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工干部要永做党的忠诚战士
组工干部要永做党的忠诚战士
胡锦涛同志曾说:“做组织工作的干部,应当是党的忠诚战士。”近年来,组工战线上涌现出的王彦生、尹中强、杜红英等众多优秀组工干部,更是以实际行动塑造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感人形象,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古人说:“忠诚之心,人之大德。”忠诚作为一种高尚品格,自古以来就是最高道德规范。没有忠诚,我们党就没有凝聚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一个成立时只有五十几名党员的党,为什么能够发展成今天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并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敌制胜、在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奋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拓创新?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们就是最好的答案。正是一批又一批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战争年代用生命捍卫忠诚,和平年代用奉献维护忠诚,成就了我们党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党的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组织工作事业忠诚,是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最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最严格的政治纪律。正是由于广大组工干部对党的忠诚,时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站在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高度,努力把组织意图和干部意愿、群众意见有机统一起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组织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将组织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化成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圆满实现党的组织意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新形势下,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离不开忠诚作保障。面对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少数组工干部逐渐弱化了自己的忠诚意识,有的组工干部不敢坚持原则,对一些错误的提法和做法不批评、不制止,党性不强。有的缺乏组织纪律,不能保密守纪,“跑风漏气”,泄密失密,给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有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习惯于被动应付,有的得过且过,机械呆板,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广大组工干部必须培养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真正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
忠诚于党,要讲党性修养。组织工作就是围绕党的中心
任务,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因此,组工干部的政治立场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干部的路线能否正确贯彻,关系到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组工干部的政治立场是通过他的党性修养来体现的。组工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关键是要抓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和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反思近些年来个别组工干部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自身不正、处事不公,甚至在名、权、利的考验面前栽了跟头,主要是他们对“五性”要求不够,对党缺乏忠诚。在实践中,组工干部要树立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服务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对党忠诚,永不违背《党章》规定。
忠诚于人民,要公道正派。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事业的干部队伍,是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政策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如果用了不忠诚的干部,必然导致用人不当或用人错误,对党的事业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组工干部要把忠诚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坚持公道正派,不断提高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的能力,始终做到正派用人、用正派的人,用好的作风,选作风
好的人,真正不让那些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事业的人吃亏,努力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良好导向。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干部、评价干部上要讲忠诚,大力推荐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干部,坚决防止在“身边人”中荐人,在“圈内人”中荐人,在考察干部中讲真话,吐真言,表里如一,特别是在对人的评价、使用和处理上,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
忠诚于事业,要尽职尽责。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组工干部,最重的职责就是选人用人,最大的忠诚就是为党的事业选好人、选对人,用准人。在面对忠诚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忠诚落实到实处, 面对复杂问题时要敢说敢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立场坚定,是非明白,做一名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好公仆。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奉献的过程。作为组工干部,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淡化名利思想,在职级待遇、进退留转面前,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服从组织安
排,始终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稳之心处事、以进取之心对待工作、以平常之心对待名利,真正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事业。
第二篇:组工干部要“五官端正”
当前,组织系统正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是重塑组工干部新形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一名组工干部来说,“人品”和“官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品”。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官者要“五官 端正”,表里如一。
嘴要实,全面真实反映问题。讲好真实话,汇报情况要原汁原味、有理有据,成绩要讲足、问题要说清、原因要分析透,不夸大、不炒作。敢讲公道话,当干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讲违规话,在干部人事问题上,口风要紧、严守 秘密,不封官许愿,不跑风漏气。
耳要明,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干部的评论,不能只听班子内部的评价,也要了解一般干部和群众的反映;不能只了解多数人的肯定性意见,也要了解少数人否定性看法。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要广开言路,善纳群言,冷静分析,辨别真伪。
眼要亮,准确客观评价干部。考核干部不能戴有色眼睛观察,不能看上面眼色行事,更不能被表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干部表现出来的实绩和能力,还要注意分析干部潜在的能力和水平。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使考核结论经得起群众、历史的检验。
手要净,善于把握政策原则。组工干部由于工作对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已越来越成为一些人“攻关”、“拉笼”的目标,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泥潭。每个组工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算好良心帐,珍惜组织培育;算好利益帐,珍惜工作岗位;算好法纪帐,珍惜政治生命;算好家庭帐,珍惜亲人感受。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办的坚决不办,对待亲朋好友要一视同仁,决不拿组织原则谋取个人利益。
腿要勤,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作为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要经常深入到工作一线调查研究,善于及时发现研究基层的一些倾向性苗头,善于通过基层发生的问题来反思自身的责任,善于总结思考当前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尽量减少上层活动,把主要精力投向基层,真正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检查督促到一线,帮助指导到一线,服务基层到一线。组工干部要“五官端正”
第三篇:组工干部要切实增强
组工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杜绝“四种危险”
海上昆嵛
2012年12月03日16:1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要切实加强“四种意识”,杜绝“四种危险”,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一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杜绝“精神懈怠危险”。“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是民族意识之魂,更是我们党开拓奋进的重要力量之源。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既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组工干部杜绝精神上的懈怠,增强忧患意识。要从安身立命的高度重视忧患意识,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要时刻把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要将忧患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将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杜绝“能力不足危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组工干部只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摆脱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因循守旧,以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要解放思想。这是勇于创新的前提。对组织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组工干部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善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个途径去探索,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要加强学习。要经常挤时间学习,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新。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从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勇于开拓创新。要敢于突破,勇于开辟新途径,寻找新路子。只要是符合实际、能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努力形成新认识、新思路,真正实现组织工作的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
三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杜绝“脱离群众危险”。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组工干部要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时时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体察群众疾苦,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自觉行动,把“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和目标,在为民执政的实践中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杜绝“消极腐败危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常存使命意识,就是要常存进取之心、淡泊之心、守纪之心、团结之心。要淡泊名利。要深入学习杨善洲、李林森、杜洪英的先进事迹,牢固树立组工干部正确的权力观、进步观、幸福观,不攀比待遇,不计较得失,不沉沦享受,以工作进步、贤达居其位为己荣,做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要严守纪律。要以腐败堕落、罔顾国法为戒,严守组织纪律,严守组织秘密,严守党纪国法,不越“雷池”半步,做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要团结和谐。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要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忠诚于同事、忠诚于家庭,在工作上互相帮助一些、在生活上互相体贴一些、在利益上互相谦让一些、在困难上互相勉励一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篇:组工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
组工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体现在一些具体的工作环节和切身利益之中。组织工作一枝一叶总关情,不经意的忽略,可能造成某个同志无法弥补的遗憾,对某种现象的漠视,可能是对某一群体利益的轻视,应该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效不能差。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一要倾听群众呼声,增强服务意识。组织部门掌握了一定的政策资源和信息资源,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但绝不是组工干部个人有多大的本领和能耐,如果自视高人一等,特权思想严重,超越角色定位,终要遭受群众的抨击和社会的围剿。只有谦虚谨慎、勤勤恳恳、真心实意地为干部群众服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及时反映并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才能赢得他们的肯定和支持。要注意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各种力量,讲求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防止自成体系,各搞一套,增加下级的负担,尤其要多体谅基层的困难,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瞎指挥。二要关注基层,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当前,基层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困难又十分突出。在农村,乡镇经济本身就很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更加紧张,有的乡镇正常工作经费很难保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难度很大。在城市,国有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建设需要完善、探索,要改变基层这种状况,就要求组工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走出文山会海,多做些深入的调查,多听听基层的呼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把握难点,理性分析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自觉地把基层工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着力点。三要注重效益,努力推进工作落实。要树立时间观念,今日事,今日毕,不拖延,不欠帐;要树立成本观念,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组工干部做每一项工作,都要注意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要树立质量观念,务实严谨,讲究质量,以临渊履冰的心态,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一件件、一桩桩地去研究、去解决、去抓落实,形成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良好风气。
第五篇:组工干部要用心下基层
组工干部要用“心”下基层
组织部门“一迎双争”活动开展以来,一批批组工干部走农家、入企业、进工地,再次掀起下基层的高潮,体现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组工干部下基层拜人民为师,汲取群众的智慧,不仅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更是党的宗旨和组织部门的核心价值所要求。组工干部下基层,不但人要下,更要“心”下。
要带着真心诚意走下去。下基层看起来很容易,真正做好却不容易。那种大张旗鼓,搞层层陪同,前呼后拥的下基层,虽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走形式,但总让老百姓心里不是滋味,弄不清到底是来视察还是上门走访请教,到底有多少诚意也就打上了问号。这些年,组织部门积累了大量好经验,许多组工干部“微服私访”,没有预先确定的考察点,没有事先打招呼,也没有大小领导陪同,直接进村入户搞调研。有的组工干部自带铺盖,夜宿农家。这种不做表面文章、只求实际效果的做法,是组工干部真心向人民群众拜师学艺应有的姿态,应为之鼓掌。
要带着谦卑的心走下去。组工干部真心实意下基层,就要谦以待人,自觉从“被人高看一眼”转变“高看群众一眼”,真正尊重群众、理解群众、融入群众。群众最为淳朴、善良,最为爱憎分明。你以甘当学生的谦卑态度对待群众,群众就还以尊重;你趾高气扬,群众就对你嗤之以鼻。细数这些年能够走进群众心中、留在群众心中的组工干部,无不对群众抱以谦卑之心。“好干部选好干部”的王彦生、“丹心为民品自高”的尹中强、“燃尽生命写忠诚”的李林森……一大串闪光的名字,在群众心中,他们不仅仅是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更是可以吐露真心、诉说疾苦的好朋友、好兄弟。组工干部下基层,就要以这些先进模范为榜样,做群众的知心朋友。
要带着宽广的心胸走下去。基层的世界无比精彩,既有令人鼓舞的改革发展最新成果,又有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下基层就是要掌握未经“装裱”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寻找工作中的不足。走访群众、与老百姓拉家常,他们不会刻意去雕琢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很可能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一堆意见、困难和要求,甚至还有一些怨言。这些逆耳忠言是群众对组织部门的信任,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诲,组工干部应以宽阔的胸怀、容人的雅量、闻过则喜的态度,欣然喝下这味苦口良药。如果只找成绩不找问题,听得进表扬听不得批评,下基层就会沦为叶公好龙的笑柄,要坚决防止。
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基层是一所永远学不完的学校。希望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牢记肩上的责任,带着真心走到群众中来,做人民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