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06: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自去年九月以来,我对我校1200余名师生,就道德教育问题,采用了问卷、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全面调查。师生们积极配合,热情高昂,表现出了对道德教育的高度关注和良好的期望,充分体现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环境中师生们对道德教育的渴望和健康向上的心态,表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旺盛人气。

一、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

通过汇总问卷、归纳座谈和访问意见,可以看出,中职道德教育总体形势是好的,未来发展是乐观的,师生们充满自信。主要表现为:

(一)教师及学生对德育的感知

1、对道德能力建设的关注程度。80%的师生比较关注,20%的师生很关注,其中高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很关注的比例较大;

2、对德育适应程度的认识。70%的师生认为比较适应,15%的师生认为不太适应;5%的师生认为不适应。其中低年级的学生认为不适应的比例较大。师生们认为,比较适应是因为德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评估系统比较适合中职学生发展阶段;不太适应和不适应是因为德育的知识系统、对学生的评估操作与现行主导趋势(结果定终身)不配套;

3、对德育的感受。师生们认为,实施新德育大纲后,教师的理念、德育方法、知识系统、进取精神都发生了悄然变化。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困惑是现行的教育评估系统仍是应试评估系统,导致家长、社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不能理解德育工作;

4、师生对德育的评议。90%师生希望德育要有新知识、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性;认为最需要的是在新环境中将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估系列;认为最受欢迎的德育模式是对话和交流式,集中教育与自我研修相结合的方式。

(二)道德教育的现状及看法

1、基本情况。所调查的教师第一学历专科占40%,本科占10%,中专占50%;每周教学27节课以上的教师占17%,19-22节课的教师占30%,15-18节课的教师20%,其它为3%;担任班主任教师占60%,一般教师占40%;对德育工作认识很满意的占30%,较满意的占60%,其他占10%;感到德育工作压力程度很大的占30%,中度及较大的占35%,其他占10%。其中感到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学生学习成绩每年排队);认为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是,工作任务重的占80%,德育经费短缺占70%,工作条件差的占71%,其他占30%。

2、参加的德育项目及看法:100%的学生参加过德育,其中认为收获很多的占81%,其他为19%;100%的学生参加过各个项目的德育,其中认为收获很多的占97%,其他占3%; 100%学生参加过习惯养成教育,其中认为收获很多的占98%,其他占2%;50%学生参加过道德骨干性教育,其中认为收获很大的占95%,其他占5%; 40%的学生参加过德育观摩活动,其中认为收获很大的80%,其他占20%。对德育的总体看法很满意的占20%,满意的占40%,一般的占10%,不满意占30%;认为德育效果与期望值之间差距很大的占23%,有一定差距的40%,其他占37%。

3、参加德育活动的动因:90%的教师认为是: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为教学服务,保持教学稳定,其他动因占10%;90%学生认为是迫于学校和老师压力;其他动因占10%。

4、参加德育的收获:80%的教师认为,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素质;其他占20%;75%的学生认为,学会了生活,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5、认为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70%教师认为,德育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课外),没有专门的德育时间;形式单一,强调学科渗透,往往难于落实,流于形式;德育教师地位不高,工作得不到肯定(不计于课时),无德育经费;60%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水平水高,缺少一线教学经验,师生互动、案例分析,教材、资料缺乏;其他占40%。

6、认为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80%教师认为, 教学人员紧,任务重,不好安排德育工作,学校不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资料,缺少德育激励机制;德育老师无对口培训(更新学习)机会和管理;其他问题占20%。

7、希望参加的德育形式:90%学生希望参加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观看、评析名家课堂实录型,实地考察、观摩型,同学介绍经验、反思、研讨型,课题研究型的德育形式;其它类别占1%。

8、对当前德育现状看法:60%的教师认为不容乐观;30%的教师认为较乐观;其他占10%。其中认为不容乐观的原因是:德育环境差、授课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模式相对落后,学生德育意识和习惯没养成;其解决办法有:加强德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地位;更新理念,从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做到与学科课程一样同工同酬;了解学生的困惑,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交流沟通,对他们的品行实际予以切实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德育环境;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和提供更多相关的书籍。

二、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是深层的,而且是制约全局发展性的。具体为:

一是机制问题。现行的德育责任人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德育处)、班主任。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及出台的措施是清楚的,但是需要全体参与,共同执行和落实,才能形成灵活有效的促进机制。但由于目前德育职能在建制中隶属于职教科室(无单列的德育主管职能科室),且目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发展,往往是以学科教学和事务管理等为主体,对德育工作不管不问,因此,中职德育沦为附庸地位。有的学校迫于中职生的素质才设立德育处(有的学校没有这个机构);在管理及评价考核上,这样一个处室人作为学校的教师的组成部分,由于工作内容不同,受到不等质的待遇,和一般任课教师一样纳入管理(只认定他所担任的学科工作),由此在德育活动中,尤其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及德育系列活动方面,不能计于正常的工作量,工作得不到肯定, 教师没有积极性,所以无力也无法配合机制的运转;作为教师任职单位(学校),因现行评估机制仍以学生课业分数的高低作标准,一般情况下,学校领导所关心的是教师的学科教学业绩,因而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对学生的品德状况如何,以及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等方面,在执行政策、态度方面,有时是被动应付而已。所以,目前中职德育机制仍不是资源整合,力量集中,高效统一的机制。

二是保障问题。首先是政策保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德育工作,但政策在落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大打折扣,学生很难全面得到加强德育的实惠;其次是时间保障。由于德育地位不高,所有的课时都被学科课程占得满满的,唯有的课外时间也被 “特长”训练占领, 学校没有固定的德育时间;班主任只是维和部队,只管学生生活事务,教师忙于教学,不顾学生品德养成;所谓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很难兑现和落实,不仅是其他学科教师难于做到,就是政治学科教师也不能完全落实。任何一门功课的教师,长年时日在本学科教学中,关注本学科的知识系统,很少关注德育系统;由于非正常、非系统的德育,学生往往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其效果很不理想;第三是经费保障。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每年都对教学(业务)进行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定额支付;而在德育方面,不仅没有经费预算,就是基本的支出费用也不能保证。德育资料少,学习条件(无相关设施、设备)差,德育工作往往难于落实,致使德育不堪重负而苦不堪言;第四是学术保障。由于德育工作者无培训机会(如前的陈述),德育很难得到个案指导、现场指导、情境指导,缺乏学术点拨,所以,德育的效果并不太明显。

三是资源问题。(1)人力资源。如前所述,现行的县级中职学校(职业培训基地),所关注的是学生职业技术学习和训练,德育只是附庸,没有相应的位置,因此,既无固定的编制,也无固定的队伍,由此无相应的精神和相应的专业,管理尚可,业务相对缺乏;“德育成员”大多是兼职构成,由于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所在学校)上,一切管理考核及待遇,依赖于课业成绩,尤其是以“现岗工作(所任课程)”为中心而争取个人地位的牵引,他们无屑于德育的工作(好坏与尔毫无干系),因此,缺乏相当的研究,难于形成“针对性,实效性”德育的学术氛围,更难说“德育的行动研究”了,基本上有名无实;同时,在评价考核上,无论专职还是兼职的德育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他们与其他教师一样接受普通教育(学科)体系评价,形成了“工作不同,评价一样,荣誉无缘”的局面,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2)课程资源。由于人力资源缺乏,德育课程建设相对落后,一方面尚无系统的课程建设规范,另一方面尚无课程开发计划及行动,由此,“针对性,实效性”的本地特色德育体系尚未形成;(3)设施资源。“一心一意搞教学,全心全意为升学”,仍是教育界的主施律,由此决定了德育的边缘地位,因此,德育设施差,可用、可支配的的硬件资源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德育资源的开发了。

四是理念问题。德育牵涉经费投入,时间保障、政策兑现等诸多问题,由此,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教师还认为德育是附带工作,“只问课业,不管德育”是目前的通病,因此,“建设道德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多余的,想办法整人的,被视为是边缘的工作,无聊的工作。所以,一部分领导不管不问,视而不见,漠然处之;一部分教师被动应付,冷然视之。

三、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

针对中职德育存在的种种困惑,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既要强化,又要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以解决问题。

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建设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1、建设机制。德育是一个政策性强,业务水平高的事业,要建立一个高效运转,运作灵活的责任机制,形成一个由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高等院校专门研究,各学校业务部门(德育处)操作的德育网络,这样,既保证了政策的兑现与落实,又保证了学术水平高的引领作用。

2、保障机制。德育关乎于整个民族的兴衰,教育事业的成败,要保证她的常青常新地位,必须给德育相应的时间、经费支持,给从事该工作事业的机构相应的地位、编制,建立稳定正常且能专款专用的经费投入体系,保障其研究、培训、学习、工作的设施设备条件,以求德育(培训)的正常维持、开展。

3、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德育专业的机构评估达标、创优机制,包括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教师晋升、评优彰先考核评估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及资源整合制度,以拉动和促进德育机构的建设,激发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

二要系统构建一体化的德育绿色通道组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能力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加强德育工作,必须构建道德教育——人网系统、卫星电教(天网)系统和计算机互联网(地网)系统相融通的“三网”合一的德育网络,形成上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下联中小学、覆盖城乡的现代高效的德育资源网络体系,“人网”乃是其中的主导和统领。按照《意见》精神,在“人网”建设方面,要真正形成上下连通、步调一致、规范统一的德育体系,必须实行 “一条边”办法,建立健全德育专项资金制度,经费统一管理使用,以防止各地截留和挪作它用;建立健全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人员统一调配使用,保证人才资源共享,信息畅通,学术交流共进,以防止地方不建设培训队伍;建立健全业务统管制度,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人员调配等方面,统一部署,真正联结学历教育,以防止德育的随意性;建立健全德育认证制度,德育信息、过程统一管理,德育绩效统一认证,以防止各校标准各一,导致德育重形式、无效果,不能真正发挥功效。

三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不仅是技术高地,更是育人高地。因此,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应按“五化”(革命化、知识化、学术化、专业化、学习化)标准,经过严格考试考核来组建形成一支稳定的 专业化的(主要是专职的)德育教师队伍,使德育工作者真正成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团队,以引领学生终身修炼,以德立身;整合现有的资源,形成一个以高校德育科研为龙头,学校(职业培训基地)为基层的统一、全能的德育网络,以有效地用学术研究来解决中职德育问题,以全面促进学生不断修身习得,更新自我,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四要进一步更新理念,提高认识,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德育落到实处

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劳动技术大军,其道德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素质的提升。为了祖国的未来和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要组织教育界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有关德育的基本知识,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借助学习型、和谐型组织的建设与评估,以促进广大教师及校长们对德育的认识,形成一个人人都关注、个个都主动参加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将德育纳入到教育督导评估系列,切实地在每一年度对德育的课时、内容、考核等进行正常的督导评估,真正提高有关部门的认识,把德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在手上。

第二篇: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凸显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的作用,大数据、互联网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农村信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信息教育有助于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学校资源、环境限制,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短板,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就农村学校实施信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谈谈个人看法和见解,以期促进农村学校信息教育进程。

关键词:农村学校 信息教育 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信息教育意义论》

2、《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正文: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凸显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的作用,大数据、互联网+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农村信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信息教育有助于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学校资源、环境限制,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短板,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就农村学校实施信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谈谈个人看法和见解,以期促进农村学校信息教育进程。

一、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加强信息教育有助于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求知法,提高自学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和综合能力;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力与发现力。通过开展信息教育,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迅速捕捉社会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帮助学生审时度势,以扩大视野,加强信息意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向社会、向别人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范围,在他们离开学校和老师之后, 能够不断更新知识,调整和完善智能结构。

二、当前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信息教育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信息教育、科学教育作为必学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大纲。但是,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学校,应试教育始终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主要教学目的,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对信息教育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忽略了信息教育在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设备运用,帮助其学会迅速捕捉社会最新信息、认识现实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扩大视野、加深课堂知识理解、扩大知识范围、更新知识、调整和完善智能结构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和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重大意义。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应试科目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体现工作成效;学校领导和学科老师把信息教育作为“凑课时”、“交任务”学科;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就应该是书本、作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电视等信息技术设备都属于游戏范畴,截断了农村学生接受信息的最有效途径,更有更多农村家庭由于经济原因,根本没有条件为学生配备电脑、智能手机之类的智能终端。

(二)信息教育投入不足、资源匹配失衡

1、教育资金匹配不足,信息教育资金严重匮乏

信息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撑,而硬件的匹配、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当前,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经喊了几十年,但是,从当前的各地的教育投入来看,教育经费在行政经费支出的占比还很低,教育资金投入总体还是显得不足,即使是重视信息教育、科技教育的地方和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也没有更多的经费投入信息教育,更何况还有更多的地方和学校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能用于信息教育的经费投入就更加可怜。笔者所在的乡镇共有中小学9所,这些学校中,除一所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信息教学资源相对较丰富,学生上课能勉强做到一人一机,实现了班班通外,其余学校连办公电脑都无法完全保证,有的学校不通互联网,广大农村家庭不通网络、没有电脑,学生接受信息教育更多是来自课本,没有实施信息教育最基本设备的计算机,开展信息教育最终成为了一句空话。

2、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师资匮乏,信息教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总体较低

笔者所在的县级市共有农村学校教师5000多名,其中,信息教育专业教师仅有180多名。由于编制体制的限制,地方每年教师招录名额非常有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在教师招录中,也只能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有限招录所谓的主科教师,在近年笔者所在地区招录的教师中,信息教育专业教师占比仅为10%,导致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师资的严重缺乏,在笔者所在的乡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学校教师大多是长期扎根山村从事多年传统教学的老教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更何谈开展信息教学,迫不得已只能“赶鸭子上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高端信息技术教育。

(三)信息教育设备利用率低

从笔者所在乡镇来看,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普遍教师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操作应用知识缺乏,无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摆设;一些学校由于没有专业教师,只能由其他非专业教师兼课,而兼课教师由于专业差异和水平限制,迫不得已甚至主观上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计算机课来上,教教操作、练练打字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些学校由于专业师资匮乏,教师教学只能做些理论讲解,仅仅依靠一本教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就完成了所谓信息教学。

(四)信息教育资源不足,无法共享

在广大农村,由于互联网连接普及问题,学校的信息教学设备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只能以教学设备的添置来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无法共享,让信息技术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不把信息技术课作为计算机课来上,而且还只能是学操作、练打字的低端计算机课。

(五)家庭信息教育资源缺失

广大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不会为学生配备个人电脑等个人信息技术设备,由于网络普及的限制,极少的农村家用电脑也和偏远学校一样只能以单体形式存在,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缺少运用实践,没有必须的信息获取途径;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也无法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仅有的时间可能就只是每周那唯一的一堂没有实践基础的信息技术课。

三、解决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信息教育教学观念

要开展好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行政管理层和学科老师、社会各界都应切实提高认识、彻底转变观念。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把信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重点内容,把信息教育作为重点学科纳入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健全农村学校信息教育考核机制,把信息教育和农村学校绩效挂钩,从体制上推进农村学校信息教育的开展;地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优先解决农村学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学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提升信息教育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学科教学的能力;社会各界要关心关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各尽所能帮助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二)加大信息教育经费投入保障

国家应对农村学校加大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强化广大农村学校信息教育资金保障,完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合理调配资金用途,优先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经费需求;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尽力帮助农村学校解决信息教育设施设备和资金需求;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学校包括办公设备等在内的一切信息技术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信息设备利用率。

(三)强化信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编制部门要关注农村学校信息教育教学,合理调配编制,满足农村学校信息教育师资编制需求;人事人才部门要加大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招录工作力度,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比例,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技、人事部门要加大教师科技、信息培训力度,组织信息加速专题培训班,从学校领导开始,全员开展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信息教育培训,并建立完善相应的培训教育制度和培训成效考评制度,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提升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和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学科教学的能力并促使教师自觉形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师资不足和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推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成效。

(四)加快信息教育环境建设力度

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各宣传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信息技术融入宣传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农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参与科技活动的激情和活力。

要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科普活动站、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农民夜校等资源,开展信息技术宣传培训,促进信息技术普及。

(五)推进信息教育资源开发共享

科技、教育部门和要加大视频短片、培训课件等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信息教育资源更新、普及速度;电视、报纸、移动终端等大众宣传媒介要开辟信息技术宣传、培训专栏,畅通公众特别是农村人口接受科技教育、科创信息的途径。教师要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制作、查询、下载,利用移动设备播放课件资源等方式开展信息教育,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只有二者充分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育效果,改变教学模式,并以之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效。因此,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其他学科的完整结合,真正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第三篇: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学习心得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距却越来越大。于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或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原居地,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社会近来关注度较高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命运,所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且需要慎重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家庭是每个孩子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是留守儿童知识的源泉,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没一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目标,家校共育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和我校实际,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

一、缺乏对留守学生的关注

1、关注面不够

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表现好的学生或表现差的学生,更不应该随自己的喜好关注学生,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应站在育人的立场上对所有学生负责。避免关注的片面性与趋向性。

2、关注深度不够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凭看到的学生的某种行为或其他学生的言论对学生进行形式教育,缺乏与学生的内心交流。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与教师的精力、时间、心理状态以及近期的处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可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肩负起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用心浇灌每一个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拉近距离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做详细记录,以便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对你敞开心扉,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缺乏对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诸多的留守儿童问题中,有很多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德育观而造成的。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此,我觉得学校应该至少每一个月有一次德育专题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真正的有所体验与领悟。对个别学生要有特殊的指导,多渠道、多形式的把正确的德育观植入学生的内心,以此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正如我最近教的一篇课文一样: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缺乏全面发展

虽然我们一直打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旗号,可是更多的只是形式。许多课程都未开设或只是敷衍了事。不是教育局领导不重视,不是学校领导不重视,而是我们所有的教育人员都适应了追求成绩的理念。不想改变,觉得麻烦,疲于应付家长的追问便是大多数学校没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当然有的学校是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但我们最终都要克服困难,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转变!

第四篇: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

榆次区的教育发展整体上存在不平衡状态,农村要落后于城填区域。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但总的来说,还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施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也比较多,但比起城市小学,各门主课及音体美等副课所学的仪器、器材、图书等投入仍有欠缺,使一些实验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2.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教师调动频繁、师资力量匮乏

虽然今几年,国家对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学校仍然留不住老师,很多老师会抓住每年的回城考试机会,离开农村。当学生适应一位老师的上课风格及独特的教育方式后,面对教师的频繁调动,学生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这需要一定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可能会因为不能及时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而导致学习成绩变差。现在村里的副课老师一个人要带至少2-3个学校的课程,这种跑校的方式,一方面老师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3.家长素质较低,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榆次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素质都不很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大部分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属于“放养式”管理,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不足。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主课成绩,对副课成绩及爱好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发展不全面,未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均衡教育资源 一方面区委区政府、教育局等部门应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继续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小学教育,提高办学条件。例如:增加图书的种类及数量,按照学生数量配套相关的体育设施、学习器材等。

2.提高教师待遇

各级相关部门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为学校捐助资金,用于教师帮扶。以便于留住老师,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频繁调动,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保证。

3.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使农村接受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新观念,澄清人们对

义务教育在认识上的误区,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重新认识义务教育意义与价值。

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农村义务教育要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与组织下,形成社会和家庭参与教育的机制。包括参与改善办学条件;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参与对教育的监督与评估;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场所等。当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融为一体、各显其能、各尽其力时,农村义务教育必将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第五篇:中职学校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道德讲堂”规章制度

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特制定本制度。

一、“道德讲堂”由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统一部署,根据县教育局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听取宣讲员意见,认真制定方案计划。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开讲制度,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讲堂内容、形式,及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收集归类入档。

四、“道德讲堂”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及时做好广大师生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五、“道德讲堂”要为宣讲员提供条件,确保宣讲员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全体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堂课。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流程

“道德讲堂”活动贯穿“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五个基本环节,整个过程注重仪式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讲堂更加生动饱满,富有感染力。

一、“唱一首歌曲”(唱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公民道德歌曲或爱国歌曲。

二、“讲一个故事”(学模范):采用视频短片、曲艺展示、文体表演或者模范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讲述一个道德故事、一段道德模范事迹或身边好人的善行善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三、“谈一点感想”(谈感悟):组织参加讲堂的师生围绕讲堂内容讲述感受,感悟道德力量,提升道德境界。

四、“诵一段经典”(诵经典):组织大家诵读或者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一段道德经典篇章、现代美文、文明礼仪(如市民守则)或城市精神(如“新青海精神”、“西宁精神”)等,启发道德心。

五、“送一份吉祥”(送吉祥):活动结束前,给参与者每人一句吉祥语。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流程

学生“道德讲堂”每月一次,由学校道德讲堂宣讲团成员、学生中的道德模范主讲。各班利用班会时间或其他时间组织,由学生处做出相关具体安排。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要注意收集活动相关文字材料及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体现活动成效。

一、我选——以年级为单位,学生自主评选“道德模范星”,整理相关事迹材料,不断充实道德宣讲内容。

二、我听——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一系列阵地,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聆听道德故事宣讲活动。

三、我讲——动员每一个学生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宣传教育阵地为大家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并根据道德讲堂的主题内容。

四、我议——听完道德故事后,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五、我唱——每月学唱一首道德、文明方面的歌曲或学习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等;集中组织“道德歌曲大家唱”、“经典诵读”等活动。

六、我行——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

“道德讲堂”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活动,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宣讲员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师生需求,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的讲堂。

一、宣讲员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

二、宣讲主题要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能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三、宣讲内容要积极向上,具有典型性。要以全国、省、市、县道德模范事迹、师德模范事迹等材料为主要宣讲教材,做到言之有人、讲之有情、道之有理。

四、宣讲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群众中去采撷和挖掘身边的优秀道德故事,用最鲜明、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道德讲堂”进行宣讲。

五、宣讲时要贴近广大师生的道德需要和心理需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宣讲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宣讲员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使自己成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尚的人。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学员管理制度

一、学员要视“道德讲堂”学习为必修课,严格遵守时间按时参加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二、上课时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将手机调至震动或关机。

三、课堂上学员要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讨论时积极发言,按照要求撰写学习心得。

四、学员进入“道德讲堂“要衣着整洁,严禁穿拖鞋进入道德讲堂。

五、严禁在“道德讲堂”内吸烟。

六、学员要爱护“道德讲堂”内各种设施,不得随意损坏。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赖永胜

副组长:凌柏青 钟源春 卢俊华 胡陆峰 钟庆华 常务副组长:钟庆华

组 员:钟康胜 叶丽华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由钟康胜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我校“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日常事务工作。

二、工作小组

组 长:钟康胜 副组长:叶丽华

成 员:陈晓斌 张明添 李春花 魏灵 各班主任 主持人:钟康胜

宣讲员:叶丽华 张明添 陈世珍 曾敏鹏 陈卫华 陈龙令 杜蔚林等及学校先进典型及外请道德模范。

安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讲堂”考核激励制度

一、考核目的

1、遵循“整合资源、有效开展、有序推进”的工作目标,使“道德讲堂”形成一套规范有序、运作便捷的管理机制。

2、激励宣讲员的讲课积极性,引导全体师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四德”工程建设。

二、考核内容和形式

向“道德讲堂”学员下发《意见建议征集表》对宣讲员讲课内容进行打分考核,下发《满意度测评表》对 “道德讲堂”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进行打分制考核。

三、考核时间和程序

1、以“道德讲堂”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年中进行考评,在年底进行考核。

2、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按照个人工作表现,主要业绩、需改善方面、整改措施等进行详细汇报。

3、考评人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选出优秀宣讲员、优秀管理人员等,由学校予以表彰。

下载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大全五篇]

    摘要: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于法治教育教学存在对法治教育认知不足、法治教育内容偏少、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

    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

    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中职学校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养成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中职......

    浅谈中职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浅谈中职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论文 作者:李松田 职务:教师 职称:助理讲师 单位: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 手机:***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二校区 邮编:62......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小学教师,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兼记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闽清县高级中学林宜照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精选多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引子: 案例一: 6月10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9日晚11点半,该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日下午,田坎乡......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作者:沭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徐宏伟 【摘要】聋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诱发聋生心理问题的一些主要因素是: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女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女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女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失辍学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内在因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