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陈霞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è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性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本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进展迅速,由四肢瘫痪无力进展到呼吸肌麻痹,可出现吞咽困难、呛
咳、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延髓麻痹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因治疗中需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等措施,且因病程相对较长、恢复较慢,治疗中经历痛苦多,很多患者易产生悲观、恐惧情绪,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在16~68岁。临床表现先出现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于发病后3~18天,平均8天进展到呼吸肌麻痹,患者全部做腰穿发现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为60%~70%。血氧饱和度下降。经过给予抗炎、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法治疗,一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好转出院。
2、护理
2.1一般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让患者处于舒适卧位;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变化及肌力情况等,鼓励患者多咳嗽和深呼吸;有呼吸困难者应抬高床头;有肢体瘫痪时应维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相应部位辅以软枕支持;慢性起病或恢复期的患者可适当运动,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2.2饮食护理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多伴吞咽困难,满足患者营养的供给,以增加机体免疫力是治疗的关键。宜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日所需热量及蛋白质,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维持正氮平衡,吞咽困难者予以鼻饲流质。适量增加患者饮水,以促进排尿排便。
2.3呼吸麻痹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呼吸困难时及时气管切开,当呼吸麻痹出现时,立即人工呼吸,正确使用呼吸机,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调节通气量和通气压力,定时检查呼吸机各连接部位有无漏气或阻塞,管道有无受压或扭曲,定时气管内滴药和气道雾化,定时翻身、拍背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常。
2.4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激素治疗的作用与用法,给予患者正确用药;告知激素治疗可致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要求患者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等,及时预防和护理。
2.5加强皮肤护理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大量出汗,汗腺分泌失调,皮肤抵抗力下降无弹性,因此要每日温水擦拭;加用气垫床,骨突处可加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压疮,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翻身时要使病人处于700~900的侧卧。另外,协助病人活动肢体,被动按摩,将肢体摆功能位。同时要注意固定呼吸机各管道以防脱开。
2.6 心理护理本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恐惧、失望心理,情绪低落,对疾病康复很不利。护士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主动关心患者,帮助患者,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懂得早期肢体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和主动功能锻炼。
2.7出院指导(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防受凉感冒。(2)给予高热量饮食,保证机体营养。(3)肢体锻炼应持之以恒,防肌肉失用性萎缩。(4)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副作用。
第二篇:重症护理学习心得
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护理管理学习心得
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新桥医院举办的《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护理管理》首先感谢医院、领导给予的这个宝贵的机会。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如何打造一只优秀的护理团队,让我曾经很茫然,听了洪彩英及唐芳卿两位教授的精彩演讲,让我觉得豁然开朗、受益非浅。
洪教授讲解的《护理管理》深入浅出,实例生动。作为护士长,首先应掌握现代年青护士特点,根据特点来管理:
1、问员工最喜欢什么。
2、密切留意员工适时肯定/赞赏。
3、工作目标清晰。
4、制造工作欢乐。
5、保持良好沟通。
6、为员工解决困难,适时给指引及作决定。
7、让员工有发展机会和空间。
8、以身作则,有错须承认,接受下属意见。
强化护士的专业表现:
1、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
2、有能力提供专门培训。
3、专业成员拥独有才能。
4、专业内拥有完善的组织和架构。
5、专业成员服务获社会认同为优质专门服务。
6、具备专业守则。
唐教授很好的诠释了如何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沟通,以人为本,从心出发。从而取得医护和家属共同合作。
1、每做一个护理程序之前,先称呼后解释。
2、在护理程序中,争取时间和病者沟通哪怕是一个微笑或一个问候。
3、减低病者的不安情绪:告诉病人他身在何方、发生了什么事。给与安慰和鼓励。
4、在病人听力比较好的那边说话,让病人看见说话者的型,减慢说话的速度,可借助纸笔。
5、护士应了解自己心理状态,但尽可能别让不快的情绪影响工作。
7、主管必须要观貌察色,了解同事的能力,支援同事。
8、适当调配工作。
危重症患者安全管理的讲解中,唐教授给我们列举了一些严重医疗事故及重大风险事件让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引起重视,从而引以为戒,并指出深切治疗部最常见病者安全问题:第一位:非计划性拔管。第二位:药物处方和给予。第三位:仪器故障。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作出应对方法:
1、药物安全管理分享。
2、留置管路安全管理分享。
3、诊断或治疗性的程序安全管理分享。
4、提高病人安全管理,可走一步。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体验和感受,使我对工作生活有更多的思考,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使我今后更能适应工作需要,学习是短暂的,收获是不小的,只有提高了临床护理技能,更新护理理念,有提高了临床护理技能,更新护理理念,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基层护理管理者。
杨德利
2011.11.14
第三篇: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6.6±7.8)岁。并对其中有7例出现感染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出现感染,占比为7%,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感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分析主要因素,进行重点防治。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感染;护理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较其他科多,而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国内对此报道的文献较少。为了探讨我院神经内科近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护理体会,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感染,并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6.6±7.8)岁。对上述患者的病情、体温单和病程记录加以仔细的分析,此外对B超室的检查结果以及检验科检查情况进行对照,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指南》的相关规定作为感染的判断标准,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对其中有7例出现感染的患者情况加以整理分析。
2结果
2.1感染区域
在所有100例重症患者中,有7例出现了感染,占比为7%,其中1例为黏膜和皮肤感染,占比为14.3%,2例为泌尿道感染,占28.6%,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比例为42.8%,1例为其他感染,占比为14.3%。
2.2感染原因
采用抗菌药物对本文所选取的所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其中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感染。在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中,有4.6%的患者出现感染。在采用留置尿管治疗的患者中,有3.4%的患者出现感染。
3讨论
3.1感染区域和感染原因
本文所选的患者样本中,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概率约为7%。在所有出现感染的患者内,最为多见的即是呼吸道感染,位居第二的则是泌尿系统感染。分析出现感染者的各项原发疾病,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脑出血患者,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的吞咽反射和正常生理反射都有各种程度的下降乃至消失,无法及时有效地将呕吐物和痰排出;而当采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吸痰等入侵呼吸道治疗方式时,存在损伤呼吸道黏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免疫屏障的功能,此外接受麻醉处理的患者,其吞噬细胞功能也会随之而降低。另一方面,脑出血患者通常伴有呼吸道的慢性疾病,从而引发了患者局部甚至整体抵抗力下降。基于上述原因,患者呼吸道被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的观察结果还提示,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与出现感染的概率成正相关,该情况主要是由于医源性因素及重症患者本身因素所造成。而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会影响患者体内菌群平衡,从而提高了感染的概率。
3.2护理对策
首先,应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因大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没有正常工作及生活的能力,其精神已经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其家属的心情也比较复杂。此时,和意识清晰的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极其重要,应努力改善及消除各方面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或生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把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家属,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同时应努力取得家属的配合,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其次,应对病区进行充分的消毒。患者治疗前后都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患者所在病区,应保持空气流通及室内卫生,完善对环境的管理。对于吸氧管、呼吸机、吸痰管等呼吸治疗设备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绝对防范一切外源性感染的机会。第三,特殊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若处于昏迷状态,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褥干燥及卫生,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疾病。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深呼吸,通过胸部叩击、震颤、咳嗽、体位引流等协助患者进行排痰。若患者意识模糊,应在病床边准备气管切开包及吸引设备,防止进行气管插管时延误时间,当进行气管切开时,应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波动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考虑是否为呼吸道被阻塞,及时进行雾化吸入、彻底吸痰等治疗,清除上呼吸道及口腔的分泌物,此外还应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波动情况判断吸痰的时间,通常在15秒以内。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幅度的变化。若患者大小便失禁,则应加强局部护理。采用三腔式尿管进行导尿,严格根据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若患者使用引流管,则应保证引流管的密封,并防止逆行导致的感染,进行动态监测,另须对女性患者进行会阴部的冲洗,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第四,合理使用药物。相关文献报道,若不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提高患者感染的概率,因此在护理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体内菌群平衡状况进行密切的监测,严格控制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以药敏测试情况为基础,降低重症患者菌群失调的概率,从而控制感染的发生率。
4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分析主要因素,进行重点防治。医护人员更应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对医院预防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措施进行严格的遵守,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针对性地将易感因素加以排除。医疗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严格洗手,防止将病原体传染给重症患者,另有效防止患者间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适度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无谓的侵入性操作,从而,有效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龚海燕.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周永生.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
第四篇:婴儿肝炎综合症护理常规
婴儿肝炎综合症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黄疸程度:皮肤颜色及大便性质及颜色
2.精神状态:有无纳差,腹胀及腹泻
3.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脉搏。有无咳嗽和呼吸困难
4.有无出血倾向
护理措施
1.按小儿血源性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2.预防感染传播:血液体液隔离,必要时保护性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探视人员
及陪护人员,以防交叉感染。
3.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一切治疗护理集中进行,防受惊。医务人员进行有创操作时,做好自我防护,戴手套,帽子,口罩及工作服。
4.饮食:母乳喂养者除排除母乳性黄疸暂停3天外,继续哺乳,人工喂养者,以牛奶喂养
为主,辅食添加合理。
5.针对病因,做好家长心理护理,解除家长焦虑情绪。
健康教育
1.住院健康教育
(1)定期洗澡更衣,以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皮肤瘙痒,必要时涂外用药止痒。
(2)指导家学会黄疸的观察。
(3)指导科学合理饮食喂养。
2.出院指导
(1)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肝功能。
(2)过多的用药会增加肝脏,不宜过多用药,禁忌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3)了解随访的意义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小儿血源性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按出入院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根据不同病情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皮疹形态、分布、程度及性质,有无出血点及黄疸。
护理措施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传染病播散。按病种分区分室隔离。排泄物院内集中消
毒,废弃物焚烧,病人的用物、信件、票证等均须严格消毒,需送出病室和处理的物品,污物袋外应有明显标志,防止一切可能的污染物流于院外,出院做好终末消毒。及时提醒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 环境管理: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空气消毒1-2次,每日通
风2-3次,每次通风半小时。
3. 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及慢性病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足够的休息
和睡眠。
4. 饮食: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及软食,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毒素的排泄。不能摄入者以鼻饲及静脉高营养供给。
5.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儿,消除孤独、紧张、恐惧心理,说明隔离的重要性,求得理
解与配合,促进早日康复。
6. 遵医嘱进行皮肤护理。进行擦药、药浴等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健康教育
1. 讲解消毒隔离知识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告知家庭消毒及自我防护方法。
2.了解随访的意义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第五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摘要】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1]。目的:为有需要的患者安全置入PICC导管,正确使用和护理,以达到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完成间歇性或者连续性输液治疗。
【关键词】 患者;PICC;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219-01
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及使用高浓度脱水药物等,外周反复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另外药物及高渗液体等可能对血管的破坏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此时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是较好地选择。我科近年来对多例病人应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做一简要报告。临床资料
1.1 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PICC置管病例138例,其中男86例,女52例;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63岁,均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营养治疗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放置96天。其中1例在导管留置过程中出现导管堵塞,2例导管意外脱出,其余均保存导管至患者停止输液治疗或出院,另外有5例导管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给予换药处理及湿热敷后消失,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1.2 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由3名PICC小组成员严格遵循规范操作;穿刺成功后,均行X线检查了解并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护理体会
2.1 胸片检查:PICC置管后均须进行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一旦发现PICC尖端异位,应立即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导管异位会引起血液不畅,并发深静脉血栓;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会引起心律失常、损伤心肌或瓣膜,甚至发生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
2.2 敷料更换:穿刺部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敷贴,于管置第1个24h后更换敷贴,之后每48h更换1次。更换敷贴前,对穿刺点进行评估,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导管有无移动,敷贴有无脱落、污染及是否到期等情况,发现有松动、渗出、脱落时应随时更换。更换敷贴时,应沿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除,以防在更换敷贴时将导管带出。操作步骤如下:戴无菌手套,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大于贴膜范围约20cm,待晾干后更换新无菌贴膜;勿用酒精消毒穿刺点,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若穿刺处有渗液,则要24~48h内更换1次。导管露出体外部分采用“S”形或“U”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连接器和肝素帽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妥善固定。
2.3 防止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较常见的并发症,置管时间越长,堵塞的可能性越大。导管堵塞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由于输注高价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导管内遗留物残存;二是由于导管打折扭曲、输液速度过慢等原因导致血液反流至导管内、纤维蛋白形成和药物沉淀。预防措施主要有:(1)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输注通路受压、打折或输液器与肝素帽接头处脱开造成导管内回血凝固,导致堵管。(2)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将10~20ml 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使等渗盐水形成多个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管及封管剩余1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确保导管内完全是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每天液体输完后,应采用正压封管法封管。(3)每次输完血液、甘露醇、脂肪乳、碳酸氢钠等用生理盐水彻底冲管后再给其他药物或封管,起到清洁导管内壁作用。(4)自中心静脉导管采血非常便捷,但采血后,一定用生理盐水彻底冲管,以免有微小的血凝块沉积或粘附于导管腔内。(5)做好管道日常维护,每班交接病人导管的长度、敷料情况、是否打折、通畅等。一旦出现输液不畅或导管阻塞时,应先检查是否输液管及导管打折,或导管部分脱出,若怀疑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用肝素、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不可强行推注液体,应避免硬性冲洗导管,造成导管内血栓被过多地注入右心系统,导致肺梗塞,甚至脑梗死,危及生命。[3]
2.4 预防感染:穿刺及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每24h更换1次,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每周更换1次,输入血液制品后需立即更换,另外各连接处也应常规消毒。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红肿热胀、化脓等,拔出导管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局部换药,根据药敏结果,全身抗感染治疗。
2.5 防止导管脱出:导管的完全脱出,可引起大量的失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的休克。临床上导管脱出常见于患者自行拔管、导管断开、封管或更换敷贴时操作不当而致。一般情况下,只要加强临床护理和导管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导管脱落。对神志清楚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嘱患者在活动或更衣时要小心,以免不慎将导管拉出;对神志不清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2.6 静脉炎的护理: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2~3次/天,每次20~30min。如3天内症状不缓解,则拔除PICC管。拔管后停止从此部位输液,继续以上处理,至症状好转。小结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危重PICC置管既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病人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液在输注过程中的渗漏及对皮肤的刺激,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护理得当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 Orr ME.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What are the current indications for its use Nutr Clin Pract,2002,17(2):99-104
[2] 薛芬,刘燕,李敬 作者单位:255213 山东淄博,淄博万杰肿瘤医院《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3]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 第2期 | 李建红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武汉430022《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