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十二五”基地重大项目招标选题说明
选题名称1:实践智慧:历史与理论
哲学以智慧的追寻为题中之义,实践智慧则进一步从人的实践过程这一维度,涉及智慧与人的存在的关系。以成己与成物(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为指向,实践智慧联结了对世界的解释与对世界的变革。这里既包含实践的智慧向度,也包含智慧的实践向度。具体地研究实践智慧对于深入地理解人的实践过程、自觉的展开实践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历史地看,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都已从不同方面关注实践智慧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应以此为背景,在综合中西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对实践智慧做出更深入、系统的考察。
选题名称2:知行哲学的当代研究
知识和行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哲学难题。在当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背景下,知行哲学又蕴蓄着新的理论可能性。本课题研究应以梳理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在科学和哲学的结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结合、历史梳理和理论阐发的结合、概念分析和经验研究的结合中,致力于知行哲学的创新研究;并对以下问题做出深入的考察:如何立足于世界哲学的视野、当代哲学的识度,广泛取资中西哲学以及当代科学(特别是认知科学)的思想资源,致力于知行哲学的研究?如何积极介入国际学术争论,努力将中国传统知行哲学的深刻洞见融入进世界性的哲学论辩之中?本课题需要对以上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应。
选题名称3:道德行动原理研究:当代的视域
道德行动机制问题一直是道德哲学、实践哲学的难题之一。在当代,这个问题又因为知识的巨大累积与进步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什么知识的进步没有带来相应的道德增长甚至不能维持道德水平的稳定?怎样确保工具理性服务于价值理性的目标?如何确保人类行走在善的道路,这是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与以上问题意识相联系,本课题从理论上探讨道德行动的机制,其着重之点应落实于如何化道德认知为道德行动这一具体问题。
选题名称4:轴心时代中国的政教思想:历史梳理与现代诠释
轴心时代是中国政教思想的问题意识、理论体系等的确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最具活力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政教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历史梳理与现代视域观照下的理论诠释,既可以上探中国政教思想之大本与大源,又可以直接深入到中国政教智慧传统的内在脉络之中。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儒家如何通过六经的成立,终结帝王政教时代,开创治教并立的新政教格局;道家又如何提出其基本的政教架构,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与理论两个层面总结中国传统政教思想的理论形态、理论结构、基本问题、主导精神等。
选题名称5:汉语与中国思想的特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语言哲学向度
从思想史上看,中西异质文化的相遇引发人们对他者及自身的文化反思,汉语言和中国思想特质的内在关联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主题。作为是人类思想史上值得注意的事件,20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汉语言与中国思想特质内在关联的讨论已经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本课题研究一方面应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考辨思想源流,总结理论得失;另一方面,还需从以下角度考察中国现代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的特独意义:近两百年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在本土遭遇了相对异质的西方现代思想,这一遭遇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思想实验”运动,在跨语言的情境之下,中国古代传统与西方现代相结合,创生了一大批“混血”观念,它们所可能包含的新的世界观的意义也需要加以具体考察。
选题名称6:味觉思想的历史与理论
以融入世界为基本特征的味觉性思想来抵制、扭转以距离性为基本特征的视觉思维迫切且必要,藉味觉思想回归事物本身,回归已然疏离了的自然,这是味觉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味觉中寻求对世界的新态度与中国哲学研究新的问题进路,以及重建中国思想道路的方法论,这是味觉思想的理论价值所在。从外延看,味觉思想既体现在中医、中药等自然科学领域,也体现在中国文学、中国艺术领域,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中国哲学领域,因此,贯通于形上形下、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味觉思想是本课题的基本要求。就内容说,需要综合研究味觉思想的丰富意义,特别是中国古典思想世界中味觉优先性,由味觉经验而构造独特的感觉结构,以及味觉经验对中国古典思想经验、思想方式的塑造,最终彰显味觉经验的方法论意义与汉语文化经验的普遍价值。
选题名称7:“对话”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原有的地域文明的局限,呈现出多种文明多元对话的格局。所谓多种文明多元对话的格局,简言之,就是在超越原有文化地域限制的时空中,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这种文化发展的时代模式,不仅要吸取异质文化的价值资源,而且要在与异质文化的相互对照中,寻找文化发展的支撑点。这种日趋开放的当代文化形态,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引发了不少新的创作和新的研究视点。对于这些创作动向和研究动向,同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有较为快捷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从更高的理论建设要求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需要从系统的、理论的和审美的历史渊源关系上揭示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新时期10年的经验积累,为这种文学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可能。
选题名称8:六十年来的港台人文思潮研究
港台地区与中国大陆文化本为一体。自1949年以来,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港台两地人文思潮始呈现出与大陆地区截然不同的演变态势,这些人文思潮,往往集中反映了该地区各色人群的精神追求或文化建构意向,研究它们,对于深入了解各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状况变化和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一国两制的体制下,香港已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争取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也已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日程。因此,及时深入细致地研究两地六十年来的人文思潮走向和特点,探讨其得失和内在的演变逻辑,取精用宏,对于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资鉴作用。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应是对两地学术、社会及一般公众思想影响较大的一些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与观念,也可以是某些文、史、哲领域的人文思潮或现象。
选题名称9:近现代思想中的“自然”与“人”观念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逐渐为“自然与人”的关系所取代。这一演变,对“人”而言,意味着“天人关系”中的“天”之崇高性、权威性的淡去,而代之以“自然”之可征服性、可利用性的观念为人们广为认同。同时,这一演变,还意味着西方思想中的“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之思维方式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发挥到极致。研究“自然”与“人”的观念演变,可以使得我们更好的思考“古今中西”的冲突和融合,还可以促进当代中国人在“古今中西”的思想背景下更加合理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课题研究重在揭示古代“天人关系”在近代中国思想中的转变和发展轨迹,把握“自然”与“人”在现代中国思想中的展开、形态和特征,把握其思想学说的不同构造和特征以及作为一种新传统它为当代中国留下了哪些重要的精神遗产,和为我们现在如何更好地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什么重要的启示和智慧。
选题名称10: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思想变迁
一百年之前,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还在茫然寻找着自己的道路,对西方国家倾慕不已,甲午战争败给日本之后,转而日本也成了我们的榜样。然而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舶来的观念和器物与中国本土现实情况融合的过程,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现当代的中国,正是经过那时候的挣扎与阵痛之后分娩而出。我们眼下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的各种问题,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也就是1895年至1925年,中国为她的现代化之路既感到彷徨纠结,又感到慷慨激昂的时代。本课题侧重于理解这个时代,以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并为中国下一步的道路选择提供借鉴。
选题名称11:中国现代认同中的核心观念:以个人、国家、道德、宗教为中心
以往的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多从人物、思潮和流派的角度进入,而对不同的人物、思潮和流派所共享的思想观念和理论预设缺乏深入的研究。本课题要求以问题式的思想史研究方法,以现代中国中的认同问题为轴心,着重研究个人、国家、道德、宗教这四个核心观念,在现代思想史中是如何出现、变迁和转型的。这些观念背后的问题背景、历史语境又是什么,它们在西方、日本和中国不同的思想脉络中的内涵差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语义变化、不同的思潮流派所共享的观念预设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这四个核心观念如何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认同意识,如何通过这些观念获得自我的理解、共同体的归属感以及道德与信仰的认同。在现代中国思想之中,以认同为中心,这四个观念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互动和纠缠。
选题名称12:儒耶对话与中国现代思想的生成和发展
本课题应聚焦于明清以来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研究中西学之相互影响与构成。从明清之际儒耶对话的文献中梳理出本体论、知识论和伦理学等领域的基本问题,展现争辩的双方如何通过对话而相互理解并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由此促进中国现代思想之生成和发展的事实。重在揭示西学东渐后儒耶哲学对话如何启迪了中国哲人的思想,并深刻影响了从万历到乾嘉时期一大批中国哲人的理论创造。同时,还应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作为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开端在当代知识背景下做出新论证。
第二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研究中心十二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十二五”基地重大项目招标选题说明
选题名称1: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城市化质量的目标与路径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城市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既是统计意义上的宏观量变过程,又是社会意义上的个体质变过程。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规划建议” 反复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实际上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升城市化社会质量的新战略。提高城市化质量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质量也是城市的质量,城市人群的平衡、和谐发展城市的质量重要体现。提高城市化质量还关联到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在以往城市化研究中,特别是宏观层面的研究中,聚焦于人口乡城迁移的规模、结构和路径,对于每个参与者的“质变”关注不够。此选题的主要主旨之一就是强化城市化的“质变”属性,推动城市化研究的“量变-质变”的互动性、统一性。
选题名称2:中国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的社会融合研究
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在城乡边缘区聚集,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造成多方面城市社会影响。虽然对“城中村”已有广泛的研究,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对其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建立新型的和谐社会战略提供参考价值,为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研究应从外来人口的在其集聚地的融入为切入点,着重研究社区的归属感,依据国际相应的测度指标,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以形成对外来人口社区的社会融合问题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国际上关于社区感和社区参与的有关研究,分析解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融入研究。
选题名称3:大城市人口增长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我国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引发了城市人口构成及内部空间分布的变动。城市人口增长与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既定的平衡被打破,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大城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公共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类型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等矛盾日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本课题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构建大城市人口增长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的协同研究的研究框架,总结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区域人口变动与社会事业互动发展的关系,揭示社会公共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的特征,辨析社会公共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机理,检验西方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而研究设计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各类居民需求相符合的社会事业类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和实施路径,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公共产品理论。
选题名称4:大城市外来人口居留特征、需求分异及社会政策响应研究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外来人口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也是城乡能否真正实现统筹发展的重要表征。当前,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并在积极制定和稳步推进有关外来人口的社会政策。尽管一般认为他们在城市平均居留时间不断延长,但从内部构成看,外来人口呈现不同的居留特征,并因此产生明显的社会需求分异。深入认识这些居留特征及其需求分异对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至关重要。本课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和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从理论上对外来人口的居留规律及其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本选题试图综合运用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技术,通过跟踪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外来人口的居留特征及其需求变动进行纵向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流动人口迁流和需求特征的流动人口社会政策体系,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选题名称5:全球化城市区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研究
全球化城市区域指的是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群。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开始显现全球化城市区域的端倪。
本项目将国外经验、理论方法与上海-长三角区域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全球化城市所面临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两大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为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两大战略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贯穿了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的基本思路,引入制度学派、全球城市及产业集聚等理论,并运用GIS及空间分析等方法来分析长三角地区全球化城市的发展过程、机制及空间结构的演变, 揭示全球化城市的产业集聚及空间重组特征,构建中国全球化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理论框架,为中国全球化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选题名称6:产业升级与中国城市网络的发展研究
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是我国各级城市发展所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传统的城市体系研究采用的是基于国家尺度的封闭模式,而 全球城市网络的研究虽以全球尺度为分析框架,但却过于侧重全球中心城市的作用,同时,两种模式之间的存在明显的割裂。本课题试图突破传统城市体系(网络)研究,通过全球与地方价值链分析框架,研究多元城市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地方联系(网络),刻画价值生产在城市网络中空间特性,并进一步研究城市网络的内在运行机制。本课题从全球与地方(价值链)的分析视角研究多元城市网络,不仅突破了传统城市体系与全球城市网络的研究范畴,也丰富了城市体系与全球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当前,产业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举措,并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两个方面。本课题聚焦于后一种升级途径,即针对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全球化和地方化的机遇和挑战,紧密联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从全球与地方(价值链)的辨证角度出发,理解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表征,分析城市网络中各级城市参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模式与机制。
选题名称7: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发展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正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空间体系。同时,长三角地区内部的空间组织和形态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产业链条组织起来的空间分工更加复杂。这些变化都促使长三角地区朝着一种新的空间格局“全球城市区域”演进。
以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众多企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被赋予承担新经济增长点的角色。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支持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育和壮大也在重构城市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及空间格局。这就要求相关学术研究加强实践性,按照新的理念和规则来优化城市和区域空间组织,使城市和区域在信息时代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本研究基于全球化背景,拟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重点研究区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探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全球城市区域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和机制问题,为中国地方政府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也为国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区域提供参考。
选题名称8:企业网络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成为各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谋求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优势,许多国家纷纷提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企业与其供货商、客户、竞争者所构成网络的运行机制,企业网络权力对企业网络结构、空间行为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深入探讨企业网络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推动高科技园区企业自主创新,对于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课题将纵向的企业网络权力分析与横向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系统研究企业网络权力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和企业创新能力,并以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三大产业的企业网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高科技园区为空间载体,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集群企业空间行为的新规律,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结网过程、网络扩张方式与路径、网络内各企业的权力分配机理、空间行为相互影响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网络模式等问题。
选题名称9:中国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研究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战略,采用了城市群的提法,强调“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5年要“形成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将城市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空间,出台一系列规划加以统筹。可见,城市群将作为中国城市化重要形态,通过集聚和辐射作用,起到增长极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也成为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命题。
本课题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最新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界定中国大都市区基础上,界定中国城市群并划分发展类型;研究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之间,城市群与大区域之间、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以及沿海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中国城市群集聚与扩散的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规律等,探讨中国城市群的培育与建设等策略。
选题名称10:陆海统筹下沿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县管理研究
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陆海统筹”战略。作为陆海统筹的前沿地带,我国沿海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将深刻影响陆海产业联动、功能整合、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陆海统筹的诸多关键问题,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陆海转型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现行体制背景下,区县是城乡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等的重要主体,也是陆海统筹管理的关键行政层级,直接影响开发区建设、新城开发、海岛发展、滩涂围垦等。因此,区县管理创新是陆海统筹下优化沿海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切入点。
本课题研究是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县管理创新置于陆域发展与海洋发展的交互作用下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揭示陆海联动发展对沿海城市空间布局的作用机理,分析陆海联动发展下区县管理与海洋综合管理的内在关联,确立陆海统筹下沿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多维度多层次目标框架,提出区县管理创新的总体策略与实施路径,为海洋发展及陆海统筹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选题名称11: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
2009年以来国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扩大内需,批复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这是对原有的四大区域发展政策分区(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东部沿海等)进行的再细化。中部地区是承接沿海和内地战略发展的重要节点,特别是沿长江中游一线是战略的重要通道之一。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湖北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区域发展政策区,并将在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战略等方面的实践对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无论是政策的落实还是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城市群的空间来承接,城市群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政治和物质等要素和利益博弈的载体。
对于长江中游沿线城镇群来说,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在时空上叠加的城市群空间的重组。即:不仅要在同一区域面对产业转移带来的工业化、还要在同一时间段上面临着沿江沿湖的生态保护,以及基于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城镇群的经济发展空间、人文认同空间、行政区划空间、规划诱导空间进行分析,并且基于GIS在物质空间层面进行叠加,从中分析出其空间组织形式和动力机制。
选题名称12:中国特大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组织与发展战略
针对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高度集聚带来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本选题以这一国家城镇化战略方向为指导,要求以特大城市及周边中小城市构成的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多中心的空间组织规律,为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特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通过分散单中心高强度的社会经济功能来缓解交通、人口、环境问题。但多中心理念是否有效,能否缓解单中心城市固有的大城市问题,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已经实施多中心化战略多年特大城市,尚未显现出效果,近年来国外实证研究也对于多中心结构能否疏解单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提出置疑。因而,本课题应该对于多中心空间结构这一传统理念的有效性进行严谨的检验,对多中心化的空间组织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深化对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认识,澄清相关理念,促进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十二五”基地重大项目招标选题说明
选题名称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数据库基础框架和电子系统研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有鉴于此,本课题需要以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改进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围绕课程、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关键领域,从理论研究、测评框架和技术研发、数据收集和组织、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旨在改进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和效能的基础框架和电子系统平台,从而为整合上述核心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框架、指标系统、实验基地和数据来源,促进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范式。
选题名称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研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多年来一直是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饱受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本课题研究要始终在这一个背景下来开展,重点研究任务是为这样一套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案。具体地说,本课题必须对如何理解课业负担,主要的调查变量有哪些,如何采集这些变量的数据,怎么分析数据,以及怎么报告和使用数据结果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而有说服力的回答。
选题名称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学校的课程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国家教育质量,评估和报告我国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关键特征和水平,对于提升基于证据的科学决策水平,体现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调控能力至关重要,《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因此,本课题研究要从学校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和课堂实施国家课程标准两个层面来进行评估和报告,形成针对我国这种大规模、综合性课程改革特性的评估框架和工具,建立全国、区域层面的课堂教学运作系统,收集全国或者区域层面的学校实施课程改 1 革的具体数据,阶段性进展情况,为课程问责、决策提供依据,并用这些过程性的数据更好地解释今后发布的各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
选题名称4:义务教育阶段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
课堂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功能。但是,当前的课堂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所以,本选题研究要能够为国家战略所倡导的“轻负高质”提供课堂评价方面的有效策略,需要在教育评价范式转换的背景下考察教师在课堂层面实施的评价,构建一个旨在促进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评价模型,从多个视角寻求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策略,同时为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选题名称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核心能力模型与测评框架研究
关于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话题,如OECD主持的PISA项目通过对数学、阅读、科学等能力的测评,旨在了解15岁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本选题要以国际比较的宽广视野,基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围绕我国数学教育目标,尤其是围绕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以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能力水平、分层性能力指标等,进而构建数学学科核心能力模型,同时基于开发的能力模型形成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测评框架。
选题名称6: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学科能力模型与测评框架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直接影响新一代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成为重要的国家目标。我国分科和综合两种形态存在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如何走出“知识结构”的传统思维、向“科学能力”目标转型已迫在眉睫。在已有课程标准的同时,探索科学学科的能力结构,为科学学科能力培养提供明确的行为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框架,必须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应该定位在:研究义务教育科学主题下与学生能力发展相应的“学习进程”,解析科学学科能力的行为表现,建立科学学科能力的基本结构,研制和优化评价工具,研发高效的评价任务库,实施科学学科能力测评,建立学科质量监测的方法体系,为科学课程内容建构和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实践支撑,为学生科学能力培养的监测、优化奠定科学的基础。
选题名称7: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类学科核心能力模型与测评框架研究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中小学思想品德类学科对于形成公民良好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始终难以得到证明,学科价值得不到充分重视和体现。为了切实提高该类学科的教育质量,最大程度地实现该类学科的育人价值,本课题要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类学科的核心概念,建立中小学一体化的学科核心能力模型,包括核心能力构成成分、各能力成分的分层指标和相应的学习行为表现等,并基于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思想品德类学科的能力测评框架,形成科学的测评方法系统,并建设学业评价任务库,为中小学和有关机构开展该类学科的学生学业测评和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提供支持系统。
选题名称8: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国际比较研究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三条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因此,根据《纲要》中的发展要求,本课题需要以深化完善高中课程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各类特色人才和杰出人才等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和探索高中课程多样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并对英、美、德、法、日、俄、台、港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课程多样化的实践和理念和已有初步突破性的成果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和参考。
选题名称9:人类生物学(human biology)视野下的儿童研究与课程创新
为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的战略主题,必须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本课题研究要把人的身心发展视为生物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统一体,综合把握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儿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课程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以建立教育神经科学的综合理论体系。具体来说,要将教育神经科学关于儿童脑发育与认知发展的研究与儿童的汉语学习、第二语言学习、数学学习、科学学习与道德学习等课程结合起来,根据脑与认知科学所揭示的科学规律来设计儿童的课程;同时,从教育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探讨儿童身心发展相关课程教学问题,从而对科学的课程实践提出重要的指导意义。
选题名称10: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研究与课程创新
十二五期间,为了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需要进一步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需要深化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的对儿童的研究,切实把握变动中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领域,本课题要转变这一领域中原有的思维定式,开拓新的研究范畴,聚焦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儿童,把握社会中的儿童身体·认知·社会心理发展的研究、历史发展脉络中儿童观念形态变化的研究、以及人文社会各学科儿童研究的新进展,为实现新的发展时期的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创新做出贡献。
选题名称11:中国21世纪新课程改革研究
自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以来,这是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强调的,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本课题需要系统研究我国21世纪10年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包括: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10年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关键事件?课程改革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方面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课程改革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整体效应是什么?课程改革的理论贡献有哪些?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等。
选题名称12:我国学校学科及教科书的历史演进
我国学校学科与教科书的演进的过程与时代的特点息息相关,亦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关系密切。而学校学科史是课程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学校学科及教科书的历史演进,不仅为学校课程改革实践奠定基础,而且深深影响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有鉴于此,本课题要着重探讨:我国学校学科是如何产生的?我国学校学科是如何演进的,各门学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和具体特点是什么?我国学校教科书是如何发展的?我国学校学科及教科书与其他国家的相应学科和教科书是如何互动的?我国学校学科与教科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
第四篇:中国现代名人文化研究会
中国现代名人文化研究会系全国性学术团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文联,她由有志于国内外名人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自愿组成,是集研究名人与名人研究于一体的具有较高层次和规模的知识智慧群体,研究名人,启迪众人是本会成立多年来始终不变的宗旨。传承中华文明与艺术,为弘扬中国名人文化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第五篇:建立中国的现代信用文化
建立中国的现代信用文化
——苏宁副行长在《征信体系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参加此次“征信体系公共政策:加强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对话与合作”国际研讨会。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对于一国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征信体系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重视
。世界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举办这次研讨会适应了世界征信体系发展的需要,不仅能使各国分享彼此发展的经验,更能加强政府与私人部门就征信发展的对话与合作。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建立中国的现代信用文化作一个简短的发言。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孕育了丰富的信用文化。中国儒家学派非常重视信用文化。著于2400多年以前的《论语颜渊》中就写到“民无信不立”,意思就是说如果百姓对政府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的根本;《论语尧曰》中说“信则民任也”,意思是说讲信用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论语》中关于信用文化的论述还很多,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信用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接触而产生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了解和道德规范构成传统信用文化的基础。然而,这种信用文化只适用于范围较狭小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人们的活动范围从一个小社区扩大到了整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传统的信用文化就不能满足需要。二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生产、交易,银行的信贷统统按国家计划进行,单一的产权制度模糊了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弱化了中国传统的信用文化,更影响了中国传统信用文化向现代信用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信用文化。
现代信用文化与中国传统信用文化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社会性、制度性、专业性和商业性。信用不再仅限于相识相知的两人之间的个人评价,而扩展为事先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们之间的社会评价;不再仅依靠道德规范,而更多地依靠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再仅来源于交易双方对另一方的直接了解,而扩展为来自专业化的第三方对交易对手的间接了解、分析和判断;不仅只为交易双方所利用,而成为一种商品,具有其他商品共有的属性。现代信用文化的这些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它的应用,使之不仅发展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建立中国现代信用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要“按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核心。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征信立法,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专业化的信用机构,有步骤、有重点开放征信市场,逐步建立失信惩戒制度,规范社会征信机构,加强征信市场监督管理。2003年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成立征信管理局,专司全国信贷征信业发展规划、管理和宣传教育。人民银行正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努力推进和依法规范中国征信业的发展。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1997年人民银行开始筹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并在2002年底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到2004年6月底,该系统已经录入近420多万户借款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2.3;系统覆盖了现有的中国境内所有的贷款机构。近年来,该系统已经成为贷款机构防范金融风险、降低信贷成本、提高贷款效率的有效工具。2000年7月1日,在人民银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上海市率先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试点工作,100多万上海市民成为中国首批拥有信用记录的个人。近期人民银行正在加快中央基础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将认真吸收上海试点的经验,在已经运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国的企业、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查询网络,首先为银行提供信贷征信查询服务,并依法逐步向其他具备合格资质的征信机构和其他具有合法使用目的的机构开放。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征信机构体系总体上将由少数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组成。形成在信用信息采集环节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适度竞争;在信用评级、调查咨询等增值环节各具特色、平等竞争,既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又适应不同征信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
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是实施征
信法规、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促进征信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征信业发展初期,政府监管力度可能大一些,随着征信法规和市场的完善,逐步向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信用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培育征信市场的重要手段。现代信用文化的广泛传播需要政府、单位、个人的共同努力。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让企业和
个人正确理解征信的重要性,正确地使用征信信息,积极参与信用文化。在建立中国现代信用文化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公众包括贷款机构的现代信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我想强调立法工作对征信业发展重要性。现代信用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法律的保障,征信业法规是社会信用制度也是现代信用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法律规范,才能保证征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信用文化,也才能发展、演变为现代的信用文化。
在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时候,我们很荣幸成为了“第四届全球个人征信大会”和“征信体系公共政策:加强政府与私营部门对话与合作”国际研讨会的主办国,相信这两个会议的举办,必将推动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将对世界征信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北京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苏宁副行长在9月28日在《征信体系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