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选读(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1:0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著作选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著作选读》。

第一篇:著作选读

1(一)马列著作: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4、《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

(二)毛泽东著作:

1.《实践论》、《矛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

2.《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

3.《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

4.《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5.《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

6.《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

7.《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

(三)邓小平著作:

1.《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中国的对外政策》、《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政治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四)江泽民著作:

1.《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

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文选》第2卷)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五)胡锦涛讲话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2.《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成立五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2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结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3.《中共十七大报告》

第二篇:习近平著作选读《之江新语》

习近平著作选读《之江新语》 5

9 11

16 17 19

21 22

目录

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路就在脚下

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

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 引进人才要防止“近亲繁殖” 抗旱要“目中有人” 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 利用民资大有潜力

两条腿走路好 把好事办好

搞试点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努力打造“信用浙江” 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 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打好“团结牌”

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

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心无百姓莫为“官” 要讲究领导艺术 珍惜在位时

求真务实要出实招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 形势越好,越要求真务实

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

抢抓战略机遇期要有历史紧迫感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 顺利时更应防骄躁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 人无压力轻飘飘

要跳出“三农”抓“三农”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从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要树立新的稳定观

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 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 要“平安”,不要“平庸” 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 办节要降温

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要把困难当作机遇

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办法就在群众中 要学会十指弹琴

注意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 成才必须先学做人

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 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 关口前移,惩防并举 的工作抓实做细

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 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 发展旅游经济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 重视打造旅游精品

发展“无烟工业”也要可持续发展 领导下访是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 基层干部要把好信访第一道岗 领导下访必须注重实效 领导下访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深化 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

靠劳动创造财富,让知识成为力量 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更有长远意义 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 吃透精神而不照抄照搬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甘于做铺垫之事 落实才能出成绩

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 基层干部的分量 处理好三对时间关系 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 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

推动我省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 虚功一定要实做 抓与不抓大不相同

压力与动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 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 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 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 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 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 “潜绩”与“显绩”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工作倾斜基层 执政重在基层 更多地关爱基层

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 发展不能走老路 积小胜为大胜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平安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之义

将服务业培育壮大为“主动力产业” 突出选商引资

宜轻则轻,宜重则重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重视进口的作用 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

先进性教育重在“强身健体” 牢记科学发展的使命 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从“倒逼”走向主动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动真格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 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发展循环经济要出实招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化压力为动力

保持先进性就是走在前列 不畏艰难向前走 善于同群众说话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文化是灵魂

文化育和谐 文风体现作风

理想责任价值也要重在实践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 坚持科学维权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法 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再造自我 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要注重抓“两头” 着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三化”带“三农”,城乡共繁荣 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 深化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 加强监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 机关表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多读书,修政德 激浊扬清正字当头 敬业乐业为美德

乐在人和

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 求知善读,贵耳重目 勇攀科学发展高峰

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 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 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 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 重中之重是“三农” 以发展强村 靠建设美村 抓反哺富村 促改革活村 讲文明兴村 建法治安村 强班子带村

“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 法治: 新形势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

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根本保证

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 “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 选商引资要做“合”字文章 要善于抓典型

困境之中见精神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要善于学典型

建设新农村要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建设新农村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从规划开始强化特色

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

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 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 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 换届考验领导干部的党性

敢于负责、善于负责

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 “浙江人经济”拓展浙江经济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防止不稳定因素成为“慢性病”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打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不兴伪事兴务实 抓落实如敲钉子 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为政者需要学与思 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 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 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境界 正确理解“好”与“快” 强本还须节用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在慈善中积累道德 要“和”才能“合”

要“民主”,还要“集中” 要“干事”,更要“干净” 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做人与做官

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 生活情趣非小事

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

新官上任要善于“瞻前”、注意“顾后”

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 既重务实,又善务虚 “书呆子”现象要不得 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第三篇:《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 of Western Classics in Literature

执 笔 者: 邹涛、何敏编写日期:2014-2-15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而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评判能力,提升审美情趣;透过文学现象理解西方文化,感悟人生,洞察生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选取反映西方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学作品(涵盖诗歌、小说、戏剧三大文类),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内涵及文类特征,并培养学生透过文学现象理解和反思西方文化的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发挥外语学院教师的优势,实行双语教学,通过外国文学适当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

(请尽快到图书馆借书或到当当网、京东网买书预习,选读部分会在第二周周五确定名单后统一打印成册)郑怡老师上课内容:

第一周:课程简介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思考史诗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第二周:荷马史诗《奥德赛》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分析主要人物

第三周: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精神分析学

第四周:《鲁滨逊漂流记》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五周:马克•土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预习要求:了解内容概要、奴隶制与美国种族问题

邹涛老师上课内容:

第六周: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悲剧艺术、文艺复兴

第七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喜剧艺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八周:诗歌

John Donne: The Flea

Tennyson: The Eagle

预习要求:了解诗歌的意象和音韵

第九周:诗歌

Whitman: One’s Self I Sing

Dickinson: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Po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预习要求:了解自由体、意象派诗歌

第十周:《伟大的盖兹比》

预习要求:了解小说内容、美国梦

魏全凤老师上课内容:

第十一周: 但丁《神曲》(2课时)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中世纪文化、基督教

第十二周: 歌德《浮士德》

预习要求:了解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及变迁

第十三周:夏洛蒂·布朗特《简·爱》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思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第十四周:霍桑《红字》

预习要求:思考红字的象征意义,了解清教主义

第十五周 按文本历史顺序对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读书报告(邹涛、魏全凤)

第十六周读书报告(邹涛、魏全凤)

一个班分成10个组,每个组4人,针对上课内容,完成15分钟左右的读书报告。小组每个成员上台讲3-5分钟。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1、出勤(10%)

2、口头表达能力 25%(中英文皆可,英文在同等质量下在期末总分上加1-3分)

1)课堂讨论10%

2)读书报告15%

2、写作能力15%:(针对所学文本,完成1篇不少于700英文字或不少于2200中文字的文学评论,要求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杜绝抄袭,一经发现,此项分数记为零分。第十一周交打印稿。想写第十一周——十四周内容的请在第十五周交。)

3、专业知识考试50%(闭卷考试,英语)

所考内容皆为上课内容。

四、建议参考资料

蒋洪新,《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成坚、邹涛,《英国文学与文化》(里面有关于小说、诗歌、戏剧的鉴赏指导),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四篇: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

三、问答题

1、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1)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旧唯物主义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正真人的活动”。

(2)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积极主动的方面。

(3)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的实践”,是“改造世界”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为“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即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

(4)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旧唯物主义者撇开历史进程,离开社会关系去考察人,这就看不到人的时间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看不到社会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2)、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实践的过程。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实践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3)、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4、结合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真理标准问题的阐述,谈谈实践标准在我国当代的发展。(1)、马克思在《提纲》中,着重从三个方面阐明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第一,指出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应到理论认识领域去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就是说,马克思排斥理论标准后,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科学论断。

第三,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的、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2)、实践标准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对实践标准的认识逐步深化。实践标准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深化和具体化的历史过程。

第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标准成为打破“两个凡是”的锐利武器,成为拨乱反正、确定一切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起点和基础。第二,党的十三大提出用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对实践标准的认识向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他将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锐利武器。

第三,党的十四大又将实践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比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更丰富,即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又比生产力标准更具体、更全面,把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包括进来,从而使实践标准更深化、具体化和系统化。

5、黑格尔“凡是”命题中包含的辨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

第一,恩格斯通过分析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命题入手,阐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第二、黑格尔的“凡是”命题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首先具有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黑格尔认为,并不是任何现存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合理的,现实性与必然性相联系,只有符合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合理的,丧失了必然性就不是现实的、合理的。其次,现实的东西又不是永恒现实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今天是现实的,明天会变成不现实的。再次,具有现实性的东西失去必然性,或迟或早总是要灭亡的。

第三,黑格尔“凡是”命题,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具有暂时性,都是一个过程,都处于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其根源在于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6、黑格尔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和辨证方法之间的矛盾的? 第一,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本人却没有得出革命的结论,原因在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与辨证方法的矛盾。他的体系居主导地位,因而窒息了他的辨证方法。

第二,恩格斯具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表现:首先,辩证法承认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他的哲学体系却把发展限制在“绝对观念”的框框里。其次,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永恒的,无止境的,而他的哲学体系却认为“绝对观念”的发展有终点。再次,辨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他的体系却认为“绝对观念”发展的终点就是矛盾的调和。

第三,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辨证方法发生矛盾,其根源在于黑格尔本人是资产阶级哲学家,他保存着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这种矛盾正是这些特点在哲学中的体现。

7、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第一,恩格斯在总结人类认识发展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概括,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恩格斯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历史发展。第三,恩格斯分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第四,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必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则会导致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哲学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本质上是同一的。

第五,哲学基本问题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8、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

第一,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以“人”为对象,但他所讲的人又不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他只注意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抹煞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对人的影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理性、感情加肉体。

第二,指出了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与黑格尔相比,内容及其贫乏。在善恶的看法上比黑格尔不仅要肤浅的多,而且还是形而上学的,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

第三,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首先,他的道德基础是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他的道德原则是“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这些在阶级社会里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其次,在阶级社会里,根本就没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再次,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第四,指出了费尔巴哈道德论的社会作用。费尔巴哈在阶级社会中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抹煞阶级斗争,取消社会革命的作用。

9、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答:列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核心的:(1)、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准;(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辨证法的钥匙;(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5)、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0、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答: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任何认识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不仅包含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而且还可以丛中“发现辨证发的一切要素的萌芽”。(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辨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4)、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也进一步证实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5)、脱离辩证法就会导致唯心主义认识论,就没有科学的认识论。

11、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有何重要意义? 答:《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作。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1)、在理论上,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次阐明了两种发展观的区别;第一次解释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问题;第一次从认识论和阶级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在这部著作里,列宁彻底清算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理论根据的反科学性,指出诡辩论的形而上学实质,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3)、在当前学习这篇文章,能帮助人们学会从本质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事业,懂得社会主义的困难只是前进中的曲折过程,自觉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克服对社会认识的直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12、《序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特的科学意义是什么?(1)、马克思在《序言》中,把唯物主义应用与人类生活,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这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2)、马克思在《序言》中,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辨证方法,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

第一,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结实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

第二,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第三,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运行机制,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蛮缠书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规律。

第四,把人类社会历史当作具有自己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概述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几种形式,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是考察和解决社会历史领域的矛盾的根本方法。《序言》中为我们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13、学习《序言》有何现实意义?

答:马克思在《序言》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气势磅礴,内涵丰富,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知道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序言》中这一伟大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善于运用这一理论知道我们的实际工作,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14、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的个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在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四个环节形成的统一体运动的研究中,去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

15、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与对立性的?(1)、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第二,互为媒介,互相依存。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消费成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第三,互相创造对方,即互相转化。(2)、生产与消费又是对立的。

第一,生产与消费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要求,其中生产起支配作用。第二,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生产与消费存在着矛盾。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起来的错误观点。、16、试述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1)、分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产品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和作为这种分配表现的社会成员在生产中地位的分配。(2)、第二种分配形式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形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3)、生产资料的分配虽然也是一种分配,但严格地说,它属于生产本身的问题。它本身是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最初的生产资料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才变成历史的东西,带有某种分配的形式。(4)、生产力是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东西。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归根到底,决定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

17、马克思是如何阐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答:马克思通过交换的四种类型的分析,说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直接属于生产范畴的劳动的交换。它本质上组成生产。(2)、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交换。如原料或成品的交换。(3)、企业家之间的交换。(4)、直接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看起来“与生产莫不相干”,但实际上也是由生产决定的。对此,马克思从社会分工、交换的性质以及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

18、马克思是如何阐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1)、马克思认为,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2)、在马克思阐述中可以看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头脑从本质上系统地反映和掌握客观事物整体运动全貌、揭示其规律的科学方法。思维运行从最简单范畴开始,包含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3)、马克思还区别了他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指出科学的方法是同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

19、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论述阶级斗争学说的?、(1)、首先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概述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阶级斗争状况,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3)、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20、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规律的?(1)、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是丛欧洲封建社会城市市民等集中发展出来的。(2)、资本主义经过手工操作、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得到很大发展。(3)、阐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4)、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了”。(5)、因此,“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1、什么样的党才是无产阶级政党?(1)、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2)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一切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它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有铁的纪律组织,是工人阶级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核心、先锋和指挥部。

(4)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以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5)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任何削弱、反对党的领导的言行都是错误的。

22、《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1)《宣言》着重阐明了共产党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谋任何私利的政治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最终目的是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面临着新的战斗任务,必须增强党性,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雷峰精神,不以权谋私,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时刻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批判“一切向前看”的拜金主义。

(3)目前一部分党员质量不高,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腐蚀现象,但它不是主流。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是反腐败主体力量。要为政清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23、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策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政治斗争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策略是可以选择的,但原则不边。要把眼前的利益要求和长远的利益要求相结合。要把策略的灵活性和原则的坚定性相结合。

要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起来,但最终目的是要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

24、共产党人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要加强无产阶级力量的内部团结。

要争取人数众多的其它革命力量予以支持。

在实际斗争中,要团结多数,孤立少数,战胜敌人。

2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哪些根本区别?

答: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是二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现实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以社会化生产力的的本性为出发点。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由产生、发展到灭亡,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相容了,才产生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是立足于现实经济基础之上的。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本性为出发点,而是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来臆造必然性。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革是哲学的变革决定的,哲学家所持的观点支配着人类社会。列宁曾经这样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标志和必然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而且一定要通过阶级斗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且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改造旧的生产关系,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道路。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承认法国大革命是一场阶级斗争,但却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特别是反对暴力革命。他们主张依靠道德与舆论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他们不懂得通过政治斗争,希望寄托在明智的人物身上。列宁说:“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

(3)科学社会主义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这个最先进的阶级身上,无产者一旦有了科学理论武装,建设起自己的觉悟的先锋队,就能成为一个自觉的战斗的力量,领导全体劳动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以抽象的人性、理性出发,不区分剥削阶级,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把希望寄托在有产者甚至是王公贵族身上。在他们看来,无产者只是一个受苦难的阶级,而不是可以领导革命的力量,不相信无产阶级,而相信资产阶级头面人物。

弄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为了知道社会主义的过去,而且更为了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在。

26、如何看待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 答:“两个必然”理论是马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理论。

近几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回升,并出现一些所谓新情况,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的泛滥以及最近一系列东欧国家的急剧政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了怀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并没有敲响,甚至认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就是鼓吹“神学目的论”。因此,在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结论,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而尖锐的问题。

(1)我们必须准确、完整的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2)应以人类历史时空观来预测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它是通过与封建制度的反复搏斗才取得政权的,即便取得政权,在很长时间仍然不能避免震荡和**。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但只能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绝对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失,经济危机之痼疾也没有摆脱,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27、恩格斯是怎样论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一客观规律的,这个结论是否已经过时?

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这一规律作过阐述。在本书第三章,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详尽和严密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

(1)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说明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其它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2)接着恩格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个别工厂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3)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必然要被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4)恩格斯还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和国有化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激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条件。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历史趋势,至今仍未过时。

尽管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战后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现象,但它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等资本主义痼疾,因此归根到底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同时,我们还应懂得,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有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28、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设想?

答:恩格斯在本书第三章里,运用了唯物辨证法,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征。大体上有如下几点:(1)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2)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

(4)在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后,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终于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凭空的幻想,因为他运用了唯物辨证法,防止了任何空谈,因此是科学的。他的许多设想和预测已经多次为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

当然,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为出发点,并从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角度提出的。他没有料到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个别提法是不完备的,如他以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就必须立即消灭商品经济,对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消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更预料不到会出现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特殊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29、简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的暴力工具。

(3)军队、警察、监狱等特殊武装力量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4)资产阶级国家不能“自行消亡”,而必须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将它打碎,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5)无产阶级国家只能通过“自行消亡”,当社会上没有任何阶级需要镇压的时候,国家也就不存在了,那时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来代替。(6)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30、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博爱里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

(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

31、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说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

(2)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不能直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3)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不具备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还要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事实上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因此国家还不能消亡,还必须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才能自行消亡。

32、学习《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1)学习《国家与革命》阐明的国家学说,没有使我们认清当今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它为了欺骗人民,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治形式,标榜实行全民民主。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清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发挥它的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增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条件,以便于国家“自行消亡”。

(3)通过学习这一光辉著作,有助于我们识别当今世界上资产阶级辩护士们所散布的资本主义是“人道”的、“永恒”等谬论,认清“西方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增强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坚定性。

第五篇:教师选读的100本教育著作书目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推荐的书籍

1.《教师必读知识系列丛书》

2.《中国教师文从》1

3.《教师识别教育基础》

4.《白居易文集》

5.《古界通史》

6.《中华文学名著》

7.《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8.《心理变态与健康》

9.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

10.《教学评价》

11.《创新型教师》

12.《教学心理札集》

13.《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

14.《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

16.《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全书》

17.《学校德育新棎》

18.《素质教育研究》

19.《教育创新磁场与环境》

20.《思维创新效益与活动》

21.《现代儿童发展心理》

22.《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

23.《电化教育技能》

24.《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创新》

25.《课堂教育艺术》

26.《少儿教育纪实文学从书—还你一片蓝天》

27.《课堂教学设计例评》

28.《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探索》

29.《班主任工作创新》

30.《教师工作创新》

31.《教育创新途径秘趋势》

32.《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

33.《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

34.《读书的创新与写作创新》

35.《学习创新与应试创新》

36.《教育信息的处理与传播》

37.《儿童心理咨询》

38.《电化教育技能》

39.《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

40.《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

下载著作选读(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著作选读(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优秀作文选读

    中考优秀作文选 师生之间煮一杯清茗,他们便能侃侃而谈,上及天文地理,下及国际之事。他们谈人生、谈梦想、谈未来;撑一只小船,他们便能泛舟游湖,谈李白杜甫,谈狂生,谈古朝旧都,指点江......

    优秀英语文章选读

    love your life 热爱生活henry david thoreau/享利.大卫.梭罗 however mean your life is,meet it and live it ;do not shun it and call it hard names.it is not so bad a......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扬州大学武新宏 主要内容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二、广播新闻作品类型 三、电视新闻作品类型 四、网络新闻作品类型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消息、通讯......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教案全集

    三人行中学语文网http://sdz.cn/srx/bbs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

    优秀作文选读5篇

    得之目而寓之心 人生这一片浩瀚汪洋,每一个诡谲的漩涡,每一声沙鸥的长鸣,每一次海浪的翻腾,每一滴刺人的沙砾„„都应该被我们用双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悟。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难......

    经典教育著作优秀读后感(最终5篇)

    经典教育著作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教育著作优秀读后感范文(......

    参考文献著作格式

    参考文献著作格式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凤翥. 图......

    当代文学著作

    阅读材料合集 十七年文学: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小说以四、五十年代之交的北京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一对革命夫妻进城后由于思想意识上的差异,在生活中不断发生矛盾,由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