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党派宣传思想工作状况调研思考
十四大以后党的理论路线、大政方针、目标任务都进一步明确了,在全面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性。这场空前深刻的变革必将为社会进步包括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极好时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按照社会大变革、时代新要求,着眼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
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民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党派应成为国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咨询渠道和监督系统,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重任,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我党的政治素质,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亦应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一个政党的战斗力,固然与党员的数量和组织状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党的整体政治素质,而政治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搞好这个党的思想建设,重视对广大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根本措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作为民主党派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方针就是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和运用于宣传思想战线的各个方面和全部工作。并通过深入持久的学习宣传,使这一理论在全体民革党员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宣传思想工作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促进民革的团结和统一。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民革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千方百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实事。要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努力,只有这样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有新的活力和凝聚力。
民主党派的宣传思想工作,在理论路线,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一致的。而民革的宣传思想工作又具有其特点和特殊性。特点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和不断革命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主义和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优良革命传统。特殊性就是民革的基层组织除一些单一支部外,大部分支部的党员都分散在各机关、单位、企业或工厂,工资关系也不在民革,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党员所在单位的中共组织已担负着对他们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民主党派的支部生活有的一月一次,少数一月两次。由于多数党员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工作较忙,支部生活多数出现不正常情况,即使过组织生活,人也到不齐,而且支部生活往往内容空洞贫乏,认为来过生活等于浪费时间,这就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是民主党派自身教育机制不健全,加之党派领导兼职的多,专职干部编制少,对党员的素质,个性特点,工作表现缺乏系统的了解,难以形成党派宣传思想工作教育的系列体系,因此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另一特殊性就是民主党派成员大部分是成熟的知识分子,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他们的思想特点是:勤于思考,不易盲从。使他们不轻易随大流,更不愿意违心盲从,因此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思想比较活跃,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他们的大多数都是从事科学技术的,事业心强,都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对空洞的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希望参加民主党派能结识一些同行,在业务上有所裨益;分散劳动,协作性差,大多数知识分子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研究多是分散的独立研究,使他们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主体,因此集体的、群体的协作意识差,党员中有一部分同志,尤其是老同志,由于本人历史及社会关系等原因,多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过冲击,社会阅历深,思想成熟,且对极“左”路线心有余虑,不轻易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因此,民主党派的宣传思想工作,实际上就是作好知识分子思想工作,这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又是民主党派所面临的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民主党派对成员进行宣传思想工作,除配合中共组织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各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外,还要根据自身的技术和情况来研究探讨和制定出一些可行的做法来。
一、沟通信息 启发自觉 对知识分子进行宣传思想工作,不宜采取强制和灌输的做法,首先要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其通过信息的沟通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积极地、创造性地工作。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达到自我提出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
第二篇: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
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2010-06-29 18:58:2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2)
新闻特约记者、通讯员是媒体记者和编辑最亲密的战友,是媒体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日报投送了大量的稿件,其稿件采用率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新闻传媒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已渐渐跟不上新闻发展的需要。特约记者、通讯员如何在新闻传媒中保持以往的地位优势,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已是当前各家媒体和通讯员值得研究思考的一
项课题。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观学习实践活动,笔者于4月21日开始,先后到盐池、同心、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等地宣传部门,采取了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通联工作,如何加强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一、现状
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宣传党和上级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基层的纽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管那家媒体,都离不开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在省、市级报纸中,通讯员的发稿量占报纸总发稿量的30-40%。
目前,媒体尤其是报纸十分重视特约
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报社大都加强与特约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通联网络建设工作,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报道日常工作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各县(市、区)为**日报撰稿投稿的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宣传部门的新闻宣传干事;二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三是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以上几类人员构成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主流,形成了庞大的通讯投稿网络。
但在实际编采运作中,这支队伍近几年来已开始有所萎缩。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讯员数量在锐减。就日报来讲,全市通讯员数量现在正在逐年锐减。长期坚持写稿的、能叫出名和姓的、常联系媒体也不过几十人,过去常来报社投送稿件的一些老特约记者、通讯员,现在这些人有的改了行,有的又忙于其它
事务,放弃了写稿。
二是新一代通讯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代通讯员从事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报道工作相当吃力。媒体竞争提升了新闻工作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老一代的通讯员在现代科技操作中,不会电脑打字,现代通信条件的便利化、快捷化不会利用,书写稿件速度慢,赶不上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通讯员发稿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媒体实行稿分制考核,记者有考核任务,就出现了重记者,轻通讯员现象,疏远了与通讯员联系。三是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展了,读书看报的人少了,而网民在迅速增加,年轻网民开博客的很多,自娱自乐的多、年轻人写稿的少,他们就没有给媒体投稿的意识。通讯员参与报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转到给媒体提供线索,以热线电话联系较多。
二、原因
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
这么几点因素所致:
一是**日报经过多年的打造,编采队伍已逐渐壮大。特别是在各县(市、区)基层设置的记者站,使新闻采编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是领导干部对宣传工作的态度有失偏颇,通讯员难作为。大部分通讯员都是在各地各部门搞宣传的,他们写稿的动力受领导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左右:有的领导虽然重视宣传,但为了突出政绩,追求写“大块”,通常是时机成熟时请报社的记者去写,没通讯员什么事。与工作联系不大的稿子领导们不“感冒”,通讯员认为写了也白写,索性不写了。
三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通讯员淡出新闻写作。过去通讯员都把能在党报上发表篇稿件视为一种荣誉,现在通讯员却更加务实,这种荣誉感渐渐淡化,对写稿兴趣不大了。过去通讯员写新闻稿除了兴趣爱好使然,许多人还把挣稿费视作补贴生活的一种手段,现在他们已不太在意靠写稿挣那点微不足道的稿
费了。
四是培训、沟通等机制滞后,通讯员上稿难。现在各地区通讯员除少数人以外,大多是兼职的也就是业余的,对当前新闻写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研究过程。多数地区的情况是老通讯员基本上都退了,新通讯员却空有一腔热血:质量高的稿子写不出来,质量低的稿子发不出去,投稿数量高而命中率低。报社方面又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培训,通讯员写稿质量提高缓慢,投稿“中签率”低,产生了畏难情绪。再有,近年来报社在不断改革,机构、人员、版面都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通讯员对报纸改革情况所知甚微,不知报社的机构设置,不知稿件怎样投递,不知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有的通讯员投出的稿子如同泥牛入海,稿子写得对不对路,能不能用,什么原因,写稿人全然不知,久而久之便丧失了信心。
五是编辑、记者的工作
第三篇:民革提案工作状况调研思考(精选)
近年来,民革青岛市委在不断加强政党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为充分利用提案这一重要的议政渠道,在党内开展了“一人一案”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的议政热情,为民革市委和政协委员提供了大量的提案素材,使不足市政协3%的民革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连续四年占大会提案总数的10%左右,其中五次会议占12.8%。本届市政
协民革提案299件,其中9件被评为市优秀提案,占总数的10.8%。由此可见,民革的市政协提案不仅已有数量基础,而且也有质量保证。民革山东省委对“一人一案”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省民革组织开展此项活动。
为使民革的提案工作,在新一届市委领导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认真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民革在提案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党员和政协委员对提案工作的认识和参政议政意识,对于完善已有参政议政形式,创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出色地完成新时期党派提案工作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民主党派提案工作的特点和基本职能。
新时期政协提案不仅不受提案人数和时间的限制,而且还具有广泛性、及时性、规范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民主党派的提案工作不仅体现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意义,而且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直接反映了参政党作用的发挥。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五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民主党派要在这一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根据新时期参政议政工作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突出参政议政的政党行为,充分反映党派提案在参政议政中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1.强化参政议政的政治行为:新时期党派提案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稳定大局,就要在宪法和现行政治体制内开展工作。因此,党派的提案工作首先应该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和规范要求的,实现参政议政职能的政治行为。
2.突出参政议政的科学行为:民主党派要代表和反映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和合法利益与要求,把各方面的批评和意见转化为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提案或建议,这就要求党派的提案工作必须是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科学行为。
3.体现参政议政的整体行为:民主党派要有组织地利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发挥对口联系、社会调研和人才荟萃等优势,充分体现党派提案所特有的,在不同层次上多渠道参政议政的整体行为。
4.实现参政议政的教育行为:通过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社会调研和提案活动,可以提高成员的政治觉悟和议政热情,起到联系成员,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特殊作用,这也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此基础上,民主党派还要在党内建设一整套选题、立项、调研、论证和形成提案的规范程序,并使之系统化和制度化。
二、提案质量是民主党派提案工作的立足点。
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基础和意义所在。提案质量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提案的内在质量,即提案的内容;二是提案的办理质量,即提案的办理时间和效果。
要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就要搞清楚提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首先,高质量的提案应具备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即提案的基本内容要一事一案、反映大事、言之有据、建议具体,这是反映提案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案能否被重视或采纳的关键。
除此以外,要提出高质量的党派提案,还要做好以下提案的准备工作:
(1)提高对民主党派提案工作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2)了解或掌握提案内容所涉及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3)针对提案要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
(4)掌握事实根据后,要选好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最佳反映角度。
(5)就提案的建议多方征求意见,这是提高提案可行性的有效途径。
党派提案、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集体提案,作为新时期提案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具有质量高、影响大、受重视和办复快等特点,而深受各方面的欢迎,有力地推动了政协提案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按优秀提案的标准做好党派提案工作。
“不一般地提问题,不提一般的问题”应是新时期党派提案工作的选题原则。一个时期的优秀提案,不仅代表了这个时期提案的特点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这个时期提案的要求和发展方向,起到了促进和提高提案质量的重要作用。各个时期的优秀提案,虽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也有许多共同点或相同的产生过程与条件。
优秀提案的要求和产生条件,为我们民主党派的提案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准则,即我们只能在保持提案的广泛性和多渠道的基础上,选择个别内容较完整的重要提案,作为精品提案的原型,按优秀提案的标准,经
调查分析和完善建议后慎重提出。
优秀提案即不是提案工作的全部,也不能取代一般提案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我们探索和研究优秀提案的产生规律,正是为了保证能够提出更多的精品或优秀提案。民主党派在合理兼顾一般提案的普遍性与优秀提案的特殊性关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一方面,党派依靠提高党员的议政意识和热情,利用“一人一案”
活动和政协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满足一般提案的普遍性要求;另一方面,党派通过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利用党派集体智慧和整体功能,完成精品提案,满足优秀提案的特殊性要求。由此可见,党派提案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理解和认识,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发挥优势、不断创新,以优秀提案为有力杠杆,推动党派提案工作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四、做好新时期党派提案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民主党派今后的组织发展,除严格政治条件外,还要注意发展代表性强,参政议政水平较高的人士入党。在党派工作和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后备人才,为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创造条件。
民主党派要在多党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紧紧依靠中共党委的领导、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外部环境。为此在参政议政和提案工作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对党外干部和党派骨干成员的培训工作,要同参政议政和提案工作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社会主义学院和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党派成员,尤其是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做好党派提案工作。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部门与党派的对口联系制度。人大和政协,也应加强同代表和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的联系,并定期向所属党派反映他们在人大、政协工作中的表现和作为,以便帮助或督促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3.进一步完善协商制度,逐步改变现存的征求意见多、评议监督少;事后通报多,事前协商少等现象。必要时可采取出题目,交民主党派调研论证等方式,提高参政议政和提案建议的目的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4.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要注意利用提案面复机会,全面了解情况、发现深层问题、完善新的建议。要有主动与办案单位合作意识,不断把部门或行业中合理可行的方案或意见,吸收转化为客观的、有益于社会的提案和建议。实践证明,这是提出高质量提案的有效途径。
5.政协换届后,要对新任或增补委员进行有关政协性质、任务和提案要求等必要知识的培训,以便使他们掌握政协与提案工作的基本要点,尽快进入角色,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
第四篇: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
新闻特约记者、通讯员是媒体记者和编辑最亲密的战友,是媒体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日报投送了大量的稿件,其稿件采用率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新闻传媒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已渐渐跟不上新闻发展的需要。特约记者、通讯员如何在新闻传媒中保持以往的地位优势,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不
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已是当前各家媒体和通讯员值得研究思考的一项课题。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观学习实践活动,笔者于4月21日开始,先后到盐池、同心、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等地宣传部门,采取了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通联工作,如何加强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一、现状
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宣传党和上级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基层的纽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管那家媒体,都离不开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在省、市级报纸中,通讯员的发稿量占报纸总发稿量的30-40%。
目前,媒体尤其是报纸十分重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报社大都加强与特约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通联网络建设工作,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报道日常工作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各县(市、区)为**日报撰稿投稿的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宣传部门的新闻宣传干事;二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三是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以上几类人员构成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主流,形成了庞大的通讯投稿网络。
但在实际编采运作中,这支队伍近几年来已开始有所萎缩。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讯员数量在锐减。就日报来讲,全市通讯员数量现在正在逐年锐减。长期坚持写稿的、能叫出名和姓的、常联系媒体也不过几十人,过去常来报社投送稿件的一些老特约记者、通讯员,现在这些人有的改了行,有的又忙于其它事务,放弃了写稿。
二是新一代通讯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代通讯员从事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报道工作相当吃力。媒体竞争提升了新闻工作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老一代的通讯员在现代科技操作中,不会电脑打字,现代通信条件的便利化、快捷化不会利用,书写稿件速度慢,赶不上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通讯员发稿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媒体实行稿分制考核,记者有考核任务,就出现了重记者,轻通讯员现象,疏远了与通讯员联系。
三是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展了,读书看报的人少了,而网民在迅速增加,年轻网民开博客的很多,自娱自乐的多、年轻人写稿的少,他们就没有给媒体投稿的意识。通讯员参与报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转到给媒体提供线索,以热线电话联系较多。
二、原因
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点因素所致:
一是日报经过多年的打造,编采队伍已逐渐壮大。特别是在各县(市、区)基层设置的记者站,使新闻采编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是领导干部对宣传工作的态度有失偏颇,通讯员难作为。大部分通讯员都是在各地各部门搞宣传的,他们写稿的动力受领导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左右:有的领导虽然重视宣传,但为了突出政绩,追求写&;大块&;,通常是时机成熟时请报社的记者去写,没通讯员什么事。与工作联系不大的稿子领导们不&;感冒&;,通讯员认为写了也白写,索性不写了。
三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通讯员淡出新闻写作。过去通讯员都把能在党报上发表篇稿件视为一种荣誉,现在通讯员却更加务实,这种荣誉感渐渐淡化,对写稿兴趣不大了。过去通讯员写新闻稿除了兴趣爱好使然,许多人还把挣稿费视作补贴生活的一种手段,现在他们已不太在意靠写稿挣那点微不足道的稿费了。
四是培训、沟通等机制滞后,通讯员上稿难。现在各地区通讯员除少数人以外,大多是兼职的也就是业余的,对当前新闻写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研究过程。多数地区的情况是老通讯员基本上都退了,新通讯员却空有一腔热血:质量高的稿子写不出来,质量低的稿子发不出去,投稿数量高而命中率低。报社方面又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培训,通讯员写稿质量提高缓慢,投稿&;中签率&;低,产生了畏难情绪。再有,近年来报社在不断改革,机构、人员、版面都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通讯员对报纸改革情况所知甚微,不知报社的机构设置,不知稿件怎样投递,不知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有的通讯员投出的稿子如同泥牛入海,稿子写得对不对路,能不能用,什么原因,写稿人全然不知,久而久之便丧失了信心。
五是编辑、记者的工作
作风不扎实,通讯员积极性受挫。现在有的记者下去采访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把通讯员写的稿拿来为己所用,有的是把通讯员的名字署上,有的根本不署通讯员的姓名,通讯员对此非常反感。有的通讯员的稿件发了,但编辑没给填写稿费单,或邮寄地址有误,通讯员仍得不到稿费。另外,过去报社每年都搞通讯员好新闻、优秀通讯员等评选活动,以鼓励通讯员写稿、写好稿,现在对通讯员的各种奖励都没有了。有的通讯员认为给报纸写稿既无利又无名,热情渐渐冷却。
三、举措
通过调查,笔者深深体会到,在新时期,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随形势变化要不断加强。我们媒体群众办报的方针没有变、这就要在传统的群众办报模式外,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来加强通联工作。对此,笔者总结了几条,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是日报要与通讯员勤沟通多联系。
首先是把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通讯员队伍当作积极实践&;三贴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报纸需要通讯员多来稿,就必须加强经常性的联系,多搞一些策划活动,来稳定通讯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通讯员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有着&;三贴近&;的天然优势。重视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新闻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新时期党报工作不应忽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实现新闻工作&;三贴近&;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真正把通讯员当作党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民众心声,准确设置议题的需要。媒体定期把报纸版面的定位、要求,告诉通讯员,把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报道的重点、热点告诉给通讯员,并把一些反映基层的重点稿件与他们联系、约稿,压上任务和担子。也可以对通讯员的来稿进行点评,编辑对通讯员来稿情况及时回复,这样往往可收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二是日报要定期培养通讯员,稳定中坚力量。
通讯员毕竟不是专职记者,他们大都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写稿随意性较大。要使他们成为媒体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培养通讯员,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身为普通受众的广大通讯员是党报伸向社会的神经末梢,他们是民意的&;感应器&;和民心的&;收集器&;,他们总能给党报及时提供丰富准确的民意信息。媒体要搞一些策划活动吸引更多的通讯员参与,并使之与编辑之间互相理解,为了更方便与通讯员联系,也要经常建立与通讯员联系公开电话、电子邮箱等,多数通讯员是来自各单位的宣传政工人员,他们更多的是从本单位宣传需要,或是工作的需要出发开展报道工作,对新闻要素的理解难免片面,也有必要加强新闻专业培训,创新培养方式,并分行业、分层次对通讯员培训,将报道工作转化为报道工作中的新闻,这也是媒体的重要责任。每年办一二次专业培训班,但讲课内容要多一些务实操作。发给约稿信,平等地与通讯员交朋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赢得读者,饮誉市场。
三是日报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
报纸是新闻信息的专卖店,读者只看标题,一翻而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家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刊播独家新闻,重大新闻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要提高影响力,这与通讯员作用发挥不可小视,通讯员在基层一线,突发事件打个热线电话,汇报报道线索,提供素材,及时了解报社一个时期的宣传动态,提高写稿的针对性,媒体能及时采用。通讯员与编辑记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办好报、可以说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常通电话、沟通感情、拉近了距离。增加了相互了解,就会收到好的效果。通讯员对稿酬看得小,关键是精神上的鼓励。劈如评先进通讯员、给通讯员所在单位发感谢信,逢年过节给通讯员发短讯慰问,定期上门走访,对通讯员提供有价值线索预以重奖,以这些激励措施,就会唤起通讯员的工作热情。
四是各方努力,别让通讯员受冷落。
通讯员写稿,绝大部分是出于新闻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热情,没有谁会靠这个谋生,很多通讯员的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免费刊登,通讯员的经济回报是非常低的,通讯员所服务的媒体通常是报刊,新闻以硬性为主时效性又强,工作是十分辛苦的,要注意从各方面多关心他们。
别让通讯员遭冷落,对于媒体来说,通讯员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提供者,是不拿工资的编外记者,事实上,它和媒体构成了一种供需关系,是合作伙伴。党报最大的一笔财富就在于它和党政各部门、和广大基层通讯员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当前,尤其需要建立一个好的通联制度,并不断来改进、提高。
如何别让通讯员遭冷落,笔者认为媒体还应对已有通讯员队伍的信息建立一个资料库,保持不断更新,并经常组织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根据资料库考察不同通讯员的特点和专长利用,在约稿时就更有的放矢,提高双方的满意率。在此基础上,编辑记者应有发掘新人的责任;媒体还应该以培训、沟通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通讯员的水平,不要把它看作是负担,而应视作一种投资,换来的回报会是可观的。我们的编辑记者还应主动地和基层通讯员进行沟通,交朋友,这样的话,我们和通讯员就距离更近了。
第五篇:关于民主党派调研工作的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调研工作的思考
信息作者: 吴鸿飞点击次数: 791发布时间: 2011-03-17 10:59:32 字体:[ 大 中 小 ]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怎样履行好这一基本职能,更
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做好调研工作是关键所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做的调研能不能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为此,本人对民主党派调研工作做了一些肤浅的思考,现做如下表述:
一、调研的选题
(一)选题所要坚持的原则
1、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民主党派调查研究在选题上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参政党,不是一般的群众团
体,也不是学术机构,因此选题时首先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参政党的高度看
问题,而不能从纯学术的角度或群众的角度看问题,要从体现政治、体现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体现参政党的职能的角度去选题。当然只注意到政治性是不够的,民主党派的调研课题必须把政治性和科学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若没有把
握住问题内在的本质规律,没有把握住其科学性,政治上的对策思考也就会失去
正确的基础,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和意见。科学性依据是政治
性结论和措施意见的根据和基础。选题把握上政治性与科学性要互相结合,不可
偏废。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同时从科学的角度弄清事物本质,如此结
合起来的选题才具有意义。
2、前瞻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除了通过担任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实职的党员直接参政
外,经常和大量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言立论来履行自己的职能,这就决定了民主党
派调研工作的选题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建言立论只有在决策之前或虽然已决策
但领导尚未发现存在问题之前,才有其实质性的意义,才能做到李瑞环同志所讲的“切实而不表面”。然而,任何前瞻性的选题都必须与现实的针对性相结合,这
样的选题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光有前瞻性,领导可能因为看不到其紧迫性而
不去重视;而光有针对性,可能领导又已经有一套方案准备或已在实施,同样引
不起领导的兴趣。我们只有做到前瞻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就能够为执政者提供启
发未来工作的政策方案,同时又使领导了解到解决现实存在的矛盾的紧迫性和对
策方向。
3、宏观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民主党派不是学科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机构,不是群众性社团组织,也不是地
方行政机关,因此民主党派调研工作选题不应太专业化、分散化,也不应该选择
一些琐碎和细小的论题作为课题调研,这不合乎民主党派参政党的职能特点。民
主党派应该围绕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这种
参政党的职能特性决定了调研的选题必须坚持宏观性的原则,也就是应该选择政
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调研的选题。由于民主党派开展课题调研的人力、财力、物力和资料比较有限,因此在选择课题上又必须量力而行,坚持
宏观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不顾自身的条件,在选题上盲目贪多求大。在选题上要注意从宏观上着眼,从微观上着手,要能够以小见大,特别是要注意选择不是全局却能影响全局的问题作为课题。同时在选题上要兼顾党派的人才特点和专业特点,注意扬长避短。
(二)选题所要遵循的方法
1、围绕重点与发挥优势相结合民主党派选择课题要突出一个“精”字,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具体来说,要做到“三找一结合”:即从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要点中找题,从社会和群众的议论热点中找题,从暂时被忽略而又关系今后全局的冷点中找题,与党派自身所拥有的人才特点相结合。要在围绕重点和发挥本党派人才优势特点中找到一个交叉点、一个结合点。
2、自己选题与党委出题相结合。
一方面,各党派要发挥选题上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要拓宽选题的来源渠道。南通市各民主党派的联合调研采取“党委出题,党派调研”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一个好方法。不少地方采取政协或统战部出题,党派参加调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民主党派在调研选题上应多与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协商,这样可以加强选题的针对性,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同时也避免与政府调研相“撞车”,在调研的进程中政府部门也更乐于配合,调研结果也容易采纳。
3、专家咨询与成员参与相结合民主党派确定调研课题应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要发动党派的基层骨干甚至普通成员参与选题,请大家提供选题线索,而后再把市委会确定的初选题目分发到基层骨干及成员中征求意见,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广大成员的参政党意识,有利于发现好的选题线索,调动广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要请专家对调研选题进行反复讨论,加以论证,向专家虚心求教,倾听意见。要把成员参与和专家咨询、论证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创设提升调研工作水平的内部环境
1、加强理论指导,提高调研水平
在调研工作中,我们要以加强思想建设为前提,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共党在各个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形势,把握参政议政的重点,选好题目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建言有质量,有实效。
2、夯实组织基础,促进调研队伍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队伍,是开展调研工作的基础,我们要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民主党派的骨干成员,许多是本学术领域的带头人,是科研的能手,但由于知识面相对较窄,行政工作经验较为欠缺,制约了调研质量的提高。从南通市委的情况看,医卫界党员比例偏高,经济、金融、法律等领域的党员数量偏少,知识结构不平衡。虽
然在近几年加强了中青年干部的发展和培养,逐渐形成了一支中青年骨干的调研队伍。但是面对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发展,感到人才不足,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以组织发展为抓手,着力发展各个领域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同志,把它们吸收到我们的队伍中,充实调研的力量,为参政议政工作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机关干部调研能力
机关是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枢纽,是调研工作的“发动机”,是调研成败的关键。从事调研的机关工作人员,在调研前,要制定好调研计划,做好调研材料的搜集工作,在调研进行时,要做好调研的协调工作,包括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调研组成员的行程以及车辆的安排等,调研结束后,要整理好材料,参与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我们要为机关干部创造学习机会,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培养调研能力。
三、营造有利于调研工作开展的外部环境
1、建立专项经费机制
目前,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调研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民主党派开展调研工作的一大难题。以农工党南通市委会为例,近几年调研的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也明显提高,曾连续两年获各民主党派调研评比一等奖。但每年的调研经费仅万元,完成调研基本上都是依靠党员的无私奉献。这是与民主党派将要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极不相称的。因此,要设立专项调研经费,列入民主党派经费预算中,以此保障民主党派调研工作的延续和调研质量的提高。
2、建立信息获取机制
由于民主党派在县(市)一级没有组织机构,到县(市)开展调研主要靠政协、统战部帮助,很难得到重视,到市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拿着党派介绍信联系调研,一些单位不予接待,由此造成民主党派的调研中,信息的获取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根据这些资料提出的建议不能与政府的实际工作吻合。这也是制约民主党派调研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建立舆论宣传机制
要加大对民主党派调研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力度。对于民主党派的宣传不能仅停留在每年“两会”期间的党派提案上。要持续不断地宣传党派的调研和参政议政活动。要宣传党派调研的优秀成果和根据调研成果形成的党派提案及其办理情况。这不仅是在宣传民主党派,更是在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