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考前指导
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一、状态调整
(一)调整心态,突破“心理围城”
1.不良应考心理的表现
所谓不良考试心理,是指由于心理上失衡而产生的对考试水平正常发挥有消极作用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主要有紧张畏惧心理、焦虑忧郁心理、自卑羞愧心理、投机侥幸心理、敷衍应付心理等。“应考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多数时候主要反映在思维活动中,但有时会在人的言行、神态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考试前感到紧张不安、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体力都有极度疲惫的感觉;在考试中有人心情激动,难以平静,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问题就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甚至想退场;有人感到头昏目眩,心慌烦躁,身心不适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称这种现象叫考试综合症。
2.不良应考心理的应对(1)增强自信心。(2)正确对待考试。
(3)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4)正确地评价自己。
(二)调节生活,进入“全真模拟状态”
1.调节生物钟。
2.进入全真模拟状态。
(三)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1.备齐考试用品。
2.熟悉考试环境。
二、临考复习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二)梳理结构,理清线索
(三)强化重点,关注热点
(三)训练真题,强化技巧
三、应考技巧
(一)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1.考试心态的调整 2.用好发卷后的5分钟 3.答题顺序安排 4.合理分配时间 5.全面检查修改
(二)注意解题技巧运用 1.选择题
(1)看题干:时间、中心词、问题类型和语气。①时间呈现方式:a.显性呈现:
b.②中心词(或称主语)
(2)(3)
2.非选择题
第一步:审设问。
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
:
考前梳理一遍信心足一点出门清一遍进考场稳一点审题细一点书写快一点卷面规范一点考后议论少一点
第二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年高三理科数学考前指导
2014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郭旭
考前要相信自己高中三年的知识储备是到位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坚强的,高三这一年的三轮滚动复习是扎实有效的,顺利完成全套高考数学试卷是能行的。
临考前的复习要做到:
(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对各章的重点概念、公式、定理、方法进行回顾和强化记忆,对易混、易乱、易错的知识点要注意比较、区分异同;
(二)查漏补缺,力争无暇: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准错误原因;
(三)归纳方法,升华经验: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做到温故知新;
(四)适量练习,保持活力:每天坚持做适量的练习,以做前15道客观题训练为主;主观题要对照高考常考题型,做一些重点题型,没有必要做压轴题,更不做偏、难、新题,这样既可以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又可以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同时还可以保持做题的手感。
了解高考数学试卷题型特点,选择、填空题,解题的关键是准和快,通性通法要和巧妙方法互相结合,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项的特殊信息,尽量运用数形结合、定性判断、特殊验证、直觉思维等方法优化解题过程。解答题应该采用通性通法的战略,“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答题步骤规范到位,切记跳步作答,越是复杂的运算,越是要步步为营。
考试的时候要依据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的结构,建议按照“六先六后”的顺序进行:
(一)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后做综合题;
(二)先熟后生: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
(三)先同后易:就是说,先做同类型的题目,思维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
(四)先小后大:即先做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的题。大致就是先做选择、填空题,再做解答题;
(五)先点后面:解答时不必一气审题到底,原则上应该一步解决一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六)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意时间收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并实施“分段得分”。
第三篇: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1(模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拮据
敛裾
倨傲
虎踞龙盘 B.整饬
彳亍
不啻
叱咤风云 C.亵渎
案牍
赎罪
买椟还珠 D.敷衍
逮捕
果脯
惊魂甫定
1.B(B都念chì;A据jū裾jū倨jù踞jù;C渎dú牍dú赎shú椟dú;D敷fū捕bǔ脯fǔ甫f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钉
润格
披沙捡金
前功尽弃 B.装祯
巨擘
飞扬跋扈
关怀倍至 C.脚指
相册
口蜜腹剑
膏梁子弟 D.钓竿
噱头
首屈一指
巧舌如簧
2.D(A装订,披沙拣金;B装帧,关怀备至;C脚趾,膏粱子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遥想数十年前,“打倒孔老二”、“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甚嚣尘上,所有沾着些古气的东西,一股脑儿都成了“封建余孽”,必先除之而后快。
B. 8月22日凌晨,反对派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在利比亚长达42年的统治土崩瓦解,但专家称的黎波里民众弹冠相庆为时尚早。
C.品味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瑞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据悉,10月1—2日共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D.六十二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3.B(弹冠相庆,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武汉最繁华的闹市区,辟出了一条景观河!设计师奇思妙想催生的这条河流,宣告东湖与沙湖在分离百年后再度牵手,一个武汉大东湖水系家族成员大团圆的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
B.10月1日、2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反响热烈。演出中,15个经典唱段,7
出武戏经典片断悉数登场,展示出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
C.整流罩位于火箭最顶端,火箭升空前,在地面起着保护航天器对温度、湿度、洁净度要求;火箭升空穿过大气层时,整流罩又可以使航天器免受气动力和气动热损伤。
D.不仅“新闻联播”是央视的一个栏目,也是人们捕捉和品读中国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几十年如一日积淀和保持的风格,更让它成为中国的一个表情符号。4.B(A“梦想迈出一步”搭配不当。C“要求”后加“的作用”。D“不仅”放到“新闻联播”后面。)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基层,有些人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有些人浅尝辄止,不愿意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有些人面对群众居高临下,不愿意主动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仅仅是“身入”,而没有“深入”。
B.“我们伤心极了,我觉得世界好像黯淡了下来,失去了部分魔力和神奇。” “果粉”们感叹:“乔布斯走得太早了!”
C.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依据13项指标对全球大学排名。10月6日公布2011至2012全球大学排行榜,美国哈佛首次遭排挤,落至第二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荣膺榜首。
D.资金的投向将直接造福百姓,从保障房建设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软件”上更关注百姓未来的生活品质。5.C(A将“哀乐”后面的冒号改为句号。B“感叹”后的冒号改为逗号。D“文化教育”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蓝色缬绢和唐代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绑腿等都是蜡染制成,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苗族蜡染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近年来,苗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当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现在尽管还有画得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从审美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
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6.下列有关蜡染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蜡染是将麻、丝、毛、棉等织物用蜡进行点绘,并放入染料缸中浸染,然后除蜡的古老的防染工艺。
B.苗族蜡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反映着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世代传承,吐故纳新,日趋完善。
C.蜡染工艺历史悠久,始终以蓝白二色为主色,近年来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风格。
D.蜡染工艺在苗族居住区广泛流行,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苗族妇女是苗族蜡染的唯一继承者和发扬者。6.A(B蜡染近年还呈退步趋势,不能说日趋完善;C苗族蜡染在过去就有其它颜色;D“唯一”的说法绝对化,且原文无据。)
7.下列对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在苗族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头巾、绑腿等日常生活物品,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已经不需要手工制作,蜡染工艺品使用范围缩小。
B.苗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蜡染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这是一定阶段内历史的必然。C.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冲击。
D.经济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逐渐变得功利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制作速度快,笔画粗糙。7.A(原文并未涉及此类话题,是主观不合理的推断。)
8.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的在新疆有的在敦煌,这说明古代新疆、敦煌有苗族人生活。
B.苗族蜡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关键是点蜡时构图技能和独特工艺的延续。
C.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这体现了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时的自我否定意识。
D.人们购买苗族蜡染,只需要凭直觉就可以判断是传统工艺品还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8.B(A不一定有苗族人生活,也可能是流传到那里的;C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时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但原文并没有说自我否定;D现代产品也不一定是流水线是生产出来的。)
9.苗族蜡染面临着怎样的机遇?9.存在的机遇: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苗族蜡染文化比苗族其它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孙中山选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自民国肇造 顾:回头看 B.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传播 C.邹君海滨„丐序于予
丐:求,请求 D.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视:考察,察看10.C(A顾,但是;B传,为…作传;D视,比照,与…相比。)
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孙中山深切忧愤的一项是
A.①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②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B.①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②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C.①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②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
D.①而予三十年前„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②而徒感慨于其遗事11.D(A①写革命屡遭挫折,也表现了黑暗势力强大②表现黄花岗起义的现实意义;B①表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无畏,悲壮献身;②表现民国初年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乱象丛生;C①表现当时国内反动势力无比强大,气焰嚣张;②表现作者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的高度评价D①表现了国内风雨如磐的黑暗现实②表现作者担心革命后来人不能继承遗志,建设真正的中华民国。)
12.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首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革命党人中也没有司马迁那样的大手笔。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腐朽无能,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有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12.D(A没有使用排比手法;B文中用到司马迁没有为五百壮士立传的典故,意在表现有必要宣传黄花岗烈士的事迹;C作者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国民党革命人士,历尽艰难险阻,凭着坚定果敢、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敌人战斗,受到的挫折不止一次,而牺牲的惨重,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战斗为最多。(在那次战斗中)我党的中坚分子完全毁灭了,那损失可说是大到了极点!然而这次战斗啊,革命者的碧血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面八方,草木为它饱含悲痛,风云因它改变颜色,全国久不觉醒的人心,这才极度振作起
来。(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好像汹涌澎湃的洪水冲出山沟,不可阻止,不到半年,在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因而成功!那么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悲泣,同武昌起义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各种变乱就纷纷出现,(致使)黄花岗上的烈士坟茔仍然在荒烟蔓草中埋没着。拖延到民国七年,才有坟墓碑碣的修造;民国十年,才有烈士事略的编纂。然而对这七十二位烈士,却又有的有记载但说得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的记叙,甚至(有的)连姓名也不可查考,就好像史书记载田横的事,即使像司马迁那样善于给游侠作传,也不可能为五百壮士(人人都)写出传记来,这就更加(令人)悲痛了。
邹君海滨,拿他编辑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请我写序文。当时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国内形势,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为各位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努力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还像以前一样没有得到实行。那么我这次行动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如果全国人民都以各位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国家努力奋斗,协助我完成这一重大责任,实现我们理想的真正的中华民国,那么这一部开国血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就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莫大羞辱啊!我写这篇序文,是为了痛悼死去的先烈,并且把它作为对读这本书的人们的鼓励。
四、(24分)
13.将文言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文。(10分)(1)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3分)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4分)
(3)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14.(1)宁静闲适的暮春晚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2)①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丽,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横”字准确传神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聪明活泼的性格;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③以动衬静,牧童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④比拟,“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⑤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诗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
15.填空。(6分)
(1)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代表作《 》,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之一。
(2)娜塔莎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3)中国古典诗文中,常有祖国山原雄阔、川泽美丽的描写,如“,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15.(1)窦娥冤(2)战争与和平
(3)山原旷其盈视
可以横绝峨眉巅
乾坤日夜浮
波心荡,冷月无声
16.连心阶、莺莺塔、张生跳墙、普救蟾声。连心阶,恋爱中的男女来此祈福,两边铁索挂满了连心锁;莺莺塔的特点是轻盈秀气;张生跳墙,那堵墙并不高;普救蟾声,以石头相击,就会有回音从莺莺塔传来,像青蛙叫。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共18分)
普救寺 马温
①一段桃色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永济的那座黄土山上,小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峨眉塬”,塬上有座普救寺,寺里有座莺莺塔。这个莺莺就是《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她和一个多情书生在佛堂偶遇,四目相向,就擦出了火花。
②那天去普救寺,第一眼看到莺莺塔,我就想,如此轻盈秀气,多像莺莺啊。想像中的莺莺就是这样的骨感美人。③秋阳那时正柔和地照耀着峨眉塬。上山要走很陡很长的台阶,这就是连心阶,台阶两边作为护栏的铁索上挂满了连心锁。《西厢记》虽说是个桃色故事,可是颜色很正,绯红绯红,是春天桃树枝上蹦出来的第一排花骨朵儿。大家都欣赏这份桃色,喜欢这个故事。好的爱情故事,一定要有磨难曲折,有聚合离散,并且要终成眷属。《西厢记》正好具备了这些时尚元素。恋爱中的男女,因此愿意到这儿来祈福。爱情召唤着他们,他们向上的步伐踊跃而轻快。
④寺庙在过去是兼有旅馆功能的。事情就是这么巧,莺莺和张生在同一时间成了同一处寺庙的房客。一座大雄宝殿,西侧住了个才子,东侧住了个佳人,这就注定要发生什么故事了。结果是这件事发生了,而且发生得曲折缠绵,赚人眼泪。⑤作为公共场所,寺庙是一块很奇怪的地盘:世俗统治者退守到山门之外,将这里的管辖权交给神;可是佛是多么智慧与圆润,他们知道如何行使职权。佛笑眯眯地看着张生和莺莺这对青春男女在莲花座下订终身,甚至可以说,一出“西厢”,正是在佛的默许与容忍下发生的。寺庙的神灵谱系中,最重要的佛,哪个不是慈眉善目,爱意盈盈?佛以这种人道主义的亲切姿态,赢取了人心。佛的这种放任,让这场权力的移交变成权力的流失。
⑥在秩序缺失的地方,自由意识一定会像野草蓬勃生长。⑦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对一簇野草自由恋爱史的记录。⑧《清明上河图》上有条濒临汴河的街道,在街上进进出出的人物,他们的社会身份,不一定比在寺庙中出入的人群更复杂。佛寺是古代重要的社交场所,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心情,会在寺庙现身,却不会到街市茶楼里去诉说。因为世俗秩序的缺席,被红墙围住的庙宇呈现出某种迷人而可贵的自由氛围。在标榜看破红尘的处所,人的凡心反而更其勃大。我不准备讲述发生在深山古寺里的政治阴谋和暗杀事件,还是说说莺莺,说说张生,说说和爱情相关的事吧。在佛的鼓舞下,人的头抬高了,脖子灵活地转动,目光流出少有的火辣。借助肢体的自由转动,张生惊鸿一瞥莺莺的美丽。绝色佳人一道眼波横,男人的爱恋为什么不可以泛滥呢?
⑨“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张生在青春痘(他不会没有吧?)的指引下读懂了情诗。哈哈,这个书生要准备爬墙了。和情人幽会是很幸福的事,可是必须翻爬墙头就有点那个了。翻墙,是很没文化的动作,不单如此,还很不雅观,很费力气,很不光彩。一趟墙头翻过去,可以预知,这位文弱书生的长衫会弄脏,手臂会划破,鼻尖将沾上泥巴,总之是一副狼狈相。在情人的眼里,他当然是“玉人”,可是联想到他刚刚完成的这套动作,不带偏见地说,这应当是块染了尘土的“玉”啊。只是因为张生最终获得了爱情,他的翻墙行为才显得有趣和划算。
⑩张生爬墙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寺庙里的空气,氧含量并不高。是有限的放任,是短程的自由。禁锢着你,限制着你,打击着你,挫伤挫败着你的墙冷硬地矗立在你的面前,尽管这墙被刷得雪白。墙就是制度,秩序,就是束缚你的力量。在墙的那一面,是你追慕的生活,你要获得,好啊,就请爬墙吧——你只能以一个越轨者的角色,用放弃体面和自尊的代价,换来爱人的温柔一抱。11张生有句唱词:“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可以推断他要逾越的墙头很高。这似乎和我的实际观察有误。普救寺确有一个景点叫“张生跳墙”。站在那堵墙前,怎么看也觉得墙头不高,谁都可以来这儿试试自己的幸福指数。怎么会这样呢?是《西厢记》夸大了张生作案的难度夸大正统制度的强大,还是寺庙利用这截矮墙美化他们在这段爱情佳话中的撮合作用呢?
12在我将要离开这座寺庙前,我拿起一块石头,在一块更大的石头上敲了几下,立刻就有几下回音从莺莺塔那儿传来。大家都说像青蛙叫。我敲石头的地方也是一景,叫“普救蟾声”。
《散文》2011年第六期
16.本文中写了哪几个景点?各有什么特点?(4分)16.连心阶、莺莺塔、张生跳墙、普救蟾声。连心阶,恋爱中的男女来此祈福,两边铁索挂满了连心锁;莺莺塔的特点是轻盈秀气;张生跳墙,那堵墙并不高;普救蟾声,以石头相击,就会有回音从莺莺塔传来,像青蛙叫。
17.结合文章,分析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7.(1)世俗统治者退守山门之外,将寺庙的管辖权交给神;而神却以人道主义赢取人心,导致寺庙秩序缺失。
(2)寺庙里是有限的放任是短程的自由,张生爬的墙就是制度、秩序。
(1)让这场权力的移交变成权力的流失。(2)寺庙里的空气,氧含量并不高。18.请概括第⑧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18.寺庙里因为世俗秩序的缺席(失)而出现自由氛围。
19.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⑨段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19.(1)口语化,语带戏谑,有幽默感。如“哈哈,这个书生要爬墙了。”“他的翻墙行为才显得有趣和划算。”
(2)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如“一趟墙头翻过去,可以预知,这位文弱书生的长衫会弄脏,手臂会划破,鼻尖将沾上泥巴,总之是一副狼狈相。”
六、(12分)
20.下面一幅漫画转自2010年1月《大众日报》。请根据漫画内容为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8字以内)然后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漫画的寓意。(20字以内)(4分)20.解析:既然图画下面的文字是“中国经济”,那么这些驮着“2010”的鸭子很显然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题干交代漫画转自“2010年1月”的报纸,联系当时的特定情景,其蕴涵的意义就比较明显了,由此对漫画题目的概括也就有了依据。题目:春江水暖(经济回暖)寓意: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出回暖趋势。
21.以“集权统治”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字词。(4分)
生产力被阻碍,竞争力被压抑,人性被蹂躏,集权统治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21.集权统治阻碍生产力、压抑竞争力、蹂躏人性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
22.仿照下面的句式,运用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描写对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子字数相同)(4分)
火,闪烁、跳跃、滑动、游移,只要有足够的氧,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22.示例:雪,飘舞、旋转、坠落、聚积,只要有适宜的低
温,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凝结出原驰蜡象的壮景,不断强化自我,扩展自我。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年前,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因彻底证明国际数学界百年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备受人们关注。当有人问朱熹平成功秘诀时,他说:“把失败看成常态,把成功当作偶然。”
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奖”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历经5年190多次失败,才提取出抗疟效果100﹪的青蒿素。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再次证明,在重大科学发现中“失败是常态”。请以“失败是常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四篇: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 周清华
更新时间:2013-1-15 15:36:30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 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 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 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
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3.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 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
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中 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4.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 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5.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 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 D.提倡国货运动
6.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 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A.观念上男女婚姻自主、平等 B.礼仪上由繁琐到相对简单 C.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7.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 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 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8.“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 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来源:学科网ZXXK]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9.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 算与 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 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 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来源:学|科|网Z|X|X|K]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 兄弟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10.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1.《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说明
A.宗法制有效地维系了西周等级制度 B.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C.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 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
12.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1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14.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 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1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 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16.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17.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 权利的制约
18.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19.2012年贺岁片《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平、上海已被日军侵占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艰苦抗战
20.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期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使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具有预见性 B.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C.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21.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 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 物
22.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缔结关贸总协定
23.196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 ”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 成
2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25.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26.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27.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2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29.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 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30.学者张岂之曾说:“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下列主张体现“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动摇了“循环论的思想”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D.“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
31.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32.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 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6分,第34题2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 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材料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 主要内容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1983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 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 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1987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92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 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 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6分)
(3)结合材料及 所学指出两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4分)
34.(24分)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0世纪的中国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确保君权。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皇帝大权的就有14条。有人认为这是欺骗中包含着让步,理由是:首先,清政府 把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策肯定下来;其次,尽管作了种种限制,清政府毕竟在条文中和形式上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第三,清政府通过改革官制,为资产阶级挤进统治机构打开了一条门缝。——《中国近代史大家谈》第522页
材料二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 大纲》的进步之处。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为什么《钦定宪法大纲》并没有起到维护清统治长久治安的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
(3)材料三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6分)[来源:Z。xx。k.Com]
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评价材料中关于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11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来源:学|科|网Z|X|X|K]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来源:学科网] C C A D D B D A C B C C B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来源:Zxxk.Com] C C C C D C B B A B B B[来源:学科网] C C D C 33.(1)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3分)贡献: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使美国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1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1分)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1分)
(2)逐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任意三点即给6分)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领会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4分)(言之有理皆可给分)34.(1)进步之处: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策肯定下来;给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为资产阶级进入统治机构创造一定的条件。(6分)
原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矛盾尖锐;《钦定宪法大纲》中仍要维护君主专制,成为骗局,丧尽民心;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的不懈努力和发动革命。(6分)(2)中国:借鉴性,较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政 治制度和两方政治理论;(2分)进展快速,不到一年就建立起来;(2分)曲折性和持久性,屡遭挫折,人民不断努力追求。(2分)
(3)实现:通过《共同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2分)召开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2分)
35.此题考查的是对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 学史实可以概括为共同点:宋朝发生商业革命。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 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第五篇:高三历史考前的话2014
高三历史考前的话
一、考前两大工作
1.回归课本——做到心中有根
把人教版目录和阶段特征强化记忆两遍,把表格知识网络强化记忆一遍,把《全品》中你认为重点专题的通史知识整合部分再看一遍,能力必然提升,你将战无不胜。复习时调动所有的感官,脑、眼、口、手,记住手中有笔方看书,这会有助于提高效率!
2.重整错题——做到心中有底
这个时期不宜再大量做题,应该把以往做过的题本、月考试卷、各区模拟考题等中做错的部分重新审视一遍,避免历史的错误重演。
二、尝试规范答题过程
高考文综测试时,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试卷同时下发,在150分钟里一并完成。时间紧、题量大、强度高是每一个考生都将遇到的问题。在最后一段的有限复习中,再做一次模拟高考,调整好心态,把握好答题策略控制好时间分配是必须的,并且保持到高考。
1.向仔细审题多要8分
例如选择题:不要抢几秒钟的时间,看题时最好方法是在心里默读题目而不是只用眼睛看,以防跳跃过去漏掉了有效信息。审清题干时间范围、看清关键词(正向还是逆向)、并把它用笔划出来,仔细推敲各个选项、确定符合题干的最佳选项。
2.向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多要10分
例如非选择题:一是从材料中归纳提炼答案,二是结合所学的知识整理答案,三是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整理答案。当材料观点与所学的知识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尽量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3.向理清思路、严谨归纳多要5分
例如非选择题:审题后,把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定好,下笔前判断好对知识的取舍。每一小问所设的分值往往会提醒你需要答出几点要点。
4.向历史语言到位多要5分
例如非选择题:审题再好,思路再明确,所用知识判断再正确,最终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历史语言到位基本上就能靠近答案得分点,得分率就会比较高。
三、温馨提示
1.答卷修改要慎重!
谨记: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麻烦的题,冷静。把容易题作对,难题就会变容易。不求难题都做,先求低中档题能拿满分。修改、矫正答案应当有90%以上的把握方可进行,因为这时候临近考试结束,考生头脑经过近2个小时紧张的考试,思维可能不很清晰,判断可能失误,因此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地修改答案。
2.切记高考失分的主要因素
①审题不清
②史实混乱
③表述不清(没有做到条理化、段落化、序号化)
④字迹潦草
⑤超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