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剖析和批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揭露和批判他在宗教哲学、伦理学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陷入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和理论上的原因,其核心就在于对“抽象的人”的崇拜。
(三)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任务在于使宗教完善化
“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P25
费尔巴哈指出,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要消灭唯心主义就必须消灭宗教;反之,要消灭宗教也就必须消灭唯心主义。但是他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因此他对宗教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P2
5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P25
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P25
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一种真正的宗教即“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认为,爱的宗教可以使人在爱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解开自己生命的谜,达到自己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而在爱中获得那些基督徒在爱之外的信仰中所寻求的东西。
宗教是一种永恒现象,它将与人类共存亡。
2、“心是宗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不是后来注入人心中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心中的。所以,心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
3、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费尔巴哈指出:一定历史运动之所以会发生、发展,要看一定的宗教观念是否为人民所接受。历史运动的根源,在于宗教的宣传与传播的状况。
(二)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
1、对“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的批判
首先,恩格斯明确指出,感情关系和宗教关系是两回事。
“人与人之间的、特别的两性之间的感情联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P25
只要人类存在,感情关系就不会消失;而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历史发展到阶级 社会的产物。
第一个历史事实: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800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P25
“现存的通行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完全消失,但是爱情和友谊的实践并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P2
5第二个历史事实:
“在法国,从1793年到1798年,基督教的确曾经消失到这种程度,连拿破仑去恢复它也不能不遇到抵抗和困难,但是在这一期间,并没有感觉到需要用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去代替它。”P25 其次,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关系歪曲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
“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邪恶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P26
“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这些关系只是在盖上了宗教的印记以后才被认为是完满的。”P26
费尔巴哈夸大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人的感情关系的神圣化、独立化。它歪曲了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他把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社会关系割裂,又把感情看成宗教,抹杀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宗教一词是religare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这个词的意义,不是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来决定,而竟然按照来源来决定。”P262、批判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历史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首先,随历史转折而变迁的只有三大宗教,其他宗教并不是这样。“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历史的事实正是这样。
“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P27
其次,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运动并不是必然带有宗教色彩。
“仅仅在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里我们才发现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P27
不是宗教变迁决定历史发展,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宗教的变迁。所以,费尔巴哈关于人类历史是宗教变迁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本质的批判
首先,恩格斯指出,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感情关系必然要受到这种政治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破坏的差不多了”P27
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鼓吹成超阶级的超历史的人类纯粹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尊崇为宗教”。抹煞了阶级社会里的人的感情所具有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对立。
其次,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阶级斗争的历史说成是教会史的单纯附属品,模糊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同样,对历史上的重大的阶级斗争的理解,特别是在德国,已经被流行的历史编纂学弄得够模糊了,用不着我们去把这些斗争的历史变为教会史的单纯附属品,使这种理解成为完全不可能。”P27
“由此可见,现在我们已经离开费尔巴哈多么远了。他那赞美新的爱的宗教的最美丽的篇章现在已经不值一读了。”P104——找到了唯物史观,达到了对历史运动科学、正确的理解
总之,恩格斯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既肯定了他在宗教哲学研究中的历史功绩,又指出了他的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历史功绩:他最先在认识论的根源揭露了宗教的本质。他指出:有神的上帝是不存在的,神的形象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
“基督教的神只是人的虚幻的反映、映像”P28
唯心主义观点:人是一个抽象化的人、非现实的人。主要表现在:
第一,费尔巴哈所讲的人是超历史、超社会的主观抽象的产物。
这种思维“所反映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同样是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又是一个想象的形象。”P28
第二,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是超社会、超阶级的,因而也是抽象的。“费尔巴哈在每一页上都宣传感性,宣传专心研究具体的东西,研究现实,可是,这同一个费尔巴哈,一谈到某种比人们之间的纯粹性关系更进一步的关系,就变成完全抽象的了。”P28
费尔巴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看做是宗教关系。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尖锐矛盾消除了,大家都生活在没有阶级对立、普遍相爱的极乐世界。
二、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实质是宣扬抽象的道德
(一)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们的幸福就在现实社会中,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来就有的本性,是道德的基础。
“存在,就意味着爱自己”
爱那些能使我幸福的东西,不能爱那些与我们对立的东西,不能爱别人不爱自己,任何爱都是自私的。
爱是拜托人们彼此之间矛盾冲突和一切灾难罪恶的唯一途径,他主张建立一种“爱”的宗教,来代替有神的宗教。
(二)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
1、费尔巴哈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伦理学是非常贫乏的
家庭:直接的自然的伦理精神,是一种精神性的统一。
市民社会:精神伦理丧失了直接的统一,进行分化,达到相对性的阶段。
国家:通过分化、中介而完成的统一。
在这里,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P28
“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P28
2、把抽象的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是不科学的
“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也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P28
“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P28、费尔巴哈没有从唯物主义的命题中作出应有的结论
“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人的生活不同他们所想的也就不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养料,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人们的道德活动总是以一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条件为前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应当成为我们的宗教”——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应当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但是,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甚至施达克也不得不承认,政治对费尔巴哈是一个不可通过的区域。”P29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费尔巴哈认为,善是人的本性,善是符合利己本性,使人快乐的东西。恶是违背利己本性,使人痛苦的东西。只有善才能克服社会危机,推动社会前进与历史发展。而恶在历史上的作用他“没有想到要研究”。
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1、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肤浅的
“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他同黑格尔比起来也是肤浅的。”P29
恩格斯把黑格尔关于“恶”在历史中作用的思想,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恶在历史发展中表现为一种否定量。新事物对旧事物来说就是恶。历史发展本来是通过新旧事物的矛盾斗争,通过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实现的。
“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恶、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拜的秩序的叛逆。”P29
二、人的贪欲和权势欲如果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P29
2、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形而上学的
费尔巴哈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善就是绝对的好,恶就是绝对的坏,他只承认善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不承认恶在历史上的作用。
“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历史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P29
费尔巴哈把在历史上可以起进步作用的恶看成是反面的东西,认为历史是可怕的领域,完全否认恶在历史上的作用。
善恶问题应当作出辨证的历史的阶级分析。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善恶的理解不同。善恶又是互相依存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四)批判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
1、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
“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P30——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的天性,人作为感性存在必然追求幸福
“追求幸福的欲望收到双重的矫正。
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酒醉之后,必然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
第二,收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那个他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他们就会反抗,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P30
人人都必须遵守两条道德准则:
一是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对己要有合理的自我节制,不要享乐过度,要适可而止。
二是要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社会后果,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对人以爱。
恩格斯指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爱)”P30——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本准则
2、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基础与准则的批判
第一,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它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如果一个人只同自己打交道,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会对己对人都有利。他的这种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P30
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中,要求人们有平等的消费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对于被剥削阶级来说是没有现实的意义的。
“费尔巴哈的道德或者是以每一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忠告,因而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值的。”“二者必居其一”P30
第一种可能不存在,所以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根本行不通。
费尔巴哈的道德观中包含道德与物质条件的关系,包含唯物史观的萌芽思想。
“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养料,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P30
恶习和罪恶的产生是缺少物质前提与手段的结果,它们的克服也要依靠物质手段 第二,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人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
“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而由于资本主义所关心的,是使绝大多数权利平等的人仅有最必需的东西来勉强维持生活,所以资本主义对多数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所给予的尊重,即使有,也未必比奴隶制或农奴制所给予的多一些。”P31
第三,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完全是为了资本家的本性辩护的。
按照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在证券交易所投机取胜的资本家成了道德高尚的人物,资本主义证券交易所本身成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殿堂。
“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论,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们的投机始终都是得当的。”
“我的追求幸福的欲望把我引进了交易所”
“如果我经常赚钱的话,……我没有妨碍另一个人的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
“如果他赔了钱,那么这就证明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P31
“只要爱不纯粹是温情的空话,交易所也是由爱统治的,因为每个人都靠别人来满足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P32
“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P32
第四,宣扬抽象的爱使费尔巴哈哲学丧失了最后的革命性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宣扬抽象的爱,调和社会矛盾,掩盖阶级对立,使他的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首先,费尔巴哈认为,自爱是爱的基础和出发点。“存在,就意味着爱自己”
其次,要在对他人的爱中寻求自爱的满足。
最后,爱,尤其是两性之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费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P32
“爱增强弱者和削弱强者,降低高者和提高低者”,爱能够把“高贵的贵族同布衣小民同一起来。”P32
第五,费尔巴哈道德准则的实质是鼓吹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 费尔巴哈的道德“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被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于善与恶有不同的观点。任何道德都具有历史性的。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费尔巴哈的超历史的道德“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三、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核心是对抽象人的崇拜
(一)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理由很简单,因为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P32
首先,从认识论根源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他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他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但是,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只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P322、从理论根源看,他没有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他理解的人只有感情活动,没有物质前提,这个人对任何时代、社会都适用,是超历史的人。他把爱当作人的本质,把追求那种空洞的幸福当作人们的奋斗的目标。
“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都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P33
3、从社会根源看,反动当局对他的迫害使他后期脱离了斗争实际
首先,费尔巴哈具有一般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弱点,即具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他所不了解的1848年对他来说只意味着和现实世界的最后分离,意味着退入孤寂的生活。在这方面,主要又要归咎于德国的现状”P33
其次,由于反对当局的迫害,他隐居乡间,是一种与世隔绝的革命状态。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从批判抽象的人开始的
1、费尔巴哈遗留的任务终究要有人来完成
“但是,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终究是有人要走的。”P33——创立唯物史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抽象人的批判
“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P333、《神圣家族》开始超出费尔巴哈,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第二篇: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提出机械的唯物主义论,分析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有其进步性的。同时他的一些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作出了贡献。
这本书其实字数很少,但是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后来的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论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具体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费尔巴哈的理论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再者,文中提到恩格斯所批判的费尔巴哈伦理学,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的原则是幸福;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而恩格斯指出他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其主张“我欲故我在”,以他的人本学为基点,认为人
来自自然,人的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人都是天生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的。人的感性欲望、人的利己心本身就是合理的,无所谓善恶。人的价值和人生目的就在于追求物质利益,满足感性需求,人的欲望是目的,外在一切都只是满足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他所认为的道德是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过程当中,协调人际关系,不至于造成损害的行为。认为道德的标准是人的欲望,道德只是实现人性的工具而已。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也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在这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对不是抛开对某种在对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而是断言这种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化的意义。”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问世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任务,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我们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哲学,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我们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深刻的理解哲学斗争的性质,坚持唯物主义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详细的描述,为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反对修政主义指供了有力的武器。
虽然现在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人们广泛的熟知、学习、运用。但哲学是千百年来人们可以一直探寻下去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依然是思想领域里的基本问题。我们祖国的建设仍然有大量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不能机械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因地制宜,因此,费尔巴哈论等仍然对我们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费尔巴哈论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表现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科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不仅是自然还包括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主要是在宗教的基础上的研究,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自然界和宗教伦理的基础上,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原则才真正的深入到了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也是不彻底的辩证法;费尔巴哈虽然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表现在他的宗教哲学是一种人本宗教,宗教的概念仅仅的局限在了感情和性爱两个方面,他的伦理学的出发点是离开了物质生产和现实关系的抽象的人,是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是从宗教批判中的人直接转换过来的。费尔巴哈的哲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他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在社会历史的理解上,他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哲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由于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所以它是科学性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结合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的哲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却存在着一定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黑格尔认识到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人类社会也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辩证法认为发展、前进、变化是绝对的、稳定、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两者的统一。马克思在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第一次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将机械唯物主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新哲学的思想:
1.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是运动、变化的,同时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的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
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原理
(1)历史发展是有着客观规律的
“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问题是只是在于发现这种规律。”人的动机、目的的产生、实现与否、实现程度不取决人,而是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规律,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2)如何认识社会历史的规律 认识社会的历史,“从历史本身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且探究“动机背后的动因”。恩格斯指出:人类都是具有某种动机的,透过动机,寻找动机的原因,来发现客观规律。
3.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恩格斯从研究动机入手,说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是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恩格斯指出要研究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机;“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要研究社会发展中长期起作用的思想动机;“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或者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思想的形式、甚至以幻想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要研究各种明显的与不明显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思想动机;“这一切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有各种情况决定的”,要注意思想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
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理
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那么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呢?恩格斯指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的经济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由于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确切说是,是由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两个阶段”;革命的发生也源于经济原因,“资产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力,起来反抗封建土地占有者和行会师傅所代表的生产秩序;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封建桎梏被打碎了,”说明革命的发生是为了经济的原因。最后,恩格斯指出了社会大生产的矛盾: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
5. 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 “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的,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恩格斯指出不是政治决定经济,而是经济决定政治。同时,法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因为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法律是维护生产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它所认可的是与这个阶级的利益相适应的最适合的经济制度,可见法权只不过是与这个阶级利益适应的最适合的经济利益。
6. 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时代,在本质上是城市的从而是市民阶级的产物,”“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宗教的产生和改革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原始宗教的产生本来就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后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民族神开始产生,民族神又演变为世界神,然后原始基督教产生。世界上的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变化的。德国的宗教改革的失败,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英国宗教改革的成功,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更加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宗教的外衣,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革命体系。这些都表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浅谈《费尔巴哈论》学习的感想
(一)主要内容
(二)当今社会费尔巴哈伦理学的理论错误
(三)当今社会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理论错误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是恩格斯晚年的著作,该书是一部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名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名著中,恩格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其理论先驱——德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主要内容(1)第一章:恩格斯着重论述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以及解体的必然性。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在于它的辩证法思想,在于他认识到人的认识、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前进、变化是绝对的;稳定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两者的统一。黑格尔的哲学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意义,对当时的德国产生了深远都影响,但是由于黑格尔的哲学的内在矛盾流下了被人利用的空间,最终走上了解体的困境。
(2)第二章: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不仅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且还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但是费尔巴哈混淆了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和特定条件下的唯物主义的区别,同时没有利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没能把唯物主义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3)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露了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伦理学方面的唯心主义,分析了他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费尔巴哈并不反对宗教,反对的是神本的宗教观,他要建立一个人本的宗教观,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直接过渡到了伦理学中。
(4)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哲学的党性问题。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社会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同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二)当今社会费尔巴哈伦理学的理论错误 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是“鼓吹‘爱’”和“抓住了‘人’”。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这个抽象的人是离开物质实际和现实关系的人,是超社会、历史、阶级的人。因为费尔巴哈将普遍的爱看做道德的出发点,所以主张“人性本善”,没有看到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善才能克服社会危机,推进历史前进和历史发展。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对己节制对人以爱”,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1)追求幸福与欲望的冲突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同其他的一切生物一样,所进行的一切意识活动和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但是由于生活在社会中,人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利益的冲突和碰撞,人在与外界的来往,在从外界索取物质条件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他人的利益相撞,所以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当一个人追求自身的幸福的时候,都很难达到目的,况且还要兼顾他人,这就是更不可能的了,两者必居其一。
尤其是在欲望横行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人与人都忙碌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就必然会妨碍他人的利益,有的时候甚至要损害他们的利益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欲望使得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办法维持费尔巴哈的爱的,因为利益永远高于友爱,每个人与每个人的交往并不是以爱建立的精神的桥梁,这本就是一个“欲望都市”。费尔巴哈所鼓吹的普世之爱,在这个社会中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和立足之地了,他的爱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
(2)追去幸福是要有物质条件的
恩格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无法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物质条件,使得费尔巴哈的原则不仅成为了空想,而且根本行不通。
现实世界很明显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前一阵时间看到一个网友的感叹,中国的男性真的是世界上最悲哀的男性,因为他们要和官二代争事业、和富二代征女友。这句慨叹在客观上显示了中国的社会现实,爱的产生是要和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物质的爱,只是一句空喊,是一声最无力的呐喊,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实现的。任何幸福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人类才会拥有生存的权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费尔巴哈认为:恶习和罪恶的产生,是缺少物质条件和手段的结果,要克服他们必须依靠物质的手段。世界艾滋病日的余音仍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贫穷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甚至没有办法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当生存权陷入危机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追求更深层次的幸福的。“矿难”这个词汇如今已经充斥了我们的视线,生命给发展让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矿难发生的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对物质条件的无限度的追求和贪婪索取,正因为物质的存在,正因为利益的横行和主导权,无数的矿工失去的不仅是生命,更加是身后的幸福,从此幸福会永远的消失在活着的人的心中,物质带来的只不过是幸福的伤口和疼痛。
(三)当今社会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理论错误
费尔巴哈所主张的宗教革命,并不是要取消宗教,而是要改造宗教,他要把爱、人类之间的的感情当做宗教的基础、核心、本质,用宗教的称号来把人类的感情神圣化,即建立一个没有神的,以人为本质,以爱为基础的宗教。这就是费尔巴哈要建立的“人本”的宗教。
费尔巴哈认为社会是由人类构成的,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存在整个世界才真正的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上升到宗教的高度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到感情的重要性。但是宗教和感情本来就是两回事情,是不能混同的。宗教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也是有限的,是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宗教,而不是宗教的发展决定了历史。
我们知道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和氏族宗教的观念,反映了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物质水平的狭隘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是人们受到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与劳动者对于统治者的恐惧和担忧,在于剥削阶级利用宗教来达到自己麻痹和控制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必将抛弃所有的宗教。仅拿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然而中国坚定的宗教信徒却很少,基督教于公元19世纪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之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只有基督教教徒1000万人,教堂传教人士1点8万人,这相对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真的是微乎其微,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宗教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生长的土壤,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所有没有办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现在都可以得到解释,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让宗教失去了价值。所以宗教并不是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就有了,同时也不是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会越来越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的发展为宗教掘开了灭亡的坟墓。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表现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的唯物史观,是他的主张的“核心”。
恩格斯在本文中具体的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翁的原理,恩格斯指出:使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动机是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被鲜明的提出。2010年4月2日,贺国强同志在特邀监察员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充分的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的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这只是当今社会中认识到人民群众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在在身体力行地贯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但是这并不能抹杀社会上的一些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情。
暴力强拆的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我爸是李刚”的“豪言壮语”仍然萦绕在耳边,地方的政绩观让生命为发展让路,腐败的黑暗笼罩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富二代和官二代与穷二代的利益冲突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高涨的物价,越来越遥不可及的房价,高官“日记门”在网上引起的轩然大波,“羊羔体”给鲁迅文学奖带来的污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直接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句话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空头支票,政府因为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办法建立一个高效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府,那么政府存在就没有了意义,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变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任务不是追求绝对的真理,而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能达到的相对真理。它的作用不是建立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系,更不是发现绝对真理,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
第四篇:《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费尔巴哈论》读书报告
一 有关黑格尔的一些浅见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思想的全然否定,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而是彻底地弃之不用。然而,黑格尔的思想涵盖了各个现实的领域,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等,对于黑格尔这样一个创造力十足的天才来讲,他试图在各个领域都找到其发展线索,甚至客观规律。所以,无论任何一种所谓的颠覆性的哲学思想,都不能完全摒弃黑格尔的哲学内涵。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抛弃,无疑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的空想性。一切的一切,依然要从黑格尔谈起。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是黑格尔的一著名哲学命题,引起了当时政府和自由派这两方截然不同的态度。我认为,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了外界客观现实决定内心评价标准这一观点,即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结合真实的现实,也就是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从社会制度这一方面出发,朝代更替甚至制度的消亡似乎将这一命题带入两难境地,但这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之地。此刻,黑格尔提出了他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观点——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性质。在此,我将这一观点简化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在前文中我提到过,黑格尔对哲学的探索方式是一种类似总结归纳的方式,他试图找出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以此构建体系,建立哲学的大厦。因此当黑格尔理清了这些发展脉络的时候,在没有变革的情况下,哲学解答了一切他所关心的问题,因此,恩格斯说,哲学就此完结了。
然而,我始终对黑格尔对哲学的这一探索方式上存在某种矛盾的疑问。一方面,我接受了黑格尔对某些领域的归纳概括。另一方面,我又对这种针对现实提纲挈领的研究有一些不解。人何以在所谓合乎理性的现实中发现问题,树立准则,在这个过程中,思辨的作用是否占主导?
在这个时候,费尔巴哈提出的“爱”的观点,用爱化解一切矛盾冲突的理念,尽管我们将它看作泛泛空谈,但它的出现其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他企图用人的意识来统治这个大厦的建立(尽管他并非唯心主义者),所以他当然要完全的抛开黑格尔。二 由唯心和唯物所展开的
也许我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单,但我始终认为哲学需要一个简化的过程。浅入深出再深入浅出。因此我将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立意上的冲突简单地看作是他们用哪种工具来认识模拟这个世界。黑格尔用的是合乎理性的现实,而费尔巴哈用的是爱。这也就引出了近代哲学史上一大重要课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也是哲学发展的奇妙之处,尽管在工具上的使用,黑格尔所持的是现实,但是他却认为现实不过是帮助我们从外界认识到的真理,而他并不扎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是一种人意识上的客观存在。
就如我刚接触哲学时所学到的一个定义——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总和。对这一概念的认同也让我无条件地接受了“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并非思想力量的增强,而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诚然,这就是唯心主义在发展壮大行程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唯物主义的理性力量。费尔巴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脱离自己的先驱,而演变成的一种唯物主义。
以我的浅显的判断,绝对的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唯心主义无法解释的问题以此“逼迫”唯心主义妥协;更是因为唯心主义本身存在着矛盾——就如黑格尔的绝对真理。
而唯物主义的发展,也并非顺应潮流一帆风顺。首先,据我观察,任何一种哲学都摆脱不了历史环境的制约,所以,唯物主义势必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制约。第二,哲学必须有除了自然科学支撑外,独立站住脚的东西。就如费尔巴哈所言,自然科学是大厦的基础,而并不是大厦本身。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哲学更多的是对社会历史科学的一种思考,从自然科学中获得借鉴。与这一观点相关的关键词是道德伦理、政治、宗教。三 宗教和道德伦理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宗教的建立是试图建立一种价值观,通过传播获取广泛的认同而达到一种普世的效果。这里有政治因素,而更外化的是想通过建立一种信仰来规定人的道德伦理标准,其目的就不在这里过多探讨了。对于基督教,费尔巴哈曾从三个角度明确地提出批判。首先,他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第二,他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的依赖感和利己主义。第三,揭露了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以上三点是无宗教主义者现在普遍认同的。尽管他对宗教提出了如此尖锐的评价,恩格斯认为,他的意图是改善宗教而非推翻,在费尔巴哈的观念中,宗教应该去功利化,它所应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关系。在此,费尔巴哈也为这种关系找到了一种表现形式——性爱。诚然,性爱是寄托和表达人与人(尤其是两性)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绝佳形式,但是费尔巴哈无疑是曲解了宗教。他以词源来解释宗教,看成是关系,这无疑是太过荒谬与牵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费尔巴哈缘何提出了“爱”这一空泛的指标。爱可以维持人的关系,但在更宏观的环境下,她不能解决社会的问题。
至此,我觉得费尔巴哈的哲学陷入了一个十分可笑的境地。他将着眼于整个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哲学还原到人内心单纯想法的一个研究。这是他由于在他的思想发展的后期,对于宗教的批判又使他过于看重道德的力量,也过于理想化,以至于不能适应任何一种现实状况。四 哲学探索、理性及尾声
探寻哲学的发展,先驱们无论是在历史、自然、社会、法律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灿烂的遗产。如恩格斯所言,现在无论从哪个领域,都不要再从头脑中想到联系,而要从事实中找到联系。但是哲学最终所馈赠于人的,却仍然是一种思辨方法,一个纯粹的思维领域。
德国是哲学家辈出的国家,他们区分阶级,探求发展的本原,除了告诉我们历史经验以外,最重要的是传达一找理性的精神,一种无私利的纯粹的思维。如同工人运动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一般,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要继承的,是理性和公正。
第五篇:费尔巴哈论读书心得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读书心得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马克思和他本人多年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年代诞生,而在70年代在西欧社会广泛传播,一方面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广泛影响;另一方面,也遭受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误解和攻击,他们企图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错误思潮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时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很好得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分为四章。
第一章中,恩格斯通过分析黑格尔哲学,阐述辩证法的发展观,指出它的历史背景,阶级实质和“合理内核”的历史作用,指出它的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以及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文章伊始,恩格斯便列举了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如文章中所说,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显然,他们都误读了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合乎理性”二字并不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意思,而是对“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事物存在的必然性”的一种解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难道文化大革命就不合理吗?尼采说过,“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只能否定它存在的环境。”从历史的发展和环境来看,文化大革命是必然的。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事物永远符合历史的进程,或者说对于历史进程来说永远合理。
恩格斯在文章中阐述了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和两重性,由此表达了自己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的理解,即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德国的资产阶级总体上说具有两面性,既向往革命又害怕革命,集中体现为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既要表达革命愿望,又不敢直言革命,而是在晦涩的言辞中隐藏着革命的激情。为此恩格斯提出了“两个不可能”:人的认识不可能最终完成,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停滞不前。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暂时性,根本不存在最终的、绝对的和神圣的东西。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应,事物的辩证法决定认识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唯物辩证法主张,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以及发展是绝对的。关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恩格斯表示这其中“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文章从两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从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上来看,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得发展着的。但是,按照传统的要求,他不得不以某种绝对地真理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得不给人的认识一个终点,这才导致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地真理,这与其消除一切教条主义的辩证方法相矛盾。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过程,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暂时阶段,而所谓完美的社会与国家是不存在的。但是,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却不得不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终点,不得不给人们一个所谓完美的社会,一个完美的国家。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方法却是消除一切教条主义的辩证方法。
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述。在第二章,恩格斯主要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三章是第二章的继续,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分析批判。
恩格斯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指出,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另外,由于费尔巴哈本人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而拒绝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因此,恩格斯为了纠正施达克和费尔巴哈的错误,在未评述费尔巴哈哲学之前,首先确立一个评判的标准,详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文章中,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思维对存在,或者说精神对自然界来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家们就是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恩格斯在第三段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质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就是关于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所以承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恩格斯在第三章中主要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观和伦理观,揭露其唯心史观的根源。费尔巴哈用宗教解释历史,以为历史的变化是以宗教为根据的。恩格斯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确实伴随着宗教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用宗教说明历史,而只能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的变迁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费尔巴哈主张,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具有的,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平等的。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上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抽象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尽管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对的,但是,对幸福的追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否则,追求幸福就是一句空话。恩格斯指出,只有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够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第四章,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论述了辨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首先是从青年黑格尔谈起的,恩格斯指出,在青年黑格尔派中,只有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也就是说,只有他,才在批判宗教、批判唯心主义的过程中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但是,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仍然有很多的缺点,他的哲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的影响。但是在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过程中,却有一个唯一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就是以马克思的名字而命名的马克思学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它的特征有以下两点:
第一,恩格斯指出,与唯心主义的虚构和想象相反,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理解世界,从事实的内在联系把握事实,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其它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它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第二,它“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这里主要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观点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彻底性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在历史上,德国的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地位后,失去了对理论掌握的兴趣,而工人阶级则渴望科学的理论。所以,“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原因就在于,科学的理论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只有工人阶级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人。而作为工人阶级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和新派别”。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集中体现。坚持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充分肯定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人民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的享有主体。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努力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社会财富的权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