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20: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吴新颖何长山

【摘要】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要遵循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性、科学性等原则;其基本框架包括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对教育者的评价、对学前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构建

科学的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是导致学前教育德育过程缺乏针对性、德育效果不甚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联系我国学前教育德育工作实际,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1.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涤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学前教育全过程,使国民从幼儿阶段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德育评价属于教育的职能,具有教育的社会属性。按照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和社会规范,朝着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展评价工作,都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这是评价工作的根本问题。建立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体现这种方向性,所设立的评价指标必须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符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符合幼儿思想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2.教育性原则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是一种社会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政府对学前教育实施综合影响的重要途径。德育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给学前儿童以不同程度的教育。但是,这种评价性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评价者是否明确评价的意图,所选择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及实施的评价方案是否体现了教育目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幼儿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

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只有坚持教育性原则,从教育立场出发,才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整个幼儿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3.科学性原则

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地按照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目标。指标与目标必须一致。目标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只有将目标分解成一系列指标,才能实施评价工作。要认真研究社会道德、新时期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幼儿德育工作有统一的准绳。要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幼儿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在德育内容上,应处理好道德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一切远离生活的内容让人感到虚无飘渺,没有感召力,难以达成共识,产生共鸣。但完全迎合现实、追随现实的内容既过于庸俗,无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又过于呆板,无法使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生活。因此,我们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起幼儿对美好理想世界的追求,又能让幼儿学会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问题,要根据幼儿思想品德和行为发展规律,做到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多强调基本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基本框架

1.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进行科学的评价。必须依据唯物辩证法观点,运用恰当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的思想品德现状。

2.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新世纪的幼儿教育显示出幼师的教育能力比学科技能更重要,那种带有实践性、分析性、决策性、研究性的课程比学科课程更重要。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责应转变为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道德教育要形成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内,教师人格力量发挥的作用

是不可低估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强烈的十上会责任感等品德在课堂上、辅导中、生活中的体现和由此在幼儿心日中形成的形象和威信,对幼儿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对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育者的素质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做出正确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其素质的意见;

二是对队伍结构状况的评价。对教育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价,不仅评价外在表现,而且要找出导致现状的原因,以便制订提高教台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措施。

3.对学前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儿童品德主要受三个方面影响:—是家庭,包括父母爱护、家庭气氛、与邻里的相处等,二是社会影响,包括课外读物、电视、社会风尚等,三是学校教育,包括老师的教育与同伴的互相影响、校风等。家庭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温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儿童的品性在6岁入学以前,已大部分完成厂,所以,就在这个时期,我们努力培养品格是最有希望的。”社会教育是针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的,是指正式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就功能而言,以全体国民为对象,一方面,使已受学校教育的国民,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币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有一个强化、陶冶行为的环境。其在目的上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以提高个体素质为原则;在内存上贴近人类生活与个体品德发展的需要;在方式上灵活多变,不像学校教育有固定成规可循。因此,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强化与补充,它在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幼儿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

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过程的直接产物,只有德育工作过程完善和合乎规律,才能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根据德育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既要考虑它是否能很好地吸取社会信息渠道中的积极因素,抵制和排除消极影响因素,又要考察其是否使整个社会环境形成立体教育的网络,从不同角度施加教育影响。同时,要考察德育目标是否.与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德育工作是否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等,考察德育是否把握住了工作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始终目标如一,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是否按照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思想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教育,使德育效果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学前教育德育工作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使道德在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特别是在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使学前教育机构正确处理享受个人正当权利与承担和履行社会义务的关系。学前教育走依托市场发展的路子,也对教育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市场规律和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行政管理,要在把住学前教育市场准人关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评估为手段和导向、以家长为主体的社会化临督机制。评估以年度为单位,定期进行,广泛吸收专家、家长、社区的参与。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各类幼儿园内部管理的改进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所谓建立社会化监督机制,旨在强调家长和社会既是学前教育服务的使用者,也是临督者。家长和社会以自己的自主选择行为来参与对幼儿园乃至整个学前教育的管·理。因此,每一所幼儿园淮好谁坏,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而应是社会亦即家长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时,这也意味着,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也是社会乃至家长的责任。

2.评价方法上讲求创新性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思想信息。学前教育群体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群体,他们受教育多,知识面广,接触当今科学技术前沿,对德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手段的技术化程度都有着极高的感知度,对德育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要求也高。同时,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分散性,其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加之个体在经历、素质、性格、思想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德育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根据学前教育的各种思想和情况变化,实现德育评价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评价质量,发挥评价结果对学前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3.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是克服道德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克服道德教育、道德导向与社会经济政策导向“两张皮”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道德依靠个人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舆论发挥效用的机理,决定了道德教育在培育社会成员的道德良心、形成社会的道德舆论和道德风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不仅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强化道德教育,而且机关、企业、社区乃至公共舆论也要强化道德教

育。有效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整合作用,来完成育人的任务,这是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的重要功能。

4.树立科学德育评价理念

要改变过去的线性德育评价观念,增强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包容性。做到视点要高、视线要远、视觉要宽。

一是确立听老师话、遵守纪律的幼儿不一定是好幼儿的思想;

二是确立有特长优势,个性能力强、不够听话甚至与规章制度有抵触的幼儿不一定是“坏”幼儿的观念;

三是确立对有个性偏差造成的、缺乏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自觉的幼儿,不能升级为品德后进幼儿的原则。德育工作者要多一些科学客观的分析,多一份关爱理解与激励。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动态的、过程的、多层次的、多元激励的德育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采取动态的、过程的评价方式,给幼儿一个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一切的德育评价方式,采取多元的、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现评价对象的广泛参与,采取自我评价、家长和幼师互评、师生互评的开放式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量化为主的技术性评价于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考虑幼儿主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差异,制定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关注幼儿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囊括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构建立体式德育评价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急速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给幼儿德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德育目标上看,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分学段具体化为教师可操作、幼儿可接受的具体内容;从德育内容上看,如何拓展德育内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从德育途径上看,如何把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统一起来,互相协作,共同关心、促进和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德育方法上看,如何改进德育方法,促进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德育管理上看,如何加强德育管理网络建设,真正落实岗位育人的思想;从德育评价上看,如何建立健全幼儿园、班级、幼儿三级评价体系和德育评价体系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因此,幼儿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二篇:党风廉政建设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党风廉政建设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2013-08-26 第10版:观察思考

作者:郑亚军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239

近年来,嘉峪关市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不断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举措,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以“建设廉洁高效雄关,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共筑和谐幸福家园”为主题,着力构筑“三墙一网一平台”,即全社会预防腐败的防火墙、各级干部廉洁自律的警示墙、有效防治腐败的隔离墙,全面有效的监督网和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努力建立覆盖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评价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到位。坚定执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始终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把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做到了责任目标明确、监督考核规范、任务落实到位。围绕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文风会风、领导调研、新闻报道、公务接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对开会时间、会议人数、出席会议领导、会议经费、文稿篇幅等进行了具体规定。采取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五会合一”的形式召开了市委工作会议,全市各类会议较往年相比

压缩了近50%。公务车辆购置费实现零支出。未审批新建楼堂馆所建设项目。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过去同期减少474.4万元,缩减17%。同时,严禁没有明确目的及实质内容的公务考察活动。

系统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利用“六加模式”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嘉峪关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六加模式”为举措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即经常教育、主题活动、基地建设、示范创建、警示教育、创新载体。同时,多管齐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嘉峪关市成立了四个巡视督查组,出台了巡视督查工作实施办法,重点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和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全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专项预防职务犯罪试点,把监督关口前移到工程进度的各个环节。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始终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

另外,在抓基层党风廉政方面,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健全村务监督组织,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在农村普遍建立了高标准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公开化、一条龙便民服务。扎实开展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落实村级财务镇级“双代管”制度和涉农收费项目价格公示制度。加强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全部推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兑现率、落实率、及时率均为 100%。围绕提高效能,推进行政和执法监察工作。

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深入推进“效能风暴”行动,开展以“治庸治懒、提效提速、优化政务、评议促优、督查问责、建章立制”为内容的六个专项活动。全面审查和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许可审批事项从严从紧把握,经过全面清理,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9项,保留项目316项(其中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41项,行政审批项目75项),取消率10.1%。加强对保留审批事项的监管。优化和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对各部门的审批时限进行了清理,所有审批事项实现了缩减时限30%的总体目标。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136个执收单位、434项收费项目以及管理方式等内容向社会进行公布。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以《收费目录》为准,收费时具体征收范围、征收标准、资金管理方式按照《收费目录》中注明的文件规定执行,有收费标准下限的按下限收取。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效能监察”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全程办理。并全程实施电子监控和跟踪督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职权、行政处罚事项和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司法监督的衔接配合机制和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工作联系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等八项制度。在全市各部门单位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失职追究制等八项制度,从履职规范、办理时限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公务行为的条条框框,着力从制度层面规范权力运行,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漫等现象的发生。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在全市109家单位全面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面向社会和基层开展了“万份问卷问作风”民意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政风行风方面的倾向性问题跟踪专项整改,有效地解决了695个长期以来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明察、暗访检查单位300余次,着力整治庸懒散慢现象,治理中梗阻塞问题。

有序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嘉峪关市始终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先后下发了《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嘉峪关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考核办法》和《嘉峪关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评审办法》,按照宣传教育、权力清理、风险排查、风险管理、评审修正、量化考核等步骤,全面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各项任务。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嘉峪关市委书记)

第三篇:聋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聋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江苏省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225800董乃银

[摘要]聋校德育评价功能,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聋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也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科学的特殊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它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既要遵循聋校德育的规律,依据教育的理论,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给聋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营造出适应聋生成长的大德育环境。

[关键词]聋校;德育;评价;探究

德育评价不仅是德育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本手段之一。抓好德育评价,能促使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职工明确职责,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使命感,能促使德育管理有的放矢,更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以德育评价为切入点,十分重视德育评价的目标性、过程性、特色性和立体性,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实施目标性评价,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

实施德育目标性评价,是为了促进目标管理。德育目标通常表现为两种取向,一是规范性目标,二是促进性目标。规范性目标应体现以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原则,促进性目标应体现立足激发学生内在自主要求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实现二者的统一,就能达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校在实施目标评价过程中,制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一)、《聋校德育管理评价目标》

由德育地位、德育计划、德育活动、德育科研、德育考核、德育成效几个部分组成。既体现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同时又将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分解到教导处、团队、总务处、班级,并依据总目标的要求,结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合各部门的职责,制订出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使德育管理评价目标更趋于明朗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

(二)、《聋生品德操行评价目标》

由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个性发展等五个方面组成。具体内容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并且增加了民主、创新、服务等新思想,按照低、中、高及初中部形成几个梯度的评价目标。

(三)、《德育主体自我评价目标》

此项目标主要是指个体性的自我评价。每个聋生把学校制订的学生品德操行评价目标作为自己评价目标,从而使他们明白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要求,提高了评价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学校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的职责,制订德育工作的自我评价目标,使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显示了教育的民主、和谐和创新,形成人人主动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积极实施德育工作的目标性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改变“一手硬、一手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形成德育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利于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过程性评价,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变“静”态为“动”态,让评价成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催人奋进,勇于进取,使德育工作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推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建设长项,形成亮点,带动全面。

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雏鹰争章”和“五星”评比为主要内容的“双争”活动,这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长项,并形成了德育工作的亮点。“雏鹰争章”的具体做法是,严格把好定章、评章、颁章的各个环节。学校根据每月的德育主题定章,并且明确评章标准,在“雏鹰竞飞”专栏中公布。如有“爱国章”、“守纪章”、“勤奋章”等,认真评比,隆重颁发,使争章活动成为聋生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过程,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主体性。

“五星班级”争创活动,以“读好书、写好字、扫好地、出好操、做好事”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每一方面对应一颗星,各班设立星座。总价的具体形成为每日评分、每月积分、每月颁星、学期总评,表彰“星级班级”。这项检查评比工作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在具体的检查评比中,更注重评价指导,及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以指导改进的措施。为了鼓励争优,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制订不同的评价指标,每达标一项就得到一颗相应的星。每月评比各班得星多少,鼓励各班共同进步。开展“五星班级”评比,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它促使全体聋生和全体教师参与,要求在评比中落实到每位聋生。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文明餐桌”、“文明宿舍”的评比,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了实处,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每个聋生的得分直接影响班级的总分,这样能促进德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实现个体,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

建设长项评价,形成亮点,也能带动德育工作其他方面的过程评价。在主题教育中,通过祭扫烈士墓,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博物馆等活动,组织聋生座谈,引导他们进行交流、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就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评价,调动聋生评价的积极性,自主性,使他们分清了是非,明辨了事理。在“尊敬孤寡老人”“我也献上一片爱心”等一系列

实践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对实践行为进行评价,树立典型,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在对学生思想行为不断评价的同时,学校对“三育人”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目标实施状况,进行捆绑式评价,与月度考核、学校考核、考核挂钩,促使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改进工作。

三、实行立体性评价,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所谓立体性的评价,即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全方位的对学校、班级、师生个人的德育工作和思想品德的状况作全面性的评价。近年来,我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沟通家教联系。请家长对子女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作出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之中,发挥家长的监督管理作用。

学校还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主要有学校和社区教育联系点的有关人员组成,其中有派出所、烈士陵园、居委会、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等单位的同志。我校定期对聋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定期走访联系点,了解聋生校外表现及社会对特校教育工作的反应。学校每学期都邀请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同志对学期德育工作作出评价,真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样构成学校立体性的教育网络,形成优化的教育环境。

四、组织特色性评价,形成德育工作生动活泼的氛围。

为充分显示学生在德育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形成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培养师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我校组织了以下特色性的评价活动。

设立“评价”栏目。各班在班队活动课上开设评价栏目。在班队活

动中,聋生通过“比一比、学一学、谈一谈”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在评价中借助自我、同学、教师及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的言行加以引导和肯定,在评价中评出学生的积极性,评出学生的上进心。

开辟“最佳行为”表扬栏。各班级和学校的橱窗中都开辟这一栏目,每周评比一次,给十名最佳者给予表扬。以栏目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设立“行为辨析”栏。每期黑板报中开辟这一栏目,内容有“你说、我说、大家说”,让学生辨析评价中进行争鸣,在争鸣中提高对道德行为的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五、探索科学性评价,激励聋生自我主动发展。

在聋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规范科学的评价具有鉴定、促进、导向、激励的作用,可以促进聋生进行自我调整,增强聋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聋生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的成熟,引导聋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聋校品德教育中,我们应该摒弃那些片面的价值观,让聋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帮助聋生树立自信心,促进聋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的发挥评价的功能。

由于聋生受自身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道德认识很难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上,教者把聋生当作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待,对聋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使用指令性的语言、批评性语言,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聋生的优点进行激励评价。这样,能使聋生时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从而促使聋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使评价

收到预期的导向功能。

对聋生及时进行德育评价,调节他们的情感,激励聋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聋生的情绪,使他们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对于他们主动寻找,并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向这个目标迈进,非常有益,评价要体现一种集体主义情感和群体性的爱,尤其是对残疾儿童,学习上有困难的聋生,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到聋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即使聋生没有圆满地达到预期目标,只要确实努力了,进步了,我们就应抓住闪光点,运用激励策略,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进取心。

总之,近年来,学校通过对德育评价的深入探索和扎实开展,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特色,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被评为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模范学校”、“文明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在这样的德育评价活动中,你会看到聋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你会感受到学校的和谐氛围,也更能体会到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强.小学德育学科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金娣王钢.教学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3] 刘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前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之评价体系改革

一、实施背景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评价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书面测试,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视不够;评价的时间上过于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范围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平价的主体单一,忽视企业、社会、家庭评价主体多元化;不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没有与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和就业安置挂钩。由于提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部和重庆市有关文件精神提出推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模式改革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和检测体系,制订平复检测质量标准,完善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收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了内容,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2013年重庆市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素养的评价结果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推广意义

(一)理论价值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起步相对较晚,职业教育传统的评价体系仍或多或少地残存着普通教育评价的影子,未能体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这主要归因于比较缺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评价理论作指导。我们的推广基于普通教育的评价与测评理论,结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开发评价标准,探索多个主题参与,运用多种方法,去评价学生在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表现场所的多种素质发展情况,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为丰富完善教育评价理论,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实践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研究遵循中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公平性、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贯彻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制定评价方案,建立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积分和绩点存储、增值的“综合素质银行”,全面反映学生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素质表现情况,并通过评价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就业安置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广有利于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其实践经验可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借鉴,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好改革。

三、渝北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启示

(一)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评价模式,完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办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推进社会评价、企业评价、专业机构评价相结合的第三方质量评价,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建议构建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总体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好评价改革规划,提出评价改革计划;加强评价模式的研究,逐步完善评价方案和工具,实现评价的信息化。

(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知识、技能和态度

一、为要素,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构建重庆市渝北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心理健康、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现状。促进全市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是重庆市预备职业教育中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该评价模式运用教育评价与测量理论,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公平性、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借鉴重庆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开发指标体系,制订评价标准,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方法运用和评价内容导向,“立体”评价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表现情况,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多元立体”。多,与少相对应,表示多层次,多角度;元,是构成一个整体的要素,“多元”是指整体里的多个元素。“立体”是一个几何概念,通常是指具有长宽厚的物体,或上下多层次的、包括各方面的,如立体交叉、立体气候、立体战争等,也可以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如立体电影。把“多元立体”这个看似跟教育与教育评价没有太大直接联系的概念借用过来,形象描述此研究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体现的“多元”性和“立体”性。“多元”性主要是指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三方面的多元性。其中“多元”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他评,他评包括同学评价、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学校管理人员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企业管理人员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和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包括课程学习评价采用的笔试、口试、现场操作、作业、论文、报告、作品等方法;活动表现评价采用过程写实、照片视频、论文作品、证书证明等方法;“多元”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公共拓展课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学习、专业拓展课程学习以及顶岗实习等。“立体”性主要是指综合评价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所和不同领域中的素质表现,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素质表现来体现。其中不同阶段进行评价是指评价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的素质表现;不同场所进行素质评价是指分别评价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等场所的素质表现;不同领域进行素质评价是指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领域的表现。

“多元立体”评价模式。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教育评价模式是指相对固定的评价程序,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评价的基本范围、程序、内容和方法的规定。研究中的“多元立体”评价模式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综合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主要评价模式的特点,运用教育评价与测量理论,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公平性、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借鉴重庆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开发指标体系,制订评价标准,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方法运用和评价内容导向,“立体”评价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表现情况,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对评价的范围、评价的程序、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界定。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四、推广实施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2〕1号),我校制订此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评价与测量有关理论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基于教育评价与测评理论,坚持科学性、职业性、创新性和操作性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型,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具,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积分和绩点存储、增值的“综合素质银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科学反映学生早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各个阶段、不同场所的表现情况,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2.职业性原则。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综合反映学生工学活动情况和职业素质水平。

3.创新性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深化评价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操作性原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易于教师、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理解接受。实现评价过程与管理的信息化,评价实施简便、易操作。

(三)评价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以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评价领域包括学生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大方面。

(四)组织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质量管理处牵头组织实施,综合运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说明》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载等工具,以纸质记载和网络管理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档案。

1.组织评价培训。质量管理处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评价方案、领会指标体系、掌握评价工具。

2.学期过程评价。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使用学生学习表现记载工具对学生公共基础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学习以及顶岗实习等情况进行评价记载;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使用学生素质表现记载工具对学生基本素质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3.学期终结评价。每学期末,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对学生课程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对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基本素质成绩。4.评价结果审定。,每学期末,班主任按照《重庆市渝北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银行”实施办法》对学生当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汇总,撰写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提交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5.评级结果反馈。审定的评价结果生成《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时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申诉,并在申诉办理10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五)结果的呈现与应用

1.结果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形式呈现。根据《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末和毕业时分别形成《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2.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及老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学生确定综合素质发展目标提供参考。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就业安置的重要参考依据,也为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评估提供依据。

(六)组织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制定规章制度,监控评价程序,接受申诉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质量管理处,负责全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网络平台的维护和监管。各专业部建立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咨询、指导和复核,初步审定评价结果。

2.监督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处室、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综合素质银行

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称为“综合素质银行”。全面反映学生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素质表现情况,并通过评价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综合素质银行”是根据《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综合素质评价的积分进行存储、增值等统一管理的平台,学生一经取得学籍,“综合素质银行”账户便自动建立。其评价分为两类: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积分,二是学生综合素质绩点分。积分和绩点分均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表现对应的指标及权重进行计算。

学校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银行”的统筹管理,教育督导工作室(质量管理处)牵头实施。

1.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总分。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总分有综合素质积分和综合素质绩点分增值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积分满分为100分。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绩点分增值按照所得绩点分的20℅的折算,并与学生当期综合素质积分相加,汇总为当期综合素质总分。

2.学生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依据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总分,对学生当期综合素质表现情况进行定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良好,70-79中等,60-69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专业部评价和学校意见,这使学生本人、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总分汇总为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依据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确定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420分以上为优秀,400-419分为良好,370-399分为中等,350-369为合格,350以下为不合格。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和学校意见。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就业安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凡在校三年期间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350分(暂定)的学生方能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达到420分(暂定)以上的学生,经专业部推荐、教务处审核和学校批准,允许提前就业。

五、评价模式改革总结

(一)影响与效果

影响与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通过开展调研、会议座谈,强化了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二是创新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的实践。通过开展应用和试点推广工作,引导中职学校教师、行政人员明确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和操作范式。三是丰富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通过开发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制定评价有关制度,丰富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的研究成果,为职业教育其他领域评价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改进与完善

一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绩点分的记载和汇总工具还需要尽快补充;加快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加强评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评价系统大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利用和分析。

二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课程学习类评价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题库建设。

三是进一步开展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分析,学生培养质量改进措施研究,以及学校、企业、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四是进一步研究探索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

(三)体会与思考

1.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是风向标,是推动改革的支点。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长效机制。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市、区(县)、校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成果推广。研究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创新,更有技术突破。需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成果推广工作,更好地使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六、结束语

回归教育的“素质本位、人格本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责任,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从个人做起、从家庭做起,普及素质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回归教育的“素质本位、人格本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事业的认知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将学业提高与素质培养、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就业、参与竞争和勤奋进取、积极抗压的稳定心态,造就一大批体面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和技术技能人才,圆一大批青年成人成才梦,以不辱社会经济和千家万户赋予的神圣使命!

第五篇: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

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我们认为,贯彻落实《发展规划》,开展绩效审计,当务之

急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一、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应对科技进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解决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等问题,普遍采取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核心理念、以谋求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改善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为目的政府绩效评估、绩效审计等措施。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促进财政支出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有利于完善我国审计监督评价体系。

二、当前我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法律层面缺失。从国外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实践来看,必要的立法支持是确保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制度化、经常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仍处于试点摸索阶段,迄今尚末出台有关绩效审计工作的统一法律;审计相关法律也未明确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规定的条文。从依法审计角度看,法律规范的缺失不仅使绩效审计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和结果的运用。

(二)绩效审计的执行主体未明确。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专门的绩效评估、绩效审计评价机构作为审计评价的执行主体。而我国则未明确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综合管理机构,使得评价工作只能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从技术性能、项目管理方面进行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标准不统一,使得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差异大,既难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又缺乏可比性。

(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缺乏。虽然我国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已经初步确定了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方法,但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技术、工程及资金使用合规性的评价,而对资金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定量、定性评价不足。其次,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还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另外,财政支出基础数据的缺乏也使得审计评价的标准难以确定,因此绩效审计工作的进展缓慢。

三、推进财政绩效审计基本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开展绩效审计当务之急是边立法边实践。提出立法建议;明确执行主体;建立定量、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一)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法律、法规的条文明确规定了绩效审计,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才有法可依。首先,应该在《审计法》或《预算法》中确立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其次,要从法律上树立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应具有相应的地位和相对的独立性。再次,出台有关审计评价工作的具体法律制度及规范,明确审计评价的组织管理、相关各方的责任与权利、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实施程序和方法结果及绩效审计报告的效力和约束等。

(二)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为合理考核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单位性质、项目类型、考评可比性等分别设置和界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一般应包括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同期、同地域可比性,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一般来说,审计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效益指标都可以表示为收益/成本的比例,收益、成本的具体内容视不同效益指标而异。审计评价财政支出社会效益指标的标准往往由于支出项目涉及不同的经济和社会领域而各不相同。而且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在政府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因此要衡量和判断这些支出的绩效须对应不同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选取则应根据评价的具体目标、组织实施机构、评估对象等确定。

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预测和分析而得出的标准样本数据。根据标准样本数据能够具体将评价对象的好坏、优劣、强弱等特征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度量。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定量评价标准可根据标准的取值不同,分为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含财政支出

下载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①是评价主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按照科学的评价原则和标准,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绩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构建星卡评价体系

    构建星卡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快乐发展 作者:刘德亮„文章来源: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 内容提要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地自我评价,要求评价尽可能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全貌。为......

    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所谓德育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对于现行......

    1月份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

    ***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 一月份实施方案 ——诚信教育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文明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行为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诚信......

    11月份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

    朱台镇中心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 十一月份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我校学风建设,营造学生学习、普及、宣传心理健康......

    供应链中断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本文从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引发企业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因素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ahp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研......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 陈柏华徐冰鸥 摘要: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外控式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

    长城汽车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合集)

    七、长城汽车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随着汽车行业微利时代的到来,中外汽车厂商的竞争纷纷集中到渠道优化管理上,因此迫切需要相关研究通过对我国汽车区域营销团队绩效评价相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