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能够有幸参与志书的编纂,是件流芳百世的事情。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市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委员,都要参与市二轮志书修编工作,都要名载志书,流芳后世。这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幸运的事情。刚才,张津华同志汇报了二轮修志的工作方案,大家又进行了讨论。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二轮修志工作
(一)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志书是重要的国情和地情资料,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书籍所无法取代的。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古为今用、鉴古观今的重要渠道。盛世修志是一项需要长期延续进行的基础性学术文化事业。本次修志是社会主义第一轮新方志编纂工作的延续,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修志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重大事业。修志工作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一定要做好。“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二轮修志这项工作今年已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今后几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能让代代相传的修志事业在我们手里中断。
(二)尽早启动二轮修志工作,跟上全国、全省的总体步伐。全国各地在完成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后,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要求,开始了新一轮续修
工作。我省在2006年就进行了部署,各地大部分都已启动,我市算是比较晚的。我们争取10月份把动员大会开了,在全市上下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防止两头热、中间冷,起步不同步现象,跟上全国、全省的步伐,不拖后腿。
(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突出丽水特色,力出“精品”。我市地方志的编纂始于南宋,盛于明、清。自编纂地方志书以来,境内共编修有府、州、路、县志及专志107种,至今在国内外馆藏的有51种,记载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丽水地方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外界了解丽水的最主要文化载体。建国后我市的首轮修志启动于1987年9月,1988年1月设立了方志办正式开始运作,到1993年《丽水地区志》正式出版发行,历时5年完成了市本级的志书编纂任务。各县启动最早的是缙云县(1981年),到1996年10月,以《遂昌县志》出版为标志,全市完成了第一轮10部社会主义综合类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历时16年。在这16年中,我市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勤勉工作,无私奉献,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首轮地区、县(市)两级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出版任务。我们这次编修的《丽水市志》,是一部统贯古今、明古详今的全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超过前人,胜过前志。因此,任务很重,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方积极支持,修志人员刻苦努力的好传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要写就要写好,力出“精品”。
二、要明确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一)指导思想要明确。在新的世纪,修志工作一定要毫不动摇
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做好新世纪方志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来讲,一要“求广”,就是在正式编写之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历史资料,这是我们修志的基础。二要“求实”,不能夸大,不能乱编著,事实是什么,就写成什么样子。三要“求是”,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不可能什么都写,要选取古为今用的材料,选取体现规律性的材料。四要“求精”,就是精心编写,精心修改,精心推敲,丰富志书内容,提高志书的思想品位、学术价值,力求搞出一部高质量的方志。
(二)对上轮修志的实践要进行认真的总结。特别是对上轮修志工作中组织领导和工作方法上的经验、重要的方志理论探讨和研究、志书的体例、体裁、内容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以及修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相应的教训,以便使二轮修志工作不走或少走弯路。我们要看到,现在的修志人员中,大部分人没有搞过志书,新手很多,这就更有必要搞好总结,从总结中学习,从总结中提高。
(三)宣传发动要充分。这轮修志,绝大多数部门都有承编任务。在座的各位委员,都是各大口牵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务都很重,不仅要做好本单位的承编工作,还有牵头、协调的职责。动员大会以后,各个部门都要采取不同形式,宣传修志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抽调人员,组织修志队伍,使他们安心工作,提高修志的信心,专心致志修好志。志书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有
严谨的科学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修出一部能“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功能的现代化志书。已着手修志的部门,要积极进行理论探讨,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力争形成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方志理论、工作方案和规范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对修志进行科学规划,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人才准备要到位。志书质量的高低,人才是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所有各个层次的修志人员都需要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修志队伍,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认真学习外地修志工作的先进经验。不能闭门修志,走出去,到外地去学;请进来,利用召开理论研讨会、评稿会、工作会议的机会,向有关专家学者学习请教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志书编纂任务艰巨,在职人员少,要克服困难,要注意吸收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德高望重、身体较好的老同志参与修志工作。
(五)工作保障要有力。地方志机构要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作为新世纪方志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加大信息化设施的软硬件投入,推动修志工作由手工作坊的封闭式向现代科技开放式转变,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收集、整理、加工、储存资料,提高志书编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努力做到“办公电子化,采编数字化,书写无纸化,传递网络化”,使修志工作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修志工作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经费要纳入财政部门的预算,尽量给予保证。
总之,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在4年内拿出送审稿,5年内出版发行。
三、几件具体的事情明确一下
(一)原则同意市方志办提出的《丽水市修编地方志工作方案》,市本级新修《丽水市志》,修成全志,要与前志做好衔接,要充分反映出丽水的特色、特点和优势。会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再作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以两办的名义下发。
(二)同意在10月召开全市党史方志工作会议,启动二轮修志和党史二卷的编纂工作。请政府办公室安排、衔接好相关的会务工作。
(三)二轮修志、党史二卷同时启动,党史室、方志办在编人员少,的确比较紧张,可以多请一些老同志参与修编,报酬可以提高一点,不要让老同志吃亏。
(四)经费的问题,请方志办做好预算,财政部门做好安排。
(五)总编、副总编、顾问确定之后,由政府发聘书,请市方志办和政府办具体操办。
第二篇: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基本情况汇报(写写帮整理)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基本情况汇报
一、机构人员状况
XXX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始建于1984年4月(原名为XXX市史志工作委员会,为市委直属机构),1990年8月党史委从中分离独立(现党史研究室),地方志机构划归市政府直属并更为现名,正县级事业单位。
XXX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共有人员16人,其中副地级离休干部1人;县级、副县级退休干部5人。
现有在编制干部10人,其中离岗预退1人。
现有在岗人员9人,其中,主任(正县级)1人、副主任(副县级)1人、助理调研员(副县级)1人;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共有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
现设置3个科(室):秘书科2人、方志(资料室)科2人、年鉴科2人。
二、修志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修志机构的10项工作任务。1.开展调查研究,积累资料;2.组织志书编纂;3.审定验收志稿;4.整理旧志;5.总结和交流修志经验;6.进行方志理论研究;7.培训队伍;8.编纂出版地方年鉴;9提供地情咨询服务;10.编写地情丛书等。
根据这一规定,XXX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展了积累资料、志书编纂、验收志稿、交流修志经验、方志理论研究、培训队伍、出版地方年鉴、地情咨询服务及编写地情丛书等9项工作(因XXX历史上无旧志,“整理旧志”工作尚未开展)。
其中:
1984年开始编纂《XXX市志》,1992年,300万字的XXX市第一部志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荣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1988年编辑出版第一部《XXX年鉴(1986年)》,之后每年1部。到2004年末,已连续编辑16年(出版14部,其中1999、2000、2001合编1部)。
1995年,经与XXX市图书馆协商,“地方志地情资料库”设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内,便于广大读者及市民读志、用志。
1997年5月,XXX市人民政府颁发96号文件,开始续修《XXX市志》、补编《XXX地区志》。2000年,《XXX地区志》印刷出版。
在此期间,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地方志资料。例如,《XXX之最》、《旅游概览》、《XXX大辞典.人物卷.乡镇卷》、《英城骄子》、《中国XXX》画册、《XXX市志资料·机关企事业单位概况》等。
三、2005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1、完成了省地方志下达的六个方面的专题调查,形成1万余字的调查报告。
2、加强了对县(市)区志工作指导,重点指导帮助铁东区史志办开展编纂《铁东区志》的工作,完成了区志编写大纲等有关材料的审阅。
3、2004年版《XXX年鉴》的资料征集、初稿撰写工作,在市直和各县(市)区130多个部门全面展开,年鉴的彩页征集工作也已着手进行。
4、上半年争取完成《XXX市志资料·机关企事业单位概况》的出版发行工作。
5、进一步开展续修《XXX市志》的全面启动工作。重点是重新修改《XXX市志篇目》、续志资料的整理补充、基层单位修志人员培训工作。
6、继续做好省地方志下达的工作,特别是对地方志的立法工作提出好的建议。
7、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与英国UCE公司、北京菲律宾投资银行等联系。对省立项项目双辽可利普风力发电公司招商工作进行协助,为其正在联系英国、北京、大连三家投资公司。
8、深入持久地开展“一帮两促”工作,对铁西区西桥社区10名贫困户分别情况研究脱贫就业的问题。不久前,全体党员为贫困户共捐款1000元,解决换季及医疗困难。
四、当前地方志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1.经费十分紧张。XXX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以来,每年都有列入财政计划的专项经费,其中年鉴编辑及出版费8万元,市志资料收集及编辑费5万元。自1997年开始,因XXX财政紧张,地方志专项经费被砍掉,每年仅保证工资。年鉴没有经费,不能按时印刷出版;志书编纂没有经费,影响资料整理、提供利用。
2.专业人员少。现有技术业务人员7人,其中1人兼出纳及司机、1人兼会计;50岁以上老同志3人。面对市志编纂、年鉴编辑这样的大工作量,现有人员很难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现急需年轻、高学历、会电脑、擅长文字工作的专业人员,充实地方志队伍,补充后备力量。
3.办公环境差。现有办公室3间,其中,秘书科隔出一间副主任室,编稿写作环境较为狭小;方志科及资料室、年鉴科及1名助理调研员3个科室5人合在一间办公室,编稿、指导、资料检索相互影响较大。
4.缺少现代办公设施。由于没有专门的资料室(库),地方志资料及年鉴资料管理不规范,缺少分类、检索、存放设施,影响资料利用及考订工作。由于没有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必备的条件,不能受理基层单位报来的电子文本,志书及年鉴编辑工作还处于初级的手写“爬格子”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花费大量经费用于打字、复印。
5.机构性质欠妥。XXX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虽然具有行政职能,但为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而在XXX市辖的县(市)区,修志机构归属档案局、组织部、政府办形式多样,市本级机构现状不利于组织、指导、协调全市进行编史修志工作。应当将列为政府序列,编入公务员队伍,准备迎接地方志立法后的执法职能;或将其划入政府办,以加大组织、协调开展地方志工作的力度。
市地方志编委会
2005年3月30日
第三篇:某市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个人履职情况汇报
某市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个人履职情况汇报
某市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个人履职情况汇报,市党史、市志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就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创办了《征途》期刊。去年全办同志除了做好浙江省和市布置的党史课题调研外,还创办了《征途》期刊。该期刊主要反映临海市内的革命史和党史,填补了临海市革命史和党史无地方出版的空白历史。去年共刊出三期,收集了临海市解放前的许多珍贵革命史和党史,为以后临海的革命史和党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征途》期刊发往全市各地后,反映很好,尤其是受到许多老同志的好评。
二、完成了抗日战争损失课题调研。根据台州市党史研究办公室的安排,对我市的抗日战争课题进行调研。我市属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区之一,为此,办公室成员着重对我市在抗日战争中的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已初步查清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损失。
三、完成了《党史两卷》的专题资料征集。我市党史专题资料目前掌握得比较少,也比较欠缺。所以去年着重做了党史资料的征集,为今后临海市从成立中国共产党以后的党史研究打下了基础。目前资料正在汇总过程。
四、完成了《王观澜同志历史史料的征集和撰写》。王观澜同志是临海人,他童年时代在临海渡过。所以根据台州市党史办的布置,完成了他童年时期在临海生活学习的历史资料征集,同时还走访了与他童年时代的朋友的邻居,现资
料全部征集撰写完毕。去年上半年,全国第二届“苏区精神交流会”在苏州召开,由室主任王荣福同志撰写《论王观澜对苏区新闻事业的贡献》,在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并获得好论文奖。
五、配合河头镇完成中共台州前委的党史纪念馆建设。河头镇中共台州前委的党史纪念馆是在许多老同志的提议下,得到了临海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河头镇建立党史纪念馆。该项工作在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具体组织指挥下,进行实施。我办作为党史研究部门,参与了这项工作。前期已做了党史史料的核实,并和河头镇主要领导一起,搜集了烈士遗物、历史器具等陈列品。目前纪念馆已进入选址和馆舍设计工作。
六、启动了《临海市志》的前期工作。因为《临海市志》编写点大,面广、量大,整本完成需4至5年。因此今年做了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编写人员的物色选配工作。
第四篇:在家长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在家长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20日)
程序:
1、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
2、年级组致辞
3、胡清华主任宣读章程
4、领导嘉宾揭牌
5、领导嘉宾讲话
6、合影留念
7、继续开会
首先介绍领导和嘉宾: 学校领导 家长代表委员
致欢迎词: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全体老师致欢迎词
尊敬的学校领导、尊敬的各位家长代表委员和全体老师: 玉潭中学作为一所创办11年之久的民办学校,已经有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她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锐意改革、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需要敢于拼搏、敢于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在学校这种精神的感召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倡议、热心家长的积极推动下,我们今天得以在此举行玉潭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和挂牌仪式。
此举旨在加强家校联系,聚合学校、家庭两种教育的合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学校品牌建设,摸索和拓宽学校的发展之路;因此成立家长委员会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校董事会、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委员会成员等多方面的一致支持,特别是家长们视这项工作为己任,积极行动、不吝付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此,对以上方方面面的支持表示我本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非常愉快,也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果。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是我们全体学生家长的代表。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校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育人渠道进一步拓展。我真切地希望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团结全体学生家长,进一步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和监督作用,广泛搜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大力支持学校工作,帮助我们解决办学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关系,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各位家长委员会的委员,我们深知,广大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等于把自己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交给了我们,这份信任确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不让我们的学校更加辉煌,也没有理由不让我们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成功的明天而努力吧!
再次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和家长代表委员。谢谢大家!谢谢高二年级的全体老师的高度理解和积极配合!
第五篇:在全市地企合作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地企合作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同志通报了前两次地企合作会议部署工作落实情况,**同志发布了可转化科研成果及企业科研攻关项目需求信息,8家单位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发言,现场还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同志对深化地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行了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地企合作工作,再讲四点意见:
一、持续巩固深化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特别是地企双方的现实需求,作出了开展地企合作的决策部署。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了三次地企合作会议,每次会议都有不同的主题;签约了100个地企合作项目、总投资667.4亿元,其中23个项目已经开工;签约了35个产销对接合同,已经全部开始履约。这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使地方、企业的信息得到有效汇聚对接,实现了共享互通,产生了乘法效应,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可以说,地企合作在推动产业升级、厚植发展优势、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地企合作是**的“富矿”。尤其是当前,“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已经得到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人心;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区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些过去想干却没干成的大事要事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能在严峻复杂经济形势下打开这样的局面、迎来这样的机遇,实属不易。这些是地企双方的共同机遇,只有深化合作,才能把机遇变成项目、变成产业、变成优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将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二、实现重点突破
地企合作的共识已经形成、平台已经搭建、机制正趋完善,下一步要立足“9+2”工作布局、“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尤其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等的核心要求,谋合作、建项目,不断拓展地企合作空间。要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产业合作上实现新突破。地企合作首先是产业合作。地企双方要围绕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谋划共建力度,实现若干重大产业集群、重大产业项目早日落地见效。比如,在装备制造业上,**“十四五”末要形成8000亿的产业集群,有关企业和县(市、区)要在这方面深化合作、务求突破。二是在组团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产城要融合发展,工业化、城镇化需一体推进。市委、市政府之所以把现代产业体系与现代城镇体系一并构建,目的就是要实现产城融合。各县(市、区)尤其是“六组团”要牢牢抓住地企合作的重大机遇,搞好规划修编,承接好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产业项目、科研项目的落地,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谋划和推动“六组团”发展,相关县(市、区)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规划修编、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务实运作。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签约项目,重在落地。要突出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扎实做好项目规划、用地、资金、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在这方面,各县(市、区)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四是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子。各县(市、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牢抓实已签约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催生建设一批创新平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贵在务本责实
地企合作平台要实现持久运作,关键是要按照“务本责实”的要求,真抓实做、务求实效。评价地企合作成效,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得发展。通过充分挖掘地企合作“富矿”,促使**的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发展。二是地方增实力。各县(市、区)要通过地企合作,引项目、育财源、增活力,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的质量效益。三是城市有提升。通过地企合作,适当疏解中心城区生产企业的一些功能,让中心城区腾出更多空间发展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让组团县(市、区)落地更多产业园区,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四是群众有实惠。
通过地企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吸纳就业,不断增加企业员工收入。四、完善机制支撑
通过前段时间的运行,地企合作已经建立了一些工作机制,下一步要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完善。进一步完善双月对接合作例会机制,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科学确定每次例会的主题。前两次例会的主题分别是项目对接、产销对接,这次是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下一步可以考虑进行金融对接、资本对接,过一阶段再开展项目对接。二是着力强化。要强化协调机制,推进联审联批,落实项目例会制度,抓好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优化环境、搞好服务。要强化督导机制,定期督导、检查、通报,工作开展好的要给予表扬,推进慢的要作表态发言,成效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三是着力深化。要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方式,以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为纽带,形成持续、稳固的合作关系。要在产权合作上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要围绕项目建设,通过技术、资本、资产等参股,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民营企业的管理优势,发挥地方政府在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方面的优势,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在重大产业合作上加快组建产业战略联盟。立足**的产业基础,紧紧围绕产业链,在机器人、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高端石化等领域,促进关联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由地企双边合作迈向企企、地企多边合作,在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中提升竞争力、增强话语权。要在人才合作上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地方之间的双向交流、培养、挂职和使用。地企合作,要靠人去做。下一步,可以从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挑选一批优秀人才到地方挂职,也可以从地方上挑选一批人到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挂职,通过人才交流推进地企合作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