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21: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二、实施方法与组织措施

(一)层层动员,广泛宣传

1、开好三个“会”。(1)学校召开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和行政秘书“感恩教育”部署会,传达教育计划,部署

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二、实施方法与组织措施

(一)层层动员,广泛宣传

1、开好三个“会”。

(1)学校召开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和行政秘书“感恩教育”部署会,传达教育计划,部署实施方案;

(2)学校、二级学院分别召开学生会、社团负责人会议,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和反映,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班主任及时召开各班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对班级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营造一个“氛围”。

(1)学校将向全体师生发出“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的倡议书;

(2)宣传部要利用宣传橱窗、学生处利用网页和广播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3)各二级学院制作一期有关感恩教育专题内容的宣传栏;

(4)各班级创办一期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的专题黑板报;

(5)各单位组织制作一定数量的宣传条幅,开展有关诸如签名等形式的宣传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深入教育,积极引导

为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1、师德师风教育。人事处将组织对全院教职员工进行感恩社会、感恩集团、感恩学校、感恩生活、感恩同事和师德师风系列教育,通过教育,强化老师的育人意思,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用严格的教诲、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2、学生课堂教育。基础部德育教研室要拟定和实施感恩教育计划,从理论的角度讲清感恩的内涵、意义和感恩的方式方法,使同学们懂得为什么感恩和如何感恩,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学期,德育教研室要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公共选修课,并计入学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感恩主题教育中的主导和主渠道作用,广大教师要结合各自特点,有机渗透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把感恩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一是请校外有关领导和人士来校讲课;二是请有关学生家长来校作报告;三是在条件具备时,邀请“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人物来校作报告;四是举办有关感恩内容的座谈会。(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四月上旬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征文活动,广大师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感恩具体内容的理

3、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把感恩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一是请校外有关领导和人士来校讲课;二是请有关学生家长来校作报告;三是在条件具备时,邀请“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人物来校作报告;四是举办有关感恩内容的座谈会。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四月上旬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征文活动,广大师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感恩具体内容的理解,紧密围绕身边事,畅谈如何感恩。学生处、人事处将组织优秀征文评选展示,并对优胜者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举办演讲比赛。四月中旬学生处将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奋力成材”为主题内容的大学生演讲活动,活动自下而上的展开,学生处将组织总决赛,并对优胜者实施奖励;人事处将组织一次教师感恩教育演讲比赛。

3、举办一次歌咏比赛。要求广大师生在本学期内要学唱《感恩的心》、《母亲》、《父亲》、《美丽南山》、《说句心里话》、《常回家看看》等“感恩教育”歌曲,学生处将在五月下旬组织各二级学院进行感恩歌曲大合唱比赛活动,对优胜单位给予奖励。

4、观看具有感恩内容的影片。从四月份开始,将陆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感恩内容的教育影片,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5、四月下旬举办一次“感动瞬间”书法、绘画和摄影展。让师生用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6、开展“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活动。在师生中开展写一封家信、打一个电话、为父母送生日礼物、假期帮父母做家务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师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7、开展“感恩老师,奉献真情”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一次思想、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写一首诗等小型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要求各班级开展争创“尊师重教”示范班活动,学生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是“老师早”、“老师好”,自觉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8、开展“感恩同学同事、牵手互助”活动。为同学同事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营造同学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进同学同事之间的友谊。

9、开展“感恩社会,关爱环境”公益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四月份开展“学雷锋月”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倡导为社会、为南山、为学校做好事,利用植树节,倡导组织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人人争做公益活动自愿者。

10、开展“理解与尊重”为主题的角色互换活动。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与老师、楼长、卫生工、门卫等员工之间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关爱和支持,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

11、开展“勤俭节约,感恩于行”活动。倡导“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组织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算账课”,算大学4年每个学生要花家里多少钱,算他们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将算账得出的结果和心得写信告诉自己的父母。

12、六月份举办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邀请老年公寓老人、幼儿园小朋友和有关社会人员参加。

三、几点要求

(一)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学校的整体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感恩教育活动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二)各单位要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深入教育,全员参与,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三)各级学生会、社团组织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

(四)建立长效机制,学校今后将每年三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每年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五)活动结束后,各二级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并将总结材料于十二月中旬报学生处。学校将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第二篇:大学生感恩教育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 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薄弱,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 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 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 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 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 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 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 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就 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 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 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 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 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 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 漠,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

二、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将我们养 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 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 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 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 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 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 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不难想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无疑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既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及完善的人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珍惜老师的启蒙、教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资助之恩。只有这样,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感恩教育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 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如何找 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为了虚荣心,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 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 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 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摘 要]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感恩教育的滞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作用。[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感恩意识;缺失;培养

一、感恩:一个传统与现实的话题

说到感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方感恩节。据说,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在第一个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感激上帝的恩典,按照宗教传统习俗,他们决定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它,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这就有了美国感恩节。感恩节体现了西方那根植于人们灵魂深处的感恩意识。在我们的记忆中,犹太人那种感恩意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刻骨铭心。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伴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犹太人纷纷从俄国领土上迁出。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犹太人陆续来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肆虐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灭绝犹太民族的时候,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居住人数最高曾经达到2.5万人,并具有完整的社会体系。虽然二战后,犹太人大多离开了哈尔滨,但是哈尔滨一直是他们感恩的地方。同样,二战期间,上海市民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千多名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杀害。为了教育后代不忘中国人民的恩情,以色列政府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了他们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

感恩,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并不陌生。经历了五千年历史文化浸染的中华民族同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骨子里就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情愫。当然,传统文化中,感恩着重体现在“忠”与“孝”上,忠是对封建帝王的感恩,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感恩,“忠”、“孝”的感恩文化把中国从一个诸侯国家推向中央集权大国,也浸润到寻常百姓心中。我国历史也不乏感人的感恩范例,从《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到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庾黔“尝秽”、“割股疗亲”等传说,足可以证明中华民族那深沉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愫。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会有“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对他们恩惠的认知和报恩行为的实施,关键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开始接受爱,从父母亲人的疼爱到同学朋友的关爱,从老师的教育到国家的培养,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无数人的关心和爱护。父母给予我们身体,给予我们生命,没有父母的含辛茹苦,我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我们对父母感恩,就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我们就不能从“自然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我们对老师感恩,就应该尊师重教,牢记老师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我们感恩社会,就应该服务社会,建设好社会。周围的人给予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给予我们种种关怀和照顾,正是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我们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对所有的人感恩,我们就要从内心对他们有真诚的感激之情,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为他人服务的自觉行为。

二、培养感恩意识: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导致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远离生活,忽视个体道德的完善。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缺乏感恩意识会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会自觉为社会服务,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1、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人,会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必定会对社会心存感激,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人们摆脱对利益的单纯追求,有助于人们人格的完善,有助于唤起人的感恩心和感恩情,用感恩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2、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社会责任感。有感恩意识,我们就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和来自社会的关怀,体会大自然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人不至于只生活在单调而紧张的环境中。学会感恩的人,才会体会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离不开社会关怀,才会自觉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树立起维护社会形象和为社会建设改造职责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道德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可以培养人们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正是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要义。

4、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人为他人做了善事,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重。这种感激和尊重会化为更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感激和尊重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

5、培养感恩意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通过培养感恩意识,引导人们对大自然的恩惠心存感激,就会对自然产生关爱、保护意识,才会自觉保护好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隐藏在背后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感恩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私任性、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在北京城某高校就读的女大学生,因与父亲闹了点儿别扭,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维修,就在其居住的地方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这位为人女儿的表现着实令人寒心。东南大学曾经对该校1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2、忘恩负义,麻木不仁,获得救助不感恩回报。《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他们为何忘掉恩人”的报道,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当老人双目失明,卧病在床时,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没有人来探望了。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中国青年报》也报道过,去年6月30日,从山东老家来沈阳的年仅17岁的韩磊,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附近的丁香湖游泳时,发现一名溺水的男青年。他奋力游了300多米,将落水者托出水面,而自己却因精疲力竭被大浪卷出10多米远光荣献身,人们被他的见义勇为所感动。而被救者自现场离开后至今没有站出来说一声“谢谢”,又着实令人感到被救者的不可理喻。面对别人救命之恩都显得如此地麻木,社会上见死不救,为富不仁也就不足奇了。

3、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青少年喜欢拿中国和西方国家比较,生活在农村的喜欢拿农村和城市比较,生活在中西部的喜欢拿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认为现存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时常埋怨“生活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社会提供的学习、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太少”等等,他们在抱怨社会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具体国情,只是一味责怪家庭、学校和社会,思考问题片面化、极端化。

4、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青少年公德意识之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经常看到部分青年学生,不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爱护社会公物、学校公物和自然的花草树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乱扔垃圾、踩踏草坪、采摘花朵。公共设施被“伤残”后的无奈,旅游景点被刻上“某某到此一游”后的伤痕累累,足可以证明我们对环境、对自然的藐视和破坏到了如此残忍的程度。(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教育问题,是道德教育问题。感恩意识缺失当然与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关,但家庭、社会都要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负责。

1、家庭教育观的问题。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只注重智力投资,不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孩子自幼生活在一个被爱笼罩的环境里,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过着“衣来伸手,饭来伸口”的生活。加上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是应该的,为了孩子,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为孩子默默奉献,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呈现给孩子,既不给孩子感知,也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正是这种毫无原则的宠爱、溺爱,无意中助长了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对父母都不尊重的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也就难以产生了。

2、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虽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铺开,但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升学考试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方式。中小学校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道德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被弱化了。在大学的道德教育中,传统伦理的孝敬观念、现实生活中正确人伦关系的培养同样被忽视,感恩变得可有可无,老师的教育、父母的付出、社会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感恩意识变成一句空话。

3、社会环境的问题。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门槛时,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虽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的求利心理。当人们长期受压抑的求利心态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在资源分配、经济收入、教育机会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情感以及无规则、无节制的攀比使一些人在接受社会或个人援助时,也会产生一种“心安理得”、“受之无恩”的心理。这些,都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负面作用。

四、培养感恩意识:社会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

(一)全面了解感恩的构成要素,为培养感恩意识打好基础。感恩有一个认知、情感和实践的过程。感恩的第一层次是识恩、记恩,即个体认识到其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是社会与其他人恩情的结果,并且把社会与其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永远记在心上。感恩的第二层次是报恩,是在识恩、记恩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感恩的最高层次是施恩,即将感恩的意识和报恩的冲动转化成为施恩的行为。施恩不能带有功利性,它是自觉的、不图报的,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

(二)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它自然的教育方式,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让人们获得关于善恶、真假、好坏、是非等做人的最初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初教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培养感恩意识方面,起着学校和社会道德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奠基作用,应该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做感恩的典范。共同的家庭生活空间,使家庭感恩教育具有“言教”和“身教”的同步性。“身教”对孩子来说,是对父母“言教”的印证。对别人的恩情,家长要善于言谢,善于回报。父母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主动与邻居搞好关系。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对孩子要正确施爱,而不是宠爱、溺爱。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家长的示范,必然会换来孩子对家长的感激和孝敬。二是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有逆境,特别是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适当让他们从事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体验到家务劳动的琐碎和繁杂,为父母的长期付出而感动,慢慢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教育。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对感恩意识的形成起着生根作用。针对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强的现状,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重新定位,加强感恩教育,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化,道德教育目标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一要把培养感恩意识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要把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在家里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之恩,工作生中离不开社会、单位、朋友的帮助。只有心存感恩,知恩图报,一个人才有可能立足社会。二要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要定位过高,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小事抓起,如培养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体会劳动过程的艰苦;帮助老师擦黑板,尊重老师;关心周围的同学,搞好与同学的关系;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花草、不虐待动物等等,慢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三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如南京大学组织学生算一算父母一年在家的花费和自己每年在学校的花费,河海大学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则要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这些教育方法都值得借鉴。

(四)营造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学会“感恩”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才有利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一是全社会都要形成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大力宣传感恩教育,报道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一些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典型也要适当暴光,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大力弘扬感恩精神的良好氛围。二是设立中国感恩节。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举措,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感恩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抓手’。通过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虽然在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各有特点,但由于它们在对青少年施加教育的影响上具有同时性,因此,在功能上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三者的教育目标、要求等方面在方向上基本一致时,其教育合力才会使教育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对家庭、学校、社会进行调适与协调,以期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 [1]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1).[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3).[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第三篇: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二、实施方法与组织措施

(一)层层动员,广泛宣传

1、开好三个“会”,感恩教育工作计划。(1)学校召开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和行政秘书“感恩教育”部署会,传达教育计划,部署实施方案;(2)学校、二级学院分别召开学生会、社团负责人会议,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和反映,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班主任及时召开各班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对班级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营造一个“氛围”。(1)学校将向全体师生发出“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的倡议书;(2)宣传部要利用宣传橱窗、学生处利用网页和广播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3)各二级学院制作一期有关感恩教育专题内容的宣传栏;(4)各班级创办一期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的专题黑板报;(5)各单位组织制作一定数量的宣传条幅,开展有关诸如签名等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深入教育,积极引导为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1、师德师风教育。人事处将组织对全院教职员工进行感恩社会、感恩集团、感恩学校、感恩生活、感恩同事和师德师风系列教育,通过教育,强化老师的育人意思,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用严格的教诲、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2、学生课堂教育。基础部德育教研室要拟定和实施感恩教育计划,从理论的角度讲清感恩的内涵、意义和感恩的方式方法,使同学们懂得为什么感恩和如何感恩,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学期,德育教研室要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公共选修课,并计入学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感恩主题教育中的主导和主渠道作用,广大教师要结合各自特点,有机渗透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把感恩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一是请校外有关领导和人士来校讲课;二是请有关学生家长来校作报告;三是在条件具备时,邀请“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人物来校作报告;四是举办有关感恩内容的座谈会。(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四月上旬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征文活动,广大师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感恩具体内容的理解,紧密围绕身边事,畅谈如何感恩。学生处、人事处将组织优秀征文评选展示,并对优胜者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工作计划《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2、举办演讲比赛。四月中旬学生处将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奋力成材”为主题内容的大学生演讲活动,活动自下而上的展开,学生处将组织总决赛,并对优胜者实施奖励;人事处将组织一次教师感恩教育演讲比赛。

3、举办一次歌咏比赛。要求广大师生在本学期内要学唱《感恩的心》、《母亲》、《父亲》、《美丽南山》、《说句心里话》、《常回家看看》等“感恩教育”歌曲,学生处将在五月下旬组织各二级学院进行感恩歌曲大合唱比赛活动,对优胜单位给予奖励。

4、观看具有感恩内容的影片。从四月份开始,将陆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感恩内容的教育影片,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5、四月下旬举办一次“感动瞬间”书法、绘画和摄影展。让师生用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6、开展“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活动。在师生中开展写一封家信、打一个电话、为父母送生日礼物、假期帮父母做家务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师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7、开展“感恩老师,奉献真情”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一次思想、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写一首诗等小型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要求各班级开展争创“尊师重教”示范班活动,学生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是“老师早”、“老师好”,自觉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8、开展“感恩同学同事、牵手互助”活动。为同学同事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营造同学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进同学同事之间的友谊。

9、开展“感恩社会,关爱环境”公益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四月份开展“学雷锋月”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倡导为社会、为南山、为学校做好事,利用植树节,倡导组织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人人争做公益活动自愿者。

10、开展“理解与尊重”为主题的角色互换活动。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与老师、楼长、卫生工、门卫等员工之间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关爱和支持,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

11、开展“勤俭节约,感恩于行”活动。倡导“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组织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算账课”,算大学4年每个学生要花家里多少钱,算他们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将算账得出的结果和心得写信告诉自己的父母。

12、六月份举办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邀请老年公寓老人、幼儿园小朋友和有关社会人员参加。

三、几点要求

(一)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学校的整体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感恩教育活动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二)各单位要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深入教育,全员参与,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三)各级学生会、社团组织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

(四)建立长效机制,学校今后将每年三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每年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五)活动结束后,各二级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并将总结材料于十二月中旬报学生处。学校将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第四篇: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二、实施方法与组织措施

(一)层层动员,广泛宣传

1、开好三个“会”。

(1)学校召开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和行政秘书“感恩教育”部署会,传达教育计划,部署实施方案;

(2)学校、二级学院分别召开学生会、社团负责人会议,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和反映,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班主任及时召开各班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对班级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营造一个“氛围”。

(1)学校将向全体师生发出“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的倡议书;

(2)宣传部要利用宣传橱窗、学生处利用网页和广播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3)各二级学院制作一期有关感恩教育专题内容的宣传栏;

(4)各班级创办一期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的专题黑板报;

(5)各单位组织制作一定数量的宣传条幅,开展有关诸如签名等形式的宣传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深入教育,积极引导

为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南山、爱学校的热情。

1、师德师风教育。人事处将组织对全院教职员工进行感恩社会、感恩集团、感恩学校、感恩生活、感恩同事和师德师风系列教育,通过教育,强化老师的育人意思,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用严格的教诲、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2、学生课堂教育。基础部德育教研室要拟定和实施感恩教育计划,从理论的角度讲清感恩的内涵、意义和感恩的方式方法,使同学们懂得为什么感恩和如何感恩,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学期,德育教研室要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公共选修课,并计入学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感恩主题教育中的主导和主渠道作用,广大教师要结合各自特点,有机渗透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把感恩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一是请校外有关领导和人士来校讲课;二是请有关学生家长来校作报告;三是在条件具备时,邀请“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人物来校作报告;四是举办有关感恩内容的座谈会。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1、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四月上旬在全院师生中开展征文活动,广大师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感恩具体内容的理解,紧密围绕身边事,畅谈如何感恩。学生处、人事处将组织优秀征文评选展示,并对优胜者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举办演讲比赛。四月中旬学生处将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奋力成材”为主题内容的大学生演讲活动,活动自下而上的展开,学生处将组织总决赛,并对优胜者实施奖励;人事处将组织一次教师感恩教育演讲比赛。

3、举办一次歌咏比赛。要求广大师生在本学期内要学唱《感恩的心》、《母亲》、《父亲》、《美丽南山》、《说句心里话》、《常回家看看》等“感恩教育”歌曲,学生处将在五月下旬组织各二级学院进行感恩歌曲大合唱比赛活动,对优胜单位给予奖励。

4、观看具有感恩内容的影片。从四月份开始,将陆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感恩内容的教育影片,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5、四月下旬举办一次“感动瞬间”书法、绘画和摄影展。让师生用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6、开展“感恩父母,从点滴做起”活动。在师生中开展写一封家信、打一个电话、为父母送生日礼物、假期帮父母做家务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师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7、开展“感恩老师,奉献真情”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一次思想、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写一首诗等小型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要求各班级开展争创“尊师重教”示范班活动,学生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是“老师早”、“老师好”,自觉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做事。

8、开展“感恩同学同事、牵手互助”活动。为同学同事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营造同学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进同学同事之间的友谊。

9、开展“感恩社会,关爱环境”公益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四月份开展“学雷锋月”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倡导为社会、为南山、为学校做好事,利用植树节,倡导组织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人人争做公益活动自愿者。

10、开展“理解与尊重”为主题的角色互换活动。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与老师、楼长、卫生工、门卫等员工之间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关爱和支持,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

11、开展“勤俭节约,感恩于行”活动。倡导“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组织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算账课”,算大学4年每个学生要花家里多少钱,算他们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将算账得出的结果和心得写信告诉自己的父母。

12、六月份举办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晚会。邀请老年公寓老人、幼儿园小朋友和有关社会人员参加。

三、几点要求

(一)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学校的整体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感恩教育活动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二)各单位要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深入教育,全员参与,积极营造活动氛围。

(三)各级学生会、社团组织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

(四)建立长效机制,学校今后将每年三月份定为“感恩教育”月,每年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五)活动结束后,各二级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并将总结材料于十二月中旬报学生处。学校将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第五篇: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李洼中学2012——2013学第一学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具有感恩意识,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李洼中学特制定以下感恩教育活动计划。

一、目的意义: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与扶持,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关爱,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二、指导思想: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实践育人,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与各项管理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四项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感恩意识。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领导:各班级在学校领导下,为切实抓好该项工作,成立班级“感恩”活动实施小组:校长、教导主任全面负责 “感恩”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督促。各班主任:负责本班“感恩”活动的落实。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意义,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加强领导、组织、检查与督促,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 1

育活动。

2、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班充分利用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检查评比。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对表现积极、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班级学习的榜样。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通过观看爱国影片,读优秀图书,唱优秀歌曲,讲道德故事,评“感恩之星”的系列教育活动,为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有效载体。

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紧密结合。

4、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五、活动方案:

(一)、四个“感谢”活动:感谢祖国培养我,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

1、感谢祖国培养我: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1)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2)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每班投稿两篇以上,在校广播站广播。

2、感谢父母养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从小养成,长大后就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而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又怎么可能去爱事业、爱国家、爱别人?

(1)、各班级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算算亲情账:算一算自己进入龙源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将自己的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开展“孝心”活动《我为妈妈洗一次脚》

(4)、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一封家书活动,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3、感谢老师教育我: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1)、各级部班级组织《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

(2)、征集感谢老师的格言。

(3)、开展《我爱我师》征文活动,每班投稿两篇以上,在校广播站广播。

4、感谢同学帮助我:同学是学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处,心有感谢,也许从没表达。通过活动,使同学们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1)、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

(2)、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

(3)、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同学,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恩情通过一封信、电话等通讯工具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二)活动评比

1、各班级出一期感恩专题黑板报、手抄报。

要求:

a.主题围绕“感恩教育”

b.检查时间:12月30日(暂定)

2、七、八年级各班级学生每人出一份法制、感恩教育手抄报

题目围绕“感恩教育”,内容包括“法制教育”、“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同学”等方面。

3、各班级广播稿可围绕“感恩教育”主题。

4、各班级评出“感恩之星”。

新华办李洼中学校长室、团队室

2012-9-4

下载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岳普湖县第二中学2017-2018第二学期感恩教育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具......

    重拾感恩——浅析大学生感恩教育

    重拾感恩 ——浅析大学生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这一现状,对高校大学生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

    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对......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它们作为社会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称颂。然而放眼社会,我们却不得不......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屈家安郭胜利刘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建设的力量,是时代对大......

    大学生感恩教育班会心得体会

    10月22日晚上7点30分,计算机系11级计1班及2班全体同学在计算机楼108室开展了主题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班会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以“大学生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安......

    大学生 感恩教育 活动 策划

    关于举行感恩教育、诚信做人演讲比赛的通知各班级: 响应学院团委号召,弘扬中国感恩和诚信的传统美德,推动我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系学生办和会计系关工委决定于2012年3月举......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刘 立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政史系 , 贵州 兴义 562400)摘要:当今社会中,一些受资助上学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感恩意识缺乏的现象, 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