却不可因经济上的问题而承认“养儿防老”及“孝顺”的正当性,因为我们不能为了生存的原因而奴役他人、欺骗他人、强迫他人、把他人当工具,更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区别于畜生。正如林达所说,一个社会是否进步,衡量的最根本标准是人性是否在不断增加,兽性是否在不断减少,而非高楼大厦是否越来越多,面包牛奶是否越来越丰足。

中国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这句话的正确性,比如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也可能饿极了去偷,甚至在群体饥饿的年代饿极了的人可能会易子而食。但中国人还有“饱暖思淫欲”和“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意即:仓廪实不一定知礼节和仓廪不实也不一定不知礼节。所以,仓廪实和知礼节是否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是值得怀疑的。从现实来看,一些人感觉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却在整体下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同时,为富不仁的人遍地可见。所以,究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是“知礼节而仓廪实”,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发现,就是有力证明。先有“新教伦理”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后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先有“新教徒”,后有资本家。他们很多是在“为信仰而工作”,这保证了他们不但在创造财富的时候能够恪守诚信,不损人利己,而且保证了在获得了财富以后也依旧能够如此。

如果把上面的推理过程中的内容扩大化,就会发现,这个似乎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已经在上述推理之中,不赘述;同理,可以推论我对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倾向,不言自明。

需要说明的是,物质生活的富足可能会给那些“因仓廪不实而知礼节却不能完整践行礼节”的人以践行礼节之机会,但对于那些完全不知礼节之人是不会有用的,甚至物质生活的富足反而会助纣为虐,为富不仁之人遍地可见。所以,陈志武上面的论述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处处打骂孩子、压制阉割小孩的个性,迫使孩子时时听话”并不一定会随着养儿防老这一物质需求的消失而消失,甚至他这段话的整体逻辑是可笑的。如果把“养儿防老”理解为“孩子要在父母年老时报答养育之恩”,那么似乎父母应该更多地给孩子以更多的恩惠、更多的关怀、更多的爱、付出更多的养育成本以便在年老时收获更多的“回报”才对。为什么一定要“处处打骂孩子、压制阉割小孩的个性,迫使孩子时时听话”来减少这种恩惠呢?例证也并不罕见:富翁的孩子饱受父亲的控制和命令,高校教授的孩子甚至没有选择自己衣服样式和头发颜色的权力,吴彦祖的《新警察故事》讲的便是这个。

故,我倾向于相信“处处打骂孩子、压制阉割小孩的个性,迫使孩子时时听话”这并非是出于“养儿防老”的要求,甚至跟这个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不敢妄谈其根本点来自于哪里,但从深层次来看,我隐约觉得这个似乎和人性中的支配欲、控制欲、或者佛洛姆所说的“人的孤独”有关,通过把你变成我的,从而建立一种连接,减轻孤独感。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同一种思维习惯有关。让我们先假设“养儿防老”是正当的,那么意味着父母在年老时要从孩子口袋里面掏钱(简化为钱)出来,而要一个人从口袋里面掏钱出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交换:我给你一些我的东西,你给我一些你的东西;第二种方式是抢劫:听话,把你的东西给我,否则我就要剥夺你另外的东西。从绝大多数情况来看,抢劫者并非是因为贫穷而抢劫,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比如:品质不好、道德感低下、贪婪、懒惰、好逸恶劳、专制、冲动等。显而易见,“处处打骂孩子、压制阉割小孩的个性,迫使孩子时时听话”的父母是第二种方式的支持者。

当然,我并不否认市场经济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但其产生影响的原因并非是因为金融制度或者使人们变得富有等结果,而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自由、平等、自愿的交换”,以及同其密不可分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理念。

反过来看,如果我们要保持一种独裁专制的体制和奴役剥削的社会习惯,那么我们有两点要做。首要的是“让其不知礼节”,具体操作方法为:对假的、有利于这种体制和习惯的礼节进行大力宣传,即我们所说的封建礼教,其最关键两点是“忠”与“孝”,即“爱国”和“孝顺”;第二点便是“让其仓廪不实”,尽可能不让其拥有私人财产,拥有财富,让其为生计而奔波劳碌甚至出卖人格、出卖尊严。这两点做的好,便能保证独裁专制持续下去。

第二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1

读这部著作就可以说是相当有意思了,简直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好吗?果然伟人就是伟人,写来的东西都是这么有深度这么有见解。

读这文章之前我一直觉家庭之类的东西就从古至今应该都不会有很大变化,而且家庭的结构变化应该也是独立的、和外界关系不大的,而且我最觉得家庭的组建应该是以爱为基础的。结果以上观念全都被这本书打破了,基本上我认为的没有一个是准确的,本人还是太幼稚了。

这本书从家庭入手,从家庭的演变讲起,把家庭与私有制和国家串联在一起,让人觉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虽然本人还没有看到这本书讲国家的部分,但是前两个部分已经是让人觉得逻辑缜密、叙述严谨、极有见地的了。如从某些现存家庭制度中家庭成员的称呼、成员亲近程度就可以推出一种早已不存在的家庭结构的存在。应该说是直觉敏锐好呢,还是说注重观察、方法科学好呢?我觉得应该是两者兼有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这种社科类的研究就相当看重研究者的素质,面对这种细微又难解的似是而非的线索,能把握到多少真相,能够把结论推到多远多深,真的就全靠研究者自己的本事。

还有在说说恩格斯文中的一句话“我以为,只要还戴着妓院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便永远都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理解。”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啊。带着偏见去研究是绝对不行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会把人引上歧途。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2

看完本书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科学的分析了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首先,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作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氏族在蒙昧时代中产生,伴随的是群婚制。氏族内部没有统治和奴役,这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局限性。在这个时代,人类还要为食物的匮乏而殚精竭虑。人口是极其稀少的,甚至说人口的增多是一种负担,两性之间的分工是自然纯粹产生的:男子出外打猎,女子从事家庭起居。财产是共有的,也因为如此,妇女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家中的地位比男性要高。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兴起,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众分离出来,男子能够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女子还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慢慢的男性的地位提升,形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野蛮时代伴随的婚姻制度是对偶婚制。

然而,也因为畜牧业的发展,食物出现了剩余,这就出现了交换的可能。同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同时兴起,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需求,这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阶级也就慢慢产生了。男子在财产方面的极大控制权进一步提高了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女子因为在家庭中的早期优势,后面反而无法脱身慢慢成为了男子的财产。也由此,对偶婚制慢慢的逐步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可以说剩余财产的急速膨胀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商人,作为第三次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也同期产生。作为一个连接者慢慢的在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货币,这个神奇的社会资源分配中介也应运而生。但是商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周期性的商业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另外,国家也并非是特立独行,她是伴随着财产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阶段而必然产生的,她有她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但作为一个社会工具(公共权力),既可能帮助社会生产力提升,也有可能变成社会发展的阻碍,那么以生产者为基础发展的自由平等的自由联合体就有可能成为在国家之后的新的工具。

那么这也产生了另一个设想: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否有可能复活?但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活,而是更加富足,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更高形式上的复活?

本书即便历经百年,却对现代社会还是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3

恩格斯在《起源》这本书描绘了家庭的发展过程,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在血缘家庭中,每一辈人是一个婚姻集团,比如一辈人中的男女都互为夫妻,没有固定的婚姻关系;经过自然选择,在智力和体力上血缘家庭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进而淘汰了近亲结婚,也就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占氏族的主导地位。

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发展到专偶制家庭的过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财富逐渐集中于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为此,形成了专偶制家庭。

在专偶制家庭中,男子要养家糊口,没时间处理家务,因此男子需要一个贤内助,而女子地位低,难以养活自己,因此需要一个丈夫,双方或多方组建了家庭,形式有一夫一妻或多妻,当然也有特例,如西藏的多夫一妻。

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男性统治,以父系然后以父权制的形式,仅仅是在有财产的男子与无财产的妇女间阶级分裂的结果。“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只有妇女对男子经济依赖的消失,才会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真正的”爱情基础之上。

可知,生产力(经济地位)决定婚姻制度;其次婚姻并不是一直存在且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比如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它们是群婚,是开放的,是自由恋爱;最后,婚姻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恋爱,而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等很多约束,所以婚姻并不自由。

我认为未来的两性关系是开放性(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保持恋爱关系或伴侣关系,同时也能有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的,而不是一夫一妻制这种封闭式的。

开放性关系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共产主义之前的阶段,特点是:开放性关系与其它关系并存、爱情不纯粹、受经济利益等影响。

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下的开放性关系,特点是:纯粹的爱情、无外因影响。

理由如下

首先

婚姻不是一直都有,也不会一直存在,《共产宣言》“消灭家庭”,消灭家庭是因为家庭不自由。你不能选择你的家庭,但却必须为这个家庭付出义务,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不自由的。马克思主义的想法是取消婚姻,大家不必为彼此负责,子女由社会统一教育,不由个人管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性关系就可以充分自由,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一方不愿意,就不再有关系,这就像现在的自由恋爱关系。

其次

自古两性关系不只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未来男子不再必要女子来做家务,女子也不必要依赖男子生存,双方没有必须结合的必要。

最后

维持婚姻的并不完全是爱情,更多是经济利益。当下很多妻子和二奶小三争,也无非是害怕丈夫的财产被瓜分而已。过去我们强调在一段恋爱中,婚姻中要身体和精神的忠诚,但是几十年来,现实一次次告诉人们,这基本上不可能。

相反,在开放性关系中,维持关系以爱情为绝对主导。第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伴侣关系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双方的全部需求了。简单来说,伴侣对伴侣关系的需求分成三个大类:物质,精神,性。单一的伴侣很难同时满足这三类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会令伴侣关系产生矛盾,导致伴侣分开。这样的情形循环往复自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在经过了大量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之后,社会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关系模型:开放式关系。原理很简单,一位伴侣很难同时满足三类需求,但是满足单一需求却简单的多。

需要强调的是,开放性关系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和坦诚。否则就会出现压迫。《共产党宣言》中揭露了如今的婚姻家庭是资本主义公妻制,"家庭是必然会消亡的,既然家庭(还包括国家)必定消亡,人类注定要建立起更为广泛的自由联合体,那么再强调封闭关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4

《起源》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谓史家之绝唱。我看了之后收获很大。

其中有些观点还是挺精彩的:

1。最初的家庭是群婚制

2。现代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维持性秩序

3。野蛮时代的人并不野蛮,只是比起现代人,那时的人类还不自知。结婚红包祝福语

4。不能带着妓院的眼光观看原始社会。

5。一夫一妻制绝不是性爱的结果

6。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7。共产主义实现后,国家机器也会消亡。国家是个历史范畴,随着阶级的消失,终究也会被放到古物陈列馆去。。真!

不错不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一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5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探析了人类历史的起源,专业性较强,文字稍显枯燥,尝试很多次都读不下来,今天耐着性子读下来,在阅读中始终从唯物史观视角进行理解,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人类发展至今,文字可考的不过五千年。关于史前史的著作越来越多,但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史前史,恩格斯这本小册子当属经典。唯物主义总是能自觉地从当时的生产力、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等方面来判断、审视人类生存史上每一寸艰难的前进,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因此,唯物主义者,如作者恩格斯,在文中随处可以发现其对于史前发展的客观评价与崇敬之情。

是的,从最初的语言(蒙昧时代低级阶段主要成就),到以鱼类为食物及火的使用(蒙昧时代中极阶段标志)、再到弓箭的发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的标志,从制陶术的开始(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标志)、到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种植(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开始,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东西两个大陆发展进程开始分化)、再到铁矿石的冶炼、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仅限于东半球),恩格斯在此根据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中描绘了这幅人类经过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达到文明时代的开端的发展图景。

而其中蕴含着的最重要的讯息是:它们(以上所有划时代的进步)都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神造,也不仅仅是传说,它们都是先人经历漫长的生存探索和难以想象的艰辛实践才创造出来的。对,我想强调的是,这是创造,一如我们今天任何一项惊天动地的发明和变革。甚至,它们对于彼时的史前人类的意义超过了今天多数伟大创新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意义。历史没有捷径,生存从来不易,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做一个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位曾经为了生存而奋斗不息的先人,尊重每一次历史的重大突破、人类的小小进步。

本月还尝试读了两本哲学书,一本康德的小册子——《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未读下来;一本托马斯。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十讲》,正在阅读。另外,听了一场不错的儒学讲座《儒学的价值系统与当代挑战》。以上这些读或未读下来的,都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方之间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行为选择的差异,更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的发生、发展、走向独特、包容与融合。总得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十一月,除了阅读哲学专业书外,我计划阅读一本与和君第六次大课以及本月跬步阅读小组主题相关的书籍,根据预习书单,暂定《一本书读通金融史》。阅读时间至少每日抽出一小时,安排在一天闲时尽早的时候,并花半小时回顾、思考、写读书笔记。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朴素小记,纪念在跬步读书小组十月的成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家庭成就孩子读后感

2.《家庭教育》读后感

3.家庭教育读后感

4.《家庭官司》读后感

5.书香家庭读后感

6.和美家庭读后感

7.《和美家庭》读后感

8.家庭为话题的作文:我与家庭

9.家庭趣事作文:家庭“战争”

第三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

评定参考细则(试行)

一、先决条件: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已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经过认定程序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说明:在无外部力量帮扶下,学生自己和家庭主要成员所拥有的资金不足以缴纳学费,或缴纳学费后生活费无着落。

二、优先评定范围

(一)家庭成员情况:

1、烈士子女;

2、孤儿;

3、残疾人家庭或自身残疾;

4、父母一方去世;

(二)家庭经济情况:

1、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

2、因遭遇自然灾害,使家庭收入严重下降;

3、家庭成员长期患病,医疗费用支出较大。

三、不得评定范围

1、不遵纪守法,在校期间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

2、不勤奋学习,学习不上进,经常逃课、迟到、早退的;

3、不诚实守信,虚构家庭情况骗取奖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资助,有经济能力解决生活费和缴纳学费而不缴学费的;

4、不勤俭节约,家庭成员或本人有下列之一高消费、奢侈消费行为的:(1)家庭拥有小车、装修豪华楼房、拥有或使用高档通讯工具的;

(2)购买或长期租用高配置、高价格电脑(特殊专业除外)的;

1(3)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首饰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

(4)经常出入酒店高消费进餐,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5)经常有抽烟、酗酒等高消费行为的;

三、评定等级

1、国家助学金评定为三个等级: ⑴、一等:特别困难 ⑵、二等:困难 ⑶、三等:一般困难

四、评定程序

1、已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由学生本人申请,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资格审查。

3、辅导员(或班主任)组织班委和学生代表对申请学生进行复核评定,确定等级。

4、院系公示。将初步确定的名单在院系范围内公示。

5、将各院系评定的学生名单审核汇总并予以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5、学校审定。

6、学校公示。

7、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后报出。

四、认定方法

国家助学金按“家庭经济状况(70%)、日常消费(10%)、学习情况(10%)、思想品德(10%)”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一)、家庭经济状况(70%)、1、家庭成员(20分): 父母双亡或烈士子女;20分; 父或母一方去世;15分 父或母残疾或自身残疾;12分

父母务农,收入仅供自用:10分 父母下岗未再就业:10分

父母一方打工,一方务农或下岗未就业:8分 父母双方打工:5分

(如同时具备多项,得分不超过20分)。

2、家庭收入25分:

家庭人年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25分(国家贫困线以下)家庭人年均纯收入2300-4800元20分(月收入400元以下)家庭人年均纯收入4800-7200元15分(月收入400-600元)家庭人年均纯收入7200-8400元10分(月收入600-700元)家庭人年均纯收入8400-9600元5分(月收入700-800元)

3、家庭支出15分:

家庭成员长期患病,医疗费用支出较大:15分 兄弟姐妹中有上大学 10分 弟、妹中有上高中5分

(如同时具备多项,得分不超过15分)。

4、学生生源10分:

国家级、省级贫困地区;10分

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库区;8分 一般农村地区:5分

如同时具备多项,得分不超过10分。

(二)、日常消费(10%)

1、个人支出主要用于基本生活费用,基本餐饮、服装10分

2、个人支出除基本生活费用外,购买辅助必须学习用品5分

三)、学习情况(10%)大二(含大二)以上学生:

1、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无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考试成绩无不及格。10分

2、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极少有特殊原因上课迟到或请假,考试成绩不及格在2门课(含2门课)以内。5分

大一新生:

1、军训:积极参加军训,军训成绩优秀。5分

2、高考成绩及上课情况:新生以高考成绩为准,学校可以按照录取学生高考成绩分段计分。5分

此项最低可以打0分。四)、思想品德(10%)

1、诚实守信(5分):无能力缴纳学费的,积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不拖欠学费5分;因家中经济困难未办理贷款,但能按规定时间及时办理缓缴手续,并按承诺时间缴清学费3分;

2、积极上进(5分):思想追求上进,积极参加学校、院系与班级活动,乐意为学校、院系与班级奉献。

此项最低可以打0分。五)、加、减分项目

加分:

1、获得省、市、校级荣誉:获得省及以上荣誉加8分,获得市级荣誉加6分,获得校级荣誉加4分;

2、家庭遭遇国家确定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如洪灾、旱

灾、雪灾、地震和泥石流等导致颗粒无收、房屋受损等重大灾情(10分);家庭遭遇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欠收(有相关证明材料,材料上需加盖村、乡、县民政部门三级公章)(5分)。

3、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后,仍无法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5分)

减分:本学年已获得3000元以上项目无偿资助的,按实际情况减10-20分

国家助学金评定量化评分表

第四篇:人与家庭

人与家庭

1、话题分析:这个话题主要表达的主线感情就是我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而要表达这种情感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叙事与抒情将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也就是亲情故事。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议论,通过各种论证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2、精彩构思:

一、学校离家说远不远,只要有大事发生,父亲就会骑着自行车来学校早早地等候接我,有一次,是我生日,我故意放学后不走,看父亲来不来接我,可他没来,正当我失望时,父亲气喘吁吁地来了,令我很激动,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冒病来的。

二、用议论文的形式中心论点是人与家庭绝不分开,之后再是为什么,怎么做,从而引出分论点。最后再总结观点,只有人与家庭之间和谐相处了,社会,国家才能真正地和谐,安定。

三、主要表达我与母亲之间的感情,线索为雾,详情见作文。

3、经典范文引路:我和父亲

小时候,因为好奇,父亲是我们的玩偶;长大后,因为叛逆,父亲是我们的仇敌;成家后,因为忙碌,父亲是我们的弃儿。父亲啊父亲,我拿什么报答你!长久以来,一直想写一写我的父亲,尽管这种愿望比较强烈,但却始终没能写成。拿起笔,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回忆,太深的情感,甚至有想哭的感觉,但是泪终于没有流出。我对父亲的感情真的是有些敬,有些爱,有些怕,也有些怨,复杂到自己也分不清了。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工,小的时候并不知道有“农民工”这么一说,就说是给别人盖房子的。小时候对父亲有些怕,因为只要我做了错事或是不写作业,就会挨打,所以只要老爸一声命下,我就会老老实实的,真的是在学校怕老师,回到家里怕老爸!记得一次暑假,我带着老师留的一堆作业,兴高采烈的回家了。那时的爸爸在给别人盖房子,没空管我,我现在仍记得当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整天的玩。那时我从不会考虑“钱”的问题,但是爸爸深知他的肩扛起的是这个家。天气热的要死,我会找有阴凉的地方玩耍,可我从没想过爸爸正顶着太阳在与砖头、水泥打交道,无处躲藏,小时候的我真的很无知。很快就要开学了,老爸问我作业写完没,我说了谎,大家都知道怎么说的吧,“写完了”,呵呵这就是朕的回答。人生最苦的这一天来了——3月1号,作业一点没写,被老师点了名,叫了家长。哈哈不用说,也知道回家是什么结果,第一次有不想回家的念头,但却无可奈何。家里热闹异常,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全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妈知道我的下场啊,但是爱子心切,寄希望于亲人们,可惜的是这顿揍还是没躲过去。

转眼我上初中了,成绩一天比一天差,还学会了打架、吸烟、上网、交女朋友,天天上课就是睡觉。开始的时候老师还管管我,后来也不管了,我去不去上学都不会有人过问,也不会被叫家长,上学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直到下学期开学,我没有去,真的念不下去了,我退学了。爸爸劝我说“好好念书,好现在后悔不晚,可以换个学校”,我没有同意。当时有一种感觉,也可能是错觉——我爸掉泪了,到现在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小时候只觉得老爸就是变形金刚,奥特曼是不会哭的。在家闲了一些时日,我找到一份工作,是跑业务白象的,干了很久。之后换了很多工作,老爸也不再说我,因为他知道我长大了。

那一天,当我回家的时候,我看到家里的玻璃窗、门、电视、锅、碗的碎片洒落一地,这样的场景,直到现在我记忆犹新。我傻傻的站着,不敢进门,奶奶出来把我带到他家,我哭着我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奶奶没有说,我问我妈呢,奶奶说在大妈家,我想去我妈那,奶奶陪我去了。看到我妈妈脸上青紫难辨,我哭了,我知道老妈又挨打了,这次我终于忍不住的喊出来:“我恨你,我恨你!”他只是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我恨他,第一次恨他,恨他为什么又打我妈,恨他恨到想去打他,恨他恨到不想叫他爸,恨他恨到不想原谅他!就因为喝酒,每次醉酒都打人,每次都说以后不喝了,却又每次都食言,我也想过让妈妈和他离婚,可是我妈每次都会原谅他,只是当时的我却无法做到。我终于决定出去工作了,老爸很反对,说在家附近不用担心,我说什么都不同意,那是我第一次和老爸吵起来,吵的很激烈,可能是心里的怨恨作祟,也可能是叛逆的心里吧,最终他没能阻止我。我走了,一个人,没有人送我,我知道我伤了他们的心,可那时我的心也很痛。我坐在去车站的出租车上的时候,我哭了,猛然回头,看见了老爸的身影,那时心情复杂的难以述说,我知道老爸对我的惦念丝毫未减。最初是给沈阳一家商场当保安,后来又换了很多工作,也交了很多朋友,我哭过,笑过,喜过,悲过„„那一年,几乎没怎么跟家里联系,过年的时候,爸给我打电话,说:“回来吧,过年了”,我借口说这工作回不去,告诉他别喝酒了,对身体不好,也让他照顾好我妈,和我妈说话的时候我哭了,真的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说,我挂了电话。就这样我3年没回家。

三年后我准备回家了,我告诉了家人,也告诉了朋友们。临走的前一晚,朋友们办了聚会,我们闹到很晚。第二天,朋友们送我到车站,我坐上回葫芦岛的车时,欣羽用手做了个电话的指示,是想告诉我打电话给他们,要常联系。一路上也只睡了一会,心情非常糟糕,只觉很孤单很寂寞。没多久到葫芦岛站了,我没想到的是我出站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我爸,那土里土气的装扮,一看就是从工地跑来的,看到老爸心就是一痛,3年的时间老爸变黑了,额头上长出几道皱纹,也有了少许的白发,看上去老了很多。老爸过来给我拿包,我们打车回家,一路上老爸喋喋不休,我听的云里雾里的。到家的时候,老妈一个人在厨房进进出出的,很高兴的样子,老妈见我回来,就不停地上下打量,还说我胖了、高了,嘘寒问暖的样子,好像很害怕一不留神我又走掉,直到我玩笑的说了声“锅冒烟了”,老妈才想起来自己在做饭。老爸也没再返回工地,打了个电话高兴的说:“我儿子回来了,今天就不去了”。饭桌上,老爸本想让我跟他一起喝点酒,但我仍对过去的事心有余悸,也只好勉强地笑笑,拒绝了爸爸的好意。那天,爷爷、奶奶也来了,他们问我自己在外怎么样,苦不苦,其实我很想说,有好多次我都想回来,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我只是玩笑般的应对,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妈问我是否还恨他,我没有回答,也只是笑了笑,我也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我是不是还恨他,只是我自己也还在迷惑。飘荡了三年,这个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第一次感觉到回家真好。

长大后,我才渐渐的懂得,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不求回报。父爱如山,它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的到。这句话,以前很不理解,直到一件事之后,我才有所感触。一次去医院看望朋友,看到一女人在哭,哭的那么撕心裂肺,在她身旁有个男人,他们焦虑的盯着急救室,透过玻璃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在里面躺着,带着氧气,几个医生在她身旁忙得不可开交„„我想,那女孩应该是他们的孩子吧,男人很急却又故作镇定的抱着那个女人,安慰着她。出于好奇多看了几眼,到了朋友那,我不禁和他说起这事。我们是在驾校相识,他比我大很多,也是快当爸的人了。他说其实那男人也是在强忍泪水,如果他也象那女人一样的脆弱下来,这个家也就没人能扛起来了,他不是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必须假装坚强。听完他的话,我似乎看到了爸爸站在眼前,那个儿时记忆中的变形金刚,那个奥特曼,那个不会哭的机器人,就这样奇迹般地浮现在脑海里。晚上回家我问妈妈:“爸怎么样?”老妈不知所以的反问我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在妈眼里,爸到底像不像一个男人,老妈却笑了,她说:“这么多年都是你爸一个人扛过来的,为了你,他不得不干,你长大了要成家,他得给你挣个楼出来啊,现在咱的条件不算好,趁着还能动要多挣点钱,等你长大了不至于太受苦„„”

是啊,这么多年以来,爸爸从没放弃摆弄那些钢筋水泥的活,也曾有人给介绍轻便的活,但他都拒绝了。老爸说这些活虽说又脏又累,又不被人看好,但它来钱快,他要让自己的儿子过上好日子„„想想那个有时回到家,累的饭都忘记吃就睡着的爸爸,我的心像针扎一样的疼!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却不同于母爱那样处处洋溢,它不会被随时随地的说,更不会视为尤物的炫耀,但它却无处不在。只怪自己年少无知,希望明白的不算太晚。

我会永远记得,我肩上的那双手,在风起雨落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我会永远记得,容我哭闹捶打的胸怀,在面对外人的不屑与家人的误解的时候,有多么宽阔;我会永远记得,背我成长的脊梁,在历经风霜已不载挺拔的时候,有多么脆弱。爸爸,是您用艰辛的岁月换来了我的无忧和快乐,是您辛苦劳累了一辈子,为儿子付出了太多太多。您从不说累,您默默无语,爸爸,请原谅儿子的顽皮,原谅儿子的不成熟,原谅儿子曾经的不计后果,爸爸,儿子真心的对您说声:对不起!同时,谢谢您!

其实,其实我很早就想说,在我做上出租车,看到你身影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恨你了。点评:作者对从小时候到现在与父亲发生的各种小事的细腻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父亲孩子不变的爱,以及孩子对父亲的敬、爱、怕、怨。

4、经典素材链接:

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

那双无助的眼

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 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

黑暗中泪水 沾满了双眼 不要离开 不要伤害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

妈妈笑了 天亮了

5、原创作文:雾散前后

雾真浓啊,早上起来的时候空气中还只弥漫着一丝丝淡淡的薄雾,我以为阳光会使它散去的。结果雾越变越浓,阳光透进来已经淡的不可闻了。

看着眼前白蒙蒙的一片,想深吸一口带着浓雾的空气来减轻那像雾气一样笼罩在心头的淡淡的压抑。

今天是我初中开学的第一天,也将意味着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身边,虽然不怕,但对于即将独自一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还是有些茫然与无措。而又这该死的鬼天气!

雾越来越浓,天竟都变得阴沉下来......身旁几步远的母亲的身影,都变得有些飘渺,隔着雾气,依旧能看到她眉间掩饰不住的紧张。

眼前的大气的校门,好像将雾气震得散去了一些。

我从母亲手里接过行李箱,跟她道别。一瞬间,母亲眼里的不舍与担忧更盛了,伴随着目光穿透雾气,直射我心头,抓住我的手跟我交代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一边点头一边勉强的笑笑,一边不住地告诉她我已经长大了,别担心。毕竟,这也是母亲第一次长期与我分离啊。

我用手按住她的肩膀让她转过身去,再轻推她一下,说道:“回去吧,别担心,我已经长大了嘛。”她迟疑了几下,又叮嘱了几句,再三步一回头地向回走去。雾,还是那么浓,母亲的身影不一会就消失在了浓雾中。

我一人朝寝室快步走去,雾太浓了,周围世界的嘈杂,只能化作轻飘飘的呜声,萦绕。太阳依旧不见,我的心头空荡荡的。

不知是不是我来得太早,寝室里空无一人。我独自整理着床位,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门口,希望有一个人进来,哪怕是陌生人也好。

直到我整理完寝室,还是没有一个人进来。突然,我感觉寝室好像亮了一些,一丝丝暖意由窗户撒进来,哦,雾已经散了啊。只有远方的山腰处还有一绸一绸的淡雾。

出了寝室门,觉得视界开阔了许多,心口也敞开了许多。路过校门,“儿子”,一声熟悉的叫声响起。“你怎么还不回家啊?”我走上前去,埋怨她道。可心里,却跟如今的阳光一样温暖。“我原本是想回去的,但就是不放心,又折回来了。原本我还担心雾太大我看不见你呢,这可好,雾散了......”这熟悉的唠叨响起,饱含的是母亲永远的担心与爱。

最后,我一听不见母亲在说些什么,我只是微笑着点头,说嗯。

第五篇:安全与家庭

人常说:平安是福。平安是人生幸福的底部支撑,只有站在平安的土地上,才能培育出人生绚丽的花朵。

大家每天上班前,都要告诫自己:上班时间你要注意安全,一个人活着升官发财是次要的,但是一定要有个健康的身体,你的平安才是家里最希望看见的,也是家人最高兴的,为了自己,为了家庭的幸福,一定要注意安全!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兄弟姐妹给了我们人生的快乐;朋友让我们在社会上有了依靠;还有教导我们的老师......我们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得助于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是呀,为了自己,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那些曾经为自己付出心血的人,我们要在工作中注意安全。

安全,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证,谁会愿意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把孩子天真的笑容冷却在残缺的家中,谁会愿意由于自己缺乏安全意识让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谁会愿意由于自己的心存侥幸让至爱的丈夫或者妻子永远守候着寂寞。

看着电视里每天发生的安全事故报道,那些挥洒的血和泪,让每一个家庭都看到安全事故对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我们何尝不触目惊心呢?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吗?是不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认清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不断强化自我的安全意识;是不是在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安全管理,努力学习施工安全知识,提高危险识辨和事故防范能力;是不是在施工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搞好个体防护工作,做到不伤害自己;是不是在施工过程中,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现不安全隐患和其它险情及时处理或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不制造、遗留事故隐患,特别是高空或交叉作业的场所,更要关注他人的安全,关注周围的安全状况,留意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保证不伤害他人;是不是注意他人的行为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发现“三违”现象,不仅不同流和服从,还要敢于抵制,及时果断处理险情并报告主管部门,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朋友,请不要因偶尔的一次违章,让事故的利剑斩断未来的路;请不要因放任的一次侥幸,让悲剧的痛苦催残美丽的梦;请不要因大意而失去了美满的家庭。请大家牢牢记住: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容不得再用血的教训去检验的。安全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安全工作没有挽回的余地,没有退路可言,没有第二次机会。

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财富,也没有比安全更重要的幸福,为了自己,为了家庭的幸福,注意安全

“安全”这一话题,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永恒话题,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大,首先这个国家要“安全”,即不愿遭到外界的侵犯,也不愿承受内部的霍乱,也就是常说的外侵内扰,这样人们就有心思去研究一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东西(当然我不完全这样认为,历史证明好多新的发明及创新的构想均是在战争中出现的),这也算是建造和谐社会基础条件吧;一个企业也要“安全”,首先,安全风险会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甚至会造成一个企业完全丧失经营条件,这与企业目标是背道而驰,所以只有降低安全风险才能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目的;一个家庭也要“安全”,一个家庭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健康快乐,每个人的健康快乐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每个人的安全那就更具体了,自小懂事时,刚学会走路时,父母担心我们会摔倒,看护着我们走,因为她们承受不了我们摔倒在地上的痛苦,用现在的讲法,她们是想让我们安全,从上小学老师都有给我们讲: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一直到我们现在,还是讲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且不比我们小时候讲的少,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每次当我在广播、电视上听见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消息时,我的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因为我从上小学时起,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组织的为矿工叔叔送“安全卡片”、“写平安祝福信”等活动,也观看煤矿安全教育及安全生产事故展览牌匾,这些都是为了提醒矿工兄弟随时注意安全的,可没想到这样的悲剧现在还在上演,我从电视上了解到的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当我听到这些令人痛心的新闻时,我惊呆了,我为这些无辜的煤矿工人丢失了可贵的生命而感到悲痛。而事故发生的起因大部分是由于有人违章作业和工作时麻痹大意,造成了这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其实这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大家都遵章守法、按章作业,不存有侥幸心理、不麻痹大意,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不幸的事故发生后,会使年迈的母亲失去儿子、善良的妻子失去丈夫、可爱的孩子失去父亲,一个个原本温馨和睦的家庭,从此再也没有了。

俗话说:“安全是根绳,牵着千万人;安全是根线,连着亲人念”,大家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记得以前,每次父亲迟一点回家,母亲都要站在门口,一边看一边念着 “怎么还不回来,怎么还不回来”直到父亲平安回家为止。有时母亲在等了2、30分钟后还不见父亲回来,就悄悄地一个人,从家里摸黑来到矿区队楼上等,有时还跑到井口心急如焚等待着,直到看见父亲的身影,悬悬着的心才放下,自己悄没声息地回到家,那时家里还没有装电话。是啊,一个家庭只有圆满才会幸福!一个家庭只有平安才会幸福!

矿工朋友们,安全是煤矿永恒的课题,我们天天在讲安全,月月在学安全,年年在盼安全,可大家千万要记得:在安全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时的侥幸或者疏忽大意,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要时时确保安全!这才是我们矿工最大的幸福,家人最大的欣慰,企业最大的效益!

亲爱的矿工朋友们,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安全与生命同在!让我们铭记血的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时时处处确保安全,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每天高高兴兴地上班去,平平安安地回家。愿那幸福、快乐、健康的笑容,时常荡漾在你那白发苍苍的双亲、年轻漂亮的妻子、活泼纯真的孩子的脸颊上,愿我们大家岁岁年年安安全全,年年岁岁快快乐乐!

进行安全检查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要真正搞好安全检查,就要做到“五忌”。

一忌敷衍了事,外行凑数。安全检查就是为了发现事故隐患,这就需要内行参与。如果随便拉几个外行人凑数,肯定达不到安全检查的根本目的。

二忌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安全检查要深入细致、严肃认真,如果粗枝大叶,蜻蜓点水似的做表面文章,只摆花架子,那就很难达到检查的目的。

三忌有始无终,查而不纠。查隐患是为了促整改,如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整改,不采取防范措施,那么安全检查就没有开展的必要。

四忌时紧时松,不能坚持。安全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只搞形式主义。上级来检查了就抓一下,领导走了就束之高阁,无声无息,再也没人管了,没人问了,这种做法对搞好单位的安全工作是十分有害的。

五忌放任自流,置之不理。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企业的职工,不能认为安全检查事不关己,从而置若罔闻,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不能采取放任不管、置之不理的态度。因为只有人人参与安全管理,才能杜绝事故,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一个家庭幸福欢乐的保障。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公司“安全生产百日无事故”活动有效健康开展,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共同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公司安委会、公司工会联合在职工家(亲)属中开展了“安全亲情寄语”活动。此举得到了广大职工及家(亲)属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在职工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安全亲情寄语”活动一改过去单调的说教形式,通过以亲情强调安全责任、以真情呼唤安全意识的方式,把安全教育活动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将职工的人身安全、家庭的平安幸福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亲情、温情和关爱融入到安全教育之中,使安全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职工所接受,更容易在职工心里引起共鸣和震撼,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安全对家庭的重要,从而形成职工、家(亲)属、企业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活动从5月15日开始到6月15日结束,为时一个月。参与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生产一线职工、外用工以及安全重点岗位职工的家(亲)属,他们对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装卸队外用工多,一直是公司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这次给他们下发了100张“安全亲情寄语”作品征集表,回收率达到了100%。从70岁的老人到8岁的儿童,都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了一份安全亲情寄语。装卸队一位外用工的妻子在寄语中写道:“老公,你知道我多么爱你吗?请你时刻注意安全!我每天都在期盼你的平安归来,希望这平安一直能够延续下去......”。一位70岁的老母亲写道:“安全是分分秒秒都不能放松的,儿呀,你要努力工作,让安全的阳光把咱家的幸福照亮!”还有一位11岁的女儿写道:“安全是平安符,珍惜自己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爱。爸爸,我们在家等你呀!” 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牵挂和祝福。语句虽然朴实,但却极俱亲和力和感染力,生动感人,让人震撼。一位职工在看了家人的亲情寄语后感叹道:“没想到自己在单位上班,竟让家人如此的牵挂,今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对于征集的优秀作品,公司将通过橱窗进行展出宣传,同时将这些作品制定成精美的小相框,固定在职工的更衣柜上,让他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亲情的呼唤,自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爸爸,我学习又进步了,你在新疆还好吧,一定要注意身体哦!”8月18日,一封封写满了浓浓安全亲情寄语的爱心卡被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工团委收回,随之它们将被寄往公司各个外部市场,为外部市场将士们鼓劲加油。

该公司认为:职工家属是生存与发展的坚强后盾,是公司安全工作的有力助手,在创建本质安全型公司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督导作用。“不安全进尺一寸不打,带血的效益一分不要”是公司一以贯之的安全理念,实现本质安全任重而道远,需要职工家属的深切理解、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为此,公司工会决定在职工家属中开展“安全亲情寄语”活动,通过亲情叮嘱,使职工从字里行间时时感受浓浓的爱意,处处体验殷殷的期盼,切实感悟到安全是创建和谐公司的根基,是培育幸福家庭的保障,自觉做到“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目前通过在公司、总部设置的三个亲情回收点,共回收“安全亲情寄语卡”500多份。

“安全亲情寄语卡”,是职工家属对亲人理解、叮咛、牵挂、关心和支持,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的有效载体之一。一张张精美别致的“安全亲情寄语卡”,通过公司迅速、快捷的传递,给外部将士在百忙之中感受一份惊喜、一份安慰、一片关爱。同时,公司也请职工家属经常发送安全电子卡片、安全短信和电子邮件,为亲人送去平安的问候和祝福。一声声真诚的嘱咐、一份份真情的期盼、一片片温暖的爱心交织传递着,定会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倡导安全文化,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根本,是全员安全文化素质提高的保证,是企业实现科学、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构建安全文化体系,促进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该煤厂恪守“建设本质安全型煤厂,必须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实现人的本质安全,重在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理念,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塑造安全型员工,强力推进了本质安全型煤厂建设。

一、营造浓厚氛围,保证安全文化有效推进

认识是行为的先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结合实际,从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帮助广大员工提高认识。工作中,该煤厂把灌输渗透安全理念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将文化理念、行为规范贯彻到每名员工的言行中,形成良好素养是打造安全文化的思想基础。工作中,该厂以加强安全文化为重点,牢固树立“安全决定命运”的安全观,进一步挖掘其丰富内涵,开展渗透教育。例如,在广播站设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专栏,厂区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语,在员工安全教育每日一题笔记本的首页写上个人提炼的安全警句、安全格言、亲情寄语;在员工学习内容中把理念作为一题反复学习,强力灌输,员工每天班前都举行严肃的安全宣誓,定期开展安全有奖问答活动,从中深刻感悟安全理念的哲理,时刻提醒员工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纪,自我保安,使员工在心灵深处一次次感觉到安全理念的震撼。

二、加强培训和制度建设,夯实安全文化基础

多年来,该厂始终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纳入考核,形成了长效机制。一是实施全员提素计划,开展全员岗位必知必会培训。印制下发了《厂关于巩固班前大课质量提升全员“必知必会”培训效果考核评比方案》,并严格执行考核。厂领导每月给全厂员工上一次安全大课,车间党政领导每周上一次安全大课,班前会开展“每周三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全员岗位“必知必会”培训,并纳入到双文明一体化考核之中,达到“必知必会”、“必禁必做”,实现班组长会管,工人会干,杜绝违章、消除隐患,实现了“三零”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二是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安全文化有效运行。坚持以人为本,按正规岗位操作规程的原则,编制下发了《煤厂三个标准手册》(即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制定了规范的岗位操作流程,实现了标准高定位、责任精细化、走动无盲区、管理无漏洞的系统、科学的管理工作体系,从而调动了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经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安全生产稳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安全投入和监察力度,构建安全文化管理体系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让员工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必须加强管理,而强化安全投入和监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该煤厂始终把为员工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做为宗旨,注重安全投入和生产环节、细节的管理,把安全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让员工立足本岗干好工作,确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融入到质量标准化建设全过程。1月,厂召开了推进标准化工作动员会,并以党政联合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全力推进标准化及文明生产进程的决定》,加大安全资金及安全设施投入,采取分段达标考核的推进方式,细化安全管理标准,规范职工行为标准,厂区环境大大改善,实现质量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

实施走动式管理,强化查岗、查隐患制度,从严现场管理,在动态检查上下功夫。该煤厂实施走动式管理的目的,就是有效地监督、指导生产工作,走动人员按照分管辖区路线,重点检查各系统岗位工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岗位标准、现场操作水平及员工劳动纪律、日常行为规范等,坚决做到落实责任不放松,坚持标准不放松,加强管理不放松,从生产现场、检查问题到整改布置,坚决做到考核兑现、信息反馈、复查落实,所有环节都做到了逐项落实,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有考核。

狠反“三违”行为,加强全员安全教育,让员工了解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性,使员工敢于对违章指挥和违章行为进行遏制和制止。同时,党政工青齐抓共管,认真细致地开展好“三六九”查岗查隐患活动,确保安全常抓不懈。仅今年1-5月份,共查出安全隐患120余条,整改率达100%。职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更加精细,真正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思想的转变。使该厂的安全工作呈现出制度健全、检查全面、整改及时、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全面实现了安全生产。

--分公司“亲情寄语嘱安全”活动圆满结束

“老爸,没有谁能取代你在我心上的位置,若你离开,我的世界将瞬间崩塌。您要记得,我跟老妈在家等着您回来给我们幸福,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好好照顾自己......”这是高压管网分公司一名职工的女儿写给他的安全亲情寄语。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员工自我安全教育新方式,高压管网分公司通过以亲情强调安全责任、以真情呼唤安全意识的方式,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亲情寄语嘱安全”活动,重点突出亲情化、人性化,发挥安全文化辐射作用,让员工及家属唱主角,在参与中提高安全意识。

春节前,“亲情寄语嘱安全”活动正式启动。高压管网分公司向每一位员工的家属送上一封制作精美情真意切的问候信。信中不仅表达了对员工家属节日的祝福以及对他们支持燃气工作的感谢,还专门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呼吁每一位员工家属都能借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契机,向奋战在燃气战线上的自己的亲人给予安全关爱和嘱托。让员工从寄语中体会亲人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浓浓爱意和殷殷期盼,从而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安全第一的思想,使职工更加明确安全是和谐企业的根基,安全是家庭幸福的根基,发生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损失,更会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痛苦。通过将安全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将亲情融入安全生产的寄语形式,把安全生产与家庭幸福、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增强遵章守纪、安全工作的自觉性,构筑起由“夫妻情、父母爱、子女愿”形成的安全亲情防线。

活动中,共收到亲情寄语847份,其中运行一所、运行三所、运行五所95%以上的员工家属书写了亲情寄语。很多员工表示,当看到家人为自己书写的安全亲情寄语时,心里倍加感动,没想到自己每天工作在外,家人如此担心自己的安全。这些来自亲人的最真挚嘱托,无疑给自己敲响了警钟,让自己在工作中时刻想到家人的惦念,更加注意安全操作。亲情寄语活动在职工家属中也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对该项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视。从收回的寄语卡片上可以看出,每一位员工家属都非常用心的书写着亲情寄语,有的甚至图文并茂,制作了非常精美的漫画以唤起职工的安全意识。有的家属在寄语卡片上不仅表达了对自己家人日常安全生产的希冀,同时也对分公司“亲情寄语嘱安全”活动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项活动的开展,形式新颖,效果良好。不仅让家属基本了解了自己亲人从事的燃气工作,更让家属有了一个表达安全关爱的平台。

父母一声慈爱的叮嘱,爱人一个关心的眼神,孩子一句稚嫩的话语,无不诉说着对奋战在燃气战线上员工的关心爱护,更成为安全生产岗位上的保护之神。“亲情寄语嘱安全”活动是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重视员工家属的参与,发挥家属在员工安全生产中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举措。分公司将对挑选出的优秀寄语予以奖励,并在企业报上刊登。同时,将寄语全部返还给职工本人,时刻提点自己注意安全,亲人的期盼是自己的平安。

亲情文化在企业安全实践中的价值研究及实践探索

当前,安全生产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安全观,而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安全观,才能实现安全工作质的飞跃。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冀中能源集团控股的大型煤炭企业。多年来,他们就是始终以关爱职工生命、守护职工幸福为出发点,着力以亲情文化提升安全工作层次,不仅对安全工作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其安全生产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笔者就结合他们的实践作一探讨。

一、安全以人为本,意识以亲情为先,亲情文化是安全工作的根基

通过对长期的煤矿生产实践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亲情在职工安全意识的培育上、安全工作的强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抓好安全工作,人是根本。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呢,对生产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抓安全,仅抓物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不少煤矿生产装备和井下作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可是事故为什么仍然屡禁不止呢?事实不断告诉人们,任何技术或设施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来掌握,“本质安全”能否实现,关键还是靠人。

强化安全意识,亲情是灵魂。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有诸多因素,如业务素质、技能水平等。而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激发安全责任感呢?通过对多年安全实践的分析与反思可以看到,法规制度的外在约束、说教灌输式的外在教育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持久。只有人的“生命意识”“亲情意识”才能最大限度、从内心深处激发人的安全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从根本上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捍卫生命价值,构建全新文化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确立了以人为根本、亲情为核心的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把“以亲情关爱为主线,以弘扬生命价值、捍卫人生幸福”作为安全工作的根本宗旨,用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安全工作。

二、建树亲情文化,必须创新安全教育,推动亲情文化的传播

企业文化只有广为传播,才能发挥作用。亲情文化更需要用心去培育。在煤矿企业,安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和营造亲情文化,必须首先从创新安全教育入手,努力用亲情唤起职工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传播主体的亲情化。传统安全文化的传播主体多是管理人员、政工干部。而亲情文化传播的主体则必须以亲情为主线进行全新扩展,最佳的传播主体是职工的妻子、孩子、老人、亲戚、朋友。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亲情的代表,亲情的渗透。比如,“安全大嫂服务队”的井口服务,幼儿园小朋友的 “小手拉大手安全活动”,都能打动人、感染人。

传播载体的亲情化。传播亲情文化,无论是传播渠道、传播途径,还是传播形式,都要亲情内涵。发挥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来传播亲情,深入职工家庭进行家访,把家属对职工送上的安全叮咛、安全嘱托用摄像机录制下来,制成光盘,在职工会上播放。

传播对象和时机的亲情化。在煤矿生产中,总有一些特殊人群,由于种种原来,制成光盘,在职工会上播放。

传播对象和时机的亲情化。在煤矿生产中,总有一些特殊人群,由于种种原因,处于情绪异常时期,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就会对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他们把这一特殊群体细化为“十种人”,如毛手毛脚的鲁莽人;新婚归来的甜蜜人;家务缠身的疲劳人;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心事重重的忧郁人;不懂安全的糊涂人;大意失荆州的粗心人;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抛锚人;冒险蛮干的大胆人;单人独岗作业的零散人。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亲情化的帮助”、“亲人般的劝导”,就可以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三、建树亲情文化,必须优化矿区环境,重视亲情文化的烘托

众所周知,煤矿工作环境艰苦、危险性高,煤矿工人长时间工作在地层深处,面对冰冷的机器设备、单调的地质环境,极易产生厌烦、急躁等不良情绪,是引发误操作、违章操作的重要因素。营造亲情文化,不仅要重视人际关系、人际交流的亲情化,还要重视人与环境交流的亲情化,把单调冰冷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成为温馨家园、温情港湾。

生活环境的温馨化。对职工宿舍进行精心布置,制作精美的安全祝福窗帘、温馨的职工全家福照片。让职工充分感受“家”的感觉,最大限度地消除疲劳,化解不良情绪,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生产,有效地保证了安全。

井下环境的生态化。为了改变井下枯燥冰冷的环境,他们在井下大力推行爱心生态工程,努力从井口走廊、井下运输大巷到主要生产工作面,都建立亲情文化走廊、爱心文化站。每个亲情文化走廊、爱心文化站都设有饮水机、桌椅板凳,巷壁上悬挂以安全文化理念、安全警句、安全漫画、职工全家福等为内容的彩色喷绘展板,配以人造绿色植物进行装点,彻底改变了井下“全黑”的概念,彩色喷绘展板,配以人造绿色植物进行装点,彻底改变了井下“全黑”的概念,使职工即使在百米井下也能够感受绿色享受温馨,最大程度地缓解疲劳。

文化环境立体化。要使亲情文化覆盖整个矿山,必须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文化环境。在工业广场建设亲情橱窗,在职工生活区建设亲情文化广场、亲情文化公园,在职工宿舍区、职工餐厅、区队会议室设置亲情文化园地,并对矿区通勤班车、井下送人车进行全新改造,建成流动的亲情文化走廊,实现文化阵地的全覆盖......有力地烘托亲情文化氛围,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得以深化、强化。

四、建树亲情文化,还必须提升安全管理,承载亲情文化

倡导亲情文化,只挂在嘴上不行,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行,必须用实打实的行动去实践去体现。笔者认为,在安全管理上融入亲情,核心是领导干部要带着亲情看安全,带着深情抓安全,力求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对职工生命的无比敬畏和珍惜。

比如他们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坚决不要带血的利润,不要带血的煤炭”的理念,决不以损害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为此,他们不惜投入巨资,大搞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大先进装备投入力度,使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真正把矿井打造成放心矿井。舍得投资为职工创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就是亲情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

总之,亲情最能打动人、最能震撼人。通过建树亲情文化,可以更加突显“人”的核心地位,更加注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安全生产,还能极大地优化矿区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

下载家庭与国家(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与国家(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与家庭

    安全与家庭 (引语) 一点疏忽,可能让一个完整的生命从此残缺;一个违规,可能让企盼的家人失去至亲至爱;一次事故,可能让一个美满的家庭幸福不再...... 安全是每位员工肩上的担子,一头......

    计划生育与家庭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促进家庭和谐发展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控制人口......

    家庭与法

    家庭与法 酒泉四中九(13)尤鹏 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我们的第一堂课,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报纸上看过一篇报道,有人曾做过一次试验.问:“如果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竟然......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贫困证明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贫困证明填写说明:1. 所有要素请用黑色碳素笔或油性笔填写,字迹清晰可辨。请勿涂改。2. 所填资料真实,与相关证件、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致。3. 证明单位需为申......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座丰碑。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系别:教育系 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张嘉豪 学号:201102512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篇文章是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定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私有制和国家的问题,恩格斯从生产力,分工和交换发展的过程中分析了私有制、阶极和国家的起源, 并从起源的条件和形......

    法制与法制国家[合集]

    第二十六章/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就已经提出了“法治”的观念。如《管子?明法》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有“任法而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