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时间:2019-05-12 21: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一篇: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目前认为是新型的冠状病毒。主要靶器官是肺。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其机制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有关,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SARS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患者收治住院后.护理人员在为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通过了解病史、与患者交谈,观察到患者表情极为恐惧、紧张和不知所措,急于询问和了解自己的病情,担忧生命安危,迫切希望得到及时救治,既怕将疾病传染给亲朋,又怕亲朋疏远他,在治疗和护理中往往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稳定病人情绪,适时向患者简要讲明抢救、治疗、护理、饮食方面的安排。以达到消除顾虑,鼓励其对治疗的信心。另外在向患者解释时不宜将病情扩大,以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向患者说明传染病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以达到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免疫力的目的,为今后的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SARS病人最早的症状是发热不退,体温往往38℃以上.会持续1~2周以上,同时还会有怕冷、头痛、腹泻、全身酸痛、乏力、干咳、无痰或少痰,有的病人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会发展成呼吸衰竭。在治疗期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逐渐了解。此时患者情绪起伏变化,特别是重症的上呼吸机的病人,对自己的愈后感到失望、自卑,脾气往往暴躁而不近人情,甚至拒绝治疗、绝食,当护理人员为他们做治疗护理时,大叫大骂,心理*内蒙古胸科医院(010010)2003年12月9日收稿活动表现为孤独、烦躁、易激动和意志力明显下降。我们知道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病情的发展与治疗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病人交流的技巧,根据病人的性格、爱好等选择不同的交流方法,对性格开朗、健谈的病人,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讲话,以获取重要资料;对沉默寡言的病人,由于其表达能力差,可采用开放式交流,进行引导或询问;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非语言性交流,采用目光、手势等方式传送信息,同时理解体谅患者的痛苦。在治疗的空余时间多陪伴患者,为咳嗽的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排痰,避免一切刺激患者情绪的言行,做好精神安慰。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各相同,有的忧心忡忡,怕病情复发和留下后遗症,想到得病初期的各种症状就产生了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此时护理人员要利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打消患者悲观、绝望和轻生的念头,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其心理失衡的程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争取早日康复出院。2护理小结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护理是对患者责无旁贷的投资,必须具备优秀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举止端庄、技术娴熟,才能完成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光荣使命。另外,我们每个护理人员都要有超前的服务意识,事先充分估计整个救治过程中病人心理反应的特殊规律和可能将要发生的各种心理反应,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患者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高患者对种种痛苦的自控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使心理工作主动又全面。

第二篇: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

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二)给病人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

可给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并将下肢拾高30o,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循环,并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病人感到舒适。

(三)对病人要亲切关怀

护土要经常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关怀病人,询问病人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解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四)要特别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反映了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血液灌注量与供氧量,对疾病情况的判断具有整体性意义。在轻度缺氧时,病人表现以兴奋为主,有不安、烦躁,甚至有狂躁。此期若能得以纠正缺氧,则病人的情绪、意识、行为等可恢复常态。但若是休克继续加重,则脑功能由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淡漠、迟钝与萎靡,继之为诸妄、昏迷,这是危险的信号。如果脑及其它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纠正,病人的意识会随之清醒。

(五)护士应做好病人亲友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

劝导他们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现出情绪波动而干扰病人心绪的宁静。并指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技术,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工作。

第三篇: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任坛

(贵州省金沙县中医院 551800)

摘要:通过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医护人员时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mental care

Ren Tan(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sha,Guizhou 551800)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patients with medical staff from time to time to grasp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fully mobilize the patients with disease-fighting initiative and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disease.Key word: white plague;mind;nurse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一直呈上升势头,据统计每年大约有 13万人死于结核病,占结核病与传染病、寄生虫病死亡率总和的65.1%是其它各种传染病、寄生虫死亡总和的2倍,而在结核病的死亡中,以肺结核死亡为主,约占90.2%[1]。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因此,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教育和指导。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要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这种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1.常见的患者心理 1.1 患者难以适应病人角色

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肺结核病人的角色,不能进入病人角色。这时,病人就出现心理冲突,表现为焦虑不安以至痛苦,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从而使病情加重。1.2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患病时,心理性应激使得病人心理冲突明显,焦虑、愤怒、束手无策、绝望、羞愧、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发生冲突。1.3 焦虑与恐惧

病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变得很复杂,常伴有失眠、头痛、言语改变。如某些病人变得说话很快,不间断;有的病人声音提高;也有些病人说话变得犹豫。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百般挑剔或要求特殊对待等情况出现。1.4 悲观与孤独

患病后,由于病人对肺结核病的一些知识缺乏了解,认为一旦患了这种病,担心是否能治好,会不会像癌症一样,一旦治不好,将疾病缠身,连累家庭。怕被别人发现后,厌恶、嫌弃、远离。对前途感到渺茫,对自己失去信心,感到无法挽回,天要塌下来一样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患者会不自觉远离人群,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1.5 个性改变

病人患病后,原有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个性特征。在确诊为肺结核病后,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有病在身,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常会引起反应,甚至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2、护理对策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上述种种心理表现,作为医务专业人员有责任与信心,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理跟踪、指导和帮助,使其扭转思想变化,摆正心理状态,需采取下列对策: 2.1 帮助患者进入角色

病人一旦经过医生诊断为肺结核病后,医护人员要耐心地讲解和疏导,态度和蔼,细心地向他们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安慰病人。经过一阶段的正规治疗,病状得到改善,心理上才会慢慢适应过来。对于这类患者只要通过耐心说服,并不断地以语言暗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才能真正会面对现实,由被动适应变成主动适应,积极配合治疗。2.2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医护人员要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等都要一视同仁,给予细心帮助,让他们有哭泣和倾述的机会使他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和满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讲解肺结核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情况,劝导他们放下包袱,消除顾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更好地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2.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

医护人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平易近人,视患者为亲人,与患者亲切交谈、交流,用积极的态度唤起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激励和希望。同时,列举具体实例,说明肺结核病的治疗结果,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能充分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其内在潜力。从而达到消除悲观、失望、恐惧等一些不良因素。2.4 做好肺结核病的宣教工作 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多,要及时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并随时向患者说明治疗情况,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给患者的亲属做好必要的知识宣传,争取亲属的配合和支持,帮助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完成全程的治疗。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医护人员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技术,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学好、应用好护理心理学知识,时时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03):381—384.

[2] 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第四篇: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武邑县医院 王秀巧

主要内容:

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是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的护理特点,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目的: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解释、指导,消除病人可能出现的恐惧、紧张心理,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准备,护患配合良好,从而减轻病痛,进而达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手术的成功与否,心理护理工作举足轻重,必须予与充分重视。

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此期对手术患者很重要,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使患者顺利的通过手术和术后迅速的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此期又细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较普遍,主要原因有:对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发生麻醉和手术意外;害怕术中、术后疼痛难忍;担心发生并发症;害怕手术费用过高等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围手术期的护理除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外,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要想做好心理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理论、心理教育、伦理、哲学和美学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综合护理模式去实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病理状况的护理指导,使他们在手术前有信赖感,在手术中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地渡过手术关,在手术后更要让患者体会到多方位护理的温暖,促进其身心的早日康复。良好的围手术期心理准备已成为外科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心理护理特点。

一、术前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不论大人、小孩,不论手术的大小,病人都可能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对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耐心对病人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1、腹部手术的病人:应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才能减少痛苦。开腹后,会感到不适或探查时会出现恶心、想吐,甚至烦躁不安,这时应张口呼吸克服此现象,否则会引起腹胀导致血压、脉搏、呼吸变化,不能喊叫,有不适时应告诉医生。

2、骨科创伤性手术病人:护士应将动骨的感觉和敲骨的声音,以及动骨复位的过程告知病人,并说明这些没有什 么危险性,不必担心。

3、急诊严重休克手术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此类病人或家属往往顾虑重重,心情焦虑,考虑术后疼痛能否忍受,能否留下后遗症等,作为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根据病人需要和知道的内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4、了解病人的经济状况,让他们放下包袱。不少病人家庭经济紧张,心理负担很重,这时我们应主动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并为病人出主意,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地进行。

二、术中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术中巡回护士应善于观察病人的言行,减轻和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尤须注意如下几方面:

1、手术室环境的陌生,可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巡回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介绍手术设备,让病人有思想准备,有时由于床位窄小,手术病人需要加以固定,以保持正确的手术姿势等,都应一一向病人介绍清楚,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恐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主动安慰患者,给病人安全感。我院在临床上的麻醉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硬膜外或部分为局部阻滞麻醉,病人术中保持清醒状态。此时,我们护士应主动安慰病人,给病人一种安全感,对病人的一些要求,如揉揉酸痛的肢体,擦 擦汗都要尽量给予满足,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3、多疑是病人意识的又一特点。尤其是自己怀疑是患了癌症的病人,常常观察医生、护士的言行,以了解对自己的诊断。手术护士在癌症病人的手术中,除了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有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使病人在术中保持轻松、稳定的思想情绪。

4、手术病人对手术能否成功及术后效果极为关心,巡回护士应主动接近病人,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

三、手术后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手术病人最为关心的是渴望知道手术效果如何,应及时向病人报告手术成功的消息,对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具有重大影响。

2、术后病人大多数都有疼痛的现象,护士应善于理解病人,耐心细致地加以解释。通过谈心形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

手术的成功与否,心理护理工作举足轻重,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思考题:

一、围手术期的概念?

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的目的?

武邑县医院 护理安全自查报告

为保障我院护理工作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总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安全目标为主题,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保证患者就医安全为主要内容。针对医院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服务作风。通过深入开展加强“患者安全目标”管理,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1、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2、临床用药贮存存在隐患,有的科室每次只检查过期,其他内容没有好好查过,有的药品放在冰箱里,温度监测不符合要求;

3、高危药品的管理存在隐患,如高浓度电解质没有单独存放;

4、药物过敏史核对不严,致使屡有过敏现象发生;

5、“三基”知识不扎实导致用药隐患

6、护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防范措施:

1、建立防范体系;

2、改善用药的安全性(药品贮存制度、药物查对要求、给药时间要求、药物使用规定、高危药品的管理等等);

3、严格“三查八对”,保证用药安全;

4、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执行正确的医嘱。

邀请院药药物科主任讲解临床最新用药知识;开展《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业务讲座;举办护理隐患排查座谈会。

今后护理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提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1.操作前识别

(1)建立健全患者识别制度、医嘱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操作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准确识别患者。

(2)抽血、给药、输血等操作前使用床号和姓名进行患者识别。

2.关键流程识别

(1)建立健全急诊与病房;急诊与手术室之间的管理流程和交接规范,详细规定患者的识别和交接措施,并建立识别和交接记录。(2)建立健全手术(麻醉)与病房之间的管理流程和交接规范,详细规定患者的识别和交接措施,并建立识别和交接记录。

(3)建立健全产房与病房之间的管理流程和交接规范,详细规定患者的识别和交接措施,并建立识别和交接记录。3.腕带标识管理

(1)建立健全腕带标识制度与操作程序。

(2)腕带上应标明患者信息的项目规范(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

(3)对于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种方法。(4)在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及儿童等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一种方法。(5)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6)在检验、放射、CT、超声、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或部门都应有查对制度及患者识别的管理流程。

二、提高病房用药的安全性

1、药品管理

7(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毒、麻药品管理制度、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用药后观察制度、药剂科用药咨询与合理用药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的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2)对病房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并认真执行和落实。

(3)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核查无误。

(4)高浓度电解质制剂(氯化钾、碘化钾及0.9%以上氯化钠)、肌肉松驰剂、细胞毒性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5)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臵,并有醒目标识

2、准确核对用药医嘱

(1)建立健全医嘱查对制度。

(2)在处方给药及用药医嘱的转抄和执行过程中,应认真核对。

3、安全配伍

(1)应在醒目位臵放臵临床用药配伍禁忌表。

(2)医生应根据配伍禁忌表,开具处方,确保药物的配伍安全。

(3)护士在执行注射剂医嘱时,应根据配伍禁忌,认真核查,确保药物安全注射。

4、重点药品管理(1)明确规定病房需要重点观察的药物种类及名称,并人人知晓。(重点是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等)(2)建立健全重点药物的观察制度和观察程序。(3)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重点药物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认真执行。

5、输注药物管理

(1)建立健全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

(2)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注药物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上述管理制度。

(3)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作用,科学调节静脉输注速度,积极预防输液反应。

三、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

1、执行医嘱时的沟通管理

(1)建立健全护患沟通制度和医患沟通制度。

(2)健全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规定除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外不得使用口头医嘱。(3)护士在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应向医生复述,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抢救车(箱)内,建立抢救用药记录本,记录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各项紧急处臵的内容和时间,保留抢救用品,事后由医护双方进行确认核查。(5)在执行有双重检查要求(尤其是超常规用药)医嘱时,医护双方采取主、被动复述方式,双方核查无误后执行并记录。

2、口头接收报告时的沟通管理

(1)建立接获口头和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报告记录本,项目齐全。

(2)接收者必须在“危急值”报告本上规范,完整地记录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双方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给医师使用。

四、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

1、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患者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志。

2、交接记录:建立手术患者及物品交接核查表,登记并记录手术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及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3、手术部位标识:制定术前手术医生在患者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与规范。

4、手术部位术前标识。

(1)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并与患者共同确认及核对。

(2)手术室护士在接病人时与病房护士及患者,三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部位体表标识。(3)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患者在麻醉开始前,应进行四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

五、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到位

1、凡有神志不清或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保护,并加强巡视,危重病人制定详细安全护理计划,凡有思想顾虑或有轻生念头者,发现后及时向领导报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采取响应措施。

2、病房内有氧气装臵,严禁吸烟、明火,用红标签注明,并指定专人定时检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通过安全排查使全院护理人员知晓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及意义,认真查找隐患,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满意的护理服务

我院护理部推出APN连续弹性排班

为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病人质量,减少护士交接班时拖班现象,我院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6个试点病区进行护士排班的改革,通过推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重新界定护士的工作内容、各级人员的职责、各班交接的重点,减少交接环节,均衡薄弱时段的人力,保证护理工作的无缝隙和连续性,实现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

据了解,所APN连续排班是指将护理班种整合成A班(上午班),P班(下午班)和N班(夜班),以护理组长率领责任小组的团队工作模式开展工作;通过设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岗位并按层级确定其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分层级管理和使用护士,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无缝隙的、均衡的护理质量和服务,保障病人安全。

APN排班调整,将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打破以前不管是老护士还是新护士,同一个班次做相同事情的局面:如设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为一组,由组长负责,不同层级的护士做不同的工作。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起来达到了双赢,护士连续性排班24小时护理人力与层级配置相对均衡,使中午和夜间薄弱时段,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12 无论是人力,还是技术的需求都得到较好的满足,使护理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此外,临床上通过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加快了年轻护士的成长。高年资护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护士由单独承担责任变为由小组团队共同承担风险,护理质量由终末控制变为过程控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减少了夜班频数,使护士有更多的个人时间照顾家庭,更加人性化。(院办 护理部)

第五篇:烧伤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烧伤科:巫甜

【摘要】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也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治疗护理复杂、病程长、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我们通过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针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病人情绪,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烧伤病人 心理护理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孪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烧伤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针对病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自2011年 11月~2011年11月间第一次住院的烧伤病人180例,男113例,女67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76岁,57%病人可见头、颈、手等暴露部位烧伤。

1.2临床特征:病人烧伤后通常可出现恐惧行为,社会能力紊乱,睡眠形态改变,警觉,记忆和情绪的改变。易出现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病人通常把自己受伤怪罪于他人或过分自责,这类情况都必须给予恰当的心理医疗干预。 2影响因素

2.1家庭社会因素: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面对来自别人奇异的目光,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烧伤对于患者整个家庭的严重影响并不低于患者本人。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亲属,尤其是有自责倾向者应给予恰当的心理评估及尽早的干预治疗[1]。2.2 烧伤因素:烧伤不仅对机体造成巨大的生理损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且还会造成持续而剧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常导致精神、心理后遗症的发生,还明显增大了个体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2]。有些还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3]。随着烧伤创面的愈合,病人身体外观的改变、瘢痕隆起,日益受限的功能以及可能改变的生活方式等均构成新的自身压力。2.3 其他相关因素

2.3.1 性别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怖的心理,焦虑女性较突出,而男性较女性更注重能力、魄力及自身事业的发展,而感到担忧厌烦,产生敌意,故敌对症状男性多于女性。

2.3.2 医疗费用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烧伤患者来势急、病情重、病程长,患者除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还需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自己负担得越多,在日常生活中不良情绪越多,而产生的躯体不适、敌对、恐怖与精神症状越突出。2.3.3 年龄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不同年龄烧伤病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年轻人主要关注愈合后能不能留有瘢痕,配偶会不会嫌弃自己,出院后的工作能否胜任,而老年人主要担心是否影响身体的基本功能,会不会拖累儿女。

2.3.4 文化程度与烧伤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越高,越关心自己的病情,担心病情变

化、治疗效果、事业的发展、对家庭的影响,而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扰和忧虑,与周围人相比感到不公平,产生自卑感而出现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及自信心者而易产生焦虑、精神病症状。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充分评估每个个体的文化风格背景,受教育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心等情况,提供个体化护理,并提供客观的信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3 烧伤病人的护理 3.1心理评估

对烧伤病人做充分的心理状况评估,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烧伤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重危病人,主要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进行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心理评估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病程中

3.2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3.2.1烧伤早期阶段

患者刚入院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紧张,急于探听自己的病情,担心留后遗症,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病情。此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讲解烧伤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2.2病程中心理护理

这是对烧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阶段:(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技巧,给予病人热心关怀与体谅,取得其信任,增强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认真倾听,给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通过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言语和关注的目光,给病人以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便于治疗。(2)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情绪。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以忍受,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病人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宣讲优秀的康复病例,让病人认识到自身对家人和社会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3)加强医护合作,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应经常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应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树立威信,增加信赖感,解除病人的疑虑;主管医生介绍责任护士的护理技术精湛,责任心强,使病人认真配合。(4)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经常组织病人交流联谊活动等方式使病人忘记病情的痛苦和折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2.3康复期心理护理

(1)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邀请患者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同事等经常来探视、看望病人,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生活指导:无论患者出现哪种功能障碍,都将长期甚至终生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问题,因此,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解决,指导患者在掌握功能锻炼的状态下,尽早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生活,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对策

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掌握和运用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和心理护理技巧,对病人进行及早的评估与心理干预,在烧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与病人保持密切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并帮助患者接受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4.1 入院初心理护理:病人被送到医院后,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我们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友善的语气一边详细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有关病情叙述,一边仔细查看伤情,积极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吸氧、止痛、输液等,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加安全感。但这种安全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病人一旦了解自己的病情,已形成的安全感就会减弱,表现为恐惧、忧虑、烦躁,我们针对病人存在的这种心理给予同情、理解、安慰,讲述目前烧伤治疗科学的进展以及医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讲述已出院病人配合治疗成功治愈恢复的例子,向病人表示医护人员积极救治的决心和信心。在抢救过程中我们要表现的勇敢、镇定,应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给病人以安全感、信任感,使恐惧、焦虑的情绪得以平静稳定,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4.2 休克期护理:大部分病人休克期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受伤时的场面给其留下危险恐怖的印象,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使病人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紧张、恐怖等一系列复杂反应[6]。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的,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解释静脉补液、测量生命体征、导尿及尿量观察等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7]。在实施操作中,说话要细声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帮助病人减轻和摆脱惊恐情绪,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4.3 感染期的护理:烧伤病人痛苦大,经济负担重,住院时间长,进入感染期后,体温常在38℃以上而出现焦虑,表现出少语、失眠、食欲下降、对事物反应冷淡、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厌倦情绪等。为此,我们要给予诚恳开导,耐心解释烧伤恢复过程,讲明换药、手术、翻身、输液的必要性及这些操作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但要相信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会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逆反心理。

4.4 恢复期的护理:随着创面愈合,瘢痕的形成,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忧虑心理,特别是头面部瘢痕形成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造成生活自理困难,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心理,此时我们要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康复,并介绍国内整形整容水平,以后可做手术恢复功能与容貌。讲一些现实生活中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使其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的信心。我们和家属要多与病人沟通,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及生活上的帮助,使其感到生活是美好的,从而在愉快的心境中配合治疗护理,得以康复。5 结论

烧伤患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共性特点,亦有烧伤患者的特征,并且会因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烧伤程度、不同的分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也错综复杂。为了很好掌握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必须加强护士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护士的素质。大量资料显示,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有密切关系。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治疗护理。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做好烧伤患

者的心理护理。总之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参考文献

[1] 刘建芬.烧伤患者的身体形象与自尊初步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3(1):50 [2]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122 [3] 李黎.烧伤患者精神障碍与重返社会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烧伤杂志,2002,18(5):305~307 [4] 陆树良.烧伤患者的抑郁反应.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2004,9(1):59~62 [5] 肖传实,李荣山.实用医患沟通技巧.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35~137 [6] 张俐,管鹏.现代护理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1~87 [7] 王淑君.烧伤护理冻伤护理300问.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8~46

下载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颍县人民医院王旭 【摘要】 目的 讨论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我院50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代写医学论文【摘要】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悲观消极、疑病、过度依赖等心理问题......

    病人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做好详细记录。(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3)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①重视营养;②做......

    手术病人心理安抚护理思考推荐阅读

    手术病人心理安抚护理 安达市利达医院----付明明 摘要 目的:评估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进一步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方法:采用经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56位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三次......

    手术前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手术前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摘 要】术前详细讲解手术有关情况,增强病人的安全感,指导病人认真进行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随时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术后 及时告知手术结果缓解疼......

    107例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内容摘要: 【关键词】 肺癌; 心理; 护理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当病人得知自己患肺癌时,会面临巨大的身心应激,而心理应对......

    术后病人护理

    患者病情平稳后停监测并由监护室转入病房后的护理重点 病情观察:此期病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除按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外,若病人感到不适应随时测量,观察伤口情况,各引流管内引流液的......

    病人护理合同

    病 人 护 理 合 同 甲 方: 乙 方: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