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李安全
(四川省仪陇复兴中学四川仪陇637668)
摘要: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途径:运用多媒体再现物理情境;通过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通过学生实验体验物理情境;通过社会生活展现物理情境。高中物理情境教学遵循的原则: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创设要有科学性;情境创设要有前瞻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多媒体,实验,社会生活
“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这种弊端,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为此笔者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具体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物理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用自己的语言去创设情境,有时未免单调、枯燥。而且有些物理问题比较抽象,仅凭教师的语言表述学生难以想象,影响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物理情境,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再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又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通过多媒体模拟电流的形成过程,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显得抽象,而借助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使电流的形成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有效地揭示电流形成的本质。这使得学生不但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再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教师的演示实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实验操作的示范。例如在学习《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时,教师借助于横波演示器演
示横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特征:波源的振动依次引起周围介质中的质点振动,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介质中各质点发生振动时,各个质点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与能量等。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学生观察到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细节,直观认识到机械波形成的实质,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学生实验体验物理情境
学生实验分为测量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等。通过测量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例如在《长度测量》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就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圆柱体的直径、圆管的内径以及圆瓶的深度等。通过验证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直接参与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实验获得事实,如何从获得的事实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近一步理解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更近一步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本质。通过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问题,从而获得结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也掌握了借助于图像等研究两个变量关系的思想方法。
(四)通过社会生活展现物理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物理教学中许多规律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些抽象的知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将物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与生活体验。例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采访工厂、农村、电站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了解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实用价值的方案,这既能有效地使教学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高中物理情境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等资料,找到切入点,创
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物理情境。例如教师通过物理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情境创设要有科学性
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情境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情境过于繁杂,又会使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的兴趣。情境创设还要有层次性,有梯度,这样才能由浅入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境创设要有前瞻性
物理情境的前瞻性,指的是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所创设的物理情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怎样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创设的物理情境必须具有前瞻性。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母小勇 李代志:《物理学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3]翟相俊:《论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科教新时代》
第二篇: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探讨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改内涵,对现有的物理教学方法和实施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同新课改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就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浅显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师队伍中引起共鸣,进一步探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方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习题;优化;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讲究的是注重学生物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物理学习、探究物理学科知识。但因部分高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了解和认知度不够,使得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加强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研究的课题。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改认知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教师完全是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要求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在灌输式的、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物理难学,不愿学,自然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高。新课改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将课堂教材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提升对新课改思想的认识程度。
2.课堂教学角色定位不清楚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为教学方向。但部分高中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认识程度不够,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将教师放在课堂主体地位,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操控。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分析、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
3.课堂教学氛围差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但当前部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教材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仍旧采用单调、乏味、枯燥的授课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经常打不起学习的精神,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比较常见。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那么教师再怎么努力也将是徒劳的。所以在新课改下高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
二、解决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的对策
1.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够通过思维创新独立解决问题。当然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的物理知识,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答案后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2.注重习题的设计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计习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的设计应注重简单和复杂相结合,根据学生课堂上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合理编排设计习题。当然,基于各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在习题设计过程中要照顾所有学生。比如对于那些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稍微大点的习题;对于那些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大、能够进一步开发思维的习题。对于那些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习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编排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旧较多,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同新课改要求相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兼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7).编辑温雪莲
第三篇: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此文章不是作者本人所写,是别人所写,并且没有经过写作人员的同意,所以只能将文章发到网上,如果作者用这个文章评职称,将会告其侵权
高中物理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对一些概念和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公式难背,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现实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
由于物理的很多理论比较晦涩难懂,一些模型和物理过程比较抽象复杂,老师无法通过简单的文字解释和语言表达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因此,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物理情境,由于多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融合了声、光、色、形,融合了静态的、动态的,融合了黑白的、彩色的,能够给学生丰富的感官体验,让学生通过形象立体的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了解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一些复杂的物理原理。多媒体技术能够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过程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来,能够使得微观的过程宏观化,瞬间的过程持久化,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微观、瞬间的物理变化,帮助学生破除认识障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突破课本的重点、难点问题。
比如一些无法通过实验演示的物理变化过程,如a粒子散射实验、波的干涉、静电平衡等等,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和再现这些物理实验,声行并茂、图文兼备的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产生更直观的感官感受,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更好地了解物理现象的演变过程以及物理现象的本质,二、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分析
物理学科是一门动手实践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让学生通过亲手动手、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和摸索,通过深入的亲身体验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同时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和直观性,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书本上的抽象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观察现象、动手实践、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记录、整合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实验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教学,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比如为了更好地理解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可以与学生做一个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准备木板和小球,木板倾斜一定的角度,将小球从木板的一定高度自由落下,然后去观察小球最后能走多远,然后再让小球从一个倾斜的木板自由落下在滚落到另一个倾斜的木板上,观察小球滚到另外一块木板上到达的高度。最后可以总结出当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无论第二块斜板倾斜角度如何,第二块斜板斜面伸展多远,当小球从第一块木板自由落下在滚落到第二块木板的时候,小球总会到达与落下相同的高度。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同学更好地理解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物理态度。
三、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境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老师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境,让晦涩复杂的物理现象能够与普通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减少对物理的抵触感和抗拒感,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现象就能了解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原理。而高中学生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了,可能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常见的一些生活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知识,当老师将生活经验引入物理课堂时,会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和促进作用。
比如,在用叉子捉鱼的时候,为什么朝着有鱼的地方插去往往叉不到呢,而有经验的人会将叉子叉的深一点就能叉到了,还有平时的筷子放入装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折了,这些都包含了物理中光的折线作用。平时在公交车上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惯性作用;当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会有光,这是静电效应;水、水蒸气、冰、雾这些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不同状态转变也涉及升华、凝华、蒸发等物理现象;还有诗词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日常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理知识,通过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境能够让学生知道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离我们的生活不遥远而且还特别密切,物理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及物理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物理态度。老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丰富的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及美好的品质。
第四篇: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
摘要: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我试做些初步探讨。
早在1910 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7 期
4.续佩君、薛永红《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重庆市铜梁县铜梁一中
陆洪云
***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的课程标准,在实践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
新课改
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 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向研究者、反思者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下初步的探讨。
一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倡导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在他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也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
在实践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私塾”式地“照本宣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不做任何思考和精心打造,那么上课时,恐怕只有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做大量的练习,然后死记硬背,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
这样不是和课改的思想背道而驰吗?又怎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老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备课中进行反思,反思这样被出来的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应该体现在上完这节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改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和研究,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日益优化的过程。这必然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现教学相长。由于
教学过程的复杂和多变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的体现过程。很多老师在课改实施前,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
通过教学反思就能意识到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比如我们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应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阿里斯塔克和哥白尼等等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方法技巧方面进行。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学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过程具有多样性,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思想可以理解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教学中包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主要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方法技巧。
物理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主要以课堂教学过程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学习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比如在设计《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从斜面上华夏的物体将如何运动?最终将怎样?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至停止;
有的会说,物体将沿斜面变加速最后在水平面上匀速;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最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停止。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开展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新教师和老教师互相听课,课堂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
课后小结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问题都还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与学习。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毛艳灵,浅议物理课的导入,哈师大附中(150080)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