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 “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结题报告
“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课题结题报告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面对如今的社会人文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研究背景]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经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他们总以“理所当然”来搪塞父母、亲戚、朋友、他人的关爱„„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的影响着小学生们。当今部分小学生每天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每天接受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却对之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和老师恶语相向。事实上,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将来爱事业、爱国家?因此,“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研究目的]
小学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学习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一样重要。通过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对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
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意义]
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深意,从而更好的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规定,做到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学会自主管理;同时学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以上指导性意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高度重视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开学初,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认真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积极的参与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重点。
二、认真做好课题开展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作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计划方案。
三、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开题以来,我校紧紧围绕德育课题《班主任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常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师长教导之恩,感同学帮助之恩;感党和国家关怀之恩;常怀报效党和国家之心,报效父母之心,报效师长和同学之心。学生的思想转
化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我认为一个怀着感恩理念的学生,感受到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学技术,为的是让他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时,他能不努力学习,以优越的成绩报效父母吗?一个怀有感恩理念的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教育他成长时,能不刻苦钻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吗?
(一)、德育活动感恩先行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人际和谐应从学会感恩开始”,将感恩理念大胆引入学校德育,开展感恩教育和活动,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共建和谐校园,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德育”。
(二)、开展感恩教育 注重涵育性灵
为了净化学生心灵,真正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轰轰烈烈开展了感恩、友爱教育系列活动。
(1)、重视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大队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胡锦涛同志对于勉励新时期少先队员要做到的要求作了报告。学校张贴和悬挂了标语,利用升旗仪式、校广播站、班会、黑板报等反复介绍学校典型学生的事迹,宣讲“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的内容。学生处还发了告家长书,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开展了学
生消费情况调查。由此,学校内形成了浓浓的感恩、友爱的教育氛围。
(2)、动手实践,亲身体悟。
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感受亲情,感恩父母。大队部利用“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从调查、走访、实地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行动中、生活中,认识了妈妈、老师的辛苦,有的学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例如,他们为妈妈洗脚、为老师唱歌、帮奶奶梳头等体验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中年级学生精心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有意义的贺卡送到妈妈、老师、爸爸受里,在贺卡的传递中,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高年级学生参加军训,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体验到:感谢有你,伴我我一生、给我勇气等本次活动不论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还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都给学生以启迪教育,使之学会敢恩,懂得关爱。
(3)、珍爱校园,珍爱友谊。
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寻找身边需要感恩的对象,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要求学生起身离座后,把椅子放回桌子下面;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纸屑拣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按时关好门、窗,开展活动后,把活动现场收拾干净再走。同时各班寻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经济上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体验活动,养成学生文明、卫生、守纪、助困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同学之间友情,创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课题开题以来的活动开展和总结情况
一、课题开展以来教育实践列表
五、存在问题及其反思
1、感恩教育如何更加深入的细化到学校常规教育之中,与学科
教学、班队会、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困扰大多数班主任的问题。
2、感恩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这一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在不断地研究探讨中继续摸索。
4、在“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德育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如何使师生日常教育教学,学生日常家庭生活情况,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努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认识到了感恩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行之有效地将道德教育自然地运用到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自发的将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这与我们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德育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将此次研究为起点,更加广泛的推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带动各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育人,构建和谐校园。
虽然此次课题已经结束,但是各项感恩活动我们仍将继续开展进行,让每个孩子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第二篇:幼儿感恩教育结题报告
有效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文集中心幼儿园
摘 要 感恩意识的缺失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受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从营造情境渗透感恩意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幼儿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关键词 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最近电视上有这样一个新名词“带一脚”,说的是武汉一所高中的教职工开车上班时顺带上学幼儿的现象,这让大众非常受教育。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孩子从0岁起就被爱包裹着,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有求必应,孩子往往认为一切都是我的,大家对我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孩子就任性、自私,不知感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集体生活的介入,孩子们自私,娇气,不关心父母及周围的人,不懂感恩。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他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感恩教育是一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一核心,以“幼儿、活动和体验”为中心的树人育德工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着眼人的素质,突出幼儿主体性,实现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建立对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报答父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力求让幼儿彻底摒弃不良思想及行为,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
3、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大部分幼儿缺乏感恩意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因此,感恩逐步提上教育日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着眼于幼儿的全面成长,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4、力求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新路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05年7月,山东枣庄学院何芳教授在中国教育学刊第147期发表文章《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提出: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心灵的深处萌生的一种认同;“感恩”是一种回报,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感恩”是尊重基础;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学会做人的支点。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以及相关节目等措施干预,培养幼儿感恩的心态,同时养成感恩他人的良好习惯,让家长和社会重视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持久的坚持下去,而不要为研究而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1、研究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2、研究过程:以“三个结合”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结合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繁多,充分利用与开发节庆日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幼儿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在幼儿园我们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感恩实践活动,如去年重阳节期间,幼儿园组织幼儿到福利院进行了演出慰问的感恩实践活动。小演员们和老爷爷老奶奶共处一堂,一起庆祝重阳节。并在园内创设了“感恩日”活动,既丰富了节庆日活动的内容,赋予了传统节庆日以新的意义,又确保了我们的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强化了幼儿感恩意识。
(2)结合主题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例如:“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的主题教育;“感恩节”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教师节”进行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做一张贺卡,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等。
(3)结合各种亲子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例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表示感恩的小事情,从而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
五、存在问题及体会
1、感恩教育如何更加深入的细化到幼儿园常规教育之中,与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
2、感恩教育必须以幼儿园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园互动,才能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3、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幼儿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这一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在不断地研究探讨中继续摸索。
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认识到了感恩教育对幼儿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幼儿园德育工作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行之有效地将道德教育自然地运用到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我们的孩子能自发地扶起摔倒的小弟弟小妹妹,这与我们的感恩实践研究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将此次研究为起点,更加广泛的推广对幼儿的感恩教育带动各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育人,构建和谐校园。
虽然此次课题已经结束,但是各项感恩活动我们仍将继续开展进行,让每个孩子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六、主要参考文献:
1、《生命在爱中成长》第27页 方雪梅编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2、《感受浓浓的温馨》第56页 143页 崔俊主编 远方出版社。
3、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7月,总第147期,第32页。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9月。
课题名称:有效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编号:2013xkt(xqjy)082
课题主持人:陈雯雯
课题参与者:王韵李元美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推荐)
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其实,每个人在获得关爱后,也有回报他人的情感需要,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把这种回报他人情感的过程,也称为感恩的过程。作为家长是非常舍得为孩子付出感情,有些家长甚至于是在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忽视了孩子回报他们的感情需要,泯灭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长此以往,孩子的这种情感会变得麻木而又自私。所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感恩教育,唤醒孩子那颗感恩的心,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身边开始。
学生的情感来源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从抓住学生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让学生在参与感恩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付出情感的快乐。
记得我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以前的班主任老师,正准备生孩子。有一天上课,我发现孩子们非常高兴,而且有些心不在焉。最后一个孩子实在按捺不住了,他对我说:“老师,吴老师生宝宝了。”听到这个消息,班级更是热闹起来。“嗯,我知道了。”“你们有什么想法”“甘老师带我们去看看,好吗?”“当然!这也正是我想要做的。”面对孩子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我非常高兴地答应,班级中再次一片欢呼。那一刻我看见的是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后来,全班同学都去了,他们见到了自己想念的老师。
在孩子们的礼物中,我看见了孩子们亲手折的近六百个幸运星。那一刻,我想无需什么言语,无需什么道理,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真情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反映,同样他们也体验到了付出自己真情的快乐。当然,在后来的主题队会中,我又将这个活动的意义在班级中进行了讨论,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在课堂中得到了应有的提升。其实,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学会关心别人,这里包括关心他的老师、同学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们体验到付出真情的快乐。
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建立以感恩为主旋律的班级文化。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吸引许多学生,使大家自觉不自觉地遵守一个良好的传统。所以,我借助班会、晨会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样感恩主题活动。例如,借助母亲节,我让大家选择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说勤奋、唠叨,有的学生说母爱、勇敢,有的学生说体贴、无微不至等等,在这些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中,包含着孩子们对母亲的爱。其实,活动的本身已经帮助孩子重拾了就在他们身边的最朴实的情感———母子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重温这种情感,唤醒孩子们那颗感恩父母的心。
同样通过这样反复的教育,使得弘扬感恩情怀也成为我们班级的主旋律,这也很好地抵制了一些不良的思想,教育了更多的学生。
三、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学习祖国悠久的文明史。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早已经渗透着感恩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羊跪乳,鸦反哺” “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
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等,在这些传统美德中渗透着感恩情怀。让学生多读,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也可以很好地熏陶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大感恩情怀,所谓大感恩情怀,是指感恩对象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还应该教育他们要心怀祖国,懂得感恩社会和整个民族。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让他们知道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和不断努力,等到将来学有所成,才能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怀安中学:曾永花
2011 年 7 月
第四篇:感恩教育结题论文
感恩教育结题论文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是人性的高贵之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养成了任性、依赖、爱发脾气等坏习惯。他们只懂索取,不懂回报,更不懂关心别人。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冷漠与自私。
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在样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更多的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激起责任感,从而是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我们的教育刚刚起步,实践活动的探究还不够深入,还需下力气继续研究。相信在我们这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会走出一条硕果累累的丰收之路。
第五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模版)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当每个人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我校是沈阳市的一个农村学校,其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这些学生学习无忧,家长能供得起其子女读书,学校多方面开辟渠道,为他们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近年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个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把“感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让我们前进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明白“感恩”,学会怎样去“感恩”。
小学生正值儿童时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建立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要求,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因此,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感恩不仅仅是道一声“谢谢”,她要有丰富的善良的情感作“根基”; 感恩,也不仅仅是礼貌而已,她要有帮助他人的心作“地基”;感恩,更不是人为地做秀,她要有希望别人美好的美德作“路基”。学会感恩,能更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能更懂得进取;学会感恩,能更懂得宽容。有一份感恩的心,能使学生更快乐和健康地成长。因此,根据我校的校情,对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更能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界定:
本课题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式下农村学校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学会尊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感激生活,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1)孝敬父母。(2)尊敬师长。(3)关爱他人。
(4)感激社会、感激自然。(5)感激生命。
3、小学生感恩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
4、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
(1)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2)在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于感恩教育与活动之中。
(3)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4)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和具体措施
(一)课题研究中所选择的科研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辅之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等。
1、行动研究法:
一边研究一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农村小学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
2、教育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生感恩的现状,根据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案。为解决课题研究的重点做好铺垫。
3、文献研究法:
了解目前国内外感恩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
4、案例研究。
选择典型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的感恩意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律。
在研究的过程中,严格制定季度工作计划,并定期进行小结,制定新的方案,有理有序的一步步进行着。期间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资料的学习,阅读相关资料、书刊、杂志,查阅相关网站,调查国内外新的教学信息,做好记录、总结,不走形式,收集学生的典型作业进行分析,整理典型的教学案例,随时记下研究中的随笔、反思,做好学习中的交流讨论工作,成员及时的将个人收获体会与其他人交流。抓住每一次观摩科研案例的机会,同时积极进行组间听、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和总结,并从中取长补短,以逐渐摸索新的教学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从学生现实存在的感恩问题入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在全校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感恩”情怀;创造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把情感化为感恩行动。过程:
1、准备阶段(2006、3~2006、6)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
作,确定课题成员及分工,调查目前农村小学生感恩情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06、9~2009、7)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别组织实施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激别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建构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体系,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09、8~2009、12)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列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具体做法、经验总结及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结果
开展感恩教育以来,师生中,会感恩的人多了,与人顶嘴的少了;会做家务的多了,伸手不劳动的少了;会节约钱粮的多了,吃零食进网吧的少了;会助人为乐的多了,与人闹矛盾的少了;会遵纪守法的多了,违规违纪的少了;学习求上进的多了,没进取心、没荣誉感的少了;会讲奉献比爱心的多了,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少了;会讲礼貌、讲道德的多了,不讲文明、不讲公德的少了。同学间每天早晨见面时相互问好鼓励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7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打架违规事件,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
安全事故„„
从调查中发现,我校的中学生现在已懂得“应尽力为身边的人做些事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要有感恩之心”等道理,有些学生也从行动中表现出来。有些学生看到老师很累,主动走到老师身边给老师给你一个问候“老师,你很累吧。”很多学生在家里也会帮忙做些家务。说明,学生的感恩行为和意识是可以培养的。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老师的视野更加开阔,活动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提高。相关的论文课题获奖,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丰富的感恩活动中,促进家长进一步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其教育方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家长的思想也得到了净化、升华。就如一为家长说的:“学生懂得了要记得他人的好处,要感恩。我们大人也一样,有了这样心态,一切觉得好了。”
(二)课题研究的结论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适时的、是必要的。感恩教育必须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质量与其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
3.以感恩教育带动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心理健康更具实效。
4.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使儿童易于接受,是一种新的教育尝试。
5.从感恩教育角度研究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了学校心理健康研究的思路。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1、感恩教育现在已受到行政部门的重视,但要养成人人怀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长时间的养成,我们任重而道远。
2、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日常中感恩行为,可如何运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分析评价学生,我们感到困惑。在以后的工作中,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