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

时间:2019-05-15 14:0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

第一篇: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

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中职学校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养成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中职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诚信问题 教育对策

诚信一词,其语义上是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什么阶层的人,诚信的人都是社会所称赞的,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的未来,学生的诚信意识如何将决定我们未来社会的诚信。在中职学校学生欺骗老师、家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电动车;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弄虚作假制作假材料;学校招生广告虚假、弄虚作假应对各种检查…凡此种种,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蚕食着各种诚信教育的果实,弱化着校园的诚信氛围,成为中职学校学生诚信养成的严重阻力。中职学校应该为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事例:事例1:学校每学期都要搞“三项红旗竞赛”(包括卫生、纪律、宣传三方面竞赛),一般无扣分的班级在每周的行为规范评比中得三面红旗,扣分的班级一般不能拿到三面红旗,而三项红旗竞赛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实绩,而这又与奖金、职称等挂钩。也因为这样很多班主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当班级被学生会检查人员扣分,班主任应该主持公道、扶持正义,肯定学生会的工作,自查班级学生行为规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然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老师在朝着这一教育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他会由于学生们的问题而被连连扣分,冒着奖金被扣、职称评不上,甚至末位淘汰的风险。因而在学生会竞选时班主任会想尽方法

让自己班的学生进入学生会以便于检查工作有利于本班,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同时暗示学生去找检查人员把扣的分抹去或找检查人员的班主任私下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因为自身原因被扣分不是自我批评和接受教育,而是自己去找学生会检查人员把扣的分给抹去,认为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诱导着学生不注重讲诚信甚至造假,也诱导了家长、学校对学生信用品质的漠视。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能想到什么?如果坚持诚信得到的不是愉快的体验,诚信会成为大多数人自觉认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吗? 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而这极大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们的利益与道德价值取向。这个事例发生在学校加强教师岗位考核、竞聘上岗、实行末位淘汰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从中可以看到,影响学生道德选择的因素不仅仅是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有教师的教育影响。而影响教师道德选择的因素决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有教师的个人利益。这样,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影响链:教师影响学生、利益制约教师、制度决定利益、领导制定制度、利益影响领导。

事例2: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进行学科统考,尽管考前每个学生都签了遵守考试纪律的声明,但考试中出现的作弊现象屡见不鲜,作弊手段不断花样翻新。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这两方面:一是学生的期末成绩不理想会受到家长的批评,二是任课教师的期末成果奖励直接和学生的成绩挂钩,监考教师碍于人情未尽到监管的职责,以至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教师做出违背教育宗旨的事情,学生耳濡目染,造成他们诚信意识淡薄,对教育者信任度下降,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期中考试是检查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方式,从学生成长角度看,也是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特别是诚信品质和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使对个别试图作弊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学生处在是非对错的认识和评价之中,处在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的矛盾对话之中,处在我该不该这样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之中,处在想成功又缺少自信的恐慌之中。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斗争需要教育者给予深入细致及时的引导和指导,促其朝着正确的积极的方面转化,考试期间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最

佳契机之一,发挥教育的魅力,用智慧和爱心促进学生内心矛盾斗争转化,唤起学生自尊自爱之心。

以上两个事例中的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失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诚然,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是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教育对象是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学生。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根本宗旨。学校如何实行诚信教育呢?

一、学校的所有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要渗透诚信教育当前学校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将诚信的价值导向作为整个学校生活设计的重要原则,渗透在所有的规章制度中。而且,诚信教育只有先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要使诚信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就首先要在学校管理的原则上,充分考虑诚信与人们实际利益的关系,让诚信者得益,让不诚信者受损,使不诚信的行为无可隐瞒。当学校所提倡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教师的利益相一致时,教师们才能毫无心理隔阂地接受这种道德价值观。这时候,教师才可能真心实意地用这种道德价值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显现的种种失信行为,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比如在学校检查活动期间,食堂境况良好,而活动一结束,各种现象迅速死灰复燃,学校的承诺付之东流。此外,从班级干部、奖学金的评选,从后勤采购到学校招生、评估上的虚假行为,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紧,忽冷忽热,上级来人检查了忙一阵,走了松一阵,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教师要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起示范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应该体现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学生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 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致,即使说的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会心悦诚服,对你提出的要求也不会踏踏实实的做。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作为一个教师为了晋升职称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演示。为了上一节优秀的公开课,早有教师带着学生在不公开的课上千锤百炼了无数次,甚至连哪一个问题由哪一个学生回答都已作了分工,演习得炉火纯青了。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耳濡的是弄虚,目染的是作假,天长日久,又会向哪里潜移,向何处默化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表里如一。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情操,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身教可增强学生对言教的信服。我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做好课前准备,从小事做起,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风。自己也坚持准时到堂,不拖堂,和学生们一同比赛谁做的好。一个星期一早上,由于家里突发事情,到校时铃声已经响了,耽搁了几分钟才进了课堂,为了完成那节课的教学任务,也拖延了时间。过后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后学生的日记本上居然写了这件事,这件事让我大为震动。一件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是啊,自己不守信,怎能服人?立即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做了批评、检讨,如实讲了原因,事后我反而发现同学们更守纪律,诚实守信了。

教师讲诚信应做到:一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对工作要忠于职守,不能弄虚作假;二是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绝不能以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一学生;三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追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坚决杜绝各种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教师决不能因个人私利向学生和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或谋求其他方面的方便和好处。

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中落实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学校改革教育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中职学校应注重诚信教育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落实。

首先,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抓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学习中做到仪表端庄、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热心公益、爱心奉献、孝心敬长、诚实守信、品行高尚。同时将上述培养目标落实到行动上要求学生做到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其次,创设诚信教育氛围。学生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没有按要求摆放用完餐的餐具,教师及值日学生会来阻止他的行为,要求遵守行为规范。氛围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使得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秩序,诚信待人。

此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寓诚信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扎实有效的诚信教育,让中职学校学生普遍达成这样的共识:诚信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

第二篇:对中职学生评价的思考

的德育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全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示范作用、激励作用,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主体。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②评价 范围。学习、生活、品德;③评价项目。文明礼仪、技能学习、纪律、语言表达、体育、卫生等。建议更多的职业学校为了做好德育多元化的评价要注重做好平时的学生成长档案。

目前我校已形成一套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操行等级”,在方法上以“过程+结果”,在途径上以“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学生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偏重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但对过程的考核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有时候往往因难以坚持而流于形式.而且带有主观色彩。建议更多的学校注重德育多元化评价每学期的德育课成绩没有单独纳入到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中,三、中职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总之,职业高中的学生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朽木不可雕”.学生的一切错误行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者的不当教育或无效教育。只要我们采用了有效的途径,切实可行的方法,长抓不懈.用我们执着的追求感化学生年轻的心,一切顽固的思想和坏习惯都将向我们低头。我们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也会在学生将来的人生中显现出来.“他是否还是那种麻木的脸,他的眼神是否仍一股邪气,他的身影是否仍龌龊之感,他的言谈举止是否还是那和不曾开化的模样„„(鲁迅语),那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告诉人们,他们在职业高中所接受的道德习惯已经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0日,第8版

[2]吴文斌.对职高学生发展性评价探讨,职教论坛,2006(04):53 [3]戴建伟.国内外职业学校学生评价机制的对比和分析,快乐阅读(下旬刊)[4]程代远.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评价.科技创新导报,2013(27):241 4

第三篇:对中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对中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才的需求条件的提高以及我国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毕业生劳动就业制度的进一步实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职校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一个就业问题,职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前途。然而,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实行自主择业,这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就自己多年做毕业班班主任及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积极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职业素质。

首先,职业学校应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但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对职业指导的功能重视不够现象。比如:有些学校仅仅把职业指导当作一门课程,在学生就业前为他们集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有的学校把职业指导仅仅当作为学生联系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充分的职业思想准备,没有足够的应岗、转岗能力,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很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

其次,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任课。作为一线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充分运用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为求职者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常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但实践经验少,难免理论与现实脱节。因此,学校应通过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定

期参与企业的招聘活动等方法促使教师积极上进、努力求新增加实践经验,为培养高水平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提供充分的条件。

再次,职业学校应校企联合,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职业学校应经常性地聘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和对外就业联系,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协助组织学生与本市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加强校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二、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进行学业指导。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让学生懂得“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谋生创业”。学校为了使学生掌握一技、了解多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为提高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在各学科教学和实践中应注重渗透职业指导内容,学校科任老师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责任,都要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心理素质。

我校实行每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程由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讲授,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专业知识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试准备,赢得理解、信任、被录用的策略等。分阶段,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掌握了求职就业的方法与技巧。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学生的就业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进行择业指导。

1、职校生就业难,难在观念未转变。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意识的误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职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走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业机会。在以前“分配工作”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仍不能体会到就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因此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职校生应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清楚地看到当今社会就业难的现状。当然也不能过分看待这个问题,出现“反正找工作难,算了,不找了”的错误认识,失去就业的积极性。学校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适应“动态”就业,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调整,又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就业思路和视野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把就业的思路和视野由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扩展到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甚至个体。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对就业单位、岗位的选择要有度,应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以满足一个主要条件为主,其余不可过分强求。要从自己的素质,能力,学历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岗位。在工作一段时间或若干年后,随着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加上新兴产业的形成,技术的不断更新,服务的不断延伸等因素,会创造出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到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重新选择新的就业单位和岗位。

2、引导学生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在就业追求上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青人,都想找一个理想的单位。假如就业时有选择机会,我们当然要选择方方面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多数时候,我们是处于被选择的尴尬境地。刚步入社会的职校生必定还显得比较稚嫩,这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锻炼积累,要有从底层做起的思想准备,我们的口号是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把眼前的工作视之为理想岗位的“阶梯”。有许多过来人都说,初涉岗位的第一步工作,到后来想想都是起了铺垫作用的,这话值得寻味。正如一位用人单位的老板所说,每个成功者都会走过“从奴隶到将军”的历程。笔者不断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现在,有些学生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为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这是一种“等待型”的择业心理。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虽比较主动,但存在心理障碍,往往也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功利型”的择业心理;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这种表现实际是一种“志趣型”的择业心理。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学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应该注重择业心理辅导,树立竞争就业意识,在就业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由于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职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确实对他们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坐、等、靠”的消极态度是非常要不得的。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到人才、劳务市场去叩开招聘单位的大门,并组织毕业班学生到劳务市场竞争应聘。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竞争实力。

四、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1、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因此,学校应建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网上查询信息等服务。

2、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特点、专业的就业方向一无所知;填写个人简历,对工作经历这一项无从下手;临近毕业,却有很多课程等待补考等等。这些情况毫无疑问对本就就业困难的职校生而言如同雪上加霜。因此,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业信息咨询中心要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培养职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了解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树立正确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高年级

和毕业班侧重培养职业能力、增强实践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3、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追踪毕业生质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通过在校内召开就业洽谈会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之,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了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老师要更多地了解社会,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达到正确择业的目的。当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依然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范源清

【内容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手段和方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以育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职学校面临的的重要课题。文章揭示了当前中职学校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的影响存在了一些问题并就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创造性地开展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中职学校育人成效几点思考。【关键词】: 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以生为本 家校结合

中职学生很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的冷落、老师的忽视、家长的指责,可以说是万般无奈地走进中职学校大门,低声下气地成了中职学生。在当前全社会“重普轻职”、“重分数低技能”的大环境影响下,中职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知识基础差、生活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家庭问题多的中职学生群体,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弊端明显。经分析、概括,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管得过严,人文关怀不够。

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影响,中职学校普遍认为,要想变“不想读书,不会读书”的初中学生为“知识学习有进步,技能训练能刻苦”的中职学生,必须加强 “管”,管不严就会出事,管不好就出问题。因此,管字当头,严字把关,甚至把“扣”和“罚”当作武器,逼得学生学习不安,生活不定,整天惶恐不安。

据报载,某中职学校规定:为防学生早恋,男女生不得单独说话;为确保安全,任何学生任何时候上下楼梯必须一步一台阶;为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上课 睡觉学生一律取消中(晚)餐„„本以为这般“严防死守”的管理,一定能创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秩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勤学、守纪、文明、向上,可万万没想到学校还是问题常出,小事不断,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意见有增无减。可见,视学生为”机器”,甚至把学生当作“对手”和“敌人”,不

考虑 学生的心理感受,缺乏人情味的死板管理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二)管得过多,教育疏导不够。

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及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总觉得中职学生就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都是“满身泥”。他们认为,对待满身泥的问题学生,如果不加以全天候规范,不予以精细化约束,就不可能发生改变,就不可能思想变优秀,行为变端正,认真学习、提高成绩也就成了天方夜谭,根本是不可能的。

通过与中职学生谈话得知,有的学校发现学生理了个性化发型后,会在学生大会上进行所谓的不点名批评,让该学生出丑;有的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课余时间低头“玩”手机,会轻手轻脚走过去“偷 看”,甚至向学生家长告状,要求家长收回手机等等。这样,管理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个性和隐私,置学生的自尊心于不顾,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不考虑学生的逆反心理,过多、过份、过度地管理,往往无功而返,并最终导致没有问题的学生反而逐渐成了问题学生,原本的“问题学生”问题更多了,更严重了。

(三)管得过紧,怱视生命教育

为提高规范教育的可操作性,再将各条规范具体化,并将各班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作为评选“星级班级”和“优秀青少年”的主要依据。在规范评比过程中,各班又建立了班级考评制度,周周有评比,月月有总结,班主任的眼睛盯在学校的记分牌上,学生的眼睛盯在班级评比的“星”和“美”上,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就成了评比和总结的主阵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课堂的主旋律。这些做法,是不少班主任的经验之谈,并为自己规范教育的有效性沾沾自喜。课间十分钟,你会看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站着一些学生,他们羡慕地看着周围的同学们玩耍,自己却不参与其中,连地方都不挪动一下,当我们看到全校几千名学生排队时鱼贯而出,毫无声响时,老师们是否想到:我们在为自己规范管理的成果沾沾自喜时,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过学生生命的真正需要呢?这就还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张扬个性,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管得过死,学生没有活动空间

不要把职校生管得过死,有的职校怕学生在外闹事,尽量减少学生在外的时间,采用连休制,参照普通高中的做法,结果学生在校憋得慌,想尽办法出去,老实规矩点的老是请假,调皮活络点的老是爬围墙。而有的职校还是采用双休制,发生这种情况却很少,也不见得学生在外闹事。怕学生闹事,堵的方法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合理的疏导才是上上策。试想长时间呆在同一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一股子气憋在心里,应该给予时间到外面发泄一下,况且让职校生多接触社会更有利于扩大视野,增加见识面。

(五)管得过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校不可谓不重视德育。每个学期,我校都制定详细的德育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可谓“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如果是重大的德育活动,我校还要制定专题活动方案,加强落实。时代变了,网络高速的发展德育如果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空洞地说教。学校传统的德育工作内容、惯用的德育手段与途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研究传统道德和时代特点的衔接问题,赋予传统道德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教育落在实处。在实施德育量化过程中,必须以尊重学生、教育学生为前提,教职工切不可滥用手中的“黄牌”。

二、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有领导曾在非正式会议上说:“教育好一名中职学生就等于社会少了一个流氓,办好一所中职学校就等于国家可以减少一所监狱。”此话听起来似乎感觉有点夸张,但其用意显而易见,中职学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学生管理成效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的 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较其他学校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那么该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创造性地开展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中职学校育人成效呢?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朽木难雕”,难成大器,而自我菲薄、自卑自弃。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和尊重,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多关爱,多鼓励,所言所行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底线要求,以促进学生快乐发展为标准准则。以生为本就是要

减少过多的“刚性要求”,适当增加“贴心服务”,顺应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规律和需求,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以高尚炽热的情感感化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心,确立人生追求目标。以生为本要求管理者冷静、机智地面对学生“犯错”,既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又考虑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教育批评学生有理有据,适度适当,杜绝“治病伤人",力争“治病救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

够接受。这是因为,管理制度虽然严格,管理手段却比较人性化,加之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机制,抓好制度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环节,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求情、家长说情而失去原则,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另外,学校团委还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转变单一教育方式,采用多样化活动体验

大部份职校生除了学习基础差外,个人素质修养也较欠缺。所以中职学校除了要让学生学会一门谋生技术外,更要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事之道。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敬业、合作、诚信、务实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但是职校生因为经历了较多的失败,听到的是许多批评的内容,厌烦了罗里罗唆的说教,所以职校老师如果采用的还是原来那种单一说教的教育方式,效果可想而知。职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自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在班级里通过辨论赛、演讲比赛、以寝室为单位的篮球赛等活动培养小团队精神;通过综合实践课、运动会、文体周等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野炊或素质拓展训练亲近大自然等。

其次体验生活,给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如加强班级交流、校际交流,邀请优秀毕业生讲述奋斗的历程或社会成功人士的经历报告,观看主题片,体验人生,正视自己。如我校举行的法制教育讲座、企业家创业史讲座、服刑人员转变历程报告会等等。

再次学校、家庭带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老师、家长甚至社会相关人士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包容学生的一切,给失败学生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我校评出的“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陈娟老师,平时总能看到他在学生群中的身影,和各种学生在一起有说有笑、侃大山、打篮球、下象棋和散步等等,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既和学生增进了感情,又让学生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全面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教育教学工作问题和

矛盾突出,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异常艰难。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中职教学改革根本目标。在教学组织手段和方法方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同时,进行课堂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状况是进行有效课堂组织的必要条件。职校生之所以会死心塌地来职校读书,除了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高外,最重要的是想来学校学到一技之长而获得谋生能力。如果在学校里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他们的心就安定不下来,时刻准备要换个地方。这就需要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教学任务目标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实施,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任务目标。为此,学校把教学管理与督导的重心放在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实施方面。“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教学原则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其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实用课程的教学。例如,我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特别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多次组织专业技能大赛,并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以此种方式检验了教学成果,而且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就业的“直通车”。竞赛中涌现出的“技能高手”,凭借着其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得到企业的青睐。

另外,学校在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依托行业优势,与 20 多个企业合作,实现了校企、工学的对接。学生在校内的实训环节完成后,必须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必须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培养,是使学生由课堂和学校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于学生、企业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对学生有利,同时对企业也非常有利。

同时,辽宁省建设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总站、辽宁省建设厅颁布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和大连市城乡建设培训中心设在学校,负责起大连市建设行业60 余万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学校在承担社会培训的同时,为在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毕业就能拿到岗位证书上

岗,上岗就能独挡一面,深受企业欢迎。

(五)家校结合,形成共识,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

学校教育的“5天”加上家庭教育的“2天”'会等于多少?答案取决于家校教育的协同程度。如果家长和老师思想不统一、要求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矛盾、背道而驰,那么答案肯定小于7天,甚至可能小于5天或更少;如果家长和老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合二为

一、相得益彰,那么答案肯定等于或大于7天。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及老师,要主动联系家长,坚持联系家长,与家长形成共识,增强教育合力。期初、期末或遇重大事情时尽可能登门家访,平时可采用电话、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通知家长来校谈话时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家长和老师双方对学生的了解才能全面、深入、准确,从而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管理者要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学生心灵世界,使学生把老师看作是真正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好老师”,而不是一打电话就是告状的“坏老师”。相信有了学校老师的积极沟通和真诚交流,家长一定会更加支持学校工作,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更加顺利有效。

(六)引进市场经营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职校生看上去人高马大其实只有十六、七岁,年少气盛,在家里是大人们的宠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所以职校老师不能把他们跟自己生活的年代相比,要充分考虑他们享受惯了安逸的生活,吃不起苦,受不起累,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关心又要扶持。职校要引进市场经营观念,一方面把他们当作服务对象看待,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冬天提供热水,做好学生的保暖措施,夏天要想办法驱除蚊蝇,为学生做好降温工作。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自食其力,如教育学生如何合理消费,如何保健,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洗衣整理内务,烧水做饭炒菜等日常我们看似简单易做的事。这方面在我校己有许多成功例子,如之星、婆婆妈妈型班主任——周仙菊老师手中经常带着两个笔记本,一本记着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一本记着学生的用钱记录,周老师虽身兼两个班的班主任,学生的流生率却几乎为零;还有之星、省道德楷模——王林玉老师心里总是装着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对学生总是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所以把学生群体当作你开发出来的市场,只要你耐心去经营,给予人性化的服务,这片市场永远稳固地属于你。

总之,中职学生管理就是要突破传统观念,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取未来的谋生能力,我们就要去改革,去尝试。

【参考文献】:

[1]魏秋菊;浅谈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廖燕飞;理科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3)[3]万玮;“震撼式”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朱德华;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5]李海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建立和谐班集体[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3)

[6]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7]梁建强.闫少雷;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姜建宗;谈职校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J].职教育研究,2013(12)

第五篇:对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

对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对中职学校音乐教学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索和尝试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明确定位,以及丰富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因材施教,运用各种灵活互动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课堂兴趣,从而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定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91-01

前言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希望,音?方逃?在教学在整个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灵魂的语言。音乐教学能动态地激发学生从音乐兴趣中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另外一个侧面培植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在整个中职校教育体系中较其它学科更显出其独有的优势。概述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音乐教学质量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音乐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修养等方面的提升都有较大的影响。加强音乐教育已经是很多中职校在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音乐教学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音乐教学还采用传统保守静态的教师为中心,给学生生硬地灌输各种音乐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不够。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学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发展思维的拓展,而不是给学生更多的固禁和限制。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知识的接受器和信息储存库。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学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索、分析和实际活动。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加强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艺术熏陶。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3.1 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音乐课除专业院校外,在其它中职校中因不是主专业课而客观上教学计划中排的课时量相对少一些,加之教学方式的单调,音乐教学设备的缺乏和老化,专业课教师的随意调配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够重视音乐教学的客观存在。

3.2 音乐设施不足

中职音乐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性较强,所以音乐设施在音乐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音乐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音乐设施不足的问题,缺乏专业的音乐设备,完全阻碍了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音乐设施的缺失,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用乐器演示一遍,然后强加给学生简单的记忆,没有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多地、真实地去操作音乐器材,导致音乐教学效果弱化。

3.3 忽视基础训练项目

很多中职音乐教师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基础训练项目,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高难度歌曲和大曲子上,导致学生没有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舞台实践,也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对各类乐器没有正确的认知,在曲目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遵循教师的意愿来选择曲目,这对学生未来的音乐道路发展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有效开展的具体措施

4.1 明确定位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各个方面都仿照普通高中院校,并未对中职院校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只是盲目的效仿地生搬硬套其它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脱节,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乐趣,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要想将中职音乐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中职院校要把音乐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明白确定位,音乐课与其它专业课间等主要,而不是某种程度上的单恋,音乐课与其它专业课程都是平等的,在相互渗透中起到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学习热忱,在两情相悦中活跃学习环境。

4.2 丰富教学方法

针对过去中职院校的音乐的教学简单地采取音乐欣赏的单一模式进行的有关音乐的知识传授,实际学生自身的音乐乐趣潜能没有得到激发。长期利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方面就会产生排他性,缺乏积极性,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需要将教学方法进行丰富,不仅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音乐,自发的去理解音乐,将音乐做佛动情感的添加剂接纳和理解,从中培养学生乐于勤于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3 严格基本方法训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乐的引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改变,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在中职音乐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更要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去实行严格的基本方法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严格让学生挺胸收腹、双脚站稳,杜绝出现踏胸、歪嘴眨眼、耸肩的问题。其次是要让学生加强呼吸方法训练,这样能够防止学生出现高音反复唱不上去的现象。教师在音乐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功底,提高其综合音乐素养。

4.4 运用网络等多媒体载体,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多媒体和网络使用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新媒体教学软件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都调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直观地将自己融入歌词、旋律、图像之中,犹如身临其境,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我校是理工类中职院校,音乐教学主要体现在学院文艺范围教学实践中,由于受音乐教学设备的限制,我校充分利用音乐投影,让教学软件的教学光源,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练习方法、表演形式,舞台展示与教学软件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反复操练,精益求精。

4.5 音乐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做好音乐教学工作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进步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这个时代是以信息传播等特征、以创造性决定成败。教师的思想也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是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根本前提,对学生负责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教师还需具备从严执教、诲人不倦、敢于先创、奋进创新的教学作风,在教学实践中言传身教。课堂教学不宜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枯燥单板,课堂上应师生互动、慷慨激昂,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思绪万分、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对中职学校音乐教学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中职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起对其基础和练习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及合理编排的的科学性,多启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兴趣爱好,音乐伴随学生完成学业,伴随学生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林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书法学习与职业素养提高[J].海峡科学.2016(10):60-62.[2] 李艳霞.广州市中职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建议――基于我校物流专业学生情况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2017(01):115-116

下载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摘 要 从分析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新时......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篇1为了做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招生学校经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低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甘肃张掖民乐三堡寄宿制小学:项秀兰 内容摘要:“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 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孩子”教......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修改稿 题目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姓 名 庞 文 明 教育层次专 升 本学 号 081130093 省级电大山东电大专 业教育管理 市级电......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

    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最终定稿]

    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对于任何一个领域而言始终是永衡的主题。就中职教育来说,改革的节奏始终都要比普高来得快,力度要比......

    对中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立胜 关键词:中职、中职教育、中职生、生源质量、投资、考工、师资、憧憬等。 (谨以此文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帮助中职学校走出困境,则乃中职学校之......

    对中职专业建设的思考

    对中职专业建设的思考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专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明确和调整专业部职能定位,明确专业部工作的中心任务和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内容,狠抓教学质量,形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