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批准南宁城市总体规划
国务院批准南宁城市总体规划
2011年10月19日 09:02:34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记者从广西南宁市政府获悉:《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简称《总体规划》)近日获国务院原则同意。《总体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并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把南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批复要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55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批复要求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南宁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严禁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国务院对南宁自然生态保护十分重视,要求南宁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工作,加强对大明山等自然保护区和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记者庞革平)
第二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函〔2017〕13号 【发布日期】2017-01-26 【生效日期】2017-01-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办函〔2017〕13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开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开封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开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4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开封与郑州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46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42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根据开封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加强对黄河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以及滩涂、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加强对古城内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交融、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原城市特色。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开封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开封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开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开封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开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1月26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函〔2017〕45号 【发布日期】2017-04-09 【生效日期】2017-04-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7〕45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大连是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大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大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55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根据大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做好大连金普新区规划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将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加强对金石滩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七、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八、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突出山、海、岛、城有机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大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大连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大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大连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大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17年4月9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自国务院批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省、市相继出台“八项规定”“十项规定”以来,我区也开展了对本级的出差、会议定点管理和公务接待管理改革,对促进我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日常公务接待活动,控制行政性成本支出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在会议费管理上严格执行市、区的相关文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期、参会人数,但是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接待标准、接待范围等。我区在2005年出台了会议管理办法,对审批同意会议召开的程序作了规范和要求。
你市、县是否出台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有关开 支标准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执行情况如何?
我区2008年出台了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主要对适用范围、接待标准、归口安排及经费管理等有关事项作了规定。接待标准为宴请接待厅级以上人员,每人每餐120元,县处级人员、重要客商每人每餐80-100元,其他人员及一般客商每人每餐60元;工作餐每人每餐20元。原则上不安排住宿,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安排。其标准为:厅级以上干部安排套间,正处级干部安排单间,其他人员安排标间或三人间。
区财政局2009年出台了区级机关日常财务开支标准和规范,中央八项、省市十项规定出台后,我区结合实际出台 了十项规定,区财政局2013年2月出台了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其中对公务接待费的单笔接待明确了限额为3000元的要求,而且我区严格执行该标准。香烟、水果、鲜花等费用不予报销。今年3月,区主要领导批示,一、政务接待)今年1—6月你市、县公务接待情况,包括公务接待的类型、数量等,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情况如何? 今年1-6月,我区的公务接待比去年同期下降,同城接待基本没有,部门之间的宴请杜绝,区领导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市里的“六菜一汤”标准,大型的商务接待活动也自助餐为主。外县(市)、区的考察活动必须经区主要领导同意方可实施。
(三)你市、县公务接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今年公务接待费的统计情况来看,较以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也存在一些隐形费用未报支的现象。
1、公务接待标准不一。纵观当前的公务接待现象,至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都是各单位自己制定自己执行的标准。对于执行招待费标准,有条件的单位标准就高一些,资金不足的单位标准就低一些。
2、我区财力有限,各单位平常工作经费安排较紧,有些单位平常因突发事件或重大项目追加指标的,但一般都到年终视当年财力情况是否追加,区财政为防止出现超拨款情况,平常拨款时会尽量扣除这部分拨款,导致单位正常经费仅能维持运转,但一些费用都由经办人垫支,年终有指标了才能结账,所以有些费用会跨才结账。
3、有些接待费用一般半年或更长时间才结一次,去年年底区财政局出台了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有部分单位去年的费用还未能报支。
4、中央八项、省市十项规定出台后,对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公务接待活动,控制行政性成本支出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都没有具体的开支标准或范围,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加大了操作难度,什么样的标准为超标准接待,什么价格的酒是高档酒,哪些费用可以列支等这些问题,各单位在遇到把握不准的问题时,但财政部门也无法给出合法合规的答案。
(四)对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包括:
1.如何界定国内公务接待活动的范围?同城部门之间接待、异地接待是否属于公务接待的范围? 按国内公务接待主要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2.如何界定国内公务接待费的开支范围?公务接待费中是否必须开支被接待人的住宿费?是否必须安排宴请?
3.如何实现国内公务接待费管理制度与差旅费、会议费制度的有关衔接?
4.国内公务接待实行工作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作餐的标准如何确定?如何区分工作餐和宴请?
5.如何完善公务接待审批制度?如何规范公务接待费报销制度?
无论公款吃喝转移到哪里,采取多么隐秘的形式,最终还是要拿发票报销。财政预算不够严谨细化、对假账审计不力、公务接待长期缺乏标准和监督,是造成公款吃喝屡禁不绝的根源。
陈光中认为:“多年治理公款吃喝腐败,效果不明显,失之于重治标不治本。”他提出根治这种腐败要抓3个关键:一是先将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和做假账,主要领导必须承担责任;二是加强审计和监督,每个机关单位都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三公”消费等经费预算、决算,超预算公款消费就是违法;三是规范公务接待标准,逐步使职务消费货币化,减少隐性开支,提高显性收入。
二、调研方式
按照全面调研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请你局在对本地区公务接待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部门(单位)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围绕近年来党政机关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采取的措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出台前后公务接待变化情况,存在主要问题以及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既要分析各级党委政府接待办安排的接待管理情况,也要分析部门自行安排的接待管理情况。
三、调研成果形式
请你局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做到事实清楚、数据准确、反映问题客观、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填写附表,于6月25日前随调研报告报财政厅行政政法处(上报材料仅用于相关政策研究参考,不会用于其他目的)。
一、公务接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公务接待数额不小。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2004年全国公款招待3700亿元。可想近年来应是有增无减,从基层审计结果看,一般镇用于招待费用在5万元左右,一般局用于招待费用在5万元左右。(以上均不含会议费用)
3、公务接待制度不严。近年来执行的财务开支标准,除少数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绝大部分项目没有变动。所以,导致有财务制度的因太低无法执行,没有财务制度的因没有标准无限制地进行列支。
4、公务接待手续不全。有些单位公务接待内控牵制不健全,有的只有审批人,没有经办人、证明人;有的只有经办人,没有审批人和证明人,因而对其发生的公务接待费用很难确定其真实性;还有的不注明用途和接待对象,存在私客公待、化公为私等集体买单现象。
5、公务接待公开不够。目前民主理财比较时尚的做法,就是实行“政务公开”“账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一下公开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几乎没有公开公务接待中的招待费。有些部门对招待费管理不切实际,某主管部门严格规范所属单位财务支出行为,规定不得发生招待费用,那么经过审计,发现所属单位的招待费全部跑到单位黄砂、石子等建筑材料工程项目款和有关补助之中去了。
二、公务接待存在问题的有关成因
1、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偏旧。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务接待制度,而造成公务接待数额大,且标准不一的最主要原因是“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各级党政机关对于招待费一般都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成体系。目前还不能找到一个全体党政机关共同来遵守和执行的具体标准。
2、公务接待管理体系偏松。目前公务接待主要指会议、学习交流、考察调研、验收总结、检查指导和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然而这些公务活动就涉及到行政报批和经费安排两大问题:一是在行政报批上主要是指重大公务活动应向主管部门汇报和行政部门审批;二是在经费安排上主要是指有无预算,其支出渠道涉及到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等科目。关于行政审批问题,什么样性质、什么样规模需要向上报告和审批,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关于经费安排,虽然受部门预算的限制,但是由于公务开支标准的陈旧过时以及开支项目之间界限不清等原因,造成公务接待费膨胀和支出项目混淆。
3、公务接待管理认识偏差。由于公务接待的程序、对象、内容和经费等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定,所以人们也就形成了各自公务接待的认识。单位条件好的执行公务标准就高一些,属于高消费标准;单位条件较好的,执行公务标准就一般,属于小康社会型标准;单位条件差的,执行公务标准就低一点,属于温饱型标准。特别严重的是少数人假公济私,认为公务接待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只要能与公务接待沾上边的,都要由单位买单。象利用公款变相旅游,私客变相招待,公款违规送礼等现象,在审计中是屡见不鲜、屡查屡犯。
4、公务接待管理监督偏软。首先,体现在行政管理监督上,一些单位召开大中型会议,集体外出学习考察,都没有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其次,体现在财政管理监督上,一是财政预算定额不明晰。二是财政预算的弹性大、易变更、财政既是预算的编制者,又是预算的执行者,同时还是预算的管理者。三是审计等部门检查监督不力。对于会议费用的检查和审计一般只停留在会议手续和票据是否规范上,对于招待费检查和审计同样停留在只关注招待手续、票据和总额上,最多在审计报告中提一条严格控制招待费的建议,反映招待费违反“超过行政公用经费2%“的规定。而对于那些超标准,弄虚作假的公务接待没有留意和作为审计重点。
三,治理公务接待问题的初步对策
当前,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和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健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精神,尽快出台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对公务接待的程序、对象、报批手续、经费来源、经费开支标准以及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处理处罚办法都应作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对于所有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对于管理监督部门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
2、规范公务接待管理体制。首先,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务接待行政管理。主要应根据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和管理,把公务接待费管理应列入对单位年终百分考核主要内容。其次,财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公务接待财务管理和检查。年初注重抓好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安排,平时注重抓好公务接待经费的使用,追加经费的审拨,年终注重抓好公务接待经费的财务年报统计工作。
3、强化公务接待管理意识。首先,要强化制度管理意识。公务接待管理必须形成制度化,没有制度约束和统一管理,目前的公务接待问题就不能遏制和纠正。其次,要强化领导意识。单位行政领导和财务分管领导都必须要强化公务接待管理意识,带头贯彻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管理细则,把好公务接待经费审批关。再次,要强化财务人员意识。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标准,把好公务接待的财务报销关。第四,要强化全民意识。一项管理制度必须要靠单位全体同志共同执行和遵守,因此,各单位应加强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执行。
4、加快公务接待管理改革。无论是财政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还是政府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体制,都必须涉及一个公务接待管理改革问题。对于公务接待标准的确定要具体易操作,各项标准要有地区差别。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可以适当解决党政机关人员伙食补贴。对于公务接待对象中的招待费管理,一是对接待对象,陪客人员,接待场所等要加以限制;二是确定标准,并且必须包含烟酒饮料等一切,对于超标准的必须由接待经办人自负,实行标准定额报销法。对于公务接待管理体制要进一步理顺,行政上审批按行政区划进行,业务上管理按财务隶属关系实施,要加强对行政上垂直,但经费未垂直单位管理,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盲区。
5、加大公务接待监督力度。首先,要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财政部门要严格预算约束,对公务接待经费要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经费直接拨付,杜绝报销一切假公济私的招待发票。其次,要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审计部门要把公务接待经费审计作为财务收支审计,专项经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等各种审计的必审内容和重点内容,恰当评价公务接待管理的规范性和经济性,真实地揭示公务接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作出审计处理,必要时给予处罚。再次,要加强纪委监督力度。把公务接待管理情况列为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的必查内容,作为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第四,要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要在全社会开展一场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公务接待管理监督。在有关部门专门设立公务接待管理问题举报电话。这样,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齐抓共管公务接待管理的强力氛围。
http://
一、你市、县是否制定出台了会议费管理办法?对会议类型如何划分?党政机关召开的重大会议是否统一纳入会议费管理办法,还是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各类会议的审批程序是什么?事业单位是否参照执行?
我区2009年出台了会议管理办法,对全区性的会议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分为
1、党章或法律、法规规定召开的全区性会议。
2、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会议。
3、区直相关部门承办的全区性行业会议等。
会议审批程序:
1、1、党章或法律、法规规定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按规定办理。
2、需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的会议,须分别报请区委办主任、区政府办主任审批,经请示领导同意后方可召开;需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出席的会议,须报请区委办、区政府办分管主任审批,经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召开。重大或重要的会议,提请区委常委会或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办理批准手续。
3、各类全区性行业会议承办单位应提前一周将拟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方案报区委办、区政府办;
4、特殊情况下,未列入计划面确需召开的会议,承办单位应提前向区委办、区政府办行文履行报批程序。未经审批同意,财政部门不得核拨会议经费。
二、你市、县对会议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在开支范围方面是否与现行的差旅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制度之间存在交叉?
三、你市、县目前对会议费支付方式是否有统一要求? 对会议费采取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
四、你市、县党政机关会议是否实行了定点管理?执行情况如何?
我区党政机关不存在向下级单位转嫁会议费负担的情况。
六、你市、县近年来在加强会议费管理、降低会议支出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出台以后,你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和党政机关在压缩会议活动、控制会议支出方面采取了哪些新举措?执行情况及与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出台之前相比如何?
一、调研内容
(一)你市、县组织开展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采购的有关情况。采购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面临哪些困难?
(二)你市、县对采购后的定点饭店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采取了哪些措施,饭店履行协议情况如何?对未按协议履约的饭店是如何处理的?
(三)当前定点饭店制度及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执行效果如何?
(四)你市、县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是否实行了定点管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定点饭店使用率如何?
(五)中央和地方定点饭店是否能实现资源共享?如不能共享,存在哪些主要障碍?
(六)党政机关对目前实行的定点管理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七)定点饭店对定点管理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八)从目前定点管理的现状看,你市、县对定点管理及下一步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二、有关要求
请你局对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管理工作和本地定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部门(单位)、定点饭店进行重点调研,深入了解目前定点管理的实际执行情况,包括使用率、协议履行等情况及各方面的建议、意见,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第五篇:国务院批准我区城镇体系规划
国务院批准我区城镇体系规划
新疆日报20041103第8版
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于2004年3月31日以建规【2004】53号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作出批复。
《批复》同意全区城镇发展要以乌鲁木齐市为核心,根据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一独山子一乌苏、伊宁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推动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密集地带的发展;以库尔勒、喀什、阿克苏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南疆铁路为依托,促进南疆城镇发展;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都拉塔、吉木乃等开放条件较好的口岸为重点,发展建设边境口岸城镇,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各级城镇的合理积聚,逐步提高自治区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各类城镇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生态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并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体系。
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要达50%左右,城镇人口达1260万人左右,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60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制定要符合《规划》要求。经严格按照规定审批的各类开发区用地要纳入城市用地统一规划管理。城镇建设要特别注意节约用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
《批复》指出,要在《规划》指导下,认真做好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和自治区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联系与合作,实现区域资源和设施共享。要做好乌鲁木齐都市圈和北疆、南疆铁路沿线城镇发展带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城镇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批复》要求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高效、完善、安全的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和防灾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系统。加强乌鲁木齐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建设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体系。要建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放射状快速公路通道和“两纵三横”干线公路网;建设以北疆和南疆铁路为骨干,辅以相应支线的铁路骨架网.;建设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库尔勒、伊宁、喀什干线机场为骨干,其他小型支线机场为补充的机场网络。铁路、公路、民用机场和管道等建设要按照《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