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时间:2019-05-12 20: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第一篇: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1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

A.一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A)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D)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B)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A)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C)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C)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C)

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D)

A.人的发展状况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D.生产关系的性质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D)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C)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B

A.劳动工具B.劳动力

C.劳动场所D.劳动对象

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A)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

C.两党制和多党制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D)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

A.银行利息率B.股息

C.股票票面额D.股票控制额

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D)

A.货币资本职能B.商品资本职能

C.生产资本职能D.流通资本职能)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C)

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D)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

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C)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

C.群众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BC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ABCD)

A.农民收割水稻B.法官审理案件

C.演员演唱歌曲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BCD)

A.感觉B.概念

C.判断D.推理

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AC)

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地理环境D.国家政权

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AC)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

C.竞争的压力D.垄断的需要

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CD)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

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ABC)

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

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

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

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ABC)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

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

3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ABC)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ABCD)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特别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

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1)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2)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案:(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答:(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从竞争的范围来说,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2)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全民所有制为主导,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全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不同,但这一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发展程度应该较之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发达,更能体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 2 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附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 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 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 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 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附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 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4(附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 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人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3.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17.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0.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答案要点]

(1)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2)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l)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

[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请回答:

(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

(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

(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

19(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4.[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人差距扩大。

[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

(l)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l)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人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l]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l)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l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人30%一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卫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为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1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请回答:

(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

(2)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所在。

(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答案要点]

(l)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做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的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7.[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n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计算:

(l)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答案要点] 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元)×1.88元×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

(l)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8.[材料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l)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要点]

(l)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9.[材料]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10.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2(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1.[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5(附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辨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l)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要点]

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1月17日整理)

请回答: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答案要点]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第二,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2]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人国。大量的外资净流人,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3]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4]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人是30:l,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答案要点]

(l)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就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 巨大收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一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请回答:

(l)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3)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国有化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当时如矿山、港口、河道、铁路、公路等私人资本难以经营的企业和设施就已部分地转归国家所有。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国有化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有化大多是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发展得较快;一旦战争结束,经济危机过去,国有化企业就会大大收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国有化扩大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方法是资本主义国家高价收买私人企业的产权,或由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其形式主要有:国营、国有私营和公私合营等。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法国工业国有化的程度达到了40%,意大利为35%,奥地利为28%,联邦德国为21%,英国为11%。

[材料3]1982年,法国推行国有化涉及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之外,还包括电子、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纺织、造纸、建材等制造行业,甚至深人到航空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1982年,法国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的比重为80%,航空运输行业为87%;在邮政、电讯、铁路运输、烟草以及煤气生产方面,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甚至高达100%;在基础化学、人造纤维、有色金属等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也超过了50%。

请回答: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出现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实质。

[答案要点]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新的变化,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国有制的性质随国家的性质而定。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构成社会经济的 基础,它决定国家这个上层建筑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由于这种性质的国家实行国有化,占有生产力,毫无疑问仍旧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国有制企业的工人,虽不再受雇于和隶属于某一个别的或集团的资本家,但受雇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和国有企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6(附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三、辨析题(本题有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确实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许多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又回到资本主义的轨道,世界上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国家更少了。但是,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仍然存在,其最根本的社会弊端仍然无法自我消解,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何真正地超越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事实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形成两大对立的冷战格局不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必须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因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是社会主义获得新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功过。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列宁去世后,由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探索出来的第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第二次工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简述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3、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参考答案]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曾作过设想,列宁和斯大林所领导的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此问题也作过相当深入的探讨。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五,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

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因此,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并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五、材料分析题(10分)

1.[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材料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材料3]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参考答案]

(l)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上述材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来回答这一问题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因而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有着客观的发展规律,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其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就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依次替代,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客观规律代为依据的,因而具有必然性。当然,马克思又承认,社会主义出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当下的实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资本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社会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因此,资本主义当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是永存的,而只能说明它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一旦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主义就必然出现。

(2)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没有意识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差异,割裂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具有客观性,但与自然规律运行的盲目性不同,社会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社会主义却不会自发地实现,而要有赖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积极的革命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7(附答案)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辨析题(本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与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必然要得到实现。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已被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必将被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规律的。同时,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社会活动中起作用的,而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而社会规律的实现和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既然一国或少数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一国或少数国家也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它混淆了实现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之间的区别。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关系高度和谐,阶级和国家都将消亡,“三大差别”也将消失,因而共产主义只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那么,怎样才能从一个有阶级有国家的社会发展到一个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性质迥异的社会,以及资产阶级将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资本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因此,又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从发达资本主义,而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建设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种手段,一个必经阶段,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的实现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社会主义是要从资本主义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因而在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情况下,得一国或少数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并建设社会主义;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却是世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自然结果,意味着国家的消亡,不存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答案要点]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前提,是马克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示来新世界的特点,是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2、简述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自由王国就是指人类的解放,即人类掌握了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力量,成为了自然界真正的和自觉的主人,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相应地,必然王国就是指未能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力量还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受着自然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支配。其实,不论在自由王国,还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同样在起作用,只不过,在必然王国中,人民臣仆于这些力量之下,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的;而在自由王国,由于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这些力量,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完全的体现。也就是说,自由不是对必然性的完全超越,而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自由王国不仅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还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从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人类最终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理想王国,而这一过程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即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

3、简述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答案要点]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所决定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同时,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另外,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当然,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答案要点]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决不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现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起来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依据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密切联系起来的:根据“两个必然”,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而根据“两个决不会”,我们要明白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两个必然”而谈“两个决不会”,也不能只讲“两个决不会”而忽视“两个必然”,必须要将二者统一起来。

五、论述题(10分)

1、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答案要点]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全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就是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

C.唯心主义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属于(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B)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D.时空性

28.实践是指(D)

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

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C4.C5.D6.B7.B8.C9.C10.D

11.D12.D13.A14.A15.C16.D17.D18.A19.D

20.D21.B22.B23.B24.D25.B26.D27.B

28.D29.B30.D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

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D.“参与制”

19.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2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2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1.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

1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

15,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17.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1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

1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2.C3.A 4.C5.A6.B7.A8.C9.B10.D

11.D12.A13.B 14.D 15.A 16.B 17.C 18.A 19.A 20.A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d)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c)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cd)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6.ABC 7.CD 8.AB 9.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

C.唯心主义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d)

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d)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b)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d)a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

d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c)

d 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c)

b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属于(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b)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c)

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D.时空性

28.实践是指(d)

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C4.C5.D6.B7.B8.C9.C10.D

11.D12.D13.A14.A15.C16.D17.D18.A19.D

20.D21.B22.B23.B24.D25.B26.D27.B

28.D29.B30.D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C)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BCD)CDE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BCD)ABCD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C)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使统一体分解

7.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E)

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E)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9.辩证的否定是(ABCDE)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

E.既克服又保留

10.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D)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2.ABC3.CDE4.ABCD5.BCD6.ABD

7.CDE8.ACDE9.ABCDE10.ABD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附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c)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c)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c)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b)D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B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b)C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c)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bcde)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E.理论优于实践

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E.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E 5.ABCD 6.CD 7.ABD 8.ABD 9.BCD

10.ABCE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附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

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CD 4.ABCD 5.ACDE

6.ABCE 7.AB 8.AB9.CD 10.ACD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第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5、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6、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其他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1)空气污染严重;(2)世界性水源危机;(3)森林惨遭毁灭;(4)物 种不断减少;(5)臭氧层变薄;等等。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8、认为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4(附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

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5.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9.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2.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13.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4.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1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6.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

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1.借贷资本的特点是()

A.一种资本商品B.一种商品资本

C.一种所有权资本D.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22.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人有()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D.银行利润

23.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成本B.工资C.利润D.利息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2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6.剩余价值规律()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27.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

2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30.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35.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6.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37.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3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39.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0.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1.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个别资本增大B.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平均利润率下降

4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4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

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

45.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

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

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

46.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47.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

A.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B.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

D.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4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

49.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

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博爱

50.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主权在民

C.人们当家作主D.分权制衡

5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

5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

A.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操纵选举

D.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5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

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5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6.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

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

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 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2.ABCD3.CD 4.AB 5.ABD 6.A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11.ACD 12.CD 13.BCD 14.AC 15.ABD 16.AD

17.BC 18.ABCD 19.ACD 20.ABD 21.ABCD 22.ABD 23.CD

24.AC 25.ABCD 26.ABCD 27.AD 28.CD 29.AC30.ABD31.ABCD

32.BCD33.AD34.CD35.CD 36.ACD 37.BC 38.BCD 39.AB

40.ACD 41.BCD 42.ABC 43.ABCD 44.BC 45.BCD 46.AB 47.CD

48.ABCD 49.ABCD 50.ABD 51.ACD 52.ABCD 53.ABC54.ABCD

55.CD 56.ABCD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人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3.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17.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0.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1.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人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答案要点]

(1)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2)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2.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l)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

[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请回答:

(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

(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

(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

(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4.[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人差距扩大。

[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

(l)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l)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人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l]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l)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l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人30%一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摘自《隙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了……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人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卫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为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1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请回答:

(1)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

(2)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所在。

(3)结合材料

1、材料

2、材料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答案要点]

(l)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做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的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7.[材料]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n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计算:

(l)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答案要点]

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元)×1.88元×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

(l)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8.[材料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l)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答案要点]

(l)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9.[材料]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3)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10.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1.[材料]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工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5(附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A.发展缓慢不稳定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D.“参与制”

19.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2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 的迅速发展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2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营企业

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8.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9.垄断利润是()

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11.垄断形成的原因()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12.垄断竞争的特点()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13.垄断价格()

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

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

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

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

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

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

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

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CD 3.ABCD 4.ABD 5.AD 6.ABCD 7.ABCD 8.ABD 9.ABD10.ABD 11.ABCD 12.ABCD 13.BC 14.ABCD 15,ABD 16.ABCD 17.ABD18.ABCD 19.ABCD 20.ABCD 21.ACD 22.ABCD 23.ABD 24.ABD 25.ABCD 26.AB 27.BCD 28.ABCD 29.ABCD 30.ACD

三、辨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l)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要点]

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根据刘峰、靳立新:《微软垄断始末》,《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1月17日整理)

请回答: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

[答案要点]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第二,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2]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人国。大量的外资净流人,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3]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4]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人是30:l,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答案要点]

(l)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就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一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请回答:

(l)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3)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国有化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当时如矿山、港口、河道、铁路、公路等私人资本难以经营的企业和设施就已部分地转归国家所有。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国有化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有化大多是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发展得较快;一旦战争结束,经济危机过去,国有化企业就会大大收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国有化扩大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方法是资本主义国家高价收买私人企业的产权,或由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其形式主要有:国营、国有私营和公私合营等。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法国工业国有化的程度达到了40%,意大利为35%,奥地利为28%,联邦德国为21%,英国为11%。

[材料3]1982年,法国推行国有化涉及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之外,还包括电子、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纺织、造纸、建材等制造行业,甚至深人到航空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1982年,法国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的比重为80%,航空运输行业为87%;在邮政、电讯、铁路运输、烟草以及煤气生产方面,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甚至高达100%;在基础化学、人造纤维、有色金属等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也超过了50%。

请回答: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出现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实质。

[答案要点]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新的变化,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国有制的性质随国家的性质而定。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资本,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它决定国家这个上层建筑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由于这种性质的国家实行国有化,占有生产力,毫无疑问仍旧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国有制企业的工人,虽不再受雇于和隶属于某一个别的或集团的资本家,但受雇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和国有企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6(附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1.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2.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

1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

15,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17.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1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

19.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0.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2.C3.A 4.C5.A6.B7.A8.C9.B10.D

11.D12.A13.B 14.D 15.A 16.B 17.C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空想社会主义者()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

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

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E 2.ABCD 3.ABCD 4.ABCDE 5.ABD

三、辨析题(本题有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确实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许多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又回到资本主义的轨道,世界上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国家更少了。但是,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仍然存在,其最根本的社会弊端仍然无法自我消解,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何真正地超越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事实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形成两大对立的冷战格局不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必须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因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是社会主义获得新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功过。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列宁去世后,由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探索出来的第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第二次工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简述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3、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参考答案]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曾作过设想,列宁和斯大林所领导的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此问题也作过相当深入的探讨。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五,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五篇:2018-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 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 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答案】A 【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答案】A 【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答案】B 【解析】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考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答案】A 【解析】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 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考点】认识的本质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答案】D 【解析】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答案】A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考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0.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考点】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天地,使人主体特性自由发挥。这属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考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用特权侵吞共有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答案】D 【解析】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考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答案】D 【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考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答案】D 【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虽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星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考点】资本主义的形成

1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答案】A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剰余价值。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曰的 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加强对工人剥削。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6.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答案】C 【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历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 式。

【考点】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选举制度 D.文官制度 【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考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8.上世纪下半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9.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A.股份制 B.合作制 C.垄断制 D.参与制 【答案】D 【解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金融资本。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 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0.垄断组织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平均利润 【答案】C 【解析】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 的。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A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的生 产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髙,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 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 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趋势, 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建立劳资共决制度。在分配关系上,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3)上层建筑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 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有新的拓展。意 识形态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考点】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2.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英国的莫尔 【答案】D 【解析】19世纪初期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 的欧文。【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3.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答案】A 【解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24.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A.农民运动的发展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杰出人物的出现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考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5.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 【答案】A 【解析】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它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考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简答题

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 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 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 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志,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7.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 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 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 形成的。

【考点】真理与价值

28.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答案】(1)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 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即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②流通手段职能,即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职能,即商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 款职能。⑤世界货币职能,即货币超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 用0 【考点】资本主义的形成

29.列宁指出:“设想社会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 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 同样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在 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 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 发展,但对基本矛盾的认识及其矛盾的运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 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考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答案】(1)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古往今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一些志士仁人都提出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大 同社会的理想主张。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不是建立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 础上的科学理想,难免流于空幻。

(2)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社会运动的规律与趋势,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思想的优秀成果,科学地预见了 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制度的基本特征,向全世界劳动群众展示人类社会终将进 入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前景。

(3)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考点】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论述题

3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宂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 要方面。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要分淸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认识解决 存在的问题

【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2.试述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答案】(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來分析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考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当代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式是什么? 【答案】(1)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①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②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④国际垄断 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⑤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二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具体表现在:①在生产力方面,劳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髙,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②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③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己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 和法制制度。

【考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下载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最终定稿]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

    2016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如有疑问,先查课本。参考答案的页码如有不对的,自行找课本相关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