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培训总结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培训总结
为了践行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根据我院《沟通制度》的要求,针对临床医务人员履行沟通告知义务的情况,我院对全院医务人员组织了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专项培训,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科室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由医务人员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临床医务人员应足够重视沟通告知、知情同意和履行书面手续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将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知识,转化成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提高告知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更加认真务实地履行书面同意手续,更加人性化地保障患者及其家属自主选择和知情同意权。
医务科20年月日
第二篇: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知情同意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及获益、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为规范医疗活动,尊重患者合法权益,加强医患沟通,特制定本制度。
一、知情同意告知的基本要求
(一)告知方式有门诊告示、入院须知、各类知情同意书、病程记录、口头告知等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依告知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进行医疗告知的人员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
(三)告知对象
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者本人。
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年满10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时,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近亲属。
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
(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
(五)告知应体现在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复查及医嘱等。
(六)对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意义的事项,应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反复多次告知。
二、知情同意告知的时机和内容
(一)患者入院前告知:
接诊医师应告知患者的病情、初步的诊断、住院的必要性、大体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病房床位情况等;分诊护士应告知办理住院的流程、病房的位置等。
(二)患者入院时告知:
1、患者入院后,由值班护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该病房的环境、人员及医疗组情况,同时负责将《入院须知》中的各项内容向患者作详细的解释,请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签字后归入病历。
2、责任护士及时向新入院患者作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职责,告知患者其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
3、主管医师及时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详细询问病情,记录在案,告知患者根据他(她)现有的病情与体格检查情况所作的初步诊断(属于保护性医疗者除外),为了进一步确诊,目前需要进一步作什么检查,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案,如果有多种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做出选择,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能有所了解。同时,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要积极配合医师的诊疗,如实向医师告知病情与既往史等。
4、所有住院患者住院后当日均需签署《授权委托书》,特殊情况(如无亲属和未成年人)除外。
5、告知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应予配合及注意的有关事项。
(三)治疗过程中告知:
1、治疗过程中常规告知。主管医师应及时将患者的诊断、入院后所作的检查结果、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的方案、用药的情况及其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果属于保护性医疗,可将以上情况告诉患方,避免出现不利后果)。
2、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特殊药品之前和进行大型仪器检查前告知。事先征得患者同意,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患者若拒绝作检查或治疗,医师应将因此可能发生的后果详细告诉患方,并将告知内容记入病历中,患方拒绝检查(治疗)必须签字。
3、患者病重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有些患者人院后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新的变化或加重趋势,此时医师均应及时将目前患者的状况告知患方,并向他们解释病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和疑问,同时将告知的内容、时间记入病历中。
4、如遇本院难以诊断、治疗的情况,应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说明,并邀请院外专家来我院会诊(远程会诊)或提供转院诊治。
5、病危患者必须及时告知患方,让其签署病危通知单。
(四)输血前告知:输血属于特殊治疗,故输血应当在患方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进行。输血前,医师向患者及其委托代理人说明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可能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等医疗风险, 患方表示理解,同意或不同意输血,均应签字为证。
(五)放、化疗前告知:告知放、化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替代方案。
(六)特殊检查前告知:需要作创伤性检查、费用较高、有特殊要求的和对人体有一定影响的检查之前均要告知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
(七)手术、创伤性操作前、中、后告知:
1、手术前谈话,手术后交代:所有手术(无论大小)之前,均应征得患方的同意,由手术者亲自向患方作详细的术前谈话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中签署姓名和谈话时间。谈话内容要注意体现医师能达到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手术治疗可能存在的各种相关问题、风险等。谈话应客观、实事求是,不得夸大疗效。如果是高风险手术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告诉患者家属手术后可能使现有症状加重可能;患方对上述可能发生的情况表示知情理解,同意手术治疗,则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中签署意见并签名为证。手术中出现术前未预计到的情况应及时向患方告知。手术后,医师应及时将手术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详细交代给患方。
2、麻醉前谈话,麻醉后交代:麻醉实施前一日,麻醉医师应亲自察看患者,告知患方本次实施麻醉人员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意外,如意外的发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或死亡,应明确告知患方。如患方对以上情况表示知情理解,同意施行麻醉,则在麻醉同意书中签署意见并签名为证。谈话医师签署姓名和谈话时间。手术后,麻醉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将麻醉后的注意事项详细交代患方。
3、其它创伤性操作前、后告知:在给患者施行创伤性操作前,由操作医师详细告诉患方目前患者施行创伤性操作的必要性和后果,要详细告知创伤性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若患方对此表示知情理解,同意施行创伤性操作,则在知情同意书中签署意见和姓名为证。操作医师签名并注明谈话时间,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应及时告知患方。
(八)有无其他可替代的诊疗方法告知:
医师不仅应告知患方被推荐的检查或治疗信息,还应告知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信息。具体包括:
1、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
2、可替代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及范围。
3、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效程度。
4、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
5、不采取此替代医疗措施的理由。
(九)改变治疗方案之前告知:
1、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更改原定治疗方案的,应由高年资主管医师及时告知患方更改的原因、依据,并告知更改后方案,征得患方的同意后,再实施更改,并在病历中记录。
2、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情况与术前预计的不完全相符,炎症或肿瘤已扩散或转移,考虑需要扩大手术范围,从而可能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或需要切除预定范围外的组织、器官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其他改变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等情况亦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继续进行手术。
(十)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住院时特别告知:
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精神患者)入院时,应特别告知其家属或监护人医院无监护义务和责任。医师应将告知的内容记入病历,并让其家属或监护人签字。
(十一)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告知:
在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等实验性临床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家属及其法定代理人告知试验的目的、程序、可能的不良影响等相关情况,取得患方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
(十二)其它环节告知:各临床、医技科室根据各专业特点,将患者须知的内容详细告知患者、家属及其法定代理人。
三、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
(一)如实告知,充分告知。对患者、家属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告知,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难以预料的预后或其他情况,也应如实地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说明。禁止敷衍、草率、走过场的行为,或有意引导错误的告知、不真实的告知。
(二)要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说明,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以及个体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医师的告知不可能是绝对无误的。
(三)如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不能对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及时告知,应按告知免除或补充告知的办法处理。
(四)对患者的告知,要注意与保护性医疗结合进行,避免告知加重病情发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等情况的发生。凡可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情况的告知,应首先告知其法定代理人,待病情允许后再告知患者本人。
(五)通俗告知,明确告知。对患者的告知,应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如遇某些说地方语言的患者,医患双方直接交流有困难,应当设法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医患双方准确了解彼此表达的意愿,避免发生误解。
(六)对患者的告知,应当尽可能详尽、条理,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疑惑,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质疑,在双向交谈中完成对患者的告知。
(七)对患者的告知,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特点。
(八)对于某些能够表示本人意愿,但执意授权子女代为表示自己意愿的老年患者,医师应亲自与患者本人交谈并听取本人的真实意愿。如果子女的同意与患者的健康利益及愿望相吻合时,医师可接受子女履行同意手续;如子女或其他家属出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表示的意愿背离患者健康利益或意愿时,医师应耐心地、及时地向他们做出解释,并提出必要的建议,要求他们慎重对待。
(九)某些不能表达患者本人意愿且亲属众多的患者,可要求他们确定一名家属作为法定代理人履行知情同意权;面对医师提出的治疗决策,众多亲属存在分歧时,医师应反复向他们说明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便于他们慎重选择,并采取全体签字同意的方法。
(十)对于某些父母的意愿明显背离未成年子女健康利益、不同意医师的治疗决策时,医师应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其后果,引导他们接受医师的科学决策。
(十一)对患者的告知谈话,一般患者的入院、诊疗由主管医师、护士进行;危重、疑难患者或特殊诊疗、用药、重大手术等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进行。
四、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
(一)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二)免除知情同意告知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部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批准。
(三)免除的知情同意告知,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五、知情同意签字制度
(一)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在知情的前提和条件下,对拟实施的特殊诊疗操作、处置,做出的承诺或同意的意思表示,说明医务人员已向患者履行了医疗行为不利后果的告知义务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关注义务,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定形式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定形式。
(二)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1、各种手术及麻醉;
2、输血(血液制品)治疗;
3、有创伤性、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
4、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产生对患者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
5、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6、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如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等;
7、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
8、患者病情危重;
9、其他需要事后证明已得到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认可的事项。
(三)知情同意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正确、真实、精确;字迹要工整,形式要合法。内容可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适应症、替代医疗方案、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防范措施、患者陈述、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等内容。
(四)签字同意的第一资格主体是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书的签属应遵循:
1、签字人的认定遵循确定告知对象的原则;
2、手术过程中出现方案改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由其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签字;
3、存在免除知情同意告知的情况时,正常工作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或医务部主任签字;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医院总值班签字。
六、知情不同意的处理
(一)知情不同意,是指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不同意医方对疾病的诊疗方案,拒绝配合治疗或拒绝履行签字同意等手续的行为。
(二)知情不同意可区分为部分不同意与全部不同意。其中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与否及手术方案、用药选择、费用的耗费等方面的不同意。
(三)对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各方面不同意见,医师在综合分析医方意见和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提出的意见后,仍认为是科学合理的,则应再次或多次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耐心说明,并陈述利害关系,说服他们同意医师的意见。如患方仍坚持己见,则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置:
1、如患方出于降低费用原因,提出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其他药物,而对疗效及患者康复没有严重影响,医师可考虑接受患方意见,修改原有治疗方案。
2、患方出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提出种种补充或修改意见,且这种意见有其可取之处,并愿承担费用,医师可接受患者的意见,修改原有方案,形成新的知情同意。
3、患方从他处得知另有其他治疗方法,且自认为这种方法优于医师向其提出的治疗方案,不同意或怀疑医师提出的诊疗方案,要求另选医院,医师在向其说明后仍不接受,可同意其选择,并协助做好转院或其他手续。如在转院中可能出现危险,医师应明确告知或劝阻;劝阻无效时,应要求患方完善自动出院申请书等书面手续。
4、对患方已明确表示的不同意,如患方的意见可能危急患者的生命,或可能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医师应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再次充分说明;对于仍坚持其意见者,须签署相关文书,必要时留取影音资料;并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且需由两名以上医师签字确认。
5、所有不同意,都要明确记录在案,以备查用。对拒绝检查、拒绝手术、拒绝尸检等应与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签署相关协议书。
七、知情同意与保密要求
(一)不向他人、媒体公开其病情、隐私、个人相关资料及诊断治疗中的一切情况。
(二)因各种原因需拍摄患者的照片时,均需事先征得患者的签名同意。
(三)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患者情况时,必须经过医院宣传科安排,征得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同意后,由医务部、护理部予以协调,安排相关人员接受采访。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患者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
(四)除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签名同意。
(五)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依法享有隐私权。如果患者提出的保密内容有违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对患者健康恢复不利、或有违他人健康,则应向患者说明保密的不利影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如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传染病上报的有关制度实行。
第三篇:《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一、患者知情同意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实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自觉履行医疗告知义务。二、知情同意告知的基本要求
(一)告知方式有门诊告示、入院须知、各类知情同意书、病程记录、口头告知等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依告知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进行医疗告知的人员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
(三)告知对象
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者本人。
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年满10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时,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近亲属。
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
(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
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五)告知应体现在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复查及医嘱等。
(六)对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意义的事项,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反复多次告知。
三、知情同意告知的时机和内容
(一)患者入院前告知
1.接诊医师应告知患者的病情、初步的诊断、住院的必要性,预计的住院时间、可能的医疗费用,病房床位情况等;
2.分诊护士应告知办理住院的流程、病房的位置等。
(二)患者入院时告知
1.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部应向患者提供“住院须知”;
2.患者入院后,由值班护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该病区的环境、人员及医疗组情况;
3.主管医师及时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详细询问病情,记录在案。告知患者:根据他(她)现有的病情与体格检查情况所作的初步诊断(属于保护性医疗者除外);为了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的检查,以及初步的治疗方案;如有多种替代治疗方案,应向患者或家属讲明优劣,供患者选择。
4.应注意告知患者或家属应予配合及注意的有关事项。
(三)治疗过程中的告知
1.治疗过程中的常规告知
(1)以患者或患者家属陈述的病情及医师的初步检查为依据,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概况及现时所处的进程;
(2)应当立即采取的诊断措施和方法,这些诊断措施和方法可能发生的意外;
(3)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或暂不能确定的诊断,及确定某种诊断或暂不能做出诊断的根据;
(4)拟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的近期和远期后果。包括可能出现的理想效果、某种程度的好转、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以及能够预测的后果、目的、方法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如存在有多种可能的治疗措施时,应同时向患者说明几种不同措施的不同效果;
(5)如遇本院难以诊断、治疗的情况,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并提供转院诊治或邀请外院医师来院会诊、治疗的建议。
2.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和进行大型仪器检查前告知:事先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患者或家属若拒绝作进一步的检查或不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医师应将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详细告诉患者,将告知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医患双方签署拒绝检查(治疗)协议;
3.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患者入院后,虽经治疗病情仍持续加重,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主管或值班医师(必要时上级医师)应及时告知家属,并向他们说明病情演变或变化的可能原因、将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要充分讲明预后,争取家属了解和理解,同时将告知的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并征得家属做知情签字;
4.输血前告知:输血属于特殊治疗,故输血应当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进行。输血前,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等医疗风险,以使患者或家属理解。同意或不同意输血,均应签字为证;
5.放、化疗(第一次)前告知:告之放、化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四)创伤性操作前、后告知
1.术前、术中、术后谈话:任何手术或有创检查(无论大小)操作之前,均应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由术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前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或有创检查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预计的费用(常规下或发生意外时),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术中患者出现危急情况时,如果术者不能下台交待病情,应由一助或参加手术的高年资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准确地向患者直系亲属告知病情及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在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同意签字后方可改变手术方式,术后术者应及时在知情同意书中补签字。手术或有创检查后,医师应将术后或有创检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2.麻醉前、后谈话:手术麻醉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诊视患者,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拟采取的麻醉方式及依据,麻醉中或麻醉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意外,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手术后,手术室护送患者回病区,做好与病区医护人员的交接,并根据具体情况将麻醉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注意事项详细向家属告知,且应在病程记录中做好告知记录(包括:接受告知人及其理解程度,必要时由其签字)。
(五)有无其他可替代的诊疗方法告知
医师不仅应告知患方被推荐的检查或治疗信息,还应告知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信息。具体包括:
1.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
2.可替代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及范围。
3.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效程度。
4.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
5.不采取此替代医疗措施的理由。
(六)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
1.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并解释改变的依据与理由,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记录在案;
2.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须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进行;
(七)费用方面的告知
诊断和治疗所要付出的费用,特别是医疗保险的自费项目。如存在采取不同措施的可能,要同时说明不同措施费用的高低差异。
(八)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告知
在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等实验性临床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试验的目的、程序、可能的不良影响等相关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或代理人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
四、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
(一)如实告知,充分告知。
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难以预料的预后或其他情况,也应如实地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禁止敷衍、草率、走过场的行为,或有意引导错误的告知,不真实的告知。(二)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以及个体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医师的告知不可能是绝对无误的。
(三)如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告知,应按告知免除或补充告知的办法处理。
(四)对患者的告知,要注意与保护性医疗结合进行,避免告知加重病情发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等情况的发生。
凡可能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情况的告知,应首先告知家属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待病情允许后再告知患者本人。(五)通俗告知,明确告知。
对患者的告知,应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如遇某些说地方语言的患者,医患双方直接交流有困难,应当设法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医患双方准确了解彼此表达的意愿,避免发生误解。(六)对患者的告知,应当尽可能详尽、条理,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疑惑,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质疑,在双向交谈中完成对患者的告知。
(七)对患者的告知,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特点。
(八)对于某些能够表示本人意愿,但执意授权子女代为表示自己意愿的老年患者,医师应亲自与患者本人交谈并听取本人的真实意愿。
如果子女的同意与患者的健康利益及愿望相吻合时,医师可接受子女履行同意手续;如子女或其他家属出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表示的意愿背离患者健康利益或意愿时,医师应耐心地、及时地向他们做出解释,并提出必要的建议,要求他们慎重对待。(九)某些不能表达本人意愿且亲属众多的患者,可要求他们确定一名家属履行知情同意权;
面对医师提出的治疗决策,众多亲属存在分歧时,医师应反复向他们说明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便于他们慎重选择,并采取全体签字同意的方法。(十)对于某些父母的意愿明显背离未成年子女健康利益、不同意医师的治疗决策时,医师应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其后果,引导他们接受医师的科学决策。
(十一)对患者的告知谈话,一般的入院、诊疗由主管医师、护士进行;
特殊诊疗、用药、检查等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进行;危重、疑难、大手术由科主任进行;有医疗纠纷的告知谈话要有医务部人员参加。五、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
(一)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二)免除知情同意告知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部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批准。
(三)免除的知情同意告知,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六、知情同意签字制度
(一)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患者或家属(代理人)在知情的前提和条件下,对拟实施的特殊诊疗操作、处置,做出的承诺或同意的意思表示,说明医务人员已向患者履行了医疗行为不利后果的告知义务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关注义务,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定形式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定形式。
(二)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1.各种手术及麻醉;
2.输血(血液制品)治疗;
3.有创伤性、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
4.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产生对患者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
5.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6.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如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等;
7.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
8.患者病情危重;
9.其他需要事后证明已得到患者(或相关人)认可的事项。
(三)知情同意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正确、真实、精确;
字迹要工整,形式要合法。内容可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适应症、替代医疗方案、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防范措施、患者陈述、患者及相关人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等内容。(四)签字同意的第一资格主体是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书的签属应遵循:
1.签字人的认定遵循确定告知对象的原则;
2.手术过程中出现方案改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由被委托代理人签字;
3.存在免除知情同意告知的情况时,正常工作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或医务部主任签字;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由院长授权医院总值班签字。
七、知情不同意的处理
(一)知情不同意,是指患者、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不同意医方对疾病的诊断措施、诊断或提出的治疗方案,拒绝配合治疗或拒绝履行签字同意等手续的行为。
(二)知情不同意可区分为部分不同意与全部不同意。
其中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与否及手术方案、用药选择、费用的耗费等方面的不同意。(三)对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的各方面不同意见,医师在综合分析自身的意见和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后,仍认为是科学合理的,则应再次或多次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耐心说明,并陈述利害关系,说服他们同意医师的意见。
如患者仍坚持己见,则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置:1.如患者出于降低费用原因,提出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其他药物,而对疗效及患者康复没有严重影响,医师可考虑接受病方意见,修改原有治疗方案;
2.患者出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提出种种补充或修改意见,且这种意见有其可取之处,并愿承担费用,医师可接受患者的意见,修改原有方案,形成新的知情同意。
3.患者从他处得知另有其他治疗方法,且自认为这种方法优于现时医师向其提出的治疗方案,不同意或怀疑医师提出的诊断措施或诊断结论,要求另选医院,医师在向其说明后仍不接受,可同意其选择,并协助做好转院或其他手续。如在转院中可能出现危险,医师应明确告知或劝阻;劝阻无效时,应要求患者完善自动出院申请书等书面手续。
4.对患者已明确表示的不同意,如患者的意见可能危急患者的生命,或可能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再次充分说明;对于仍坚持其意见者,须签署相关文书;并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且需由两名以上医师签字确认。
5.所有不同意,都要明确记录在案,以备查用。对拒绝检查、拒绝手术、拒绝尸检等应与患者或代理人、委托人签署相关协议书。
八、知情同意与保密要求
(一)不向他人、媒体公开其病情、隐私、个人相关资料及诊断治疗中的一切情况。
(二)因各种原因需拍摄患者的照片时,均需事先征得患者的签名同意。
(三)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患者情况时,必须经过医院党委办公室安排,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后,由医务部、护理部予以协调,安排相关人员接受采访。
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患者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四)除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书面签名同意。
(五)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依法享有隐私权。
如果患者提出的保密内容有违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对患者健康恢复不利、或有违他人健康,则应向患者说明保密的不利影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如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卫生部传染病上报的有关制度实行。—
END
—
第四篇:关于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关于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病人在医院就诊、检查、治疗,享有知情同意权,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本制度。
2、履行知情同意签字手续的应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病人在门诊、住院期间,接受手术、有创检查(血管造影、取材活检、骨髓穿刺、血管穿刺、支气管镜检、胃肠内窥镜检查等)、特殊治疗(药物化疗、放射治疗等)等之前,经治医师必须向病人本人或直系家属充分解释说明各种处理的必要性、可能后果以及我院作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可能需要病人在住院期间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等情况,征得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住院病人应在病程录中做相应记录。
3、知情同意书应由病人本人签字,本人不能签字时,应由其委托的直系亲属和按相关法律程序规定的相关人员签字方能生效。患者委托代理人时,应由患者本人和被委托代理人共同签署《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应向医师出示个人身份证等证明资料。如遇紧急手术或抢救前无法征得病人或亲属签名同意治疗、手术时(如病人神志不清时),必须在病案中写明治疗、手术的必要性,由本院的两位医师签名,并报请医务处、门诊办或院总值班批准。
4、各种专项诊疗知情同意书由医务处统一制定格式,专业科室决定其内容,报医务处备案。
5、所有死亡患者(尤其对死因有异议的)均应由医务人员向患者履行尸检知情同意手续,患方拒绝尸检时需在尸检意见书上签字,拒绝尸检又不愿意签字的,经办医师应将谈话内容、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如实记录在病历中,并上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因司法工作需要进行尸检者除外)。
7、实行器官移植手术以前,必须征得接受器官者和提供器官者双方本人或直系亲属的书面签名同意(特殊情况除外)。
8、如病人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包括要求提早出院等),经治医师应在病程录中做出详细记录,内容应包括经治医师的处理意见,不接受处理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将上述情况向病人充分说明后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请病人签名。如病人拒绝签名,也应在病程录中记明。
9、因各种原因需拍摄病人的照片时,均需事先征得病人的签名同意。
10、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病人情况时,必须通过医院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并征得病人或亲属同意后予以安排。任何人不得擅自将病人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
11、除“病案书写和管理制度”内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书面签名同意。
12、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前,经治医师必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待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可能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输血反应等情况,经医患双方知情同意后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
13、在开展临床试验性治疗及新技术时,治疗及新技术负责人需如实向患者或亲属告知可进行的治疗属于临床实验性治疗及我院新技术开展的情况,在患者及家属完成知情的情况下,履行双方知情同意签字手续后方可实施。
14、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
病案的法律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法书写病历,其书写内容、格式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二是执行知情同意书规定,体现知情同意告知权利和义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行手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及实验性临床治疗的患者,应对其履行告知义务,并详尽填写同意书。同意书的基本类型分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特殊检查同意书和特殊治疗同意书及委托书等。鉴于医学的复杂性及临床的专业性,知情同意书应增加种类,形成系列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才能使知情同意告知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切实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理解知情同意法律依据及临床要素的基础上完善医疗文书知情系列是医政管理的重要工作。知情同意的法律依据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即患者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诊治措施决定取舍。知情同意是法律赋予病人的权力。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制度,没有病人(家属)的签字,有关手术、检查和治疗不能实施。医生对病人告知是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患者完全知情后,才能做到自主、自愿和理性地作出选择和有效同意。《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诉患者。”在实践中,医务人员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这是必须遵循的法律程序和进程,而不是图谋一个签字,更不能成为医务人员推卸应负责任的手段和凭据,即便有了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但医务人员因为行为过错,仍应承担相应责任。我院曾发生一例医疗纠纷,一食道癌晚期病人作食管套管支架植入手术,术后发生了套管支架移位,这是常见的不可避免的手术并发症,但由于没有认真写好知情同意书,只是口头告知而没有文字记录,医学鉴定则认为没有告知,应负相应责任。知情同意的临床要素
凡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实践性临床治疗和医疗美容的患者,对病情危重、体质特殊、费用过大和试验性临床医疗的患者,应履行告知义务,详细填写知情同意书。
2.1 内容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术前诊断、拟行手术名称、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应包括检查治疗的项目、目的、风险性及并发症等;医疗美容同意书应包括本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由于临
床工作专业性很强,用一种同意书很难完整准确体现各临床专业的内容,我院组织相关专家组指导各临床专科推出具有各专科特点的知情同意书,形成本院的医疗文书知情系列。就某一专科的知情同意书而言,其形式和内容也不应一成不变的,应随着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例如我院妇科的腔镜同意书,在以前只是一张家属谈话书,2002年改版成妇科腔镜检查同意书,今年将再次改版成妇科腔镜检查手术同意书。
2.2 签字我院医疗文书知情系列,基本上都有患者、家属及医师三个签字栏目。在法律上,患者是知情同意权的主体,但在我国临床实践上表现出特殊性,强调由病人家属或单位(涉及医疗经费的负担)签字。《执业医师法》和《病历书写规范》都规定:知情同意权的享有者包括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医疗机构和医师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告知对象。家属是指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员,应根据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弟姐妹的排序决定近亲属或监护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委托代理人签字,应该有患者或近亲属书写的《授权委托书》。特别是在发生车祸等紧急情况下,如果近亲属不在场,无法及时签字,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签字或由医院委托他人(单位)签字;或经医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先手术抢救病人。医生签字不仅要有经治医生的签字,而且要有上级医师,必要时需有科主任的签字。
2.3 拒绝医学治疗、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知情同意权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二部分组成。而同意权又包括了选择权和拒绝权。事实上临床经常发生因经济负担或抢救无望,家属坚决放弃治疗的病例。在我院通常家属放弃治疗的文字签字在病程记录上,很不规范。所以,本院认为推出拒绝医学治疗同意书、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等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患者或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有权在同意书上提出合理的要求和说明。
2.4 同意书书写要求应该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规则和要求。
①应当使用蓝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
②书写工整清楚,标点符号正确,书写不超过格线,不得涂改补贴;
③同意书内容必须按项认真填写无内容者划“-”。我院知情同意书临床应用的分类
①手术同意书和美容整形外科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麻醉同意书(包括在麻醉前访视单中)
③特殊检查同意书:
介入科的“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同意书”
血液科的“骨髓穿刺(活检)检查同意书”
呼吸科的“呼吸内科(纤维支气管镜、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胸腔活检、肺穿刺)”检查同意书
肾内科的“肾活检手术同意书”
泌尿外科的“腔镜检查同意书”
妇科的“妇科腔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ICU的谈话记录,包括了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知情同意书
④特殊治疗同意书:
介入科的“介入治疗同意书”
肿瘤科的“肿瘤化疗同意书”
血液科的“白血病治疗同意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知情同意书”
肾内科的“血液净化治疗同意书”
泌尿外科的“碎石治疗同意书”
妇科的“早孕人流术同意书”
⑤输血治疗同意书
⑥自费药品、自费用品和自费检查治疗协议书
⑦拒绝和放弃治疗协议书
⑧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
⑨新药、试用药品知情同意书
⑩尸检知情同意书
第五篇: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知情同意以及告知的培训
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知情同意以及告知的培训
一、病人最基本的权利是有权获得适宜的医疗诊治
(一)享受平等医疗权。凡患者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社会地位和病情轻重,都有权受到礼貌周到、耐心 细致、合理连贯的诊治服务;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二)享受安全有效的诊治。有权在安全的医疗环境下接受诊疗照护。凡病情需要,有改善健康状况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护理条件,都有权获得;
二、有拒绝治疗的权利
(1)病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精神病、传染病患者的 某些情况属不允许范围)可拒绝治疗,也有权拒绝某 些实验性治疗。但医生应说明拒绝治疗的危害。(2)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动出院,但 必须向医院和医生做出对其出院及后果不负任何责 任的声明与签字。
三、有要求保密的权利
(1)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对由于医疗需要而提供的个 人的各种秘密或隐私,有要求保密的权利;(2)病人有权对接受检查的环境要求具有合理的声音、形象方面的隐蔽性。由异性医务人员进行某些部位 的体检治疗时,有权要求第三者在场;(3)在进行涉及床边会诊、讨论时,可要求不让不涉 及其医疗的人参加;有权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 及其治疗或监督病案质量的人阅读。老年病人在接 受治疗的过程中,对施治科室或个人各个环节的: 工作有权做出客观、恰如其分的评价,无论由谁支 付医疗费用,病人有权审查其支付的帐单,并有权 要求解释各项支出的用途。
(4)病人在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在病人的医疗权利受 到侵犯时,病人有权直接提出疑问及提出批评,求 有关医疗单位或人员改正错误,求得医疗。(5)医院要确定那些高危的、易出问题的或其它有创 伤操作和治疗.对这些操作和治疗必须取得知情同 意。医院要列出这些操作和治疗的目录,并教育员 工确保得知情同意的程序是一致的。(6)医院为维护与尊重病人权益,制定服务规范文件 与具体措施,对员工进行维护与尊重病人权益的教 育与培训,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尊重和维护患者
权益实施细则(试行)
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 德好、患者满意)活动,切实维护和尊重患者合法 权益,提升我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全 面、安全、有效和具有人性化、专业化及规范化的 诊疗服务,构建和谐平安医院,根据医德规范和医 学伦理原则以及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等,制 定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实施细则(试行)》。
医生和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在医疗服务中,医患双方应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约束、调整自身的行为,尊重和履行彼此的权利及义务。
医师的权利
1、诊断权:在注册的职业范围内,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下达为了明确诊断而必须实施的各种医学检查、操作的医嘱。
2、疾病调查权:医师有权向患者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 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3、医学处臵权:医师在明确患者诊断后,可根据病情选择、建议相 应的治疗措施和处臵方式(诊疗方案选择权和处方权)。
4、医学研究权:包括病史资料使用 1
权。医师为了研究某种疾病或某 种病理、生理现象而需要大量临床第一手资料的,患者应予以配合。
5、强制缔约权:医师在面对危、急、重或传染病人时,有权对其实 行强制性的医疗服务,且患者不能以自身没有要求为由而拒绝付款。医师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尽职尽责,包括告知的义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
4、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进行卫生保健宣教。
患者的权利
1、生命权:即患者有权要求医方维护其人体生命活动能够 延续,并防止人为地将其终止。
2、人身权:即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对其肢体、组 织、器官、容貌等拥有支配权,不经患者或其近亲属同意,医院一般不得随意处臵。
3、姓名权:即医务人员不得盗用或假冒患者姓名谋取个人 利益。
4、肖像权:即未经患者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 用患者的肖像。但作为病例资料、论文插图等则不属于侵权,但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5、平等医疗权: A 质量保障: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应得到与其所付费用相 对应的医疗质量。B 价格合理:患者付出的价格是符合国家、省市、自治区统一 制定的价格。C 计量正确:医院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执行国家法 定计量单位,医用计量器具必须准确。
6、名誉权:医方应尊重患者人格和民族风俗习惯等,不得因 患者身体缺陷而嘲讽、污辱或歧视。
7、监督权: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保障、医德医 风等各方面进行监督。
8、医疗文件查阅
权:患者有权查阅自己的病历资料,包括复 印、复制病历资料的权利。
9、求偿权:如患者因医方过失造成身体损害,有权要求获得 赔偿。
10、疾病认知权: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医疗风险及预后、医疗费用有知悉的权利。
11、知情同意权:医生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时 必须取得患者同意,并让患者家属或关系人签字。
12、服务选择权:患者有比较、鉴别和选择医院、就诊方式、检查项目、治疗方案、药品及医师的权利。
13、隐私权:患者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 到法律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获取、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14、请求回避权。
(二)患者的义务:病人在享有正当权利的同时,要履行 相应的义务,对自身健康和社会负责。
1、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包括:保持医院的安 静与清洁;自觉维护医院秩序;不损坏医院的公共设施 不和医院财产;自觉交纳医疗费用;正常出院;配合尸 体常规处臵的义务。
2、积极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要与医务人员合作,共同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如对病史不隐瞒、在同 意治疗方案后,要遵循医嘱等。有责任选择合理的 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和促进健康。
3、尊重医务人员的义务:包括对医务人员的人格、人身、职业行为、劳动结果的尊重。
维护患者享有人格尊重权与平等医疗权的服务规范
1、病人的人格尊重权是指
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不能因年龄、病种、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受 到歧视或不公正待遇,病人享有受到尊重的权利。
2、平等医疗权是指任何病人诊治时都有权得到与 就诊院等级相适应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得到医疗照 顾和继续生存的权利。任何医护人员及医院都不得 拒绝病人的求医要求。医护人员应平等地对待每一 个病人,自觉维护一切病人的权利。
3、我院对所有患者应提供与三级医院相适应的医 疗服务。除特殊情况外(如确诊传染病患者)。
4、患者有权利获得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医生应告 诉患者有关其出院后或治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必 要时应告诉患者复诊、复查的具体时间。
5、病人享有人性化医疗(医疗尊严)的权利。医 务人员应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热情礼 貌接待每一位病人。做到病人来有迎声,走有送声; 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操作和护理时,动作要 轻柔,态度要和蔼,操作前要向病人解释或说明,操作中要使用安慰或鼓励性的语言,操作后要感谢 病人的配合。
6、医务人员要恪守医德,在病人的诊疗中应合理 检查、合理
治疗、合理用药,切忌增加病人负担。
维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制度与服务规范
1、病人的隐私权是指病人享有不公开自己病情、家族 史、接触史、身体隐蔽部位、异常生理特征等个人生活 秘密和自由的权利。病人有权要求对其医疗计划,包括 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和治疗都应审慎处理,不允许未 经同意而泄露,不允许任意将病人姓名、身体状况、私 人事务公开,更不能与其他不相关的人员讨论别的病人 的病情和治疗,以免侵害公民名誉权。医院以及医护人员有依法承担为病人病情、隐私进行保 密的法定义务。患者的私人信息必须被看作是机密性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之外,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保 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医院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非法泄露。如病人“一览表”、床头卡的设臵应注意病人病情诊断等 隐私的保护与尊重。
2、患者有权对接受检查或治疗的环境具有合理的声音、形象方面的隐蔽性的要求,医务人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 要求。如进行必要的屏风遮掩等。医务人员接触异性病 人或患者在进行某些部位(私秘部位)的诊疗时,应态 度和蔼有度,保持高度自爱,以及安排有两名医护人员 或家属在场。
3、医师应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查 房时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外,在病史及诊断上如有疑点,涉及病人隐私方面的,如未婚先孕或有婚外性伴侣者,要注意避开其他患者甚至其家属,单独问询;对性病患 者,尽量安排一人一室,以免他人恐慌及歧视,对患者 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投诉及纠纷。在 进行涉及床边会诊、讨论时,患者可以要求不让不涉及 其医疗的人员参加。
4、严格执行病历管理的有关规定,医院对患者的病情资料 与记录,应如同隐私权一样保守秘密。不得让病人或其家属 随意翻阅,以免患者之间互相猜疑。未经患者同意,患者的 病历资料不得交予其他人或法人阅读、复印。不得伪造、篡 改病历。患者有权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及其治疗或监督 病案质量的人员阅读;但是如用于医学上的讨论、教学、论 文、科研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在不暴露患者真实身份的前提 下,不受此限。
5、拍摄临床医学摄影资料应充分征求患者同意,尊重保护 患者肖像权,不得随意拍摄可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资料; 禁止将可能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医学影像资料作为艺术摄 影作品对外公开。
6、实习医师进行学习、检查、治疗须征得病人同意,并在 上级老师指导下进
行;医务人员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利,替病人保密,病人不愿陈述的内容不要追问,要以减少病人 的精神压力为原则。
7、医生非经患者同意不得泄露患者的诊疗信息。不得 在电梯、走廊、大厅等公共场所公开谈论患者的病情或 向与病人诊疗无关的其他医务人员泄露病人隐私;在涉 及公安部门、尤其是社会媒体询问或采访时,非经患者 同意,不得随意公开、泄露病人病情和隐私。
8、患者的个人信仰及意愿,在不损害其他患者及医务 人员的权利下,应获得尊重。如果住院患者是少数民族,应详细询问患者的风俗习惯,有无忌讳,尊重患者的民 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尤其要尊重伊斯兰教、佛教等患者在饮食方面的习惯。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 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 权利。
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 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医院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目录,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由 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 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处,院总值班批准。
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 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手特殊检 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7、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 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 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 任报告。
8、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 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 字。
9、手术、麻醉前必须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告 知病人拟施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意见。
10、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输血以 及其他特殊检查或治疗前必须签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由病人及家属签署同意检查、治 疗的意见。
11、施行器官移植手术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行 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12、死亡病人进行尸体解剖病理检查前,必须有病人直 系亲属的签字同意;国家有法规规定需行尸检(如传染病)及因司法工作需要进行尸检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