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10ADADADCACC11——20CDBDDDAADA 21——25ADB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6题,各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
(1)、奶类和豆类食物肉蛋类食物
(2)、无机盐维生素脂肪水
(3)、E糖
(4)、D维生素
27.(8分)
(1)、收缩扩大扩张降低
(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
28.(11分)
(1).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2).上、下腔静脉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
(3).动脉左心房肺
29.(5分)肾脏肾小球⑥葡萄糖蛋白质
30.(8分)
(1).神经元(神经细胞)反射弧
(2).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非条件(简单)
(3).条件(复杂)大脑
31.(8分)
(1)③①
(2)①②
(3)①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酶的(催化)作用发挥最大活性
(5)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中的淀粉酶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第二篇: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共22分)
1.(共7分,每空1分)①万里赴戎机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黄梅时节家家雨 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夜发清溪向三峡⑥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2.B3.A4.C5.D6.B7.C8.A
(注:2—7小题每题2分,第8小题3分)
二、阅读与理解(本大题共12小题,共30分)
(一)(本题共3小题,共9分)
9.(2分)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1分);从内容上看,写出他们处境的危急。(1分)
10.(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反映了斯科特一行所处的危险环境(1分),预示着他们悲剧的结局(1分)。
11.(4分)“心中的海市蜃楼”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2分)这种回忆与怀想跟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加增强了悲剧的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2分)
(二)(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2.(2分,每小题1分)①会:适逢,正赶上②是:这
13.(2分)只听见帷帐中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14.(2分)通过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突出表演之“善”。
(三)(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5.(2分)①少:小②故:所以,因此
16.(2分)漳河就发源于此(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17.(2分)表现了女娲坚持不懈或意志坚定或执著的精神。
(四)(本题共2小题,共9分)
18.(2分)内容上,渲染了气氛(1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1分)。
19.(4分)一是作者巧妙地用了一个比喻(1分),将无形化有形,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分);二是运用动词“滚”“滴”“溅”“落”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1分),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令人回味无穷。(1分)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20.(3分)听不见的“回音”指观众内心的共鸣(1分);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1分);所以“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对梅兰芳的歌喉的赞赏完全出自内心,发自心底(1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一)综合性学习(本题共2小题,共4分)
21.(2分)材料四。
22.(2分)示例: 吹拉弹唱,谱出世态炎凉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4分)23.(2分)疟疾大叶肺炎
24.(2分)汲取的精神有: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明确的人生目标等。(写出其中的两项即可得全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5.评分标准大致为:36—40分(一类文)
31—35分(二类文)
26—30分(三类文)
25分以下(四类文)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第三篇: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BBADD6—10BBACB11—15DCCDC16—20CAACB21—25DDCCC26—30CAACA31—35CABCD36—40ABBB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1.(8分)⑴真核 电子显微镜⑵内质网核孔染色质 核仁⑶DNA⑷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5分)(1)蛋白质磷脂(2)选择透过性(3)ba
3.(5分)(1)三碳化合物(2)ATP【H】(3)二氧化碳 光照强度
4.(6分)(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2)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5.(5分)(1)杂合子Aa(2)AA、Aa(写不全不给分)AA(3)3∶1
6.(8分)(1)下丘脑神经分泌(2)甲状腺激素下降反馈(3)2(4)组织液血液
7.(5分)(1)体液 蛋白质(2)A、B畸形(3)会
8.(8分)(1)4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捕食和竞争寄生(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第四篇: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2012~2013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1)坐我西阁床着我旧时裳对镜帖花黄(2)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水潦尘埃归焉(3)夸父与日逐走 欲得饮(4)江山代有人才出(5)落花时节又逢君
2.B3.D 4.C5.B6.A7.D
二、(一)8.斯科特等人到达南极点后极度绝望的心情。9.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10.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11.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二)12、(每词1分,共4分)⑴说出⑵大腿⑶跑(4)即使
13、(2分)(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2分)
14、(2分)B
(三)15.老师对学生的关爱(1分);同学、朋友之间的帮助(或艾傈对依拉的情谊,1分)。
16.修辞手法(1分,写出其中一种即可):比喻、拟人、排比
作用(2分):比喻,把阳光下的瑞丽江比作金子一样闪亮,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拟人,把晨风当作人来写,用 “钻”字写出了风儿的特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排比,风儿钻进树丛、水汽、村寨,条理清晰,增强表达效果。
17.提示:关键词:会关心人、聪明、有情有义、大方、能吃苦的人。(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18.关键词: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19.材料二材料三
20.“伯乐相马” 优秀人才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21.保尔·柯察金(保尔)2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23.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2分,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义解释,语句通顺)
四、作文:略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第五篇: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
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
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 C.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D.防止自花传粉
2.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他的探索经历的过程是 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C.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D.分析→假说→实验→轮证
3.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 A.l:l:2:4 B.1:1:1:2 C.l:1:4:4 D.1:l:l:1 4.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是
A.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B.RNA、DNA、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D.DNA、脱氧桉糖、能量和酶 5.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由此推论
A.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B.一条染色体上携带许多基因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20种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可以准确地复制 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下面关于基因、性状、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 C.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8.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 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 C.有耳垂为隐性性状 D.不能说明问题
9.水稻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两株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是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易染病:矮杆易染病=3:3:1:1,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 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 C.DdRr和DdRr D.DdRr和ddrr 10.关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红绿色盲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交叉遗传的现象 B.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一般为隔代遗传 D.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是色盲
11.下面是某学生模仿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观球菌转化实验,其中实验步骤、结果均错误的是
A.R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B.加热杀死的S型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C.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D.S型活菌+R型死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12.用噬菌体去感染大量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H应 A.随着细菌的解体而消失掉 B.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C.发现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13.右图是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A.①和②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若③是腺嘌呤,则与之互补配对的碱基是尿嘧啶 C.④含有的碱基种类是5种 D.④是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
1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基因组成属于二倍体生物的配子的是 A.Bb B.aB C.Aa D.RR
15.已知某DNA分子片段中有8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有220个,该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个数是
A.180 B.220 C.400 D.360 16.用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的DNA分子,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占20%。若该DNA分子在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二次,则结果不可能是 A.共产生4个DNA分子 B.含有N的DMA分予占1/2 C.含有N的DMA分予占1/2 D.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
17.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14141
5A.该过程表示复制 B.过程表示翻译 C.图中①是细胞核 D.图中②表示tRNA 18.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第23号染色体的一部分移接到第14号染色体上造成的。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19.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使生物体表现相应的性状。下列性状的控制与此不相符的是
A.白化病 B.镰刀型的红细胞 C.豌豆的皱粒 D.苯丙酮尿症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诱变育种优点的是 A.可以提高变异频率 B.育种年限显著缩短 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D.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2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22.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 B.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C.多倍体育种可以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 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23.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现象是 A.染色体的变异 B.基因突变 C.DNA的复制 D.蛋白质的合成 24.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定向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5.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的三个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①甲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②乙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④该细胞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 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27.下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在细胞核中完成
B.DNA分子中a为转录mRNA的模板链
C.若X处C/G替换为T/A会导致肽链中氨基酸全部发生改变 D.运载图中色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ACC 28.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B.此图表示的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C.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 D.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对性染色体
29.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l条染色体含有 A.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C.2个单链的DNA分子 D.1个双链的DNA分子
30.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信使RNA进行基因的克隆,选种快速克隆基因的步骤依次是 ①转录②DNA复制③逆转录 ④翻译
A.③②① B.③② C.②①④ D.③①②
31.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自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32.在减数第二我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的现象是 A.染色体复制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3.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
A.碱基种类多样 B.碱基排列顺序多样 C.碱基配对方式多样 D空间结构多样 34.DNA与RNA相比,特有的化学组成有 A.磷酸和五碳糖 B腺嘌呤和胞嘧啶 C.核糖和尿嘧啶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3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分别指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37.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遗传上的共性是 A.都能产生新基因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都导致性状改变 D.都会改变因中的遗传信息 38.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39.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 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条件的改变 D.染色体变异 40.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C.新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地理隔离
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41.(7分)回答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 核中发现被标记的____、____、____。
(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____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选并能够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____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右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谷氨酸一赖氨酸一”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等;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C、GGC、CGA、GGG。)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42.(4分)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 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实质是。43.(9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l,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是。
(3)某种痛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避 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相同吗(相同/不同/不一定)。图中男性个体的基因型为、、,女性的基因型为、。
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l-5CCDCA 6-1OACAAD ll-15DCABA 16-20BBDBD 21-25CDADC 26-30CDABB 31-35BBBDD 36-40CBDC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41.(7分)
(1)mRNA tRNA rRNA(2)DNA RNA(3)②-CCUGAACAGAAG-42.(4分)(1)基因突变
(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定向选择(人工选择、选择)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基因频率改变)43.(9分)(1)Ⅱ-2(2)四分体(减一前期、中期)(3)伴Y遗传
(4)不一定 XY、XY、XY、XY XX、XX(AAAa aa AAAa也可)AA
aa
Aa
aA
AA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