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志愿理论研究 2010-02-24 19:09:31 阅读152 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高校志愿服务没有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
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多的是依赖学校团组织的力量,缺乏自主参与意识。除了由校团组织发起的集中性大型活动能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外,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同样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民间草根组织却似乎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是为了奖励而参加服务活动。由于学校对于志愿者在评优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奖励措施,这使得许多学生都为此而加入志愿者组织。但他们对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许多大学生志愿者都是“为加分而开展活动,为加分而参与活动”。
(二)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缺乏稳定性,服务领域狭窄,而且服务过于注重形式。
1、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退出或隐性退出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大部分成员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骨干一到高年级因为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往往退出或积极性不高,使工作出现断层。
2、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是在学校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的,在校内,主要组织校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校内外的重大活动,如接待来宾、接待新同学、组织义务督查队、参与校园文明建设、开展一助一活动,结对子、献爱心送温暖等。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走上社会,开展一些扶贫募捐、助残帮困、义务就诊、法律咨询等,但总体来说,形式较为单一,服务领域较为狭窄。
3、高校志愿服务行动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流于形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单调形象。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往往赶时髦,走形式,喜欢组织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街头,开展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一些需要长期服务或默默无闻的项目则不愿去组织和参加。
(三)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经费一般都主要由团委拨款,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或是缴纳会费获得经费。但是拉赞助不容易,而团委给予的经费也有限,因此许多高校的志愿者组织都感到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参与服务活动,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负担起一定的交通费、联络费用等,只能很少参与活动,这就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高校志愿服务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1、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本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有的志愿者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志愿者人身安全受到侵犯,如在某博览会旅游导游服务中,一些野导游由于忌恨志愿服务导游“抢”了自己的饭碗,竟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谩骂和殴打。[2]正是由于政策保障的缺失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大学生志愿者的经济乃至生命和安全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致使志愿者“流汗又流泪甚至流血”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2、缺乏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高校志愿者尚缺乏一套专门的志愿者评定机制,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评定标准。主要的方式为“敲章”认证法,参与者都可以顺利地得到印章。工作服务的态度和质量往往被忽略,尤其对那些“走形式、没实效”的志愿者未予批评教育。某些高校开展年度志愿者评优评先活动,但学生对“优秀志愿者”这样的称号不是特别珍惜,学校也没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表彰;再者,志愿活动与就业不挂钩,从毕业生的就业推荐表未见一份志愿者服务证书,学校也未将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做为考核学生干部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学生手册和学校相关的规定中未对志愿者的地位做明确陈述。
(五)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存在问题
1、没有形成浓烈的宣传氛围。在很多高校,对志愿服务的宣传不到位,活动一来,校园内轰轰烈烈,横幅、海报、传单满天飞,口号唱响校园每个角落,讲座应接不瑕,但也仅限于“三五”学雷锋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活动一完,志愿服务的宣传悄无声息,销声匿迹。
2、存在着虚假宣传。某些高校的志愿者组织为了宣传自身形象,创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把一年前的服务活动拿到学雷锋活动月来夸大宣传,甚至把其他组
织开展的活动也列入他们的活动宣传中。更有甚者,制造虚假服务时间、数据,夸大自身的服务情况,以获得一些优秀奖状或荣誉。虚假宣传直接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主义,对活动的质量与内容则不屑一顾。
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志愿服务理念,加强志愿服务光荣的舆论营造。
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也是高校必须坚守的价值底线。在高校应当通过培育丰富志愿理念,倡导主流价值的手段,引导志愿者在坚持固有的志愿精神的前提下,寻求志愿服务理念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要不断深化这种理念,促进志愿服务理念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使其内化为大学生志愿者长期自觉的行动。应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和团内及其他社会资源,形成宣传声势,提高宣传实效。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图片展、演唱会、摄影、征文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大学生志愿行动的渗透力。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应立足校园,面向社会,面向国际。不应仅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公益服务等开展,而应向国外志愿活动一样,把志愿服务扩展到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臵、社会义举、民权、社会正义、文化和艺术、社区开发、卫生和医院等拓展。同时,应鼓励高校青年志愿者走出国门,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机会。[3]
(三)拓宽筹资渠道,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经费。
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推进和深化,其所需的多种资源单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难以得到切实解决,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地寻求支援。
1、与企业建立合作。这在部分地方性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已经得到了证明,比如将志愿者服务站贯以企业的名称,企业则提供服务站运转所需的资金设备等资源。
2、志愿服务项目可采取免费与适当收费相结合。志愿服务毕竟不等同于完全的免费服务、义务服务,基本的工本费、适当的服务费是可以收取的,这也是为了使活动长期更好地开展下去而采取的必要做法。
3、积极争取学校、学院(系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保证开展志愿服务必要的工作经费。
4、建立志愿服务基金。通过政府拨款、社会和企业赞助、个人捐赠、开展义卖活动等筹集基金会的资金。
(四)大力加强培训,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高校志愿服务机构与其他学生社团不同,要求必须具有一些特定的技能才能保证志愿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是重要的而且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志愿者培训应包括:
1、志愿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培训。“好的管理者,才是好的服务者”。志愿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是一个机构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部分,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这个机构的发展速度。志愿服务机构既是一个社团,它要求有制度化的管理,同时还要求管理者本身就应该是一名最称职的志愿者,要有爱心、有热情,而且还要有方法,能做到人性化的管理。
2、志愿服务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的培训。内容包括志愿者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主旨精神,世界范围内志愿者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及其背景,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状况,国际志愿服务的发展形式及经验借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经验介绍等。
3、志愿服务的特定技能培训[4]。特定服务技能指的是特定服务过程中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内容应包括:文明礼仪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各国文化知识、奥运相关知识、外语知识技能、助残常识、医疗知识、管理知识培训等。K~
(五)完善工作机制,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志愿服务事业的系统化、规范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用制度保障工作,是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志愿者服务规范化的具体要求。
1、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注册认证机制。认真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注册管理办法,以每学年学校社团招新期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以各院系志愿者服务中心作为注册单位,向提
出志愿者注册申请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志愿服务手册,手册包含志愿者基本信息、学期注册、志愿服务认证、组织大型活动记录等内容。采用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对人员进行管理,不但便于统计每学期志愿者的确切数目,也确保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经历有准确凭证,每个人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能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对志愿者的服务也是一种肯定和认同。
2、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考核奖励制度。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档案,每学期考核一次,并归入个人档案。被评为“优或良”的青年志愿者可作为推优对象和其它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被评为“差”的青年志愿者,要求在限期内改正,否则取消会员资格,并收回服务卡。另外学校可通过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来体现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持,例如为长期服务的学生志愿者提高学分,在社会工作奖中分出一定名额来给从事公益事业的学生,为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设立专项奖学金。
3、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5]。时间储蓄制度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为志愿者设立志愿服务的“特殊帐户”,把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时间(与服务质量、实效挂钩)记录储存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时候提取出来,优先得到相应时间的志愿服务。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从事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4、完善志愿者接力机制。“志愿者服务寿命短”、“志愿者流失严重”这是所有高校志愿者组织的通病,这严重影响到志愿服务工作的正常发展。所以应尽量避免因换届而导致的经验空白、前后两届的工作风格差异过大。特别是一些已开展多年的、有一定特色的项目,要将积累下来的经验一届一届的传递下去,将这些项目向品牌化、社会化的目标发展。完善志愿者接力机制,有助于将前辈积累下来的经验、文化、理念转化为班子工作的导航灯。
(五)借助信息化平台,优化志愿者管理服务手段。
信息化体系建设依靠现代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平台,是提高志愿者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志愿者工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应该加强志愿者信息化办公模块建设。通过信息化办公模块的建设,尽可能简化对志愿者的管理程序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程序,实现志愿者在线注册、认证和项目申请,并建立电子资源库,实现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网上操作。
2、不断尝试网络短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使用手机网络短信平台等方式,根据不同群体志愿者的特点,进行沟通和协调,实现方便快捷的服务和管理,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3、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组织管理人员的网络化办公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吸纳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志愿者参加到组织管理工作中,组建一支稳定的信息化队伍,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地明确和拓展。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地积累、思考、规划和落实。这就更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工作人员能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更好地把握定位、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稳健步伐,对志愿者工作进行长期规划,引导、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从而为全国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思想不够解放,比较保守。主要是思想问题,认识有误,老是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足,还闹腾什么,不如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好,别出大的问题就行了,所以认识不够到位,就造成了在行动上,对待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执法就是服务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随着《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执法工作必须转变以前的那种生硬的检查状况,要寻找新的思维方式,树立新的执法理念,什么是新的执法理念,那就是执法就是服务,找准执法就是服务的结合点,努力打造以人为本,执法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全面推进执法工作。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过“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以前我们对“服务”这两个字的思想体会的不深不透,没有自觉的深刻领会其深刻的涵意,并且缺乏群众观念,没有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那么很到位,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小成即满,今后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因为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执法就是服务将是永远无止境的,不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就有可能损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坚持学习还不够自觉。在日常工作中,急于忙于繁杂的具体工作,总是有意无意的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专业理论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老是认为学不学习问题不大,在思想认识上就不到位,加之忙于事务性的应酬,很不自愿的挤出时间学习,即使有时间也坐不住,深不进去,所以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用心,理论素质比较浅薄,与盐政执法工作有关的的业务就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大的就很少去学或者很少涉及到,在学习上实行的是使用主义,对专业工作关系不大的就不想去学,造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理解国家大事或者社会问题,理解的就不深不透,更谈不上了解大局问题了,并且自己不喜欢动脑子,懒得很,不善于研究
思考问题,直来直去、头脑简单、说话信口开河,想说就说,不考虑后果,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文化程度偏低又不好好的学习,既不努力也不争取,造成了文化素养低、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既达不到工作的低要求也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机关工作的时间长了,慢慢的深入基层的时间就少了,即使有时间也不乐意下去,再加上年龄已偏大,坐下了就不想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情况的次数就少了,浮在上面深入不下去,遇到问题指手划脚的情况就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就少了,造成了工作不够扎实,有时理论联系实际就更不够了。
5、争先创优的意识不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面对新形势立足本职,思来想去,不管怎么衡量,或打量一下看自己,都未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争先创优的要求,工作没有新亮点,还不善于创新,未能够很好的理解,灵活的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6、精神状态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几年来,对自己所担负的本职工作,相比而言,工作的热情劲有所减弱,由于年龄偏大,精神状态也不算很好,在思想上时有发生安于现状的想法。具体表现在对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更谈不上工作有所创新,所以最终表现出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在日常的工作中,能过则过,实在不能过再说。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三篇:关于纪律作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关于纪律作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范文三篇
纪律作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1
自开展坚持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以来,我严格按照支队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严肃纪律,对照自我工作的情景,逐一对照入座,寻找差距,梳理出自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现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工作以来,本人虽然一向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到达新时期人们警察的要求。
2为群众服务意识淡薄。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3、工作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执法理念不强。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研究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思想根源,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1、对政治学习,敷衍了事,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使自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2、在工作上、学习上、作风上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我、改善工作的紧迫感、职责心还不够强,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日常工作中,在凡的岗位上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2、进一步改善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工作中,我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职责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工作职责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礼貌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人民警察法》为行动准则,服从大局,听从指挥,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理解监督,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纪律作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2
为持续增强纪律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按照上级领导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我对照自己在党的意识、组织观念、工作标准、精神状态、纪律规矩以及执勤执法顽症痼疾和工作不良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查摆和反思。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的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政治理论学习不到位,偏重形式,不重学习效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二)组织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到位,践行群众路线不扎实;
在参加组织生活上不够积极主动。(三)纪律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对党的纪律规矩方面的学习不够重视,遵守政治纪律也还不够严格;
政治敏锐性不强,有时候对周边一些妄议中央政策等的论调不愿去制止。(四)工作不良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工作上有依赖思想,独立承担意识不足;
不太喜欢沟通,没有和同志们打成一片,博取众长。通过系统的学习,剖析思想根源,我觉得我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造成的:一是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身党性的锻炼。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工作责任心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在工作中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全力而为,是否奋勇争先,是否勇于担当、敢于突破创新。存在上述问题,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个人责任心不够,没有时时刻刻从严要求自己,导致在工作上、学习上、作风上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下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坚持党性至上,加强党性修养锻炼。
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不断增强自身的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三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是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纪律作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3
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产生的根源做一深刻剖析。不详、不深、不实之处,请同志们予以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
具体表现为:一是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学校组织学习外,平时自己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原著少,虽然在学习中有时也写一些心得笔记,但是真正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体会心得笔记不多。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所以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缺少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有时候认识事物带有盲目性。如在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时,只是在看的时候激动、愤慨,看完后,所有的激动也就灰飞烟灭了,没有一种切肤之痛的感觉。四是由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表现在理想信念上,虽然也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但是只限于口头上,缺乏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的具体行动意识。
2、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在业务知识方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精。三是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把握不住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3、敬业精神尚可,但工作主动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去我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在现在的工作中少了一些,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二是实际工作只限于听领导的安排,而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教育学习,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要按照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就能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实践。具体到实际工作上,就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总体安排部署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局、学校党委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的工作决策,立足本职岗位,为XX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学习理论,要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的现象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二是要不断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要掌握教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要积极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自己的业务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成为学生满意,家长认可,学校称赞的学习型教师。第四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者:黄 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1期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搞好各项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未来社会后备干部人才的基础。我们应该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巩固执政党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认真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黄伟(1969-),男,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046-02
一、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挑战
1.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大众化的改革方向越来越明朗,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其综合素质反而逐步下降了,加之师资力量不足,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给学校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大大落后于扩招的速度,以致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断层现象。
2.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不协调。目前很多高校都凭借社会力量兴办了一批跨学校的大型后勤设施,由于是企业出资,拥有自主产权和经营权,因而与高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及较强的经济联系。而一些学校也不断扩建新校区,修建新的学生公寓,有的甚至出现同一学院各年级的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校区上课和生活的现象。学生住宿地点的多样性,使得学校只能通过传统的集中开会、张贴通知的管理方式来传达文件信息、布置任务及开展工作,其效果往往得不到保证。加之公寓式住宿本身导致多样性群体的自发形成,学生的自发性活动越来越活跃,学生社交对象越来越广泛,活动场所越来越分散,这些新情况都与传统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协调,极不利于学生干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3.来自高校毕业分配方面的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分配已逐步由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学生干部在就业时的优势不如从前,有的同学一进校就确立了考研目标,还有的热衷于考各种证件,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的技能。而很多同学在过度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许多学生不愿担任学生干部或即使担任了也是重技能轻能力,放松对自己思想修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培养,表现出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担任一段时间就失去工作热情,有的应付了事,有的干脆辞职。
4.社会多元化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不断完善,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受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环境、生活背景及经济状况的差别,致使学生之间的行为模式、兴趣爱好千差万别。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社会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党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等,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多样化,也给传统管理体系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人对现实生活产生了种种不满情绪,加之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下,学生的信仰、价值观不再单纯,一些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所迷惑。面对这样一种新形势,学生干部的号召力不断下降,各项活动的开展越来越艰难,这些都是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严峻考验。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影响
1.教育管理工作表面化。在校、院、班学生工作管理的每个层面,都要涉及十余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全校凡涉及学生的各个部门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要落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千条线一根针”,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的庞杂,导致学生管理者难免每天陷于事务堆,疲于应付,因此,很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一些重要问题和棘手问题一抓到底,也很难有精力研究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工作规律、经验教训、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表面化,对学生干部队伍疏于高效规范的管理,严重影响着学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不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重,而管理队伍力量又不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缺漏补漏”“缺样补样”的状况,政工队伍指导的学生明显增多,致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加之管理方式行政化,对学生干部使用多培养少等情况,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而往往停留于解决局部问题、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和应付工作检查的状态,无法与新形势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相适应。
3.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网络在校园的迅速发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者具有更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由于对学生教育管理者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导致其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信息闭塞,送学生管理者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导致其业务水平未能跟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临自身因素的挑战
1.对自身认识不足,期望值过高。不少学生干部对自身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干部角色认识错位。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干部”自居,与同学相处表现出“高人一等”,有时甚至凌驾于老师之上。随意指挥他人的现象常有出现,工作中缺乏群众基础。学生干部大都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有的学生干部在做工作时,虽有满腔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愿望,却往往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思想上准备不充分,认为自己只要是想集体、同学所想,出发点是善意的,同学们就一定会响应、会支持,或因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或因工作内容、活动形式与同学们的思想实际、性格特点不符,致使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参与积极性不高,结果达不到预先设想的期望,在追求完美工作中受挫。
2.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经历单纯、成长顺利,没经历困难与挫折的锻炼,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在学生工作中许多时候需要反复向同学们讲明原因、晓之以理时,一些学生干部缺乏应有的耐心,尤其是在得不到同学们理解、发生误会时,便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损伤,感到委屈和有失脸面;有的学生干部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总拉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去面对事实,而是自暴自弃、情绪消极,与自尊心强相对应地表现出极度的自卑;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和造成严重后果时,老师和学生还批评不得,批评稍稍尖锐些,就宣布退出,以“撂挑子”相威胁,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3.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绝大多数担任学生干部者的动机是端正的,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热心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但也有少数学生干部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讲实际,更讲实惠,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有的将做学生干部作为捞取荣誉和利益的手段,作为找到一个好工作的砝码。
4.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当。一些学生干部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而对学习不感兴趣,出现虽工作积极性高、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但学习出现多门不及格,甚至到了退学的边缘;还有些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不能合理地分配学习、工作的时间,结果只能是学习、工作都做不好,也因此失去了评优、推荐、加入党组织等机会。
5.原则性不强,干部威信打折扣。部分学生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只要求自己不做坏事、错事,但对学生中的不良倾向不予制止,不敢批评,知情不报,缺乏应有的正气,缺乏对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个别学生干部利用小小的职权,拉帮结派,吃吃喝喝,结交酒肉朋友,利用不正当手段解决入党、竞选,用义气代替原则;有的干部对与自己关系亲近的同学的违纪行为采取宽容,甚至为其站岗放哨,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更有极个别学生干部,将自己混同于一般学生,不能严于律己,并且带头
参与考试舞弊、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活动。这些现象的蔓延,将严重影响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也必然影响学生干部自身的威信。
6.个人表现欲强,缺乏团队精神。个别学生干部个人表现欲望强烈,缺乏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没有大局观念。合作意志淡薄,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他们在工作中要么搞“个人承包制”,要么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有的学生干部看不得周围的干部工作能力比自己强,在背后搞名堂,甚至拉帮结派。由于缺乏整体的团队精神,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的合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的成效。
7.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干部以前没有主动、独立工作的经验,长期在老师的安排、布置和扶植下工作,造成有的工作经验缺乏,不懂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工作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有的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工作没有活力;甚至有的干部只当“干部”不做实事,缺乏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忽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1.重使用轻培养。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使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干部也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学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监督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学生干部经过一定程序选拔出来以后,缺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导致一些学生干部理论基础薄弱,不懂得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无法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大多数学生干部仅凭感觉或以前的经验来开展工作,以至于他们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适应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2.重选拔轻管理。在高校组织选拔学生干部时,宣传、报名、面试、审查、试用等各个环节做得非常扎实认真,对优秀人才也是竞相争抢,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干部都很重视这项工作。但在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上却重视不够或采取措施不力。高校大都没有制定出具体易行的学生干部工作条例和奖惩措施,无法量化学生干部的工作成绩,导致学生干部内部出现“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等不良行为和想法。评优工作也大多是由随意性较大的选举来完成,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干部干劲不足,容易相互推卸责任,还常常引发学生干部之间的矛盾及不良竞争,削弱了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的战斗力,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了其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重工作轻研究。学校在学生干部工作任务的布置和分配方面非常重视,但不少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稳定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及院系领导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够,缺乏服务意识,思想观念上仍然仅仅将学生视做管理教育的对象,将学生干部视做管理学生的工具和手段,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没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没有
科学的方法做前提,没有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目标、任务等的系统认识,使得许多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临时性”和“应急性”,也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
(二)学生干部队伍忽视自身学习和提高
1.忽视政治学习。高校学生干部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作为学生干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提高是软任务,最重要的是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任务,这是硬任务。他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些经典原著,不肯多花时间看一些理论性强的文章,不愿学习和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而也就无法理解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思想浮躁、目光短浅、只注重近期利益、忽视科学理论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
2.忽视优良品质的修炼。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只要能力强,热心工作就可以担任学生干部,至于思想品行怎样则不做严格要求。也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在校期间,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应抓住当干部的机会好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致使一些学生干部非常注重工作能力的锻炼,不管是什么工作,也不管是职责内的还是职责外的,都乐于奔波,有些学生干部甚至发展到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思想品行修养的关系,把对工作能力的锻炼提高到非常突出的地位,忽视了思想品行的重要性,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干部应有的形象和感召力。
3.忽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些学生干部错误地认为工作能力的锻炼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特别是在择业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忽视专业学习,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工作上,个别学生干部甚至上课时也思考工作问题,或者为了工作而逃课,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甚至挂“红灯”。
4.忽视自身定位的认识。部分学生干部思想上“干部意识”过强,角色定位不准。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当干部是能力和关系的体现,能当干部说明自己不错,在同学面前摆架子,拿腔拿调,长此以往与同学形同陌路,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干部纪律观念被特殊化,优越感过多而自律性不强,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更不能以干部身份带动广大同学开展工作。有的干部尤其是校级学生会主要干部,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不能正确看待与一般老师间的关系,个别干部在工作交往中对老师不尊重、不尊敬,有时还顶撞甚至谩骂老师。如此种种,是因为学生干部对自身的定位不准,认识不清造成的。
5.忽视工作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生干部经常是主次不分,效率低下,表面看来忙忙碌碌,热情很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引起同学们的非议,这都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还有不少学生干部凭想当然工作,存在幼稚、偏激倾向,以致工作被动;也有的学生干部缺乏谦虚求实的态度,干部与干部之间不买账,相互不交流不帮助,互不接受意见和建议;有的主要干部不民主,制订重要工作计划一人或少数几人说了算,缺乏民主作风,其他干部意见大,分化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赵新龙.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工业学院学报,2003
(4).[2]吴文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面观[J].绥化学院学报,2005(3).[3]李华.试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J].武邑大学学报,2005(4).[4]汪建华.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5]谭家玲.科学培养全面发展 打造高素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EB/OL].,2007-12-20.
第五篇:书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书记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原因分析
一、关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的情况
(一)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我于1991年参加工作,工作开始分配在偏远乡镇,后到 等县直机关又到乡镇,应该说自己有一定的正统观念和政治纪律,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始终还是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了一致,但对照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多做得不够。
一是有时立场不是十分坚定。主观上有时发牢骚,特别是工作不顺和工作繁忙时,尤为突出。
二是政治敏锐性不够。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意识,但对一些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言行没能第一时间站出来予以反驳,缺乏维护自己政党的政治责任和担当。
三是有时存在一言堂,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有些事该经过党政会议,该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的没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比如说班子成员分工,就是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和少数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在党委会上就进行宣布,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工青妇等团体社会组织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形成你追我赶、活力十足的局面。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的情况 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出台后,我也真心拥护,但对照规定,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实、不好、不到位。
一是组织学习传达不迅速。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出台后一段时间,我本人有过观望,认为这也同原来的一些要求一样,走走过场。同时,也认为别人没搞自己不要先搞,以免影响与部门的关系,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在传达学习上就慢了半拍。
二是下基层调研不够不实。原来当乡长每年一个村至少要去1-2次,但当书记后,有的村今年还没有去过,有的村去了也是到村支书、村主任家里坐坐了事。
三是厉行节约做的不好。在日常工作中,节约用水、用电、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外出办事随手关灯、关风扇的习惯。
四是作风建设抓得不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没有敢闯敢干的拼劲,在推动作风建设上,缺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没有将作风建设当做经常性工作来抓,对一些作风建设特别是上下班纪律差的同志没有理直气壮进行批评教育。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有时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特别是对上级部门布臵的有关工作,从思想上不能认识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往往采取应付的方式,工作安排以会议、文件、材料等形式落实的多,具体实践落实的少,往往检查汇报以材料应付,结果看起来表面认真,实际是没有落到实处。如双创工作,我个人认为这是上面搞官僚主义,不切实际,政府提倡奖励就行了,不必这样过多的用行政手段。因此在安排布臵时比较虚,措施比较软。结果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坐石在全县的排名都靠后。
二是有时讲空话、套话。这主要体现在工作安排是讲大道理,大原则的多,具体根据乡里的实际情况做安排的少,一些工作往往是交给班子成员谈谈意见,自己再做安排。如乡里面第二中心水厂,我在乡村干部会上讲了三年了,但今年到现在也还没最终敲定。
三是落实乏力,工作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工作中,安排听得多,督促落实少,针对工作中的问题,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有时讲情面,明明一些部门一些同志有问题,但也不去加强教育。例如财政所信息员的管理,我就管理的太松,可以说是听之任之,结果前后两个信息员均因经济上出问题而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在管理上细一些、严一些,这应该就可以避免。四是学习理论不力。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习缺少主动性,从没给自己制定过学习计划,往往是工作遇到相应的问题和困难,方临时抱佛脚去学政策业务,实用主义根深蒂固,结果以致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自己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如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央确定了深化六十个方面的改革,但没有组织党委中心组进行系统学习,对中央在农村和基层改革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只知道一点大概方向。
五是好求虚名。汇报工作喜欢1、2、3、4、5。安排工作也是1、2、3、4、5,并且汇报工作喜欢报喜不报忧。2012年开乡人大会时,我提出了一街,二路,三厂,四田,五库的口号,但现在仍落实的不多。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下村调研不够,访贫问苦不够。自认为自己在坐石工作了这么久,对这块地方人熟、地熟、事熟,有经验,对一些事也有套路,因此很少下村入户,更加没有去访贫问苦。乡里最贫最远的昌盛村,我记得到坐石6年了还只去过两次,一次是党乡长时看旱情,一次是因到村的公路处质量问题,陪交通局的领导去了解情况,以至于当时现场有百姓讲乡党委李健雄书记名字听说过,但从来没看到过。
二是长官意识较浓。在没当一把手以前,自己还是乡长,各方面能虚心听取干部职工意见,但从组织上安排担任书记后,总感觉自己要说了算,长官意识比较强了,工作安排时,比较主观,习惯于行政命令,批评同志不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别人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别人的心理和积极性,甚至于心烦气燥时,对待干部和群众的态度很生硬。去年底毛坪村一个群众到我那里反映,他们计都湾水井,因为天旱,全乡很多老百姓到那里装水,把周边的路压的稀烂,要乡政府搞点碎石填一下,那时正值年底,我正在打电话和别人讲事,结果我不是态度很好的与那位群众交谈,二是很粗糙地要他去找村里面找分管领导。
三是不能很好的带头执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总认为自己是单位一把手,别人理应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自己违反没有监督,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因此,有时在执行单位规章制度时不能很好的去带头,模范作用不够,今年5月夜班执勤,本应出勤四次,但我却以开会、办事为由只值了两天。
四是没有担当,对出了问题的干部有点姑息迁就。针对存在有一定问题的干部不会理直气壮地去批评教育,有时反而顾及情面,姑息迁就。例如 的财务问题,我早就听到过有人反映,当时我只是随便交代管区书记要他去提醒,结果这个村事情越闹越大,现在已影响到了全乡社会大局稳定。
五是特权思想严重。如有时开党政会议讲事情,有时其它成员发表意见就打断的现象,有时你说你的,最后我定我的,听不进不同意见。记得有一次计生办的同志在党政矿大会议上提一个事,结果我还没等他讲完,就说这个事不要在党政会议上提了,党政会议是议大一点事的,这事你们主分管领导和乡长再具体商量,结果弄得计生办的同志心情很不愉快。
六是脱离实际不科学决策。对一些重大决策,没有掌握实情,盲目听信于别人汇报,如 人饮工程,按决策是讲要解决很多人的饮水问题,结果因为水源缺乏科学论证,效果很不理想。
(三)享乐主义方面
一是思想空虚,享受特权。总是羡慕一些单位一把手 的权威,尽管自己没有权利去享受特殊待遇,但有把单位公车当专车的思想,因住的地方上下班时顺路,因此每次上下班基本都由公车接送。
二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总想现在办一件事很难,干部成长和工作联系也不是很密切,因此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有很多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只得在脑海中言语上,计划中。总想乡镇工作现在这样复杂,有时干了事可能会费力不讨好,只要安安稳稳就行了。因此,工作起来没有激情,工作方法缺乏创新。
三是遇事有点求稳怕乱。小城镇建设制订了的工作计划,但还是怕开展不好会出乱子,到现在还一直没正式动工。对 公路建设中的一些阻工事件大多也是以安抚为主,真正打击的少。
四是工作有时拈轻怕重。对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表面上讲是先让别人去处理时有退路,但实际上有拈轻怕重的思想,怕直接去面对复杂问题,复杂矛盾。今年村支两委换届还有三个村没有完成,自己都没有亲自到所在村去了解过实际情况,也没有亲自去挂帅整治过一个村,每个村都是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去负责了事,自己安排后也过问的少、督促的少。
(四)奢靡之风方面
一是嫌贫爱富,不够吃苦,有时还收点土特产。工作当中存在怕吃苦的思想,同时也不想吃苦,下村是一样,跑部门也一样。对村干部或下面干部送的一些土特产,如鱼、鸡蛋、西瓜、牛肉等,碍于情面,坦然接受。
二是讲究排场,不注意节约。到村里下乡,喜欢不仅要有班子成员陪,还要管区干部陪、村干部陪。如去年到一个村了解旱情,村支书没来,只来了一个文书,当时心里就认为这个支书不给自己面子,心里不舒服。
三是在公务接待方面仍有欠缺。虽然做到了在机关食堂就餐,但没有做到严格按标准执行。今年3月份一个单位来了3个人检查工作,本来只需要四个菜就够了,但我却交代办公室安排了一桌,结果没有吃完,剩了一大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四是贪图享乐,怕吃苦。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外出联系工作住宾馆都要好一点,也很少去吃便饭。每个星期值班只要有同事村干部喊去家中吃饭,几乎不会推脱。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不够。一方面由于乡镇事务性的事较多,有时想静下心来学习,但有群众村干部来找办事,一下就打乱了。另一方面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韧劲,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经常以工作忙为由逃避学习,以看报纸、听汇报代替学习。
二是思想滑坡。从自身看,总认为这个社会只要自己不贪就行了,就不会出大问题,因此,放松了党性修养,忽视了思想改造,满足于现状,没有把思想政治修养去强化和提升,以致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如对干部上班值班值守的管理,如果自己思想再端正一些,肯定就管理会实一些、严一些,效果会好一些。
三是宗旨观念淡化。总感觉自己出身于农村,工作在农村,群众观念、为民意识、宗旨意识还是有的,但实际是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与群众打交道越来越少,听取群众的心声越来越少,宗旨意识和群众意识越来越淡化,对群众感情越来越淡,没有把对组织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很好的保持一致。象财政所信息员的事情,就是自己宗旨观念淡化,以至于国家惠农资金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结果反而害了同志,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四是工作作风不实。以一种习惯性思维看人、做事,不由地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惰性思想,在工作上求真务实的思想意识在弱化,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上态度不够认真,不够扎实,工作效率不高,解决问题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