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运志愿者的必声
-创先争优,城市志愿者为亚运喝彩
11月17日、18日和19日连续三天,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亚运临时党支部、临时团委按照“创先争优”工作安排,刚结束第一阶段的赛会任务的7名党团员志愿者主动要求,组成亚运城市志愿者慰问组,代表学院亚运临时党支部、临时团委前往番禺客运站附近的站点慰问我院的城市志愿者。
在慰问过程中,慰问组及时了解城市志愿者的需求,并把志愿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一一记录。考虑到城市志愿者的工作时间,慰问组特意向志愿者送上干粮,以便志愿者在上岗前和下岗后及时补充体力。在探访期间,慰问组成员多次检查并为城市志愿者佩戴团徽和校徽,并鼓励大家一起为亚运加油。赛会志愿者主动前往慰问城市志愿者体现了学院开展“志愿于心,服务以诚”的迎亚运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人心。
做好亚运志愿服务,不仅需要赛会志愿者的参与,也需要广大默默无闻的城市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不同的岗位一样地重要,都是办好亚运赛事的重要保证,都是展现和提升广州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平台。
让我们,一起来,更精彩!
志愿者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今天,是我作为广州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一员去工作的第一天。我拿上我的相机,穿上我的志愿者装备就出门了!到大学城的各个路口寻找志愿者真诚为亚运服务最真实,最美的瞬间。用照片的形式真实的表现出来!展现我们广药学生的风采!让别人看到广药学生的真诚,勤恳,耐心,认真的精神风貌!
摄影是我的爱好。通过摄影留下真实的画面,反映时代的气息,是我追求的目标。今天去拍志愿者的时候跟那些志愿者聊了一会,从语言中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宣言。体会到志愿者工作给我们志愿者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我当志愿者的目的,为的是在社会的服务中得到的那种满足感。在和他们真诚、快乐的交谈中收获到了友谊!这些是最大的财富。
从今天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真诚,奉献,帮助他人所能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满足,那是物质无法给予的!
亚运系列故事
无悔的征程
风,袭面而来,飘洒着奉献的气息。路旁的小草盎然生长,招展着青春的活力。亚运志愿者,一个曾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词,悄然步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开始了充满百般滋味的征程。曾不止一次神往亚运的盛典,亦不止一次感叹志愿者的风采。今天,这一片鲜活的气息终于在我们的周围延展,让我们切实地感触到广州的激情。古书云:“气概四海,志囊九州,胸怀宇内,心忧天下!”然而,作为文弱书生的我们,从小养尊处优,未曾经过大风大浪。在这凉风瑟瑟的环境下,我们必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可能倒下,但决不能退缩。奉献时方显青春热血,坚持后才展生命姿态。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前方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后退,不屈服,艰难困苦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为青春奋斗的勋功章!
无悔的征程,见证无悔的青春。出征的号角响彻黎明的天际,我们的心已沸腾,热血也注定要燃烧。激荡的号角唤醒沉睡的羽翼,我们,定将在亚运志愿服务中一飞冲天!
生命中珍贵的礼物
担任亚运城市志愿者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庆幸。自己之前就做了很多在志愿者工作,都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去帮助别人,只是简单的一份心愿。有时,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真不是滋味。似乎,这根本不是“志愿”,而是“被志愿”。后来,我就想,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的工作就不单单是志愿服务了,而是我的责任,我有义务要做好,有责任去完成。否则,我将失职。我又不是一个推卸责任的人,所以,我毅然要圆满完成任务。即使有时肚子不舒服,脚浮肿,也都坚持再坚持。或许,以后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现在的痛楚也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现在的快乐更是生命中珍贵的礼物。
用心做得更好
Sunshine again,梦想就在眼前。
东校-地铁-南校-公交站,每一个值班日,我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今天要努力做得更好!
只是因为我快乐,所以我志愿,只要你将或是渴望或是无措的眼神投向我,我都会深感荣幸。
原本我也是一个路痴,感谢你们让我成为指引人。很多东西不懂,但我努力不让你失望而走,有时打爆了12580的电话,但看到你们欣然上车,内心的幸福感瞬间涌出。
当你们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啊!”;当你们离开的时候不忘跟我说一声再见;当你们竖起大拇指对我说:“辛苦了。”我没有想太多,只是感谢你们对我们志愿者工作的支持。
今天,我有幸摘取每日之星,很意外所以很惊喜。
只是因为老人戴着老花镜在公交站牌上下前后找寻。
只是因为我想自行车兴许能给老人一个方便。
只是我做了我可以做的。
真正要感谢的是社会志愿者阿姨,多亏她借自行车给我,否则我也不会有如此难忘的一次的经历。
载着一位花甲老人,内心其实很忐忑,还好,一切顺利。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服务时间里,我依然可以成为你的希望,指引你走向彼方!
我会用心做得更好。
老外志愿者心得:语言不一定通 但笑容是最有用
广州亚运会开幕越来越近,广州街头的亚运气氛越发浓厚。昨天,记者来到亚组委总接待酒店花园酒店,发现在这个广州最国际化的街区,有一支外国友人志愿者服务队,正准备为亚运会展开服务。
据越秀区华乐街道书记潘二华介绍,华乐街是广州亚运的一扇重要的窗口,4家亚运会总部酒店有3家坐落在这一街区。届时这里将向亚奥理事会成员及国外媒体展示广州国际化的一面。
华乐街为了响应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计划,不仅召集了一支人数多达3400人的志愿者队伍,还利用该社区外国企业、领事馆密集,居住的外国人士多的优点,展开积极的宣传,吸引了6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友人加入亚运志愿者行列。此前,他们已经参与了清洁街区、交通指挥、走进校园教授亚运英语等一系列志愿活动。而在亚运会期间,他们还将走向环市东路的街头,在各亚运志愿驿站和主要路口值班,利用他们的语言优势,以及对广州城市的熟悉,为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外籍人士提供服务。
来自法国的志愿者依丽纱,是一名来自法国的法语老师,活泼开朗,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她在广州生活了一年多,知道广州举办亚运会,便积极加入志愿者活动。“虽然语言不一定通,但笑容是最有用的。”她告诉记者,在亚运期间,她还打算尽量调整自己授课的时间,争取多参加志愿活动。
在淘金路上一家酒吧,贴出了不少关于宣传亚运志愿者活动的中英文宣传告示。原来,这里也是外国友人亚运志愿者队伍的“据点”。
亚运最小志愿者成亚运指南针
12岁志愿者陈超宇,为游客指路、督导安全等服务工作超200小时
个虽小,脸虽嫩,发扬志愿精神不落后。路不熟,我来指,朝气蓬勃服务亚运,公众事务乐于参与。我是陈超宇,我是亚运最小志愿者。
“我拿到5个手环了,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超过200个小时„„”在中山纪念堂做城市志愿者的陈超宇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十分自豪,他说亚运志愿工作让他很快乐很充实,“做志愿者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这位12岁的小男孩,胖乎乎的圆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虽然个头小小,脸上挂满天真和稚气,但对“管辖区”内的街道路名了如指掌,是年龄最小的广州亚运“指路人”。
“Can I help you?”
广州到处可见的亚运志愿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年仅12岁的陈超宇在他们当中尤其抢眼。别看陈超宇小小年纪,迄今为止,他作为亚运城市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已经超过200个小时,在中山纪念堂的服务驿站也算是“老资历”了。
“我们的服务范围包括中山纪念堂园区和周围的几条马路,我主要负责文明出行、安全督导。”小超宇说。由于他家就在纪念堂附近,平日出行又主要以步行为主,所以他对周围的街道很了解,这也让他工作起来信心倍增。有一次,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找不到妈妈,惊慌失措,坐在石椅上大哭,陈超宇看见后上前安慰,牵着小男孩四处找妈妈,很快就找到了。还有一次,一对刚到广州的母子迷路了,急得团团转,小超宇问清地址后,领着他们转了几路车,终于找到了亲戚的家。
“CanIhelp you?”有一次,陈超宇见几名老外拿着地图在指东画西,于是主动去问是否需要帮忙。原来,老外想走路去六榕寺,但迷路了。小超宇一听,立刻建议说:“走路太远,不如搭公交车或地铁。”他还用比较标准的英语给老外们指点线路和换乘方法,老外满意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遇到小混混也会怕
“好可爱,好热心!”新快报记者在驿站采访陈超宇的时候,有几名路人忍不住上前捏捏他的脸蛋,一位老爷爷更是摸着他的脑袋赞不绝口,“经常看到穿着鲜绿志愿者服的小超宇为市民服务,感觉很欣慰。”
除了指路,小超宇还要做安全督导,提醒游客。比如有些游客喜欢爬到纪念堂外的华表(装饰大石柱)上拍照,这样不仅违反园区规定,对游客自身也十分危险,志愿者要上前劝导。“因为怕一群人围上去会让别人误会,所以一般都是我自己去。可能因为我是个小孩子吧,人家一般都会给面子。”小超宇半开玩笑地说。
事实上,并不是每次劝导都是顺利的。“有次一名游客不听劝导,执意站在车站的路缘上,结果公交车进站的时候就真的差点蹭到他。”
陈超宇说自己也有担心搞不掂的时候。有一次,他看见几个年轻人躺在长凳上,以为是小混混不敢上前制止,于是跑回驿站叫来几个哥哥姐姐帮忙“处理”。最后却发现原来他们都是中学生,而且非常好说话,说起这些,小超宇觉得不好意思。
超爱集志愿者手环
“很开心,自己快乐,大家快乐。”在驿站的各种活动中,陈超宇最喜欢“亚运知识大家猜”的游戏,即一人比划示意运动项目,另一人负责猜。由于游客有时是独自前来,这就需要志愿者的协助。“不过很奇怪,每次我都能猜到别人的意思,别人都猜不到我的。”小超宇笑着说。
手环是广州亚运城市志愿者的标志性饰物,每位正式志愿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环。根据不同的服务时长,志愿者可以得到代表不同意义的手环。“现在我已经有赤、橙、黄、绿、青5个手环了,还差蓝、紫。”要获得最高级别的紫色手环,需要290个小时,他还在努力。“广州要是举办奥运会,我还要当志愿者。”陈超宇期待着。
对于最小志愿者的表现,站长刘丹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超宇很热心尽责、敢于担当,而且沟通能力很强,完全看不出他只有12岁。而且性格开朗乐观,是我们的活宝。”
“他不仅自己做志愿者,还动员身边的同学和邻居一起来。最难得的是,志愿工作没有影响到学习。”陈超宇的妈妈周女士欣慰地告诉记者,从小乐于助人的超宇,小学的六年都是班长。她认为,家长在看重孩子学业的同时,更应注重品格塑造。
妈妈很支持:志愿工作能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我们做父母的都很支持他当志愿者,感觉他在做这个事情时很开心。”陈超宇妈妈周女士表示,小学六年都当班长的超宇表现出一种对公共事物关心的态度。
“他喜欢积极主动做一些事情,但以前比较懵懂。”周女士说,亚运让他一下子找到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向。周女士说,小超宇习惯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爸爸妈妈保重身体,注意安全。从他的言行中,可以感受他是一个比较有爱心,关注别人感受的人。”周女士还说,超宇在家也非常懂事,经常帮做家务。玩电脑的时候,让他玩多久就多久,很守时,“我们都信任他”。
周女士说,家庭教育比较单一,也不一定让孩子将所有时间都困在学习里,而在公众交往中,可以培养孩子对社会事业的责任感,“以后也会继续支持超宇从事志愿活动”。
微对话
做了志愿者 很少打游戏
新快报:你平时还做其他的志愿工作吗?
陈超宇:在学校会在图书馆帮忙,将书分类等等。
新快报:为何喜欢做志愿者?
陈超宇:可以放松大脑,帮助别人自己感觉也很快乐。
新快报:做志愿者后,觉得生活会有变化吗?
陈超宇:不做志愿者,一有空我就喜欢窝在家里玩游戏,现在了解到玩电脑游戏对健康有损害,玩的时间就不长了。
新快报:看你白白嫩嫩的,是不是不爱运动啊?
陈超宇:不会,我喜欢下飞行棋、游泳、打羽毛球。但不喜欢跑步。
新快报:为什么?
陈超宇:同学说我跑步很另类,像企鹅,哈哈。
新快报:你很注重别人的看法吗?
陈超宇:好的建议我就会听。
新快报:同学们都知道你做亚运志愿者吗?
陈超宇:有一些知道。现在他们给我取了许多花名,有叫我陈大志愿者、小超人、超爷、小胖„„(笑)新快报:做志愿工作会影响你的学习吗?
陈超宇:不会,忙里偷闲呗。我会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刚刚开始进入初中,感觉到缺少练习,我也在慢慢总结学习方法。
新快报:在家里做什么家务?
陈超宇:做最多的是帮妈妈洗碗。因为冬天妈妈很怕冷。
新快报:那你就不怕冷吗?
陈超宇:我胖啊,顶得住,哈哈„„
第二篇:亚运志愿者心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1月12号,万众期待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终于到来了,为了这一天,志愿者们已经来到海心沙服务了8天了,虽然辛苦,但为着这一天也值得了。
今天还是呆在地下室的最底层,开幕式虽然近在咫尺,却是远在天边,可想而不可即,实在是煎熬啊。不过今天看了那些演员却是感触颇多,第一次让我真正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那一种辛酸。就说塔沟那班学生吧,表演之前个个表情非常凝重,好像真的要上战场似的,最欣赏他们领导的一句话“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你们今晚就是中国的英雄”,问过他们,其实他们之前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了,为了这一次演出,他们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但是上台就那几分钟,感慨。还有那些大众演员,请假两个月不上课,还练习通宵,也是上台几分钟。
其实都是这样的了,养兵千日,用兵还不是一时,每一个绚烂的时刻,背后都是无数的血汗凝结而成的,人们却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成功,而忽略了背后的汗水。
第三篇:亚运志愿者心得体会
亚运志愿者心得体会
说真的,我也说不清我为什么要当志愿者,只是觉得能尽我自己一份小小的绵力去帮助别人,自己的心情变很舒服很踏实很坦然。在XX年7月1日,亚奥理事会宣布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在省委、省政府、团市委等机构单位的重视下,广州亚运会会徽于XX年11月17日在广州孙中山纪念堂隆重揭晓,以广州的象征——“五羊雕像”为主体轮廓设计的图案成为XX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作为一名广州人,面对如此大的盛事,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不断碰撞出七彩的物色,也让我加入了这桩盛事之中,到了市里面的站点做了亚运体验志愿者,主要任务有信息咨询,道路交通指引,宣传和普及亚运知识,维稳监督等等。前后到过白云区的景泰文化广场站、百信广场站,市级站点的中山纪念堂站、越秀公园站等等。在参与各站点的活动里,跟市民、游客一齐参与“运动项目我来猜”,亚运“拼图拼拼拼”,还有亚运“英语一起学”等等项目。在很多次的志愿服务,不是烈日当空或者就是遇到下雨,每次结束后,都会筋疲力尽,但是,我很开心,因为在这70小时体验志愿者活动的里,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接触了不少年轻人的心态和面孔,我也慢慢的融入到80、90后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志愿者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亚运会默默奉献而不辞劳累的精神让我感到深深敬佩。
我们的羊城,其实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冷漠,因为有我们付出的关怀与大爱,为这个广州,为这个亚洲,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份美丽的色彩。让志愿服务,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为建设更美好的共同家园献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第四篇:亚运志愿者动态
志愿者保障和激励政策出台 凭制服免费搭公交
广州市出台《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保障和激励通用政策》及《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注册城
市志愿者保障和激励通用政策》,共有两大政策、五大措施为近59万名亚运志愿者保驾护航。日前,广州市出台《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保障和激励通用政策》及《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注册城市志愿者保障和激励通用政策》,共有两大政策、五大措施为近59万名亚运志愿者保驾护航。这两大政策、五大措施可概括为包括交通、餐饮、保险、服装和证件等五样“护身法宝”,涵盖亚运志愿者
为亚运提供志愿服务时衣、食、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由于九成多亚运志愿者是高校学生,广东高校纷纷“出招”,合理调整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甚至推出
多种个性化激励措施。
食 为赛会志愿者免费提供三餐
亚组委在赛时期间将为赛会志愿者免费提供餐饮,按排班情况为在岗的志愿者供应午餐或晚餐,部分场馆团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供应早餐或夜宵。而对于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上岗的城市志愿者,则为覆盖中午11时30分至12时30分或下午17时30分至18时30分用餐时间的上岗班次志愿者提供
免费餐饮。
安全 为每名志愿者购买保险
亚运会为每名亚运志愿者提供了“志愿者责任保险”。保险责任范围包括意外伤害责任、医疗保险和紧急救援。其中死亡、伤残的赔偿支付每人责任限额为20万元,医疗费用支出每人责任限额为5万元。另外,外籍志愿者适用紧急救援保险部分的紧急医疗运送及运返保险、身故遗体送返保险和亲友慰问探访保
险。
行 凭身份卡和制服免费搭公交车、地铁
亚运会赛时期间(11月5日~12月22日),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凭本人身份注册卡和制服即可在市内免费搭乘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为确保志愿者安全、准时、统一到岗服务,对于路途较远
或交通不便的赛会志愿者还将提供点对点交通保障。
证件“身份注册卡”独具特色
亚组委根据每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服务场所及服务岗位制发相应的“身份注册卡”,比赛期间,志愿者凭卡进入相应的竞赛场馆或非竞赛场馆。城市志愿者证件则分两类,包括基本证件和附属证件。基本证件包括城市志愿者姓名、证件编号和所属区(市)及岗位类别等信息。附属证件则是志愿者卡,主要用于
记录志愿者个人信息和统计亚运志愿服务时数。
制服鲜艳醒目一看便知
亚运志愿者的制服也十分鲜艳醒目,令你看一眼便知他是志愿者。据介绍,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的整套服装配备与亚运会赛会志愿者服装风格色调保持一致,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给人洁净、清新的感觉;服装设计元素搭配富有动感,线条简洁流畅;布料和上衣腋下的网布设计增加了服装的舒适性和透气性。而城市文明志愿者的服装特点则与中国志愿者的马甲、帽子系列搭配一脉相承,采用与站(点)
志愿者服装统一的色调,但颜色略有调整。
第五篇:亚运志愿者发言稿
发 言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07级法学十二班的纪焕文,很荣幸能够代表07级全体志愿者在这里发言。志愿者的微笑是我们最美好的名片。在亚运会安检志愿者服务中,我们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学校领导、老师的亲切勉励,成为我们拼搏奉献的强大动力。首先让我代表安检志愿者们向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无私的指导与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安检工作。
我们07级法学共有353人,分别派往到香格里拉大酒店、凯旋华美大酒店、广州大厦、海珠体育中心、省人民体育馆、越秀山体育馆、广州棋院、燕子岗体育场以及机动部队等9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任务,但是我们身上肩负着一份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亚运会、亚残会的安全。我们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我们的严格就是场馆的安宁,所以,我们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以最精神的面貌去面对每一个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辛苦,但我们却拥有十足的成就感。在工作中,我们不断涌现出一些好同学、好战友、好同志,有生病了却还坚持着岗位让队友能够好好休息的;有主动承担起值班岗位让更多的队友能够得到休息的;有帮助运动员、外国朋友搬运必需品的;有顶着寒风与疲惫坚持在岗位上执勤的;有自觉帮忙打扫卫生清洁大棚的;等等许多好人好事。他们的无私贡献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虽然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需要面对毕业后找工作、考试的问题就敷衍对待志愿者工作,相反,我们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这次亚运会、亚残会的安检志愿者服务是我们人生中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我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好机会,所以我们07级法学的所有安检志愿者以积极地态度、饱满的精神、出色的专业技能完满完成了这次亚运会安检工作,给我们学院交付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间飞逝,亚运会、亚残会已经结束,回首这一个多月我们走过的足迹,多少欢歌笑语,多少辛勤汗水,锻炼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我们心里有那么多的不舍,舍不得我们的带队老师和安保团队,舍不得我们一起工作的志愿者,舍不得我们场馆运行团队的每个人。一个月前我们大家相识、工作,一个月后一个个甜蜜的微笑、一份份真挚的友谊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我们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们付出、我们自豪,我们经历、我们成长,我相信通过这次亚运会、亚残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将在我们的生命中画上精彩的一笔,这样的经历也将给我们今后的人生带来成功之花的养分。亚运会、亚残会结束了,志愿精神依然迎风飞扬,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将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续写志愿服务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