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25课及课外6到10)
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凝固_记忆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25课及课后6~10)
望江南
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旁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而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翻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第二篇:九年级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学案
主备人 刘建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难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 一 课内古诗文
,在河之洲。
。
。
,钟鼓乐之。(《诗经·蒹葭》)
,,在水一方。
。
,宛在水中坻。(《诗经·蒹葭》)二 课后十首 《从军行》,作者
,初四杰之一,以边塞诗著名。通过景物描写战争的句子:
。直抒保边卫国壮志豪情的句子:
。
2白在《月下独酌》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 孤傲的诗句:
。
3杜甫在《羌村三首》中表现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句:
。
请再写出两句:
。4甫在《
》中借古讽今,表现对国事关心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朝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首边塞诗《
》。
① 本诗写边塞环境恶劣的诗句
。
。②写出边塞将士不畏严寒,严阵以待的句子是
。
。
③与“风驰电掣冻不翻”一样表现边塞奇冷的诗句是
。
。
6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① 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忠心的诗句
。②借景抒情,念家人,更系国事的诗句:
。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①
。构思新奇,是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喜欢的诗句。
② 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战争气氛惨烈的诗句是
。
③ 突出将士高昂士气和爱国理想的诗句是:
。
8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
9观在《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借描绘山水之貌来暗示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
。10淳在《别云间》中抒写亡国之痛和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语句 分别是
,;
。
11《从军行》描写一位书生投笔从戎,抵御外患,写感慨的句子:。12《月下独酌》浪漫诗人邀明月与身影一起饮酒的句子:。
13羌村三首反映出当时人民在战火遍地时农村生产凋弊情况,兵革不息子弟全被征发而厌乱悲伤的句子: 杜甫《登楼》论事有纵观古今之概,写国家灾难的句: 1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一支威武之师忠君报国忘身于外者的句子:
1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自己忠而获罪并无辜遭祸的愤慨的句子: 17白居易《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 18《雁门太守行》表现战争紧急形势和艰苦生活的句子:
19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人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的句子:
20夏完淳《别云间》诗人感情迸发,谁说山河广阔,在敌人的铁蹄下,岂有我的立足之地,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慷慨抱痛的句子: ;写英雄气概之壮丽,但思乡之情不由而生且极为强烈,然而为国赴难,岂容得儿子情长的句子:
2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这两句就是佐证。
2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答案
1炯,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
2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甫/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 甫吟》。
5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
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6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 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 课内
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11《从军行》描写一位书生投笔从戎,抵御外患,写感慨的句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2《月下独酌》浪漫诗人邀明月与身影一起饮酒的句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3羌村三首反映出当时人民在战火遍地时农村生产凋弊情况,兵革不息 子弟全被征发而厌乱悲伤的句子: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14 杜甫《登楼》论事有纵观古今之概,写国家灾难的句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1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一支威武之师忠君报国忘身于外者的句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自己忠而获罪并无辜遭祸的愤慨的句子: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7白居易《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8《雁门太守行》表现战争紧急形势和艰苦生活的句子: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黑,塞上燕脂凝夜紫。
19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人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的句子: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0夏完淳《别云间》诗人感情迸发,谁说山河广阔,在敌人的铁蹄下,岂有我的立足之地,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慷慨抱痛的句子: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写英雄气概之壮丽,但思乡之情不由而生且极为强烈,然而为国赴难,岂容得儿子情长的句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2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2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篇:九年级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学案
主备人 刘建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默写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 关雎 《诗经》,。,。,。,。蒹葭 《诗经》,。,。,。,。,。
默写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1、从军行(杨炯)唐。。。。
2、月下独酌(李白)。。。。。
3、羌村三首(杜甫)。。。。。。。。
4、登楼(杜甫)
。。。。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
。。。。
7、望月有感(白居易)
。。。。
8、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 一 课内古诗文
,在河之洲。
。
。
,钟鼓乐之。(《诗经·蒹葭》)
,,在水一方。
。
,宛在水中坻。(《诗经·蒹葭》)二 课后十首 《从军行》,作者
,初四杰之一,以边塞诗著名。通过景物描写战争的句子:
。直抒保边卫国壮志豪情的句子:
。
2白在《月下独酌》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 孤傲的诗句:
。
3杜甫在《羌村三首》中表现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句:
。
请再写出两句:
。4甫在《
》中借古讽今,表现对国事关心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朝边塞诗人
的代表作,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首边塞诗《
》。
① 本诗写边塞环境恶劣的诗句
。
②写出边塞将士不畏严寒,严阵以待的句子是
。
。③与“风驰电掣冻不翻”一样表现边塞奇冷的诗句是
。
。
6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
① 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忠心的诗句
。
②借景抒情,念家人,更系国事的诗句:
。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①
。构思新奇,是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喜欢的诗句。
② 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战争气氛惨烈的诗句是
。
③ 突出将士高昂士气和爱国理想的诗句是:
。
8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
9观在《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借描绘山水之貌来暗示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
10淳在《别云间》中抒写亡国之痛和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语句 分别是
,;
。
11《从军行》描写一位书生投笔从戎,抵御外患,写感慨的句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2《月下独酌》浪漫诗人邀明月与身影一起饮酒的句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3羌村三首反映出当时人民在战火遍地时农村生产凋弊情况,兵革不息 子弟全被征发而厌乱悲伤的句子: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14 杜甫《登楼》论事有纵观古今之概,写国家灾难的句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1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一支威武之师忠君报国忘身于外者的句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自己忠而获罪并无辜遭祸的愤慨的句子: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7白居易《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8《雁门太守行》表现战争紧急形势和艰苦生活的句子: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黑,塞上燕脂凝夜紫。
19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人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的句子: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0夏完淳《别云间》诗人感情迸发,谁说山河广阔,在敌人的铁蹄下,岂有我的立足之地,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慷慨抱痛的句子: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写英雄气概之壮丽,但思乡之情不由而生且极为强烈,然而为国赴难,岂容得儿子情长的句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2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2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积累答案
1炯,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
2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甫/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 甫吟》。
5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
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6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 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 课内
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篇: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复习内容】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
【复习要点】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 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曲的语言品味、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名句赏析题、默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解题方法】(1)客观题解题的方法:
客观题包括判断、赏析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2)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达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金题复习探究训练】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本词是作者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阙写
;下阙写,笔力雄健,感情沉誉。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_
___。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_。
6、“塞丅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丅秋景”的哪些特点?
7、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1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豪情壮志。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4.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15.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1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18、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正面描写了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场面。
B.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的表述了内心的浓重哀愁。C.“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D.“物是人非”是一切悲苦的缘由,“事事休”是一切悲苦的结果。
19、读读下列诗句,比较异同。
⑴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⑵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009-2010学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答案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本词是作者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阙写
;下阙写,笔力雄健,感情沉誉。
答案: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塞下秋景、思乡报国之情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读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_
___。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_。
6、“塞丅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丅秋景”的哪些特点?
7、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案
3、这首词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作者慨叹壮志难酬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6、天冷、声杂、城孤。
7、思乡报国之情。
8、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9、答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10答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1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11答案: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豪情壮志。12答案: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3答案: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4.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14答案:“倾城”。
15.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1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17、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18、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风住尘香”正面描写了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场面。
B.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的表述了内心的浓重哀愁。C.“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D.“物是人非”是一切悲苦的缘由,“事事休”是一切悲苦的结果。
19、读读下列诗句,比较异同。
⑴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⑵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答案:同:都是写愁。
异:⑴句把抽象化为具体,⑵句把具体化为抽象。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九语下课外古诗词课10首
九语下课外古诗词10首
1、从军行(杨炯)
2、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3、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4、登楼(杜甫)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7、望月有感(白居易)
8、雁门太守行(李贺)
9、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10、别云间(夏完淳)、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一、【注释】
1.选自《全唐诗》卷五十。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言律诗,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从军行”是乐府旧题。
2.烽火照西京:意思是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长安。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边塞筑有烽火台,备柴草,遇有敌情,即举火告警,各台递相传报。
3.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意思是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率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凤阙,在汉代建章宫外,上有金风,这里泛指皇宫。龙城,匈奴祭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为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4.雪暗凋旗画:意思是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了。
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二、【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三、【赏析】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2、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注释】
1、选自《李太白全集》。独酌:独自饮酒。
2、月将影:月亮和身影。将,和。
3、及春:趁着美好的春光。
4、无情游:忘情游,摆脱世俗、不计利害得失的交往。
5、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会。期,约定。邈,高远。云汉,天河,泛指天空。
二、【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高远的云天。
三、【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花间有酒,独酌无亲;虽则无亲,邀月与影,乃如三人;虽如三人,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虽不解饮,聊可为伴,虽徒随身,亦得相将。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这首诗虽然说“对影成三人”,主要还是寄情于明月。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青年时代他在四川时曾游历过峨眉山,峨眉山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为人所传诵。他晚年在武昌又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是为一位四川和尚到长安去而写了送行的。诗里说他在三峡时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万里相随,陪伴他来到黄鹤楼;如今又遇到你这峨眉来的客人,那轮峨眉山月一定会送你到长安的;最后他希望这位蜀僧“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乡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静夜思》中,才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乡四川来了。明月,对于李白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题目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诗里,他又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简直是以儿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当他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写了一首诗寄给王昌龄,诗里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带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龄一直走到边远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了明月对李白有这样多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月下独酌》这首诗里李白对明月寄予那样深厚的情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从小就与之结为伴侣的,象征着光明、纯洁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乡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对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伟大诗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来的不识实务,才使他最终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与李白有一面之交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多次写诗表达他对李白的钦佩与担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不过,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他有一首《独坐敬亭山》诗这样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管是有生命的鸟,还是无生命的云,只要是能动弹的,都义无反顾地远离李白而去,剩下的只有那一座纹丝不动的大山了,即使这样,李白还是能够心安理得地安坐山中,修身养性,自得其趣,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所以更显得珍贵,不能轻易放过。
3、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一、【注释】
1、选自《杜诗详注》。羌村在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公元756年夏,安史叛军迫近长安,杜甫将妻儿安顿在羌村,只身去投奔迁出长安的朝廷。至757年闰八月才得回家探问。
2、驱鸡上树木:赶鸡上树。当地习惯,鸡在树上过夜。
3、叩柴荆:敲院门。柴荆,指用树枝、荆条编成的门。
4、问:慰问。
5、倾榼浊复清: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浊,有的清。
6、兵戈:指战争。
7、儿童:长辈对年轻人的称呼。以上四句是父老们说的话。
8、艰难愧深情:在这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愧,惭愧,这里有“感谢”的意思。
二、【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因为田地没有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天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三、【赏析】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4、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一、【注释】
1、选自《杜诗详注》。
2、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3、锦江:发源于四川都江堰市,流经成都西南入岷江。杜甫草堂在锦江附近。
4、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行万象,变幻不定。
5、北极:北极星,居北天正中,众星拱卫,比喻大唐朝廷。广德元年(763)吐蕃攻陷长安,曾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改年号,置百官,终以郭子仪收复长安、代宗还朝而结束。此句近指此事,远涉安史之乱。
6、西山寇盗:指唐帝国西面强敌吐蕃,在现在西藏、青海一带。广德元年一度攻陷长安,后又连续占领现在的四川西北部许多州县。
7、可怜后主还祠庙:可怜后主刘禅那样无能的君主,竟还在庙中享受祭祀。成都市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庙,祀刘备;庙西武侯祠,祀诸葛亮:庙东后主祠,祀刘禅(后被废除)。这里以刘禅隐喻唐代宗李豫。李豫当政许多地方极像刘禅,“万方多难”的责任在他。
8、《梁父吟》:汉乐府诗篇名,史载诸葛亮躬耕陇亩时常吟此诗。梁父,又名“梁甫”,山名。
二、【译文】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二、【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颔联从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一、【注释】
1、选自《岑参集校注》。岑参(约715—770),唐荆州江陵(现在湖北荆州江陵区)人,唐代诗人。玄宗天宝进士,授兵曹参军。做过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走马川,地名。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封常清受封为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这首诗是为送大将封常清出师西征而作。
2、轮台:地名,现在新疆米泉境内。封常青将军府驻在这里。
3、匈奴:借指达奚部族。《新唐书•封常青传》:“达奚诸部族自黑山西趣(趋)碎叶,有诏还击。”
4、金山:指天山主峰。
5、汉家大将:指封常青,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6、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7、五花连钱: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
8、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9、短兵不敢接:不敢短兵相接。意思是敌军不敢交锋而败逃。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10、车师西门伫献捷:在车师西门外伫立等待大军报捷。车师,古西域国名。
二、【译文】
1、【韵译】:
您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缘,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随着夜晚在吼叫,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如斗一般大。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2、【直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其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了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车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三、【赏析】
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一、【注释】
1、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时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蓝田关,又叫峣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2、封:这里指谏书。当时皇帝派人迎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社会上也随之出现奢侈敬佛的迷信风气。韩愈上《谏迎佛骨表》旨在劝阻这一活动。
3、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
4、潮阳:现在广东潮安。
5、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圣明,指皇帝。弊事,有害的事,这里指迎佛骨的事。肯,岂肯、哪能。
7、云横秦岭家何在:指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秦岭,指终南山。
8、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
9、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骨,尸骨。瘴江边,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二、【译文】
一篇《谏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赶来一定有所打算,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三、【赏析】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
7、望月有感(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一、【注释】
1、选自《白居易集》。“自河南---弟妹”为原题,这里用作小序。题目为编者所拟。
2、河南经乱: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开封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汝南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战争规模大,时间长,都在河南境内,白居易老家河南新郑,受到严重影响。
3、关内阻饥:关内,指现在的陕西大部和甘肃东部地区。阻饥,道路不通和饥荒。当时长安一带连年干旱,灾情严重。
4、浮梁:今属江西。当时白居易长兄任浮梁主簿。
5、於潜:现在的浙江临安。当时白居易七兄任於潜县尉。
6、乌江:现在的安徽和县。当时白居易十五兄任乌江主簿。白居易长兄、七兄、十五兄,都是堂兄(同一祖父)。
7、符离:现在的安徽宿州,当时白居易正在符离探亲。
8、下邽:现在的陕西渭南,白氏祖坟所在地。
9、世业:祖先世代传下的产业。
10、羁旅:漂泊他乡。
11、干戈:两种古代兵器,指代战争。
12、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自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13、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14、九秋蓬:九秋,秋天。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二、【译文】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二、【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注释】
1、选自《李贺诗歌集注》。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现在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诗人。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现在山西大同东北一带。
2、摧:毁。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4、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5、角:军中所吹的号角。
6、塞上燕脂凝夜紫: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
7、易水:水名,现在河北易县境内。
8、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
9、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10、玉龙:指剑。
二、【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三、【赏析】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一、【注释】
1、选自《全宋词》。王观,字通叟(现在属江苏)人,宋代词人。有《冠柳集》,不传。卜算子,词牌名。鲍浩然,诗人的朋友。之,到、前往。
2、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水交汇的地方。
二、【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三、【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10、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一、【注释】
1、选自《夏完淳集笺校》。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松江华亭(现在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明永历元年(1647)年六月在家乡被捕,后就义于南京。别云间,意思是告别故乡。云间,松江的古称。
2、南冠:囚犯的代称,这里指被俘,成为囚徒。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3、毅魄:英雄。语出 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4、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二、【译文】
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
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三、【赏析】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诗作首联叙事。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盟恢复之志。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