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时间:2019-05-12 20:1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第一篇: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作 业

课程名称专业

学号24102008学生姓名王得良论文名称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上课时间

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

人生多坎坷,遇到障碍一定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懂得自己摸索着爬起来,心理健康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作为大学生,应该深刻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

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在实践中,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

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确定,那么,我们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那些途径维护心理健康?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与这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是分不开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班风相对校风而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一般来讲,处在积极向上、宽松友好的班风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相反,就会使人感到寂寞孤独、紧张压抑,从而对学习和其他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可见,保持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观念不断得到强调和重视,但心理健康教育却长期被忽视,甚至存在着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其实,德、智、体等教育的进行都离不开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德、智、体诸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因此,学校上下应统一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诸教育之中,并使不同岗位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通过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校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刊、学生组织的交流刊物、广播、板

报、橱窗等,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校内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广泛介绍心理调节的方法,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起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5)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学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自身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与学习,还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各种心理现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都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最为清楚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修养、自我拯救也最为重要。大学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只有人才具有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许多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自主地生活,一时间像从笼中放飞的小鸟,似乎得到了许多“自由”。但是,如果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律而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就会给自身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是大学新生的当务之急。

(1)学习负担要适量

新生入学后,在学习上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进入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不思进取,虚度光阴;二是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压力大,时时处于高焦虑状态,从而导致学习上疲于应付。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但负担不能过重。在学习上,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混文凭,也不可过于疲劳。

(2)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驰

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这为合理地安排生活节奏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既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紧张,又可广交朋友,体验到愉悦。这种稳定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适应。

(3)要学会科学用脑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要促进心理健康,就要学会科学用脑。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几乎每一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失衡,甚至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对于情感丰富而冲动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的重要性。

我的感悟:无论生活的道路多么坎坷与艰辛,现实如此的残酷与无情,一切与生命比起来,都显得何等平淡无奇。有了生命,任何艰辛困苦我们都能默默的承受,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些心理障碍,没必要。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而在中国近代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来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那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回首长征期间到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中华民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军队君子之勇,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的最佳体现,更是领导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成果。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探索、摸索中所得的宝贵经验,中国最近几十年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实事求是”。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无数的潜在的利益背后显露出来的是人们越来越贪婪的嘴脸,社会繁荣的同时也日趋复杂化。人们为了暴利,不肯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过日子。反而开始心浮气躁,开始采取一些非法行为去谋取非法利益。社会上各种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在他们的背后,都是没有实事求是的显露。

如果说,一个人在校园生活中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观念,那么他踏上社会后可以说是危险的,他会在唯利是图的社会里丧失本心,变得不择手段。因此,每个人在十几年的社会生活中就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精神。

大学生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因为我们正在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既即将要跟校园生活道别,又要把校园学到的东西带到社会。因此,此时的我们应该怎样去身负重任,如何做到实事求是,挑负起国家未来栋梁的大任呢?

我们来到大学,立足点是学习知识、技能以及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我们学习实事求是思想的过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去付出才会有收获,这应该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有的认识。在大学期间,我们所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不应该让自己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应该沉迷于整天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停下来,当自己忙于学习、社团活动或者兼职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在这忙碌之中找到自己潜在的价值。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伟人、英雄的。他们都是在不断的在小事中实事求是,磨练自己意志和追求,他们都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朝着目标前进,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傲视群雄。没有人能够在无所事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没有人能够在荒芜时光中让自己强大。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而你所在的高度都是你实事求是,勤勤恳恳走出来的。很多人都会想着有天能够有一双翅膀带着你翱翔,但是如果你没有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翅膀,那只会在你飞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折翼了,让你重重摔了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能成为老鹰的人毕竟是少数,只有踏踏实实当好一只蜗牛,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永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属于自己的金字塔。所以说,我们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展开工作,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冒进,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脚踏实地也就是以实事为依据,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

理性,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2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

五年临床三班胡阳131114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开篇的第一句话。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百善是以孝为先的。

如今,被称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正在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不断的成长,不断的独立自我,可以自如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然而,在与父母的交际沟通中,我们却是显得那样的茫然与笨拙。没错,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改变,在所谓的“代沟”上架起一座宽广大桥。

首先,我们应当学会破冰,尝试一些营造家庭轻松愉快氛围的小技巧,我们不应该在自己与父母之间建立高墙。我们可能有一些习惯,习惯于别人来理解我们,来迁就我们。其实,家庭不仅是爸妈的,也是我们的。我们也有责任去付出努力,建立自己与父母之间良好互动的关系。如果换位思考,每天当父母回家,看到的是一张冷脸,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积极的反馈,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们会平心静气地听我们说话吗?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尝试用温暖的笑容迎接父母的回家;用一些简单积极的词语去反馈,“哦”、“好”、“这样啊”“我知道了”;用一些简单的行动去体贴父母,把你对父母的爱与关心表达出来。当然,如果是女孩子,在面对唠叨的时候,不妨撒撒娇,这比气呼呼地对抗更能化解矛盾。这样一来,爸妈一定如浴春风,心里潮乎乎的,舒服得很。

第二,当我们拉近与父母心里的距离后后,就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了。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有着“十全十美”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因为爱的缘故。关于这一点,你应该理解,但不必当真。同时,你可以寻找生活中恰当的机会,表达自己: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慢慢地,你的父母会了解:你是有自己想法的,你在渐渐长大,他们对你的期望或许并不那么合适„„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改变,学会尊重你个人的一些想法。你要相信,一家人在一起,只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沟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要讲究方式与技巧,不要因为他们是父母,而忽视了父母的感受。最后,不要因为所谓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巨大差异,就拒绝父母对你的建议。如果你仔细听,也许会发现其中的合理之处。尝试着去理解父母。有时我们不能接受父母的建议,也许是经历不同、经验不同造成的,并不意味着父母的落伍与老土,如果拒绝,也应以理解的态度去拒绝。你慢慢会发现,方式不同,结果也很不同。

也许我们会质疑,会说,“怎么说了半天,都成了我的不是,难道父母就没有责任吗?”事情当然是双方面的,有时父母与我们的冲突只是“代沟”的表面现象,实际上是我们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两种价值观碰撞,仅仅靠多说话、多沟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价值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的,我们孩子是在变迁了的社会中建立了新的价值观,如果父母用旧的价值观与我们去沟通,只会把矛盾扩大化。

此外,父母还应该了解,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有学习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与父母冲突的压力、与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现在全社会都有成功焦虑。而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惟一的,人最大的满足是精神满足,片面强调考上好大学,孩子自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寻不到幸福感。社会在转型期价值观混乱,孩子自我选择价值观出现困难。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才能沟通好。

作为父母还要对孩子宽容。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对孩子的不安、不满和不同观念不要紧张,要善于接纳。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另一个原则问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实话实说,否则沟通是无效的。但是在期望父母的改变之前,我们自己要先尝试改变。如果你在做了很多努力之后,事情并没有改变,爸爸妈妈并不能认同你,那么就需要家庭系统辅导了,即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辅导,建议寻找专业的心理人士。

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就会更上一层楼。我们要相信,父母给与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是最永恒的。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定稿]

1.什么是心理健康?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所以说心理健康其实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了身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的完好状态”,指的就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还做了如下定义: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人们越来越了解到,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具有良好心理健康者,对外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则基本需要满足,心理机制正常。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样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九条标准:

1、对现实具有高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

3、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

4、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理论;

6、对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保持经常的兴趣;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具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8、具有民主性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欢乐和忧伤。心理健康具有下面7个具体的标准: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适当地表达情绪;健全的人格;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

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2.概述依恋的类型。

尽管所有的婴儿都存在着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根据婴儿在不同陌生情景中的表现,埃斯沃斯认为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即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这也是为其他研究者所验证和普遍接受的。1.安全型(securely attached)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交谈。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抚慰、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这类婴儿约占65%~70%。2.回避型(avoidant)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只是非常短暂的,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因此,实际上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无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以,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做“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约占20%。3.反抗型(resistant)这类婴儿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10-15%。上述三类依恋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埃斯沃斯和其他的研究者的研究还表明,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安全型可能变为不安全型,或者不安全型转变为安全型。

3.分析抑郁症产生的原因。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或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竞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商业界到学术界,从成人世界扩展到儿童世界。竞争是在有限资源的分配中所必然产生的,无人能避免。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紧张、人际关系复杂,使人们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心情低落,由此造成各种身心疾病,抑郁症就是其中一种。心情低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体验过沮丧、忧郁的心情,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心情可能严重到构成一种需要治疗的障碍。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主要表现就是心情低落,并由此引起生活中其他活动的减少,如社交被动、进取心减退、生活疏懒等。抑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工作效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各种无形损失,有些极端严重者还可能有消极自杀举动。抑郁症还会引起物质滥用,由于心情郁闷,无法解脱,一些抑郁者往往求助于具有轻度兴奋和麻醉作用的香烟和酒精,因此很容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的恶习。对抑郁症的原因,目前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抑郁症是社会病,即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紧张、竞争激烈,人们郁积的苦闷心情无法得到疏泄所致,因而是一种社会过程,治疗抑郁症需要改变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抑郁心情可能是由于大脑中调控情绪反应的某种机制出了问题。

可能导致你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有以下方面:⒈遗传基因: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⒉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⒊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抑郁症状。⒋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⒌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抑郁症。⒍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抑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抑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抑郁症及焦虑症。⒎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抑郁症状。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各个大学都开办了心理学这一课程,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有幸也参与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比如第二堂课“认识你自己”,老师让我们写出20个词语描述自己,然后根据自己所写的描述分析自己的心理情况,此时我才第一次真正更好的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20个词中只有12个勉强算是积极评价,有点自卑等。然后通过后续部分的学习,我又找到了一些能够针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如通过良好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对“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差距的存在正确对待,并且对两者之间的缩短充满信心,努力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积极的自我体验中。重视积累成功的愉快体验,以不断获得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行动目标,使之容易实现,自尊心、成就感获得满足从而自信心增强等。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方法对我自身真的有作用。这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而且还增强了我都这门课程的了解与兴趣。

当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虽然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久的甚至是一生的。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这门课程正是给与了我这些方面的知识与启示,从此就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有这样的信心!

下载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如何做到心理健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谈谈你对AQ的认识,以及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技巧与策略近来在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个新名词:AQ(AdversityQuotient),明确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AQ(逆境商数)......

    大学生心理健康(精选)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调查显示,2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有知心朋友,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有知心朋友。还有5......

    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Winky.lyy 。 我们学生应该学好廉洁修身这一们课程,因为它能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驻我们的思想,培养我们精神品格,萃取我们的闪光点,锤炼我们的意志品......

    大学生如何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汇报

    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敬爱的党组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

    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Winky.lyy 经过学习廉洁修身这一门课程,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懂得廉洁修身,不一定在某个工作岗位上来能体现自己的廉洁。其实日常生活中也能体现我们......

    大学生如何做到廉洁修身

    廉洁教育能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精神品格,萃取他们的闪光点,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自强,自立,自信,自助,使他们在学期间就养成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解放思想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解放思想摘 要:为了坚持走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好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应勇于解放思想。本文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分析了......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