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意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中对自我认知的意义
关于意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中对自我认知的意义
论文摘要;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本文对意义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意义疗法能够使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而个体自我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论文关键词;意义疗法 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
维克多·E·弗兰克尔是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被称为“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意义治疗的创始人。由于弗兰克尔有医学背景,因此他关注神经官能症的性质和治疗。他把神经官能症分为几种形式,并把由心理原因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归结为患者不能从他的存在中找到意义和责任感。
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当个体通过意义疗法找到生命意义的同时,也是自我认知达到一个全新境界的时候。因此,想要解释意义疗法和自我认知,就需要说明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共通点。
一、意义疗法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弗兰克尔发现,许多神经官能症患者并不是由神经生物学的原因导致症状出现的,真正的致病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没有找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总结了大量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自己曾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提出了意义疗法,也就是以意义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这是和精神分析方法、人本主义方法、行为主义方法还有其他心理学方法等同的心理疗法。
认知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是人基本的心理过程。而自我认知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疗法是心理治疗师为了矫正求助者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而采用的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心理疗法是否有效,除了治疗师的个人因素以外,被治疗者的积极配合,对自身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客观清醒认识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对于心理求助者而言,心理疗法是客观的,而自我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主观的。
如果说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那么也应该包含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洞察和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我认知都要上升到这个层面。意义疗法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帮助个体发展自我认知。只是个体在不断追寻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构建自我意识,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意味着自我认知得到发展。因此,意义疗法是帮助个体发展自我意识的途径之一。
综上可知,意义疗法是否有效,个体的自我认知不可或缺,一旦个体找到生命意义,其自我认知必将得到发展。
二、通过意义疗法发展自我认知
弗兰克尔认为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就必须找到确立意义的良好作用。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大部分行为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潜意识是被性本能控制的,个体的许多动机都是处在动物本能的状态下。而弗兰克尔却认为这只是人的潜意识需要贬低了人的纯真,人真正渴望的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生命的初级动机,而不是本能驱力[1]。如果停留
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是难以得到发展的,只有把潜意识的东西放到意识层面上,才有可能谈论发展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因此,弗兰克尔从一开始就强调,人很清楚 “能够为了他的理想和价值观而活甚至作出牺牲”。发展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必须清楚行为背后的意义。
弗兰克尔指出,人们在追寻生命意义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必将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会影响人们的行动与决心,如果不能按照最初的设想去实现目标,很有可能导致各种神经症的出现。这时就需要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困难,帮助患者发现这些挫折背后所隐藏的意义,重心是关注现实存在。这又回到了自我认知的层面,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认知,也需要对自身所处的周围环境的认知。关注现实存在也就是关注现实中的我及我所处的环境。关注也就意味要面对和承受,不是只有美好的才能接受,人们更多时候必须面对困境。人在经历难以忍受的情境时,“就是人们已经实现的与还应当努力争取实现的成就之间的紧张,或者是人们已经成为与将要成为之间的差距。”弗兰克尔认为,为了寻求生命意义而不得不人为制造的一些紧张是有必要的。这些紧张增加焦虑,从而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弗兰克尔说过:“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此,重要的不是一般性的生命意义,而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个体在作为独立的人存在时,其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个体要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自己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对生活作出反应。当个体明白了自身的责任时,也是他自我意识得到发展的时候。
尽管每个人的生命意义不同,但都有应当承担的责任——实现其生命的潜在意义。为此弗兰克尔提出三种途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1)通过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事情,来证明个体的生命意义;(2)对某些人或物产生的体验和感受;(3)对生命不得不承载的苦难的理解和态度。对于第一点,很多人都很容易做到。生活中一些点滴小事的完成,都能使个体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例如,可以从种了一盆美丽的花或是饲养了一只可爱的宠物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第二点,弗兰克尔把对物的体验和感受提炼为“真、善、美”,例如享受一次精神盛宴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把对人的体验和感受认为是“爱”,爱是一种力量,通过去爱或者接受爱,发现自身存在的潜在力量,使潜能变为现实。第三点,就是经历苦难。因为承载了生命中不得不承载的苦难,个体将悲剧变成了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人类的成就,从而最大程度地证明了个体独一无二的潜力。
这三种具体途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种途径很容易做到。当个体完成了第一步时,他承担着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并且能够从他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件中找到自我价值,这种承担责任、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如果个体不能觉察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无法明了肩上的责任及自我的生命价值的。第二种方法建立在第一步基础之上,由此个体才能够明白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能够接受什么样的爱。很多人认为“爱”谁不会,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弗兰克尔提出的爱和本能的爱是有区别的。这里的爱需要个体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了解他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可以付出什么样的爱;只有了解他人,才能了解自己付出什么样的爱是对方能够接受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了解对方付出的爱自己该如何接受。如果爱是错位的,是不可能找出自身的潜在力量的。然后因为有了爱,个体去爱想爱的和该爱的人,也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爱。由此个体有了力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难,都充满了勇气。当个体在苦难中审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时,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认为不要把苦难仅仅看成是苦难,只有那些真正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此,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很关键。
这三个阶梯式的步骤对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不断发展时,才能一步步了解生命的意义。弗洛伊德曾说过,精神分析是给有一定智力的人准备的。在这里,意义疗法是给对自我认知有要求的人准备的。
三、评价
意义疗法只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并不以发展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为目标。但是意义疗法在治疗个体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在帮助个体认识自我。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意义疗法并不一定只针对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它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及所处的环境。因此,意义疗法并不单纯的是一种心理疗法,它可以上升为一种生活哲学和态度,它教会人们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教会人们如何看待困难。也正是如此,意义疗法在帮助发展自我认知的同时,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对生命意义更准确的理解。
第二篇:认知实习的意义
认知实习的意义
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直接认识与认知。实习中 应 该 深 入 实 际,认真 观 察,获 取 直 接 经 验 知 识,巩 固 所 学 基 本 理 论,保 质 保 量的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任务。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 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生产实际中研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实习期间,通过对各种材料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器设备的认识,从而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明白了参加社会调研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通过此次的认知实习实践,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比如说,在思想方面我们学会了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多了解外面的形式与发展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的所属专业的未来前景、需求与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应当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理 解 和 运 用 所 学 知 识。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很多,我会更好的利用剩下的两年时间,让自己不仅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而且在知识上也有一定的提高,努力缩小与其他人的差距,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大学生认知实习目的及意义
认知实习目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专业课程(如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和水泵及水泵站等)及专业基础课程(如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等)打好基础。
实习任务: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通过组织学生到本专业水利教学实习基地现场参观水库和灌区,了解水库的组成部分和类型及其功能,领悟灌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如灌区水利工程的作用、渠系的整体布局等);了解灌区工程的组成及功能(如水源工程、渠系、田间工程等);了解灌区渠道、水工建筑物的类型、作用和特点以及灌区的管理方式等。
实习意义:
通过对实习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对本专业真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专业自豪感,为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习对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加强劳动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习报告书写要求
1、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实习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书写。书写报告格式见附件2。
2、按时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自己对专业知识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3、报告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若有雷同,后果自负。
4、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第四篇:认知实习报告目的和意义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㈠.实习目的:
企业的认知实习是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听取企业的相关介绍,开拓视野,使我们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也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实践能力,了解企业的运作,从中知道现今企业急需的人才及对电子商务的同学的基本要求。可以使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有努力的方向,并为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把企业的经营跟我们电子商务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㈡.实习意义:
认知实习也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电子商务的专业状况、了解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形势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了解企业的能力、初步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基本应用;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及分专业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一种认识。通过实习,使我对企业生产工作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加强了我们对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和基本的实践能力的掌握,使我对以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重点的有目标的学习。
第五篇:自我存在的意义
自我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是关系的产物,在环境中诞生,穷极一生这样的过程,大概只是为了在“我存在”中寻求一种首先要自己认可的“意义感”。
我以为那便是自我。
我现在是一个怎样的人,是由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它们就像无数双手,从不同方向过来,却合力把我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当然这之间我省略叙说了时间,加上到此为止我所经历过的时间,我才站到我现在站着的位置。这个位置说不清是好是坏,也许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这样明朗的词来形容。假如与人无害,就是好,有损于人,就是坏;又假如只要我心里愿意的就自认为是好,排斥的就是坏„„这样无休止的冲击和对立就很不容易有融合。
总之,我就是在现在看起来不知怎么地就成为了今天的我,好像没有过程一般。事实上恰好是因为这过程太过漫长,根系太过庞大。
我常常在表述内心的想法时候感觉到吃力,这时候就会想要存在一个与我一模一样的人,拥有与我一样的思想。但是这几乎是不用证实就可以归类为“不可能”的。即使是双胞胎也很难拥有完全一样的身体状况;即使有,也未必拥有完全一样的一群周围人给他们产生一样的影响;即使有,也未必有同样一本书,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场景给他们带来一样的感官。不同的始终是不会相同的,只可能相似而已。我们这些多数的没有成为双胞胎的人,在人生中遇到于自己相似的人也是很有可能。结果可能是看到彼此的相同而惺惺相惜,或是接受不了太多的相同而不能共存。唯有在何时何地都保有自我。既然这么困难,为什么要去追求呢?
我心里的回答是,也许我除了深爱我的亲人之外,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这世间没有另一个我。
因为这份执念,才坚持着特殊的孤独与热情。
一路上是在自己与自己并肩作战的过程,与姓名同在的结合。因为打从一开始,我们先来到这世上的亲人就赋予了我们祝福,这个形式便是我们得到在这世上最先存在的证据,获得标识的姓名。所以对于这份期望,我不会看轻,心里一直有一个地方存放着应该有的理解和尊重。我想许多人的一生,都在努力丰富着自己的姓名,希望从其他个体那里,透过这样一个标识来看到背后的努力甚至成就。亲人们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远远地看着你。
人生几十年,总要有主观意志的支撑才算得上真正有质量地生活。今时明月已照不得古人,更何况连宇宙也不能断言是永恒的。无数的导师与伟人都记录在文献和部分人们的记忆里,如果这些历史的载体都将有一天不复存在,那曾经有过的精神该以何种方式得到延续呢?那么小到只是沧海一粟的我,自身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作为一个生命体而存在着,能够独立地思考与探索,我已经感到了小小的荣耀和庆幸。即使文明毁灭,未知灾难无预兆地降临,也可以少些遗憾。十年之前的我假如能预见现在的我,那时候的自我或许是很难接受现在的自我,而现在的自我,也是经过了很长久的忍耐磨合,才渐渐适应接受了原本难以接受的许多改变,把它们收纳起来,放进现在的自我里面。人常说得失心太重是自寻烦恼,看不破的凡尘俗事总是阻碍了自我的优化。但是我也很难确定是否自我的成长本就是只有曲折才能成就的。
如果从前的我不喜欢如今的我,如今的我只要想到这些便会痛苦与后悔。我想,那便是不放过自我。
靠着自身的能力去生活,不得不面临掉进不同的洞里,而去寻找不同的出路。这些洞深浅不一,样貌也不尽相似。人生本就因为了对一切事物的未知,而变得新奇有趣。有没有抱怨和质疑过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不能一帆风顺呢?为什么与家人相处感到压抑甚至烦躁?为什么很努力了但是事业仍然不见起色?结识不到新的朋友却又和老朋友摩擦不断?
那,有没有想要成为别人呢?
也许那个人真的比你优秀很多,比你独立,比你更具裁决能力,比你更能掌控适当的情绪,比你更聪明,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比你更有教养更具魅力,或者简单地只是比你更幽默更乐观更会发掘生活的友善面,比你更热爱运动和健康。总之,那个人的状况在你看起来就是要比自己的好,所以甚至嫉妒到恨不得成为那个人。
这个时候自我是迷失了吗?
还是说被更为强势的自我遮盖住了,牵引着自我发生内在本质的重塑。
有句话叫身未动心已远,可是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意识与行为的匹配度达不到,行为上想要去跟上思想的指示却仍不能靠近,自我就会躁动不安起来,事物本身的两面性在内心的矛盾就会明显化,假设和推翻,总是得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行动力在内心平衡的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脑中万马奔腾,胸腔里汹涌澎湃,行动力的脱节只会导致思索的愈发纠结。人生有许多苦闷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不知道心之所向,知道了又找来各种原因在还没有踏出任何一步之前就全盘否定掉了。
我相信的人生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便一眼望去只有一条不可逆转的单行道,而且尚不能实现时空的穿越。我始终认为的循环,只是在我与我的人生,个体与个体的人生里,诞生与泯灭的出奇相似,这之间过程起伏的生生不息。所有的起承转合,自我都无比清晰地目睹见证,哪怕不说话,哪怕无法用言语形容。一直到现在的陈述,都包含了太多确定的语气和不确定的事实,包含了太多的假设与困扰,以及总是极力想要维持坚定的自我。
我只是希望在阻碍中凭借自我的锤炼,可以让勇气得以加满。
六系二十八队姓名:郭皓
学号:G2007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