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级研究生《科社》讨论题
2011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课程
讨论题(11.9.13—)
1、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能够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学习要求:
1)教材P5-
6、P22-26;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精读第三部分P 740—760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怎样阐述并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的?并结合当前“一球两制”格局的现状,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3、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十月革命?如何评价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4、列宁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什么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5、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什么?它是怎样建立的?如何评价其作用与影响?
6、社会主义国家大规模的改革动因是什么?作为老党、大党的苏共,在执政74年之久,为什么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的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亡党亡国?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7、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在我国现实社会中有哪些表现?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从苏共亡党亡国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9、越、老、朝、古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我国有何异同?他们的改革经验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10、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至今有163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至今也有94年。在社会主义制度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有兴衰得失,有高潮低潮,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
讨论要求:(每次课后会对讨论题提出阅读书目)
1)分小组(10人左右),每位同学都要写发言稿(发言稿要交),按组自行讨论,并派代表在课堂发言(发言要求:简要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着重谈你们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观点),每组发言15分钟左右;
2)按小组评平均分(每题按30分计算),发言者和组长适当加分,发言稿要交;
3)交小组成员名单(写明学号、姓名),写明组长电话号码。每位同学都要交讨论稿,以便在小组平均分的基础上,获取个人分数;
4)讨论时间:所选思考题根据序号和上课进度安排。
第二篇:研究生 期末 政治-科社 重点-答案
2013级全日制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讲授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500年6个阶段
重点讲授:
1.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历史贡献: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根本局限:脱离实际,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2.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历史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创立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两大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制度的问题的探索,列宁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同商品交换不能相容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提出了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一;列宁运用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使他得以从“书本的公式”走 向“生活的公式”,注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书本理论同特殊国情相结合。第二;列宁运用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形式和途径。历史条件:面对外国侵略,镇压反革命叛乱。
十月革命道路:工人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革命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4.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历史成因 : a.客观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b.主观条件:(1)革命力量不断壮大;(2)革命性较强;(3)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4)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主要弊端及其影响: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
5.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
主要观点:必须“结束社会科学的僵化状态”,“彻底消除垄断理论的后果”,“使社会政治思维发生急剧的转折”。
前苏联改革的错误定位: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脱离了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他用民主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使无产阶级脱离了政权,引起了人思想的混乱,造成了丑化共产党,否定十月革命的严重后果。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类似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
前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教训:
失败原因:(1)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2)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3)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首先采取了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的措施;(4)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5)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
教训:(1)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任务必须是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经济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必须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必须在改革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4)在坚定不移地实行开放的同时,必须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探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论十大关系发表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
中国改革成功的根本经验:
(1)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
(2)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在改革开放的方式上,我们采取的是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渐进式推进的策略模式;(4)坚持把农村的改革开放作为重中之重;
(5)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坚持走对外开放之路。
美好前景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注:注意参考北京电视台五十集电视专题片《社会主义五百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重点讲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1.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格局,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总任务实现中国梦,即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坚持人民主体(2)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坚持共同富裕(6)坚持社会和谐(7)坚持和平发展(8)坚持党的领导。
注:参阅十八大报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重点讲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开拓文化发展新思路、提升文化发展新境界之路,就是走向文化强国之路。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了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两用”原则,提出文化工作要“为人民大众(工农兵)服务”。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调整,提出并确定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在确立物质文明建设优先地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概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大发展;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先进文化的建设纳入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的范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提出在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重要方针。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发展大局,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强调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将之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理念,将之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命题,将之作为引领文化思潮的有效途径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的新论断;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将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分别形成不同发展思路。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1)全面把握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2)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3)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1)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2)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3)提高传播能力(4)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5)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重点讲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3)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4)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5)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1)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2)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3)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措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4.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全球气候问题。
说明: 以上讲述内容为期末考试的范围
考试形式为5个简答题,每题10分;2个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第三篇:2013年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第二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周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请同学们结合《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思想来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段话的思想根据何在?
(2)对中国的生态文明之建设,你持有何种想法?
答:1)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界与人类是两个不同系列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形式,而人类则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形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最高境界。自然界是人的栖身之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界,人是无法存在的。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最高产物。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一般来讲,生态文明是指和谐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良性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产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运行的机制和制度,科学向上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协调创新的可持续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由此保障的人的自由、全面、充分与和谐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周
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37年,在鲁桂珍等人的影响下,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1946年春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他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1995年3月24日,李约瑟在剑桥寓所逝世,享年95岁。
李约瑟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语境中,对他提出的难题作过种种不同的表述。其中规范性的表述包括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构成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有人也将此问题简单地概括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之后,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各种观点针锋相对,经久不息。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对李约瑟难题的延续。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作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和与会者进行了激烈争论。
实际上,杨振宁的观点可以说是对李约瑟难题的一个回应。他跟爱因斯坦等人给出的观点相似(“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爱因斯坦《致斯威泽的信》,1953年),只不过他把原因进一步归结为《易经》的影响。他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有5条,其中2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纳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观念。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
综上,请问你对“李约瑟难题”是怎么看的?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成立,那么你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参考网络资源或相关文章进行思考和总结。
答:
一、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造成负面影响。
第一,中国封建统治者鄙视科学技术,瞧不起科学技术人才,甚至还利用种种手段迫害科学技术人才。第二,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它迫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封建礼仪,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活动的进行。
二、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对科学技术的阻碍。第一,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严重地抑制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就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失去了前进的原动力。第二,中国社会长期实行的“强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机打的限制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从而直接减少了人们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机会。第三,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必然导致与外界缺乏交流的社会结构,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三、中国社会长期推行的八股取士制度对科学技术造成消极影响。从内容上看,所要论述的问题几乎都属于封建伦理道德范畴,根本不涉及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或技术。而且它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述而不作”,这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从结果看,八股取士的这种导向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致命打击,因为社会上的读书人要想追求功名,就必须把全部精力用来读“圣贤书”,科学技术就无人问津了。从形式上看,八股取士保持形式的一致性、稳定性,缺乏创新性,导致了中国学者墨守成规的习惯,也科学的要求相悖。即使有所创新,也要借助“托古改制”这样的理论借口,否则就是妖言惑众,其下场可想而知。
四、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中国自然哲学的贫乏。中国古代哲学历来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去关心和探索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第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与自然科学所需的思维方式相悖。对任何事都不下极端结论的近乎圆滑的原始辩证思维方式也许并不错,甚至百分之百的正确,但它恰恰是自然科学的大敌。第三,中国哲学的单一化。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周桂钿教授以“物极必反”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来解释“李约瑟难题”。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有了骄傲自大的心态,必然要失败,要衰亡。何时失败、衰亡,则是偶然的。这也不过是物盛而衰的必然性,何时衰败,谁来取代,则是偶然的。深入研究历史,都可以找出每一朝代的衰败的具体原因。那些事实都是必然性通过那些偶然的人物与事件表现出来。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抛开这些必然与偶然,企图从历史传统中寻找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徒劳的。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李约瑟难题是从科学技术整体上来界定这个问题的,而科学与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二者的差异。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之所以能在十六世纪之前的一段相当长时间里使技术领先于西方世界,是因为技术主要以经验为基础,主要是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
第五周
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科学家首先是通过观察获得观察事实,进而基于观察事实通过归纳获得全称形式的理论陈述。也有些有见地的科学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在他们看来,正是难解的科学之谜促使科学家去提出科学假设,进而通过检验假设来增进科学知识(经过检验证实的假说就成为科学理论)。
请阅读教材以及相关资料,试举例说明: 1,何谓科学问题?2,何谓科学假说?
3,请基于你的学科背景给出理由,捍卫或者反驳其中一种立场。
答:
1、科学问题: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科学问题实质上是经验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它主要包括经验事实之间、经验与理论之间、理论自身、理论与理论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2、科学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假定性解释。根据已经有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具有四个特点:推测性、合理性、可变性、多样性。任何假说的提出都以一定的相关事实作为支持它的经验证据,也以一定的相关原理作为论证它的理论前提。假说作为一种猜想,它是在科学知识的土壤里生长的。
3、科学始于问题。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确立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的范围和方法。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与理论思维方法不同,科学观察不是通过演绎、类比等抽象过程,而是依赖感官以及观测仪器直接认识外部世界,记录和报道事实。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在环境科学中的关于各种环境问题的提出,重视以及找到或合成可以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的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观察仅仅依靠感官以及观测仪器认识外部世界,其结果并不一定能科学地说明问题,得出的并不一定是科学结论,还需要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客观的理性思考。而且,很多现象我们并不能进行观察,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去研究,通过提出问题从而推动研究取得进展。
第六周
关于技术的本质,一般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技术决定论,重视技术的内在逻辑,认为技术是自主并价值无涉的;一种是技术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决定作用;还有一种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技术的自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作用,它们构成一个“无缝之网”。问题:(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
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这样,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整个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先进的生产力,造成生产劳动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而且增加了使个人得到充分、全面发展的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进步为条件。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和发展,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优化人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自主程度和人的交往范围,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只有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能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人的能力是人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人类享受着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时,这些高科技产品所产生副作用,不仅影响着人的身体素质,在某些时候,更扩大了人性中的恶性,比如高科技武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最终落脚于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但必须满足于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为人类造福。如果不加以控制,随时都会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造福,但并不是绝对的,同样会给人类社会引向灾难。
科学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文化娱乐设施,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着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并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促进思想的解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社会也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还要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违反自然规律滥用技术,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违背社会伦理滥用技术,比如滥用克隆技术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它的应用必须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否则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能还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核技术可以被利用来建造核电站,满足人及社会的用电需要,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但若核技术被恐怖分子利用,在战争中用作武器,那么将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威胁。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技术的应用需要慎重,要掌握好度。
第七周
科技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伦理思考。如科技是不是价值中立的?科技研究有无禁区?从广义来看,除了反思科技本身之外,也要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伦理思考。如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工程伦理等。
就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来看,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对伦理的作用,如扩展伦理范围,提出新的伦理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和修正伦理规范的确定;另一方面,是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如是否科技层面能做的,就是该做的?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等。
大家可从以下某个问题入手讨论: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答: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事件不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都悄悄地加入食品当中。如双汇瘦肉精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合肥染色蛋糕事件、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珍珠奶茶 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等,案例非常之多。细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其现状令人揪心 伴随科技的发展,部分人在享受着安逸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并未同时得到
提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这种悲哀: 科学技术本身,还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类自身呢?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缺失之原因主要是:重商业利润轻科技伦理,科技人员社会责任感和科技道德严重缺失,销售商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食品监管部门责任缺失。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构建之对策思考:技伦理体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成为运用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生产销售部门等全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好各自的领导、监督、生产、销售等功能,才能充分改善目前我国食品业的严峻现实,建立起适合我国食品业发展的科技伦理秩序,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八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伟力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技革命更是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
然而,凡事必有对。当代科技革命正如一把双刃剑,它并非只是意味着幸福、享乐与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愁、痛苦和危机。近一二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消极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现代科技的负面后果同时又在提醒人们,究竟如何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又该如何对待它?
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欢呼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认为科技万能,科技发展可以使人类社会进步,也可以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任何问题,被称为“乐观派”。而有人则认为科技是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问题是人类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认为应停止与限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处境发出哀鸣,这就是“悲观派”。
问题如下: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主要是科技的正面效应,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变革层面进行分析)
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
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答:1.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经济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
物质层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物质文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纵观历史我们很清晰就会看到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人类的物质文明从石器时代开始—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动机时代—原子能和计算机时代。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重要体现。
精神层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精神文明受到物质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17世纪之前,神论和上帝论仍然占主流,但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不断突破,使唯物主义思维形成了主流。
政治层面: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科技的发展则能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地政治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2.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及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
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现代科技发展也造成对人的异化。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作为生物的人的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甚至丧失,科技的飞速发展反过来造成了对人的异化。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那样,“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3.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4.我们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也不要紧,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比如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最根本人的创新因素。上层建筑和人的创新的因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才能发展的,毕竟这一切都是经济结构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在,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第九周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
注释:[1] [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 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
1、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是否是毋庸置疑的? 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因此随着我们自身的发展,对已有的科学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断使科学趋于真理才是正确的。科学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假设、论证和纠正中取得进步。
3、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他们同样重要,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但是二者在发展的历程中又并不总是同步的、协调的,而是常常表现出断裂、矛盾甚至互相冲突的关系。因为学科性质的差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人文学科的发展,表现在人类从规律和技术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往往走在人类建立社会秩序和提升道德知识的能力之前。当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时,人类就很难处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三大关系”的冲击,就有可能面临危机。
对于科学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强大的、无孔不入的科学技术力量,我们必须凭借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方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对于技术的掌控能力;方可防止科学技术力量的滥用,以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侵蚀和物化。尤其是人文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弘扬,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提升人类的教养和德行。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将真正的科学传播给大众,将人文的理念带给科学。
4、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如我们对于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图谱可以破译人类生命科学,解决疾病等问题。但基因科学中关于克隆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有待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四篇: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
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
2013-09-05 16:56
1.你如何理解“司揣内外”在中医诊断方面的意义与运用,对中医的学术研究有何启示,如何看待经典著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2.中医对健康状态判定方面有何特点,与西医体检相比有何优势,如何开展中医健康检查与中医疾病预警,对此有何具体设想?
3.中医有哪些辨证思维模式?各有何特点?是否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医辨证系统,请提出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并谈谈你的认识。
4.如何建立中医特有的疗效判定标准,这种疗效判定标准是否存在客观指标,目前广泛应用的量表法有何长处与不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研究?
5.目前中医诊查仪器的发展现况如何,你认为影响中医诊疗仪器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应如何取得突破?
6.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应如何确定,有无客观化的具体指标,舌诊脉诊的表现是否可作为金标准,谈谈你的看法。
7.有人提出中医基本病机的核心是不通、不荣与不平,你认为这种提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以以此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体系?详细谈谈你的理由与设想。
8.你如何认识中医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中医辨病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针灸与药物治疗在辨病辨证方面有何区别。
9.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误区影响中医的发展,中医诊断数字化量化诊断有无必要与可能,如有应如何努力实现。
要求:本次课将按讨论方式进行,请博士研究生作好选题、搜集资料、攥写报告,可制作PPT,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做好接受质询的准备,每人选择一题,报班长处。上课按所报题目参加讨论的人数多少为序,报的人多的题目优先讨论,依次进行。
第五篇:科社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2.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
3.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4.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5.《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历史意义。
7.十月革命的胜利及世界意义。
8.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9.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光辉理论。
10.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特征。
11.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伟大历史意义。
12.毛泽东“以苏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1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发展阶段。
14.苏联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9.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
21.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22.邓小平对列宁晚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3.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