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共产党宣言》的序言看如何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写写帮整理)
从《共产党宣言》的序言看如何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阅读了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下简称《宣言》)和1872年德文版序言以及单独由恩格斯起草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我就在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么写出《宣言》的呢?当时又是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查了些资料,我知道: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风起云涌的欧洲工人运动,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此后,又把国际性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彻底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雏形。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草拟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宣言》,也就是《宣言》中提到的:“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写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公布于世”。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写出如此生动的紧贴实际的《宣言》,源于他们的调查研究,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
在学习的同时,我注意到序言本身也很生动,能够根据已经变化了情况作出及时的修正,有时候不惜否定自己的一些说法,所以我想这也是《宣言》所传达出的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精神,可能就是《宣言》历经一个半世纪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力量所在吧!如1872年德文版序言,在强调虽然经过25年的实践证明,不管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宣言》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坦承的写道:“„„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这就将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和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均予以了修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和深刻领会的。
我因此很好奇,于是仔细查了发现一共有七个序言,具体如下:
《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3年德文版序言》就不在说了。
《1882年俄文版序言》明确说明,《宣言》的任务,就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1888年英文版序言》,恩格斯回顾了《宣言》的翻译出版情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情况,说明《宣言》之所以不叫社会主义宣言,是因为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二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1890年德文版序言》,恩格斯回顾了《宣言》出版后发生的一些事情,重申了前面几篇序言中的重要观点。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恩格斯指出,《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恩格斯回顾了在1848年3月18日发生在米兰和柏林的革命,说明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意大利诗人但丁为标志的。
这就是我读《宣言》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序言)doc
《共产党宣言》概述
《共产党宣言》(又被译为《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内容简介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序言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 月在伦敦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周祥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前几星期寄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后来又用德文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至少翻印过十二次。第一个英译本是由艾琳·麦克法林女士翻译的,于1850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后来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法译本于1848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行,最近又在纽约《社会主义者报》上登载;现在又有人在准备新译本。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俄译本是于六十年代在日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已作某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见《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德文版第十九页,那里把这个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式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彻底扫除,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包括从1847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卒了,以致我们竟来不及做这件工作。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72年6月24日于伦敦
二、1883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这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应受到欧美整个工人阶级感谢的人物,已经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墓上已经初次长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后,就更谈不上对《宣言》作什么修改或补充了。因此,我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下面这一点。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这一点我已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宣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一点。弗·恩格斯
1883年6月28日于伦敦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都受到《宣言》的直接影响和教育。
1896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留居英国期间,就在大英博物馆读到《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论著。他曾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1899年3月上海《万国公报》刊载节译的英国社会学家颉德的《大同学》一文就涉及到《宣言》的有关内容。1905年底,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二号上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记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并第一次简要介绍了《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还依据《宣言》的日文本并参照英文本摘译了该书的几段文字和第二章的十大纲领全文,并作了解释。作者将该书的书名译为《共产主义宣言》。1908年3月15日,刘师培(署名申叔)在《天义报》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序》。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为《宣言》作序。此后,有关《宣言》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唤醒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了许多介绍和讨论《宣言》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1920年3月,李大钊倡导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斯(即马克思 ——编辑注)学研究会”集体翻译了德文版《宣言》的全文,印发了少量油印本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传阅。1920年8月,由陈望道根据日文和英文版本翻译的《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陈望道译本在以后的20年中,多次重印,广为流传。毛泽东在1920年第一次阅读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周恩来对陈望道就说过:“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宣言》对当时在国外勤工俭学的青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0年初,蔡和森在法国先后翻译出《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在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广为流传。邓小平也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对《宣言》的需求与日俱增。《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出版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有5个中文译本陆续问世,译文质量不断提高,所收序言不断增加,发行数量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在北京印了苏联外交出版局出版的收有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全部7篇序言的《宣言》百周年纪念本。1958年中共中央编译局校订了《宣言》的中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964年根据德文并参考英法俄等文本再次作了校订,出版了单行本,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版本。1972年5月,新编的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式出版,其中收入了《宣言》的正文和马克思恩格斯写的7篇序言。1995年6月,又编辑出版了第二版。这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对收载的文献作了较大调整,并按原著文字对译文重新作了校订。1997年8月人民出版社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一卷中的 《宣言》的新译文出版了单行本,并作为马列著作的系列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之一种出版发行。这是《共产党宣言》迄今在我国出版的最新版本。
第三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在此我觉的胡主席说的很好的啊。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了风风雨雨,也验证了这句至理名言,也让我懂得了许多。
首先,解放思想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阳关道上人满了,独木桥上也许恰恰为你预留了一条小径,要实现人生价值,做到成功,不能简单的以金钱名位衡量,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这一种二元对立的框框;实事求是就是看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了解自身的客观实际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避免妄自菲薄和好高骛远;与时俱进就是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一定要因事而制,因时而制,落后的技术不可怕,落后的思想最可怕!
其次,对于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更要求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路线,对于好的进步的,对自身与社会发展有利的思想要积极的解放思想,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同时有一些理论有一些思想本身是很高明的,但是其实践要求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我们要实事求是的看到自身这些条件的满足程度,不能简单粗暴的不见甄别,盲目趋从;还有一些思想的实践具有时代性,对于这些思想,我们一方面不能全盘遗弃看似已经“过时”的,而要将其批判继承,“扬弃”的吸收起来指导现阶段学习,对于现在不具备条件将来有可能具备的,要积极完善自身条件,同时积极地改进这一理论,确保使之不断适应社会条件的发展渐进的过程,与时俱进。
在国家大事方面也许我们还是很无力的,并不能改变他什么,不过在自我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时我们应该更清楚的认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想想我们应该做什么,是为了自己,家,还是国家而读,不要欺骗自己。更主要的是我们应该解放思想,真真正正开始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思考,不要被教条所约束,大胆创新,小心实践,做到了与时代所同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书要读,但也不要被书中一些死教条所约束。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更需要一些能创新的,与时俱进的人才注入,而不是只会读书,没有任何动手能力的书呆子。
第四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解放思想、事实求是马列、毛、邓、3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的精髓 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
(1)马列毛邓是一脉相承的,是无产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级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都以实践基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客观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实际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先进的生产征,毛是马与中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力和先进的文化,还是广大人民的根本产物,邓是马在中发展的新阶段,是当利益,都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我们党代的马。(2)解实是马的精髓。马恩正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华式有求于不迷信以前,从当时资本主义名族和全国人民的先锋队,要永葆其先实际出发,总结人类经验和成果,才创进性,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立马。它是马一贯强调和坚持的原则。使自己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方针政而马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策与不断变化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及其政党更好解实。(3)毛也是坚持解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实的产物。正式坚持解实,打破城市暴的根本利益相符合,就必须坚持解放思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与实际结合,依据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国情才找到农包围城的正确革命道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取得新民的胜利。(4)邓继续发扬了解理论,开辟新境界。
实的传统。反对俩个凡是,破除教条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义束缚,从国情出发,从国际形势出发,是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必由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之路。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开拓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顺应时代进步潮了马毛的新境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流,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开拓建设的指导思想。(5)新时期,江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如果不时俱进纳入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中,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谈“解实与”作为紧密联系整体,看做党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这就把毛的“解”的思想
工作方法和邓的“解实”的思想路线推
到了一个新高度。不上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使全2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党思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指导意义。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使党的理论永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青春,与时俱进。的目的,各有侧重,辩证统一。指导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义:(1)从实际出发,掌握社会主义建进是团结全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中国设的客观规律,引导我国建设事业取得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前提条件。胜利。(2)正确总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建设的是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端正建设指导思想。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是为
(3)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夺提供现成的答案,对于别国的经验,我取新胜利,并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们又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坚持解放思想、理论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发展。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开拓进取,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第五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何理解三者关系?
答:
一、解放思想
1、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
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见,解放思想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敢于面对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
2、解放思想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
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
3、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常谈常新的事情。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二、实事求是
1、毛泽东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法阵真
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
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与时俱进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
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
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3、里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
践创新;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
面的时代特征。
2、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正是因为把握住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又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3、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
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解除思想上陈腐的障碍,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有时代的眼光去解放思想。
4、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和归宿。与时俱进的实质是从不断变化的实
际出发,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以更好地实事求是。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