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终稿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国际商学院 张梦莎 200806070
第一部分:简述恩格斯在各章中论述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
首先,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的哲学,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命题进行了剖析,得出结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即,肯定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
接着,恩格斯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一方面,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包括领域的空前广大,以及黑格尔在其中阐发的思想;另一方面,指出了黑尔格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及其所导致的哲学保守性。由此,恩格斯得出了唯心主义不能将辩证法贯彻到底的结论,指出要寻找与辩证法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亦即之后提及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解体后出现的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同时指出他没有战胜黑格尔的哲学,是因为他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在抛弃了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第二章
首先,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派别。
接着,恩格斯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只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却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局限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使“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
最后,恩格斯在施达克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问题上进行了批判,并明确表示,划分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
第三章
首先,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指出其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而根源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一,将客观事物过分神圣化,其所言的“宗教”是抽象的、观念的产物。第二,否认宗教的历史性,颠倒了宗教与历史的关系。
接着,恩格尔列举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并针对其中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第一,其伦理观的基础是抽象人性论,这是其伦理观的根本错误。第二,鼓吹抽象善恶观,未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第三,推崇抽象的爱的道德论,使其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最后,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反对对抽象的人的崇拜,而提出要把现实的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
第四章
首先,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形成了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的有机结合。
接着,恩格斯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方面,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强
调对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考察。另一方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终因,经济基础决定国家与法律,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最后,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伟大意义。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第一章: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首先,恩格斯指出,“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这个命题是由黑格尔的思维方法必然要得出的结论,而黑格尔本人并没有作出这个结论。由此,恩格斯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接着,恩格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阐述了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源是唯心主义思想。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在历史中,再返回到自身。也就是说,他将“绝对观念”视为世界本原。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则证明了这种“绝对观念”的彻底形成。也就是说,“绝对观念”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一个已经达到了的终点,它意味着认识的终结。这显然是一种绝对的教条的哲学,而黑格尔本人却在《逻辑学》中一再强调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由此,恩格斯推出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矛盾是恩格斯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为出发点所推出的,即恩格斯以逻辑推理作为实践的手段,推出了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相矛盾的结论。也就是说,黑格尔的理论没有经过自身实践方法的检验,说明了黑格尔哲学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不相适应。
最后,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包含领域的空前广大,高度评价了其辩证法思想,并表示要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唯物主义思想。
2、第二章:恩格斯是如何分析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属于“纯粹的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对此观点表示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其片面性。如费尔巴哈自己所言,“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是,我认为它不是生理学家、狭义的自然科学家如摩莱肖特所认为的而且从他们的观点和专业出发所必然认为的那种东西,即大厦本身。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对此,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在这里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不仅如此,他还把唯物主义同它的一种肤浅的、庸俗化了的形式混为一谈”。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只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却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能够认识处于绝对静止状态下的事物,而不能将其放到历史之中,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只关注到空间的维度,却忽略了时间的跨度。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完整的,与唯心主义的决裂是不彻底的。
接着,恩格斯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阐述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来解释一切现象。造成这种局限性的部分原因是,18世纪的自然科学中只有固体力学,而化学、生物学尚未成熟。
第二,形而上学性。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仅肯定事物的发展,而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这种局限性的存在,一方面缘于当时风行的形而上学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另一方面缘于地质学、胚胎学、植物和动物生理学以及有机化学在当时尚未建立。
第三,唯心史观。即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
缘于对当时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恩格斯在分析论述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般局限性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时候,特别注意指出了导致局限性存在的客观因素。这种分析是符合实际的,同时,这使得其论证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体现出物质的第一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发展进步的思想。
最后,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说,“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问题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而且认识到了事物在历史中不断前进发展的变化规律。
3、第三章: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恩格斯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的?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人(包括他自己)是抽象的;
第二,“恶”等于绝对的“坏”;
第三,人们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是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又是爱!),这就是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它一切准则都是从中引伸出来的。”即,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准则是“爱”。恩格斯对“爱”的理论的批判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个人而言,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正如恩格斯所言,“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会对己对人都有利。他的这种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费尔巴哈忽视了追求幸福的对象和手段,即物质条件,这是从抽象的人而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第二,对于他人而言,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平等的绝对的权利,是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的。对此,恩格斯通过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例证,阐发了“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的观点,不仅强调了物质的第一性,而且指出了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具体而言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权利在不同阶级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此外,恩格斯还按照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观点,以证券交易所的情景为假设,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残存的唯心主义思想及绝对化的观点使其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第二篇: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机械的唯物主义论,分析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有其进步性的。同时他的一些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作出了贡献。
这本书其实字数很少,但是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后来的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论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具体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费尔巴哈的理论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再者,文中提到恩格斯所批判的费尔巴哈伦理学,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的原则是幸福;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而恩格斯指出他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其主张“我欲故我在”,以他的人本学为基点,认为人
来自自然,人的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人都是天生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的。人的感性欲望、人的利己心本身就是合理的,无所谓善恶。人的价值和人生目的就在于追求物质利益,满足感性需求,人的欲望是目的,外在一切都只是满足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他所认为的道德是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过程当中,协调人际关系,不至于造成损害的行为。认为道德的标准是人的欲望,道德只是实现人性的工具而已。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也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在这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对不是抛开对某种在对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而是断言这种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化的意义。”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问世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任务,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我们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哲学,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我们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深刻的理解哲学斗争的性质,坚持唯物主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详细的描述,为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反对修政主义指供了有力的武器。
虽然现在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人们广泛的熟知、学习、运用。但哲学是千百年来人们可以一直探寻下去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依然是思想领域里的基本问题。我们祖国的建设仍然有大量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不能机械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因地制宜,因此,费尔巴哈论等仍然对我们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费尔巴哈论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表现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科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不仅是自然还包括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主要是在宗教的基础上的研究,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自然界和宗教伦理的基础上,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原则才真正的深入到了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也是不彻底的辩证法;费尔巴哈虽然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表现在他的宗教哲学是一种人本宗教,宗教的概念仅仅的局限在了感情和性爱两个方面,他的伦理学的出发点是离开了物质生产和现实关系的抽象的人,是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是从宗教批判中的人直接转换过来的。费尔巴哈的哲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他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在社会历史的理解上,他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哲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由于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所以它是科学性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结合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的哲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却存在着一定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黑格尔认识到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人类社会也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辩证法认为发展、前进、变化是绝对的、稳定、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两者的统一。马克思在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第一次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将机械唯物主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新哲学的思想:
1.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是运动、变化的,同时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的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
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原理
(1)历史发展是有着客观规律的
“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问题是只是在于发现这种规律。”人的动机、目的的产生、实现与否、实现程度不取决人,而是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规律,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2)如何认识社会历史的规律 认识社会的历史,“从历史本身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且探究“动机背后的动因”。恩格斯指出:人类都是具有某种动机的,透过动机,寻找动机的原因,来发现客观规律。
3.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恩格斯从研究动机入手,说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是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恩格斯指出要研究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机;“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要研究社会发展中长期起作用的思想动机;“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或者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思想的形式、甚至以幻想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要研究各种明显的与不明显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思想动机;“这一切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有各种情况决定的”,要注意思想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
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
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那么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呢?恩格斯指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的经济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由于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确切说是,是由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两个阶段”;革命的发生也源于经济原因,“资产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力,起来反抗封建土地占有者和行会师傅所代表的生产秩序;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封建桎梏被打碎了,”说明革命的发生是为了经济的原因。最后,恩格斯指出了社会大生产的矛盾: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
5. 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 “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的,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恩格斯指出不是政治决定经济,而是经济决定政治。同时,法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因为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法律是维护生产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它所认可的是与这个阶级的利益相适应的最适合的经济制度,可见法权只不过是与这个阶级利益适应的最适合的经济利益。
6. 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时代,在本质上是城市的从而是市民阶级的产物,”“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宗教的产生和改革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原始宗教的产生本来就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后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民族神开始产生,民族神又演变为世界神,然后原始基督教产生。世界上的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变化的。德国的宗教改革的失败,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英国宗教改革的成功,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更加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宗教的外衣,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革命体系。这些都表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浅谈《费尔巴哈论》学习的感想
(一)主要内容
(二)当今社会费尔巴哈伦理学的理论错误
(三)当今社会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理论错误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是恩格斯晚年的著作,该书是一部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名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名著中,恩格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其理论先驱——德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主要内容(1)第一章:恩格斯着重论述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以及解体的必然性。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在于它的辩证法思想,在于他认识到人的认识、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前进、变化是绝对的;稳定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两者的统一。黑格尔的哲学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意义,对当时的德国产生了深远都影响,但是由于黑格尔的哲学的内在矛盾流下了被人利用的空间,最终走上了解体的困境。
(2)第二章: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不仅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且还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但是费尔巴哈混淆了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和特定条件下的唯物主义的区别,同时没有利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没能把唯物主义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3)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露了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伦理学方面的唯心主义,分析了他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费尔巴哈并不反对宗教,反对的是神本的宗教观,他要建立一个人本的宗教观,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直接过渡到了伦理学中。
(4)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哲学的党性问题。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同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二)当今社会费尔巴哈伦理学的理论错误 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鼓吹‘爱’”和“抓住了‘人’”。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这个抽象的人是离开物质实际和现实关系的人,是超社会、历史、阶级的人。因为费尔巴哈将普遍的爱看做道德的出发点,所以主张“人性本善”,没有看到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善才能克服社会危机,推进历史前进和历史发展。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对己节制对人以爱”,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1)追求幸福与欲望的冲突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同其他的一切生物一样,所进行的一切意识活动和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但是由于生活在社会中,人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利益的冲突和碰撞,人在与外界的来往,在从外界索取物质条件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他人的利益相撞,所以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当一个人追求自身的幸福的时候,都很难达到目的,况且还要兼顾他人,这就是更不可能的了,两者必居其一。
尤其是在欲望横行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人与人都忙碌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就必然会妨碍他人的利益,有的时候甚至要损害他们的利益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欲望使得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办法维持费尔巴哈的爱的,因为利益永远高于友爱,每个人与每个人的交往并不是以爱建立的精神的桥梁,这本就是一个“欲望都市”。费尔巴哈所鼓吹的普世之爱,在这个社会中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和立足之地了,他的爱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
(2)追去幸福是要有物质条件的
恩格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无法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物质条件,使得费尔巴哈的原则不仅成为了空想,而且根本行不通。
现实世界很明显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前一阵时间看到一个网友的感叹,中国的男性真的是世界上最悲哀的男性,因为他们要和官二代争事业、和富二代征女友。这句慨叹在客观上显示了中国的社会现实,爱的产生是要和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物质的爱,只是一句空喊,是一声最无力的呐喊,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实现的。任何幸福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人类才会拥有生存的权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费尔巴哈认为:恶习和罪恶的产生,是缺少物质条件和手段的结果,要克服他们必须依靠物质的手段。世界艾滋病日的余音仍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贫穷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甚至没有办法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当生存权陷入危机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追求更深层次的幸福的。“矿难”这个词汇如今已经充斥了我们的视线,生命给发展让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矿难发生的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对物质条件的无限度的追求和贪婪索取,正因为物质的存在,正因为利益的横行和主导权,无数的矿工失去的不仅是生命,更加是身后的幸福,从此幸福会永远的消失在活着的人的心中,物质带来的只不过是幸福的伤口和疼痛。
(三)当今社会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理论错误
费尔巴哈所主张的宗教革命,并不是要取消宗教,而是要改造宗教,他要把爱、人类之间的的感情当做宗教的基础、核心、本质,用宗教的称号来把人类的感情神圣化,即建立一个没有神的,以人为本质,以爱为基础的宗教。这就是费尔巴哈要建立的“人本”的宗教。
费尔巴哈认为社会是由人类构成的,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存在整个世界才真正的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上升到宗教的高度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到感情的重要性。但是宗教和感情本来就是两回事情,是不能混同的。宗教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也是有限的,是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宗教,而不是宗教的发展决定了历史。
我们知道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和氏族宗教的观念,反映了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物质水平的狭隘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是人们受到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与劳动者对于统治者的恐惧和担忧,在于剥削阶级利用宗教来达到自己麻痹和控制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必将抛弃所有的宗教。仅拿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然而中国坚定的宗教信徒却很少,基督教于公元19世纪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之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只有基督教教徒1000万人,教堂传教人士1点8万人,这相对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真的是微乎其微,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宗教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生长的土壤,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所有没有办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现在都可以得到解释,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让宗教失去了价值。所以宗教并不是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就有了,同时也不是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会越来越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的发展为宗教掘开了灭亡的坟墓。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表现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的唯物史观,是他的主张的“核心”。
恩格斯在本文中具体的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恩格斯指出:使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动机是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被鲜明的提出。2010年4月2日,贺国强同志在特邀监察员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充分的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的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这只是当今社会中认识到人民群众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在在身体力行地贯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但是这并不能抹杀社会上的一些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情。
暴力强拆的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我爸是李刚”的“豪言壮语”仍然萦绕在耳边,地方的政绩观让生命为发展让路,腐败的黑暗笼罩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富二代和官二代与穷二代的利益冲突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高涨的物价,越来越遥不可及的房价,高官“日记门”在网上引起的轩然大波,“羊羔体”给鲁迅文学奖带来的污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直接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句话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空头支票,政府因为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办法建立一个高效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府,那么政府存在就没有了意义,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变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任务不是追求绝对的真理,而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能达到的相对真理。它的作用不是建立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系,更不是发现绝对真理,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
第四篇:《论国学》读书报告会稿
《论国学》读书报告会稿
20104316 张娱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却逐步发现新的信仰,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的缺失,于是很多人开始进行“精神寻根”,寻至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国学热”。“国学”,是在我国近现代历史转型时期应时而生的一个时代名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在刘梦溪先生的书中,对国学、中国百年文化传统以及国学大师们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阐释。
下面我将就我组比较感兴趣的两个概念进行简要说明。
一、浅谈两个概念:包容性,信仰
包容性:包容性在文化上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刘梦溪先生称之为“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我在想:为什么世界上从古至今有如此多的宗教战争,然而中国的广袤国土上却从未发生过,为什么佛教传入中国后能被潜移默化地独创性的儒化为禅宗而广为流传,为什么清末西学传入中国爆发了激烈的文化冲突,其结果却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西方已经建构了现代文明社会,中国还没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力转过身来,双方没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可能有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刘梦溪先生说:对异质文化的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也不会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原因之一吧。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包容性。从战国末年开始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原文明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再至元清两代作为少数民族一统中国,这些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上的碰撞与交流最终都归于了中华文明的统一和融合,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具有这样一种对于异质文化强大的吸收力和融合力,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唯一一支完整贯穿世界文明史的古老文明,而其他一些古文明,因为不具备广博的包容性,最终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信仰:“信仰”这一概念在我的意识中一直都很抽象和模糊,可能直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晰明了,因此,我以下的阐述算是抛砖引玉,发表一下拙见。
(信即可信,可相信、可依赖;仰即仰望、崇拜、敬畏之意。)在书中,刘先生提到“在文化传统中,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它就像是凝固剂一样,统一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使其凝固为传统。但刘先生也谈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问题,是崇拜成分大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的,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的伦理纲常就是这样一种传统。
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百度上说“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我在这儿要说明的一点是信仰并不等于宗教,不信仰宗教并不代表没有信仰,比如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其实,当信任变得极端化也就形成了信仰,它引导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规范着做人的底线。因而,当信仰完全缺失的时候,那将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浩劫,1966到1976的那十年文革,谁又能说不是因为信仰真空化和对毛主席盲目的个人崇拜而引发的呢?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时期,却频频出现商业领袖学历造假、2岁女童被车碾18路人无人问津等等令人匪夷所思之事。中国人的信仰到底在哪里?我想,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我们学到了什么? 读完《论国学》这本书,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是陈寅恪、王国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国学大师们贯中西、通古今的广博学识?我想:在这方面,后人恐怕已经再难以望其项背了。而对于我们,除了要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都理应有的国学常识体系和常识以外,摆在我们面前的,更实际具体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中国人需要信什么?如果真的有一天,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你面前,你是否也会犹豫?也怕被诬陷?小悦悦的事情发生以后,网上出现了北大副校长“撑腰体”,说北大学生下次看到老人摔倒,尽管去帮忙,如果被诬陷,由北大法律系出律师为你辩护,如果要赔偿也由北大来出。我当时觉得“哎,挺好哈!我要是北大学生,一定毫无顾忌地上去搀扶老人”,可是转念间想想,难道中国人的道德已经沦丧到了要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维系的程度了吗?这不免更让人心寒。
第五篇:读书报 文档
学校乃至整个教育行业都在轰轰烈烈的搞读书活动,我有幸读到了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受益匪浅。
从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她的教育历程,更有她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支撑了她的漫漫人生之路。一路上,风雨兼程;一路上,芳草萋萋;一路上,桃李遍地„„从中,我们感受到研究的方法、态度,感受到研究的快慰与欣喜。
读着书,对“高山仰止”便有了一种更真切的感受;读着书,对“不满足向上的车轮”才有了时刻的警醒;读着书,对“未来的召唤”才有了更多的期待。
这本书,对过去做了一番梳理,更对未来作了一番描绘——它像一个待探索的空间,召唤着一切有智(志)者的参与——在“情境”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的导演!
我对语文教学不算精通,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如果她不是出于读对儿童的真挚的热爱,是写不出这样的著作的。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深厚的情感。她为儿童学习语文的长时低效而苦恼。她对一切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她从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中总结出“情境教学”的主张。她矢志不移,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创设哪些情境,硬是一条条地写出来了。她这样孜孜以求的目的,是要儿童学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她教学目标没有错,教学手段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是明显而稳定的——这就是结论。
从《情境教育的诗篇》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老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还能感受到李老师丰富的人性和宽广的胸怀。曾有专家打过这样形象的比方,说李老师是一口深井,一座富矿,其含义不言而寓,这是对李老师教育生涯的极高评价。李老师并没有独享这座富矿,为了身边年轻人的茁壮成长,为了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毅然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她一手创办的情境教育研究所里,走出了一个个同样激情洋溢、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教育改革的行列,播种着情境教育的希望,收获着情境教育的快乐。
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要有激情常相伴!这就是《情境教育的诗篇》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有了蓝天的梦想,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了大海的呼唤,就不应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有了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以为,只要有了激情,我们就能给自己加油,给自己上足马力;只要有了激情,我们就能把工作中的不满表达成上进,从一时的压抑中酿出一生的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迸发出一世的激情。如此下去,我们,就会无愧于自己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