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五篇

时间:2019-05-12 22:3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

第一篇: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

简介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ChengduHarmon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缩写CHCDA),是由一批长期从事社区研究、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及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个人、单位自愿结成的区域性的并经成都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秉承“关注民生 服务社区整合资源 共创和谐”的理念,以高端发展、和谐视角、理论深度、政府力度来系统研究和谐社区发展的模式,又好又快推进成都市和谐社区建设,其2008年8月登记成立开始,便以独特的面貌得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区、企业公民等的积极响应。

一、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映光教授、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1995年6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为成都理工大学正厅级调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哲学、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会长: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成都市科协副主席。

副会长:蒙汀 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成都婚庆行业协会会长

副会长:李向前 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副教授 秘书长:李向前(兼)

二、主要成果

(一)重要成果展示(社会类)

1、“流浪儿童救助成都模式”。为探索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人性化教育,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合作,推出了家庭救助教育的“成都模式”,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和全国人大副主任顾秀莲肯定。

2、“城乡社区文化均衡发展探索——龙潭城乡千名老人亲情手牵手模式”。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团委、老年大学合作,组织800名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结对子,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变。

3、“大学生义工学分制模式”。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14个街道合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高校思政课改革有机结合,推出“大学生义工学分制模式”。

4、“成华区大学生人才实验室模式”。为探索大学生人才产销衔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人社局合作,推出“大学生人才实验室模式”,目前该模式在西南交大天府学院规模实践。

5、“大学生创业就业VPE模式”。将大学生价值观改造、定岗锻炼与零距离就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得到民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团中央等的肯定,被列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科课题。

6、“全域社区保和东升模式(成华-龙泉公共服务模式)”。为探索两个行政区因拆迁等原因居民杂居的社区服务,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保和街道、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合作,推出“全域社区、全域服务“公共服务体系模式。

(二)、重要工作展示(社会类)

1、2008年,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推出成都市第一套和谐社区测评体系,在国内率先完成和谐社区LOGO形象设计。

2、2009年3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化的专著《成都社区服务社会化体系——以成华区社区建设为例》(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9年3月)。

3、2009年4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对成华区95个社区进行全方位梳理,在国内推出首部和谐社区年鉴——《成华区和谐社区主题年鉴(2006-2008)》。

4、2009年5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温江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启动《中国西部新农村社区“转型再造”新路径模式研究》。

5、2009年7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联合成华区民政局、龙泉驿区民政局签订三方协议,试点打造“全域社区,委托管理,全域服务”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党校、社区事务管理学校,并采用哈佛案例方法进行教学。

6、2009年7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与成华区民政局共同成立了成华区社工继续教育基地,开始对成华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域培训。

7、2010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联合组成课题组开展对成华区“十二五”社区规划课题研究。

8、2010年4月,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组成编编委会,启动国内首部社区通史——《成都社区通史(文史)》编撰工作。

9、2010年4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在成华区开展了居民群众对社区满意度的第三方测评,报告结果受到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肯定。

10、2010年6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与金牛区签订协议,开始调研、走访,编撰《金牛区“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

11、2010年7月28——30日,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联合成都市民政局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成都市首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培训会,主城区近700位社区工作者参与接受了民政部专家的培训。

12、2010年11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受四川省人大内司委邀请,前往南充、遂宁、达州进行社区立法调研,受到省人大的肯定。

13、2011年11月底,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参与研究的《大学生成长三部曲---VPE模式解读》完成初稿,计划年底在中央文献出版社推出。

三、社会影响简介

前期研究实践成果,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新华网、《瞭望东方周刊》、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前期研究成果被民政部、人社部、国家行政学院《高教领导参考》、教育部、团中央肯定,向全国进行了转发。

四、主要宣传平台

(一)《新街坊》,成都社区刊物,由成都市民政局主管并经四川新闻出版局注册的成都社区唯一交流月刊。

(二)成都和谐社区官网。www.xiexiebang.com

(三)四川省民政厅官网、成都市民政局官网

(四)成都和谐社区QQ群即时平台。

第二篇: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考察小结

**省**县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考察小结

考察时间: 2012年11月15日

考察地点:**省张家口市**县

考察人: 王睿、郭小婷、行动援助(Action Aid)、一墩青

主要内容

一、概况

1、一墩青概况:

“一墩青”全名为“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9年12月,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是一种农民协会的组织形式,有别于常规的农村合作社。该协会也是国际NGO组织行动援助所支持的社区发展实践项目之一,在**县城有办公室。

其种植基地位于张家口市**县二百户村,建有100亩有机农业示范区(处于第二年有机转化期)。基地有6~7个相对固定劳动的农民,加上临时的有10人左右。今年主要生产土豆及黑豆,可供销售的有机转化期土豆及黑豆的量分别为2000~3000斤,1500斤左右。

种植所需肥料为自己做的堆肥,技术参考《菜园里的学问》及生物动力农业相关的牛角粪肥和牛角硅肥制作方法。堆肥所用牛粪、鸡粪需在附近养殖场购买,EM菌外购,腐殖质主要为当地的玉米秸秆及与外地换置的稻杆,磷矿石为当地免费运取。

2、二百户村概况:

地理位置及气候:该村地处**省西北部,八达岭山口以西,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海拔高度在800~1400米之间,光资源丰富,冬冷夏热,极端高温可达39°C,极端低温可达-26°C,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20天左右,当地农民一年的生产时间约为6~8个月,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交通:二百户村距张家口市区约60公里,距北京市中心约为253公里,距北京市通州马坊村约277公里,自驾车所花时间分别约为1小时40分,4小时30分,4小时40分。

人口(劳动力):现留村村民约有三十户,合约六七十人,多为四十岁以上中老年群体。

作物:适合并常种土豆(背山地块)、黑豆、胡萝卜、尖椒、玉米、葵瓜子、莜麦、豆角等杂粮杂豆作物。

耕作方式:大多采用畜力(驴或骡,一墩青有自己的拖拉机和翻耕机)。

灌溉方式:采用机井漫灌(一墩青下一步正在考虑用滴灌)。

冬储方式:冬季怕冻的农产品(土豆、胡萝卜、尖椒等)主要在窑洞窖存。

二、优势因素

1.区位相对偏远,地广人稀,地租便宜,每年每百亩地约为一万元。

2.离首都北京相对较近,可有计划的多种植土豆、玉米、葵瓜子、豆子等生长周期相对长,耐储存、耐运输的粮食作物及莜麦等特色杂粮,基于气候差异有计划的种植错茬蔬菜,做到与北京郊区农场优势互补。

3.为北京永定河上游,远离工业区,注重水源保护及环境保护,影响有机种植的外部污染源较少。

4.有国际NGO组织Action Aid的资金、组织培训等参与式项目支持,为村子不断带来活力。

5.政府部分项目资金及农业优惠政策的支持。

3、劣势所在1.村子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力短缺(详情见概况·人口部分),人工成本高,参与项目运作的年轻人才相对较少。

2.留守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农民没有有机种植的概念。由于当地村民多数不会讲普通话,与外界的语言沟通也是障碍之一。

3.信息不畅。留守村民基本不会上网,在网上甚至难以找到关于二百户村概况或信息的介绍。

4.无霜期短,只有半年左右,如土豆、黑豆、玉米、向日葵等作物普遍种植一季,水资源短缺。

5.销售。作物种植之前,没有比较完善的销售计划,容易导致产品滞销的风险。

6.监管。虽然基地生产由老白负责,生产亦有比较全面的种植记录,一墩青项目负责人成鹏飞会加入有机种植技术因素,并要求不能施用化学制剂,但老成及岳晋飞并非常驻村子,目前仍是基于“产出和农民无利益冲突”而相信农户不会私自施药和化肥。如何做到更令人信服、无所瑕疵的监管,是有待所有参与式认证的有机生产者共同商讨的话题。

7.宣传。其主要宣传渠道为新浪微博和博客,但微博和博客有关农场生产的动态信息更新少,了解一墩青的粉丝不多。

4、可行性建议

1.依托与北京郊区农场的互补优势与其合作,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杂粮或储存类蔬菜的种植;

2.逐步打开宣传的途径,每天更新微博的动态,定期更新博客内容;

3.可开淘宝店铺,借以宣传或销售自己的产品;

4.利用好行动援助驻京办公室的平台,借以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

5.可尝试申请定期参加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6.自我定位的问题。由于农民协会属于民政注册的非盈利性组织,不能做加工、销售的业务,与目前协会所做工作有所出入,为避免界内外人士揪扰及涉嫌违法问题,建议尽早做好准确的自我定位。

资料来源:

1.实地考察

2.一墩青新浪博客

3.网上资料·**张家口**县介绍

4.百度地图

第三篇:社区发展(精选)

论社区的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崔然

[摘 要]:通过对居住小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与社区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居住小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并引用先进的社区建设理念,提出居住小区设计的一些想法和创意。

[关键词]:社区发展、居住小区、规划。

1.社区的概念与基本特性

“社区”这个概念是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首次提出来的。至今“社区”这个词已有不下一百种解释。一般认为,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所说的社区,不是泛指所有的社区,而是特指城市基层法定社区即是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社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法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由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管理。在我国城市现阶段,这样的基层法定社区主要是指市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三个层次的辖区所构成的社区体系,尤其是指街道、居委会辖区。

以单纯的规模角度看,我们规划建设所涉及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并没有明确的行政界限作为界定,而是以道路、水体等自然条件为界,建设用地上的原有建筑也大多夷为平地,都应该是从属于街道办事处的社区范围,和居委会的界线有一定的重合。

2.社区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区的变迁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时时处在复杂的矛盾问题之中,总是老问题解决了,随之出现新问题。社区一直以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周而复始的这一模式不断前进,不断运行。由此看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居住区的更新和改造,正是一个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良好契机。如何通过居住区、小区的建设使所在社区的各方面功能得以完善,确实是规划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居住小区建设模式对设区的影响

要使社区的结构要素协调统一,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首先需及时认识社区问题,研究社区问题的实质。只有如此,才能寻找到解决社区问题的办法,使社区问题得以解决,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城市更新过程中,社区中的大片用地被改建为居住小区。而在小区规划与建设中,设计者往往只重视空间的布局与设施的配套,而对社区的整体环境协调和社区需求等相对抽象的因素很少考虑。导致新建居住社区的和原有社区大环境完全不协调,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荡然无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封闭、随意的道路设计

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区的空间开放性要求有效高密度的道路网络结构来支撑。而住宅小区的道路往往自成体系,其内部交通道路的设计单纯追求视觉美感而表现出随意性。小区与整个社区的交通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外部交通不能引入小区内部,故小区道路无法与城市道路直接、顺畅地相连接。这样,所有的城市交通都只能集中在少数几条城市干道上,而给社区乃至整个城市范围的交通组织造成困难。

3.2小区配套设施不合理

居住区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小区都配备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目前小区的配套公建采取统一建设的方式,小区中的许多配套公建,尤其是那些商业服务设施本属于市场供给的范畴,并在市场竞争中决定其存亡兴衰。但在每个小区都强制性地配套,对于城市而言属于重复建设,容易造成低水平建设,低效率利用,结果在很多小区不得不改作它途。小区配套设施的完整性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相悖,且加大开发成本和居民负担,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居民急需的服务设施却又被忽视;社区则失去了通过用地更新,新设施建设完善功能的良机。

3.3文化冲突

小区的规模性给旧城改造项目的社会目标造成冲击。旧城的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街巷空间,它们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历史断面,而是缓慢地演化更替、推陈出新。这种自然更新是小规模、连续性、渐进式、分散型和局部地进行着的,只有这样,城市的文脉才不会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下断送。然而,居住小区所具有的规模性恰恰与之矛盾,动辄十几公顷的开发规模,如期落成的时间限制,以房地产商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不可持续的开发模式等等使都市旧城改造中文化传承、社区特征等社会目标付诸东流。将小区模式应

用于旧城改造中,违反了城市发展连续性、渐进式、分散型的规律。

4.适宜居住的社区理念

上文谈到了现代居住小区设计对社区发展的负面影响。那么,什么样的社区才是适宜居住的社区呢?它的空间特点又表现在哪方面呢?在这里我们引用“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思想的内容,即在城市和社区发展建设领域,以下10个方面构成了适宜居住型社区最重要的部分:

4.1吸引人的以步行为主的公共领域

以步行交通为主的社区是人们希望工作、居住和休闲娱乐的地方。只有在轻松的步行过程中,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社区居住环境的优雅,也才能促进社区社会活动和交流,当然更有利于社区居民的健康,也才能够改善交通拥堵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4.2机动车速度低、交通量小和没有交通堵塞

社区内的街道市社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不幸以及机动车的交通通道,也是休闲散步的公共领域,是城市的绿化空间、景观空间等等。在交通问题严重影响社区和城市的发展的今天,人们无一例外的希望社区没有交通堵塞,街道清洁、安静和怡人。

4.3适宜的、经济和位置优越的住宅

住房是社区增长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人使用交通工具、服务、教育和消耗各种资源的重要因素。没有单一的住宅形式可以服务于今天多样化的所有家庭的需要。建设不同的住宅,可以支持社区内更多样化的人口,实现不同阶层家庭的更公平分配,建设和谐社区。还可以通过加建、改建等使现有社区逐渐增加密度,而不必大规模的改变社区环境。

4.4方便的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

不同于现代住宅小区配套商业设施,服务设施的应与住宅相混合,以增加社区的多样性,增加社区的活力和适宜居住性。

4.5方便的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

社区必须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公园和开敞空间。

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是社区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社区景观,改善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凝聚力。方便的公园和开敞空间还是人们增进社会交往,培育社区感的重要的步骤之一。

4.6清洁的自然环境

清洁的自然环境包括清洁的街道,社区公园和社区建筑。保护社区内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将社区与自然环境有机连接,保护有意义的自然景观和开敞空间。

4.7丰富、整齐的社区景观

建筑要有地方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多样化和高质量,防止千篇一律。建筑必须符合人的尺度,通过合理组织社区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街道景观。

创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绿色开敞空间是社区景观的重点,增加社区景观的效率,避免空旷的单调空间。

4.8社区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并感觉安全

社区应使所有居民都有一种归属感。倡导社区的和谐,混合不同类型的住宅,容纳社会各阶层的居民,使所有人都感到家的感觉。

安全是产生社区感的最重要前提,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应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此外,改进社区照明,提供防盗设施,也有不小的帮助。

4.9强调当地文化、历史和生态

社区文化、历史和生态需要具有独创性。重点要创建社区中心,提高社区中心的形象。同时增强城市设计,提倡使用地方的建筑风格和地方景观,增加公共领域的特色,重点突出当地有特点的建筑和景观,保护有地方特色的商业和服务业。

4.10环境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形成社区

创造居民愿意访问、停留和社交的场所。重要的步骤是创造吸引人的步行街道,公园和公共空间,将人们吸引到社区的空间来,增加居民的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5.居住小区社区环境的改善措施

5.1设计因素的措施

居住小区的设计应设计者的发挥使其给社区发展带来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尽量在居住小区的设计中保持社区和城市的多样性。

②通过延长城市的街道网络,土地使用和建成环境的形式,保持新建居住小区与社区的连续整体性。

③了解并尊重周围已建成社区,并在建筑和公共空间上与之形成整体效果。

④通过整齐的街道设计形成连续的街墙,并设计步行导向的服务设施以提供街道的生气和安全。

⑤建筑风格和体形的设计强调变化呼应,创造强烈的地方感。

5.2细节设计的措施

在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中,细节的考虑同样会对设区的整体环境改善带来巨大的影响:

5.2.1交通平息:

通过改进道路的物质规划设计,而不是简单得使道路曲线化而令道路更加安全舒适。主要措施有:在汽车可能加速地段设置速度障碍;利用道路瓶颈的设计,减缓车速,并改善道路景观;加大交叉路口的人行部分,以减缓车速并减少步行者的通过时间。

5.2.2小区公共设施的分类设置:

小区配套公建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公益性质,面向小区居民,例如文化活动站、公共厕所、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用房等;二是社会事业性质,如幼儿园、中小学等;三是商业、服务业性质,如商店、收费停车场等。这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配套公建,理应有不同的建设与提供方式:第一类公建属公共品,可在小区范围进行考虑设置,但应照顾小区外居民的使用;第二类公建属社会基础设施,应由使用者和城市政相同资源的容量决定是否在本小区新建;第三类公建属经济实体,应由市场调节其供给。

5.2.3整齐的绿化和适宜的照明设计

对于以居住为主的社区,绿化应该用来软化一些硬铺装地区,通过提供降温、减低太阳光和帮助形成公共空间以及界定街道边界,来势居民感到舒适。同时层次丰富、整齐的绿化还可以帮助社区提高档次,并提高公众对社区的自豪感。

而照明则可以提升社区的亲切、愉快的气质。在社区中心的活动区已高杆灯照明为主,可以为居民提供温馨的氛围;而亮度较低的庭院灯则能表现柔和、恬静的夜景范围。

居住小区作为我国比较成熟的一种住宅设计模式,有明显的长处值得借鉴,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 通过研究与探索,便可以使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得到丰富和完善,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的住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文明 《社区规划理念下的居住区规划探讨》

2、赵蔚 赵民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6)

3、朱锡金 《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

4、吴铎 《论社区规划》

第四篇:和谐促进会成立会上的讲话

在XX社区和谐促进会成立

暨共驻共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有幸参加健康街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的这次和谐促进会成立暨共驻共建座谈会,非常高兴。在此,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促进会的成立和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社区事业发展的离退休干部、老同志、参加今天会议的驻区单位领导,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社区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同志汇报介绍了健康街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同志宣讲了和谐促进会章程,下面,我就进一步搞好社区共驻共建,加快和谐社区建设再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模式转换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社会人实行的是“单位”管理,单位体制管理很有效,但成本很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多元化,新的形势要求实行“属地管理”,也就是以社区管理为主,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民主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人口呈现出急剧膨胀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社区,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许多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转由社区来承接,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的建立需要社区来发挥作用,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及公益事业需要社区来协调、组织和落实,居民对社区的依赖和要求日益升级。这些问题和情况的出现,引起了各级组织对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的关注,2000年以来,中办、国办、民政部及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加强街道社区建设的意见,并于2001年7月在青岛召开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2002年9月在吉林四平召开全国社区建设现场会,使社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阶段。实践证明,抓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有利于城镇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介绍,山东威海市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十年内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在一个大中城市,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相对于城市而言,赞皇县城无疑只是个小城镇,但社区建设同样不容忽视。2002年街道社区组织成立以来,在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服务”,坚持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健全完善了社区管理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各项工作都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赢得了各级干部和广大居民的广泛赞誉,也为我县街道社区工作实现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总的看,建设还是低水平的,发展刚刚起步,基础依然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居民的管理教育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还不强。二是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刚刚起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辖区单位支部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习惯和格局还没有形成,辖区单位的设施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比较低。三是社区服务经常性不够,方式单一。四是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十分简陋,7个居委会没有一间自有房屋,办公用具全部是七拼八凑“化缘”来的。五是居委会经费来源少,开展各种活动和各项工作没有资金保障。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分不开的,有些

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解决,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作用,从加强班子建设入手,针对薄弱环节,认真分析,多方协调,形成合力,顺应全国上下社区建设的大好形势,顺势而动,乘势而上,促使我县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从目前社区建设和单位发展的需求来看,一方面,社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汇聚党在社区的政治资源,更加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来,通过对社区内政治资源的组织整合,使之成为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区工作、投资、经营环境直接关系社区内单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单位与社区有着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实现社区内的政治资源优化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因此,社区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区基层政权,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构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社区新的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明确职责,创新载体,扎实深入地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工作

单木不成林,枝花不是春,社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今天我们召开和谐促进会成立暨共驻共建座谈会,为社区共建开了好局。和谐促进会、驻区各单位及社区广大居民要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事业的发展献计出力。

社区共驻共建需要驻区各单位、各部门各尽所能、各尽其责。要立足社区建设和本单位实际,与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研究制定共驻共建工作计

划;积极配合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设计载体、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开展各种共驻共建活动;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保证共驻共建任务的落实;积极创造条件,每年为社区力所能及地办1至2件实事;同时结合单位工作,督促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共驻共建工作。要积极配合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开展“六联六共”活动。一是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以提高居民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子女家属和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共同培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舆论力量。二是社会治安联防,共建安民环境。以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广泛开展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共同解决社区内治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共创安全社区。三是公益事业联办,共兴社区服务。在弱势群体救助、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性费用收缴等公益事业上积极协作,充分发挥社区内各单位的人才、信息、场地优势,整合和合理配置社区资源,逐步实现单位内部设施资源共享,配合社区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四是环境卫生联搞,共建优美社区。以社区环境绿化、净化、美化为目标,落实单位、门店卫生“门前承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共同对社区卫生进行集中整治, 动员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养花养草,创建文明庭院。五是文体活动联谊,共倡文明新风。支持社区发展壮大文体队伍,以楼院文化、广场文化、健身项目展示等活动为载体,搞好文体活动的联谊和交流,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六是党建工作联创,共促发展进步。坚持党员教育共抓,党风建设共

促,党建工作共议,充分利用驻区单位的场地资源和社区党组织的监督作用,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共驻共建需要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要大力宣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和“住在社区、热爱社区”的社区建设理念,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共驻共建氛围。要发挥社区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社区居民教育管理,积极开展社区文体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和为居民创新参与载体、提供参与舞台,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提高社区建设的参与率。要加强与社区服务组织,如信息中介、物业公司、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法律服务、文体组织的联系,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到社区服务和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它们服务居民、教育群众,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要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扶持和鼓励各类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发挥社区老干部、青年学生及下岗职工相对密集的优势,组织他们各扬所长,帮助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参与共建工作。

三、突出重点,明晰思路,加快和谐社区建设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为了生存而聚集于城市,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人们的生活聚居地,是社会各类矛盾的交汇点。建设和发展社区,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居民服务,就是要解决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诸多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我县街道办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居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的口号,很好地概括了社区建设的宗旨和目标。

总之,社区建设不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领导就能干

好的事情,单靠城镇街道社区党组织不行,单靠民政主管部门也不行,靠基层的社区干部更不行,各地的实际经验都表明,只有把辖区内的单位、部门、中介组织以及居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才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强大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区建设的落后局面。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就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密切联系群众、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奋发有为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一支以社区干部和居民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一个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协调机制;探索一条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经济、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有效途径;创建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请社区内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来参加社区共驻共建座谈会,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进一步明确认识,统一思想,寻求支持和帮助,以促进社区建设更快发展。下面,就请社区内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积极发言,就本单位所在社区、楼院、街巷内的卫生、文化、治安、居民、党的建设等方面谈谈计划和打算,也希望社区内各单位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和帮办一些实事。

第五篇:2010年东海社区和谐促进会工作总结

2010年东海区和谐促进会工作总结

东海社区谐促进会在街道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以强化社区服务管理为抓手,着力加强基层和促会工作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下是本工作总结:

一、领导小组管理到位,扎实有序推进和促会建设,将和促会建设与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取得实效。形成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促会成员为组员的维稳调解网络队伍,覆盖影响整个社区,及时发现矛盾加以解决,维护了社区安定。

二、积极创新外来人员管理模式,改进暂住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大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出租私房,高危人群等管理方式得到了改进,探索了有效的工作方法。融合了新老慈溪人的关系,大大激发了新慈溪人创业积极性,为创建平安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开展和谐促进活动活动

1、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和促会动员会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义务活动3次,为共建和谐社区而努力。

2、开展文体活动5次,组织本地会员和外地会员的共同参与。活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3、开展育龄妇女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等2次。

4、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社区法制学校法授课3次,提供法律义务咨询,引导劳动者依法反映利益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些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新老居民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互信,和睦相处。

四、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

以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工作报告中关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精神,将工作做好、做细为今后我们和促会工作的主线。突出两个重点:

1、创新工作,努力奉献,积极服务,使更多居民享受到人性化服务的温暖;

2、联系沟通个部门发挥潜能,发展充实救助能力,为做好社区和促会的各项工作而继续努力。

浒山街道东海社区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下载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发展简介材料

    扩渠道 优结构 强管理代办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岳阳市邮政局邮政代办业务发展纪实近几年,岳阳邮政本着方便百姓、服务政府,为自身发展谋出路的宗旨,与数十家合作伙伴真诚合作,成......

    社区发展三年规划(精选)

    XXXX社区发展三年规划【2011—2013】 (2010年12月) 根据XXXX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办事处党工委的要求,现制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发展三年规划,内容如下: 一、......

    社区发展概况[五篇]

    文章标题:社区发展概况范文***社区经济实体大致分为五大类:木材深加工企业、饮用水生产企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和商业。这些企业经营规模有大有小,效益有多有少。在市场经济......

    **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交流

    **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经验交流一、社区背景**社区位于**街道最东侧,毗邻**许村,2008年撤村建居,下设四个居民小组,居民户口286户,人口1450人,全村共有党员41人,村两委成员6人。2016年......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摘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

    学习社区发展的驱动力

    学习社区发展的驱动力-----亲贤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汇报材料亲贤社区位于太原市城南,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人,暂住人口近6万人,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的社......

    社区发展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位于××县城南××南侧、××镇××社区管委会东侧,原隶属××管委会,于20xx年11月划归××镇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在“地少人多”的困难情况下,积极开拓多种致......

    0281社区发展论全部

    社区发展论 1. 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研究社区问题时最早提出了“社区发展”这个概念。 2. 联合国于1955年发表《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题报告。 3. 关于“社区......