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

时间:2019-05-12 20:0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

第一篇: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

(第一阶段课题实验总结汇报)

——海口海港学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

我校围绕心里健康课题,有针对性的、全面而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和进一步落实阶段。

一、起步阶段:主要是上学年度围绕我校申报的课题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描述和评价,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和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校在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的协助下,2010年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采用SCL-90和16PF两个量表,对全校学生进行心里普查,系统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心理波动情况,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及时地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理,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开展“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交流会

2011年3月18日,我校第五届德育研讨会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研究”交流会在三亚市嘉宾国际酒店顺利举行,我校中层以上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和年级长、班主任等共61名教师参加了会议。

我校将德育研讨的主题确定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这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前中学生问题的重点所跨出的重要一步。来自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六位班主任代表结合各自的经验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紧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究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

还特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咨询师,海口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顾问刘义林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刘教授以风趣生动的语言,真实贴切的案例和数据,从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学会悦纳自我、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六个方面娓娓道来,赢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

还编印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此次会议的举行对提高我校教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三)、创新运用网络平台 搭建学生心灵港湾

我校积极组织参加“心灵在线”栏目。2011年7月,由海口文明网、海口网开设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心灵在线”栏目顺利举行。我校积极与栏目组合作,从我校初一到高一,六个年级选送上来的大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中挑选、整理出具有典型意义的12则案例,发送给栏目组,同时邀请各年级班主任、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准时做客栏目活动,参与在线交流。

此次在线访谈特邀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岳筱雯教授、副秘书长张莉两位嘉宾,两位专家对青少年中存在的厌学、自卑、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亲子关系僵化等常见的学习、生活问题耐心地答疑解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排解心里的烦恼。这样的活动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帮助都非常大,此栏目不仅有专家的专业理论做支撑,更有网络交流手段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做保证,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我校作为海口市青少年心理教育德实践基地,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心

理教育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手段和方法,让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常抓常新,稳步发展。

二、进一步落实阶段:主要是这一学年度围绕我校申报的课题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

从这一学年开始,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我校聘用了2位心理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校长的指导下,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学校德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成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我校在重修老校,暂安置在丽晶路临时校区,全校师生在板房里工作学习,环境条件的限制,我校心理咨询室设备比较简单。目前配有桌椅和小圆桌,其他的,比如电脑、电话、资料柜等正在申请中。虽然咨询室的条件和环境很是简单艰苦,但学校领导和德育处非常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1、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内容与咨询流程等相关事项的宣传(每班两份小海报贴于教室,大海报贴于学校宣传栏)。

2、制作并打印心理咨询记录表、心理咨询安排表等多种表格,做好咨询的准备工作。

3、心理咨询老师按时值班,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每周一至周四15:00——18:00)

4、海港学校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来心理咨询室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指导。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普及知识,增强责任

作为刚走进校园,成为教师的2位心理健康教师,学习了一些部分理论书籍和文章,如《心理辅导技术》、《成长教室——心理活动课教案集》、《花季心雨——心理辅导个案集》等;邀请心理专家刘义林教授作为我校的心理顾问,作心理知识的主讲人,以强化心理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了解其涵义和特点。

2、广泛学习,提高能力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各种心理会议和活动,如省研训院组织的《举办2011年海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老师讲解心理咨询中的沙盘治疗、音乐治疗等多种技术的应用;海南省教育研训院组织的《举办2011年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我校的心理教师在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的《举办2011年海口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一位老师将代表海口市参加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每周一,我校心理顾问来我校为心理老师作心理咨询指导,探讨学生案例、观摩专家咨询工作;让教师学习中成长,提高其开展学校心理工作的能力;观摩其他学校的心理活动课,以新的理念引领学校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三)、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

我校从开学第二周开始,在初

一、初二年级、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各班每周一节课,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品质、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的辅导。根据学校工作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到目前为止,我校的心理专职教师已开展了多个主题辅导课,如心理健康介绍、自我认识、适应环境、沟通、人际关系、创新思维等等。通过研究辅助教材内容及具体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修改与完善三个年级心理辅导课教教案集,初步搭建了教学框架,并为今后心理辅导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

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挖掘自身潜能,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增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

(四)、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室10月起即向全体学生开放,心理辅导老师以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接待来访的每一位同学,帮助同学们解决在中学生活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生涯规划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同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每次咨询的情况都记录在《心理咨询记录表》上,遵循保密性原则。到目前为止,据统计,初一学生1人次,初二学生4人次,初三学生1人次,高三学生1人次。其中的4位学生的问题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得到了解决,反映不错。

我校的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在学校、电话和网上,接待了和帮助了一些学生。

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类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学生情绪问题;二是学生学习问题;三是人际关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辅导,另外在上课时、课外心理辅导时也给予适当倾斜。

(五)、心理拓展活动

1、确定和培养各班心理委员,为以后工作培养组织力量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渗透到刚刚班级以至每位学生

相关活动如下:

第九周的周三心理教师和德育处的相关负责人,召开全校心理委员会议,明确心理委员职责,介绍心理咨询室的任务和将要举行的活动。

第十周的周一召开全校心理委员第一次培训会议,刘义林教授给心理委员作了关于心理委员职责,介绍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原则等相关内容,反映良好。

第十一周的周一召开全校心理委员第二次培训会议,刘义林教授给心理委员作了关于心理委员如何开展工作和提高自己的学习等作了介绍。

第十一周将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和工作职责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到各班心理委员和各班主任手中。

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敬畏、害怕等负面观念

以目前心理咨询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学生对心理咨询比较警卫、害怕,除了常规的宣传活动形式,如海报、广播等,还采用了心理问题、困惑大搜集活动和心理咨询预约活动。在心理教师和德育处得共同努力下,制作学生预约表和心理困惑收集表(全校学生各一份,合计4000份)落实给每位同学。全校学生总动员,搜集心理困惑问题。目前各个班级陆续完成心理问题的收集,也有不少学生与心理老师预约。

对于这些搜集来的问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中,心理老师正在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相信从最终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这对我们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新依据和新思路,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为我们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三、困难及需要改进之处

由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刚开始,而且我校在环境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在这种客观的外在条件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学生从主观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但是他们不会很自如的走进心理访谈室,他们对心理访谈还存在一些顾虑。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敬畏、害怕等负面观念。

2、加强与班主任的理解沟通,收集信息。

3、心理咨询时间暂定为15:00——18:00,学校没有住宿的基础,因此学生来咨询室的时间非常有限。据了解,学生只有周二和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可以前来咨询,但由于周四学校的会议制度,也迫使多次与来访学生改约。

4、改善咨询室的内部布置,需要学校的物质方面支持。

四、下步工作计划

1、各学科教学渗透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指明要将心理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于咨询室中,要积极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资料的收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具有保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收集和管理。学生心理档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级和学校的团体资料,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

由于一些学生的毕业和新进,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在11月份下旬,在全校进行SCL-90和16PF的心理普查,积极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资料。从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教育服务。

3、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新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德育也就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养成教育应从小做起,培养孩子尊重、推崇、崇尚美德的意识,而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人们应创造和准备出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知识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能否成长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社会主义人才,后天的塑造才是质变的裁决者。美德是经过验证的,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经验性结论,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指导后人的行为准则,是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目标的有力佐证。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主要体现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地基打好了才能谈后期的建设。德育活动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首先,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基本实施途径。其次,建立起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建立起科学、简明、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没有形成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有效机制。因此,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问题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着,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难以得到根本转变。第三,有效利用德育课程标准。以标准的核心思想为出发点,全面开展与德育相关的活动,从活动中总结、体验、感悟德育的博大精深,最后成为推广美德的宣传者和受益者、实行者、监督者。第四,全员参与。学生、教师以及周围的人都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的将美德传承下去。

三、选题的意义:

我要进行的《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主要是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一套结合学校校情、班情和学生实际的、充满着人性化色彩的学校德育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

2.实践价值:

通过本研究,力图在实践上: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实践范例,促进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科学化、序列化、规范化;二是尝试寻求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基本操作框架或运行模式,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主题活动方式,提供了经验和理论依据。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德育活动课程有其心理学上的依据。玩中学是杜威倡导的教育思想,也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而内化、外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活动中体会感悟从而形成意识和信仰的过程。德育就是一个将外在的政治、思想、法制、道德的规范和意识内化为个体的品德,个体再在活动与交往中将这些社会规范和意识外化于社会。前苏联的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与意识统一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更重视人的活动的社会性和对象性,活动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也为德育活动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五项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励志教育。

1、感恩教育。感祖国培育之恩教育、感社会关爱之恩教育、感父母养育之恩教育、感老师教诲之恩教育、感他人帮助之恩教育、感自然赐予之恩教育。

2、责任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对集体负责、学会对家庭负责、学会对国家及社会负责、学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

3、礼仪教育。学习礼仪、实践礼议,展示礼仪、宣传礼仪。

4、养成教育。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道德、情操养成教育,学生学习品质养成教育,学生诚信品质养成教育,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公德意识养成教育,学生交往文明养成教育。

5、励志教育。学会赏识他人,寻找闪光点;建立励志理念;学会励志,增强内动力。

(二)德育活动课程:

(1)我国德育学专家朱小蔓教授认为德育活动课程是指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以学校或学生自我组织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道德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而设计的课程。

(2)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张志认为德育主题活动课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德育主题活动课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丰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等。

(三)主题班会课和德育主题活动课: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主题班会课有以育德为主,也有以育智为主,但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育德。其次,从其进行的场所来看,主题班会课进行的场所常以班级为单位,大多在教室进行,而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可以是任意地方,教学地点不局限于教室。第三,从教育形式来看,主题班会课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但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是活动性的。因此从两者的逻辑关系看,是部分交叉的关系。

七、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工作基本原则,落实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以生活德育为内容,以实践德育为载体,以体验德育为途径,以探究德育为方式,推进德育创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根据班级需要,在班主任主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做到教育目的更明确、教育手段更灵活、教育效果更明显。

(二)研究内容:

1、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的研究

挖掘整合德育资源,结合常规与动态教育,构建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专题化、特色化、序列化,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模式。

2、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有效开展模式的研究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从班级德育主题活课的准备设计、实施阶段等形成一般模式的研究,旨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校园德育环境的营造

将一切可以利用上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时间、空间等都赋予养成教育德育活动课程的有关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活动环境。

(三)研究假设:德育主题活动课也有自己的教案,其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环节、活动要求、活动组织者、活动方法、活动效果以及活动效果反馈等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突破与创新之处:

1、拓宽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内容,扩大学生德育课程的选择性,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提升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2、结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统筹规划,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做好不同年级之间的德育内容的衔接。

八、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进行前期方案设计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

2、搜集资料,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形成更明确的开题报告。

3、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工作。第二阶段:实施方案阶段: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中期评估工作,请专家予以指导。阶段自查,调整和改进研究工作,举办研讨活动,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推进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接受工作室的终期评估鉴定。

(三)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 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领导管理机制。

2、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激励表彰机制。

3、加强调研指导,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检查评估机制。预期研究成果 :

1、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探索与实践研究文集

2、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典型课例 3.课题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学校对德育工作还是很重视的,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普遍存在着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德育途径方法陈旧过时、缺乏创新、效率低下应该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最基础的班主任工作随意性大、效率低,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德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新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宋妍娇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

调研报告

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宋妍娇

第三篇: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申报书

本课题研究现状:

“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战略定位为导向,立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破除中职德育目前的存在的手段传统、内容单

一、教与学矛盾导致的师生关系僵化和尴尬、毕业生职业道德修养缺乏等困境。充分考虑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产业结构加速变化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培养道德、知识、技术和技能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此课题由校长陈玉华同志负责,德育小组承担研究任务,本课题主要内容:

(一)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基础教育对接,分析基础教育初中阶段乃至小学阶段学生德育工作;了解家庭教育背景,为形成家校合力奠定基础;调研社会教育,分析社会教育对中职生的道德影响与新要求,从而形成适合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新生态)

(二)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有效性

(1)普及生态教育理念,合理转变传统教育思想(2)订制教师成长计划(阅读、培训、外出学习交流)

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1)订制学生德育成长计划,及时追踪及时反馈

(2)将个人德育成长纳入学业学分中

(3)树立身边的榜样、传播正能量(一周一公布,一月一统计)3.新型德育课堂(课堂是进行德育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在已有的案例分析 式、名人名言警醒式课堂基础上融入新形式)

(1)课本剧式德育课堂

(2)辩论赛式德育课堂

(3)演讲式德育课堂

4.读书活动

(1)系统式阅读(传承传统文化,达到阅读深度的要求)(2)碎片式阅读(适应时代发展,达到阅读广度的要求)

(3)以读书为主题,定期开展读书汇报表演

5.心理咨询

(1)设计心理咨询道具,营造积极温馨的心理咨询环境与过程

(2)建立咨询者咨询档案,便于心理咨询老师跟踪了解

(3)制定我校心理咨询案例汇编,便于心理咨询老师分析、学习

6.社团班级文化建设

(1)一生一社团(根据学生特长或者性格,引导其加入社团,并将其在社团内的各项表现纳入德育成长积分中)

(2)一班一文化(以专业为基础,营造适合专业学习的班级文化)

(3)引导学生以社团形式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培养学生对集体力量的认识,锻炼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7.游学活动

(1)主题游学活动(主题以及该主题游学的意义、目的需要小组讨论)

(2)游学活动总结反思

本课题基本思路:

破冰前行,改变固有落后模式;整合资源,发挥德育力量最大化;先行先改,积极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人才道德培养目标。

本课题研究方法:

资料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基本观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战略定位为导向,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

本课题创新之处:

职业教育是生态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其对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构建德育教育新生态,从人的角度出发,切实改变当前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困境,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工作水平,从而达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形式下,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要求。本课题提供多样化德育路径,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禀赋、兴趣、爱好和潜能实现多样化发展,同时为合肥市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德育理论及实践经验。

第四篇:课堂上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课堂上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新课程标准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它的课程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法制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德育教育。

2.《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是最有效的,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的工作特点决定的。学校的大量的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在任何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他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各学科教师的艺术挖掘,融会贯通渗透,才能在新道德教育下,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德育教育是个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性较强的学科,在阐述德育自身所特有的基本要领、基本思想内容的时候,几乎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相关内容,且需要诸多知识点的支撑。目前,有时候会出现德育工作干巴枯燥,苍白无力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含量低,教师不善于运用各学科相关内容去丰富德育内涵,艺术性渗透,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实际上,德育工作并不是德育学科包打天下的领域,其他教学科目也包含丰富的德育因素,应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保证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得以实施的基础上,德育教育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因此,要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渗透技巧,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传道”于“授业”之中,达到德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呈现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的良好局面。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本课题具有鲜明,突出的行为与实践特色,即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寻找学科中德育因素及具体问题。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途径,方法,积极开发课堂教学中,所含德育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开展德育在新道德教育下艺术性渗透活动,初步获取课堂教学的德育艺术渗透方式、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虽然本课题在国内开展研究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尚不能很好的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进行艺术性渗透,以致流于形式,错过了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其次,把德育教育的过程看成单纯的说教过程,使德育过程与品质的形成过程相分离,各学科之间各行其是,没有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再次,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以智育代德育,教育教学渗透不经常,不艺术,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时有存在。因此,针对以上这些弊端,课题组觉得本课题的再研究尤为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的界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科教学就是改变国务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强调了学科教学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科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人生价值观,从重知识结论到重过程体验,从中智力到重感情的转变,因此,新课程目标告诉我们说: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经常地艺术地渗透到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把加强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要求学科教学过程中强化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目标要求:传统的学科课程改革着眼于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较少顾及个体的情感因素。这个课程被称之为非人性的教育,它妨碍完整健全的人格的实现。新课程理论强调个体的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同等重要。新课程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课程。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唤起学生对世界观的探求,它与德育教学的核心极其一致。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要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从他律走向自律。

2.道德与知识有着特殊的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性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知识与道德有着特殊关系。先有正确的世界观,然后才有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有真正的道德,而知识又是建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材料。没有德育因素的知识,就不是真知识,道德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道德有深刻的认识,道德水平也受到限制。所以,道德绝对不能建立在愚昧无知的基础上。虽然知识不等于道德,但有道德一定要有知识,知识中又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全面提高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做到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艺术性渗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任何把德育和教学质量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二者统一于新的质量观。一方面,教育质量问题首先是德育,离开德育的教学质量不是真正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的过程中把知识和德育进行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德育渗透并非从外面把德育因素强加到知识中去,而是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的养料,而且它是知识的精髓,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的营养。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要强调运用四种渗透原则

第一是整体学科艺术性渗透原则:牢固树立在每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艺术渗透德育教育这一原则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确立本学科德育教育目标体系,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科目标,具体明确;课时目标,落实到位。

第二是某一学科有序艺术性渗透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德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三是某一节课来说是有机艺术性渗透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德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讲究渗透的方法,做到知识与德育水乳交融,避免穿靴戴帽,牵强附会。

第四是某一活动随机渗透原则:对某一件事,某一活动,某一则新闻,某一个新闻人物,只要有教育意义,必须抓住时机,随机渗透。切莫失德育良机,造成失误。

四、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途径,寻找学科与德育教育教学结合的完美方法,构建艺术性渗透或课堂德育教育模式。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新德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与德育相关的基础性理论,并坚持以相关德育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实际的且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及途径。

3.通过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艺术性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授课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内在品质与素质的提升。准确提炼和寻找到学科德育的切入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力争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法纪素质的全面提高。

4.通过课堂研究,探索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教师德育渗透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意识和行为的规律,形成优良品德的有效机制,使学生按照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以教育问题为抓手,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意识,积极构建学科德育渗透模式,形成全校教师学科德育渗透氛围、及教学特色。

1.现状研究

调查研究各学科教学中是否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艺术渗透了德育,存在哪些具体问题,以便针对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目标,从而落实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艺术渗透情感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思想道德观念和思想道德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2.对策研究

它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所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组从以下方面考虑:

(1)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2)建立德育渗透体系

全面建立课堂德育艺术性渗透体系和实施网络,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的、完整的学科教学德育艺术渗透结构和氛围。

(3)挖掘、寻找并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手段,提高学科德育艺术性渗透的实效性。

(5)依托教科研,强化学风、教风、校园文化、各项活动、环境教学等“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宁阳实验高中初中1班、5班、7班部分学生和语文、数学、政治、物理、传统文化等学科。

针对课题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研究法、教学研究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此,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1.问卷调查研究法。以本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品质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中,将针对学生作连续的跟踪调查,以观察和分析加强学科教学中德育艺术渗透的研究。

2.教学研究观察法。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教改成果,研究存在的困难问题,逐步形成对被调研对象的德育对策。②依照学科内容,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探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德育渗透。

3、行动研究法。它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模式,它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了个体或群体与专家或团体的密切结合。因此,行动研究法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开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指导。

根据学科内容,巧妙把影视、网络、图像、音乐与学科内容结合到一起,设置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教学情景观摩评价,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大丰收的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首先,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分析研究《心道德教育下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的重要性,明确艺术性地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并印发一些有关资料。

其次,确定研究课题并填写了课题研究申请书,明确了研究人员的分工,详细制定了研究计划。

再次,组织成员学习了《新课标》、《德育原理》等文件著作,提高了成员研究的理论水平,坚定了研究的信心。

实施阶段

1.立项通知下达后,立刻召开专题会,共同撰写了开题报告。2.确定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及实验对象,确立了实验班级。

3.共同制定了抽样调查的问卷,确立了调查小组并召开了部分教师参加的调查会。

开展抽样调查后,汇总调查结果,分析不能很好进行渗透的原因并写出了调查报告。确立如何在语文、数学、政治、物理等学科中,进行德育艺术性渗透的切入点,逐步开展课堂教学的德育艺术性渗透,并写好渗透记录以便总结交流。

各成员积极开展艺术性渗透的实验活动并召开经验交流会,提高各成员的研究水平,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学科教师艺术的渗透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最后,开展了实施学科中德育艺术性渗透后,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结果调查,并对此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

总结阶段: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互相交流实验结果,每位成员以书面形式写出自己在学科教学中艺术性渗透的经验成果,并写成论文。认真撰写结题报告,提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今后的设想,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新的教研平台,以研促研。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1月)1.确定研究课题,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成立了课题组,初步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学习德育教育理论,填写课题研究任务书。

2.组织了对课题组成员的专题培训和辅导,达成了共识,共同商讨,撰写了开题报告。3.对本阶段做好会议记录和做好工作总结。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7月)实施阶段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设计编制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学科德育现状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尝试进行德育的渗透性研究。

2.发放问卷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性考察,撰写调查报告。本阶段还将邀请各科教师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程度,并组织进行学科德育案例展示与研究。

3.做好本阶段的工作总结,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任务分工及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总结验收 1.前期侧重于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构建德育方法体系,使各种途径与教育内容的方法形成整体,提高德育实效。

2.中期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把德育的多种方法与各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鼓励教师撰写课题论文。再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检查德育渗透效果。

3、后期发放学科德育渗透问卷调查表,统计整理,分析比较,写出总结报告。

4、最后提倡互动评课,构建平台,以研促研,课题组共同研讨课题结题报告,汇编论文,组织结题论证,提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渗透方法:通过德育艺术性渗透的研究我们探索出一套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

1、迁移默化语言法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有声及无声语言的作用,透过教材内容的外壳,进行情感的迁移,情感的默化,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现行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广阔的德育天地,如语文学科教材中展示的西湖的明艳、泰岱的雄浑、天山的绮丽,三峡的雄壮,以及简练、齐整、和谐、对称的科学与形式美,所有这些,如果我们运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艺术性德育渗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从而为树立将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思想奠定基础。

2、德育故事升华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德育目标的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来渗透思想品行教育。提高学生遵守纪律,自觉行动的思想水平。如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通过对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行为和内心活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严守纪律,勇于献身方面的教育。

3、解疑提升思辨法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他们愿意思考,脑子里有不少问号。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摸准他们的“疑点、难点、热点”,用数字,用事实,给他们答疑解难,就能帮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

4、兴趣激发情感法

根据学生爱好,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如语文《天山景物记》一课,运用极热情,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天山雄浑,绮丽的自然景色。教学时,如果运用语言自先介绍一下天山的旖旎景色,或运用幻灯、录像、图画,直观地展示天山的绮丽风光,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榜样启迪法

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以及现实生活中好人好事为榜样,分析他们高尚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如数理化教学中,每讲到一个公式定理的概念时,可以简单介绍这些公式,定理的发现人的事迹,启迪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6、活动体验法

配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一些必要的活动,如外出观光,参加公益劳动,各种周会、班会,文艺演出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受到教育。

7、参观实地感知法

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参观,以及工矿企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通过回忆革命历程、缅怀革命烈士的事迹,达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目的。到田野饱览大自然的美景,参观工矿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从思想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现状变化

1、改变了以前“重智轻德”现象

真正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做到了实处,也避免了学科德育单一化。将德育艺术性渗透于各科教学,很多的时候,在各科教学中,使德育有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德育的途径也避免了以前的单一的弊端。呈现出了多样化,生活化,生动性等特点。

2、规范了学生日常行为

充分利用德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陶冶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自理、自学、自治、自律、自强的能力。学生在家勤动手,能讲礼貌,守社会公德。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

3、全面落实了素质教育

由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各科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均明显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校其他的工作的开展,学校出现了学雷锋活动小分队,大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奉献为大家蔚然成风。

4、支持了学校德育科研工作的展开

本学期学校以实施德育日常工作全程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通过落实德育建设,构建良好的德育体系和扎实的德育科研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开展德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德育科学研究,使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促进了学校德育科研的全面提高。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课题组撰写了十多篇课题论文,这对学科的德育渗透研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对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普及和推广产生了重大影响。举例王月华撰写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思想教育》;黄志远撰写的《如何在物理学科中艺术性的渗透德育教育》;李敏撰写的《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贾善善撰写的《润物细无声---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贾芝文撰写的《浅谈德育在传统文化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渗透》;刘辉的《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高翠玲撰写的《中学政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王瑞撰写的《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科学渗透德育教育》,罗晶撰写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等论文。

八、课题研究存在主要问题及今后设想

在《新道德教育下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中,课题组提出的这些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民主,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工作。

为了今后德育教育能在各学科中广泛渗透,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把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考评一个老师的重要标准,确保德育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经常化,制度化。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确保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放在首位,保证学校素质教育的推广,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教育无限,如何在各学科中真正艺术而全面地渗透德育教育,把德智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

闫承利著 2.《教育科学研究》 《德育报》

3.《德育原理》

第五篇:汽修类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汽修类技工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按照当前的现状来看,国内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校对于学生的管制力度明显不足,校方也没有设置一系列完善、系统的规定去约束学生,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违规、违纪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学校以及学生的班主任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实际收到的成效并不理想。文中简要讨论了‘会诊式’德育教育的原则,并针对如何在汽修类技工学校中运用‘会诊式’德育教育模式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会诊式教育模式;汽修类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1引言

‘会诊式’教育模式(“consultation”educationmode),所谓的‘会诊式’个性化教育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以生为本’思想,然后再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设置相应的目标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相关理念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人心,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迅速提升,技工学校也开始从原先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高低开始向着素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德育教育工作所占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课堂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新时期的技工学校教学需要。而把‘会诊式’德育教学模式引入到汽修类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会诊式’德育教育的原则

2.1尊重学生原则。班主任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对待和思考问题,无论问题的结果如何教师都要保持和学生平等、以及相互尊重的态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和他们沟通,并从中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而不是采用粗暴或者过于直接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压力或者刺激,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2.2沿实际出发原则。教师在采用‘会诊式’德育教育模式的时候,首先要找到问题对象的相关信息并确认该信息的真实性(即问题学生的信息要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教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可以在学生出现问题或者情况的时候制定出一些针对性强、高效的处理方式,否则班主任教师的所有德育教育工作都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2.3集体主义原则。班主任教师在解决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会诊式’德育教育模式不但可以顺利地解决学生、班级体以及国家这三方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整个班级体的重要组部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对于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4自我教育原则。在德育教育中采用‘会诊式’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所以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德育思维采用引导、或者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和自主意识,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以发自内心的方式来完成自我教育。

3‘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3.1坚持‘人本’理念,做德育工作的引路人。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进入校门的初期就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了解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策略。班主任教师首先要放低姿态,运用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深入到学生群体中,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而师生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被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优秀品德所影响,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2)确保德育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班主任教师在落实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用‘三公’原则(即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教师行事不公平或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有所偏袒。尤其是在评选优秀学生、或者奖学金、先进个人等一些高敏感问题上,教师要用公平的态度面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接受并认可班主任教师。(3)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态度,针对学生的出现的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并做到赏罚分明。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做到内松外紧,在与学生分析问题时要用道理来论述,还要做到恩威并施。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还要建立起自身的威信,让学生能够从问题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又可以帮助学生能够端正态度并改正错误。总而言之,在面对学生时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之外,还要能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3.2选择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按照当前国内的德育教育情况来看,我国的德育教育教材较为陈旧、内容也较单一化,所沿用的例子也都过于老道,导致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低下。所以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找出一些时下流行的内容或者热门的话题,经过语言处理之后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共同讨论、交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对这些真实例案分析与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引入德育教育内容,然后再邀请学生共同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向校方提出申请,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外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利用节假日去访问孤寡老人、到孤儿院去为孩子们做义工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些社会实践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把掌握到的德育理论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对,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艰辛,对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3.3按照具体情况设置工作计划。俗话说“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前进的时候才会有正确的方向”。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要急着落实相关的工作内容,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然后再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出相应的教学规划。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入校的初期,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基础的不同,帮助每个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要求学生按照目标来进行按部就班地完成目标,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懒散的情况,为后续的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4班主任要做好带头工作。要想发挥出‘会诊式’德育教育模式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要做好带头作用,在学生眼里,教师既是园丁,也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教师,就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要具备忠于教育事业,勇于奉献的良好品格,能够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投入心血不求回报;(2)对于教育工作保持认真、执着的态度,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尽心尽责,在学生群体中做表率;(3)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己,并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吸引学生、征服学生;(4)能够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韧性,原意为学生毫无保留地付出。

4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汽修类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成效,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制定教学策略这外,还要把“会诊式”德育教学模式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设置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此外,教师还要在德育教育中结合新时期的教学案例,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共同讨论、交流,确保汽修类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国胜[1].“会诊式”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2]张亚明,隋金梅.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6):124-125.[3]朱延春.试论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9(6).[4]黄艺苗.基于复合型教育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育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45-146.

下载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教育的研究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 地理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

    德育教育

    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德育建设非常重要,电脑在家庭的普及,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决定它的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然而青少年生理跟心理都处于不成熟阶段......

    德育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德育主任要以人文精神作引领,以服务为宗旨,让学校成为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人文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形成“学校无......

    德育教育材料

    德育教育材料 1、中学生教育大纲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金桥中学德育安全工作会议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解读 4、德......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 1、依据校本课程,开展德育教育。 针对学校学生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等状况,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一、二年级:《礼貌伴我行》;三、四年级:《礼仪伴我行》;五、六......

    德育教育

    “教育科研杯”有奖征文 桦甸市第三中学 孙铭鸿 邮编:132400 联系电话:*** 浅谈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物理学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很多人认为物理学中全是干巴......

    德育教育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四中队的各项工作要在学校少队的正确领导下,以校少先队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学校工作计划重点,狠抓养成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