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科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2013-01-07 21:04:41)转载▼ 标签:
杂谈
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因此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三维科学素养的发展。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科学素养
正文:《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如何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四个方面入手,以更有效、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倡导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应由多种人组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参与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主要是完成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评价。考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习观察中有没有新发现;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等。教师的肯定评价能有效激发孩子们持久的兴趣。“老师,我发现了„„”“老师,如果这样做,我想会更好!”“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了。教师的评价摈除了单一的知识考核,给孩子们的思维与情感松了绑。这些,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教师的积极评价,犹如学习的催化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2.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弱,教师特别需要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关注。他们常常不是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和所收集到的数据,而是依据他们自己的某种想法来建立一种理论;当通过实验所得到的证据与自己原来的想法相矛盾时,他们经常忽视不一致的证据或以歪曲的方式注意这些证据,通过调整证据以适合他们的“理论”。我们要珍视小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从他们的“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发现他们理解的困难所在。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有经验与事实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引发其认知冲突,促使起其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学会欣赏自己,评价自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反思,了解自我发展情况,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比较自我学习的前后变化,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我每次都能准备好老师要求带的东西。”“我虽然好动,但我提的问题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组里的实验情况都是我记录的。”„„评价,使孩子们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也使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加油。
3.同伴评价。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他们在生生互评时肯定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为此,教师一是不要给学生定下评价,而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要以命令者、管理者的姿态居高临下。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要懂得适时、适宜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在课堂教学中用语言、姿态、表情等对互评过程进行不断的调控、推进,务必使学生明确互评的中心必须针对学习内容,而不是他人本身。学生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他的实验设计很好,应该给他五颗星。”“我觉得他每次的课前准备比我充分,应该给他五颗星。”“他在实验时,总是不做,最多给他两颗星。”„„评价的同学头头是道,被评者心服口服。互评,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比教师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而且也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同伴间的交往和了解。4.家长评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频道”等阵地或根据教学内容,让家长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我们来造纸》这一内容时,让家长参与对孩子们自制纸评价。“废纸还能造纸,是我儿子的实践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孩子,虽然你在语文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我知道你的手是很巧的。”“不错,下一次如有类似的活动,我们一起做。”„„家长的评价,不仅给了孩子们以鼓励,对教师也是个重大鼓舞,让家长参与评价,也是对科学课的一次自我宣传。这样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孩子成功的喜悦与兴奋,对于提高家长的科学素养也大有裨益。
二、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是指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科学的行为和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实验:平时的分组实验是科学学习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及时评价学生的一些突出表现。
2.制作:科学教学中有很多专门的制作活动,如制作雨量器、制作油菜花标本、布标本、纸标本等,这些活动最适合发现一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可能是基础知识较薄弱的(传统的差生)学生的强项与重树信心的转折点。3.家庭小实验:科学教学中经常有许多小实验是需要学生回家动手并长期观察的,例如种子的萌发、种植物(油菜或太阳花等),这也是我们在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科技活动(读书活动、金点子评选、小论文、小发明、野外考察等),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他们的表现,把它纳入评价中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评价内容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在制作航模、风筝、船模、车模、动植物标本、种植花卉、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到自身力量的存在,从而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比如:有的同学在记忆、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一般,可他们擅长制作,当他们的作品被展示、获奖后,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由此不断提高。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程的评价应当打破那种单一的、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更多地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除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应尝试使用多种评价方式。1.课堂中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在学生心目中,一句肯定的话语,一种会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增长成功的自信。但在科学课堂中,光靠教师的评价有时太单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及家长都要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的感悟,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有些素质,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在平时的探究活动中着重观察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期末进行常规实验能力、实证意识、探究方法等的综合考查评价。3.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介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科学课堂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看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动手操作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评价可采用教师口头激励的方式进行,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具有个体性、程度差异性以及内隐于心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科学探究的评价就是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评价时机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评价时机全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是科学课的新教学目标内容所决定的,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1.前置性评价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2)评价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3)评价是否反映了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或不足?(4)评价是否反映了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等等。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注意平时积累的形成性评价的相关内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得轰轰烈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总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还要探索复合、多样、立体的教法与学法,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孩子的需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新基础教育》 叶澜主编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科学课》2006年第4、7、10期
4、朱逢田。《新课改下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也要规范化》。
5、唐洪菊。《新课标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第二篇:如何建立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仓房初中课题组
刘志刚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只有认真研究课堂教与学,积极调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益、效率、效果,才能搞好新一轮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进而达到国家要求的新一轮课改的意义。因此,如何研究和落实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要素、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才能调动广大教师推进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积极性。
1、传统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就是目标取向的评价,是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就是把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结果与预定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其方法是关注课堂上教师知识讲解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与形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如概念教学“一个定义三项注意”,不讲概念产生的背景,也不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仅从“逻辑意义列举”概念要素,和注意事项,包括“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导致学生难以达成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无法形成相对的“心理意义”。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很少甚至没有去关注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的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素。
2、新课改下应建立的评价理论依据。
新课改的评价应放在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上,《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科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科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评价也是教师的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科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首先达到专业化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二是能对学生及其学习的承诺与责任,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矛盾突显和留守儿童增多的情况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三是教学实践技能,包括指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反省自身教学的能力,四是班级领导和组织的知能,包括承担领导和组织的责任,建立不断的专业学习,包括广泛地学习,实践的学习。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进行的评价。
3、课堂教学的评价特征。(1)、民主、平等、相互协商的评价(2)、关注非预期效应和效果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外,应十分关注非预期目标的效应和效果而且教师对非预期目标出现的处理正是教育教学的艺术性所在,是教师潜意识、潜在特质的一种表现,是教师和学生的闪光点。(3)、多元化的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由评价双方商定评价方案,从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出发,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不拘泥于对评价对象的知识、能力的评价,还会涉及其情感、性格、审美情趣、创造天赋等。(4)、过程周期性的评价
新课程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所以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对评价对象的培养过程,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4、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素(1)、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活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忌大而空,大而全、面面俱到。(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作用中的对象和实体。教学组织者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其内涵,切忌出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要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如认为教材内容“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误解本次课改提出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真正意图;不善于或不愿意花大力气研究教材等。(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教学心理环境:学习是发生于指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的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是惰性还是灵活性的,取决于学习者学习的环境和形式。要创设好课堂教学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及早地将师生良好的情绪进入学生的心理,融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起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进入学习与探究活动中。(5)、教师行为:为人师表,端庄得体,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材料,恰当地安排教学活动,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来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6)、学生行为: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7)、教学效果:主要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成就如何。
5、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方法(1)、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反思性的评价,指教师根据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的教学目标达成等情况,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等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他人评价:通过他人的评价,通常能客观公正的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其方法有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调查试卷,同行评价,书面测试等,同时也要防止只说好的,相互吹捧,不愿指出缺点。(3)、学生评教: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都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提出的,他们的观察比一般评价人员更为细致周全、真实可信,而且学生参与评教有利于师生沟通,从而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情感、价值观的体现。来促进全体教师都能把每节课都上成是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有内容的课)、丰富的课(生成性的课,不完全预设的课,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思维活跃,给人启发)、平实的课(实实在在,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不加掩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有缺陷的课)。
第三篇: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
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
沃尔码创始人山姆说:企业的技术、专利等可以购买或复制,但惟独员工能力难以购买和复制。通过培训不仅仅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还对企业发展起到战略推进的作用。由于不同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团队建设、战略、规模、行业领域等许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也必须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让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企业培训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随着各行各业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更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以加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许多企业提出业务重组、流程再造、组织调整等要求,企业内部员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企业的管理层相信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将取得可观的回报。
企业培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然企业不会这么重视培训了,但现状却不容乐观,企业把培训视为投资,但由于培训效果却不好,常常是得不偿失,究其本质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主要含两个方面的需求,组织的需求及员工的需求。组织需求为组织战略的变化、业务的调整,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提出的要求。员工的需求表现在员工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任务、是否达到业绩目标要求,以及员工个人的发展等。
规范的培训体系的建立,能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中不至于败下阵来。培训能够改变员工的某些不适当的工作表现及行为,能调
动员工积极性。也是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杠杆,同时强化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企业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培训分为公司层面和部门层面的培训,主要包括了解公司发展历程、公司文化、制度和规范等内容,以帮助员工快速适应公司的文化。
专业技能培训
企业要注重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员工能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上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公司为不同岗位的人员设计不同的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注重管理队伍的培养。建立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管理人才。
那么如何建立规范高效的培训体系呢?
结合公司现状及发展战略目标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得对企业现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经营方针与战略目标。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公司的实际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为公司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
咨询相关部门的建议,做好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中部门不同、职位不同,培训需求和能力的要求当然也会不相同。在开展培训时,员工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了解和把握不同部门的培训需求。
做好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体系的核心基础就是培训需要分析。在确定培训内容优先顺序的时候,不单单要参考员工的喜好,真正的培训需要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工具和数据分析比较出员工现有的能力素质水平与员工满足企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水平的差距,进而确定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培训经理确定哪些人需要培训,需要培训什么内容。充分考虑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企业培训体系和培训课程的开发能够与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就可以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在员工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有的企业面临内部重要的岗位有空缺时,首先考虑在内部进行选拔,这样就给有能力的员工或愿意挑战新岗位的员工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再结合本岗位的职务要求提供相应的职能培训,这也是留住好员工的方法之一。
制定培训制度,并严格执行,有效落实
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后,那么就是如何有效地遵守和执行,笔者发现很多企业制定好了培训体系却不能很好的执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执行不力是阻碍企业培训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其实执行简单来讲就是,每个人按质按量地完成所需完成的工作,实现培训的目标。如要很好的完成培训结果,培训制度的有效执行是企业培训的核心之一,通过建立培训体系执行机制,企业培训才能真正更好的配合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来源于中旭企业培训网:)
第四篇: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摘要: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如何构建科学教师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教育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过程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障;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教师评价体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95
学生素质的培养依靠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评价又是提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关于教师评价改革,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课题组关于教师评价的一些具体做法加以说明。
一、实施过程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障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是不断学习、积累反思改正、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关注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鞭策和激?罱淌ρ?习反思,从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有关人员督查跟踪考评把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纠正;再者通过学科考查数据过程性呈现及通过横、纵向比较,分析使教师明确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同时明确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及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学校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保障。
1.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跟踪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实行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此项作为校级领导等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随堂听课一方面学校领导深入一线较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再则通过评课促使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从他评中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课堂状况,清楚优缺点及努力方向,及时改善和不断探究尝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实行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各备课组成员共同备一节精品课,发挥组内成员集体智慧,结合课题研究各抒己见,共同完成好同一节备课工作。这样,既培养了教师团结协作精神,也提升了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教科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注重对教学常规过程性管理和评价。实行常规月自查制度,采用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一学年作业、教案普查4次并评出等级。由教务处人员进行每周抽查一个学科的作业,每周一对检查情况进行反馈。每次普查要求每位教研组长写检查情况反馈报告,教务主任综合各教研组长检查报告,在全师会上进行全面点评反馈,特别是点出个别教师的一些优秀做法,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使评价不单是为了督促教师完成好教学常规工作,更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2.重视对教师专业提升过程性跟踪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落实教师开课、听课、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学期至少举行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同学科教师需全部参与听课、评课全过程,由教研室负责考勤及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加强周一晚教研活动考勤和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并把此二项活动列为评“先进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的提升。
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比赛。要求不超过45周岁教师全部参加,并评出等奖,并给获奖教师考核分加分的奖励及颁发获奖证书,以此激励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重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都按规定给予在考核分加分奖励,并关注对课题研究过程考评,使课题研究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要求各级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并做好阅读随笔及写读后感,教研室每学年评选优秀读后感若干篇,在全师会上由被评上教师进行的讲座交流并给予该教师在教科研项目考核分加分的奖励。通过阅读促进骨干教师与名著对话,通过讲座让全体教师分享阅读收获,大大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1.开展多元化评价,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广开言路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校内研讨课评价表》《我最喜欢教师测评表》《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等,采取了个人评与组评相结合的形式,设计了教师听课记录表,记录表内设计了印象随记和综合评价栏目。每次听课后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人人给予评价。开展这样的教师、组员、领导的互动评价,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采用教师自评、领导评价、教师互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主体评价体系。教师自评:每位任课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科研水平、教学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写自评报告,并自我打分;领导评价:通过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检查、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或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工作,对任课教师给出公正的评价;教师互价: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互评,通过述职报告、互评量表、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学生评价:学生的满意测评,评选我最喜欢的教师、师生对话等方式。家长评价:教学开放周、班级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家长对教师满意度测评等方式。
2.注重评价信息整理、反馈,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服务
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畅通的信息反馈。笔者所在学校非常重视评价数据的整理与反馈。首先,在整理阶段,采取科学手段消除由于评价过程疏漏或评价主体的不配合而形成的无效数据,剔除离散率高的数据,使每条数据都站得住脚。同时,看重数据的趋势量和集中量,看到被评价教师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地、如实地评价教师的工作状态,为教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在反馈阶段,尽可能地描述细节,而不是简单地给教师一组意义不大的数值,把这些数据细节,细分成各小段进行呈现,包括差异量、集中量、相对量,清楚地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明白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便于教师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另外,历史的评价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所以,学校把历史数据反馈给教师作参考。教??普遍反映,这些信息经处理馈给教师,对他们是最有帮助的。
3.重视教师评价的民主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引领、自我诊断功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笔者所在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发展,在评价过程中给每个教师参与评价自己教育工作的机会。学校每学期开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要求人人发言,反思、剖析自己教育教学状况,谈优缺点、今后的对策、目标。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并评出优秀教学反思及优秀教学工作总结,若干篇在校内交流,并给予评上教师考核加分的奖励,督促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审视、多调整、多积累。随时把自己工作中创新点和不足及时总结、记录,并进行定期交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对其个人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长期坚持采取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的教学活动,在“评课”这一环节当中,强化授课教师自评这一环节,每次听课后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参与听课教师人人给予评价。开展这样的教师、组员、领导互动评价使教师的评价充分发挥民主性,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重视对教师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每项评价制度调整或新制度出台,都经校务会研讨通过,而后进行公示征求广大教师意见,不断修正,达到大多数教师都认可后才正式入编,并经教代会通过后实施,使评价制度更加民主、公平、科学,被广大教师接纳,从而实现评价激励、引领功能,真正达到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4.重视体现教师评价发展性,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过去的评价观以奖惩甄别为目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评价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具有选拔甄别的“筛子”,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通过评价,应该使被评者感到温暖,充满希望,并有明确的方向。根据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我们学校今年采用提高率来计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这比以前采用班级间学生成绩相对分更公平、科学、合理,以前方法往往会因学生初始成绩差异而造成考评不公平,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现采用年采用提高率来计算,让每位教师觉得有争取的空间,同时又具有挑战性,激发了广大教师教学热情和进取精神,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在构建学校教师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探索性工作实践中,课题组做了一些有益的答试,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反思新课程下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倍感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教师评价机制的创新,引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①福建省毓英中学 362200;②福建省丙仑中学 351100)
第五篇: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14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
摘 要: 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 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应遵循先进性和纯洁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知识与能力、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等等,其评价途径主要包括自我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和社会评价。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
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 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和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应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把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体系作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
一、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原则,党章指出: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中国共产党党员与人民群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是 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始终要坚持的主线 因此,发展大学生入党,应当以控制总量 提高质量为前提,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大学生党员,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对党员评价过程中,应当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原则,即党员个人是否真正体现了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征,是否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二是导向性原则 对大学生党员实施评价不是目的,其出发点是通过评价来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党员评价标准应以党章为准则,以党员标准为导向,按照党员的基本条件权利义务等规定,结合大学生特点,确定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从而使党员评价标准具有统一性 评价过程具有规范性 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方向具有明确性三是客观性原则 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应当做到评价内容一致 评价标准统一 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尽可能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实事求是地反映大学生党员的现实状况,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四是教育性原则 实施大学生党员评价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党员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通过评价,为高校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提供参考依据,使大学生党员在评价
基础上思想更加纯洁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纪观念。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第一,理想信念评价。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 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党员应当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 政治素质,理想信念评价其本质就是党性评价 党性是党员政治素质的核心内容,增强党性修养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开展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是提高党员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大学生党员是否能做到自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是否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是否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热爱学校 热爱集体 尊敬老师 关心同学的观念,是衡量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第二,思想道德评价 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进行道德自律,是一名合格人才和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评价是衡量大学生党员思想是否纯洁 道德品质是否高尚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评价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标准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尺,而且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标准指明了方向,成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标准的新尺度 在新的形势下,践行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党员人生奋斗目标和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第三,知识与能力素质评价 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 提高本领 做好工作的前提 大学生党员是否具有宽广 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 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是衡量他们是否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领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科学文化知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做好各项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大 大学生党员要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勤奋学习,掌握宽广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衡量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生党员每年的学业成绩表现,如专业排名或综合素质测评排名,以及每学年学生所获得的学院及以上各类奖学金及其荣誉称号第四,宗旨意识评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 大学生党员应当牢固树立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意识 宗旨意识评价所要考察的就是大学生党员能否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坚持党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个人利益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为大学生党员,不仅要自觉地密切联系广大同学,与同学打成一片,始终把自己看作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而且更重要地是能够自觉自愿地为广大同学服务,不计较个人名利 考察大学生宗旨意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学生党员在担任学生干部 参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主动为同学 为他人服务的表现。第五,群众观念评价 共产党员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
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
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是党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对大学生党员的群众观念评价主要包括群众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 道德品质 工作表现 同学关系 服务意识奉献精神 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的认可程度学生党员坚持群众路线 联系群众 关心群众的意识和表现;学生党员在坚持原则 主持正义 抵制不良风气等方面的表现等等。
三 评价体系的实施
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个人、他人、组织和社会的关注和评价 通过评价,可以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对大学生党员素质的评价途径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社会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一是自我评价,人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也是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党员对自己的思想品质 行为动机 行为表现和个性特点进行评价,直接影响到其成长发展的过程,影响到其参与学校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到其与他人的交往关系等等 因此,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阶段或考察 评议中,进行党员自我评价,是党员评议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党员的自我评价,就是党员个人对照 党章 等关于党员标准 党风党纪的具体规定,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鉴定,给自己画像 打分,以达到自我剖析 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的目的。二是群众评价,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大学生党员素质的评价,其所在班级年级寝室的同学,以及所在支部的党员最有发言权,因为每个党员都是普通群众的一分子,都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召开群众座谈会 走访 开展个别谈心 民意测验 问卷调查等,是了解群众对党员评价意见的有效途径 群众评价侧重于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 群众关系 工作表现 服务意识 奉献精神 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评价,群众评价反映了群众对党员的认可程度或满意度,是大学生党员接受群众监督和群众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是组织评价,对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评价是指党员所在的支部 党总支等基层组织,根据平时对党员现实状况的了解,在党员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党员素质评价内容和考评办法,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表现作出的组织鉴定,也是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宗旨意识教育 群众观念教育以及党性党纪党风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组织评价由于是在党员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基础上,由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评议考核办法作出的,因此,其可信度高,有权威性四是社会评价 社会是一面镜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状况都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得到反映 大学生党员素质状况如何,也可以通过把大学生党员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例如通过用人单位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表现进行跟踪 由于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时间有限,大致要经过 2 年左右的时间 大学生党员入党后不久即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社会,作为党员或者预备党员,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还很不够,他们素质的提高还需要用人单位党组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 同时,用人单位将大学生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及素质状况,反馈给相关高校党组织,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