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20:4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新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吴瑞根

自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强化了德育工作,创造了许多典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每朵品德教育奇葩,芳香袭人。但是,对照二00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若干意见》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为了寻找差距,寻求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本人就教材、教师、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设备、用卷面分数定等级六个方面的问题,与四年级近百名学生进行座谈,并把每个问题细化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供学生问答,综合学生的发言和选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1、《思想品德》课本内容单一。

从众多的书本中找出最简单、最新没有任何笔记画痕的书就是《思想品德》课本,翻一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本几乎是没有做过任何笔记的痕迹。有的“学者”就会质问:是不是思想品德课没上?其实是“冤枉”了老师和学生,《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十分简单,课本内容不上,习题的解答也相差无几。德育固然需要这类书面材料,但仅仅是判断对错和选择ABCD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吗?

2、思想品德教育方法陈旧。

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仅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晨间活动、班会等途径。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访问等,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之间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更是少而又少。另外,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时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由于追求分数和工作繁忙也是阻碍德育进行的重要原因。例如主题班会的准备,从确定主题、选择材料到编选、排练,准备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到两周时间,其中需要学校、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其难度是可想而知。

3、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评价注重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是班主任说了算,再公正的班主任多少也带有一点主观,评的内容只是学生被班主任看到的一面,自然就不能那么准确。平时的好人好事记录本上记录的只是拾到东西交公、帮助他人扫地等,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明知道是谁的东西还要交给老师,为的就是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在好人好事记录本上记录下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德育怎么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呢?

4、外部环境对德育的负面效应。

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上却是纷繁复杂,黄、赌、毒泛滥,学生把一些不良品质当成是“护身法宝”,家庭教育不合理,甚至对学校教育进行诋毁,这些都起着负面效应。社会上过多的宣传“个性”发展、鼓吹“自我”,也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学生在提到“最崇拜的人”时,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说是“自己”。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时候,有8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父母赌博、吵架等一些家庭中不良行为。这怎能算是学校的教育的失败呢?5+2=0就是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真实写照。

5、对《意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意见》指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学校必须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教学为主,德育为首”的宗旨,始终把德育工作置于素质教育的首位。但仍有不少老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的困扰,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品德老师、班主任的事。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6、疏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改进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有法可依和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系列实施和监督的规章制度,确保“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就目前而言,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没有思想品德教育领导小组,没有一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专业的期刊,挂在墙上的工作规章,也蒙上厚厚的灰尘,整学期、整学年没有开过一次研究品德教育工作会议,让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处于自生自长的状态。

7、老弱病残,工作力不从心。

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内容。为了激活青少年的心智,激发情感,按学科自身的要求,年富力强,接受和处理现代信息快的老师,担任这门学科教学

是较合适的。但由于这门学科所占升学考试的分数比例少,有的学校“舍不得”拿出年青力壮的老师来担任,只好安排些老弱病残的老师。老弱病残的老师,因受到生理机能及坎坷人生经历的困扰,精力有限,师生间年龄悬殊大,没能把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能把思想品德作为一项教学任务,照本宣科,教育内容单调,缺乏情感交流,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

8、租改占荒,教育基地流失。

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多方面,需要正确舆论的引导,更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交中形成,基地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由于怕不安全,原来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向生产队争取来的,或经过师生们几年辛勤劳动开垦的教育田、教育山,有的租给农民耕种,有的被农民占耕,有的干脆放荒。原来的“爱国主义”、“拥军优属”、“保护环境”教育等馆室,也被改为“特长生培养室”、“乒乓球训练室”等。没有了基地,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得不到实践,得不到验证,“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大大削弱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内涵,特别要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揭示了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2、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把班主任单独评议改为和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结合起来,缩短评议时间,评议的时间由一学期一次改为几个星期一次,及时反馈给家长。

3、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恢复和完善各种实践基地、馆室,制定相应的基本实践时间,并把实践活动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得到了才干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坚持开展好假日“雏鹰”小队活动,才能避免学生在社会上接触社会不良分子而受到不良的教育。

4、让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走入家庭。学校要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可以避免5+2=0的现象出现。通过家访活动以取到良好的效果。除了班主任的家访工作之外,学校还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学校少先队也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校外墙报、广播的宣传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教育知识。

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我们常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但学生对于实际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更应该教育学生怎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要让学生知道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第二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从未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共青团东莞市委审时度势,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市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于2005年2月召开的共青团东莞市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市开始全面实施“重镇强村、活支兴团”战略,将团的工作重心下移,重点下放,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到支部,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带动基层团支部的全面活跃,从而达到带团、促团、旺团、兴团的目标。其精髓在于以人为本,提升东莞市民的综合思想道德素养,为东莞实现可持续发展做足人才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石。我校团委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和《战略》的重要精神,就进一步了解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地依赖学校教育,家长、社会和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严重缺失。传统思想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至于社会非到用人时刻否则根本不去关心。固然家长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也渴盼得到有用人才,可是他们就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人的成才过程是受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而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往往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社会只注重青少年学业成绩的进步与否,却很少关心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

(二)过多的大而全的教育理论,实践活动表面化,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学校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几乎都没有实行。而且不能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系统目标的思想教育,往往“病急乱投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教育了,老问题还是不断出现。

(三)过多重视、强化智力开发,德育培养和思想宣传教育流于形式,被边缘化。目前许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还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的评定虽然在一些地方有所改进,但更多的是被“一好”所替代。学校对“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都进行过,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流于形式,失于空洞。很多学校是搞了活动,但却没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形式上的应付却在现实意义上损害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本身尚不完善。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逐步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义务的社会人的过程。随着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力的增强,青少年已不再盲从既定的思想道德价值和思想道德规范,甚至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性和抵触行为。在思想道德过程中,他们不再被动地受制于社会主流思想道德规范的束缚,而是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吸纳社会突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和思想道德规范,并根据青少年群体所特有的规则主动建构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目前基层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未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的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为事之德的教育、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的教育、以“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生存道德教育等一整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更不要说贯彻执行了。

(二)思想道德教育本身的原因。社会转型客观上导致了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转型。现代德育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德育”、“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德育方式的改进促成了青少年德育主体的形成。他们能积极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生活、评价现有的道德规范,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探索新的道德准则,从而形成青少年道德体系。但是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在升学率这个指挥棒下,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缺少一个丰富有效的德育课堂。

(三)各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力量分散,各行其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思想教育工作,条块分割,系统隔绝,重复要求,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很难渗透到青少年的灵魂深处。目前许多地方缺乏统一的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基层陷于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局面。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

怎样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通过“传授”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通过传授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导向,教给他们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规范,抑制错误的、消极的行为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当前,未成年人价值意识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烈,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且日益迫切。我们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学校德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为前提,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评判能力、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等等,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优化,使其道德认知健康发展成为可能。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在充分尊重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我校根据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结合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制订了《东莞中学学生手册》,使学生处事有准则、言行有规范,自律能力不断提高。

(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去“影响”未成年人

积极的文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消极的文化环境则易诱使学生消极悲观,不思进取。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便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它能给人以启迪,催人以奋进,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人说,要让校园成为一首诗,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德育功能。这是对学校德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深刻理解。确实,一个给人美感的花园,一座引人遐思的雕塑,一条催人上进的标语等,都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我校文化积淀厚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文化项目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之外,近两年学校又广泛开展以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和朝阳读书活动。开辟“每月一书”专栏,对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书籍进行推荐和评论;在全校各班成立读书小组,配备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人传记、经典名著等书籍,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升华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得到道德体验

道德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积极的实践体验中培养道德习惯。对道德实践活动我们要提出严格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计划性,避免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们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去行动,不能放任自流,避免让受教育者获得反面的经验和体验,而应该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的经验和体验。校团委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由学生自主设计、全体参与的系列主题团会活动。开展如

“我与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做人之道,立身之本(诚信教育)”、“给老师的一句话(知礼教育)”、“怎样使用“压岁钱”(弘扬民族传统、知礼向善教育)”、“学习雷锋精神,做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等主题团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得到充分的道德体验。除此之外,还开展如参观东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戒毒所,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募捐活动,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了道德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层次上更进一步。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和各方面都要来关心支持。”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要不断拓展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不断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德育的关注程度,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另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考虑长远性。德育实践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学校2010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

西场学校2010年思想道德教育 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更关系到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儿童实践、注重儿童自主参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务必力戒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儿童在行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一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环保、礼仪、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通过活动,使各班学生出现你争我赶的局面,并从没个班中抽出部分优秀的学生对学校进行监督反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每周一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教育学生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老师各家长还有社会人士的真确指导下,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更为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

4、开展行为规范实践活动,进行礼仪教育。

每班每两周给学生上一节礼仪课,所讲的礼仪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的,让学生模拟实践,表演怎样才能做到待人接物有礼貌。我们坚持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文明礼貌多了。

5、开展“三个弯弯腰”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环保的意识是不能没有的。我校首先在学生当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见到果皮弯弯腰;见到纸屑弯弯腰;见到塑料袋弯弯腰”成为自觉行动。

6、开展“孝心献父母”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不少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孝敬父母就更无从谈起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孝心献父母”这一主题教育。

二、积极为学生创设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场所

学生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通力合作。

1、小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家庭。

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摇篮,是学生道德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阵地,对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着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广泛向家长宣传道德建设计划,积极求得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在家中给学生当好“小帮手”、“小主人”等提供机会和条件。

2、小公民道德建设主动与社会联网。

在对学生进行小公民道德建设中,我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其中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领导到校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社会活动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征文竞赛活动。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主要问题:其一,未成年人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方面观念淡薄,缺乏遵守公德的意识。其二,未成年人在物质追求方面上,表现出贪图安逸、相互攀比,精神世界空虚,无远大理想,上进心不足。其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比较难做到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逆向异步的现象。

今后的努力方向:

1、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3、加强对

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和理想前途的教育。

4、重视对未成年的心理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

5、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体验教育,锻炼他们坚强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6、改善未年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和谐环境。

潇潇春雨后,簇簇满园芳。我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比起其他先进学校来说仍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加一把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而目前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要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更新观念,以德为本,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观,改革管理体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地位,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教育现状;实施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它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构成国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因此,要保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更新观念,以德为本,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观,改革管理体制,切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地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同时强化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品德情操素质、心理素质、事业素质的教育,让学生将来为人处世、开创事业奠定思想品德基础。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就是奠定学生政治素质的理论基础。政治素质是人格因素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立场,实质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或者说,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情操素质

情操是一个人质量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说,与社会进步事业相一致的情操,是高尚的情操。譬如,不论在什么时代,胸怀坦荡,刚直不阿,拒腐蚀,永不沾,勤勤恳恳,不怕困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道、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待同志肝胆相照、极端热忱等等都是高尚的情操。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人格素质中处于最基本的地位。学生是否具备稳定的、正常的心理素质,对他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三暮四,晕头转向,昏昏沉沉,不知所从,感情脆弱的学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事业素质

在就业社会化、市场化的情况下,学生的事业素质越来越重要。强烈的欲望、顽强的忍耐力、开阔的眼界、明察时势的能力、敏锐的感触力、构建人际网络的能力、高强的谋划力、风险意识、与他人分享的愿望、自我反省的能力,这十种 1

素质是事业素质的基本内容。“欲望”,是一种生活目标,也是一种人生理想[2]。

二、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育者的观念、意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首先是教育者素质不过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和社会发展要求有距离。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是其能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耐心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简单粗暴,结果只能使学生愈发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正确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自身形象,言谈举止都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教育者工作方式比较单一,缺少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在一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相当陈旧偏颇的观念,如认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仅是班主任的事,与其他老师没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只在于道德知识的灌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内外开放、齐抓共管,建立多层面、多视角的立体网络教育系统。

第三,形式主义严重,缺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措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显著弊端就是流于形式,很难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造成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机械地读报、考试的做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讯、多媒体技术、录音、录像、数字化资料为手段,集声像图文于一体来传播信息的方式所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同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思想问题大多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科学、迅捷、简约、有效的要求。而一些学校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当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接受和传送能力不强,社会提供的信息量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量之间,学生需求的信息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提供的信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发挥。

(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活跃的信息传播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成为原始社会的“象牙塔”。然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由封闭式教育走开放式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不是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而是经济、文化、教育

多方面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教育者也不再限于少数教师,受教育者不再局限在单一的教倾向复杂的活跃群体。这样,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但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对导致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准确,总是跟在各种思想问题后面去做亡羊补牢的工作,适应不了学生产生思想问题触发点骤然增多、突发性增强的特点,教育总是滞后于学生思想变化的实际。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机制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学生对知识和信息摄取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他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载体来获得知识和信息。这就必将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带来新的挑战。尽管正确思想理论的“灌输式”教育仍然不可缺,但通过信息技术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将会被以网络技术、电子印刷、卫星通讯、多媒体技术、录音、录像、数字化资料为手段,集声像图文于一体来传播信息的方式所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同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思想问题大多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科学迅捷、简约、有效的要求。而一些学校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当前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接受和传送能力不强,社会提供的信息量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量之间,学生需求的信息量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提供的信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发挥。

三、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实施的对策

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取得实效。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和谐统一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和谐统一,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科学地选择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3]。

首先,大力发展谈心活动。它是针对群体教育无法解决的不同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而开展的有效形式,是大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方式。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谈话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谈话过程中要尊重教育对象,平等待人,还要注意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创造活动。学校活动主要有学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学习竞赛活动等。实践活动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交流,特别是能有效地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自觉按照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收到“无教之教”的效果[4]。同时实践活动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同时,又以自己的行动感染教育着其他的参与者或未直接参加活动的人,影响改变着校园风气。

第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坚持正面教育。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参与式教学,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价值观多元化中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优化管理体制和传媒系统

首先,优化管理体制,特别要重视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公寓即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主动地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占领学生公寓,使学生公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延伸。同时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格局,以解决学生在公寓生活的实际问题带动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再有,通过在学生公寓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乐园,有效减少不健康思想文化对学生的侵袭。

其次,优化传媒系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空间。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健全校园信息传播系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响力和战斗力,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园信息传播系统,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系统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导向性,通过技术手段能及时对有害信息进行防御、过滤和监控。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进程.学生网站要推出丰富多彩、健康的网络内容,起到净化网络、正面引导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论坛、站点发布权威信息,开展网络讨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造就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5]。同时建设一支既具有较

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掌握网络技术的专兼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有效地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向、新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扩大视野,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卓有成效的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注释:

[1]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2]沈湘平.从人的发展看主体教育的目的[J].教育研究,2004,(6).[3]陈学芹.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4]杨柳.和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J].江汉论坛,2007,(6).

[5]刘炯燎.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8).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改革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改革

摘要:本文以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为切入点,具体到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中去,首先论述了德育与智育的联系,接着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成果,然后反思了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改革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高等院校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希望,更是一种使命,是国家富强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而如今在这个社会转型期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精神文明却逐渐显得滞后起来。精神和物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精神生活指导物质发展,物质充裕保障精神追求。如果单一的重视经济发展、物质享受,而漠视思想观念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那所谓的发展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正如同在目前高等教育探索过程中,对于智育每个学校都视其为重中之重,这是体现每个大学基本状况的硬实力,也是我们通常认为送孩子上大学的目的所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掌握一技之长,以便立足于社会。这也是国家发展之所需:高科技人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但如果为了智育而放松甚至放弃德育,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在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形式,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仅靠辅导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说教和管理是一种空洞的德育模式。当然这样的局面不是高等教育的错,也不是高等教育所能彻底从根本上改变的,我国在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一直有着本末倒置的做法,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是一种应试性、官方性的大话空话,则思想道德教育开始就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让人不解的是,相反到了大学教育里,那些应该从小被遵循和养成的基本道德规范反而成了被广泛提及的要求与准则,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思想道德教育不像智力教育,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性可循,或者说需要依靠一定的天赋和理解,它需要的是一种氛围,首先是从我们成年人做起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遵守,其次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给孩子所提的理想化道德理论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而又失去意义的梦想,与其这样,不如从点滴做起,日常的道德规范其实才是社会发展之基,也才是为将来高等教育实现其根本价值的保障。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实施者应该认识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和以前的精英教育相提并论,从某个方面来看似乎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更适合定位于如今的高等教育,并不是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能成为人才,但是大学所要做的是让每一个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要比培养出一个学科人才还要难,就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需要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个人魅力的崇拜与榜样力量的学习,是一种道德理论的实践与思想觉悟的提升,这样高校教师才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与知识渊博、品质高尚的人交谈,自然学生也会得到启发与改变。

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但不做是永远不会有所改变的,因此,我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也结合周围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结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意识的增强不再是形式化的要求。就拿入党来说,以前对于学生入党,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或者为将来找工作做好铺垫,但现在很多大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在谈及入党时并不是一味的去走形式路线,我们周围很多的同学将其看做是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事情,因为这决定的是一种信仰,他们会去认真拜读马列主义著作,去看毛泽东选集,有时候会为其中的精辟语句赞叹不已,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样的政治学习是有必要的,也是提高认识和觉悟的理论实践。

2.爱国主义情怀感染每一颗中国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与饥饿,但我们都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种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3.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欲望强烈。当代大学生所具备一种充足的信心,因为接受新事物较多,思想观念较为前卫,但是总体上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个人价值,这样的追求不同于我们以往的社会价值体现那么简单,当代大学生希望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内能崭露头角,竞争意识明显加强。这种思想状况一方面来源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另外一方面就是来源于对老师家长的反抗,也可以说是一种证明的过程。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一些教育弊端,不见得对学生“事事都管、处处都说”是一种好的教育模式,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孩子有自我表现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是对他们人生负责的做法。

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全部,令人担忧的是对自我过于自信的态度和对社会他人的冷漠、自私成为一种大学生思想道德习惯。主要表现为:

1.道德信仰缺失、自我意识过重。如今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上的不和谐问题突出,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不懂不知,而是一种对自我约束力的下降,目前我们社会所欠缺的也是这样一种道德的追求与信仰,人们在追求实际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社会秩序好坏对其的保护与影响,有些人甚至拿法律作为辩护的武器,以自己的行为没有违背法律为由来进行开脱,其实法律是人们所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也可以说作为制度它是最为严格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这样一种限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最低标准,一种强制性的公平正义,而道德不是,准确的说是人与人交往彼此相互遵循与认可的行为规范,是保障社会秩序最为基础的一种工具,它不需要强制性的原因是因为道德的遵守就好比我们的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习惯,没有必要去专门的做出约束。但目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脱节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们高等教育中,很多人也只是顾着眼前的利益而放纵自身的道德品质,考试作弊、学术腐败所引发的诚信意识单薄;一味追求名誉、金钱享乐主义所造就的校园盗窃抢劫案件层出不穷;自我意识过重,忽视他人利益所带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意识浅薄观念滋生。总之,社会的变革使许多大学生失去了起码的判断力,道德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可,更重要的是遵守,这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做到的。2.价值取向扭曲,功利思想严重。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是必然会呈现出来的,但我们许多大学生却完全将自我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功利自我发展,这样一种物质至上、享受主义的风潮中,带给我们大学生的是一种自私自利的私欲,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所谓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先伤害的就是国家的利益,所谓“实用主义”所看到的也仅仅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这样一种追求享受,不讲奉献的观点看似带给自己的实惠多一些,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那么国家、社会的利益谁去保障,假设个人没有了国家的庇护与社会的稳定,那么所追求的私利还能否实现,人与人的交流原本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一旦夹杂了功利思想,考虑着利用的价值,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我们大学生切记勿要时时计较自己的得失,处处算计别人的价值,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或许对于别人来说,你也不过就是个可利用的对象。

3.心理健康令人担忧,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是侧重于学科知识教育,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身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更别说解决矛盾冲突了,即使是所谓的天之骄子有时候心理会更加的脆弱,随着逐年各大高校自杀率、犯罪率提升,这一问题

不再是个例,相反,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人格欠缺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曾经是满怀激情来到大学,突然发现真正的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的有出入,或者在大学生活中遇到了感情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开始的朝气蓬勃与无限渴望被无情的泼了盆凉水,很容易产生迷茫、空虚、颓废、自卑,这些都是生活所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能做的的积极面对人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途径

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想真正成长为社会的栋梁需要的是整个国家的重视、社会的理解、高校教师队伍的完善与大学生自身理想追求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的。而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提出这样几点建议。

1.将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实处、教师队伍应该做好榜样。为人师表,不仅仅是学业的传授,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楷模,一种道德思想的遵循,一种效仿的对象。我们在谈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同时,是否也能同时关注高校教师是否在这方面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老师是学生最为崇敬的人,如果教师队伍先都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学生自然在思想道德方面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教育是无形的,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教会了学生的是如何做人,也只有把人做好的前提下,才能将事做好。

2.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实的故事远比高深的理论容易被接受。目前许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少与实践相结合,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课程如何去与实践结合,内容太广泛,没有具体的依托对象,其实培养学生德育不需要什么先进轰动的实例,道德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就让其恢复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尊重、友爱、关心、责任的内在意义远比去学习理论与先进事迹要更为实效。

3.在实践的基础上,弘扬社会道德规范。曾有学者提出:“当今社会,过去古人留下的道德规范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早已失去了现实意义,若真按那样去教育孩子,是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对此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不妥,不能因为社会暂时的问题而全盘否决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果简单的背诵和理解这些道德规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在实践基础上去理解就会真正体会到其作用与价值,所以说社会道德的弘扬不是用宣传与口号能够达到实际目的的,只有走进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真心相待自然也会体会到其中真谛。

总之,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不是学校学生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注的问题,良好的社会风气带动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习惯,指引着我们的大学生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社会素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宋希仁.道德观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下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

    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是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向高等教育过度......

    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邓文婷 164078 一、调查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传入及影响,以及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不全面,导致全社会的信......

    思想道德教育

    专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一)怎样进行感恩教育 新型师生关系(概述)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

    思想道德教育

    青林乡大土小学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案水城县青林乡大土小学2012年11月20日水城县青林乡大土小学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案为贯彻青少年思想......

    思想道德教育

    某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

    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自去年九月以来,我对我校1200余名师生,就道德教育问题,采用了问卷、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全面调查。师生们积极配合,热情高昂,表现出了对道德教......

    关于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探讨

    关于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探讨 李寒梅 * (齐鲁师范学院 政治系,山东 济南 250013)摘要:现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