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管理与离职员工的关系
近年来,人才战愈演愈烈,众多公司开始花大量的时间管理所谓的“人力资产”。它们渐渐意识到,要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是一大利器。但是,即使这些公司对在职员工或即将加盟的雇员加以奖励或表达关爱之情,它们也还是忽略了人力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公司的离职员工。
1.惠普:握手话别
美国惠普公司在台湾有一家惠普科技公司,该公司对待跳槽的员工是: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一个离开惠普出去创业的人说:惠普每年至少花1000台币用在人才培训上,有的人来惠普就是为了镀金,学了本事待价而沽。对此,公司的管理层认为,人家愿意来,说明惠普有很大吸引力,人家想走,强留也不会安心。再说,电脑业本来流动率就高,当初选进的人才不见得都符合惠普的要求。退一步说,一些优秀人才到外面去服务,也是惠普对社会的贡献,也符合惠普一贯坚持的“互胜”精神。
2.麦肯锡:校友录
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本着名的“麦肯锡校友录”,即离职员工的花名册。他们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离职员工就是他们遍布各处的“校友”,其中不乏CEO、高级管理人员、教授和政治家。麦肯锡的管理者深知随着这些离职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将会成为其潜在客户,无疑会形成一大笔资源。麦肯锡一直投巨资用于培育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事实证明,这一独特的投资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
3.Bain: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Bain公司专门设立了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为记录这些变化情况,公司还建有一个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在这个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存有北美地区2000多名前雇员资料,不但包括他们职业生涯的变化信息,甚至还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Bain公司定期向那些曾在公司效力的前雇员发送内部通讯,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的聚会活动。如此感情投资,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有效利用这些“跑”了的人力资源。
3.摩托罗拉:Rehire制度
摩托罗拉公司在利用“离职”员工这一资源时,更多地是吸引“好马吃回头草”。鉴于前雇员已经熟悉企业文化、公司业务,较之新进员工能降低招聘和培养成本,摩托罗拉非常重视“好马”的回头,为此有一套非常科学完备的“回聘”制度。首先“回聘”目的是为了提供拥有公司需要的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前任员工工作机会,它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那些主动提出辞职的前任公司常规雇员。
第二篇:如何管理与离职员工的关系
如何管理与离职员工的关系
在不远的将来,雇主们很快就会为争相吸引离职员工的关注、换得他们的一片忠心而使出浑身解数。你也许要为近在眼前的离职员工争夺大战做充分准备了。近年来,人才战愈演愈烈,众多公司开始花大量的时间管理所谓的“人力资产”。它们渐渐意识到,要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是一大利器。但是,即使这些公司对在职员工或即将加盟的雇员加以奖励或表达关爱之情,它们也还是忽略了人力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公司的离职员工。要知道,这种疏忽的代价可不小。
一些明智的专业服务公司长期以来都致力于维护公司与离职员工的关系,它们把离职员工看做公司潜在的客户。这方面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麦肯锡公司,它不惜斥巨资培育广泛的离职员工关系网。因为它知道,当这些以前在公司担任咨询顾问的员工的个人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时,他们往往会变成麦肯锡公司咨询业务的大买家。然而在许多非专业服务公司里,员工一旦离开,公司和他们的关系就此画上句号,公司便再也不会想到他们。
离职员工的贡献
但上述情况也有例外,像安捷伦科技这样的公司也同专业服务公司一样,开始推出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方案。这些公司已经认识到,离职员工会在很多方面给公司带来利益。的确,他们不仅可能会购买老东家的商品或者服务,而且还可能为老东家做出以下贡献:
重返旧主和举荐贤才:一些公司往往有意识地避免雇用以前曾在本公司工作过的人。实际上,这样做是缺乏远见的:要知道,雇用一位离职员工所花费的成本往往只是招纳一名新人所需费用的一半;另外,一旦得到重新启用后,离职员工为公司效力的时间会比新人更长,而在工作的前3个月,离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常常也会比新人高出40%。研究表明,《财富》500强公司通过积极招聘离职员工每年平均就能节约1200万美元。也许更重要的是,公司对离职员工的情况比较熟悉,把他们重新纳入麾下大大降低了用人不当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同时,离职员工在推荐人才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公司里,一旦离职员工推荐的人得到录用,公司还会给举荐人一定报酬。
为公司带来知识资本:离职员工还可能是创意和智慧的极好源泉,他们可以帮助老东家及时了解新趋势、新技术甚至新的投资机会。事实上,《财富》100强中的一家技术公司就请离职员工为自己提供商业计划书,为的就是抢先把金点子揽入囊中。其它一些公司发现,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可以帮助它们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以及新兴企业的所作所为。
充当使节、说客和市场推广人:在对公司外部舆论的影响力方面,离职员工和在职员工的作用不相上下,尤其是在前者离开公司时间还不长的情况下。因此,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公司提高声誉,强化品牌,扩大影响。
成为公司的投资者:员工离开公司时,手上往往持有该公司退休金计划份额或公司股票。因此,同离职员工建立起友好关系可以让他们继续长期拥有这些股份甚至购买更多股份,而成为公司的投资者。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方案
毫无疑问,实施离职员工管理方案有时是件十分复杂的事,这要求公司收集并处理大量信息。不过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现在我们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来实施这项方案。我们发现,最完善的方案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之上的:
开明的离职程序:别指望那些在离开公司时被保安“护送”出门的离职员工会同公司保持良好关系。富有成效的关系植根于公司在员工离开时对其采取的友善态度。此时,人力资源总监应当同离职员工倾心交流,表示为了双方的利益,彼此应该继续保持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如员工离职原因、对公司的看法、将来的计划以及抱负。当然,最重要的是留下该员工的联系方式。
双向的价值回报:假如公司希望离职员工及时告知公司他们在何处高就、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就应该给予他们吸引人的回报。有时,仅仅是离职员工关系网带来的价值就能让离职员心满意足,因为如果该员工成了这个网络中的一员,他就能和以前的同事保持联系,并从中获益。
个性化的交流:因特网的普及使公司得以和离职员工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这就要求公司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且与其密切相关的信息。一个好的离职员工关系网会根据员工的不同背景对员工进行细分,并因人制宜地为他们提供最对其口味的信息。一个退休的高级副总裁所需要的信息和一个年仅26岁返回校园攻读MBA的前助理感兴趣的事情很可能不一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离职员工的价值,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方案肯定会越来越普及。事实上,在不远的将来,雇主们很快就会为争相吸引离职员工的关注、换得他们的一片忠心而使出浑身解数。你也许要为近在眼前的离职员工争夺大战做好充分准备了。世界知名企业的经典做法毫无疑问,离职员工还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如何才能真正利用这笔资源,怎样利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经典做法。
A.惠普:握手话别
美国惠普公司在台湾有一家惠普科技公司,该公司对待跳槽的员工是: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一个离开惠普出去创业的人说:惠普每年至少花1000台币用在人才培训上,有的人来惠普就是为了镀金,学了本事待价而沽。对此,公司的管理层认为,人家愿意来,说明惠普有很大吸引力,人家想走,强留也不会安心。再说,电脑业本来流动率就高,当初选进的人才不见得都符合惠普的要求。退一步说,一些优秀人才到外面去服务,也是惠普对社会的贡献,也符合惠普一贯坚持的“互胜”精神。
B.麦肯锡:校友录
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本着名的“麦肯锡校友录”,即离职员工的花名册。他们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离职员工就是他们遍布各处的“校友”,其中不乏CEO、高级管理人员、教授和政治家。麦肯锡的管理者深知随着这些离职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将会成为其潜在客户,无疑会形成一大笔资源。麦肯锡一直投巨资用于培育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事实证明,这一独特的投资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
C.Bain: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Bain公司专门设立了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为记录这些变化情况,公司还建有一个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在这个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存有北美地区2000多名前雇员资料,不但包括他们职业生涯的变化信息,甚至还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Bain公司定期向那些曾在公司效力的前雇员发送内部通讯,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的聚会活动。如此感情投资,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有效利用这些“跑”了的人力资源。
D.摩托罗拉:Rehire制度
摩托罗拉公司在利用“离职”员工这一资源时,更多地是吸引“好马吃回头草”。鉴于前雇员已经熟悉企业文化、公司业务,较之新进员工能降低招聘和培养成本,摩托罗拉非常重视“好马”的回头,为此有一套非常科学完备的“回聘”制度。首先“回聘”目的是为了提供拥有公司需要的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前任员工工作机会,它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那些主动提出辞职的前任公司常规雇员。
当雇佣前任员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所有有关条例和步骤。重新聘用员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符合目前职位要求,工作表现良好,辞职原因合理,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证明该员工以前工作表现及辞职原因,岗位提**该基于重新雇佣员工所应该填补的空缺岗位。
为了鼓励“核心人才”的回槽,公司制定相应的服务年限计算办法是:假如前雇员在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他(她)以前服务年限将累计计算,如果超过6个月,仅按照他(她)以前服务年限,提供奖励;如果员工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且在辞职前已经是正式员工,可以免除试用期,超过6个月员工被重新聘用,试用期按照新员工执行。
如此计算服务期是因为员工的服务年限和个人的福利紧密挂钩,对于赔偿和福利摩托罗拉也制定相应的办法:员工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赔偿和福利按照实际工作天数计算,超过6个月员工被重新聘用,赔偿和福利按照新员工标准计算,重新招聘职位或级别高于原先等级的员工,赔偿和福利一律按照新员工标准执行(不管是否满6个月)。
第三篇:离职员工关系管理
所谓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我们认为是通过一系列程序化的沟通,了解导致高绩效员工离职的实质,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影响雇员稳定性的关键要素模型,来持续性地改善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绩效的办法。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步
—建立程序化沟通及离职员工面谈记录
事实表明,留信高忠诚度的雇员群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人力资源经理以及共同承担人员管理职能的直线经理们像企业内部R&D部门一样,铆足热情提升个人管理、领导力的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资在部属的身上,与部属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习惯、建立彼此充分信任的关系、引导部属学习并不断地突破绩效极限尤其重要,将部属的能力开发像产品开发一样对待。
同样的道理,当雇员离职时,不能像许多企业一样把欲离开的人员交给人事部门办理离职手续、财务部门核算完工资就草草了事,而人力资源经理与直接领导经理一起参与、开诚布公地与离职员工的沟通访谈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真正对公司内部管理程序、价值文化以及公司内部其他一些管理边角问题能够作出客观、公正、大胆评价的人不是那些追求稳定、明哲保身的员工以及花费昂贵请来的咨询顾问,而恰恰正是那些办理离职的人。
通常与离职人员面谈,被错误地理解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事实上让直线经理参与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升经理们的管理与领导技能,同样对离职人员而言是获得尊重的做法,尽管这种面谈可能会存在尴尬的冒险。深入地了解员工离职原因有时可能会遭到离职者搪塞敷衍,因此态度坦诚,目的性必须非常明了。一般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
1.离职人员离职的真实原因,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
2.离职人员对公司当前管理文化的评价;
3.对公司现有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4.对所在部门或公司层面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5.离职后本岗位后续工作展开的建议以及离职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
同时千万别忽略了留下眼前这位曾经为你效力过的人员的永久性联系方式,也许有一天你仍然存在邀他(她)再次加盟的必要。建立CRC(Communication Records Card Of Leaving Employee)是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步,所有的面谈内容应该用规范化的文件表格将它们保存下来,以便于周期性地统计分析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二步
分析导致员工离职或高流失率的关键因素
具有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意识,并具备离职员工面谈程序的企业不多,根据维尔肯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能够根据对离职员工面谈记录进行数据加工,并建立员工流失关键要素分析,流失成本分析的企业几乎没有。事实上导致高绩效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借鉴一些咨询公司现有的研究成果,例如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HEWITT就调查发现导致雇员离职的关键要素集中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1.领导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
2.工作任务:员工工作/任务的影响(获得认可),工作的挑战及工作的兴趣;
3.人际关系:与上司/同僚/客户/部属等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处理;
4.文化与目的:员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强烈的组织价值;
5.生活质量: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
6.成长机会:获得晋升、成长、训练和学习的机会;
7.全面薪酬:工资与经济性报酬、福利。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力资源经理必须根据离职员工的面谈,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要素模型,以便下一步拟订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实践计划。
在个人职业发展咨询的过程中,笔者曾经有一位客户,他是另一家猎头机构引荐到目前的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他向我大吐苦水,“工作开展起来很没有效率,老板事必躬亲是一个典型的Top Sales,并且他抓小事,直接延伸到我的部属的部属那个层面,作为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我没有办法与他一起来深入地控讨一些战略层面或者宏观策略性的问题,所有时间都被耗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是,有一段时间回款状况不理想,他
居然电话里质问我在想什么。老板太不信任我了。”我这位客户原来在一家著名跨国通信企业担任高级经理,来到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如果雇主不能够很好地洞察这些细微的冲突,并有意识地去变换角色,显然最后可能会导致这们通过高成本招聘的高级人才的离职。
一个职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在面临到像上则案例时,他唯一能做的事情莫过于事先就能够提供一份客观的离职员工关系管理分析报告给企业的最高层,并坦诚地向他解释我们企业面临的问题,认及你的解决措施,获得老板的认同的同时,引导老板的领导思维变革,也许此时,老板最能信赖的就是作为人力资源经理的你。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第三步
通过持续性改善行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在做好了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第二步之后,你的工作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扫除造在你公司员工高流失率的导致因素,拟订持续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与变革计划,并付之实践,而不再是将宝贵的时是花在无穷无尽的日常人事的处理上。也许你更应该将你的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检讨公司是否有一套严格的甄选与招聘程序,在人员招聘时是否严格评估候选者对公司价值、文化的认同,甚至此前公司是否已经做出一套明确的、可描述性的书面文本价值文化手册;
2.公司是否已经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新员工入职辅导程序,人力资源部是否有专兼职人员在督导该程序的执行及效果评估;
3.推动公司目标管理,并促成互动式汇报渠道,对员工岗位进行分析,保持员工工作的挑战性和适度的压力;
4.公司是否有一套清晰的绩效管理程序,绩效管理能否有效地实现促进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是否与员工的回报挂钩;
5.公司的分配体系是否公平、公正,并且有与公司的战略匹配的相对外部竞争性;
6.公司能否针对雇员的学习需求保持合理的资源投入,要能够鼓励员工学习,为员工学习创造机会和环境;
7.是否考虑福利细分策略,满足雇员多元化需求;
8.积极介导并推动建立开放的管理文化,协助并制造时机让公司的最高层向普通员工传播公司远景;
9.关爱员工,关心员工家庭,将员工的成功与其家人分享。
人力资源经理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应该高效地利用你建立起来的导致员工离职关键因素模型KFL-model(Key Factors Result In Employee Leaving),逐步解决你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能的话,你还可以考虑请专业服务公司参进来一起解决那些影响公司业绩的问题。
人力资源部门确实可以从很小的事情着手来解决一揽子复杂的问题。半年前我们一家客户的人力资源部王经理曾就其R&D部门人员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对技术系统直线经理报怨不休。技术人员的薪酬在行业内也具备良好的竞争力,但是IT,通信行业不可避免地频繁加班情况,始终难以获得技术人员的积极支持。后来,我们建议王经理在其新公司重新装修办公场地之际特别为加班技术人员设置一个办公“场内茶水吧”,免费提供茶点、水果等福利。事实上这个小小的“动作”获得公司员工和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
人力资源经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很多,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模型只是解决许多问题的一个视角、一件工具而已。
第四篇:离职员工的关系管理
离职员工的关系管理
真正对公司内部管理程序、价值文化做出客观、公正、大胆评价的人恰恰是那些办理离职的雇员。
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还在一家国内著名的家电企业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我们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负责人员管理课程的荷籍教授Howard讲述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Howard说他来中国十多年,“有很多酒店,甚至是一些五星级的酒店,他们给你的留言薄,简直是让你感觉哭笑不得——都是一些发黄了的,也许五、六年前的东西,有谁愿意做一件实际上未获得任何尊重的事情呢?”学员都发笑,“而另一边,他们的公关部门还在花大把的money在一些时髦的杂志上宣传他们的卖点”!
客户关系管理非常重要,关心客户,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是许多企业追求成功的目标,然而在企业内部,又有多少雇主像关心他们的客户一样关心为他们创造财富的员工呢?据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着很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异常性的员工流动率普遍觉得非常棘手,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数据表明60%左右的企业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招聘与甄选程序;但是不到20%的企业已有或正在建立严格的招聘评估程序;员工离职时,建立了面谈记录制度或对员工离职原因统计分析,并基于该分析报告着手改善公司内部留用人环境及管理文化的企业几乎不足调查企业的3%。
建立程序化沟通
事实表明,留住高忠诚度的雇员群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人力资源经理以及共同承担人员管理职能的直线经理们像企业内部R&D部门一样,铆足热情在提升个人管理、领导力的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资在部属的身上,与部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建立彼此充分信任的关系、引导部属学习并不断地突破绩效极限,将部属的能力开发像产品开发一样对待。
同样的道理,当雇员离职时,不能像许多企业一样把欲离开的人员交给人事部门办理离职手续、财务部门核算完工资就草草了事,而人力资源经理与直接领导经理一起参与、开诚布公地与离职员工的沟通访谈尤为重要。事实上真正对公司内部管理程序、价值文化以及公司内部其他一些管理边角问题能够作出客观、公正、大胆评价的人不是那些追求稳定、明哲保身的员工以及花费昂贵请来的咨询顾问,而恰恰正是那些办理离职的人。
通常与离职人员面谈,被错误地理解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事实上让直线经理参与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和提升经理们的管理与领导技能,同样对离职人员而言也是获得尊重的做法,尽管这种面谈可能会存在尴尬的冒险。深入地了解员工离职原因有时可能会遭到离职者搪塞敷衍,因此态度坦诚,目的性必须非常明了。一般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 离职人员离职的真实原因,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
离职人员对公司当前管理文化的评价;
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对所在部门或公司层面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离职后本岗位后续工作展开的建议以及离职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
同时千万别忽略留下眼前这位曾经为你效力过的人员的永久性联系方式,也许有一天你仍然存在邀他(她)再次加盟的必要。建立CRC(Communication Records Card Of Leaving Employee)是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步,所有的面谈内容应该用规范化的文件表格将它们保存下来,以便于周期性地统计分析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关键因素
具有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意识,并具备离职员工面谈程序的企业不多,调查研究发现,能够根据对离职员工面谈记录进行数据加工,并建立员工流失关键要素分析,流失成本分析的企业几乎没有。
事实上导致高绩效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借鉴一些咨询公司现有的研究成果,例如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HEWITT就调查发现导致雇员离职的关键要素集中体现在如下7个方面: 1 领导层: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工作/任务:员工工作/任务的影响(获得认可),工作的挑战及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与上司/同僚/客户/部属等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处理;文化与目的:员工是否具有目的感以及强烈的组织价值;生活质量:实际工作环境,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成长机会:获得晋升、成长、训练和学习的机会;全面薪酬:工资与经济性报酬、福利。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力资源经理必须根据离职员工的面谈,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要素模型,以便下一步拟订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实践计划。
在个人职业发展咨询的过程中,笔者曾经有一位客户,他是另一家猎头机构引荐到目前的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他向我大吐苦水,“工作开展起来很没有效率,老板事必躬亲是一个典型的Top Sales,并且他抓小事,直接延伸到我的部属的部属那个层面,作为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我没有办法与他一起深入探讨一些战略层面或者宏观策略性的问题,所有时间都被耗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是,有一段时间回款状况不理想,他居然电话里质问我在想什么。老板太不信任我了。”我这位客户原来在一家著名跨国通信企业担任高级经理,来到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如果雇主不能够很好地洞察这些细微的冲突,并有意识地去变换角色,显然最后可能会导致通过高成本招聘的高级人才的离职。
值得关注的9个方面
在做好了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第二步之后,你的工作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扫除造成公司员工高流失率的导致因素,拟订持续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与变革计划,并付之实践,而不再是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无穷无尽的日常人事处理上。也许你更应该将你的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检讨公司是否有一套严格的甄选与招聘程序,在人员招聘时是否严格评估候选者对公司价值、文化的认同,甚至此前公司是否已经做出一套明确的、可描述性的价值文化手册;
公司是否已经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新员工入职辅导程序,人力资源部是否有专兼职人员在督导该程序的执行及效果评估; 推动公司目标管理,并促成互动式汇报渠道,对员工岗位进行分析,保持员工工作的挑战性和适度的压力;
公司是否有一套清晰的绩效管理程序,绩效管理能否有效地实现促进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是否与员工的回报挂钩; 公司的分配体系是否公平、公正,并且有与公司的战略匹配的相对外部竞争性;
公司能否针对雇员的学习需求保持合理的资源投入,要能够鼓励员工学习,为员工学习创造机会和环境;
是否考虑福利细分策略,满足雇员多元化需求;
积极推动建立开放的管理文化,协助并制造时机让公司的最高层向普通员工传播公司远景;
关爱员工,关心员工家庭,将员工的成功与其家人分享。
人力资源经理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高效地逐步解决你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能的话,你还可以考虑请专业服务公司参与进来一起解决那些影响公司业绩的问题。半年前我们一家客户的人力资源部王经理曾就其R&D部门人员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对技术系统直线经理报怨不休。技术人员的薪酬在行业内也具备良好的竞争力,但是IT、通信行业不可避免地频繁加班情况,始终难以获得技术人员的积极支持。后来,我们建议王经理在其新公司重新装修办公场地之际特别为加班技术人员设置一个办公“场内茶水吧”,免费提供茶点、水果等福利。事实上这个小小的“动作”获得公司员工和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
人力资源经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很多,离职员工关系管理只是解决许多问题的一个视角、一件工具而已。
第五篇:企业管理 论文总经理处理与员工的关系
关于总经理处理与中层干部关系的研究
摘 要:总经理是公司的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中层干部在公司承上启下,既是执行者又可以是决策者,对公司的兴衰关系重大。总经理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好和用好他们。而在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方面,必须从决策,计划,组织设计,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除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技能培训外,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人格修养上下工夫。关键词:组织设计,人员培训,绩效考核,企业管理。
汉高祖刘邦当年取得天下后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这段话精辟地诠释了用人之道。所以总经理处理好同中层干部的关系极为重要。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后,总经理拥有了对中层干部的任免权,总经理应慎重用好这个权力,在自己任期内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使之成为其完成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
如何做好人员培训
在一个公司中,人数众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运行的中流砥柱,但是一般而言,公司对他们的培训并不足够。实际上如果仅仅从培养能使用的中层管理人员这一目的出发,往往会造成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所真正要求的人才完全脱节。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他们的任职能力,使他们具备关于企业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发展观点,提高他们关于业务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使他们深刻理解现代经营管理的体系和经营活动中人的行为,提高他们对人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工作轮换(针对重点培养人员)。定期改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部门,让他们到各个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这样做还可以使中层管理者更好的理解相互间的问题,改善部门间的合作。具体形式可以是只在每个部门做观察员,但更有效的方式是让受训者实际介入所在部门的工作,通过实际去做来了解所在部门的业务,包括销售、生产、财务和其他业务,使职能管理人员“通才化”。
二、多层次参与管理。将企业各个部门中有发展前途的中层管理人员集合起
来,让他们就高层次管理问题。这种方法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分析和处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高层决策问题的机会和经验。
三、在职辅导。由较有经验的现任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对其直接下属的辅导,给下属下放职权,提供学习管理的机会,提供帮助和指引。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当现任中层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辞职等离开岗位而出现职位空缺时,企业能有训练有素、熟悉业务进展情况的人员顶替,避免导致较严重的衔接问题。
组织设计,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目标一经确立,决策与计划一旦制定,为了保证目标与计划的有效实现,管理者就必须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整合这个架构中不同员工在不同时空的工作并使之转换成对组织有用的贡献。
1.利用人的差异,形成优势互补
我们说人是有差异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性格差异、气质差异、知识结构差异、能力差异和为人差异等等。一个人存在着许多与别人不同的特征。企业班子成员在一起会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如何理顺这些特征,使之成为一个合理的领导班子队伍呢?
一是年龄结构要合理。从年龄上讲,总的原则是老、中、青结合。比如:总经理40岁左右,书记或副总经理年龄可以大点,办公室主任等可以比总经理小一些。当然具体年龄结构要根据实际而定,但老、中、青结合可以使班子充满朝气、闯劲,而不乏领导团体的稳重,显得较为合理。
二是性格气质要互补。作为总经理要充分了解成员之间的差异,如:其气质是属于胆汁质的、多血质的、粘液质的还是抑郁质的,性格是属于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内向型、外向型、独立型还是顺从型的?总经理在班子成员选择上要利用这种差异性,如:胆汁质的配粘液质的,内向型的配外向型的,这样更有利于班子成员和谐相处,提高工作效率,不然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曾有一家公司,总经理同时任命了两位副总经理,年龄都在40岁左右,而两个性格都比较直率,好冲动。在任命不久,两人关系就弄僵了。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没有成为总经理得力助手,反而成了总经理工作的绊脚石、大累赘。而成员都是内向型、粘液质的,“群体气质”肯定是沉稳有余,活力不足;反之,在充满活力的同时,会给人以不放心的感觉。如果都是抑郁质的,在工作中容易相互推让,久拖不决。可见,总经理在配备中干时,成员的个性和气质特点需要重点考虑。
三是智能结构要优良。总经理一定要从公司全体员工中或从外聘中选择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到领导班子中来,这样才能树立起集体的权威。有的总经理在用人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人是否老实听话,自己是否能“镇”得住,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就不敢用,担心管不住。其实这位总经理不明白,领导的艺术就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特长。这些人如果不及时地收到班子中来,施展他们的才能,也许可能转化为工作的阻力。
2.因事用人,用人之长
用人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而有些总经理用人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为了某些原因,成了“因人设事”,结果出现人浮于事,降低了班子工作效率。总经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避免这种情形。
做到因事择人。一是要有明确的岗位,只要这个人被安排到这个岗位上了,任务和要求就很明确了。二是要了解自己的员工,既要了解能力特长,更要了解品德操行、性格特征。有些总经理刚上任不久就进行大面积的人事变动,等发现某个人不适合这个岗位时,就显得非常被动,威信扫地。因事择人,表现为工作为重,一切从工作需要出发,被任命者感到是被委以重任,需要努力工作;因人设事,中干会把职务看作总经理好恶左右的权益,会使其它人的努力成为无意义,公司工作会步入一个惟总经理好恶为工作标准的怪圈。当前很多公司实行的中干竞聘上岗就是遵循了因事择人的原则。
做到用人所长。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充分运用企业中所有员工的优点、才能,共创业绩。总经理在用人上,要尽量放大成员优点,淡化他们的缺点,让成员对自己的优点有充分的认识,产生成就的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动机,使他们感到有用武之地,增加其责任感和义务感。
总经理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和容才的海量,善于接纳各种类型的人才,知人善任。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公道正派,切不可任人唯亲。要根据成员专长、特长用人,扬长避短,创造条件用人,放手让他们工作。同时,要容人之短,不要揪住他们一些短处不放,否则就很难做到用人所长。当然,总经理要及时提醒他们克服缺点,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要充分尊重各类中干人才,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多为他们排扰解难,多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
如何妥善处理彼此关系
企业领导的作用不仅来源于领导个人,同时也来源于企业的领导集体。企业的领导班子,是由总经理和中层干部按一定程序产生并行使领导职能的统一整体。公司的重大问题都要交集体讨论决定,避免总经理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总经理要重视领导班子的作用,尊重班子所作出的决定。总经理要理好同中干之间的关系,具体应该怎么样做呢?
1.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总经理是公司法人代表,对外代表企业,对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承担公司管理的全部责任,是上级领导机关与本公司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对内主持公司工作,全面负责和领导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干是总经理的助手,是公司领导集体中的成员之一,负责实施公司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具体管理工作,协助总经理实施公司工作计划,完成公司全面管理任务。2.同事加兄弟的关系。总经理与中干为了公司工作,长期相处,时刻打着交道,形成了非同寻常的同事关系。他们可以为一项工作顺利地形成共识,也可以为某件事务各执己见,甚至发生一些争执,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通过交往,他们往往可以形成深厚的友谊,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地。这对于搞好班子团结,形成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相互要很好地珍惜这种工作中形成的友谊、默契,使其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如何对中层干部进行绩效考核
员工是绩效的主人,员工的绩效是在直线经理的辅导和帮助下,经由自己的努力而独立创造的。在创造绩效的过程中,员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具备了挑战更高绩效目标的能力,这个时候,经理需要帮助员工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绩效目标,使员工在绩效管理中不断体验到挑战高绩效目标的成就感。
共同建立目标的方式使管理者由评判人转化为工作顾问,而员工也由消极的旁观者变为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双方将始终保持密切的合作和联系。这样,在绩效评估的每一个阶段,双方都会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个评价期建立更为积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健临.管理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
2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春利、李大伟.管理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周秀淦、宋亚非.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许庆瑞.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单凤儒.管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侯炳辉主编.企业信息化领导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0.王利平.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