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培训感想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精神》培训感想
在5月17日,我们公司组织了内外勤精英共同学习了《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精神》,敖依昌教授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朴实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弟子规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中。
首先,我们要明确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主旨第一要立志,第二要力行。立志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就要读什么样的书,走什么样的路。如果没有志向,读书就会漫无目的,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对个人的修养所起到的作用都不是很大。再一个就是要力行,道德的事情如果只停留在嘴上,那么就成了假仁假义。书中告诉我们不要等着全学完了再去实行,要学一条就做一条。我们在这一点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倘若做到,我们的学问、道德修养便会有很大的进步。
《弟子规》首先以“孝”为开篇,百善孝为先,孝乃大道,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感恩企业、感恩领导、感恩同事、感恩客户。父母也许给不了我们金钱、地位、名誉、豪宅,或者是一副美丽的容颜,但他们给了我们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照顾我们生活,教导我们做人,我们一定要学会对父母感恩。还要感恩领导,我们是否想过,正是因为企业领导呕心沥血的工作,公司才有今天的发展,是企业给你提供了工作机会,员工应常怀感恩之心,当然,对于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和所创造的财富,领导也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彼此之间常怀感恩之心,就不会患得患失、离心离德,而会相互理解、相互依托,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果我们每天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那么工作时的心情自然就会愉快而积极,也自然拥有了强大的行动力和成就感,幸福指数也会提高。《弟子规》还对悌谨信等道德规范进行了逐一解说,皆圣贤之言,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也代表人类的最高智慧,也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宝典。“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欲正人心,先正己心”,管理者第一要务是“自律”,要“格物”,所以我们要把《弟子规》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步改进、提高、完善自己,打开我们的心门,一定会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家庭会和睦,社会会和谐,我们的企业更会和谐会长青。
坪山支公司毛可文
第二篇:弟子规培训后感想 2
弟子规培训后感想
星期天公司组织了一次弟子规培训,首先使我知道了《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当中把孝字放在第一位的,说明了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长辈。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学问如果没有孝心的话都是背道而驰的,只会越走越远。因为时代是进步的而父母老了,某些方面是落后了,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现在或许有些地方需要我照顾他们了。这样的话我就更应该去关心他们,在家的话不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是孩子、父母都是第一位的,这样的家庭才是健全的将来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孝敬自己。
其次说的是悌字,说明了在家要长糼有分,尊敬、恭顺兄长;在公司要善待同事,和睦相处。之后便是信字,讲述了做人要有诚信的道理。
还有就是爱字、亲字、余字和学这几个字了,表示了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圣人所传授的其他有益的学问。
通过这次弟子规的学习还使我明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关爱同事等等,比如孝敬父母要找一个父母乐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子女有孝道要“言传身教”从自我做起,善待同事要生活上要和睦相处、工作上要互相帮助等等。总而言之,这次弟子规的培训开展的很好使我懂得了不少之前不知道的圣人的学问,可以时时的把自己的言行和弟子规的要求相比较,时时谨醒自己,反思自己,有了一面明镜。
2011.11.25
第三篇:学“弟子规”感想
学习《弟子规》有感
人一生往往就需要一些简单真理我们都在慢慢地尝试与自己和解,并努力与这个世界和解。要允许自己有纠结、抓狂、矛盾、困惑、疑虑不明的时候,这些症状像疾病,迟早都会过去。圣严法师说:无明是烦恼的意思,因为没有智慧、没有慈悲心,所以常常会作茧自缚、自害害人。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独自面对自己。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成为了枯燥生活中的亮点。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圣人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家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要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以上的是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要努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永乐宫一直以《弟子规》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为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应认真对待。在对待客人应“客人呼,应勿缓,客人命,行勿懒”,在服务中需“勿为难,勿轻略”,在工作中“主管教,须敬听,客人责,须顺承”
永乐宫都以顾客是上帝为宗旨,对员工的培训“或饮食,或坐走,客人先,我们后”,“ 客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是说当客人叫唤时,如人不在,而听见的应赶紧转达或有礼貌的为客人服务。而在工作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是指同事相处中看到他人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和他的差距很远,也要坚持下去,慢慢的总会赶上的。看到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则改正,无则加冕。
酒店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不光感到团结和谐还感到一股家的温暖。
第四篇:弟子规感想
读《弟子规》有感
六一班于梦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 丧三年 居处变 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读了这本《弟子规》,真是受益匪浅!
六一班李 依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六一班郭永辉 传统文化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但近几年掀起的这股学习传统文化的浪潮,使我们这些喜欢赶时髦生活,在网络时代、吃着洋快餐、穿着耐克的时代青年,开始反省自己:现代社会哪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李嘉诚不就是靠着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才从一个做塑料花的商人起家,做到今天拥有数百亿身家、誉满全球的成功商人吗?在如今处处讲求竞争,事事讲求效率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诚信也许并不能为企业赢得眼前一些唾手可得的利益,于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便丢弃诚信去追求所谓的丰厚利润。然而他们得到了些什么呢?眼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传承历史文化精髓维护民族文化遗产
-- 读《弟子规》有感
六一班 胡高阳
在这学期里,老师让我们通读《弟子规》,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也看不懂,后来,老师让我们选背诵《弟子规》,通过反复的读背,使我慢慢地明白了它的含义。这本书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第一部分“守孝悌”。这三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这里包含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师长”这里指“长辈”“老师”及“兄长”。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结合我的生活,我发觉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够,当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有时我明知道不对也要反驳;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我会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通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
其次,这本书还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比如“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这也是我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互相攀比对我们的成长是无意义的,只有害而无利。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即使遭到斥责或打骂,也应该拿出勇气面对。“过能改,归于无”,只有知错,才能改错。不能因为掩饰犯下的错误,就撒谎,而犯下另一个错误。我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牢记妈妈的教诲,牢记古人的尊尊教导。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本书还在道德方面教育我们明辨是非的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不能私动,私动是可耻的行为。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曾经说过: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因为那不是自己的,如果喜欢回家跟妈妈爸爸说,我们给你买。至今这句话还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不如人,当自励”、“见人善,即思齐”,如果思想、学习上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应当努力下功夫赶上,以好的榜样激励自己。上学期我的数学因为不认真、马虎,成绩不理想,得100分的时候很少,于是我暗暗下决心通过努力我一定要得到提高。
背了《弟子规》,我收获了很多知识
六一班方茜
第一点: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老师传授我知识,他们都非常的爱我,我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他们,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第二点:《弟子规》叫我怎样做人。
我读懂了,生活中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懂得了做事的对与错,需要和别人比学习,比品质,不要比吃穿。
第三点:《弟子规》是我懂得了,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怎样读书,怎样爱护书。
通过读背《弟子规》我也明白了老师让我们学习弟子规的目的,我一定会以《弟子规》里的内容时刻鞭策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不辜负老师,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
第五篇:弟子规感想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虽然自己有很多不足,但是只要有着一颗学习的心,我相信可以从小事改起,长此下去一定可以做个自己觉得应该如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