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22:4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第一篇: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浅析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我军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强化意识,提高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关键词 军事变革 信息化建设

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江泽民主席曾要求全军官兵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推进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历史课题。

一、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战斗力,信息技术更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军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审慎分析世界军事变革的大势,结合我军建设的现实而作出的历史选择。

1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先导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以后,必然要求实施军事变革,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施又必然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战争形态随之出现第三次时代转型。机械化战争形态开始转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当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技术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航天和生物技术等共用性、基础性高技术。这些高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柱性的军用高技术,如目标探测,电子对抗等,并直接物化成军队所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所以,军事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技术和军用高技术为支撑的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不断加速,世界新军事变革波及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世界军事变革大潮已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军事变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有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大力加强我军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努力实现我军由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比如:军事科技的革命及武器装备水平的跨越,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培养机制的完善,军事思想的解放和作战理论的创新等等。其中带根本

性和方向性的是信息化建设问题。因为军队进行战争准备的基点要与今后可能的战争形态相一致。上个世纪90年代,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要求我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历史任务。

二、三军一体,系统联合,推进指挥与信息系统建设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加速发展,体系与体系对抗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基本的作战形式。因此,要使我军具备灵敏准确的战场感知、安全顺畅的信息传输、全时空的战场快速机动能力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三军一体

信息及信息技术是一体化的主要支撑,实时的信息共享是实现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指挥控制系统建设,要求各个军兵种之间、各级部队之间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集中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采取附加、嵌入、融合的办法,通过科学组合、优化信息流程等办法,实现各子系统的聚焦与集成。要根据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体系的建设需求,以新研为主改造为辅,统一标准,综合集成,尤其要抓好以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2合纵连横

推进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按照战斗力结构和信息流程,横向连接情报信息、通信对抗、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分系统,完成一体化联合作战主要系统的横向综合集成;纵向连接到各主要作战单位,从指挥控制上保证作战体系各关节、各层次的信息流通,逐步建成纵贯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横连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各作战单元,畅通、稳定、安全的指挥控制网络体系,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C4ISR系统。

三、军民兼容,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装备建设

1军民结合信息技术及信息化作战和保障装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研究开发上,注重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军地联合开发,无疑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大,见效快的途径。因为国家信息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可为发展军事信息装备提供坚实的基础;国家信息技术人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平台。

2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其重点是体系结构的调整重塑,核心是实现装备系统的网络化。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通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首先在各军兵种内部,按作战任务需求将独立的装备系统集成为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作战武器

系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融合作用,实现各军种、兵种之间的装备作战单元、作战体系的链接。二是要做到软硬两手抓。即在硬件方面,在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推进骨干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软件方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标准规范,实现装备信息资源 入库联网,形成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相互配套,战役战术装备相互衔接,各军兵种装备互联互通的装备综合集成体系。

四、强化意识,提高能力,加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确立新观念

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加快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有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一是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思想,把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到优先建设的位置。二是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起点。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才,以前瞻的眼光超前培养,努力争得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三是要树立开放式育人的观念,走军队、社会、地方联合育人的新路子。

2建立新机制

一是要正确识别人才。要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军兵种、各专业特点,逐步细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并结合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联合演习和重要训练活动,各军种专业的专门训练活动,各种类型的岗位练兵比武等考察和识

别人才。二是要合理使用人才。要坚持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把既懂军事又懂技术、既善长组织指挥作战又能够精心组织后勤保障的信息化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三是要搞好人才交流。尤其是要逐步走开定期横向交流的路子,定期组织担负作战指挥和保障任务的各级指挥员,以及相关的参谋人员等参观见学、实习锻炼、交叉任职等,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

第二篇:欧美数字化后勤与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

欧美数字化后勤与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

在受到现代商业“包装”后的物流概念背后,纯朴的物流起源于军事领域,《牛津辞典》对于“物流”(logistics)的定义是“在战地管理军事物质的运输、供应和维护的科学”。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冰天雪地里,军事物流帮助俄国人先后击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沙漠之狐”隆美尔同样败在物流上——在阿拉曼战役中,隆美尔的坦克军团因为严重缺乏燃料,面对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毫无还手之力。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 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那么作为物流起源的军事后勤保障,其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全面启动“数字化后勤”建设。数字化后勤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可视化后勤,其基本内涵是后勤管理的数字化。即一方面要求管理信息数字化,另一方面要求管理系统和过程数字化。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是后勤和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和后勤管理数据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的、实时的、面向部队的数字化后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最近一次的美伊战争使军事物流再次受到关注。美军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大量驻军,并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战略部署,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其全球领先的物流技术。

现在,包括麻省理工大学在内的美国重要学府,都对军事物流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精力进行研究。企业界也非常青睐那些经历战火考验的物流官们。海湾战争中的美军首席物流官,在战后加盟了零售商Sears Roebuck,在民用物流领域继续大显身手。战场不仅是新武器和战术的练兵场,也是新式物流技术和机械的试验场。作为美国国防部负责全球资产跟踪的部门,联合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管理部门(PdM J-AIT)既负责国防部有关自动识别技术和RFID产品的采购,也管理着美军基于RFID技术的全球物流可视化基础设施(RF-ITV)。

RF-ITV网络在全球43个国家拥有包括集成RFID的卫星跟踪系统在内的8600多个RFID读写站,可以通过对RFID标签的跟踪,实现准实时的数据自动采集、聚合、恢复与服务,从而为美国国防部、北约和美国的其他盟友在远程物流和联合作战方面提供军用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服务。

基于RFID应用的J-AIT解决方案横跨美国国防部物流供应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货时,将货物的选择、包装、装载信息存储在集装箱上的RFID标签中,并自动将数据转发到后台系统中;货物到达后,进行验证并自动更新库存记录;与存储相关的库存和场地管理;转运过程中的货物集中托运;对零件、组件和部件的跟踪;有害材料的跟踪等。作为美国国防部的整体跟踪解决方案,J-AIT还提供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并可与美国国防部物流系统兼容和互操作。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J-AIT解决方案还提供整套的数据采集、传输工具和技术,其中包括主动与被动RFID技术、支持数据阵列的条形码、无线数据采集技术、惟一标识管理、无线安全,并且符合电磁辐射安全条例的要求。

位于美国硅谷的Savi技术公司1994年成为美国国防部在RFID领域的供应商。之后,Savi技术公司又成为RF-ITV网络的主要供应商。2006年,美国最大的军火商之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Savi技术公司收归旗下。

Adder军营是美军位于伊拉克中南部的重要营地。在这个驻伊美军的物流中枢里,新式物流技术和机械在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当阳光炙烤沙漠的时候,车辆鱼贯而入营地大门。门口树有两根灯柱形的电子询问装置,用来自动记录经过的每台车辆的信息,并将数据发送到位于科威特的美军物流总部。

驻伊美军在战时每天消耗超过20万加仑的水和100万加仑的燃料,而几乎所有这些补给,都要由卡车从几百公里外的科威特运来。美军用高科技武装了整个物流系统,每一台运输车辆都装备了无线电感应器,以帮助其精确定位,从而能够实现即时配送技术和精益供应链策略。

每个从临近科威特城的港口卸下并运至伊拉克的美军集装箱都安装有一个芯片,记录了其所装载的货物种类和数量。这样士兵们就可以用手持扫描设备快速定位他们所需要的物资,寻找某个特定的集装箱只需要不到20分钟。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士兵们只能用纸和笔来进行寻找,效率极其低下。

近年来物流技术的进步使美军效率大大提高:美伊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部队数量大约是“沙漠风暴”战役的1/3,而他们只使用了相当于“沙漠风暴”时10%的集装箱。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美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即所谓的“数字化后勤”对于美军的克敌制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书上也常提到克敌制胜须先“断其粮草”,可见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依靠的不只是士兵的勇猛和将帅的韬略,可见还必须有坚强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教训,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将以完善以下5大业务系统为主,外加一些特殊用途的平时和战时系统,后勤信息化投入也将逐步增加。

一是军事物流系统,包括军事物资采购、军事物资储备、军事运输工具、运输力量动员以及战场物资投放等5个方面,涵盖了所有的军事物资的运送过程和运送工具。其中,运输力量动员主要指在军事运输中运用民用运输工具,如民用火车、飞机、近海船舶、远洋船舶等,后勤的相关部门将与铁道部、民航等部门共享这些运输工具的数据信息。与世界很多国家一样,目前大部分的军事物资的运输都是由这些民用运输工具完成的。

二是人员供应保障系统,利用军人保障卡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军人保障卡涵盖了多种军人信息,包括每一个军人的工资福利、医疗信息、被装信息、住房信息和保险信息等多个方面,军人的各种收支也能通过这一张卡来进行,甚至在营区内的消费也可以使用这张卡。目前,军人保障卡已成功进行了部队试点应用,下一步还要拓展军人身份证信息功能。

三是军队财务系统,实现了经费预算决算、资金管理、资金调度等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从资金类型上看,事业经费、工资福利经费、工程建设经费等全部资金都在该系统统一管理之下。军队财务系统已向全军全面推广。

四是医疗相关的信息系统,其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军卫一号”代表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经过10年来的研制和推广,目前已经在全军的各类医院得到了全面应用,其涉及了医院运作的全过程,提高了部队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该系统在全国各地的1000多个地方医院也得到了应用。“军卫二号”则是远程医疗系统,目前已分布在全国各地,对于高原、岛屿等边远地区的医疗救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军卫三号”主要是军队卫生机关的指挥管理系统。

五是经济动员系统,主要包括在平时和特殊时候能动员的各种国民经济力量,如物资、医疗、运输、工程等民用力量等等。

从建设目标上看,总后提出了“聚焦后勤”和“精确后勤”的方向:聚焦是指在出现重大事件时,能及时集中后勤保障力量给予支持;精确则指的是要让后勤资源的应用“物尽其用”,精确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这也是我军在后勤保障上走向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而在建设理念上,“可视化后勤”成为军队后勤信息化瞄准的方向。可视化后勤主要想实现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准确了解全军后勤保障资源的情况,包括物资、人员等等;二是及时、准确了解全军后勤保障的需求;三是能动态跟踪整个后勤保障的过程,对这些保障行为进行指挥和控制,提高保障的效果;四是统筹运用资源保障的整个过程,做到后勤保障资源使用的最优化配置。这一目标实现后,后勤保障能力将大大提高。

第三篇: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提纲

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第一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理论透视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一)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定义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涵义和特征

1、军队政治工作信息

2、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3、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与理论模型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目标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理论模型

三、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构成(一)政治工作办公系统

(二)政治工作管理系统

(三)政治工作决策支持系统

(四)政治工作信息网络

第二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对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丰富了政治工作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官兵的思想进一步复杂化

二、扩大了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同时削弱了官兵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三、提高了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加大了官兵思想问题的突发性

四、创新了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使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面临失传的危险

五、加强了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同时增大了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第三部分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思想观念

二、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工作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三、着重做好政治工作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四、正确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继承优良传统之间的关系

五、切实加强信息管理确保政治工作信息安全

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四篇:武警,军队,公安军械库室智能信息化系统如何建设?

武警,军队,公安军械库室智能信息化系统如何建设?

2017-08-25 18:04

1、烟感报警监测系统

1烟感报警探测器DA-TH台深圳“1)工作电压:DC12V; 2)工作电流:静态<10uA,工作<50MA;

3)烟雾灵敏度:符合UL 217号标准报警指示,LED闪烁; 4)报警声压:≥85dB/1m; 5)报警浓度:0.65~15.5%FT; 6)工作温度:-20℃~+60℃; 7)工作湿度:10%RH ~90%RH;

8)覆盖区域:高度>6米,保护面积>60平方米;高度<6米,保护面积>40平方米。”

3合计

2、红外报警监测系统

1红外报警探测器DA-LD台深圳“1)工作电压:DC9-16V; 2)额定电流:静态小于25mA,报警小于35mA; 3)探测范围:12米*12米; 4)探测速度:0.3~7m/s; 5)自检时间:≤60s;

6)探测方式:多普勒(效应)+热释电红外; 7)红外传感器:双元低噪声热释红外传感器;

8)微波天线种类:平面式天线附高频GaAs FET振荡器; 9)微波频率:10.525GHz/10.687GHz; 10)安装方式:壁挂;

11)接线端口:ALARM,GND,+12V ,TAMPER;

12)继电器输出:常闭/常开可选,接点容量28VDC,80mA; 13)防拆开关:常闭无电压输出,接点容量28VDC,100mA。”

3合计

3、墙体震动监测系统

1墙体震动报警器DA-8053台深圳“1)感应器件:振动传感器; 2)感应方式:压电感应; 3)工作电压:9-16VDC; 4)工作电流:<20mA;

5)报警触电:NC,max100VDC/500mA,10VA(W); 6)报警时间:2.2秒; 7)预热时间:<1minute; 8)工作温度-20℃~+60℃; 9)工作湿度 10%RH ~90%RH。” 3合计

4、温湿度监测系统

1温湿度传感器DA-P3VI台深圳“1)工作电源:DC12V;

2)温度参数:温度测量范围-40℃~80℃,测量准确度±0.5℃; 3)湿度参数:湿度测量范围0%RH~100%RH,测量准确度±3%RH; 4)通讯接口:RS485,RJ45(RS232); 5)安装方式:壁挂式,螺丝固定墙面。6)功能:支持实时监控、数据导出等; ”

3合计

5、系统配置:

1门禁机DAZW-SP-MJ个深圳“显示屏:7寸彩色液晶屏 分辨率:800 x480 摄像头:CMOS,高清 ,100万 操作方式:按键操作 传输方式:TCP/IP网络

输入电源:12V DC、POE供电 设备功耗:待机3W,最大6W 工作温度:-10℃~55℃ 相对湿度:20%~95% 安装方式:嵌入式 整机尺寸:

328mm*230mm*42mm 预埋盒尺寸: 315mm*214mm*48mm 可提供国家质量监督局质量检测报告、公安部型式检验报告、ISO9001体系认证、ROHS证书及一卡通系统及门禁相关软件著作权等。支持多种联网模式。”

2多功能控制器(8路)DACJ-SP-8P个深圳与现场各种传感器和报警设备相连,负责收集与处理由现场数据采集层发送上来的数据。DA系列安监主机是专业化的嵌入式设备,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联动控制、报警管理、记录存储等功能,并具备来电自启动功能,完全满足24小时´365天长时间正常运行。DA系列安监主机可管理机房内的各种动力设备、环境参数和安防系统。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远程设置、远程监测、远程维护及远程报警等专业管理功能。网络中断时仍可独立运行、存储数据及联动控制。DA系列安监主机将采集的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报警信息等上传至集中管理层。

4门禁专用锁DAMJ-S把深圳“1)不锈钢锁心可 承受破坏剪力达800Kg以上; 2)内含门开启或关闭状态侦测输出接点防残磁设计,选用进口纯钢材料; 3)内含 光耦合开门输入按钮接点,如5秒内未开门亦会再自动上锁。”

5智能钥匙管理箱DAMJ-S把深圳“1)静态工作电流:≤1ma; 2)工作峰值电流:≤20ma; 3)电子开启时间:≤3s; 4)门扇厚度:≥3mm;

5)开启方式:滚动码开启和应急机械钥匙开启; 6)安装方式:箱体内嵌安装于库室外墙墙体; 7)锁点:≥2个;

8)电磁兼容:按照电磁兼容标准GB/T 17626.4进行测试应该不出现误动作; 9)锁栓材质、直径:#45钢,直径 ≥18mm;

10)其他:有开锁状态提示装置、欠压报警提示音、后备电源。

11)利用密钥算法,由上级指挥中心管理软件产生随机密码,使用后自行作废。” 6报警门磁DAMJ-MC对深圳“1)感应距离:30-40mm 2)安装方式:配螺丝贴装; 3)输出方式:常开; 4)金属外观。” 7报警解除开关DAMJ-AN个深圳“1)启动方式:跷板开关; 2)使用寿命:4万次以上; 3)面板材质: PC阻燃塑料; 4)额定电压:220V; 5)额定电流:大于10A; 6)类型:一开单控开关。” 8“本地声光报警系统

-含信号输出模块及声光报警器”DA-SFW-SG套深圳“1)供电电压:DC12V; 2)额定功率: 5W;

3)寿命:连续工作1000小时以上;

4)材质:高品质树脂,内置蜂鸣器,工作时声、光同步; 5)工作温度-20℃~+60℃; 6)工作湿度 10%RH ~90%RH。7)支持安装在库室外部防护门上方,连接至多功能控制器,当触发报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9后备电源DAMJ-HB-DC套深圳“1)材料类型:锂电或铅酸; 2)供电电压:12V; 3)容量:7Ah以上; 4)使用寿命:3年以上;

5)工作时间:断电时至少可保证系统12小时持续供电。”

10网络红外半球

11摄像机电源DAMJ-DC 3合计

6、系统后台:

1组态集成监控平台DA-SFW套深圳 2主控软件DA-SFW-JK套深圳

3客户端软件模块DA-SFW-KH套深圳 4Web端软件模块DA-SFW-WEB套深圳 5监控服务器lenovo台深圳 6“液晶显示器

(含鼠标键盘)”lenovo套深圳 7短信报警模块DA-SFW-DXBJ套深圳

8PostgreSQL数据库microsoftstore套深圳 9Windows 2008 Server RC2microsoftstore深圳 10合计

7、其他:

1网络设备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2线材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3布线施工费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第五篇:加快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精)

摘 要

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日益普及,使得军队后勤建设模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今时代,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信息化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构建一体化军事体系,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基本途径。适应世界新军事改革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军情,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后勤改革,实现军队后勤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全面建设信息化后勤,是全军后勤面临的一项战略性工程。而在信息化后勤建设中,全面加强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日益拓展战略利益的客观需要。只有逐步推进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努力完成财务信息化改造,才能紧紧跟上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为军队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关键词:军队 财务 后勤 信息化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military field an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widely used make the army's logistics construction mode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ver-changing。The contemporary era,high-tech warfare is the ess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form of war is entering a phase of information warfare。Information warfare is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a system and another, the use of integrated approach to buil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basic way for the army。To adapt to the new world trend in militar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military intelligence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military logis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 the army's logistics construction by the semi-mechanized and mechanized to information-based transformati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logistics, is the army's logistics facing a of strategic projec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ogistics construction, the overall strengthening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the army-building, not only to deal with challenges of the new world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inevitable requirement, but also to safeguard national security and unity and the growing expansion of the strategic interests of an objective need。Only gradually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arm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strive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closely follow the building of a modern information-based development 2 process,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for the military to provide a strong financial security。

Key words: military financi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目 录 前言···················································5 正文···················································7 一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7 1.1 军队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7 1.1.1基本内涵········································7 1.1.2主要目标········································7 1.2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8 1.3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9 1.4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10 二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11 2.1创建信息化网络及其平台····························11 2.2汇集信息资源······································11 2.3信息技术应用财务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11 2.4培养信息化人才····································12 2.5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12 三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13 3.1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13

3.2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14

3.3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15 参考文献·············································17 后记················································18 前 言

军队财务信息化,是指军队财务管理部门依托军队后勤信息系统和军队财务信息系统与网络,实现远程操作,开展始终动态和酸雨再现财务管理,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从而建立信息共享、进行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网上财务业务处理和“全覆盖”远程财务监督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目前,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在信息经济社会。我们和信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且会更加依赖信息系统。在军队财务部门,我们使用计算机来发放军人及职工工资,会计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帐务处理工作,我们还使用计算机管理公务事业费,管理干部职工的住房信息及军人保险信息等等。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推进中国特色局势变革、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军队财务作为保障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信息系统将成为

资源配置与管理的神经中枢。在各级财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军财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团以上单位财务工作已全部实现电算化,并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全面、准确、快捷、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军队财务软件的开发应用工作还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统一协调。各应用系统独立开发设计,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相互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各部门业务处理过程无法衔接,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在这种状况下,高技术管理工具的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军队财务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基层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每年都有大量新手上岗,又没有较完善的培训机制,给软件的推广使用造成一定困难;一些软件版本更新太快,基层财务人员应接不暇,给基层财务单位造成了很大负担。5 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将予以探讨并提出建议。加快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一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 1.1 军队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我们必须科学地确立其目标和任务,精心选择突破口,努力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1.1.1基本内涵

军队财务信息化,就是在军队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财务体系建设、日常业务管理、资金保障供应、监督检查等环节,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并深入开发与转化利用,全面提高财务保障供应效能,加速军队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当前主要工作是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高度,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财务;不仅要做到数字化,而且还要对财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进行开发与转化,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规范,使财务保障供应实现一体化、网络化。1.1.2主要目标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网络传输、精确保障、快速高效、安全保密。网络传输是财务保障工作由手工工作、微机处理,逐步实现全军团以上独立核算单位在财务业务日常管理上实现一体化保障供应。它是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纵向上,从总后财务部到部队财务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供应、管理;在横向上、从财务部门到有关事业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管理,并且实现无纸化办公。精确保障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精确计算财务保障供应的任务量,按照确定的保障时间、地点,实施适时、适量、适地保障供应经费;快速高效是以网络化保障供应为目标,减少中间保障环节,实现财务保障供应的快速度、高效益,从而提高财务保障的综合效能;安全保密是以网络化为基础 7

组织实施的基础上,注意财务信息的安全,增强网络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1.2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财务息化保障体系、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财务保障精确、财务保障可视化、财务保障设备智能化、财务人员信息化。其中,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求的财务保障供应一体化体系,以确保财务保障供的信息采集、传输、识别、存储快速高效运行。这个体系,在纵向上由总后勤部财务部→战区联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处(科、股)组成;在横向上由财务部门→本级事业部门组成;开发全军通用的财务保障信息化处理平台,确保财务保障供应适时、适量、适地、有效,确保和后勤有关信息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为党委首长决策提供依据。无论是对部队供应的纵向上、还是同级部门实施保障的横向上,都要实现财务信息传输网络化,使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和使用一体化。

通过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采集有关数据及时了解掌握经费供应情况,在保障好部队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保障,达到经费供应不过量、不少供的目标,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减少资金的周转和在途占用时间,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方面,一是建立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信息系统、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之间借款、结算等环节实现可视化、使资金流尽收眼底、实现“透明”保障供应,促进财务保障供应快速、高效,同时也确保上级对下级在透明保障的情况下实施网上监督。二是紧紧依靠后勤信息处理平台和后勤业务部门信息化处理平台,对各种资产储运投送、管理等环节实时进行监督,确保资产使用管理合理、合规。财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化,同时具有智能化功能,即这种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运用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财务保 8 障供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当好理财“参谋”,从而实现财务智能化管理。

财务队伍素质信息化方面,一是财务人员信息化素质要高,精通信息化技术和财务信息技术;二是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财务部门应配备信息化人员,积极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保障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1.3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新时期我军财务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客观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进入到政治、经济、生活、军事的多维信息化时代。进入新世纪,新军事变革的势头更加强劲,整个军事领域正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革。我军必须顺应新军事变革的潮流,积极调整军事战略,尽快启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工程,逐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完成财务信息化改造,整合财务信息资源。这样,才能抢占财务建设的制高点,夺取信息战财务保障的主动权。

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现代战争形态转变和做好新时期战争准备、加强战时财务管理的重大举措。纵观世界风云,战争正向信息化形态快速推进。近期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世界军事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是现代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分水岭。现代信息化战争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紧迫性,信息化财务部门能够通过测算各种需求,网络拨款、网络供应,提高电算化水平等途径大大缩短战前经费筹措时限,战时经费补给时限及战时业务处理时限。

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军队财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军尚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保障阶段,支撑信息化建设的高新技术研发能力还较弱。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历史使命日益紧迫,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握规律、超越常规,走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推进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双重历史任 9 务在财务建设上的具体化、系统化和实战化,开辟了财务建设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天地,将大大缩短新军事财经变革的历史进程,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4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国家信息化发展创造了必备的外部环境。目前,在国务院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以金桥、金卡、金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宽带网络的扩展延伸和政府采购、商业信用、信息安全等制度的建立完善,政企建设与运营、物资采购与投送、资金结算与支付等,将主要依托网络系统,以信息流为主要载体,采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货币等方式,从而实现商品流通、交换和服务的电子化。这些为军队财务建设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可以利用的广阔空间。

军队指挥自动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硬件条件。近几年,我军的自动化建设发展迅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和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已初步建立,全军自动化网络已初步形成,多数单位实现了光纤数据传输,有线通信网络覆盖率已达90% 以上。依托网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机关网络办公等信息建设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各级部队的自动化硬件设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档次和规模,扩展升级的空间较大,为建立财务建设信息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

财务系统电子化建设实践积累了应用能力与经验。从1984年推广第一个会计软件包开始,20年来我军财务业务电算化、建设信息网络化、辅助决策自动化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预算改革、集中采购和资金支付等制度的实行,网络银行、网上监控和电子货币等新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由于财务部门的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鲜活,财务人员的网络

应用能力和系统建设能力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实践经验,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创建信息化网络及其平台

信息化网络及其平台,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载体,它主要包括财务信息的“高速公路”,即传输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与指挥通信网络,以及系统中一切与此相关联的财务装备。信息网络建设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认知与再生,以及执行等各种信息功能的军用网络的集合,包括传输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与指挥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相联系的信息化平台,即相关的财务装备。它们是财务信息网络运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而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要素。

2.2汇集信息资源

财务信息资源,主要是有关财务建设任务、建设力量、建设对象、建设资产等方面相关信息的资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来优化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配置和运用,从而提高财务建设的效益和速度。现代战争中,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资源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财务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公用信息资源和专用信息资源两大部分。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信息化的标准意识,努力实现财务领域不同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的互通互联互操作和信息共享。

2.3信息技术应用财务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财务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各种信息技术在财务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形成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原动力和主阵地。实际上,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成果,不断渗透和物化到财务建设的各个方面、财务建设能 11 力形成的各个环节上,使其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最终由机械化、半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这一转变的过程,无疑都是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牵引和拉动的,它是衡量财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财务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在财务装备建设方面的应用,在教育训练方面的应用等。它集中体现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促进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促进广大财务官兵信息素质的提高,促进各种建设力量的综合化和一体化,进而推进财务建设的全面跨越。

2.4培养信息化人才

财务信息化人才,包括熟悉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宏观管理的决策型人才,实施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型人才,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担负信

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骨干型人才等。按照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是决定因素。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人同样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是指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需要人来研究、开发和创新,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与财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结合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人才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之本,是建设未来信息化战争和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5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策法规主要是用于规范和协调财务信息化建设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政方针。标准规范则主要包括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软件和硬件(含装备)的技术标准、规范与财务信息分类及代码等。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技术复杂,只有形成一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才能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提高。三 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两入网、一入库”为核心的三项建设工程,即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的“建库工程”。3.1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就是在现有财务保障装备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使其能够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从技术角度可划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发展阶段。因此,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主要也应包括保障装备的勤务系统数字化、保障平台网络化、成建制装备“综合集成”和单件装备智能化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是指将财务保障装备指挥、控制和操作中的语言、图像、文字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数字方式,加以储存、传送、处理和还原显示,促进装备与计算机的全面融合,提高财务保障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后勤财务装备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共同语言和技术基础的过程。装备数字化应以单件装备为基础,以作战系统或后勤保障勤务系统为基本单元进行研制、开发和建设,如战役、战术野战后勤指挥系统、数字野战医院、远程维修系统和单兵数字化系统等。

保障平台网络化,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建设向“以网络为中心”建设转变,重点研制和发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网络化保障装备,保障机动平台将被赋予新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保障设备的搭载平台,而且具备网络节点的功能,平台间也可以独立组成一个局域网保障平台。网络化就是在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将具有卫星定

位、通信、导航等功能的微型数字化装置,以“嵌入”或“附加”方式对现有后勤财 13 务保障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其“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成建制“综合集成”,是指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信息技术,按照全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将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系统与指挥通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作战装备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大系统,以减少各系统间的功能重叠,实现整体保障效能倍增的过程、它是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网络化的高级形式。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建设,应借鉴美军做法,成立专门的装备综合集成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强与后勤指挥管理、通信自动化、作战装备各主管部门的协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队后勤和后勤部队,进行成建制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试验,对综合集成的总体建设方案,相关的软件、标准和规程,以及新的装备编配标准和组织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军的统一部署,逐步实现全军所有部队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的综合集成。

单件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其实质就是实现装备与电脑、通信系统等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有机融合,从而使之具备类似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智力”和自动感应能力,因此,智能化被视为装备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美军认为,2025年其“目标部队”使用的未来作战系统,将由网络化的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共同组成,将无人武器融入有人武器系统是美军未来作战系统的最显著特点。美军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战场救治伤员的“警犬”机器人,可组成机器人救援队,具备自动寻找、发放工资、购物、救治和护送伤员等功能。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建设,应以单件装备的故障自动检刚、工作状态自动监控、功能语音提示、环境自动适应等功能为突破口,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同时,开展无人保障平台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为研制未来智能化财务保障系统提供技术储备。3.2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

实现后勤财务管理机构上网,即机构智能的上网,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的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办公平台,在网上实现各级管理机构的财经政策颁发、宣传和会计报表、经费分配、统计汇总等职能工作;完善和开发各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总部和军区两级现有后勤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师以下部队后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由单机版向网络版的升级和换代,为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提供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根据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促进后勤财务管理体系优化。一是在纵向上建立总后财务部—军区、军兵种联(后)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部门的纵网;在横向上,建立财务管理机构—有关事业部门(地方)的横网。二是建立扁平化的后勤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机构上网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减少后勤财务管理的中间环节,增强其保障能力,提高一体化保障水平。

3.3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

后勤财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军队后勤财务机关、部队、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共同努力。只有精通后勤财务信息化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机构及部门积极参与,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才能取得实效。建立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依据后勤财务记账原始凭证、预算、决算等会计资料,由顶层设计单位统一建立一种格式、协议和标准的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明确各种信息采集、整理、储存、更新的责任部门,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制定促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在学科设置、科研力量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向投量等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加强政策导向和需求牵引,营造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建立后勤财务信息化的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首先,应对后勤财 15 务信息化的常用术语进行规范,避免名词理解的混淆,为研究和探讨后勤财务信息化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其次,加快制定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后勤财务各类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是进行数据存储、加工、归档、查询的起点制定的标准。应重点规范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框架体系、元数据结构及语义、数据字典和信息资源目录等方面的内容再次,进一步完善后勤财务相关信息的分类编码标准,强化分类编码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机制。修订现有后勤财务法规、制度和标准。按照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增加财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后勤财务信息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实现所有法规、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载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目前,我军建设正处在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对于军队财务来说,必须面对和正视军队信息化的现状,以积极姿态和高昂的精神来建设财务信息化,才能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参考文献

1、熊友存.军队财务管理专题[M].海潮出版社,2003.2、陈平,楮华等著.软件设计师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George Coulouris,Jean Dollimore.Distributed systems concepts and design[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刘楚兵,刘志峰等著.军队财务微机应用[M].海潮出版社,2004.5、刘晓华.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后 记

经过两年的学习,我系统的学习了军队财务的各个相关学科,并初步掌握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身能力,这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番学习的开始,是检验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应用的开始。实践是知识的催化剂,我所学到的知识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强化,补充理论的不足,结合实际并融会贯通,最终成为自己的能力。

感谢各位老师,在这两年中,是你们指导我的学习,你们辛苦啦!

下载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大全]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财务管理是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对军队财务管理的主要影......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无论是机械化战争还是信息化战争,体制编制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因而,上世纪末兴起的新的军事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就是改革......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信息化军队结构重组的加速器 透视世界一些国家军队推进体制编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军事科学院 柯春桥 章锐 王凯 原颖 无论是机械化战争还是信息化战争,体制编制始终是军队战斗......

    军队保密的信息化系统(5篇范文)

    军队保密的信息化系统 1军队保密系统的重要性 面对军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保密工作各方面的的隐患,单纯抵御外部攻击的信息保密防护措施,已经不足以应对处于内外夹击下的军队信......

    信息化建设

    调研报告提纲告 调研题目: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调研报(1)现状分析: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警务机制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治......

    2012年度信息化建设情况

    2012年度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2年XXX就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我局结合沿滩实际,认真执行、抓紧落实信息......

    信息化建设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公安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公安管理水平和......

    信息化建设

    一、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信息化工作机构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年初及时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全年信息化工作任务,明确将区域检验、区域慢病管理系统、区域血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