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和谐社会的历史沿革
学院:矿业技术学院班级:采矿09-1班姓名:王旭学号:0926610118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在先秦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儒、道、墨三家对“和”都做了解释并有完整的构想;在近代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和中国的一些开明人士对中国前途的探索,并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中国,又有一些新的发展。
【关键词】和谐、大同、阶级、发展
【正文】
我们都知道,党的十六大报告明却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构建时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即使还有待完善,但也不是凭我的能力可以做到的,因此,对一些较简单的且受关注较少的问题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领悟,因而,我搜寻了一些关于和谐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的资料,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做一个小结。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一个原理,它就是人类社会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然有继承,那就要有一个始创者,或者是“开山祖“,那么我就要寻找和谐社会的”开山祖“,经过整理,我大概八和谐社会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中国的古代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这是“朴素’的和谐社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人们自然状态的和谐,对于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没有系统的人理解,这时的和谐主要包括儒家、墨家、道家的关于”和“的思想。
据相关科学家查证,“和”字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在甲骨文上和金文上都有记载,只是当时没有和谐社会这么深入的思想而已。而先秦时期的和谐思想主要集中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然,百家之手当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礼乐仁爱的和谐思想,主要是在春秋礼崩乐坏而诸
侯战乱纷争的背景下提出的,已恢复周礼为内容,而建立和谐社会,营建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这个“礼”又是“和”的基础,在维持周礼之后,最终实现和。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封建统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儒家思想才能统治中国几千年不倒。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也都讲求一个和字,我认为,这和我国封建社会的这种和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孔子的学生都大多数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使其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
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的有一位大家—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以此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社会,这更加完善并发展深化了孔子的思想,尽管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但却对后人稀罕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孔子的老师老子开创了道家一派,在春秋时期就提出要建立一个“天人合一“的社会,无为其实是无所不为,而天是指自然界,人回到最然中和自然相融合,真正的做到合二为一,虽然是倒退的思想,但体现出了在战乱中的人们追求和平安定的思想。
在战国时,另外一家主张和的思想的就是墨家了,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兼爱“是”兼相爱“,人民之间相互爱护,这也是墨子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因此,他有提出非攻和尚贤,这都是为做到兼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同社会中,人们的一种理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中,这种和谐是不允许有生存的空间的,而到了秦汉以后,和谐的思想虽然在每个朝代都有所发展,但都是在继承这些思想家基础上的一些小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推出,有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巩固了其几千年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阻止了其他三家思想的发展。
第二阶段,就是在近代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开放”的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和极大的发展,不论是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
在西方主要是各空想社会主义学家的思想,为后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例如,圣西门提出实业救国,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五个时期,最理想的就是未来的事业制度时期,这是一个是一切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全体自由和个人自
由,是保障社会最大安宁的制度,是一切人得到最大的福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傅立叶则表了《全世界的和谐》一文,阐述了他的和谐制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利己主义必将为“和谐制度”所取代,另外,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标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这种新的“和谐“是全体的和谐,这一种思想是空前的,且进步的,但他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去实现这种和谐社会,结果也只是空想。
而在近代的中国,出现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有这些起义,毫无疑问,因为社会不安定,不和谐,人们为了追求自己希望得到的和谐社会和生活。同时,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无论是开创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还是开办学校、创办海军,也都是为了能使本阶级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另外,资产阶级中出现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也都是为了资产阶级自己的利益,最后建立共和国,这都是对于和谐社会的一种探索和发展。但是,最终结果都失败了,或者是空想无法实现,究其原因,我一直在强调阶级间的问题,近代这些失败的事件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内部是不可能实现和谐的,至少还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不谐调,没有达成人民的要求。
但是,进到毕竟是有重要发展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前人不同,这种思想是在打破旧思想旧制度的前提下建立的,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并在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提出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这是马克斯和前人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进步,而当这种思想传入中国之后,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来实现这一和谐社会,当然,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这种和谐社会,因为无产阶级和工农群众是天然的同盟,我们实现的是多数人的和谐。
第三阶段,和谐社会在中国的新发展阶段,之所以说新,是因为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一些创新性的具体措施,主要是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的,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战略,到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在,在这基础上又发展为全面小康,而和谐社会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所特有的。
总之,从远古时代到当今社会,和谐社会有今天的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为了实现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也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第二篇: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
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不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应当努力追求和不断实现这样几个方面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将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生成的过程。
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但这个满足不会一蹴而就。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和永远的。正是这种不断满足而又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着力实现发展的均衡。均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如果在整
体上或者在某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必然会危害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谐只是这个动态过程在某一时段所达到的状态。社会要继续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来的均衡,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追求绝对的、静止的均衡,而是要不断实现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的均衡。
努
力缩小发展的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距的社会。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差距产生压力,压力催生动力。没有差距的社会必然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但差距不能过大,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发展程度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尽力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控制在社会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促使人们把差距转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篇: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四篇: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和谐、分配、均衡。
具体地讲,和谐社会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实践表明,民主法治不仅是国家政治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自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在国家政治事务治理的层面,还是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层面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面,制度建设、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社会公共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现阶段的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都有赖于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法治手段的完善。也只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法治手段,把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实现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井然有序,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应得的物质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也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共同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第二,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作为执政党,我们
党要在抓好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其实质就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一部分工人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结合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就是注重效率的体现。再分配注重以结果公平作为分配的准则,弥补初次分配过程中的缺陷,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优先的位置,通过二次分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措施,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抚贫怜弱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使社会成员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地和谐相处,形成勤业敬业、奋力进取、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扶贫解困的良好社会关系。
第四,和谐社会应该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而不能仅有一个方面、一个阶层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能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但这个满足不会一蹴而就。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和永远的。正是这种不断满足而又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着力实现发展的均衡。均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如果在整体上或者在某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必然会危害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谐只是这个动态过程在某一时段所达到的状态。社会要继续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来的均衡,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追求绝对的、静止的均衡,而是要不断实现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的均衡。
努力缩小发展的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距的社会。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差距产生压力,压力催生动力。没有差距的社会必然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但差距不能过大,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发展程度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尽力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控制在社会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促使人们把差距转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兰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再认识.青海社会科学,2007 第1期.[2]沈湘平.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第5期.[3]邓燕山.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云南图书馆, 2005 第3期.[4]裴玲.从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 第5期.[5]孙祥生.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观念.求实,2006 第2期.学号:090704105
姓名:黎柏成日期:2012.6.8
第五篇: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不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应当努力追求和不断实现这样几个方面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还将存在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追求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识不断觉醒和生成的过程。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了制度基础,但个人与社会之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应体现和落实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只有不断给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关怀,尊重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社会自身才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脆弱、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如果对自然界采取无休止的索取和征服的做法,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和谐总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和谐状态是不存在的。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但这个满足不会一蹴而就。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和永远的。正是这种不断满足而又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着力实现发展的均衡。均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如果在整体上或者在某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必然会危害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谐只是这个动态过程在某一时段所达到的状态。社会要继续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来的均衡,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追求绝对的、静止的均衡,而是要不断实现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的均衡。努力缩小发展的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距的社会。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差距产生压力,压力催生动力。没有差距的社会必然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机。但差距不能过大,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发展程度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尽力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控制在社会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促使人们把差距转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