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0: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

为加强云南调查队系统的政务信息工作,逐步实现政务信息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政务信息质量,更好地达到服务领导、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行政务信息工作领导负责制

州市县调查队的队长(专职副队长)、总队各处处长是本单位、本部门政务信息的责任人,对本单位和本部门上报信息的内容负责。总队的政务信息工作由总队办公室抓总承办。总队各处室及各级调查队都要确定一名政务信息员,负责本部门和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信息员变更时要及时报总队办公室。

二、编报政务信息的原则

编报政务信息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实用的原则。反映情况要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努力做到主题鲜明、数出有据、事实有据、文字精炼,标点、数字和计量单位书写规范,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三、政务信息的报送内容

州市县调查队政务信息的内容主要是本地区调查工作的情况和需要上报省委、省政府及国家统计局的重大经济、社会调查信息,总队各处室政务信息的内容主要是本处室、本专业涉及到的调查工作情况和需要上报省委、省政府及国家统计局的重大经济、社会调查信息。主要有: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有关统计调查工作的文件、指示的传达、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情况;

(二)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举措及实施进展情况;

(四)党政主要领导参加本地(本专业)统计调查活动、对统计调查工作作出批示的情况;

(五)统计调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重大工作成绩和主要工作经验;

(六)总队领导的重要活动情况;

(七)发生在各领域、各层面、各专业方面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特殊性的经济、社会问题;

(八)各级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关心、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经济社会问题。

四、对政务信息工作的要求

信息员要及时、经常向总队办公室报送本单位、本部门的政务信息,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畅通。

各州市县调查队和各处室对收集到的政务信息要进行认真加工,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编报。

总队办公室对州市县调查队和各处室报送政务信息的采用情况按季度在总队办公室FTP进行统计反馈,作为总队考核各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报送政务信息的审批

州市县调查队报送和上传政务信息前,应经队长(专职副队长)审批签字;总队各处室报送和上传的进度信息、基层信息摘编、一般性工作动态等由处长审核把关,重大信息应经总队分管领导审批,特别重大信息应经总队主要领导审批。信息的定稿和签发稿留报送单位(部门)存档。

六、电子版政务信息的报送方法

总队各处室经审批后的政务信息,由处室自行在内网上加载发布,并同时上报国家统计局对口专业司,需报送国家统计局或省委、省政府两办的政务信息,请将电子版放入FTP各相应处室文件夹下。各州市县调查队上报的经济信息,通过FTP报至总队各对口处室,上报的的工作动态类信息一律通过FTP上传至“上报/工作动态/办公室/各市县队上报工作动态”文件夹下,总队办公室在此文件夹下收取,并根据国家统计局、省委、省政府的报送要点和需求,对需上报的政务信息进行修改。总队办公室FTP地址:FTP://10.53.5.97:7171/,登录用户名:xxbs,密码:111111。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海珠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海珠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推进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试行办法》、《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区各级行政机关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其他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提供和共享政务信息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中央行政机关派驻本区的机关或者派出机构参与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区行政区域内的其他机关和组织在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共享政务信息的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受权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

容上不一致的,由责任采集部门负责核准和更新。

第七条 行政机关根据履行法定职权的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合法使用所获取的共享信息。

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向公众发布或向其他部门转让通过共享获得的政府信息;非经法定授权,不得利用共享政府信息牟利。

第八条 行政机关之间进行政府信息共享,应当保障共享信息的安全,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之间共享政府信息,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各共享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做好政府信息的采集、核准、更新和共享工作,并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合法使用共享获得的政府信息。

各共享部门需指定专人担任信息共享工作的分管领导、信息共享责任人、技术实施责任人,并报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备查。

共享信息的责任采集部门应当确保其采集与提供的政府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符合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

各部门之间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共享应当通过法定共享平台实现,不得另行建设用于数据交换的平台、接口或系统。

各部门应当对现行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与本办法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修订,消除信息共享的制度障碍。

出生医学证号、新生儿姓名、性别、性别代码、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代码、母亲姓名、母亲公民身份号码、父亲姓名、父亲公民身份号码、出生日期、证明发出时间、证明发出单位。

行政区划代码,省、市、县名称,《死亡证》编号、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常住地址、户籍地址、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医疗卫生机构名称、民警签名、派出所名称。

第十四条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依照法定职责,负责下列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计划生育服务证号码、流动人员婚育证明号码、领证日期、发证机关、发证机关行政区划。

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负责下列社会保障信息和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从业状况、个人参保状况、个人社保号、险种类型、个人参保日期、个人停保日期、工作单位名称、工作单位社保号、登记机关、登记机关行政区划、登记日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取得资格时间、聘任职务名称、聘任单位、聘任单位行政区划、聘任时间。

低保证号、发证机关名称、发证机关行政区划。

章授权的组织在提供自然人基础信息时,也应同时提供相关自然人的姓名和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以便对相关信息进行比对。

第二节 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负责下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一)企业法人登记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注册号、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其公民身份号码、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登记住所(工商)、企业类型、行业、成立日期(工商)、登记机关(工商)。

(二)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个体工商户注册号、业户名称、经营者姓名及其公民身份号码、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登记经营场所(工商)、经营范围、行业、成立日期(工商)、登记机关(工商)。

第二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负责下列组织机构登记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组织机构批准文号、机构注册类型、注册地址、校核日期、校核结果、成立日期(质监)、颁证日期(质监)。

第二十二条 地方税务部门依照法定职责,负责下列企业地方税务登记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纳税人识别号(地税)、注册地址(地税)、登记日期(地

第二十六条 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海洋、水利、气象、环境保护等部门和从事相关研究的事业单位依照法定职责,负责土地、水、矿产、能源、森林、草地、渔业、野生动物、海洋、气候(气象)、城乡规划等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的采集、核准与提供。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的范围,依照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之间共享非基础信息,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进行,并通过《海珠区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的方式予以公布。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和目录

第二十八条 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建设区级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并指定相应平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维护。

本办法第二章所列举之共享信息,依照信息采集部门的法定职责和权限,提供给区级共享平台。

第二十九条 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政府信息的数据元标准、代码标准、信息分类标准、接口规范等。本区各级行政机关应当遵守全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有效实现互联互通。

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应当注意与国

主管部门,将所需共享的信息名称、要求共享的法定职权依据逐项列出,信息提供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对确认的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提供。如信息提供部门不按期答复或答复不予共享的,由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组织供需双方协商,并将协商结果在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予以公示。

对仍有争议的共享申请,由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定期汇总,会同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区政府法制部门联合会审;会审仍不能解决的,争议双方可以书面提请区人民政府裁定。

经区政府审议决定应当共享的申请,信息提供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供相关信息。信息提供部门拒不执行审议决定的,区财政部门不再受理该部门下一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预算申请。

第三十四条 区属行政机关要求跨区共享政府信息,应当通过本区共享平台提出申请,由本区共享平台管理机构向信息提供方所在区的共享平台管理机构或者向市共享平台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第五章 安全保障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政府信息共享的管理部门和各共享部门在采集、存储、传输、查询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加密、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障政府信息共享活动安全进行。

1第四十条 行政机关对共享的政府信息内容、格式、标准、更新状况等方面有异议的,应当向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机构在接到核查申请3个工作日内对问题进行核查。对于因技术原因产生的信息差异,应当在确定原因后3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正。

对于非技术原因产生的信息差异,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相关信息的责任采集部门,由信息责任采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处理,更正确有错误的信息,并向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机构报送核查结果和更正情况。

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机构应当在核查结束后制作核查报告,存档备查,并抄送核查申请机关。

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共享的目录制定、信息提供或使用等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申请协调处理。对仍有争议的共享申请,参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争议处理程序办理。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办法,其他行政机关有权向区监察部门或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投诉。最先接到投诉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向投诉部门反馈。

第四十三条 由于共享信息不准确导致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受害人有权依

第三篇:肥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肥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泰安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本办法所称政务部门,是指政府部门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肥城市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各政务部门要按照本办法规定,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具体开展信息共享活动。

第四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各政务部门形成的政务信息资源原则上应予共享,涉及国家秘密和安全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需求导向,无偿使用。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共享信息的部门(以下简称“使用部门”)提出明确的共享需求和信息使用用途,共享信息的产生和提供部门(以下统称“提供部门”)应及时响应并无偿提供共享服务。

(三)统一标准,统筹建设。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相关标准进行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工作,坚持“一数一源”、多元校核,统筹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

第五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承担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评估等工作;组织实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重大事项,牵头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和交换体系,组织建设并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设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定期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各镇(街道办事处)、高新区党政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各部门(单位)办公室(秘书科等)负责本部门(单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第二章 共享基础设施

第六条 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是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支撑各政务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由泰安市政府办公室依据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标准,依托电子政务网建设和管理。我市统一使用泰安市级 共享平台,不再建设独立共享平台。

第七条 各政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与共享平台的联通,并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向共享平台提供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以下简称“共享信息”),从共享平台获取并使用共享信息。

第八条 政务部门间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必须通过共享平台进行,政务部门之间不得重复建设跨部门使用的目录系统和交换系统。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通过泰安市共享平台进行。

第三章 信息目录

第九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以下简称《资源目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以下简称《共享目录》)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各政务部门按照标准规范,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梳理,确定可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及共享条件,编制《共享目录》。

政务部门对不予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应当在《资源目录》中明确,并提供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由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核定。

第十条 各政务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资源目录》和《共享目录》登记、审核、发布、更新等工作的管理。在有关法律法规作出修订或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更新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并上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第十一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统筹确认市级政务部门编制、提交备案的《资源目录》,编制形成《肥城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肥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会同有关部门界定共享信息的名称、类别、提供单位、提供方式、共享条件和范围、更新时限等。

各镇(街道办事处)、市高新区党政办公室负责编制本级《资源目录》和《共享目录》。

第四章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与共享要求

第十二条 政务信息资源按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三种类型。

可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属于无条件共享类。

可提供给相关政务部门共享使用或仅能够部分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属于有条件共享类。

不宜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属于不予共享类。

第十三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目录编制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凡列入不予共享类的政务信息资源,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或相关政策依据。

(二)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基础信息项是政务部门履行职责的共同需要,必须依据整合共建原则,通过在共享平台上集中建 设或通过接入共享平台实现基础数据统筹管理、及时更新,在部门间实现无条件共享。

(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主题领域,由多部门共建项目形成的主题信息资源,如健康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监管、能源安全、信用体系、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等,应通过共享平台予以共享。主题信息资源目录由主题信息资源牵头部门负责编制并维护。

第五章 共享信息的提供与使用

第十四条 政务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原则上通过电子政务网承载,通过共享平台与其他政务部门共享交换数据。各政务部门要抓紧推进本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向电子政务网迁移,并接入共享平台。凡新建的需要跨部门共享信息的业务信息系统,必须通过共享平台实施信息共享,原有的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应逐步迁移到共享平台。

第十五条 凡是列入《共享目录》的信息,政务部门必须以电子化形式,按照统一规定和标准,向共享平台提供信息访问接口和接口规范说明文档等。

第十六条 各政务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采集信息,明确信息收集、发布、维护的规范和程序。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提供部门要及时维护和更新信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确保所提供的共享信息与本部门所掌握信息的一致性。

第十七条 使用部门应根据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共享信息。属于无条件共享类的信息资源,使用部门在共享平台上直接获取;属于有条件共享类的信息资源,使用部门通过共享平台向提供部门提出申请,提供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使用部门按答复意见使用共享信息,对不予共享的,提供部门应说明理由;属于不予共享类的信息资源,以及有条件共享类中提供部门不予共享但确需使用的信息资源,由使用部门与提供部门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由本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各政务部门应充分利用共享信息。凡属于共享平台可以获取的信息,各政务部门原则上不得要求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重复提交。

第十八条 各政务部门可通过信息查询、直接数据交换、接口服务或其他定制处理等共享服务模式获得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第十九条 共享平台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现日志、信息查询日志等情况进行记录,记录数据保留时间为5年。

第二十条 各政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共享信息资源库托管在共享平台,并自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对不按照《共享目录》公布的更新时限提供和更新信息的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有权对其享受权益进行必要的限制。

第二十二条

政务部门可对外公开的、允许加工利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可提供各类社会机构和个人开发利用。

第六章 共享安全

第二十三条 根据公安部等4部委《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规定,共享平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

第二十四条 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电子政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管理部门以及各使用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保密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做好异地备份工作,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共享平台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出现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市信息安全、保密等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处置。

第二十五条

政务部门所获取的共享信息只能用于履行职责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并对共享信息的滥用、非授权使用、未经许可的扩散以及泄露等行为负责。信息提供单位不对信息在其他政务部门使用的安全问题负责。

第二十六条 政务部门通过共享平台参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必须使用统一的身份认证。

第二十七条 建立疑义、错误信息快速校核机制,使用部门对获取的共享信息有疑义或发现有明显错误的,应及时反馈提供部门予以校核。校核期间,办理业务涉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如已提供合法有效证明材料,受理单位应照常办理,不得拒绝、推诿或要求办事人办理信息更正手续。第七章 信息共享工作的监督和保障

第二十八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统筹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工作评价机制,督促检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落实情况。

第二十九条 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申请前应预编形成项目信息资源目录,作为项目审批要件。项目建成后应将项目信息资源目录纳入共享平台目录管理系统,作为项目验收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相关项目建设资金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相关工作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

第三十条 把政务部门信息共享效果作为规划和安排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运行维护经费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按照本规定参与信息共享的部门,酌情暂停安排新的建设项目和已建项目的运行维护费用。

第三十一条 各政务部门应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目标、责任和实施机构。各政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政务部门应当确定信息资源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政务信息共享事项的申请审核把关。信息资源管理员的信息应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备案,如有人员变动应及时更新。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管理部门督促有关部门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规给予处分:

(一)不按规定将本部门掌握的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给其他部门共享的;

(二)故意提供不真实、不全面共享信息内容的,未按要求及时发布、更新共享政务信息和资源目录的;

(三)对共享获得的信息管理失控,致使出现滥用、非授权使用、未经许可的扩散以及泄漏的;

(四)未与信息提供部门签订相关许可协议,擅自将共享获得的未向社会开放的信息转让给第三方或利用该信息开展经营性活动的;

(五)对于监督检查机关责令整改的问题,拒不整改的;

(六)其他违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应当给予处分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政务部门违反规定使用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共享信息,或者造成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泄漏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国家保密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云南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并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和运行体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各类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12〕7号)、科技部《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等文件精神及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学校财务有关规定的要求,参照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根据科研经费来源不同,科研项目经费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两大类。

(一)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的资金,包括政府部门直接下达给学校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和学校作为合作(协作)单位承担上述来源项目并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我校的科研经费及学校自立的科研项目经费。

(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机关、社团、部队、其他学校、企业等)和个人委托的项目经费;境外(含港、澳、台)基金和非基金类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国际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GO)、国内外民间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学校科技服务地方所承担的各类项目(包括技术合同项目)经费等。

第三条 科研经费实行学校统一管理下的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在管理中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分级管理体制。

(一)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承担领导责任,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合规和有效使用。科研处负责项目经费的分类、项目经费使用卡的发放、项目经费的使用监督和检查,及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审核;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遵照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监审处负责对项目的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或专项审计。

(二)明确院系监管责任。学院、部门、所和国家认定的校内各类研究机构(以下简称院系),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承担监管责任。院系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项目(课题)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要监督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学校将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纳入各院系负责人的考核范围。

(三)落实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项目负责人要熟悉并掌握有关财政法律法规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依法、据实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和决算。按照批复预算和合同(任务书)使用经费,接受上级和学校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经费预算管理

第四条

学校财务部门和院系要协调科研项目申请人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科研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涉及政府采购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和程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为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需要,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项目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的各项支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间接费用的列支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由学校统一核定。

(一)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二)间接费用是指在组织实施项目(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为项目(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项目(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

500万元及以下的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不超过13%;

超过1000万元的不超过10%。

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间接费用按项目(课题)统一核定,由项目(课题)负责人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和经费额度,提出分配方案,在项目(课题)预算(书)中明确,并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其中绩效支出,应当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项目(课题)经费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

第五条 项目(课题)申请者应在认真学习理解《经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项目(课题)经费预算。项目(课题)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其中,项目(课题)申请者应当结合学校财务管理规定和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劳务费及招待费预算;专家咨询费预算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据实编制;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有必要购买的,应当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第六条 纵向项目负责人应当在学校科研处和计财处的指导下,按照与任务下达部门或单位正式签订的合同(任务书)和项目实际需要编制经费预算。第七条 横向项目应从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和实际需要出发,做好开支预算。具体开支范围按项目负责人与委托人签订的合同和协议规定执行。

第八条 学校提供的科研经费(包括项目配套费),参照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编制预算,预算中不包括管理费、人员经费及招待费用。

第九条 科研项目应按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完整编制支出预算表,各类科研支出预算表按财务核算要求形成支出分类模板化规范格式,由项目承担单位报科研处审核备案,并交由财务用于核算控制。

第十条 科研经费支出预算一经核准进入财务支出预算模板后,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开支范围和费用项执行。核准后的支出预算一般不作调整,确需调整,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并重新编制支出预算,经单位主管领导同意,报科研处审核批准后交由财务进行支出预算模板调整。

第三章 经费到账管理

第十二条 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按照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科研经费预算合理使用。

第十二条 科研经费按项目进行编号、立卡管理。科研经费到款后,由计财处通知科研处,科研处根据项目立项批准书和合同对项目编码,同时把入账说明和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模板报送计财处,由计财处开立经费卡、办理入账手续。科研处负责通知课题负责人并领取项目经费卡。

第十三条 科研经费进入学校账户后统一由计财处财务科按规定开具发票(收据)。根据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横向科研经费一般需开具税务发票并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国家对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其合同经省科技厅和税务机关认定后可免征营业税,可根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免税申请办理5%的营业税退税手续。科研项目的税务管理有学校财务协同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

第十四条 学校按规定提取到款纵向项目经费的5%作为管理费,提取到款横向项目经费的4%作为管理费作为校科研发展基金。单位科研管理费由科研处代扣代转。管理费提取另有规定的按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必须遵循“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应根据项目的进度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当项目经费结余可以转入下一继续使用。涉及国有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管理,应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手续,不得以任何方式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国有资产或利用国有资产谋取私利。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经费开支必须审批手续完整,票据合法,对科研实验用品不能取得对方正式发票的,由项目负责人开具规范的证明,经科研处批示后才能准予报销(注:如向农户购买实验用品等)。在取得报销凭证三个月内办理报销手续。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经费结账手续。

第十七条 学生助研津贴和勤工助学金直接转入学生个人银行卡,其他劳务费一律通过个人银行卡发放,以零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八条 购买货物或劳务,按《云南师范大学货物采购管理办法》办理。第十九条 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项目组有违反有关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措施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冻结经费,中止项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不良影响的,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如遇项目负责人短期出国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课题组经费使用签字人时,项目负责人需到科研处办理“项目委托代管手续”(病休、死亡另行办理)。经批准后,由科研处通知计财处变更项目经费使用人。未办理代管手续的,科研处将通知计财处冻结该项目经费的使用;科研项目出国的须参照有关公务出国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经科研处批准。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负责人正常调动工作,其以“云南师范大学”名义申请的项目经费原则上仍留在校内(资助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除外,但所提管理费不再退回),其经费的使用采取委托课题组主要成员经办的形式办理,但经办人必须为本校在职人员。第二十二条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按如下方式使用及审核。

(一)经费使用范围按项目合同批准的经费预算及下达单位的管理办法执行。经费的借用和报销都必须有经办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办理借用和报销手续时,必须携带科研处核发的经费使用卡。

(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校外协作需转拨经费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与对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符合项目合同批准的经费预算,按相关程序审核后方可办理转款手续。项目负责人要保证转出经费的开支按项目下达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外拨经费,不提管理费,也不计校内工作量,同时须调减财务支出预算。

(三)在项目预算范围内的经费,财务系统按确定的各预算栏目,进行限额报销。具体审核权限为:

金额在5000元以下由项目负责人审核;

金额在5000~10000元,由项目负责人及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报科研处审核;

单项支出金额超过1万元的,先由项目负责人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报科研处和主管校领导审核;单项支出金额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的,除遵循以上程序外还须校长审核。

第二十三条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按如下方式使用及审核。

(一)在符合国家财务制度的条件下,具体开支范围按项目负责人与委托方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约定或预算计划执行。经费的借用和报销都必须有经办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办理借用和报销手续时,必须携带科研处核发的经费使用卡。

(二)根据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外拨的合作研究经费和仪器设备购置费,不提管理费,也不计校内工作量。

(三)在项目预算范围内的经费,财务系统严格按支出预算确定的金额范围内报销。具体审核权限为:

金额在5000元以下由项目负责人审核;

金额在5000~10000元,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后,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 单项支出金额超过1万元的,先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报科研处和主管校领导审核;单项支出金额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的,除遵循以上程序外还须校长审核。

第二十四条 科研项目的外拨经费支出应当以合作(外协)项目合同为依据,按照合同约定的外拨经费额度、拨付方式、开户银行和账号等条款办理。合作(外协)单位是公司、企业的,应提供收款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资质证书等相关资料;合作(外协)单位是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公益性组织的,应提供收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等相关资料。项目负责人应对合作(外协)业务的真实性、相关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学校科研人员应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或合同(任务书)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严禁以任何方式挪用、侵占、骗取科研经费。严禁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预算;严禁违规将科研经费转拨、转移到利益相关的单位或个人;严禁购买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设备、材料;严禁虚构经济业务、使用虚假票据套取科研经费;严禁在科研经费中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严禁虚列、伪造名单,虚报冒领科研劳务性费用;严禁借科研协作指明,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严禁设立“小金库”。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出现违约责任或经费使用不当,根据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进行认定,属项目组主观原因造成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依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经费结算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项目研究工作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清理账目,根据批准的资助项目经费预算,如实编报资助项目经费结算,由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处、计财处审核签署意见后存档备查。

第二十八条 重大、重点项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先行财务审计的计划项目,应在项目研究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完成。学校监察审计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对结题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以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二十九条 课题结余经费的管理。各类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经费结算后剩余经费,按上级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管理。没有明确要求收回经费的,可作为后续的项目研究继续使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上述规定若与任务下达(委托)单位管理办法不一致,以任务下达(委托)单位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 年 月 日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原《云南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云师大通字[2006]67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和计划财务处负责共同解释。

第五篇: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

东营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实现全省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促进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政务信息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和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服务,依据《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信息工作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各业务部门、直属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党委、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部署的中心工作,反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动态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情况,为领导了解情况、把握大局、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第三条 政务信息工作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决策”的原则,服务上档次,业务出精品,工作创一流。

第四条 政务信息工作实行条块结合、分层次服务,重点做好为本机关、上级机关和基层以及本级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

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加强网络建设,加大机关业务部门、直属单位信息工作力度,支持和指导本机关各业务部门、直属单位发挥整体功能,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努力增强上报政务信息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把上报政务信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恪尽职守,切实履行。

第二章 政务信息机构

第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公室是政务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本级机关和下级机关的政务信息工作。

机关各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政务信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政务信息工作是机关各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稳定并完善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的机构。

第八条 负责政务信息工作的机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地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政务信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做好政务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传送、反馈和存诸等日常工作;

(三)结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工商行政管理的重点工作和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及从政务信息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组织政务信息调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专题政

务信息;

(四)组织开展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了解和指导下级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

(五)组织本系统、本单位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九条 政务信息网络是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政务信息网络,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现代化手段建设,保证政务信息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政务信息迅速、准确、安全地处理、传递和存储。

第十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严格网络设备管理、维护和值班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信息传输的畅通。

第三章 政务信息队伍

第十一条 政务信息队伍由专职、兼职的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组成。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公室应当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各业务科(处、股、所)、工商所、市场管理所)应当配备兼职政务信息工作人员。

第十二条 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

政务信息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二)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工作;

(三)掌握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经济、科技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

第十三条 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发扬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良好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把政务信息工作做得更好。

第十四条 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列席同级工作会议,阅读有关文件。各级领导应切 实重视政务信息工作,切实保证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党中央、国务院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了解掌握上级、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工作动态,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

第四章 政务信息工作制度

第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落实政务信息工作责任制.第十六条 报送制度。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政务信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应当及时向本局办公室报送政务信息。各县工商局、分局每周应至少向市局办公室报送2条政务信息,市局各科室、直属单位每月至少报送2条;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及时向市局办公室多报送政务信息,每周至少1条。市局各科室向省局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上报的信息须应局办公室审阅备案后上报。

第十七条 政务信息实行采用情况通报制度。市局办公室每季度 对各单位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采用的信息进行通报。

第十八条 编发核审制度。报送政务信息,必须经本机关办公室负责同志审核、签发,必要时,报分管领导审核、签发。〖HT〗第十九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定期召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总结交

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表彰先进。

第二十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定期开展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业务指导,提高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政务信息水平。市局每年进行一次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人员培训。

第二十一条 对重大政务信息知情不报或漏报、迟报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五章 政务信息质量

第二十二条 政务信息应当着重反映以下内容:

(一)政府和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要动态;

(三)本级政府、本级局领导的讲话、指示精神等;

(四)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建议、对策、预测和重大研究成果;

(五)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和处理情况;

(六)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专门指定要求报送的信息;

(七)其他应当通过政务信息渠道反映的信息。

第二十三条 政务信息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内容新颖。必须有新意,能充分反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特点。

(二)主题鲜明。文体正确,格式规范,言简意赅,力求用简炼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三)事实准确。讲成绩不夸大,谈问题不缩小,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防止以偏概全。反映事件应当真实可靠,有根有据,重大案件上报前必须核实。信息中的事例、数字、单位应当力求准确。

(四)适应需要。反映的情况必须适应科学决策和领导需要。

(五)综合整理。通过对大量零乱的政务信息进行整理,力求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揭示其本质和深层次的问题,努力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广泛指导意义。

(六)传报快速。要快速反映,快速整理,快速报出,将大量有价值的政务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发送单位,急事、要事和突发性事件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必要时可连续报送。坚持急事急办的原则,周休日、节假日要照常办理,不得延误。

第六章 务信息工作手段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现代化手段的建设和使用,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传送和存储。传送市局尽可能使用网络传输政务信息,也可以采用传真传送。

第二十五条采用网络传输手段报送政务信息,应当严格依照政务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完善的政务信息网络传输制度,要严格审批制度,以保证政务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六条 过网络传输的政务信息,文件名称应为信息标题或信息的主要内容。每期政务信息必须注明来文单位、签发领导、责任编辑、签发时间,以及联络电话,以便重要信息的核实与调查。如遇有网络堵塞、瘫痪等突发事件时,应及时与文件接收单位取得联系,以采取必要应对措施。

第二十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对政务信息网络传输的要求,及时调整传输手段和传输途径。政务信息的收集、报送除采用文字、数字形式以外,有条件的还可使用图形、录音、录像等手段。

第二十八条 政务信息网络传输应严格遵守安全、保密的规定,凡属涉密信息,应通过专门渠道进行报送。

第七章 奖励制度

第二十九条 对在政务信息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为“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先进工作者”,并给予奖励。

第三十条 凡被省局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按照市局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待遇,给予表彰和奖励;凡是被省局评为“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标兵”、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的,参照省局表彰的全省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待遇,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用政务信息一律实行稿酬制。第三十二条 上报政务信息被采用后,各单位要参照当地通讯报道的奖励办法对政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被市级局采用的,可视同被市级报刊采用;被省局或市党委、政府采用的,可视同被省级报刊采用;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工商总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采用的,可视同被国家级报刊采用

第三十三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制定相应的稿酬和奖励制度。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局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根据施行情况适时修订。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一律作废,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八条 各县工商局、分局、直属单位可依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并报市局办公室备案。

下载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调查总队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探矿权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矿业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2006年7月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6〕10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维护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秩序,促进全省矿业......

    云南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暂行办法

    文政发〔2010〕73号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第十二......

    办公室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学工处学生督查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一、基本任务 1、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校园的文明基础建设,规范校园学习生活秩序,督查校园内学生不文明行为,培养学生良好......

    工作分析管理暂行办法

    工作分析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确保工作分析的全面性、高效性,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理清工作关系,明确工作流程,使公司结构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特......

    15、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来源:财政部 发布时间:2016-09-27 国发[2016]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政务信......

    重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共5篇)

    重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2004年5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4年6月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0号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推进政务公开,方便......

    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各位领导、同志们:区委区府召开这次全区政务信息工作交流会,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现在,我就磨溪镇信息工作作以简要汇......

    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

    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工作体会一:做好信息工作是宣传一个单位有为、有位形象的最有效途径。存在问题: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不敢“说”出来。取得了成绩,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建议: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